《蜀路石婦》原文賞析

來源:文萃谷 3.09W

《蜀路石婦》作品介紹

《蜀路石婦》原文賞析

《蜀路石婦》的作者是白居易,被選入《全唐詩》的'第424卷第22首。

《蜀路石婦》原文

蜀路石婦

作者:唐·白居易

道傍一石婦,無記復無銘。

傳是此鄉女,為婦孝且貞。

十五嫁邑人,十六夫徵行。

夫行二十載,婦獨守孤煢。

其夫有父母,老病不安寧。

其婦執婦道,一一如禮經。

晨昏問起居,恭順發心誠。

藥餌自調節,膳羞必甘馨。

夫行竟不歸,婦德轉光明。

後人高其節,刻石像婦形。

儼然整衣巾,若立在閨庭。

似見舅姑禮,如聞環珮聲。

至今為婦者,見此孝心生。

不比山頭石,空有望夫名。

《蜀路石婦》註釋

①這首詩作於元和間。

②復:全詩校:“一作亦。”

③禮經:指《周禮》、《儀禮》、(禮記》等。

④《禮記·曲禮井:“凡為人子之禮,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⑤婦德:謂婦女貞順的德行。

⑥山頭石:即望夫石。《太平御覽》卷四四O引《幽明錄》:“武昌陽新縣北山上有望夫石,狀若人立者。傳雲,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赴國難。婦攜弱子餞送此山,立望而死,形化為石。”

《蜀路石婦》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後人稱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後遷居下邽(今陝西渭南)。是唐代的傑出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對白居易稱“詩魔”、“詩王”、“詩豪”、“詩史”等,日本學界則稱白居易為“詩神” 。其實,在唐代對白居易的稱呼是“詩仙”之稱,請看唐宣宗的詩:“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進士,由校書郎累官至左拾遺。在此期間,他關心朝政,屢屢上書言事,並寫了不少諷諭詩,要求革除弊政,因而遭權貴忌恨,被貶為江州司馬。此後他歷任忠州、杭州、蘇州等地刺史。官終刑部尚書。

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他與元稹一起,倡導旨在揭露時弊的“新樂府運動”,寫了《秦中吟》十首,《新樂府》五十首等,對當時社會的黑暗現實作了深刻批判。在藝術上,白居易詩以平易曉暢著稱,在當時就流佈很廣。有《白氏長慶集》,存詩近三千首,數量之多,為唐人之冠。

《蜀路石婦》繁體對照

卷424_22蜀路石婦白居易

道傍壹石婦,無記複無銘。

傳是此鄉女,為婦孝且貞。

十五嫁邑人,十六夫徵行。

夫行二十載,婦獨守孤煢。

其夫有父母,老病不安甯。

其婦執婦道,壹壹如禮經。

晨昏問起居,恭順發心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