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學好高三數學

來源:文萃谷 4.72K

三一年的全面的複習才是決定高一高二所學成績的代表。下面小編帶來的是怎樣學好高三數學,希望對你有幫助。

怎樣學好高三數學

一、興趣仍然是學習的助推幾劑

高三一年的學習很必要也非常重要。很多同學面對茫茫題海,心裏的感受怎一個愁字了得――“書海茫茫,題海無邊,怎生長風破浪,力斬羣題,愁煞讀書人是也。”很多高三的學子都會這樣想。誠然,高三一年確實很苦、很累、很黑暗、很沒人性,壓力、考試、卷子、材料接踵而至。但與其杞人憂天,何不現實一點兒,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呢?當一個個疑問,一道道難題經不起大腦的推敲,紛紛水落石出,你是不是會有一種在三國戰場上力戰羣敵,笑傲題場的感覺呢?你是不是會有一種勝利後的喜悦感與成就感呢?倘有最好,那説明你對數學有無比的熱情;若無,何不陶醉一下,激起滿腔的熱情,繼續向前,把學問做深做透做精做細。其實,自我陶醉的過程便是培養興趣的過程,有了興趣就有了動力,他會支撐着你走過高三。

二、基礎很重要

其實,大學聯考沒有什麼神祕的,它只不過是一場考試,走進考場深吸一口氣,深呼一口氣,響鈴收卷,深呼一口氣,走出考場僅此而已。它不需要你有多高的智慧,也不需要你有多強的手腕,只要把基本的做會做熟,就成功了一半。是故,基礎一定要牢而且要紮實。因此,課本一定要而且務必要放在非常重要的角度上。有的人不屑於看課本,認為高三了再看課本那是對智商的侮辱。誠然,課本上的題目是簡單,就三兩步的事,但是切記:數學的真諦並不在於具體的題目,而是在於其思想(idea),只有思想基礎紮實,理論知識過硬,才可能經得起題目的考驗,進而御數如風,遊刃有餘。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高三了,一切知識都學完了,題目的類型也見得差不多了,這時你從一個過來人的視角重温課本,那一字字,一行行,一道道例題,一種種方法,合書閉目,細細體會頓悟:萬變不離其宗。課本是一切材料的祖宗,一切都講得那麼條理,那麼明白,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這時讀課本,彷彿讀美文,確實是一種享受。

三、把簡單的事情做上百遍都不出錯,就不簡單

這句話是我那時的班主任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大學聯考80%考的都是最基本的題目,最基本的方法與套路。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將這最基本的15080%=120分拿到。why?關鍵還是在於一個“練”字。這件事看起來簡單,其實並不簡單,因為練的不只是題目本身,而且涉及你的人為品質,因為題目越是簡單,要求你的心態越要放平,不以簡單為喜,不以題難而憂,思維不容馬虎,要全面,要認真,要細心,還要有耐心,看你是否面對一道道類似的題目失去了新鮮感之後,還一如既往,堅持不懈,繼續練得更快更準等等,這些不都是我們為人的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嗎?難怪有人説,不經歷大學聯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其中的道理也許就在於此吧!應對大學聯考的過程其實也是提升我們自身素質,培養形成優良品質的過程。

四、一二輪期間,最好廣泛的涉獵材料

一個優秀的建築師,必然要訪世界之名城,觀四海之列觀,然後絕妙之建築方才躍然紙上;一個優秀的畫家,必然要在觀馬生活之習性,究肌肉之紋理之後,才有一隻只馬兒栩栩如生。是故,不要羨慕一個人出口成章,且問他讀了多少書;不要羨慕一個人數學題做得有多快,得分有多高,且問他看了多少書做了多少題,所以,要想真正駕馭好數學,要有相當大的吞吐量。一輪二輪的時間正是大顯身手的好機會,學校裏或班裏肯定會有集體訂的材料,當然一般這些集體的材料都是老師百里挑十、十里選一而來的,都是比較好的。但是好的材料有很多,而且各有各的優勢,各有各的方法,所以你不妨讓老師或同學推薦幾本好的材料,如果不想買的話可以在其他時間向同學或老師借閲一下。首先,集體的材料一定要精讀精做,研究透徹,無微不至,原因自不必多説,完了之後,在翻閲其他的材料,當然重複的、太簡單的可以不看,專挑那些看上去比較陌生或解法比較新穎、方法比較巧妙、總結的比較好、錯誤分析比較到位、步驟比較規範、思路導入比較自然的部分,這樣厚書薄讀,有所側重,提高效率。如果對自己的要求比較高,感興趣的話,可以做一下全國數學競賽的聯賽一試試題,因為一試部分基本上考察的是高中所學的內容,題目具有創新性,提升一下難度,鍛鍊一下思維,培養一下興趣,但點到為止,不可強求,不可花費太多時間搞難題,以致偏頗。如果説自己實在對這個數學玩不了,那就專注一點,忠心於集體的材料即可。

五、複習期間一定要注意對方法的積累

如果能力不是超強的話,一般地,每個人都會碰到不會做的題目,有的也許是你根本沒有思路,看了答案以後才知道怎麼做?有的也許你走了彎路,歷經曲曲折折,終於攻克,卻又驚歎於答案的精簡與巧妙;有的也許你絞盡腦汁,終得一法,而答案卻有N種解法……你不妨將這些題目都記錄在一個特定的筆記本上,美其名曰:“精題本”。精題本上記錄的並不一定都是大題,很多選擇填空都有精妙的解法,都可以記錄下來,經常翻翻看看,這樣遇到相似的題目就不會無從下手了。熟了之後,還可以自己進行總結歸納,如恆成立的題目放一塊,求值域的題目放一塊,涉及不等式放縮技巧的放一塊,抽象函數的放一塊,三個二次(即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函數)的放一塊,求軌跡方程的放一塊……其實,一般的二輪材料上都有相應的模塊,一般歸納的都比較好,自己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填充,集百家材料之所長,吸收其精髓,相信會有很大的收穫。除此之外,最好還要有錯題本,關鍵點處最好用紅筆標註,如集合中告訴你A屬於B,你是否討論了A等於空集的情況,一元二次函數二次項前如果有參數,你是否討論了其等於零的情況,求值的題目你是否做好了舍取工作,在還原的時候是否標註了新元的取值範圍,直線的設出你是否考慮了斜率不存在的'情況,題目或函數本身的約束你是否注意(如對數函數中的X本身要大於零等)……不要對這些小的錯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要應對大學聯考,你就要在細節上下功夫,嚴格要求自己,哪怕是小錯誤也不能原諒自己,追求完美,不要為自己錯誤找理由,錯了就是錯了,不要刻意為自己辯護,要重視錯誤,不斷反省,深刻反省,人不怕犯錯誤就怕犯同樣的錯誤。做人做事,其理亦然,不是嗎?有了錯題本之後,不要當做擺設,充分利用起來,經常翻閲一下,尤其是考試之前,它會讓你在小分上受益無窮。

六、效率優先,兼顧質量

細究起來,效率的軀體裏也流着質量的血,他應該是速度與質量的合成。首先,是課堂的效率。在數學的世界裏,不需要重視的老黃牛,永遠被老師牽着走。這樣的聽課效率很容易趨於零。思維要儘量的想在老師的前面,當老師提到某知識點或憶往昔講過的某一道題時,要快速反應,如果反應不出或沒聽明白應快速記下來,可見積極向老師或同學請教,正所謂處處留心皆學問,每個優良的習慣都為成功奠基。課堂上思維還要發散一點兒,不侷限於老師只所講,能聯想多少就聯想多少,天馬行空也未嘗不可。但不要走神,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這才是效率的基本保障。其次,是做題的效率。在這一點上,老師們可能不止一次的強調――“審題要慢,做題要快”。慢審題的過程就是把已知條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尋找思路的過程。表面上慢,其實大腦也在高速運轉。因此這就需要你注意力高度集中,消除一切雜念,摒棄一切干擾,兩耳不聞周邊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做題要快”的快,不是所謂的寫的快,而是要想得快,因為學數學本身就是一項巨大的腦力活動,關鍵之處在於大腦,只要思維不滑坡,寫得慢也無妨。做題還要有自己的想法(idea),萬題不要以答案為尊,一定要經過獨立的思考,有時候答案的方法並不一定最好的,而你探索出來的方法確實最適合自己的,不是嗎?也不要題目一感覺不會,就忍不住去看答案,一定要試圖自己動手,因為難題恰恰是鍛鍊思維的最好工具,而一旦你自制力太差,形成答案依賴綜合症,百害而無一益。另外,生活上也要注意效率,吃飯、洗刷……能儘快解決就應儘快解決,自不必多説。

七、前期反覆練,後期要有針對性

之前的複習要儘量跟着老師的步伐走,不要特立獨行,一切以自己為中心,這樣做的結果無異於玩火自焚,自取滅亡。雖時初生牛犢不怕虎,但是沒有經歷過大學聯考的你還是相信經驗的存在吧。但是,也不要純粹的跟着老師走。畢竟老師的方案是基於整體之上的,而恰恰每個同學的方法、習慣存在差異。是故,大鍋飯要吃好,自己也要有所補給。在這個階段還有一個口號,也是那時我們班主任經常講的――反覆練,練反覆。也就是先把題目做會,再把題目做熟,進而熟而不錯,力求滿分。大學聯考不僅考察你會不會,還考察你對知識點掌握熟不熟,所以,平時一定要在練字上下功夫。如果説大學聯考只是一瓢水,而你需要練就的就要是一缸水,唯有如此,才有勝利的底氣,自信進場,沉着答卷。而高三的後期就要多做綜合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力求對知識融會貫通,任題百變而不怕,我自笑傲題海中。這時大學聯考一天天臨近了,這時課下的自我複習就要有針對性了。時間緊迫,不可能和一二輪一樣面面俱到,這就要視自己情況而定,什麼不會練什麼,什麼不熟做什麼,什麼忘了看什麼……

總之,沒有一種方法適合於任何人,關鍵還是要憑自己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走的高三之路,站在經驗的肩膀上,自我探索,自我努力,打造自己的亮點,開創一片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