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學期地理期末考試知識點

來源:文萃谷 2.24W

第一節 亞洲及歐洲

七年級下學期地理期末考試知識點

1、半球位置:亞洲、歐洲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

2、緯度位置:亞洲北部深入北極圈內,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温熱三帶,大部分在北温帶。歐洲大部分在北温帶,沒有熱帶。

3、海陸位置:亞洲北臨北冰洋,南面瀕臨印度洋,東面瀕臨太平洋,西連歐洲,西南以蘇伊士運河為界與非洲相連,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歐洲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

亞洲

1、地形特點:①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2、氣候特點:①氣候複雜多樣②氣候的大陸性特徵顯著③季風氣候典型沒有温帶海洋性氣候

3、河流特徵:亞洲河流特點:(1)大河眾多(2)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3)內流區面積廣大(4)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向四周呈放射狀注入海洋。(與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有關)

歐洲

1、歐洲地形特點:(1)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2)歐洲地勢低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洲(3)歐洲山地主要分佈在南北兩側(4)歐洲地形深受冰川作用影響

2、歐洲氣候特點:(1)歐洲以温帶氣候為主(2)歐洲的温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在世界上分佈範圍最廣、最為典型(3)歐洲氣候海洋性特徵顯著

第二節 非洲

1、世界上國家最多的大洲位置特點:(1)緯度位置:南北迴歸線穿過南北,赤道穿過中部,大部分在熱帶。(被稱為“熱帶大陸”)(2)海陸位置: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臨地中海(3)相對位置:位於東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2、高原為主的地形――地形特點:(1)地形以高原為主(被稱為“高原大陸”)(2)地勢東南高、西北低(“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亞高原,最高峯――乞力馬扎羅山)乞力馬扎羅山被稱為“赤道雪峯”的原因:海拔高(3)極具特色的地形區有:剛果盆地(最大)、東非大裂谷帶(最長)、撒哈拉沙漠(最大)

3、炎熱氣候――氣候特點:(1)以熱帶氣候為主(3/4,20℃以上)(2)世界上乾旱區面積最大的一個洲(3)熱帶草原面積廣闊(在各大洲中面積最大)(4)氣候類型大致呈南北對稱分佈

4、河流: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

5、豐饒的資源――“富饒大陸”(1)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金剛石、黃金、鉻鐵礦、磷酸鹽)(2)動植物資源豐富(熱帶經濟作物、森林資源、草場資源)(3)野生動物種類多、數量多

6、亟待發展的經濟(1)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世界上其他大洲(2)世界上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一個洲(3)農業是最重要的`部門。玉米種植面積最大,是主食;小麥、水稻要進口;出口熱帶經濟作物。

7、明確邏輯關係:(1)人口問題――人口多――糧食需求量大――開墾荒地、過度放牧――破壞環境――糧食減產――人口問題更加凸顯(2)非洲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一個洲的原因:一是長期的殖民統治,造成經濟基礎薄弱,經濟結構畸形。二是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世界上其他大洲,經濟發展負重大。

第三節 美洲

1、新大陸:(1)美洲大陸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分為北美洲和南美洲。(2)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稱為拉丁美洲。

(3)美國、加拿大通行英語,為發達國家;拉丁美洲通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巴西)。

2、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項目北美洲南美洲

五帶中的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帶大部分在熱帶

最長的山脈:落基山脈安第斯山脈

最長的河流:密西西比河(第四長)亞馬孫河(第一大第二長)

主要的氣候類型:以温帶大陸性氣候以熱帶雨林氣候和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為主熱帶草原氣候為主

面積最大的國家:加拿大巴西

主要人種:以白色人種為主以混血人種為主

國家類型:美國、加拿大是發達國家大多數為發展中國家

3、巴拿馬運河與蘇伊士運河的區別:

運河名稱聯繫大洲(位置)溝通海洋

巴拿馬運河:北美洲與南美洲之間溝通大西洋與太平洋

蘇伊士運河:亞洲與非洲之間溝通大西洋與印度洋(紅海與地中海)

4、地形特點: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落基山脈),中部是廣闊的平原(大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阿巴拉契雅山脈)。海安線曲折

南美洲西部是安第斯山脈,東部是平原與高原相間分佈。

5、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

6、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

7、世界上最濕潤的大洲是:南美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