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來源:文萃谷 2.43W

學習必修二的生物,重點就是掌握基本知識要點,你知道自己掌握了多少知識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1

基因的本質

第一節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DNA存在主要場所是細胞核,主要載體是染色體,DNA還存在於細胞質(線粒體葉綠體)中 染色體主要有DNA和蛋白質組成

1、 肺炎球菌轉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

2、 噬菌體(病毒)侵染細菌實驗也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同位素標記: 32P 標記 DNA , 35S 標記 蛋白質

3、 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核糖核酸)

4、 病毒的遺傳物質是 DNA 或 RNA(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等)

第二節 DNA分子的結構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高分子化合物

1、1953年,美國科學家 沃森 和英國 克里克 提出DNA雙螺旋結構

2、DNA基本單位是脱氧核苷酸(4種)

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鳥嘌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3、脱氧核苷酸組成

磷酸 脱氧核糖 鹼基

4、鹼基(4種) A 腺嘌呤 G鳥嘌呤 C胞嘧啶 T 胸腺嘧啶

5、DNA中鹼基對的排列順序(或 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代表遺傳信息

6、從分子水平上DNA分子具有多樣性和 特異性

7、DNA結構特點:

⑴ 兩條鏈 (反向平行)

⑵ 外側 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基本支架) 內側 鹼基

⑶ 鹼基通過氫鍵 連成鹼基對

A ﹦T G ≡ C 鹼基互補配對原則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2

一、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

(1)XY型的性別決定方式:雌性體內具有一對同型的性染色體(XX),雄性體內具有一對異型的性染色體(XY)。減數分裂形成精子時,產生了含有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雌性只產生了一種含X染色體的

卵細胞。受精作用發生時,X精子和Y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機會均等,所以後代中出生雄性和雌性的機會均等,比例為1:1。

(2)伴X隱性遺傳的特點(如色盲、血友病、果蠅眼色、女婁菜葉形等遺傳)

①男性患者多於女性患者

②屬於交叉遺傳(隔代遺傳)即外公→女兒→外孫

③女性患者,其父親和兒子都是患者;男性患病,其母、女至少為攜帶者

(3)X染色體上隱性遺傳(如抗VD佝僂病、鐘擺型眼球震顫)

①女性患者多於男性患者。

②具有世代連續現象。

③男性患者,其母親和女兒一定是患者。

(4)Y染色體上遺傳(如外耳道多毛症)

致病基因為父傳子、子傳孫、具有世代連續性,也稱限雄遺傳。

(5)伴性遺傳與基因的分離定律之間的關係:伴性遺傳的基因在性染色體上,性染色體也是一對同源染色體,伴性遺傳從本質上説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

二、細胞增殖

(1)細胞週期:指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

(2)有絲分裂:分裂間期的最大特點:完成DNA分子的複製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分裂期染色體的主要變化為:前期出現;中期清晰、排列;後期分裂;末期消失。特別注意後期由於着絲點分裂,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

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差異:

a.前期紡錘體形成方式不同;

b.末期細胞質分裂方式不同。

(3)減數分裂:

對象:有性生殖的生物

時期:原始生殖細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細胞

特點:染色體只複製一次,細胞連續分裂兩次

結果: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比原始生殖細胞減少一半。

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中染色體的主要變化: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複製,前期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非姐妹染色體單體之間常出現交叉互換),中期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後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體散亂地分佈於細胞中,中期染色體的着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後期染色體的着絲點分裂染色體單體分離。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3

課題一果酒和果醋的製作

1、發酵:通過微生物技術的培養來生產大量代謝產物的過程。

2、有氧發酵:醋酸發酵穀氨酸發酵無氧發酵:酒精發酵乳酸發酵

3、酵母菌是兼性厭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分裂生殖孢子生殖

4、在有氧條件下,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6CO2+6H2O

5、在無氧條件下,酵母菌能進行酒精發酵。C6H12O6→2C2H5OH+2CO2

6、20℃左右最適宜酵母菌繁殖酒精發酵時一般將温度控制在18℃-25℃

7、在葡萄酒自然發酵的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在發酵過程中,隨着酒精濃度的提高,紅葡萄皮的色素也進入發酵液,使葡萄酒呈現深紅色在缺氧呈酸性的發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長繁殖,而絕大多數其他微生物都因無法適應這一環境而受到制約。

8、醋酸菌是單細胞細菌(原核生物),代謝類型是異養需氧型,生殖方式為二分裂

9、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2C2H5OH+4O2→CH3COOH+6H2O

10、控制發酵條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對氧氣的含量特別敏感,當進行深層發酵時,即使只是短時間中斷通入氧氣,也會引起醋酸菌死亡。②醋酸菌最適生長温度為30~35℃,控制好發酵温度,使發酵時間縮短,又減少雜菌污染的機會。③有兩條途徑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為底物的氧化。

11、實驗流程:挑選葡萄→沖洗→榨汁→酒精發酵→果酒(→醋酸發酵→果醋)

12、酒精檢驗:果汁發酵後是否有酒精產生,可以用重鉻酸鉀來檢驗。在酸性條件下,重鉻酸鉀與酒精反應呈現灰綠色。先在試管中加入發酵液2mL,再滴入物質的量濃度為3mol/L的H2SO43滴,振盪混勻,最後滴加常温下飽和的重鉻酸鉀溶液3滴,振盪試管,觀察顏色

13、充氣口是在醋酸發酵時連接充氣泵進行充氣用的;排氣口是在酒精發酵時用來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來取樣的。排氣口要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相連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氣中微生物的污染。開口向下的目的是有利於二氧化碳的排出。使用該裝置制酒時,應該關閉充氣口;制醋時,應該充氣口連接氣泵,輸入氧氣。

疑難解答

(1)你認為應該先沖洗葡萄還是先除去枝梗?為什麼?

應該先沖洗,然後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時引起葡萄破損,增加被雜菌污染的機會。

(2)你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防止發酵液被污染?

如:要先沖洗葡萄,再除去枝梗;榨汁機、發酵裝置要清洗乾淨,並進行酒精消毒;每次排氣時只需擰鬆瓶蓋,不要完全揭開瓶蓋等。

(3)制葡萄酒時,為什麼要將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時,為什麼要將温度控制在30~35℃?

温度是酵母菌生長和發酵的重要條件。20℃左右最適合酵母菌的繁殖。因此需要將温度控制在其最適温度範圍內。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適生長温度為30~35℃,因此要將温度控制在30~35℃。

課題二腐乳的製作

1、多種微生物參與了豆腐的發酵,如青黴、酵母、麴黴、毛黴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黴。毛黴是一種絲狀真菌。代謝類型是異養需氧型。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營腐生生活。

2、原理:毛黴等微生物產生的蛋白酶能將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將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

3、實驗流程:讓豆腐上長出毛黴→加鹽醃製→加滷湯裝瓶→密封醃製

4、釀造腐乳的主要生產工序是將豆腐進行前期發酵和後期發酵。

前期發酵的主要作用:1創造條件讓毛黴生長。2使毛酶形成菌膜包住豆腐使腐乳成型。

後期發酵主要是酶與微生物協同參與生化反應的過程。通過各種輔料與酶的緩解作用,生成腐乳的香氣。

5、將豆腐切成3cm×3cm×1cm的若干塊。所用豆腐的含水量為70%左右,水分過多則腐乳不易成形。水分測定方法如下:精確稱取經研缽研磨成糊狀的樣品5~10g(精確到002mg),置於已知重量的蒸發皿中,均勻攤平後,在100~105℃電熱乾燥箱內乾燥4h,取出後置於乾燥器內冷卻至室温後稱重,然後再烘30min,直至所稱重量不變為止。

課題三製作泡菜

製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其代謝類型是異養厭氧型。在無氧條件下,將糖分解為乳酸。分裂方式是二分裂。反應式為:C6H12O6

2C3H6O3+能量含抗生素牛奶不能生產酸奶的原因是抗生素殺死乳酸菌。常見的乳酸菌有乳酸鏈球菌和乳酸桿菌。乳酸桿菌常用於生產酸奶。

亞硝酸鹽為白色粉末,易溶於水,在食品生產中用作食品添加劑。

膳食中的亞硝酸鹽一般不會危害人體健康,國家規定肉製品中不超過30mg/kg,醬醃菜中不超過20mg/kg,嬰兒奶粉中不超過2mg/kg。亞硝酸鹽被吸收後隨尿液排出體外,但在適宜pH、温度和一定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致癌物質亞硝胺。

一般在醃製10天后亞硝酸鹽含量開始降低,故在10天之後食用最好

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方法是:比色法

原理是在鹽酸酸化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基苯磺酸發生重氮化反應後,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玫瑰紅色染料,與已知濃度的標準顯色液目測比較,估算泡菜中亞硝酸鹽含量。共3頁: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4

動物細胞核具有全能性的原因及其應用:

1、動植物細胞全能性的區別

1)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已分化的動物體細胞的細胞核具有全能性。

2)原因分析:動物細胞是高度分化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細胞,完全具有全能性的只有未分化的受精卵,和低級分化到一定程度的胚胎細胞、當胚胎細胞繼續發育,出現胚層分化,組織,器官形成時,細胞已經喪失了全能性,只保持了部分的分化為較高分化程度的細胞的能力、例如骨髓幹細胞,雖然不具備全能性,但保持了分化為骨髓細胞,紅細胞等的能力,因此是部分全能性、而動物細胞核包含了物種的全部遺傳物質,並且在適當的條件下能夠去分化再分化,發育為完整個體,因此高度分化細胞的細胞核仍具有全能性、動物體細胞克隆就應用了動物細胞的全能性。

2、動物體細胞克隆

動物克隆是一種通過核移植過程進行無性繁殖的技術、不經過有性生殖過程,而是通過核移植生產遺傳結構與細胞核供體相同動物個體的技術,就叫做動物克隆、幹細胞的研究進展和應用

1)幹細胞的概念:動物和人體內保留着少量具有和分化能力的細胞。

2)幹細胞的分類:

①全能幹細胞:具有形成完整個體的分化潛能、

②多能幹細胞:具有分化出多種細胞組織的潛能、

③專能幹細胞:只能向一種或兩種密切相關的細胞類型分化、如神經幹細胞可分化為各類神經細胞,造血幹細胞可分化為紅細胞、白細胞等各類血細胞。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5

1.糖類代謝、蛋白質代謝、脂類代謝的圖解參見課本。

2.糖類、脂類和蛋白質之間是可以轉化的,並且是有條件的、互相制約着的。

三類營養物質之間相互轉化的程度不完全相同,一是轉化的數量不同,如糖類可大量轉化成脂肪,而脂肪卻不能大量轉化成糖類;二是轉化的成分是有限制的,如糖類不能轉化成必需氨基酸;脂類不能轉變為氨基酸。

3.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維持在80-100mg/dL範圍內;血糖含量高於160mg/dL,就會產生糖尿;血糖降低(50-60mg/dL),出現低血糖症狀,低於45mg/dL,出現低血糖晚期症狀;多食少動使攝入的物質(如糖類)過多會導致肥胖。

4.消化:澱粉經消化後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質在消化道內被分解成氨基酸。

5.吸收及運輸:葡萄糖被小腸上皮細胞吸收(主動運輸),經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處。以甘油和脂肪酸和形式被吸收,大部分再度合成為脂肪,隨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組織器官中。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隨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處。

6.糖類沒有N元素要轉變成氨基酸,進而形成蛋白質,必須獲得N元素,就可以通過氨基轉換作用形成。蛋白質要轉化成糖類、脂類就要去掉N元素,通過脱氨基作用。

7.唾液含唾液澱粉酶消化澱粉;胃液含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質;胰液含胰澱粉酶、胰麥芽糖酶、胰脂肪酶、胃蛋白酶(消化澱粉、麥芽糖、脂肪、蛋白質);腸液含腸澱粉酶、腸麥芽糖、腸脂肪酶(消化澱粉、麥芽糖、脂肪、蛋白質)。

8.胃吸收:少量水和無機鹽;

大腸吸收:少量水和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

小腸吸收:以上所有加上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

胃和大腸都能吸收的是:水和無機鹽;

小腸上皮細胞突起形成小腸絨毛,小腸絨毛朝向腸腔一側的細胞膜有許多小突起稱微絨毛微絨毛擴大了吸收面積,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6

光合作用

(自然界最本質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

1.概念: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方程式:CO2+H2018——→(CH2O)+O218

注意: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全部來自水,光合作用的產物不僅是糖類,還有氨基酸(無蛋白質)、脂肪,因此光合作用產物應當是有機物。

2.色素:包括葉綠素3/4和類胡蘿蔔素1/4

色素分佈圖:

色素提取實驗:丙提取色素;

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

碳酸鈣防止色素受到破壞

3.光反應階段

場所:葉綠體囊狀結構薄膜上進行條件:必須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

步驟:

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氣和還原氫H2O—→2[H]+1/2O2

②ATP生成,ADP與Pi接受光能變成ATP

能量變化:光能變為ATP活躍的化學能

4.暗反應階段

場所:葉綠體基質

條件:有光或無光均可進行,二氧化碳,能量、酶

步驟:

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與五碳化合物結合生成兩個三碳化合物

②二氧化碳的還原,三碳化合物接受還原氫、酶、ATP生成有機物

能量變化:ATP活躍的化學能轉變成化合物中穩定的化學能

關係: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ATP和[H]

5.意義:

①製造有機物

②轉化並儲存太陽能

③使大氣中的CO2和O2保持相對穩定。

滲透作用的原理、細胞吸水、失水

1.滲透吸水:條件:半透膜、濃度差

2.植物原生質層是選擇透過性膜,當膜內外存在濃度差時細胞吸(失)水。

原則:誰濃度高誰獲得水

3.植物吸水方式:

①吸脹吸水:無液泡的細胞吸水方式(乾燥種子、根尖分生區細胞)。

②滲透吸水:成熟植物(具大液泡)細胞吸水方式。

水分的運輸、利用和散失

由根運輸到莖、葉,1-5%留在植物體內,95-99%用於蒸騰。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7

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動物或人體對內外環境變化作出的規律性應答。

3、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

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個部分。

5、反射活動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

6、興奮:是指動物或人體內的某些組織(如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後,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狀態的過程。

7、神經衝動:是指在神經系統中,以電信號的形式沿着神經纖維傳導的興奮。

8、靜息狀態:是指在未受刺激時,神經纖維所處於的狀態。膜外側帶有正電荷,膜內側帶有等量的負電荷,整個神經元細胞不顯電性。

9、靜息電位:指未受刺激時,神經元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未外正內負。

10、興奮狀態:指受刺激後,神經元細胞受刺激部位膜外側帶負電荷,膜內側帶有等量正電荷的狀態。

11、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以電信號(局部電流)的形式傳導的。

12、突觸小體:指神經元軸突末梢膨大呈杯狀或球狀的結構。內有突觸小泡,小泡內有神經遞質。

13、突觸:指突觸小體與其他神經元的細胞體、樹突或軸突相接觸所形成的結構。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後膜。

14、只有軸突末梢的突觸小泡內有神經遞質,所以,興奮只能由軸突末梢傳遞給其他神經元。

15、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於突觸後膜的受體。

16、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

17、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包括與語言、文字有關的全部智力活動,涉及聽、説、讀、寫。

18、語言中樞:位於人大腦左半球,為人腦特有。

19、語言中樞功能障礙:

⑴、W區功能障礙:不能寫字;能看懂文字,能講話,能聽懂話。

⑵、V區功能障礙:不能看懂文字;能寫字,能講話,能聽懂話。

⑶、S區功能障礙:不能講話;能看懂文字,能寫字,能聽懂話(運動性失語症)。

⑷、H區功能障礙:不能聽懂話;能寫字,能看懂文字,能講話。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8

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

礦質元素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共13種。

根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運輸和利用

1.礦質元素吸收:交換吸附,主動運輸(需能量),與呼吸作用參與。

2.利用:

①多次利用:K離子,N、P、Mg形成不穩定的化合物(缺少多次利用元素時老組織受損)

②只利用一次:Ca、Fe、Mn形成穩定的化合物。(缺少時新組織受損)

人和動物體內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

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結構複雜、不溶於水的大分子有機物,經過消化,變成為結構簡單、溶於水的小分子有機物。

2.營養物質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無機鹽等在內的各種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的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的過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轉換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轉給其他化合物(如:丙酸),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過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轉變成為尿素而排出體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為糖類、脂肪。

6.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動物體內能夠合成的氨基酸。

7.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動物體內能夠合成的氨基酸,通過食物獲得的氨基酸。它們是甲硫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賴氨酸、蘇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種。

8.糖尿病:當血糖含量高於160mg/dL會得糖尿病,胰島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於糖的利用發生障礙,病人消瘦、虛弱無力,有多尿、多飲、多食的“三多一少”(體重減輕)症狀。

9.低血糖病:長期飢餓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會出現頭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蒼白、四肢無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狀,喝一杯濃糖水;低於45mg/dL時出現驚厥、昏迷等晚期症狀,因為腦組織供能不足必須靜脈輸入葡萄糖溶液。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9

1.生物進化的證據有哪些?胚胎學,比較解剖學,生物化學,古生物化石。

2.生物進化的趨勢和一般規律?由簡單到複雜,由水生到陸生

3.達爾文進化學説的基本觀點

4.現代進化學説的.基本論點

5.生物進化和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節?變異、選擇、隔離

6.生物多樣性包含哪三個層次?遺傳、物種、生態系統多樣性

7.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8.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有哪三大類?就地、遷地、離體保護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10

1.基因工程的誕生

(1)基因工程:按照人們的意願,進行嚴格的設計,並通過體外DNA重組和轉基因等技術,從而創造出更符合人們需要的新的生物類型和生物產品。

(2)基因工程誕生的理論基礎是在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和微生物學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技術支持有基因轉移載體的發現、工具酶的發現,DNA合成和測序儀技術的發明等。

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

基因工程操作中用到了限制酶、DNA連接酶、運載體

3.基因工程的應用

(1)在農業生產上:主要用於提高農作物的抗逆能力(如:抗除草劑、抗蟲、抗病、抗乾旱和抗鹽鹼等),以及改良農作物的品質和利用植物生產藥物等方面。

(2)基因治療不是對患病基因的修復,基因檢測所用的DNA分子只有處理為單鏈才能與被檢測的樣品,按鹼基配對原則進行雜交。

4.蛋白質工程

蛋白質工程的本質是通過基因改造或基因合成,對先有蛋白質進行改造或製造新的蛋白質,所以被形象地稱為第二代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在原則上只能生產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質

高中生物選修三知識點

1.植物的組織培養

(1)細胞工程:指應用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的原理和方法,通過細胞水平或者細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們的意願來改變細胞內的遺傳物質或獲取細胞產品的一門綜合科學技術。在細胞器水平上改變細胞的遺傳物質,屬於細胞工程。

(2)細胞全能性:具有某種生物全部遺傳信息的任何一個細胞,都具有發育成完整生物體的潛能。

考點細化:

①都具有該生物全部遺傳信息,因此從理論上講,生物體的每一個活細胞都應該具有全能性。

②細胞在生物體內沒有表現出全能性的原因是基因選擇性表達。

③植物細胞的全能性得以實現的條件是離體,合適的營養和激素,無菌操作。

④在生物的所有的細胞中,受精卵細胞的全能性。

(3)植物組織培養:在無菌和人工控制的條件下,將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細胞,培養在人工配置的培養基上,給予適宜的培養條件,誘導其產生愈傷組織、叢芽,最終形成完整的植株。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11

1.染色體變異的類型?結構變異的類型?結構、數目變異;缺失,重複,倒位易位

2.物理和化學致變因素各舉三例

3.什麼是基因突變?有什麼特點?

4.變異主要有哪三方面?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畸變

5.圖解三倍體無子西瓜的培育過程

6.單倍體育種有什麼優點?明顯縮短育種年限簡述單倍體育種的過程

7.遺傳病預防的措施有哪些?禁止近親結婚、遺傳諮詢、避免遺傳病患兒的出生、婚前體檢,適齡生育。

8.秋水仙素使染色體加倍的原理?秋水仙素能夠抑制紡錘體形成,導致染色體不分離。

9.生物進化的證據有哪些?胚胎學,比較解剖學,生物化學,古生物化石。

10.生物進化的趨勢和一般規律?由簡單到複雜,由水生到陸生

11.達爾文進化學説的基本觀點

12.現代進化學説的基本論點

13.生物進化和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節?變異、選擇、隔離

14.生物多樣性包含哪三個層次?遺傳、物種、生態系統多樣性

15.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16.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有哪三大類?就地、遷地、離體保護。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12

細胞與穩態

1、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

2、內環境的組成及相互關係

(1)毛細淋巴管具有盲端,毛細血管沒有盲端,這是區別毛細淋巴管和毛細血管的方法。

(2)淋巴來源於組織液,返回血漿。圖示中組織液單向轉化為淋巴,淋巴單向轉化為血漿,這是判斷血漿、組織液、淋巴三者關係的突破口。

3、內環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質

(1)存在的物質主要有:

①營養物質:水、無機鹽、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維生素等。

②代謝廢物:CO2、尿素等。

③調節物質:激素、抗體、遞質、淋巴因子、組織胺等。

④其他物質:纖維蛋白原等。

(2)不存在的物質主要有:

①只存在於細胞內的物質:血紅蛋白及與細胞呼吸、複製、轉錄、翻譯有關的酶等。

②存在於消化道中的食物及分泌到消化道中的消化酶。

4、在內環境中發生和不發生的生理過程

(1)發生的生理過程

①乳酸與碳酸氫鈉作用生成乳酸鈉和碳酸實現pH的穩態。

②興奮傳導過程中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

③免疫過程中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地結合。

④激素調節過程,激素與靶細胞的結合。

(2)不發生的生理過程(舉例)

①細胞呼吸的各階段反應。

②細胞內蛋白質、遞質和激素等物質的合成。

③消化道等外部環境所發生的澱粉、脂質和蛋白質的消化水解過程。

技法提煉

內環境成分的判斷方法

一看是否屬於血漿、組織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漿蛋白、水、無機鹽、葡萄糖、氨基酸、脂質、O2、CO2、激素、代謝廢物等)。若是,則一定屬於內環境的成分。

二看是否屬於細胞內液及細胞膜的成分(如血紅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載體蛋白等)。若是,則一定不屬於內環境的成分。

三看是否屬於外界環境液體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淚液、汗液、體腔液等中的成分)。若是,則一定不屬於內環境的成分。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13

1、種羣有哪些特徵?

包括種羣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年齡組成、性別比例等。

2、什麼是種羣密度?

指種羣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量。種羣密度是種羣最基本的數量特徵。

3、種羣密度調查方法有哪些?

⑴、標誌重捕法(調查取樣法、估算法):

①、在被調查種羣的活動範圍內,捕獲一部分個體,做上標記後再放回原來的環境,經過一段時間後

再進行重捕,根據重捕到的動物中標記個體數佔總個體數的比例,估算種羣密度。

②、種羣數量=第一次捕獲並標誌數×第二次捕獲數÷第二次捕獲中有標誌數

⑵、樣方法:

①、在被調查種羣的分佈範圍內,隨機選取若干個樣方,通過計算每個樣方內個體數,求得每個樣

方的種羣密度,以所有樣方種羣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羣密度的估算值。

②、常用取樣方法:五點取樣法、等距離取樣法。

4、什麼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⑴、出生率:單位時間內新產生的個體數目佔該種羣個體總數的比率。

如:1983年,我國年平均千人出生18.62人,即1.862%

⑵、死亡率:單位時間內死亡的個體數目佔該種羣個體總數的比率。

⑶、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種羣大小和密度變化的主要決定作用。

是預測種羣發展趨勢的主要依據。

5、什麼是遷入率和遷出率?

⑴、遷入率:單位時間內遷入的個體數目佔該種羣個體總數的比率。

⑵、遷出率:單位時間內遷出的個體數目佔該種羣個體總數的比率。

⑶、遷入率和遷出率是種羣大小和密度變化的次要決定作用。

遷入率和遷出率是研究城市人口變化不可忽視的因素。

6、什麼是年齡組成?

⑴、年齡組成是指種羣中各年齡期的個體數目比例。

①、增長型:幼年個體較多,年老個體數目較少的種羣。

②、穩定型:各年量期個體數目比例適中的種羣。

③、衰退型:幼年個體數目較少,年老個體數目較多的種羣。

⑵、年齡組成預測種羣密度變化趨勢的重要指標

7、什麼是性別比例?

⑴、性別比例是指種羣中雌、雄個體數目比例。

⑵、性別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種羣密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