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歌原文賞析(彙編6篇)

來源:文萃谷 2.83W

琴歌原文賞析1

李頎唐七言古詩:《琴歌》原文:

琴歌原文賞析(彙編6篇)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

月照城頭烏半飛,霜悽萬木風入衣。

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後《楚妃》。

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餘里,敢告雲山從此始。

《琴歌》參考注釋:

①廣陵客:這裏指善彈琴的人。

②《淥水》:琴曲名。

③清淮:地近淮水。

李頎唐七言古詩:《琴歌》賞析:

這是一首聽琴的歌,寫了聽琴時被音樂所陶醉的感受,並由此而動了歸隱的念頭,覺得要去赴任是一種精神上的.負擔。既入仕途,又嚮往在詩酒和音樂聲中怡然自得,表明了舊時代文人大都有的矛盾心情。

首二句以飲酒陪起彈琴;三、四句寫未彈時的夜景:月明星稀,烏鵲半飛,冷風吹衣,萬木肅煞。五、六句寫初彈情景;銅爐香繞,華燭齊輝,初彈《淥水》,後彈《楚妃》。七、八句寫琴歌動人;一聲撥出,萬籟俱寂,星星隱去,四座無言。後兩句寫聽琴聲之後,忽起鄉思:客去清淮,離家萬里,歸隱雲山,此夜之思。

全詩寫時,寫景,寫琴,寫人,步步深入,環環入扣,章法整齊,層次分明。描摹琴聲,重於反襯,使琴聲越發高妙、更加動人。

琴歌原文賞析2

原文: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

月照城頭烏半飛,霜悽萬樹風入衣。

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後楚妃。

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餘裏,敢告雲山從此始。

賞析:

唐詩中有不少涉及音樂的作品,其中寫聽琴的詩作尤多,往借詠琴而言志,或借寫聽琴而抒情。李頎的《琴歌》就是這樣的作品,它是詩人奉命出使清淮時,在友人餞別宴席上聽琴後所作。

首二句交代聽琴的場合、時間、緣起以及演奏者。因酒興而鳴琴,可見其心情之暢達自適。着一“歡”字,渲染了賓主之間推杯換盞、其樂融融的熱鬧氣氛。“鳴琴”二字點題,提挈全篇。

三、四句轉折一筆,不寫演奏,而寫夜景,描繪了一幅悽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深秋月色圖:月光如水傾瀉在靜默的城垣上,不時有烏鵲驚飛;銀霜滿樹,木葉蕭蕭,寒風吹衣,一派淒冷肅殺之氣。與前兩句所傳達的歡快融洽之情相比,這兩句則低沉壓抑,這是以哀景反襯樂情,即便秋氣凜然,但有酒有琴有知己就足以抵擋了。同時,它為下文寫彈琴作了鋪墊。

五、六句寫初彈情景。“銅爐華燭燭增輝”這一句是陪襯,扣合首句“歡今夕”三字,表明酒宴已入高潮。銅爐薰染檀香,華燭閃爍生輝,在莊嚴華麗的氣氛中,廣陵客登場獻藝,格外引人注目。“初彈淥水後楚妃”,這一筆是直寫,交代演奏者所彈之曲的名稱,暗含其意。《淥水》是著名的古琴曲,此曲清空淡雅。杜甫《淥水曲》説“浩歌《淥水曲》,清絕聽者愁”,白居易《聽彈古淥水》中説“聞君古淥水,使我心和平。欲識慢流意,為聽疏泛聲。西窗竹陰下,竟日有餘清”;這些都表明此曲有清心怡情之效。 “楚妃”,也是一首當時廣為流傳的名曲,屬於深情綿邈之曲。

七、八句從聽者反應的角度寫演奏者的高超技巧。一聲琴絃撥動,頓時萬籟俱寂,滿座為之陶然沉醉。“皆靜”二字形象地寫出人們徹耳聆聽琴歌的專注着迷的神態。愈是言其靜,就愈突出琴音樂勾魂奪魄的心靈穿透力,就愈烘托出“廣陵客”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在這曼妙琴音的洗滌下,人們似乎忘記了塵世的酸辛,漠然了黑夜的漫長。蒼茫的高天之上,星子越來越少,天將放白,他們還沉浸在優美的旋律中,恍然自失。良友佳朋相聚總是太短暫了,徜徉在琴歌中,這一夜是過得很快。“欲稀”二字巧妙地點明瞭演奏時間的持續,也照應了首句中的“歡”字,併為下文的.直抒胸臆埋下伏筆。

末尾兩句寫自己的感觸。詩人奉命出使清淮,別宴上縷縷琴音不禁牽動了他的無限鄉思。想到自己離家萬里,不知何日能還鄉,他必會暗自潸然垂淚。人生如白駒過隙,就不要如此奔波辛苦了,也許仕途之累使他深感厭倦了,他萌生了一種強烈的願望——歸隱。“敢告雲山從此始?”這個反問句是詩人的內心獨白,也是他聽了琴歌之後所得的人生啟悟。詩人曾在《不調歸東川別業》中説:“漸無匹夫志,悔與名山辭;紱冕謝知已,林園多後時。”《唐才子傳》中説李頎“性疏簡,厭薄世務”。性格疏放超脱的他,耐不得住官場的名韁利索的羈絆,爾虞我詐的算計,還不如這樣約三五知己飲酒鳴琴似閒雲野鶴般的生活來得逍遙自在。

全詩寫時、寫景、寫琴、寫情,有條不紊,收放自然,“圓如貫珠”(《國雅品》卷二)。這首詩最值得賞玩的應該是詩人多方映襯、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的表現手法。誠如《詩筏》所言:“只第二句點出‘琴’字,其餘滿篇霜月風星,烏飛樹響,銅爐華燭,清淮雲山,無端點綴,無一字及琴,卻無非琴聲,移在箏笛琵琶觱篥不得也。”詩人通過營造意境、渲染氣氛、刻畫心理,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琴歌之美。

琴歌原文賞析3

原文:

琴歌

朝代:唐朝

作者:李頎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

月照城頭烏半飛,霜悽萬樹風入衣。

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後楚妃。

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餘裏,敢告雲山從此始。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有位美麗的女子啊,我見了她的容貌,就此難以忘懷,

一日不見她,心中牽念得像是要發狂一般。

我就像那在空中迴旋高飛的鳳鳥,在天下各處尋覓著凰鳥,

可惜那美人啊,不在東牆鄰近。

我以琴聲替代心中情語,姑且描寫我內心的`情意,

希望我的德行可以與你相配,攜手同在一起。

何時能允諾婚事,慰藉我往返徘徊,不知如何是好的心情?

無法與你比翼偕飛,百年好合,這樣的傷情結果,

令我淪陷於情愁而欲喪亡,令我淪陷於情愁而欲喪亡啊!

註釋

①廣陵客:這裏指善彈琴的人。

②《淥水》:琴曲名。

③清淮:地近淮水。

賞析:

此詩是詩人奉命出使清淮時,在友人餞別宴會上聽琴後所作。詩以酒詠琴,以琴醉人;聞琴懷鄉,期望歸隱。

琴歌原文賞析4

原文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

月照城頭烏半飛,霜悽萬樹風入衣。

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後楚妃。

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餘里,敢告雲山從此始。

註解

1、廣陵客:這裏指善彈琴的人。

2、《淥水》:琴曲名。

3、清淮:地近淮水。

韻譯

今夜主人有酒,我們暫且歡樂;敬請彈琴高手,把廣陵曲輕彈。城頭月明星稀,烏鵲紛紛飛散;嚴霜寒侵樹木,冷風吹透外裝。銅爐薰燃檀香,華燭閃爍光輝;先彈一曲淥水,然後再奏楚妃。一聲琴絃撥出,頓時萬籟俱寂。星星為之隱去,四座沉默陶醉。奉命出使清淮,離家千里萬里;告歸四川雲山,是夜萌生此意。

評析

此詩是詩人奉命出使清淮時,在友人餞別宴會上聽琴後所作。詩以酒詠琴,以琴醉人;聞琴懷鄉,期望歸隱。首二句以飲酒陪起彈琴;三、四句寫未彈時的夜景:月明星稀,烏鵲半飛,冷風吹衣,萬木肅煞。五、六句寫初彈情景;銅爐香繞,華燭齊輝,初彈《淥水》,後彈《楚妃》。七、八句寫琴歌動人;一聲撥出,萬籟俱寂,星星隱去,四座無言。後兩句寫聽琴聲之後,忽起鄉思:客去清淮,離家萬里,歸隱雲山,此夜之思。

全詩寫時,寫景,寫琴,寫人,步步深入,環環入扣,章法整齊,層次分明。描摹琴聲,重於反襯,使琴聲越發高妙、更加動人。

琴歌原文賞析5

原文:

西嶺鬆聲落日秋,千枝萬葉風颼飀。

美人援琴弄成曲,寫得鬆間聲斷續。

聲斷續,清我魂,流波壞陵安足論。

美人夜坐月明裏,含少商兮照清徵。

風何悽兮飄飉,攪寒鬆兮又夜起。

夜未央,曲何長,金徽更促聲泱泱。

何人此時不得意,意苦弦悲聞客堂。

詩詞賞析:

詩的開頭先從大自然中風入松林的音響寫起:“西嶺鬆聲落日秋,千枝萬葉風溜溜。”太陽落山的時候,秋風吹動着西山的松林,千枝萬葉溜溜作響,匯成洪大的松濤。詩人精煉而傳神地描繪了秋日傍晚西山的松濤,緊扣《風入松》本題。接着由對自然界風聲的描寫轉寫《風入松》樂曲。

這首詩由風入松的自然音響寫到《風入松》樂曲的創作及其特點,最後寫到《風入松》樂曲的彈奏及其藝術感染力。從而形象地説明了自然美是藝術美的源泉,藝術美是自然美的主觀反映,具有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因而比單純的自然美具有更強的'感染力。

皎然論詩很重視“取境”。他説:“夫詩人之思初發,取境偏高,則一首舉體便高;取境偏逸,則一首舉體便逸”。這首詩一開頭詩從風入松林的自然音響寫起,創造了一個清遠的境界,起了籠罩全篇的作用。詩中的意象無不帶着清遠的意味。在結構上,這首詩層次分明,轉結自然,如水到渠成,形成一種自然的流勢,毫無勞神費力之感。這首詩意象的清遠意味和行文的自然流勢,形成了它清淡閒逸的藝術風格。

琴歌原文賞析6

鳳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 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

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何日見許兮,慰我旁徨。

願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

賞析: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被傳為千古佳話。她們是如何相識的呢?讓我們沿着時空的隧道回到二千多年前…… 四川邛崍文君井有一聯: 君不見豪富王孫,貨殖傳中添得幾行香史;停車弄故跡,問何處美人芳草,空留斷井斜陽;天崖知已本難逢;最堪憐,綠綺傳情,白頭興怨。 我亦是倦遊司馬,臨邛道上惹來多少閒愁;把酒倚欄杆,歎當年名士風流,消盡茂林秋雨;從古文章憎命達;再休説長門賣賦,封禪遺書。 這一副對聯讚美卓文君、司馬相如的愛情。女人往往把愛情擺在首位,其次才輪到生命、財富、親情,其他的一切更是十分遙遠無暇多作計較,卓文君夜奔司馬相 如,當壚沽酒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卓家祖居趙國,趙國的邯鄲是當時著名的冶鐵中心,卓家就以冶鐵致富,等到秦始皇滅趙國進行統一之際。卓家輾轉遷到蜀地的邊僻小邑臨邛定居,仍以冶鐵為業。 到漢代文景之治,卓家傳到卓王孫這一代,由於社會安定,經營得法,已成鉅富,擁有良田千頃;華堂綺院,高車駟馬;至於金銀珠寶,古董珍玩,更是不可勝數。 蜀中山明水秀,地靈人傑,孕育了不少出色的文人雅士,司馬相如便是其中的一位。 司馬相如(前179─前117),字長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漢文學家,初名犬子,因慕戰國時人藺相如,改名為相如,立志要為國家作一番轟轟烈 烈的'大事。漢景帝即位不久,司馬相如來到長安,遇到頗有書卷氣息的樑王,當時名重一時的辭賦大家鄒陽、枚乘、嚴忌等都追隨左右。司馬相如十分傾慕,便追隨 樑王而去。在樑地作賦彈琴,生活過得十分得意。樑王盛讚其才情高華,賜給他一把名叫綠綺的琴,上面刻有「桐梓合精」的字,是當時不可多得的名貴樂器。這把 琴就是後來司馬相如用來彈奏「鳳求凰 」, 卓文君聽後夜奔的那把琴,所謂「綠綺傳情」使這把琴更富傳奇色彩。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私奔的故事,長期以來膾炙人口,傳為佳話。 與卓文君私奔之時,司馬相如的生活並非琴書雅集,詩酒逍遙,風月無邊。由於樑王的短命去世,賓客星散,司馬相如回到老家成都,而家裏已是父母雙亡,家徒四 壁,在無以自立的情況下,他抱着迷茫的希望來到邊陲小縣臨邛投靠擔任縣令的好友王吉,寄人籬下。據《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他人京師、樑國宦遊歸蜀, 應好友臨邛(今四川邛崍)令王吉之邀,前往作客。 當地頭號富翁卓王孫之女卓文君,眉如遠山,面如芙蓉,才貌雙全,通曉琴棋書畫。文君十七歲時曾許婚竇家,未聘夫死,成望門新寡。文君青年寡居,自然是面對 春花秋月,感物傷人,倍感淒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