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瑪麗和馬克思個人感想怎麼寫

來源:文萃谷 1.33W

《瑪麗和馬克思》從頭到尾都是瑪麗跟馬克思之間的來往書信貫穿的,這部電影就像生活,也可能就是生活。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瑪麗和馬克思的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看瑪麗和馬克思個人感想怎麼寫

  瑪麗和馬克思觀後感篇一

朋友推薦我看這部影片,可我總是沒有時間,今天清閒,於是一口氣看完了。 剛開始時吸引我看下去的是這種獨特的動畫風格和略帶誇張的人物表情,漸漸地,我發現這不僅僅是一部講述忘年之交的動畫,還是描寫人類心理和交際方面的電影。有很多鏡頭都很有創意,情節也非常耐人尋味。結尾最令我感動,打算一死了之的瑪麗在臨死前收到了老友馬克思的郵件,是友情挽救了她的生命。已身為單身媽媽的瑪麗帶着孩子去找馬克思,偏偏命運弄人,馬克思就在瑪麗到來之前平靜的離開了人間!看到馬克思牆上貼滿了瑪麗曾經寄給他的信件和照片,不但是瑪麗,我也流淚了。他們通信來往20年卻沒有見過一次面,怎不令人遺憾!

現實生活中我們不是沒有友情,而是我們不懂得去珍惜和呵護這份友情,患有抑鬱症的馬克思雖然只有瑪麗這一個朋友,卻是我們任何一位觀眾都羨慕的那種朋友。我很慶幸沒有他們倆的境遇那麼糟糕,我會好好珍惜身邊的友誼。

  瑪麗和馬克思觀後感篇二

這是音子推薦的電影,她説很是感人,眼淚都溢出來了。

可惜,我的淚珠子在我的眼眶裏打轉了很久,都沒有掉下來。

我覺得,這是一部關於成長和友誼的故事。

瑪麗和馬克思都沒有朋友,一個也沒有。瑪麗渴望有那麼一個朋友,所以她寫信,寄給一個不知名的人。而信,到了馬克思的手裏。因為信,他們成為了筆友,成為了彼此唯一的朋友。

瑪麗因馬克思而成長,而馬克思因瑪麗,也獲得了他人生目標之一的友誼。很難説清他們之間是誰依靠了誰,他們是彼此的精神依靠,跨越了地域,跨越了年齡。

他們也有矛盾,而那矛盾,讓瑪麗失去了自信、友情、愛情家庭,她甚至想放棄生命,因為馬克思生氣了。我不將此理解為愛情,友誼也是可以如此重要的,讓一個人失去他的天和生活。

馬克思在片中,被他人認為是精神病患者,而瑪麗也認為是這樣,甚至以他為病例寫了一本暢銷全球的書,這也是他們矛盾的中心。瑪麗沒有真正理解馬克思,她想用自己的辦法去拯救馬克思,可馬克思從不認為他有精神病,她應該知道的。

我比較喜歡馬克思。他有自己的思考,他知道自己的不合羣,從自己的身上發現矛盾和“錯誤”。他的童年並不美好,他的思維得不到別人的認可,而他唯一獲得的,是別人的粗暴對待。所以當他得到瑪麗的友情時,他很珍惜,結尾處那滿牆的信紙,讓人熱淚盈眶。他是如此珍視的,他唯一的朋友。

正如馬克思所説: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 寬恕朋友的錯,一切都會美好的。

説不清道不明,或許我和馬克思一樣無法流暢的表達自己的情感。

看完後,很想去找一個筆友,暢談暢談,卻又覺得,沒有那麼必要。果然又是猶豫啊……

有時候想,正如瑪麗的丈夫,説不定,就找到了自己的t。

  瑪麗和馬克思觀後感篇三

我還是第一次看見這種粘土動畫,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看過的阿凡提,國外電影的製作團隊就是強,不得不佩服。

據説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如果真的如此那真的讓人無比感動。一次偶然的情況下,澳大利亞的瑪麗給遠在紐約的馬克思寫了一封信敍述自己的生活和煩惱,讓馬克思回答她的問題。就這樣他們成為了跨越大洋的筆友,一次次的通信加深了他們的友誼,而且由於兩個人都沒有朋友,於是把對方看成了自己唯一的朋友對待。兩個人互相安慰,互相幫助對方,直到瑪麗來到馬克思的門前。

顯然,如果故事就這麼簡單並無法完全襯托出朋友的意義,而瑪麗和馬克思之間也並不是一帆風順,兩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從一開始的互相體諒對方的痛苦到關係的破裂,再到馬克思最終的原諒,其中可以説是一波三折。而瑪麗更是為了幫助這個素未見面的筆友立志研究精神病學,最後又因為馬克思的憤怒銷燬了自己所有的著作,拋棄了丈夫的愛,陷入了徹底的.失望墮落之中,如果馬克思最終沒有原諒她,那她就難免一死了。這種友誼顯然超過了夫妻的情誼,甚至能徹底改變一個人,力量實在是可怕的嚇人。

顯然,作者是想突出這種友誼的價值,這才叫真正的朋友,我記得以前常有人説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瑪麗和馬克思就是這麼一對知己,他們在信中毫無保留的敍述自己的生活,敍述自己的缺點,完全是一片真心。不知道為這部影片評高分的人是不是被其中的這種友情所深深打動,看見豆瓣上的評論,有人在看到結束瑪麗走進馬克思住處發現馬克思已死的時候痛哭了,為朋友之死而哭,還是為這種偉大情誼的終結而哭?

好在瑪麗沒有哭,她靜靜地坐在馬克思旁邊,拉着馬克思的手,默默注視着貼滿了自己信的客廳牆壁,感受着這種温暖。如果這個故事是真實的,那麼接下來又發生了什麼呢?我猜瑪麗會變的更堅強,這種友誼在她的心中永遠不會枯竭,給她的只是無窮無盡的動力,她會再認識很多朋友,但唯一的朋友永遠只有一個。

馬克思和瑪麗的通信很值得一讀,語句淺顯易懂卻讓人無比温暖,在不經意之間卻又隱藏着人生的哲理,例如馬克思寫給瑪麗的這一段話:

All humans are imperfect, even the man outside my apartment who litters. When I was young, I wanted to be anybody but myself. Dr Bernard Hazelhof said I was on a desert island then I would have to get used to my own company, just me and the coconuts. He said I would have to accept myself, my warts and all, and that we don't get to choose our warts. They are a part of us and we have to live with them, we can, however, choose our friends and I am glad I have chosen you. Dr Bernard also said, that everyone's lives are like a very long sidewalk.

Some are well paved, others, like mine, have cracks, banana skins and cigarette butts. Your sidewalk is like mine but probably not as many cracks. Hopefully, one day our sidewalks will meet and we can share a can of condensed milk. You are my best friend. You are my only friend.

讀完以後,你會有什麼感觸呢?又體會到了什麼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