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屯北崦原文、翻譯註釋及賞析

來源:文萃谷 1.45W

原文:

東屯北崦原文、翻譯註釋及賞析

東屯北崦

唐代:杜甫

盜賊浮生困,誅求異俗貧。

空村惟見鳥,落日未逢人。

步壑風吹面,看松露滴身。

遠山回白首,戰地有黃塵。

譯文

盜賊浮生困,誅求異俗貧。

因盜賊作亂致使民生困頓,因官府盤剝致使百姓墜入貧窮。

空村惟見鳥,落日未逢人。

空蕩蕩的村子裏只能看見飛鳥,慘淡的落日下空無一人。

步壑風吹面,看松露滴身。

走在山谷中淒涼的風撲面而來,注目松林時冷露滴濕了衣襟。

遠山回白首,戰地有黃塵。

從這遙遠的北山回頭遙望,依稀可見瀰漫戰地的滾滾黃塵。

註釋:

盜賊浮生困,誅(zhū)求異俗貧。

北崦(yān):是指東屯北面的山。盜賊:措一切叛唐作亂的人,如擁兵叛亂的安祿山、史思明,以及四川的崔旰,侵擾內地的吐蕃。浮生:這裏指長期漂泊的作者自己。誅求:指官府盤剝。

空村惟見鳥,落日未逢人。

異俗:風俗特殊,指當地百姓。夔州百姓有些特別的風俗習慣,作者感受較突出,所以詩中屢用“異俗”、“殊俗”字樣。

步壑(hè)風吹面,看松露滴身。

步壑:在山谷中行走。

遠山回白首,戰地有黃塵。

遠山:指極遠的`地方。

賞析:

首聯,詩人就痛斥這幫“盜賊”,竟把可憐的百姓弄得如此貧困。他們一味“誅求”,使這小小的山村空無一人。 “盜賊”一詞,在杜集中出現近百處,一般都指安史叛軍,寇掠中原的外族將士,各地貪官污吏等。這裏顯然是指蜀中貪官惡吏。正是這批傢伙,比形形色色的老虎更兇狠,逼得百姓逃亡。“浮生”,指多災多難的百姓,他們到處逃亡,就像那些飄浮水面,不能紮根的浮萍。“浮生”本《莊子》裏的詞,意思是人生世上虛浮無定,故説人之生世日“浮生”。杜甫借指被搜刮得一無所有,到處逃亡的百姓,很形象。“誅求”指盜賊們對百姓的殘酷搜掠。 “異俗”,指東屯山民們的特殊生活習俗。由於太窮,他們的貧困生活方式,杜甫從未見過。

頷聯、頸聯描寫北崦荒涼景色:夕陽照着“空”蕩蕩的“村”舍,“唯見鳥”飛,“未逢人”影。詩人信步走來,觀察了很久。北崦一帶,確實是個無人村。江峽潮濕多露,野風迎面吹露水滴在身上,使詩人思索得很深很遠。

末聯,杜甫浮想聯翩:遠山回首,遙望“戰地”,惟見黃塵滾滾。詩人從東屯北崦看到了普天下受戰伐之苦的百姓,他們都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

這首五律構思頗奇,首聯直抒胸臆,痛責盜賊的誅求,中間四句寫景,末句在詩意上是承接首聯,卻與上四句自然銜接。轉折翻騰,極具藝術和魅力。

這首五律詩格也特殊。全詩八句,每聯皆對,卻使人不覺。“盜賊”與“誅求”對,。“浮生”與異俗”對,“困”與“貧”對,彷彿形成兩種對抗力量,使人觸目驚心。中間二聯把空樹無人景狀,寫得真實極了。末聯遠山回首,戰地黃塵,亦對得工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