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迴文原文、翻譯註釋及賞析

來源:文萃谷 3.06W

原文:

菩薩蠻·迴文原文、翻譯註釋及賞析

菩薩蠻·迴文

宋代:蘇軾

嶠南江淺紅梅小,小梅紅淺江南嶠。窺我向疏籬,籬疏向我窺。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離別惜殘枝,枝殘惜別離。

譯文

嶠南江淺紅梅小,小梅紅淺江南嶠。窺我向疏籬,籬疏向我窺。

山南的江水淺處紅梅開出小花,淺紅色小朵梅花,開放在江南山嶺上。紅梅探看我倚靠着稀疏的籬笆,紅梅從籬笆的縫裏朝我望着。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離別惜殘枝,枝殘惜別離。

南極老人星行將到來,老人星到時,就是進入暮年時。離別時我們叮囑要珍惜餘年,紅梅枯謝了,我們會依戀別離時的情誼。

註釋

嶠南江淺紅梅小,小梅紅淺江南嶠。窺(kuī)我向疏籬(lí),籬疏向我窺。

江南:代指黃州。疏籬:稀疏的籬笆。籬疏:籬笆之間的縫隙。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離別惜殘枝,枝殘惜別離。

老人:老人星,又叫壽星,暗指時光流逝很快。行人,代指趙晦之。老:暮年。殘枝:殘敗的梅花樹枝,這裏代指餘年。惜:依戀。

賞析:

上片,以擬人的手法,寫梅與人傳情,讚美了梅一樣高潔的人格。“嶠南江淺紅梅小,小梅紅淺江南嶠。”開頭兩句用迴環句式特寫了細弱的“小梅”開在很不顯眼的“江南”黃州這塊土地上,蘇軾藉以自喻貶謫的孤芳生活。“窺我向疏籬,籬疏向我窺”,突出了細弱的梅花與貶謫的蘇軾同是苦命根,如坐籬牢,只能通過籬縫傳話慰藉,藉以顯露出梅的孤傲品格,人的獨立性格。上片,既描寫了景物梅的形象,又體現出景物梅的形象中的蘇軾的.情感體驗,引起讀者的共鳴。

下片,從時空變化的角度,蘇軾叮囑趙晦之要把握住有限的時光,珍重自己,愛惜餘年。“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反覆進言,以“老人”點明雙方生存的時間,以“行人”點明雙方生存的空間。時空交錯,造成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蒼涼感。“離別惜殘枝,枝殘惜別離”,蘇軾仍以梅的品格自喻,點明瞭該詞“紅梅贈別”的主旨:雖是暮春的殘枝梅,仍傲立於自然間,但應珍惜。説不定來年一到,“春風吹又生”,新枝發新芽了,暗示着蘇軾傲然不屈,期望重返朝廷的美願。

與其他詠梅詞一樣,該詞仍然是以梅格喻人品的。殘梅的枯涼景象與詞中“行人”的孤獨身影融合無間。這是以景物渲染出“惜別離”的環境與氣氛,寄寓着嶺南的殘梅和黃州的殘梅,終有一天,會煥發出新枝而青春永駐的情意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