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獎助學金羣體感恩教育的詮釋學解讀論文

來源:文萃谷 3.14W

[論文摘要]部分大學生的感恩失位是國家獎助學金制度實施過程中的凸顯問題。而哲學詮釋學為國家獎助學羣體開展感恩教育提供了全新視角。它從實踐之基——深入解讀、實踐之核——尊重“先見”、實踐之徑——建立長效機制等三個方面,為有效推動國家獎助學金羣體感恩教育指明瞭實踐路徑。

國家獎助學金羣體感恩教育的詮釋學解讀論文

[論文關鍵詞]詮釋學 國家獎助學金 感恩教育

隨着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黨和政府制定並施行了惠及廣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國家獎助學金制度。制度推行以來,黨和政府通過不斷加大投入,切實履行了“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鄭重承諾。但是,在國家獎助學金制度卓有成效的推行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令人困惑的不和諧現象,少數國家獎助學金受益羣體的感恩失位便是其中一個不容忽視的方面。

  一、感恩教育研究的現狀及不足

“鴉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少數國家獎助學金羣體的感恩缺失現象令人遺憾和困惑,對其及時、深入地開展感恩教育已成社會共識。一些專家和學者對此也非常關注,開展了積極、廣泛的研究,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從人文美德、文明傳承角度或從高等教育目標、和諧社會建設的角度研究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從對少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對家庭、學校、社會、國家缺乏感恩的行為進行批判的角度論證了開展感恩教育的迫切性;三是從家庭和學校感恩教育不到位,以及社會消極風氣影響層面對感恩教育的開展過程進行了反思;四是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公益活動、情感教育,加大幫扶力度、完善幫扶措施等出發探討了開展感恩教育的方法和途徑;五是從倫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角度,以及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其他一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這些研究成果為促進感恩教育乃至國家獎助學金制度的有效實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對我國高校和諧校園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產生了相當積極的影響。但是從感恩教育的長遠持續發展着眼,不難發現,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着四個方面的不足:一是忽視個體的內在激發。雖然很多研究都要求加強教育和引導,但其中多少帶有一些“強迫”的意味,還是傳統的“灌輸”,作為個體的貧困生的內在感受和訴求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關注。二是方式方法的急功近利。高校在開展感恩教育的過程中,總是在無形之中扮演“道德裁判者”的角色,道德標準一旦宣佈就要求貧困生無條件地接納和貫徹,缺乏對教育規律的認識和循循善誘的精神。三是理論脱離現實。相當一部分研究缺乏對國家獎助學金制度的深入理解以及對感恩教育的實踐體認,研究的實踐意義較弱,“烏托邦”色彩濃厚。四是缺乏長效機制建設。目前的高校感恩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宏觀度較弱、覆蓋面偏窄、綿延性不強、隨意度較大、強制味太濃和自主性差的問題。本文旨在借鑑前人的研究基礎,略去感恩教育的失範現象和傳統的方法描述,直接以實踐的不足為切入點對當前高校國家獎助學金羣體的感恩教育進行深入的理性思考。

  二、詮釋學原理與感恩教育的現實耦合

詮釋學哲學理論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傳人國內,很快引起人文科學領域的深切關注,一時成為顯學並影響至今。一般情況下,人們只是將哲學詮釋學理解為關於解讀的技藝方法的學問,其實則不然,從某種程度上説,它更是關乎解讀者自身的本質存在。哲學詮釋學不僅僅是同文本、語言等相聯繫,更為深刻的是揭示了“此在”的本真存在狀態,“它不再是一種神學的或哲學的註釋的方法論,甚至不是精神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方法論,而是一種對存在的具體的、特定情境的、歷史的、語言的和動態的(適應時間變化的)在此之在的昭示性理解,一種關於在顯現中顯現出來的事物的初始觀念的現象學。”哲學詮釋學以理解為起點,亦以理解為終點。理解並不排斥解讀者自身的經驗和傳統,而去一味追求作者原始意圖。相反,理解極為尊重和關注解讀者已有的知識背景和經驗立場(詮釋學稱之為“先見”),正是立基於此,理解作為“此在”的存在方式被關注和矚目。理解不是主體的行為方式,而是“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在解釋中。理解把其所理解的東西理解性地歸給了自身。理解在解釋過程中並不成為別的東西,而是成為它自身。”理解的過程在揭示存在的同時也在創生意義。所以“理解就不只是一種複製的行為,而始終是一種創造性的行為。”哲學詮釋學具有寬容和開放精神,允許多視角出發去進行理解,使其充滿永久的活力和生命力。

哲學詮釋學是關乎主體存在的本體論學説,核心是解讀者自身基於已有的知識背景和經驗立場的自主性存在價值和意義。國家獎助學金制度作為一套極具高遠性、人性化、幫扶性的政策體系,其科學合理現實有效意義是勿庸置疑的。而此項制度的主要實施對象——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本身的行為立場和現實表現,不僅關乎制度內涵的深化和人性關懷的實現,更昭示着其內在的精神維度和存在價值。因此,將哲學詮釋學和國家獎助學金制度進行深刻關聯,有利於促進國家獎助學金羣體對制度的解讀及其雙向互動。哲學詮釋學反對單一的中心本位思想,強調通過聯繫文本和解讀者自身的具體境況進行理解,以此實現一種“效果歷史意識”,即文本不能僅被看作是歷史記載和純粹文獻,它必然藉助解讀者的理解進人當下的存在而發生影響。通過文本解讀而實現的解讀者和文本作者之間的主體間互動,既促進了文本意義的流動,也引發瞭解讀者生存狀態的改變。國家獎助學金制度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關係仿若這種文本和解讀者的關係。哲學詮釋學的深刻洞見在於始終突顯解讀者自身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強調文本和解讀者之間的交流融合,而不是解讀者簡單地皈依文本,也不是解讀者隨意讀解甚至“製造”文本。這種深刻洞見在於國家獎助學金羣體可以激發其對自我的體認,進而關注反思自身的`行為立場,在於感恩教育可以更加深刻地把握國家獎助學金制度實質內涵和高遠價值,進而更為理性而現實地探討反思教育的過程和方式。哲學詮釋學給當前的感恩教育帶來的是一種更具理性沉思的深刻啟示,以此開展的感恩教育實踐當更具現實性。

  三、詮釋學視域下感恩教育的實踐路徑

(一)實踐之基——深入解讀

文本雖然是一種歷史的文獻或過去的記載,但這並不是全部,更不是核心所在,文本的核心價值在於其現實介入性。文本必然要藉助解讀者的理解進入現實狀態併發生影響。因此,文本的現實介入呈現一種被動性,依賴於解讀者自主的理解。國家獎助學金制度實施以來,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將其視作一種資助準則和條規,甚至是資助行為的操作説明書,對國家獎助學金制度缺乏深層次的認識,更遑論其豐富的人文內涵。而這在國家獎助學金制度施行的具體過程中,出現了制度背景的淡化和初衷善願的擱置,制度的施行淪為一項事務性的操作,疲於忙碌,而意義流失。國家獎助學金制度並不簡單地只是經濟物質的幫扶資助,更為重要的是力圖保障並實現天賦教育的權利,促進教育的平等和公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向自由王國的跨越。

在哲學詮釋學觀照之下,國家獎助學金制度的豐富內涵和深層追求帶給高校教育管理者兩個啟示:一是教育者自我教育。制度的解讀者並不僅僅只是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為主體的國家獎助學金羣體,教育管理者本身也是。教育管理者身負教育引導的重任,更應該深入解讀制度內涵並充分汲取其豐富的精神資源。在教育引導之前,要首先進行自我教育和精神內化,唯此才能在制度施行過程中將其視為一項神聖的事業來追求,而不是簡單的事務性工作。二是制度內涵宣傳先行。國家獎助學金制度的施行應當是教育先行或者解讀先行。制度的核心價值和意義就體現在它的豐富內涵和終極追求中,如果這種追求沒有被國家獎助學金羣體所瞭解和認同,那麼具體施行的過程就很難保證其在受到國家獎助學金經濟資助的同時“精神貧困”現象不會發生。

(二)實踐之核一尊重“先見”

哲學詮釋學一反傳統認識論對文本解讀時排除已有的自我歷史性和主觀見解的看法,強調對已有知識背景和經驗立場的尊重,並努力將其融合在理解之中作為“此在”的存在。“解釋向來奠基於先見(Vorsicht)之中,這種先見從某種可解釋狀態出發對先有中所獲得的東西進行‘切割’,保持在先有中的並‘先見地’被瞄準了的被理解的東西通過解釋而成為可把握的。”依此而論,“先見”可以看作是理解的起跑線或出發點。從總體上而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環境的惡劣、迫於求學過程中的經濟壓力,或深或淺地存在着諸如自卑、內向、軟弱、敏感、憂慮、固執等各種消極心理和情緒。還有些自尊心特別敏感的學生不願承認自己的貧困,把貧困當成是沉重的枷鎖甚或是恥辱,感覺十分丟人,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覺得別人幫助自己只是出於同情和憐憫,自己接受幫助也是迫於無奈。這些都必然會影響他們對人生和社會的看法。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這些特殊心理是一種客觀存在,是一種極具個體成長曆史特點的“先見”,也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所無法擺脱的自身存在的一個方面,他們不僅不能自由、簡單、短暫地將其控制排解掉,而且還深受其影響。外在的教育引導在進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理念世界和精神領地時,這些“先見”會不可避免地滲入其中併產生各種反應和作用。當然,這些“先見”或“傳統”並不是一成不變或不可改變的,“傳統並不只是我們繼承得來的一種先決條件,而是我們自己把它生產出來的,因為我們理解着傳統的進展並參與到傳統的進展中去,從而也就靠我們自已進一步規定了傳統”。由此,對國家獎助學金羣體開展感恩教育應注重把握好以下幾點: 第一,注重因勢利導。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自身的“傳統”或“先見”應給予充分的關注和尊重,在深入宣傳和施行國家獎助學金制度時,要充分了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想狀況,注意教育引導同其“傳統”或“先見”的親近和融合,而不是一味地要其去除放棄而被動接受感恩。

第二,切忌急功近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接受國家獎助學金制度的理念和目標時,需要一個接納、理解和內化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是靠強制宣傳和灌輸教育一蹴而就的,而要注意把握循序漸進的時間過程性原則,充分運用循循善誘的方式方法。

第三,強化責任自主。責任是一種職責、一種擔當,是在享受權利時,與權利相對應的義務,是積極的自主行為的體認和追求。“傳統”或“先見”的客觀存在並不意味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以消極被動等待着教育和感恩,應該從內心裏明確並深化責任,在學習生活中積極踐行。

第四,把握尺度原則。尊重是有前提和底線的,尊重“先見”,但不要縱容“先見”。有少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為國家給的不要白不要,“我貧故我拿”,甚或有極少數貧困生精神空虛、品質低下、情感萎靡,貪圖享受、放縱消費、不思進取,以貧困為藉口,自私自利,行為失範,感恩意識嚴重缺失。對於這樣的“傳統”或“先見”應該及時剎住,進行堅決、嚴厲的批判。

(三)實踐之徑一建立長效機制

哲學詮釋學強調解讀者與文本之間的互動交流,認為任何文本都是向着解讀者的歷史性敞開和開放的,理解必須把文本和解讀者自己具體的詮釋學境況聯繫起來,這既能促進文本意義的實現和發展,也會引發解讀者生存狀態的變化。這種互動交流就會形成一個“交談共同體”,“理解或相互理解……是人類社會生活的貫徹形式,這種社會生活在最終形式化當中是一個交談共同體。任何東西,包括一般的世界經驗,都不能同這個交談共同體相脱離。”這就表明,國家獎助學金制度同其解讀者(國家獎助學金羣體、教育管理者)之間的關係不應該只是制度執行的那一段時間內的相互關係,更應該是一種長期的互動交流,彼此的相互促進,即促進國家獎助學金制度意義內涵的深化和作用影響的久遠,同時解讀者自身隨着對制度理念目標的深化、內化而不斷促進自身的昇華發展。這種互動交流應該形成一個穩定的“交談共同體”,以全面深入地推動感恩教育。

第一,教育迴歸。當今的大學教育功利色彩日趨濃厚,市場化價值取向太過浮躁。大學的人文風氣日漸衰落,而工具理性卻日益膨脹,教育的目的被扭曲了。這樣功利的教育喪失了對教育本質的追問,忘記了教育自身的神聖使命,忽視了對人性的探索,無法科學地引導和教育學生,更無法去培養和塑造真正意義上的人。因此,要深入地對國家獎助學金羣體開展感恩教育,首先應當是大學教育的“迴歸”,迴歸自己的真正使命,即啟迪青年學生的求知心態,促使他們學會思考、精神成人。同時,應該重視並大力探求人文精神教育在大學教育“迴歸”之際迫切而可行的實踐之徑。

第二,氛圍營造。無聲的環境氛圍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國家獎助學金羣體進行感恩教育要讓他們在充滿優秀傳統薰陶、人文底藴醇厚的良好校園氛圍中接受洗禮。除通過相關主題教育、宣傳活動等貼近實際的教育途徑外,還要強調教育管理者的垂範作用,這是因為身教不帶任何強制意味,是最民主、最真實的無聲的教育。以此感染影響學生,可以充分體現哲學詮釋學的實踐之思,一定程度上實現感恩教育效果的最優化。

第三,“四位一體”的模式構建。對國家獎助學金羣體進行感恩教育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構建一個校內外協調一致,點、面相得益彰,多層次、廣渠道、全方位、立體化、富有實效的“工程”網絡,而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機結合的“四位一體”模式,即是對國家獎助學金羣體進行感恩教育的理想構建,其中自我教育是整個模式的核心所在。“四位一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歸根結底是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的,一方面通過不斷對學生施加影響以促成其內在的反思覺醒和自我教育,一方面通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不斷促進“四位一體”模式最優效果的實現。

在促進教育公平、社會和諧的社會背景下,國家獎助學金羣體的感恩教育應該強化的是一種責任道德、生命精神。內化感恩應成為一種永恆的信仰,而這種信仰不是靠一次教育或一段時期的密集活動就一勞永逸地確認,要經過持續而長期的教育才能鞏固並內化。大學貧困生的感恩教育更應強化一種實踐追求,人的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就是自身本質的生成和確立過程,正如馬克思所言:“他們是什麼樣的,這同他們的生產是一致的一既和他們生產什麼一致,又和他們怎樣生產一致。”因此,哲學詮釋學之於國家獎助學金受益羣體的感恩教育的核心啟示就在於反思、信仰和實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