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語文的教案設計

來源:文萃谷 1.51W

【教材分析】

《風箏》語文的教案設計

《風箏》是一篇思想內涵很深邃的文章,由於經歷和文學底藴不同,不同的人對它的主題有着不同的解讀,文章中疑難問題也較多。這樣的文章對於第次接觸魯迅先生文章,且不瞭解他的寫作風格的七年級學生來説,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但正因如此,它又是一篇研究性學習的理想教材。所以這堂課適合幹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

一、導入

上節課,讓同學們進行自學,要求大家將自己在閲讀中的疑問寫下來。為了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我們一起再讀一遍課文,只有將課文讀透了,問題才容易得到解決。

二、合作探究

1、教師(配音樂)朗讀課文。讓學生邊聽邊思考這樣兩個問題。

⑴ 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提示:文章説的是小時候不許小兄弟放風箏,不準小兄弟弄這種沒出息的玩意,行為十分粗暴。等到明白遊戲對兒童的意義,魯迅醒悟過來,自己當年的行為,簡直是對於精神的虐殺。雖然事隔久遠,魯迅還是一心想補過,然而小兄弟卻全然忘卻,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⑵ 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件事?請從文中找到依據。

提示:

① 親情。

② 自我解剖。

③ 封建教育。

④ 科學思想。

⑤ 寬恕別人。

④ 兒童教育。

2、教師點撥:

點撥: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一個主題,且都圍繞着這一主題選材。但文學作品是一種形象性的語言,有的作品包容性很強,就不只一個主題了,尤其是大作家高水平的作品。如《虹樓夢》的主題就有多種解讀,因為個人的經歷不同,讀解出來的主題也不盡相同。有的可能和作者當初寫作的初衷是一致的,有的可能是不一致的,這是正常的,所以我們分析文章也可以從多角度來分析理解。

3、探究問題。師生一起探討學生提出的問題。

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有:

⑴ 為什麼説不允許小兄弟放風箏是對於精神的虐殺?

⑵ 文中所説的對於精神的虐殺的一幕具體指什麼內容

⑶ 看到遠處有一;風箏浮動,為什麼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⑷ 然而我的懲罰終於輪到了,這裏面的我的懲罰具體指什麼?

⑸ 我討弟弟的寬恕,弟弟全然忘卻了,為什麼我的心情反而只得沉重着。

⑹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他看到的是真理,為什麼説是不幸呢?

⑺ 對於早年的過錯,我的心情為什麼如此沉重,為什麼帶着無可把握的悲哀

⑻ 但心又不竟墮下去而至於斷絕有什麼意義?

⑼ 為什麼説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有什麼含義?

三、歸納總結

《風箏》中包含着兄弟之間的親情,也表現了作者嚴於解剖自己的精神,同時也批判了封建教育思想對兒童天性的扼殺,啟發人們用科學來改變人們的思想。這篇文章是不能只用一種思維來解讀的。其實這篇文章要探究的問題很多,它不僅具有深沉的思想力量,而且語言也別具特色,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閲讀中再深入探究。

四、作業

研討與練習之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