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語文通假字的知識點

來源:文萃谷 1.55W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有關國中語文知識點 有關通假字的那些事的相關內容,以供同學們閲讀

國中語文通假字的知識點

在《新七年級語文黃金起跑課程》的文言文精讀第二課,我們就接觸到了第一種文言現象——通假字。比如我們課堂上講到的“尊君在不”的“不”通“否”,是表示詢問的語氣詞。通假字,其實就是古人寫的錯別字。可是為什麼古人的錯別字沒有改正,還流傳了下來讓我們學習呢?這就要了解一下,古人錯別字的由來。

一、“通假字”的前世

古人造出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表示哪個意思還在形成過程中,沒有一定規律,既可以使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個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個意思。時代越後的文章,通假字越多。

古人在做記錄時,一時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別字代替,清代的趙翼在《陔餘叢考》一書中指出:“字之音同而異義者,俗儒不知,輒誤寫用,世所謂別字也。”第一個人這樣寫固然是寫了白字(即錯別字),但後人都這樣效仿以後,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在古代,相當一部分書籍都是憑一些讀書人的背誦、記憶重新寫出來,“著之竹帛”。由於當時背誦者只記住個讀音,未記住其字形,書寫者往往會因方言的差異或其文化程度的影響導致記錄時將同一個字記錄成不同的形體。

古人認為語言憑藉聲音而存在,強調既有此音,即表此義,聞者聽音則知義,因而古人在記錄時往往依據聲音來記錄。清代學者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在《經義述聞》就這樣説:“訓詁之要,在聲音不在文字。”

只要聲音相同的字就可以代表相同的意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通假字。精齡老師當初學習通假字時,心裏就默默抱怨:為什麼我們寫錯別字要被批評,考試還要被扣分,可是古人寫通假字卻要我們這麼認真地學習,還要當作考題考我們,真不公平。

二、“通假字”的今生

想想現代人,不也在不斷創造“通假字”嗎?

好膩害(好厲害)、我好方(我好慌)、醬紫(這樣子)……這些因為地方發音而形成的網絡用語也是我們當代人造出的“通假字”。看來這造字生義的傳統是被繼承和發揚了,但是我們不能造着造着就忘了正確的字怎麼寫了,所以我們要説標準普通話,寫規範漢字。

今天有關通假字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裏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