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裏的守望者優秀讀書心得作文

來源:文萃谷 3.18W

下班後回去看了一本書,名字是《麥田裏的守望者》。《麥田裏的守望者》一書使我對此激起共鳴和思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的麥田裏的守望者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麥田裏的守望者優秀讀書心得作文

  麥田裏的守望者的讀後感篇一

雖然主人公霍爾頓的語言十分粗俗,卻沒有給人一種厭惡之感。他真實地自述了自己(一個十六歲的青少年)被學校開除後在紐約城遊蕩將近兩晝夜的經歷和心靈感受。本書描繪了一個不安現狀的中產階級子弟的苦悶仿徨、孤獨憤世的精神世界。回想當初我們作為一個青春期少年時何嘗矛不是心理矛盾百出啊,甚至還批判成人社會的虛偽和做作。然而霍爾頓卻是我們這類個性洛複雜而又矛盾的青少年的典型代表罷了。

我喜歡他的理由很簡單:他擁有一顆純潔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他對那些熱衷於談女人和酒的人十分反感,對校長的虛偽勢利非常厭惡,看到牆上的下流字眼便憤憤擦去,遇到修女為受難者募捐就慷慨解囊。他對妹妹菲芯真誠愛護,百般照顧。這些舉動都讓人感到十分欣慰,更難得的是為了保護孩子,不讓他們掉下懸崖,他甘願渴望終生做一個“麥田裏的守望者”,發出“救救孩子”般的呼聲。他看不慣現實社會中的那種世態人情,他渴望的是樸實和真誠,但遇到的全是虛偽和欺騙,而他又無力改變這種現狀,只好苦悶、彷徨、放縱,最後甚至想逃離這個現實世界,到窮鄉僻壤去裝成一個又聾又啞的人。這一點是我不太認同的,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個振作的霍爾頓。

《麥田裏的守望者》一書側面反映了二次大戰後,美國在社會異化、政治高壓和保守文化三股力量的高壓下,形成了“沉寂的十年”,而首先起來反抗的是“垮掉的一代”,而本書主人公霍爾頓實際上也是個“垮掉分子”,是最早出現的“反英雄”,只是他還沒有放縱和混亂到他們那樣的程度罷了。

我覺得霍爾頓與我鍾愛的印象派畫家畢加索有相似之處,他們都不被人們所認同理解,都憤怒的揭發社會中人們扭曲的、麻木的面目和心理。只是他們所用的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一個用口述,一個用畫筆描繪。

然而回望當今社會,人們終日忙忙碌碌,為生活為地位為金錢為權力而奮鬥,在他們中間的許多人,都已經在當今這個已越漸冷漠的社會中看夠甚至經歷過了所謂的世態炎涼,也麻木了自己的心靈、善良,更有甚者也許已經遺棄了自己的人性,只想在社會中爭權奪利,不惜一切正當或不正當的手段。這些人,毫無疑問,都已經丟失了心靈淨土,終日帶着假面具,也因此,只能活在自己眼中的殘酷世界裏,追名逐利,成為慾望的奴隸。從主人公霍爾頓的身上真正給予我的啟發是一個人無論他經歷多少磨難與考驗甚至被社會所被排斥打壓,但他都依然沒有丟失自己的理想,沒有泯滅自己的人生,守住自己的心靈淨土,做回自己,探索存在的價值。

如果我們總是活在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裏,只看到自己,對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人卻總只看到不好的,最終,我們的眼光只會越來越短淺;因此我們因該堅持自己的理想,堅持自己的人性,保守自己的心靈淨土,在自己的內心以清醒的目光看着社會與世界,不斷思考,不斷追求真理,不斷探索存在的價值與光輝,努力為自己所在的世界做點什麼。

當我們無法改變世界的時候,請不要逃避,那是很愚蠢的做法,我們因該用睿智而勇敢的行為去順應社會的發展,改變自己,但唯一不變的是我們純淨的心靈。我們純淨的心靈就像黑夜中的螢火蟲,即使黑夜再黑,但也掩蓋不了它的光芒。

即使我不能做一個偉大的人物,但我也甘願做一名麥田裏的守望者。

  麥田裏的守望者的讀後感篇二

那天去書店,我從一大堆世界名着中挑了一本很薄的書,名字叫《麥田裏的守望者》,在我拿起這本書時,我沒有想到這麼薄的一本書會對我產生這麼大的影響,使我感觸很深,我覺得這本書的形式和內容都很出色。

美國的五十年代是一個相當混亂的時期,二戰的陰雲尚未散去,冷戰硝煙又起。一方面科技發展迅速,而另一方面,人們缺乏理想,意志消沉,在自己無力改變的社會大背景下,過着混混噩噩的生活。於是,“垮掉的一代”出現了,霍爾頓就是其中的一員,他抽煙酗酒,不求上進,但是,他還不至於淪落到吸毒、羣居的地步,因為在他心底,一直還存有美麗而遙遠的理想---做一個“麥田裏的守望者”。

我們生活的這個國度,這個時代正處於巨大的變革之中,一切都在日新月異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説,這與50年代的美國確實有些相象。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很多人開始迷茫,消沉,他們逐漸遺忘自己的理想,沒有了最初的熱情,開始嚮往平庸。

我們是一羣生活在新時代的孩子,自然已經習慣了困惑和煩惱,但是我們應該集中精神看準我們的前方,我們的路,我們應該是一羣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假如霍爾頓沒有他純潔的理想,那他就會墮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讓他活下來。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燈,它帶着人走向未來,走向光明。我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縱然生活讓我們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過是暫時的,不就都會過去,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我們的理想。

是的,有理想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明天,明天會更美好。

  麥田裏的守望者的讀後感篇三

《麥田裏的守望者》是美國作家塞林格帶有自傳性質的一部小説。小説主人公霍爾頓因5門功課中的4門不及格而被學校開除,但他又因種種因素而無法回家,於是在外漂泊流浪了兩個多星期,他原本打算到西部去,但因妹妹菲芘的跟隨而打消了這個念頭。他最大的願望是做一名麥田裏的守望者,保護在麥田裏玩耍的孩子不掉下懸崖去,但最終,他在大病了一場之後不得不再回到學校繼續上課。大病也就意味着霍爾頓的大徹大悟,意味着一個人的生活最終要與現實接軌,意味着我們的叛逆是錯誤的。

主人公身上充滿了叛逆色彩,他打架、逃課、吸煙、酗酒、等等,都是青春期孩子身上典型的叛逆特徵,他厭惡學校,以及學校裏的老師、同學等一切的人和事,他總是希望逃離現實生活而到自己理想的世界中去,卻又一次一次被現實打擊的失望彷徨,一次次的提醒着他,理想與現實之間是具有差距的。

的確是這樣,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着反差,你的理想,往往就是你在現實中無法得到卻又渴望得到的東西,現實越糟糕,理想就更美好。而理想只有通過我們的努力才能夠得到實現。小説中主人公的理想很美好也很樸素,但對於他來説,依然是很難實現的。他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還沒有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因此他不能也不可能離開家離開父母獨自一人到西部去生活。小説的最後,也許正因為作者認識到理想的不切實際,才乖乖的回到了家,回到了學校。

現實中的我們也是如此,和主人公霍爾頓有着一樣的叛逆,總想着脱離社會規則而按照自己一個人的意願去生活,然而理想和現實之間存有差距,人本來就是羣體動物,成年人也不可能脱離社會而完全獨立的一個人存在,更何況是還沒有自立能力的我們呢?但也不要否認理想的存在,正因為有正確的理想鼓勵我們,引導我們,我們才能夠不斷髮展、不斷進步。

理想和現實之間是有距離的,承認現實是我們實現理想的基礎,而美好的理想又是鞭策我們不斷進步的動力,只有正確的把握好理想與現實的關係,以現實為基礎,以理想為目標,腳踏實地,我們才能不斷前進,實現自己遠大的理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