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3.03W

2017年《開學第一課》以“中華驕傲”為主題,旨在引導中國小生從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尋找中國自信的源泉,大家在觀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後有什麼感想和心得體會嗎?一起來寫篇《開學第一課》觀後感吧!

2017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 點擊觀看2017《開學第一課》視頻完整回放

  2017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篇1:神奇的漢字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終於播出啦,節日中讓我印象最深就是漢字。

一點一橫,一撇一捺,小小的漢字非常神奇。它們像一羣羣可愛又淘氣的孩子,在方格上跳躍着,像 一株株漂亮的小花朵一樣出現在你眼前;它們像一條條清澈的小溪,流過筆尖;它們像浩瀚的大海浮現在你的眼前。

中國的漢字發展至今,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在漫長的演變中可分為七大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在不同的時代用的字體形狀也不同。我們現在常用的是楷書和行書,楷書的特點是形體方正,橫平豎直,筆畫清楚,行書則是楷書的快寫體。

漢字的會意字,指事字,形聲字,象形字背後都藏着豐富的知識。例如象形字“休”就表示人靠在樹旁休息。我很喜歡漢字裏很多有趣的字謎。如: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日)。千字頭,木字腰,太陽出來從下照,人人都説味道好(香)。王老頭,白老頭,同坐一塊大石頭(碧)。一點一橫長,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立)。像這樣的字謎還有很多。

中國的漢字真是有趣極了!我愛這變化多端的漢字,更愛它背後的知識。我堅信美麗的漢字在未來將會被永遠使用。

王寧教授説,漢字和漢字文化能夠綿延不絕,生命就在民間。為了將傳統文化鞏固在每個人的血液中,王寧教授盡其所能,研究漢字從未停歇。王教授現場演示了“正”、“直”兩個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行不離軌就是正,目不斜視就是直。

  2017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篇2:武術的魅力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第二課講了“武以振魂”,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中,隨歲月流逝,多少藝術被人淡忘,化蝶向人們遺忘的地方,可千百年的風吹雨打併沒洗刷一種藝術,那便是武術。

武術表演那空曠的舞台上等待着開始。忽然,簾幕慢慢拉開,台前小桌上供奉着一尊達摩相,兩旁是雕龍的紅燭,後台上的氣氛是靜穆莊嚴的。

一個一身雪白的人出來了。手中握着長劍。真是“唰”地一閃,她向觀眾行了一個劍禮。她用她的劍,她的發,她的身,她的意,她劍上的劍穗,用她鬥轉的步法,精妙的不時傳來的劍身抖抖聲,游龍飛鳳,白鹿躍空,舞出廠古典的懷念。

我不是劍客,看不出它的真諦,但卻和劍一起幻動!看她忽而劍舞升空,獨鶴動翅;忽而劍鋒纏身,游龍指身;忽而挽劍破罕,猛虎狂吼,忽而劍疾如閃,蛟龍戲雨;而劍緩如雲,巨龜吐息;忽而振劍定神,氣蓋山河,使人想起相思長劍。像安塞腰鼓一般,一舞起來就發恨了,忘情了,沒命了。她與劍是早已融合的水乳,人就是劍,劍便是人!

太極劍落君子劍,君子劍破長虹出。一招接一招,一式踏一式,一氣接一氣,一態尋一態。

無論是柔和的太椎劍,還是剛勁的武當劍,如火蓮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鳳凰的傲視羣鳥,都能淋漓盡致,盡態極研!最精彩的玄清,劍隨腕動,由手及劍尖,一次一次,劍氣近身,近可掃牛毛,這景,怕是劍聖也造不出吧!

看了劍的表演,使可知中華武術之精,之美,之絕,之幻,之悠了。一華武術,意貫千秋,直衝四海。

它是藝術的高標,它,是美的雅號,它是中華的驕傲。

  2017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篇3:文學的驕傲

開學第一課節目中,主持人董卿分享了古典文學的浸潤,她説文學承載着中華民族共同的情感、凝聚着共同的文化記憶,展現着中國人的風骨,它永遠是我們的中華驕傲。

我們閲讀文學作品,正是與作者之類的交流,閲讀是一個最富有智慧的精靈。在我們的生活中,它無處不在,你走到哪裏,它就會跟到哪裏,不離不棄。它永遠在你觸手可及的地方。

還記得小的時候,每每夜幕降臨,要進入甜美的夢鄉之前,我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半卧在牀頭,閲讀一本童話書,不用有精美的插畫,不用有華麗的包裝,也不用出自哪位名家之手,他它只需要有充實的內容就足夠了。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對閲讀、對語文的喜愛之情也逐漸升温。念國小的時候,課餘時間還比較多,每個週日閒暇在家時,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隨手在書架上拿下一本書,坐在陽台邊,靜靜的讀者着,不管樓下有什麼聲音,在我看來都是噪音,我依然如痴如醉的在書海中遨遊。有時,這樣一坐就是一整天,什麼也不知道,不知道餓,不知道渴,不知道困,不知道累;只知道書中有哪些人物,情節是怎樣發展的,和主人公一起笑,一起哭。

進入中學後,更多的時間都花在了學習上,閲讀長篇小説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幾乎都被數理化給霸佔了。可我對閲讀的熱愛卻沒有隨之減少,反而越來越濃厚,越來越想讀。我常忙裏偷閒,在課間匆忙的讀上一兩篇幾百字的優秀作文,就這樣我也很心滿意足。

從小就對閲讀格外感興趣的我就喜歡語文,在每次考試中,我最愛做的題就是課外現代文閲讀,哪怕這篇文章我從來沒有和它見過面,我也不會怯場、不會害怕,很坦然的去面對。因為喜歡閲讀,所以不害怕;因為喜歡閲讀,所以很有自信;因為喜歡閲讀,所以很坦然面對。

誰説閲讀沒有生命?閲讀是一個精美無比、永恆的生命。那永恆的閲讀,那文字的演變,不正是閲讀生命的體現嗎?在這個世界,閲讀無處不在。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了閲讀,將怎樣開出燦爛之花呢?

只要用心去閲讀文學作品,用心去品味,你就會發現其中無窮的奧妙。

  2017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篇4:漫漫絲路情

絲綢之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看着節日,不由得想起那滿載輝煌的古道。跟着漢使張騫的駝隊,從長安出發,飲一杯送元二使安西的酒,西出陽關。一路走來,歪歪斜斜的足跡,印滿歲月裏不尋常的邂逅。

撫摸着那段孟姜女哭倒的長城,看枯草在暮色中抖動秋天的根鬚,卻在仰天一瞥時看到了遠天的歸鴻,我聽到了昭君出塞時那悽婉的琵琶聲,看到了蘇武牧羊時緊握的漢使旌節;目睹了李廣自刎前憤怒成一團燃燒的火焰。

心上有一堵斑駁的城牆,永遠地橫亙着。樓羣中的西域,西域中的絲綢路,像一顆疲倦的星辰,在銀河裏沉浮,落落孤寂。温柔的綠死了,潺潺的流水乾了;大廈古雕樓的飛禽走獸,凝望着慘白的月亮。站在寒意深深的魔鬼城前,只有幾堵斷壁殘垣在風沙中演繹着一個古城的興衰榮辱。

遙想大漠絲綢路,孤傲地懸着它世紀的心思。就這樣獨步在磚石構成的豐碑上,已經枯死的沙柳,佇立着怪影,印證着千年前的繁華。沒有盡頭的巷子啊!無數的門,無數聲“吱呀”,無數人們的身影。來了一撥又一撥,在未曾乾涸的溪石上,捶打漿洗的麻衣,難掩的一串漸遠的蹄聲……叮叮噹噹的詠歎裏,有多少魂魄穿過黑夜的隧道,敲打歷史的迴音壁。晨霧裏睜開眼,絲綢之路的商人都閒坐成羅漢,無法酣眠。我真想走上去摸摸雪白的鬍子,不——是雪一般的沙礫。客棧中一曲《高山流水》,留下一張張黑白膠片,留下狂風中隱約的冷笑。

沉默是積蓄,是力量,絲綢之路在向天空接近着,一隊無聲的駱駝帶着永久的繁華,消失在風沙的後面。風沙大啊!多少錢莊、店鋪、貨棧、作坊,還有多少舞榭歌台、酒樓客舍,就這樣不經意地被風吹散了。多少重大的歷史事件,就這樣不經意地被風掩埋了。暮色古道變成一堆熄了火的紅炭,伴隨着滿東方散步的佛,留下一座座洞窟,演繹着一幕幕啞劇。望着那金燦燦的沙礫,我忘記了日落照着大旗的豪邁,忘記了來自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無限愜意,甚至忘卻了什麼叫做草肥水美,而這裏曾經是帝王將相的行宮獵場。

想象着人們沒有私心,但人們不可能沒有私心;想象着風沙不吹,但風沙不可能不吹;想象着古道依舊繁華,但古道不可能依舊繁華,所以這一切註定發生。悠悠的駱駝依舊在耳邊回縈,絲綢古道,我希望下次在夢中與你相遇。


猜你感興趣:

1.《開學第一課》十週年 吳磊傾情獻唱主題曲

2.2017年《開學第一課》五大精彩看點

3.2017年《開學第一課》五大節課

4.開學第一課2017觀後感

5.2017年開學第一課講什麼

↓↓↓ 下頁更多以往"《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