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十篇

來源:文萃谷 1.27W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寫好計劃才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計劃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十篇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學情分析

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過的二維的平面直角座標系的基礎上的推廣,是以後學習空間向量等內容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經歷用類比的數學思想方法探索空間直角座標系的建立方法,進一步體會數學概念、方法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學會科學的思維方法。

2. 理解空間直角座標系與點的座標的意義,掌握由空間直角座標系內的點確定其座標或由座標確定其在空間直角座標系內的點,認識空間直角座標系中的點與座標的關係。

3.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與確定性思維能力。

三、教學重點:在空間直角座標系中點的座標的確定。

四、教學難點:通過建立空間直角座標系利用點的座標來確定點在空間內的位置

五、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景

1. 確定一個點在一條直線上的位置的方法。

2. 確定一個點在一個平面內的位置的方法。

3. 如何確定一個點在三維空間內的位置?

例:如圖,在房間(立體空間)內如何確定一個同學的頭所在位置?

在學生思考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明確:確定點在直線上,通過數軸需要一個數;確定點在平面內,通過平面直角座標系需要兩個數。那麼,要確定點在空間內,應該需要幾個數呢?通過類比聯想,容易知道需要三個數。要確定同學的頭的位置,知道同學的頭到地面的距離、到相鄰的兩個牆面的距離即可。

(此時學生只是意識到需要三個數,還不能從座標的角度去思考,因此,教師在這兒要重點引導)

教師明晰:在地面上建立直角座標系xOy,則地面上任一點的位置只須利用x,y就可確定。為了確定不在地面內的電燈的位置,須要用第三個數表示物體離地面的高度,即需第三個座標z.因此,只要知道電燈到地面的距離、到相鄰的兩個牆面的距離即可。例如,若這個電燈在平面xOy上的射影的兩個座標分別為4和5,到地面的距離為3,則可以用有序數組(4,5,3)確定這個電燈的位置(如圖26-3)。

這樣,仿照國中平面直角座標系,就建立了空間直角座標系O-xyz,從而確定了空間點的位置。

(二)、建立模型

1. 在前面研究的基礎上,先由學生對空間直角座標系予以抽象概括,然後由教師給出準確的定義。

從空間某一個定點O引三條互相垂直且有相同單位長度的數軸,這樣就建立了空間直角座標系O-xyz,點O叫作座標原點,x軸、y軸、z軸叫作座標軸,這三條座標軸中每兩條確定一個座標平面,分別稱為xOy平面,yOz平面,zOx平面。

教師進一步明確:

(1)在空間直角座標系中,讓右手拇指指向x軸的正方向,食指指向y軸的正方向,若中指指向z軸的正方向則稱這個座標系為右手座標系,課本中建立的座標系都是右手座標系。

(2)將空間直角座標系O-xyz畫在紙上時,x軸與y軸、x軸與z軸成135,而y軸垂直於z軸,y軸和z軸的單位長度相等,但x軸上的單位長度等於y軸和z軸上的單位長度的 ,這樣,三條軸上的單位長度直觀上大致相等。

2. 空間直角座標系O-xyz中點的座標。

思考:在空間直角座標系中,空間任意一點A與有序數組(x,y,z)有什麼樣的對應關係?

在學生充分討論思考之後,教師明確:

(1)過點A作三個平面分別垂直於x軸,y軸,z軸,它們與x軸、y軸、z軸分別交於點P,Q,R,點P,Q,R在相應數軸上的座標依次為x,y,z,這樣,對空間任意點A,就定義了一個有序數組(x,y,z)。

(2)反之,對任意一個有序數組(x,y,z),按照剛才作圖的相反順序,在座標軸上分別作出點P,Q,R,使它們在x軸、y軸、z軸上的座標分別是x,y,z,再分別過這些點作垂直於各自所在的座標軸的平面,這三個平面的交點就是所求的點A.

這樣,在空間直角座標系中,空間任意一點A與有序數組(x,y,z)之間就建立了一種一一對應關係:A (x,y,z)。

教師進一步指出:空間直角座標系O-xyz中任意點A的座標的概念

對於空間任意點A,作點A在三條座標軸上的射影,即經過點A作三個平面分別垂直於x軸、y軸和z軸,它們與x軸、y軸、z軸分別交於點P,Q,R,點P,Q,R在相應數軸上的座標依次為x,y,z,我們把有序數組(x,y,z)叫作點A的座標,記為A(x,y,z)。

(三)、例 題 與 練 習

1. 課本135頁例1.

注意:在分析中緊扣座標定義,強調三個步驟,第一步從原點出發沿x軸正方向移動5個單位,第二步沿與y軸平行的方向向右移動4個單位,第三步沿與z軸平行的方向向上移動6個單位(如圖26-5)。

2. 課本135頁例2

探究: (1)在空間直角座標系中,座標平面xOy,xOz,yOz上點的座標有什麼特點?

(2)在空間直角座標系中,x軸、y軸、z軸上點的座標有什麼特點?

解:(1)xOy平面、xOz平面、yOz平面內的點的座標分別形如(x,y,0),(x,0,z),(0,y,z)。

(2)x軸、y軸、z軸上點的座標分別形如(x,0,0),(0,y,0),(0,0,z)。

3. 已知長方體ABCD-ABCD的邊長AB=12,AD=8,AA=5,以這個長方體的頂點A為座標原點,射線AB,AD,AA分別為x軸、y軸和z軸的正半軸,建立空間直角座標系,求這個長方體各個頂點的座標。

注意:此題可以由學生口答,教師點評。

解:A(0,0,0),B(12,0,0),D(0,8,0),A(0,0,5),C(12,8,0),B(12,0,5),D(0,8,5),C(12,8,5)。

討論:若以C點為原點,以射線CB,CD,CC方向分別為x,y,z軸的正半軸,建立空間直角座標系,那麼各頂點的座標又是怎樣的呢?

得出結論:建立不同的座標系,所得的同一點的座標也不同。

[練 習]

1. 在空間直角座標系中,畫出下列各點:A(0,0,3),B(1,2,3),C(2,0,4),D(-1,2,-2)。

2. 已知:長方體ABCD-ABCD的邊長AB=12,AD=8,AA=7,以這個長方體的頂點B為座標原點,射線AB,BC,BB分別為x軸、y軸和z軸的正半軸,建立空間直角座標系,求這個長方體各個頂點的座標。

3. 寫出座標平面yOz上yOz平分線上的點的座標滿足的條件。

(四)、拓展延伸

分別寫出點(1,1,1)關於各座標軸和各個座標平面對稱的點的座標。

六、評價設計

1、 練習 : 課本P136. 1、2、3

2、 課堂作業: 課本P138. 1、2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針對我校高一學生的具體情況,我在高一數學新教材教學實踐與探究中,貫徹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原則。以學法指導為突破口;着重在讀、講、練、輔、作業等方面下功夫,取得一定效果。

加強學法指導,培養良好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制定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複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

制定計劃使學習目的明確,時間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穩紮穩打,它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但計劃一定要切實可行,既有長遠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執行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磨鍊學習意志。

課前自學是學生上好新課,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基礎.課前自學不僅能培養自學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主動權.自學不能搞走過場,要講究質量,力爭在課前把教材弄懂,上課着重聽老師講課的思路,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儘可能把問題解決在課堂上。

上課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關鍵環節。學然後知不足,課前自學過的同學上課更能專心聽課,他們知道什麼地方該詳,什麼地方可略;什麼地方該精雕細刻,什麼地方可以一帶而過,該記的地方才記下來,而不是全抄全錄,顧此失彼。

及時複習是高效率學習的重要一環,通過反覆閲讀教材,多方查閲有關資料,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繫起來,進行分析比較,一邊複習一邊將複習成果整理在筆記上,使對所學的新知識由懂到會。

獨立作業是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靈活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加深對所學新知識的理解和對新技能的掌握過程.這一過程是對學生意志毅力的考驗,通過運用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由會到熟。

解決疑難是指對獨立完成作業過程中暴露出來對知識理解的錯誤,或由於思維受阻遺漏解答,通過點撥使思路暢通,補遺解答的過程.解決疑難一定要有鍥而 不捨的精神,做錯的作業再做一遍。對錯誤的地方沒弄清楚要反覆思考,實在解決不了的要請教老師和同學,並要經常把易錯的地方拿出來複習強化,作適當的重複 性練習,把求老師問同學獲得的東西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長期堅持使對所學知識由熟到活。

系統小結是學生通過積極思考,達到全面系統深刻地掌握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的重要環節.小結要在系統複習的基礎上以教材為依據,參照筆記與有關資料, 通過分析、綜合、類比、概括,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繫.以達到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的目的.經常進行多層次小結,能對所學知識由活到悟。

課外學習包括閲讀課外書籍與報刊,參加學科競賽與講座,走訪高年級同學或老師交流學習心得等.課外學習是課內學習的補充和繼續,它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加深和鞏固課內所學的知識,而且能滿足和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培養獨立學習和工作能力,激發求知慾與學習熱情。

1、讀。俗話説不讀不憤,不憤不悱。首先要讀好概念。讀概念要咬文嚼字,掌握概念內涵和外延及辨析概念。例如,集合是數學中的一個原始概 念,是不加定義的。它從常見的我校高一年級學生 、我家的家用電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及自然數等事物中抽象出來,但集合的概念又不同於特殊具體的實物集合,集合的確定及性質特 徵是由一組公理來界定的。確定性、無序性、互異性常常是集合的代名詞。

再如象限角的概念,要向學生解釋清楚,角的`始邊與x軸的非負半軸重合和與x軸的正半軸重合的細微差別;根據定義如果終邊不在某一象限則不能稱為象限 角等等。這樣可以引導學生從多層次,多角度去認識和掌握數學概念。其次讀好定理公式和例題。閲讀定理公式時,要分清條件和結論。如高一新教材(上)等比數 列的前n項和Sn.有q1和q=1兩種情形;對數計算中的一個公式,其中要求讀例題時,要注重審題分析,注意題中的隱含條件,掌握解題的方法和書寫規 範。如在解對數函數題時,要注意真數大於0的隱含條件;解有關二次函數題時要注意二次項係數不為零的隱含條件等。讀書要鼓勵學生相互議論。俗語説議 一議知是非,爭一爭明道理。例如,讓學生議論數列與數集的聯繫與區別。數列與數的集合都是具有某種共同屬性的全體。數列中的數是有順序的,而數集中的元 素是沒有順序的;同一個數可以在數列中重複出現,而數集中的元素是沒有重複的(相同的數在數集中算作同一個元素)。在引導學生閲讀時,教師要經常幫助學生 歸類、總結,儘可能把相關知識表格化。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情況列表,三角函數的圖象與性質列表等,便於學生記憶掌握。

2、講。外國有一位教育家曾經説過:教師的作用在於將冰冷的知識加温後傳授給學生。講是實踐這種傳授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教學手段。首先講要注意 循序漸進的原則。循序漸進,防止急躁。由於學生年齡較小,閲歷有限,為數不少的高中學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學貪多求快,囫圇吞棗,有的同學想靠幾天衝刺 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點成績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針對這些情況,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鞏固舊知識、發現新知識的積累過程,決非一 朝一夕可以完成,為什麼高中要上三年而不是三天!許多優秀的同學能取得好成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的基本功紮實,他們的閲讀、書寫、運算技能達到了自 動化或半自動化的熟練程度。

每堂新授課中,在複習必要知識和展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老師着重揭示知識的產生、形成、發展過程,解決學生疑惑。比如在學習兩角和差公式之前,學生 已經掌握五套誘導公式,可以將求任意角三角函數值問題轉化為求某一個鋭角三角函數值的問題。此時教師應進一步引導學生:對於一些半特殊的教(750 度,150度等)能不能不通過查表而求出精確值呢?這樣兩角和差的三角函數就呼之欲出了,極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講課要注意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要讓 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鼓勵學生應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全過程,教、學同步。讓學生自己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例如,講解函數的圖象應從振幅、週期、相位依次各自進行變化,然後再綜合,並儘可能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容易接受。其次講要注重突出數學思想 方法的教學,注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例如講到等比數列的概念、通項公式、等比中項、等比數列的性質、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可以引導學生對照等差數列的相 應的內容,比較聯繫。讓學生更清楚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是兩個對偶概念。

3、練。數學是以問題為中心。學生怎麼應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必須進行練習。首先練習要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切忌過早地進行 高、深、難練習。鑑於目前我校高一的生源現狀,基礎訓練是很有必要的。課本的例題、練習題和習題要求學生要題題過關;補充的練習,應先是課本中練習及 習題的簡單改造題,這有利於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讓學生通過認真思考可以完成。即讓學生跳一跳可以摸得着。一定要讓學生在練習中強化知識、應 用方法,在練習中分步達到教學目標要求並獲得再練習的興趣和信心。例如根據數列前幾項求通項公式練習,在新教材高一(上)P111例題2上簡單地做一些改 造,便可以變化出各種求解通項公式方法的題目;再如數列複習參考題第12題;就是一個改造性很強的數學題,教師可以在上面做很多文章。其次要講練結合。學 生要練習,老師要評講。多講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其中包括成功的與錯誤的。特別是注意要充分暴露錯誤的思維發生過程,在課堂造就民主氣氛,充分傾聽學生意 見,哪怕走點彎路 ,吃點苦頭另一方面,則引導學生各抒己見,評判各方面之優劣,最後選出大家公認的最佳方法。還可適當讓學生涉及一些一題多解的題目,拓展思維空間, 培養學生思維的多面性和深刻性。

例如,高一(下)P26例5求證 。可以從一邊證到另一邊,也可以作差、作商比較,還可以用分析法來證明;再如解不等式。常用的解法是將無理不等式化為有理不等式求解。但還可以利用換元 法,將無理不等式化為關於t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除此之外,亦可利用圖象法求解。在同一直角座標系中作出它們的圖像。求兩圖在x軸上方的交點的橫座標為 2,最終得解。要求學生掌握通解通法同時,也要講究特殊解法。最後練習要增強應用性。例如用函數、不等式、數列、三角、向量等相關知識解實際應用題。引導 學生學會建立數學模型,並應用所學知識,研究此數學模型。

4、作業。鑑於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差異較大,為了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更好地學習數學,得到最好的發展,制定分層次作 業。即將作業難度和作業量由易到難分成A、B、C三檔,由學生根據自身學習情況自主選擇,然後在充分尊重學生意見的基礎上再進行協調。以後的時間裏,根 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隨時進行調整。

5、輔導。輔導指兩方面,培優和補差。對於數學尖子生,主要培養其自學能力、獨立鑽研精神和集體協作能力。具體做法:成立由三至六名學生組成的討論 組,教師負責為他們介紹大學聯考、競賽參考書,並定期提供學習資料和諮詢、指導。下面着重談談補差工作。輔導要鼓勵學生多提出問題,對於不能提高的同學要從平 時作業及練習考試中發現問題,跟蹤到人,跟蹤到具體知識。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輔導,切忌冷飯重抄和無目標性。要及時檢查輔導效果,做到學生人人 知道自己存在問題(越具體越好),老師對輔導學生情況要了如指掌。對學有困難的同學,要耐心細緻輔導,還要注意鼓勵學生戰勝自己,提高自已的分析和解決問 題的能力。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上學期教學回顧

高一共四個教學班,共計160餘人。楊文國帶高

一(一)班,高一(二)班;張忠傑帶高一(三)班和高一(四)班。其中各班期末八校聯考的成績分別為:50.6分,32.8分,27.2分,34.5分,總平36.9分。學期中途因張忠傑離開學校導致頻繁更換老師,

(三)班、(四)班的成績因而受到影響。期末由王山任(三)班、(四)班的數學老師。

上學期工作在學生學習的落實環節上做得不太紮實,這將是本學期重點改進的地方。

二、本學期的措施及打算

1.一週學習早知道。明確目標更能確定努力的方向。為了讓學生學習更有目的性,有效性和積極性,每週第一節課給出一週的教學進度,學習目標和過關要求。不僅老師要做到對所教內容清楚明瞭,也要讓學生對所學內容做到每週學習目標清晰化。

2.落實“每週測試”過關制。周測內容與一週學習目標及一週的講授內容緊密相連。未盡力而又沒有過關的學生將按事先説明的措施給予處罰。以便讓學生重視課堂學習,重視平時作業,重視一週的學習過程。做到讓學生每週學習過程精細化。

3.根據學生學力狀況進行分層次的培優補差。

三、教學進度安排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對即將要學習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乃至高中的不等式的運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本節內容掌握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後面的教學內容。而對於不等式的基本性質1和2,相信絕大部分的學生都不會有很大困難,而不等式的基本性質3,通過對以往學生的瞭解,發現很多學生會忘記分正負兩種情況,因此在本節新課教學中,我採用了將不等式未知的性質與等式已知的性質進行類比教學,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驗證不等式的性質。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不等式的三條基本性質。

2.運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對不等式進行變形。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等式的性質,探索不等式的性質,初步體會“類比”的數學思想。

2.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歸納等數學活動,經歷從特殊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的認知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發展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不等式基本性質的活動,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大膽猜想,樂於探究的良好思維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探索不等式的三條基本性質並能正確運用它們將不等式變形。

教學難點: 不等式基本性質3的探索與運用。

三、教學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教學過程:

情景引入:1.舉例説明什麼是不等式?

2.判斷下列各式是否成立?並説明理由。

( 1 )若x-4=12, 則x=16()

( 2 )若3x=12, 則 x=4()

( 3 )若x-4>12 則 x>16()

( 4 )若3x>12則 x>4()

【設計意圖】(1)、(2)小題喚起對舊知識等式的基本性質的回憶,(3)、(4)小題引導學生大膽説出自己的想法。通過複習既找準了舊知停靠點,又創設了一種情境,給學生提供了類比、想象的空間,為後續學習做好了鋪墊。

教師導語:當我們開始研究不等式的時候,自然會聯想到它是否與等式有相類似的性質。這節課我們就通過類比來探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温故知新

問題1.由等式性質1你能猜想一下不等式具有什麼樣的性質嗎?

等式性質1: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或同一個整式),所得結果仍是不等式。

估計學生會猜:不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或同一個整式),所得結果仍是不等式。教師引導:“=”沒有方向性,所以可以説所得結果仍是等式,而不等號:“>,<,≥,≤”具有方向性,我們應該重點研究它在方向上的變化。

問題2.你能通過實驗、猜想,得出進一步的結論嗎?

同桌同學通過實例驗證得出結論,師生共同總結不等式性質1。

問題3.你能由等式性質2進一步猜想不等式還具有什麼性質嗎?

等式性質2: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數不能是0),等式依然成立。

估計學生會猜:不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數不能是0),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你能和小夥伴一起來驗證你們的猜想嗎?(教師鼓勵學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學生在小組內合作交流,發現了在不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時,不等號的方向會出現兩種情況。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比較探索規律,從而形成共識,歸納概括出不等式性質2和3。

【設計意圖】猜想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探索規律,讓學生在“做”數學中學數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問題4.在不等式兩邊都乘0會出現什麼情況?

問題5.如果a、b、c表示任意數,且a

【設計意圖】把文字語言轉化為數學語言,是數學學習中的一項基本能力,這裏有意識地進行滲透,指導學生先作變形再填不等號,對字母c的取值進行討論,培養學生的分類意識,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想一想】不等式的基本性質與等式的基本性質有什麼相同之處,有什麼不同之處?

學生思考,獨立總結異同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把二者進行比較,有助於加深對不等式基本性質的理解,促成知識的“正遷移”。

綜合訓練:你能運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解決問題嗎?

1、課本62頁例3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每個問題是由a>b經過怎樣的變形得到的,應該應用不等式的哪條基本性質。由學生思考後口答。

【設計意圖】對學生進行推理訓練,讓學生明白,敍述要有根據,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你認為在運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時哪一條性質最容易出錯,應該怎樣記住?

【設計意圖】及時進行學習反思,總結經驗,通過相互評價學習效果,及時發現問題、解決知識盲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小明的困惑:

小明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將不等式m>n進行變形,兩邊都乘以4,4m>4n,兩邊都減去4m, 0>4n-4m,即0>4(n-m),兩邊都除以(n-m),得0>4,0怎麼會大於4呢?

小明可糊塗了……聰明的同學,你能告訴小軍他究竟錯在什麼地方嗎?同桌討論。

【設計意圖】通過替人排憂解難,強化對不等式三個基本性質的理解與運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4.火眼金睛

①a>2, 則3a___2a

②2a>3a,則 a ___ 0

【設計意圖】通過變式訓練,加深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探究問題的能力。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有何體會?你認為自己的表現如何?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思考、交流。

【設計意圖】回顧、總結、提高。學生自覺形成本節的課的知識網絡

思考題:你來決策

咱們班的王帥同學準備在五、一期間和他的爸爸、媽媽外出旅遊。青年旅行社的標準為:大人全價,小孩半價;方正旅行社的標準為:大人、小孩一律八折。若兩家旅行社的基本價一樣,你能幫王帥同學考慮一下選擇哪家旅行社更合算嗎?

【設計意圖】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體驗數學是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既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樹立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基本情況

高一計算機1323班共有學生55人,其中男生42人,女生13人。高一新生剛進入高中,學習環境新,好奇心強.但是普遍學習習慣不好,數學基礎較差,學習興趣不濃.所以工作的重心在於提高學生對數學科的興趣,以及在補足國中知識漏洞的前提下,進一步的夯實學生基礎.

二、指導思想

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圍着課堂教學這個中心,更新教育觀念,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紮紮實實抓好基礎知識,注意學生習慣的培養,為三年後大學聯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工作任務和措施

任務:基礎模塊第一章至第四章

第一章集合(9月份

第二章不等式(10月份

第三章函數(11月份

第四章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12月份-1月份

措施:

1.夯實三基

知識、技能和能力三者關係是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的整體,能力是在知識的教學和技能的培訓中形成的,通過數學思想的形成和數學方法的掌握,能力才得到培養和發展,同時,能力的提高又會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起促進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

A.教學面向全體學生。

B.重視概念的歸納、規律的總結、技能的訓練。

C.重視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

D.加強知識過關檢測,做好查漏補缺工作。

2.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A.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B.課堂練習典型化;

C.教學語言精練化

D.板書規範化。

3.加強學習方法指導:

A.指導學生看書,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B.指導學生整理知識,總結解題規律,歸納典型例題解法及一題多解與多題一解。

4.加強學風建設與學習習慣的培養。

適當安排作業,認真檢查督促,加強優生和後進生的輔導,對學生的作業儘量做到面批。

四、各章節授課具體時間安排:

(基礎模塊第一章集合(約12課時

(1理解集合、元素及其關係,掌握集合的表示法。

(2掌握集合之間的關係(子集、真子集、相等。

(3理解集合的運算(交、並、補。

(4瞭解充要條件。

(基礎模塊第二章不等式(約12課時

(1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2掌握區間的概念。高一上數學教學計劃高一上數學教學計劃。

(3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基礎模塊)第三章函數(約20課時

(1理解函數的概念和函數的三種表示法。

(2理解函數的單調性與奇偶性。

(3能運用函數的知識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基礎模塊第四章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約20課時

(1理解有理指數冪,掌握實數指數冪及其運算法則,掌握利用計算器進行冪的計算方法。

(2瞭解冪函數的概念及其簡單性質。

(3理解指數函數的概念、圖像及性質。

(4理解對數的概念(含常用對數、自然對數及積、商、冪的對數,掌握利用計算器求對數值的方法。

(5理解對數函數的概念、圖像及性質。

(6能運用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的知識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將認真貫徹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要點,在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的指導下,圍繞“生本教育”的教學理念,以更新觀念為前提,以育人為歸宿,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轉變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研模式,積極探索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數學教研工作新體系。繼續推進“生本教育”改革的進程,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努力讓自己成為有思想、有追求、有能力、有經驗、有智慧、有作為的新型教師。

二、目標任務:

1、努力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使各班數學成績達到學校規定的有關標準。

2、在數學學科教研教改中注重素質教育,讓自己成為一位思想素質、業務素質過硬的數學教師。

3、狠抓生本教育,加強數學課堂改革力度,積極參加各項教研活動,提高現代教學水平,切實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4、積極參加集體備課和業務學習活動,共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聽課後認真評課,及時反饋,如教學內容安排否恰當。難點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當,教學手段的使用,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否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老師的教學基本功等方面進行中肯,全面的評論、探討。

三、具體措施:

1、把握教材關:

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鑽研教材,把握各單元、各節的教學要求和重難點,熟悉教材的特點和編者的意圖,訂好所教學科的教學計劃。計劃要體現每單元重難點以及採取的措施,研究解決難點的方法。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練習策略。對教材中存在的問題及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記錄,及時進行反思,認真反思個人的教育教學心得。

2、規範日常工作:

嚴格規範數學教學常規。要認真制定教學計劃,認真備課、上課、佈置和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學生作業的規範性要求,包括學生書寫作業的規範和教師批閲作業的規範。

3、教師角色的變化:

要積極實踐生本教育,真正實現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是學生的合作伙伴,不再是在“講”的基礎上“扶”着學生、“牽”着學生去掌握知識,而是要將知識“放”給學生,放心、放手地讓學生自主學習。

總之,我們願與新課程同行,在探索中前進,在失敗中成熟,把新課改引向深入。因為我們堅信我們的新課改最終可以使學生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教材分析(結構系統、單元內容、重難點)

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重點是正弦定理與餘弦定理;難點是正弦定理與餘弦定理的應用;第二章:數列;重點是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前n項的和;難點是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前n項的和與應用;第三章:不等式;重點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與簡單的線性規劃問題、基本不等式;難點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與簡單的線性規劃問題及應用;

必修2第一章:空間幾何體;重點是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及表面積與體積;難點是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第二章: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係;重點與難點都是直線與平面平行及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第三章:直線與方程;重點是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及直線方程;難點是如何選擇恰當的直線方程求解題目;第四章:圓與方程;重點是圓的方程及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難點是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

二、學生分析(雙基智能水平、學習態度、方法、紀律)

較去年而言,今年的學生的素質有了比較大的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與基本學習方法比較紮實,大部分的學生對學習都有很大的興趣,學習紀律比較自覺。

三、教學目的要求

1.通過對任意三角形邊長和角度關係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餘弦定理,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三角形度量問題和與測量及幾何計算有關的實際問題。

2.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實例,瞭解數列的概念和幾種簡單的表示方法,瞭解數列是一種特殊的函數;理解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概念,探索並掌握2種數列的通項公式與前n項和的公式,能用有關的知識解決相應的問題。

3.理解不等式(組)對於刻畫不等關係的意義和價值;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能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組表示平面區域,並嘗試解決簡單的二元線性規劃問題。

4.幾何學研究現實世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與位置的學科。直觀感知、操作確認、思辨論證、度量計算是認識和探索幾何圖形及其性質的方法。先從對空間幾何體的整體觀察入手,認識空間圖形及其直觀圖的畫法;再以長方體為載體,直觀認識和理解空間中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係,並利用數學語言表述有關平行、垂直的性質與判定,對某些結論進行論證。另外瞭解一些簡單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的計算方法。在解析幾何初步中,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建立直線和圓的代數方程,運用代數方法研究它們的幾何性質及其相互關係,瞭解空間直角座標系。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初步形成用代數方法解決幾何問題的能力。

四、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積極做好集體備課工作,達到內容統一、進度統一、目標統一、例題統一、習題統一、資料統一;上好每一節課,及時對學生的思想進行觀察與指導;課後進行有效的輔導;進行有效的課堂反思。

五、教學進度

周次 課、章、節 教學內容 備註

1 1.1,1.2 解三角形

2 1.2 解三角形

3 2.1,2.2 數列的概念與簡單表示法,等差數列

4 2.3 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

5 2.4,2.5 等比數列及前n項和

6 2.5 考試

7 3.1,3.2 不等關係與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8 3.3,3.4 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與簡單線性規劃問題,基本不等式

9 考試,複習

10 期會考試

11 1.1,1.2 空間幾何體的結構,三視圖,直觀圖

12 1.3 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

13 2.1,2.2 空間點、直線、平面的位置關係,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

14 2.3 直線、平面的判定及其性質

15 3.1,3.2 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直線方程

16 3.3 直線的交點座標與距離公式

17 4.1,4.2 圓的方程,直線、圓的位置關係

18 4.3 空間直角座標系

19 複習

20 考試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8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指數函數的概念、性質及其簡單應用。教學重點是指數函數的圖像與性質。

I這是指數函數在本章的位置。

指數函數是學生在學習了函數的概念、圖象與性質後,學習的第一個新的初等函數。它是一種新的函數模型,也是應用研究函數的一般方法研究函數的一次實踐。指數函數的學習,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深化對函數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也為研究對數函數、冪函數、三角函數等初等函數打下基礎。因此,本節課的學習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也是學生體驗數學思想與方法應用的過程。

指數函數模型在貸款利率的計算以及考古中年代的測算等方面有着廣泛地應用,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有着緊密的聯繫,因此,學習這部分知識還有着一定的現實意義。

Ⅱ.教學目標設置

1。學生能從具體實例中概括指數函數典型特徵,並用數學符號表示,建構指數函數的概念。

2。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掌握指數函數的圖象特徵與性質,能夠利用指數函數的性質比較兩個冪的大小。

3。學生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經歷從特殊到一般、具體到抽象的研究過程,體驗研究函數的一般方法。

4。在探究活動中,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發展思維,養成良好思維習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Ⅲ.學生學情分析

授課班級學生為南京師大附中實驗班學生。

1。學生已有認知基礎

學生已經學習了函數的概念、圖象與性質,對函數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完成了指數取值範圍的擴充,具備了進行指數運算的能力。學生已有研究一次函數、二次函數等初等函數的直接經驗。學生數學基礎與思維能力較好,初步養成了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質疑等學習習慣。

2。達成目標所需要的認知基礎

學生需要對研究的目標、方法和途徑有初步的認識,需要具備較好的歸納、猜想和推理能力。

3。難點及突破策略

難點:1。 對研究函數的一般方法的認識。

2。 自主選擇底數不當導致歸納所得結論片面。

突破策略:

1。教師引導學生先明確研究的內容與方法,從總體上認識研究的目標與手段。

2。組織彙報交流活動,展現思維過程,相互評價,相互啟發,促進反思。

3。對猜想進行適當地證明或説明,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相結合。

Ⅳ.教學策略設計

根據學生已有學習基礎,為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本節課的教學,採用自主學習方式。通過教師引領學生經歷研究函數及其性質的過程,認識研究的目標與策略,在研究的過程中逐漸完善研究的方法與手段。

學生的自主學習,具體落實在三個環節:

(1)建構指數函數概念時,學生自主舉例,歸納特徵,並用符號表示,討論底數的取值範圍,完善概念。

(2)探究指數函數圖象特徵與性質時,學生自選底數,開展自主研究,並通過彙報交流相互提升。

(3)性質應用階段,學生自主舉例説明指數函數性質的應用。

研究函數的性質,可以從形和數兩個方面展開。從圖形直觀和數量關係兩個方面,經歷從特殊到一般、具體到抽象的過程。藉助具體的指數函數的圖象,觀察特徵,發現函數性質,進而猜想、歸納一般指數函數的圖象特徵與性質,並適時應用函數解析式輔以必要的説明和證明。

Ⅴ.教學過程設計

1。創設情境建構概念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函數的概念、圖象與性質,大家都知道函數可以刻畫兩個變量之間的關係。你能用函數的觀點分析下面的例子嗎?

師:大家知道細胞分裂的規律嗎?(出示情境問題)

[情境問題1]某細胞分裂時,由一個分裂成2個,2個分裂成4個,4個分裂成8個,……如果細胞分裂x次,相應的細胞個數為y,如何描述這兩個變量的關係?

[情境問題2]某種放射性物質不斷變化為其他物質,每經過一年,這種物質剩餘的質量是原來的84%。如果經過x年,該物質剩餘的質量為y,如何描述這兩個變量的關係?

[師生活動]引導學生分析,找到兩個變量之間的函數關係,並得到解析式y=2x和y=0。84x。

師:這樣的函數你見過嗎?是一次函數嗎?二次函數?這樣的函數有什麼特點?你能再舉幾個例子嗎?

〖問題1類似的函數,你能再舉出一些例子嗎?這些函數有什麼共同特點?能否寫成一般形式?

[設計意圖]通過列舉生活中指數函數的具體例子,感受指數函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引導學生從具體實例中概括典型特徵,初步形成指數函數的概念,並用數學符號表示。初步得到y=ax這個形式後,引導學生關注底數的取值範圍,完成概念建構。指數範圍擴充到實數後,關注x∈R時,y=ax是否始終有意義,因此規定a>0。a≠1並不是必須的,常函數在高等數學裏是基本函數,也有重要的意義。為了使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能構成反函數,規定a≠1。此處不需對此解釋,只要補充説“1的任何次方總是1,所以通常還規定a≠1”。

[師生活動]學生舉例,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其共同特點是自變量在指數位置,從而初步建立函數模型y=ax。

[教學預設]學生能舉出具體的例子——y=3x,y=0。5x…。如出現y=(-2)x最好,更便於引發對a的討論,但一般不會出現。進而提出這類函數一般形式y=ax。

Ⅵ.教後反思回顧

一、對於指數函數概念的認識

指數函數是一種函數模型,其基本特徵是自變量在指數位置。底數取值範圍有規定,使得這一模型形式簡單又不失本質。不必糾結於“y=22x是否為指數函數”,把重點放在概念的合理性的理解以及體會模型思想。

二、對於培養學生思維習慣的考慮

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實際上,選擇底數a的數據的大小和數量,需要對指數函數的性質有預判;從列表到作圖的過程中,都可以感受到指數函數單調性等性質;觀察並歸納性質,既需要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模式,也應養成有序進行觀察和歸納的良好的思維習慣。對所歸納的指數函數的性質,應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或教學要求進行證明或合理的説明。學生不僅學到了數學知識,也初步體驗了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

三、關於設計定位的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力圖體現因材施教原則。不同的學情下,教師應採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如果學生基礎相對薄弱,問題的提出可以分層次進行。另外,注意通過“你是怎麼想的?”“你同意他的意見嗎?為什麼”等問話形式,促使學生暴露思維過程。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準確把握《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各項基本要求,立足於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注重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針對學生實際,不斷研究數學教學,改進教法,指導學法,奠定立足社會所需要的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運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奠定他們終身學習的基礎.

二、高一上冊數學教學教材特點:

我們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A版)》,它在堅持我國數學教育優良傳統的前提下,認真處理繼承、借籤、發展、創新之間的關係,體現基礎性、時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如下特點:

1.“親和力”:以生動活潑的呈現方式,激發興趣和美感,引發學習激情.

2.“問題性”:以恰時恰點的問題引導數學活動,培養問題意識,孕育創新精神.

3.“科學性”與“思想性”:通過不同數學內容的聯繫與啟發,強調類比、化歸等思想方法的運用,學習數學地思考問題的方式,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時代性”與“應用性”:以具有時代感和現實感的素材創設情境,加強數學活動,發展應用意識.

三、高一上冊數學教學教法分析:

1.選取與內容密切相關的、典型的、豐富的和學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創設能夠體現數學的概念和結論,數學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數學應用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引發學生“看個究竟”的衝動,以達到培養其興趣的目的.

2.通過“觀察”,“思考”,“探究”等欄目,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動,切實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

3.在教學中強調類比、化歸等數學思想方法,儘可能養成其邏輯思維的習慣.

四、學情分析

高一作為起始年級,作為從義務階段邁入應試征程的適應階段,該有的是一份執着.他的特殊性就在於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與學法的突變,難度的加強與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衝突伴隨着高一新生的成長.面對新教材的我們也是邊摸索邊改變,樹立新的教學理念,並落實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才能不負眾望.我們要從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實際能力出發,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徵,做好九年級與高一的銜接工作,幫助學生解決好從國中到高中學習方法的過渡.從高一起就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方法,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以適應高中領悟性的學習方法.

五、高一上冊數學教學教學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數學活動、故事、吸引人的課、合理的要求、師生談話等途徑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在主觀作用下上升和進步.

2、注意從實例出發,從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運用對比的方法,反覆比較相近的概念;注意結合直觀圖形,説明抽象的知識;注意從已有的知識出發,啟發學生思考.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0

本學期擔任高一x1、x2兩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兩班學生共有xx人,國中的基礎參差不齊,但兩個班的學生整體水平較高;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好,很多學生不能正確評價自己,這給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為把本學期教學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學工作計劃。

一、教學目標.

(一)情意目標

(1)通過分析問題的方法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過數學建模,讓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培養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3)在探究函數、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性質,體驗獲得數學規律的艱辛和樂趣,在分組研究合作學習中學會交流、相互評價,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4)基於情意目標,調控教學流程,堅定學習信念和學習信心。

(5)還時空給學生、還課堂給學生、還探索和發現權給學生,給予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機會,在發展他們思維能力的同時,發展他們的數學情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和追求數學的科學精神。

(6)讓學生體驗"發現--挫折--矛盾--頓悟--新的發現"這一科學發現歷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養學生記憶能力。

(1)通過定義、命題的總體結構教學,揭示其本質特點和相互關係,培養對數學本質問題的背景事實及具體數據的記憶。

(3)通過揭示立體集合、函數、數列有關概念、公式和圖形的對應關係,培養記憶能力,工作計劃《高一數學上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2、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1)通過概率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2)加強對概念、公式、法則的明確性和靈活性的教學,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3)通過函數、數列的教學,提高學生是運算過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簡捷性能力。

(4)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培養正確、迅速與合理、靈活的運算能力,促使知識間的滲透和遷移。

(5)利用數形結合,另闢蹊徑,提高學生運算能力。

3、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1)通過對簡易邏輯的教學,培養學生思維的周密性及思維的邏輯性。

(2)通過不等式、函數的一題多解、多題一解,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發展發散思維能力。

(3)通過不等式、函數的引伸、推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加強知識的橫向聯繫,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的能力。

(5)通過典型例題不同思路的分析,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是學生掌握轉化思想方法。

(三)知識目標

1.集合、簡易邏輯

(1)理解集合、子集、補訂、交集、交集的概念.瞭解空集和全集的意義.瞭解屬於、包含、相等關係的意義.掌握有關的術語和符號,並會用它們正確表示一些簡單的集合.

(2)理解邏輯聯結詞"或"、"且"、"非"的含義.理解四種命題及其相互關係.掌握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及充要條件的意義.

(3)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絕對值不等式的解法。

2.函數

(1)瞭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數的概念.

(2)瞭解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斷一些簡單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的方法.

(3)瞭解反函數的概念及互為反函數的函數圖像間的關係,會求一些簡單函數的反函數.

(4)理解分數指數冪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數冪的運算性質.掌握指數函數的概念、圖像和性質.

(5)理解對數的概念,掌握對數的運算性質.掌握對數函數的概念、圖像和性質.

(6)能夠運用函數的性質、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的性質解決某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數列

(1)理解數列的概念,瞭解數列通項公式的意義,瞭解遞推公式是給出數列的一種方法,並能根據遞推公式寫出數列的前幾項.

(2)理解等差數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與前n項和公式,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理解等比數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與前n項和公式,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重點

1、集合、子集、補集、交集、並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四種命題.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2.映射、函數、函數的單調性、反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函數的應用.

3.等差數列及其通項公式.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

等比數列及其通項公式.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

四、教學難點

1.四種命題.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2.反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

3.等差、等比數列的性質

五、工作措施.

1、抓好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益。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要環節,因此,抓好課堂教學是教學之根本,是大面積提高數學成績的主途徑。

(1)、紮實落實集體備課,通過集體討論,抓住教學內容的實質,形成較好的教學方案,擬好典型例題、練習題、周練題、章考題、月考題。

(2)、加大課堂教改力度,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有效的學習是自主學習,因此,課堂教學要大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通過"知識的產生,發展",逐步形成知識體系;通過"知識質疑、展活"遷移知識、應用知識,提高能力。同時要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從而提高數學素養,並大面積提高數學成績。

2、加強課外輔導,提高競爭能力。

課外輔導是課堂的有力補充,是提高數學成績的有力手段。

(1)加強數學數學競賽的指導,提高學習興趣。

(2)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全方面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特別是自主能力,並通過強化訓練,不斷提高解題能力,使他們的數學成績更上一城樓。

(2)、加強對邊緣生的輔導。邊緣生是一個班級教學成敗的關鍵,因此,我將下大力氣輔導邊緣生,通過個別加集體的方法,並定時單獨測試,面批面改,從而使他們的數學成績有質的飛躍。

3、搞好單元考試、階段性考試的分析。

學生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提高成績,單元考試、階段性考試是最好的練習,每次都要做好分析,並指導學生糾錯。在分析過程中要遵循自主的思維習慣,使學生真正理解。

六、目標承諾

1、及格率不低於98%。

2、人平比年級平均高15分以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