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會聽見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9W

你一定會聽見讀後感

當下語文課本中的篇目大多呈現出這樣一個特點:關注人文情懷,注重文質兼美。台灣女作家桂文亞的《你一定會聽見的》這篇文章也有這樣的特點。基於這一特點,備課時候我便將“品讀語言、體悟生活”設計為教學的重點。上課時候,引導學生抓字、詞、句,立足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感染自己,加深對生活、對自然的感受體悟。預期教學目標得以實現,抓文本、抓語言是關鍵的一步,這一點在平時的教學中就一直思考着,經過這次“百花獎”教學比賽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你一定會聽見的》的教學過程中,對文本的把握是通過三次不同形式的“讀”來實現的。

首先,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初讀就是要學生轉化文字,把文字轉化為信息,在大腦中形成各種印象、形象,初步感知課文,然後按照要求梳理文章結構、概括文章內容。學生初讀文章後,對文中描寫的林林總總、繁複蕪雜的聲音有了整體把握。初讀要求學生散讀、速讀、自由讀,要求學生對文章內容、結構有一個整體的初步的感知。

其次,品讀語句,體悟美感。作者開篇描寫了六種聲音,其中“蒲公英梳頭”、“80只螞蟻小跑步”“雪花飄落”等聲音是極其細微而難以察覺的,作者展開聯想想象,把這些聲音描摹得生動傳神。作者如何能把這些聲音描寫得栩栩如生,彷彿在耳邊縈繞?那就要從字詞句着手。學生品讀語句,體會文中形容詞、動詞、副詞、擬聲詞等詞語的`運用,分析修辭方法、句式結構。品讀要求學生抓字詞句,以此作為切入點感染、啟發學生的思想情感。

最後,默讀課文,感悟內涵。在品讀語句的基礎上,理性思考文章內涵。“文以載道”,語言承載的是內涵,解讀文句最終還是感受文章內在藴涵的豐富內容。作者寫了一些細緻入微的聲音,終歸是告訴讀者要學會傾聽,也就是要熱愛生活、傾聽生活、感悟生活。默讀要求學生由感性昇華到理性,把握文章內涵。

經過三次閲讀,學生三次與文本對話,從語言到內涵,學生對文章已有深入的把握。但在這堂課的教學實踐中,對品讀語句這一教學目標落實不夠,主要是形式和引導的問題,同時對重點詞語的挖掘還不夠深刻。例如,作者寫“小狗忙着啃骨頭,小金魚用尾巴撥水”。 “小狗”、“小金魚”是怎樣的一種情態呢?“啃”、“撥”應該是什麼樣的聲音呢?展開和深入得還不夠,對這些動詞的忽視恰恰是對語言的忽視。

對於語文教學,我們應該遵循“立足語言,感悟文學”這一原則。語言是文章的物質外殼,內涵、意藴都要通過語言來傳達,只有解讀字詞語句,才能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才能體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才能感知作者的審美和價值取向。解讀字詞語句,就是要理解詞義(本義、引申義比喻義),辨析感情-色彩、語體色彩,分析辭格運用,把握句式選用,就是要從諸多方面出發,感知語言文字材料。語言是交際工具,傳情達意;是思維工具,決定思維方式。漢語獨具的個性魅力也決定了“悟”這一獨具漢民族特色的思維方式。“悟,是一種省去繁瑣邏輯推理過程,在經驗範圍內作出綜合性、直接性、快速性結論的體悟式思維。”(引自董麗芳《我們應該如何感知文本》)在語言的基礎上,感悟文學,與作品共鳴,最終得到情感薰陶,得到思想啟迪。

在《你一定會聽見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時有“出彩”的發言,但極少有“此起彼伏”的態勢,基本是在預設的教學環節中完成的。但是,課堂“平淡”的背後有了學生思維火花的噴發,內心熱情的燃燒,平淡的課堂才不至於枯燥。課堂不是表演者的舞台,是思考者的舞台,有所思才會有所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