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憤》古詩教案

來源:文萃谷 1.03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書憤》古詩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書憤》古詩教案

教學目的

1、瞭解陸游及其詩歌創作。

2、深刻領悟這首詩歌所表現的思想感情。

3、感受詩人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教學步驟

一、詩人及背景簡介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陸游是一個高產的作家,其詩作今存9000多首,內容豐富,主要表現渴望恢復祖國統一的愛國熱情。

陸游的詩歌為什麼主要表現渴望恢復祖國統一的愛國熱情?這與他的家世和經歷有莫大的關係。首先看陸游的家世:陸游出身於一個愛國家庭,父親陸宰,有堅定的民族立場,常常談論國難國恥至痛哭流涕,飯都吃不下。由於家庭的關係,陸游從小接觸的都是愛國人士。再看看其經歷:陸游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了靖康之變,跟隨家人顛沛流離,他在國難中誕生、成長直至逝世。這樣的家世,這樣的經歷,促使他產生“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英雄志願。

詩人一生“寄意恢復”,但那時南宋當局卻偏安江南,不思北伐,並且在政治上一再打擊排斥陸游。在山陰閒居了6年的陸游,看到 “掃胡塵”“雪國恥”的志向化為泡影,在悲憤失望中他揮毫寫下了這首詩,抒發了自己報國無門、壯志難酬、虛度年華的滿腔激憤。

二、詩意理解

1、學生自讀詩文,把握詩歌節奏,教師作誦讀技法指導。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語速稍快,語調激昂,顯其豪壯)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整句語調低沉,顯其沉鬱)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結句降調)

2、詩意的講解。

3、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背誦詩文。

三、詩歌賞析

首聯: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1、“世事艱”指什麼?

直接道出詩人早年經歷的辛酸與坎坷;也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阻撓北伐,使詩人抗金復國的歷程是如此的艱難。這也是詩人“憤”的根源。

2、“中原北望氣如山”的正確語序是什麼?這句暗示了詩人什麼樣的願望?通過這句詩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

“北望中原氣如山”

欲圖收復失地。

詩人以為驅逐侵略者,收復失地,指日可待。這讓我們看到了詩人早年的形象:雄心勃勃、意氣風發、豪情滿懷的愛國青年

小結:追述青年時的豪情壯志。

頷聯: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1、頷聯寫到了兩次戰鬥,是哪兩次?

一次是在瓜洲渡擊退金兵的進犯,一次是大散關失而復得。

2、詩人寫這兩次戰鬥是要表明什麼?

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衞自己的國家;也表明了詩人渴望北伐,恢復中原,嚮往着火熱的戰鬥生活。這也是上聯 “氣如山”一個表現。

3、頷聯既是敍事,也是寫景。你能説出它在寫景上的特點嗎?你還能舉出一例運用了此種手法的其它詩句嗎?

用了六個名詞組接,勾勒出兩幅氣壯山河的.抗金場面,將詩人的恢復之志具體化。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小結:描繪當年兩幅氣壯山河的抗金場面。

首聯、頷聯:回顧往事,抒寫渴望北伐的英雄氣概(敍事)

頸聯: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1、頸聯是寫過去還是眼前?

眼前。

2、“塞上長城”實際上是運用了一個典故,一個什麼典故?詩人用這個典故有何作用?

南朝時劉宋名將檀道濟曾自稱為“萬里長城”。皇帝要殺他,他説:“(你)自毀汝(你的)萬里長城。”

表達了詩人捍衞國家,揚威邊地,捨我其誰的決心。

3、這一聯中的“空”字和“已”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由於投降派把持朝政,“塞上長城”只能“空自許”,詩人的豪情壯志付諸東流。一個“空”字形象地寫出詩人因宏偉志向無法實現而產生的那種沉重的失落感。

一個“已”字生動刻畫出詩人壯志未酬,歲月蹉跎的悲憤之情。這種“憤”多麼強烈,多麼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長歎。

小結:感歎生平抱負未得施展,卻早生華髮。

尾聯: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1、 我們結合《出師表》的內容來看,詩人為什麼大力讚賞《出師表》?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説的“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這正是陸游

的畢生心願;

諸葛亮的“親賢臣,遠小人”的告誡,正是陸游認為南宋當權者應該吸取的。

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正是詩人以此自勉的精神。

2、 詩人在尾聯運用這個典故有什麼用意?

暗諷統治者是“阿斗”,朝中又沒有諸葛亮;詩人以諸葛亮自況,表明他至死也不會放棄恢復中原之志。

小結:包含了詩人對諸葛亮的仰慕之情,並以此自勉。

頸尾兩聯,回到現實,抒發報國無門的憤慨。

四、拓展

詩題為《書憤》,就全詩來看作者有哪些可“憤”之事?這些“憤”的根源是什麼?

所憤之一:“憤”於金人佔我河山。

所憤之二:“憤” 於投降派把持朝政,朝廷“主和”,阻撓北伐。

所憤之三:“憤”於壯志難酬、請纓無路。(詩人年輕時認為自己就像萬里長城一樣,可以抵擋千軍萬馬。可入仕以後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罷官,壯志難酬、請纓無路。)

所憤之四:“憤”於歲月蹉跎,年華空老。(早年豪氣如山,以“塞上長城”自許,如今已兩鬢斑白,祖國山河依然破碎,廣大人民依然受難。)

所憤之五:“憤”於南宋朝廷畏敵如虎、苟且偷安、無人領軍。

這五“憤”的根源,其實全在於南宋朝廷“主和派”。因為他們是抗金救國的絆腳石,是絞殺愛國力量的劊子手。

五、本詩主要表現手法

對比手法:

詩中的“憤”,主要通過兩個對比表現出來。一是理想和現實的對比:詩人北望中原,豪氣如山,自以為是“塞上長城”,然而世事多艱。理想被現實擊得粉碎。二是詩人早年形象與晚年形象的對比:早年氣壯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何等豪邁,如今對鏡自照,衰鬢蒼顏,歲月不居,年華空老!而這一切的根源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詩人心中之“憤”焉得不湧上筆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