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後感(通用10篇)

來源:文萃谷 2.49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傅雷家書》讀後感(通用10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1

在做人方面,傅雷的見解很深刻也很獨道,像“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這是做人的基本作風……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不經歷尖鋭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不僅是做人,傅雷也嘔心瀝血的教了孩子很多做事的方法和準則,“得失成敗儘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慢慢的學會控制,這也是人生修養的一個大項目。”“一個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須考慮周詳。尤其是想改弦易轍,丟開老路,換走新路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立志做一個天平,把老路與新路放在兩個盤裏很精密的秤過。”“一個人往往對有在手頭的東西不知珍惜,直到要失去了的時候再去後悔這是人之常情但我們不能因為是人之常情而寬恕我們自己的這種愚蠢,不想法去改正。”

當然還有處世之道,“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們掌握之內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賦,但只要堅強就不怕失敗,不怕打擊”“對別人就得防一着,別再那樣天真,老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年輕人不比中年人純潔多少,一切都要慢慢地觀察,‘日久見人心’‘知人知面不知心’這幾句老話真有道理!”——嗯,確實是真有道理呵!

家書中還流露出了父親對孩子的無限愛意和期盼,讓人不得不聯想到“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個詞,——“你走後第二天,媽媽哭了,眼睛腫了兩天,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淚。我們可以不用怕修得這樣告訴你,也可以不擔心你憎厭而這樣告訴你,人畢竟是感情動物,偶爾流露也不是可恥的事,何況母親的眼淚永遠是聖潔的,慈愛的!”“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我做父親的只想做你的影子,既隨時隨地幫助你、保護你,有要不讓你對這個影子覺得厭煩”“但我這許多心意,儘管我在過去的三十多封信中説了又説,你都似乎沒有深刻的體會……”——則可見父親為兒子費盡心思,為兒子着想且不厭其煩!家書中,傅雷和兒子分享了想法,還有時加上“你説我説的對不對”“你説對不對對。”之類的話,這裏體現出了一個當父親的嚴謹、謙虛的態度。

除了對兒子教導,還在音樂上,感情上對其做了指導,真可謂是無微不至,不一一舉例了,傅雷在家書裏的經典語句層出不窮,都讓人感受非凡,這不僅僅是家書了而是做人處事的“聖經”!

沒看這本書時,我還想,這傅雷家的家書怎麼還讓別人看,他們自己的家事讓人看有什麼意思!現在明白,雖是傅雷家書,但我們也要學會從別人那裏吸取我們平常得不到的經驗和教訓,從而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傅雷家書》讀後感2

“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教育家。”這是傅雷先生對兒子道德修養提升的一個過程,可見這位父親對兒子的品行、藝術上有一定的要求,並且幫助兒子一步步實現,這樣的父親是令人敬佩的。不過,雖然許多父親並非都是如此學識淵博、教育有方,但他們也都有可敬之處。

不惜高額費用請家教,幫助孩子克服學業上的困難的父親們;為了給孩子創造與同齡人一樣有優質的生活條件,努力賺錢的父親們;不苟言笑,嚴格要求,卻時時在暗中心疼的父親們……他們都是值得我們敬佩的。

是的,我的父親同樣是可敬的,特別是他的教育方式與我同學的家長大為不同。

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學習都抓得很緊,每天詢問孩子的在課堂上的收穫,作業中的問題,表現如何等等。我的母親亦是如此,然而我的父親卻迥然不同,他從不問我這些瑣碎的事兒,他曾經説過“學習是靠自己的”,他似乎也很信任我可以處理好學業的事。於是我也便從小就這麼認為:學習要靠自己。

現在的我,在學業上總是名列前茅。父親總誇我靜得下心來,比較乖巧,所以他比別的爸爸少操許多心。其實我知道,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今天的我,有時還是需要父母的提醒,但父親的那副“信任的表情”,時刻促動我告訴自己:我絕對不是慵懶之人。於是,我經常提醒自己“今日事今日畢”。

同學們總是羨慕父親對我的“寬鬆”。他從來不檢查我的作業,我也從不主動作業交給父親。不是他不負責任,也不是我想逃避檢查。那是因為我知道讓父親檢查我的作業實在是非常痛苦。父親離開課堂二三十年了,知識也忘得所剩無幾了,檢查作業時也看不懂啊。如果僅是隨便翻看,如此不負責任,那就是多此一舉。而父親也百分之百相信我,明白我的為人“要麼不做,一旦動起手來就一定做得好”。所以父親大可放心。

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他們就定了一個又一個的目標讓孩子去實現。我的父親對我也有着殷切的希望,雖然他沒説,但我心裏也明白。父親不説的原因我也清楚,就是不想給我增加負擔。因為他知道我的學習已經有很有緊張壓迫感了,若再給我扣上個大砣,較內向的我就會壓得動不了,也不想再前進了。這就是反作用了,不僅沒有給我動力,還把我拖下去,這不適得其反嗎?多虧我有個明智的父親!

有一位信任孩子、理解孩子的父親,對我來説是一種幸運,他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總是起着積極的引導作用!

教育不像紙上談兵那麼簡單,也是像跋山涉水那樣困難,它的成功與否在於配合。一位優秀的引導者與一位自律的學習者配合,所表現出來的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我想父親和我的配合表現出來的也正是這樣的成功教育!如同《博雷家書》的主人公一樣。

《傅雷家書》讀後感3

人格獨立與經濟意識

在傅雷家書中,可以讀到傅雷對傅聰關於經濟方面的囑咐,許多觀點讓我們感覺到不再是那種單一的父愛,而是對人格獨立與經濟意識之間關係的論述。

傅雷對傅聰説:“過去我常問到你經濟情況,怕你開支浩大,演出太多,有傷身體與精神的健康;主要是因為我深知一個藝術家在西方世界中保持獨立多麼不容易,而惟有經濟有切實保障才能維持人格的獨立。並且父母對兒女的物質生活總是特別關心。再過一二十年,等你的孩子長大以後,你就會體驗到這種心情。”

我對“而惟有經濟有切實的保障才能維持人格的獨立”有着那種共鳴,事實的確如此。雖然傅雷説此話的大前提是指西方,其實現在的中國人,不應該把這句話當作至理名言嗎?沒有經濟真的無法談人格的獨立,經濟落後必然會成為別人人格的附庸,就往往沒有了自己,雖然不能説窮人沒有人格,但人窮的確難以人格獨立。所以,在人的整個成長史上,應該做好一定的經濟事,一定要學會安排自己的經濟成長。有人會説,這是拜金主義在作怪,其實不要一説金錢就是拜金,這是一種極不完整的認識。經濟雖然不能決定一切,但經濟落後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大家都能懂的。

一個人生存於所賺的錢應該説是固定的,引導孩子早一點認識這種固定是非常有價值的。這也就是要引導孩子學會理財,整體來説就是要引導孩子學會賺錢與學會花錢。傅雷在那個時候,特別是建國僅僅十多年,並且正處於一種瘋狂式共產主義的理想時代發展期,能夠非常理智的引導在英國的傅聰重視着自己的賺錢與理財,這一點,讓當前的許多父母也感到汗顏。

我現在工作的學校,學生應該是相當富有的,從一些孩子的每天的消費意識來看,就知道其父母在這方面做的非常不夠,他們給孩子的意識就是老爸老媽非常有錢,你要什麼有什麼。我們沒有想到這些孩子還只是學生,他們還沒有走入社會,他們還沒有體會社會給人的那種複雜的狀態,從這裏,就可以明白這些孩子不久的將來到了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也許我是杞人憂天,也許我的思考是一種錯誤。但願如此!

但面對現在的一些孩子,我思考着他們的人格,我思考着他們的人格獨立問題,雖然他們的現在還沒有涉及到人格獨立的問題,雖然他們的家庭經濟真的好的不得了。但因為他們還沒有獨立地生存於社會,任何一個孩子如何靠父母之錢建立起來的人格肯定不是大家所説的人格獨立,這一點我相信大家會與我的想法是一致的。人格獨立是靠着自己的努力與奮鬥,而不是靠着他人的給予!這一點,父母應該儘早的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育。

《傅雷家書》讀後感4

這個網絡世代,人們彷彿已經和書寫漸行漸遠, 書信已經被大多數人遺忘。現在是視頻聊天的時代,可是人與人之間距離不見得比舊時代近多少,反而生出很多的隔膜和冷漠。

"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着,也説不出為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裏,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着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這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説,可是不敢説,你這個年紀是一切向前往的,不願意回顧的;我們嚕哩嚕囌的抖出你尿布時代的往事,會引起你的憎厭。孩子,這些我都很懂得,媽媽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終身會印在我們腦海中,隨時隨地會浮起來,像一幅幅的小品圖畫,使我們又快樂又惆悵。"

雷先生這段文字讓我瞭解了什麼是細緻入微,無微不至的關懷,也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不是老師的教導,不是長者的叮囑,而是父母對兒女的關切,是不同於我的父母的關愛,卻不失被細心呵護的感覺,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愛,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這也許是這十年對她愛慕不減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像一個乖孩子在感受着,聆聽着,用心銘記着.

翻譯家傅雷在兒子傅聰留學海外的過程中,先後寫了近百封家書給他,教導他立身行事、愛國成才,把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融入了對兒子的諄諄教誨中。由這些信件彙集而成了《傅雷家書》——是一本教導中國孩子如何做人的書。

靜靜翻開《傅雷家書》,如深沉父愛一樣,有許多足以令我感動的細節。譬如,身為父親的傅雷為了彌補愛子因遠離故土而產生的諸多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日漸陌生的因素,不顧重重的困難,堅持給孩子郵寄有關的書籍,從《詩經》、《楚辭》到宋詞、明曲,還有自己的譯作。在信箋中他闡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學思想,不止一次給兒子糾正用錯了的字詞,為的是讓兒子明白:作為一名炎黃子孫,他是足以驕傲的,因為祖國有着無盡的文化財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國人的血脈裏傳承着!用心詮釋什麼是父愛,用文字詮釋父愛,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如此父愛,但是我想他説出了世上所有父親想説卻又埋藏在心裏的那份真愛,父愛就是一本書,值得你一輩子用心去讀。

《傅雷家書》讀後感5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如用幾句話來表達家庭教育的全部精華,那就是要使我們的孩子成為堅定的人,能嚴格要求自己。”從古至今,孟母三遷,林伯渠取名教子……歷代名人全力以赴,踐行着這條名言中所藴含的道理。

可是,教育是一種複雜的事情:它是一種偉大的職業,也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任何教育方式都會引起困難與衝突,很難讓孩子成為一個在各方面真正優秀的人。然而,在千千萬萬個為教育而竭盡全力的人中,傅雷做到了,一本《傅雷家書》讓他成為了每個人人生的楷模。

多見者博,多聞者智;拒諫者塞,專己者孤。真正的教育在於提升修養。

孔子對孩子的藝術修養要求很高,一句“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更是成為了重要的哲理;司馬光注重孩子的品德修養,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謹慎節用,他的兒子司馬康從小懂得節儉的重要性,並以簡樸自律;居里夫人善於抓緊時間對子女進行早期教育,培養孩子在實踐能力上的修養,不僅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更錘鍊了他的性格。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優秀的人必然有一個有修養的心靈。

莊子雲:時勢為天子,未必貴也;窮為匹夫,未必賤也。貴賤之分,在於行之美惡。傅雷正是發現了修養的重要性,才會在教育上取得巨大的成功。

動人以言,其感不深;動人以行,其應必速。真正的教育在於以身作則。

范仲淹節儉樸素,在兒子結婚的時候,既沒有購買貴重奢華的物品,也沒有舉辦隆重的婚禮,維護了他的家風;北平淪陷後,偽“新民會”邀請李苦禪“出山”,李苦禪不為所動,凜然拒絕,為孩子作出了最好的榜樣;梁啟超為人正直,致力於培養孩子們的愛國熱情,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孩子們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梁啟超終於用他的行動換來了九個子女個個成才的碩果。教育不僅在於向孩子傳播道理,更需要傳播道理的人言行一致,偉大的思想只有付諸行動才能成為壯舉。

傅雷在信中寫道:“世界上最有力的論證莫過於實際行動,最有效的教育莫過於以身作則。”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動就是架在川上的橋樑。

學高為師,正身為範,提高修養才能成為孩子的老師,以身作則才能成為孩子的楷模。傅雷之所以獲得成功,正是因為做到了這兩點。他的修養決定了孩子人生的方向,他的行動體現了孩子人生的價值,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能讓孩子成為他的心目中成功的人。

《傅雷家書》中體現的不僅是教育的哲理,更是每個人人生的哲理。

《傅雷家書》讀後感6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令我受益匪淺的書--------《傅雷家書》。

它不僅讓我們懂得怎樣做一個好孩子,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懂得怎樣做人;怎樣對待人生,,也讓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麼,這讓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溝通。同時也應該是作子女的瞭解父母的一本好書。子女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寫的每字每句已經成為經典,永垂不朽的經典。

從書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甚至是比較刻薄的人,這正是他的身世所決定的傅雷在幼年喪父,童年母親的嚴厲家教。在細節上修煉自己的品德,雖然家書中是許多教育兒子的話,但實際傅雷自身都做到了,這也就是儒家文化中在品德修養身教勝於言傳吧。當然這和所受到的既有儒家底藴的儒家文化,又有從頭到尾的接受唯物主義的思想是分不開的。

傅雷作為父親,對子女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其實,我們身邊的父母也跟傅雷一樣的平凡與偉大。我們的父親也是經常為我們的生計,為了我們的學習,為了我們能上一個好的學校,為了我們能擁有好的成績,使得他們的頭髮都白了,費盡了心血,這是真正的偉大,這才是真正的父親!傅雷可以説是千千萬萬個父親中的一個傑出的代表,他的對子女的充滿愛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長。

從這裏邊我想到了現在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確實令人擔憂,許多孩子的自主能力越來越低,以致於現在的孩子不能適應社會,不能自己照顧自己和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正是中國父母的悲哀,所以培養一個孩子,最好要在他小的時候,該給予自由就給予,該讓他自己去冒險,就讓他去。。不要過分溺愛,讓他自己去承受一些事情。告訴他,他所在的世界,所在的國家,所在的社會,以及這個家庭等一切一切他應該瞭解的東西。永遠不要説:“等你長大了你就明白了。”之類的話。那樣他會不珍惜童年。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再説人自己一輩子都活不明白,有時候只能順其自然。你給予了他生命,有責任。每一位父母,每一個家庭,都只是暫時的避風港,要出海的船,是終究要出海的,要經歷的風浪,是終究無法避免的。人生的許多路,許多暗夜,只能獨自去面對,孩子的人生,父母無法去替代,去承擔。清華大學曾辭退了一個學生,原因是該生在學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繫鞋帶。另有報道説,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煮雞蛋,只好哭着握着兩個雞蛋回家,這樣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嗎?不奇怪!有這樣的教育,就會有這樣的孩子。

温室裏的花朵是弱不禁風的,大自然中的樹木才能經受狂風暴雨。

《傅雷家書》讀後感7

輕啟富有質感的書頁,淡淡墨香並着一句句流水般的叮囑,在時空中氾濫出一種温馨,若是時光倒流,在建國時期漂泊海外的遊子,最期待的便是從家中漂洋過海的家書了吧,夕陽斜下,手中執卷,我走進了傅雷的內心,隨着他的父愛,越過了千山萬水,彷彿手中的《傅雷家書》還有傅父的餘温。

眺望書中的背景,傅聰少年出國學藝,帶着父母的厚望,隻身來到了波蘭。這是蒼白的求學時光,是煢煢孑立的淡灰色日子,但絕不是缺少親情陪伴的歲月,因為父母的牽掛思念,都化作了真情漫漫的筆墨,不斷地鼓勵着他,細細地滋潤着他,給予了他濃濃關愛,帶來了温暖與欣慰,也指導着他的行事,糾正着他的錯誤。每一個字都折射着父母的思念與擔心,包涵着對兒子的愛和望子成龍的願望,縱使時空隔絕了兒子的音容笑貌,卻隔絕不了父母的愛子情深啊!

回望書中,情意綿綿。除了一些寒暄與關懷,更多的便是對兒子勸説的箴言了,不論是傅聰想從波蘭轉去蘇聯,還是情感上的波折,父母都對此都耳提面命,真切而又着急,恨不得去到孩子身邊滔滔不絕地對其指導,但是除了有條不紊的分析和講解原因看法外,父母不曾強加思想,也不乏對孩子的尊重。而是用自己的人生閲歷作為兒子的產考,以一種希望助兒子一臂之力的語氣,不強求,也不責罵,也不否認兒子的看法,眺望人間,從古洎今,如此能思量孩子內心的父母也屈指可數了吧。

看書,最重要的莫過於悟書,從傅雷嘔心瀝血的教育中,我也不沒有受益匪淺,“細水流長才是辦法。”這是傅雷對兒子為了在外贏得口碑一個月頻繁出演提出的看法,是的,人生如細水長流,重要的並不是一時的光芒萬丈,更不要鋒芒畢露,若是良馬必有伯樂,若是蕭何必有韓信,超負荷的支出,能量必然會告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東西並不存在,畢竟人生不是夢,一時的輝煌終究只是曇花一現,落落浮浮,日新月異,世代更迭,沒有不失色的綢緞,沒有不退隱於蒼穹的星辰,沒有持久不衰的新鮮感,只有不急不躁,曠日持久,不斷學習,不斷昇華才是長久之計。只有走好每一步,才能一路開花,一路閃耀,走向成功的彼岸。

橘黃色的淡淡光華融入了黑白筆墨,書中沒有明豔動人的詞藻,沒有讓人為之失色的語句,然而這淳樸的文風卻是白髮蒼蒼的父母對孩子的愛最好的見證。

《傅雷家書》讀後感8

《傅雷家書》由我國翻譯家傅雷寫與兒子傅聰的家信中摘編。是一部優秀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是充滿父愛的教子名篇。再次品讀《傅雷家書》,對親情便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傅聰離家出國求學,作為父親的傅雷自是想念不已。可是怕家信惹起傅聰思鄉之情,浪費寶貴的留學時間,於是字裏行間都是父親暗藏的關切“你離開後便想寫信,但怕你嫌煩,終是算了。”一鳴驚人後傅聰為演出忙的焦頭爛額,無法抽出時間回信。傅雷則在信中安慰他“演出繁多,也就不必像我與你媽媽一樣每月寫數封信來。”字裏行間還有一點點放不下的私心:“可總要回一封,告訴我們你的現狀,免去我們的擔憂。”

一舉一動都代表着祖國的傅聰不能輕易歸家,傅雷除了為兒子自豪外,卻也忍受着思念之痛“若是有時間,這個暑假便回一次國,好讓家人團聚。”細細分析外交局勢後又主動放棄計劃,安慰思鄉的兒子——誰又何嘗不是忍受着思念的折磨呢!若沒有遠方父親的支持與守候,傅聰絕不會有現在的成就,他本人也如此説。

全信令我印象頗深的就是傅雷既鼓勵兒子演出為國爭光又希望一家團聚的矛盾心理,但一生奉行理智的他按耐住自己的感情,以等待換來了傅聰的成功,讓中國鋼琴家聞名遐邇。其實世上沒什厶東西是免費的,你選擇了事業,就必須付出你的健康、精力,或是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光與之交換。這是一條公理,不證自明。

也許有人認為這太過自私,其實不然,這是小我向大我的轉變,小愛向大愛的昇華。就如成龍懷念母親時感慨:“母親卧牀的十幾年裏,我在劇組裏難有時間回家。知道母親病逝的消息後我躲到工具間裏放聲大哭,又頂着紅腫的眼睛繼續拍戲。我沒有陪着生病的母親,不孝。但我知道母親想見到的是將中國電影推上舞台中央的兒子,而不是為了照顧自己連工作都丟棄的人。孝,又是什麼?”

在地球村,親情不應該僅限於血緣。人類進化出了感情,進化出了信任,卻還沒進化出對大體的愛,血緣始終是一條天塹。為同伴,為組織,為國家,為人類的所作所為,不再限於DNA中的本能,是人類始終沒能進化出的情感。

自然,父母、伴侶也是重要的,只不過在家國前被淡化了。為人類的將來而奮鬥的孩子和理解孩子的父母,這二者相遇便是世上最美好的親情吧。

《傅雷家書》讀後感9

深夜,佇立窗前,望着那蒼茫,深邃引入深思的天空,心中隱隱有一種衝動,精神的飢渴,歷史的荒漠,常常會讓回憶變得豐富,耐人咀嚼,讓我想起我的父親,想起無處不在的父愛,想起《傅雷家書》。

在這樣的深夜,讀着《傅雷家書》,我不禁淚流滿面,雖然讀這本書已不下三遍,每每於生活失意、彷徨之時,總是不自覺地讀它。在我看來,家書是所有文體中最簡單的。我喜歡簡單,所以我喜歡家書,因為簡單本身就是一種魅力。

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在兒子傅聰留學海外的過程中,先後寫了近百封家書給他,教導他立身行事、愛國成才,把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融入了對兒子的諄諄教誨中。其聲殷殷,其意綿綿,其情拳拳。由這些信件彙集而成的《傅雷家書》曾先後再版 5次,重印19次,累計發行超過100萬冊,數字雖不能説明太多,但時間足以證明一切:《傅雷家書》自問世以來已暢銷18年。打開《傅雷家書》,就是走近一位父親,聆聽他“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誨”。

父親對孩子的深愛作為一條人類的公理,如同太陽的光輝温暖着其間的每一個人。傅雷對傅聰的愛自是如是,這樣的愛是高尚的、純潔的又是無私的,它盪滌了世間塵事的功利,洗去了人生的浮華,留下的是舔犢情深的人間第一情。“多少對你的愛,對你的友誼,不知如何在筆底下傳達給你!孩子,我精神上永遠與你在一起!”這是多麼真摯的人間真愛呀。

然而,這樣的愛畢竟又是特殊的,它超越了那種愛加威嚴式的教導,代之的卻是建立在父子心與心相互交流基礎上的一種隱沒、深沉的父愛。傅雷是“清高”的那類人,在他的骨子裏都滲透着這種獨特的個性,當他把這種“清高”帶到給兒子的信中,卻成就了一份“清高”的父愛!

於是這一封封家書中便少了幾分唏噓不已,更沒了世事鑽營的技巧,寫下的卻是對人生、藝術的見解,對崇高精神與真理的追求。人生何其大,真理又何其空!而這又是多麼可能會使這些家書變成概念的準則!然而沒有,絲毫沒有!做父親的以其大半生的心路歷程來給愛子昭示生活的方向、精神的歸宿!這般的昭示卻不是那種藝術化的“展示”,卻是結合了百般的勇氣與無私的愛。

傅雷極其敏鋭地覺察到孩子在藝術之外所遇到的問題,譬如交友、感情、花銷等等。有一句話我一直記着,那就是“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我想:一個人有了它,也便有了整個世界!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晨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着,也説不出為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裏,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媽媽老是想着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這句話我已經太過熟悉了,這語句摘自傅雷老師寫的《傅雷家書》。每一個字眼都流露出了傅雷老師對兒子深切的愛。

《傅雷家書》充滿着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期望,關愛和嚴格的要求,瀰漫着濃濃的父子情。其實全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希望孩子平安長大,卻不忍心讓孩子遠離自己。可是孩子長大後怎會一直躲在屋檐下,他們都有着自己遠大的理想與抱負。作為父母,即會為此高興,也會為此難過,畢竟是骨肉之情啊!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學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用自己美好的未來報答父母。

合上書回想起來,最大的感觸就是傅雷對藝術獨特的見解。這便使我不禁想到,但凡在文學上有所成就的人,在藝術領域也有着較高造詣。也許便是因為文學和藝術是有相同之處吧!不同的優秀的文學作品,讓人讀完了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風格迥異的各類樂曲,也會帶來相似的結果。秀美的散文,帶來的是有如欣賞了歡快的詠歎調後的愉悦。沉重的小説,帶來的便是如同悲慟的交響曲給人的震撼。詼諧的雜文,帶來的會是歌劇般幽雅的場景和事後無盡的思考。細讀完這本《傅雷家書》,感覺是像戲曲那樣給人以不俗的氛圍和回味的餘地。

一個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説是一件好事,它可以決定一個孩子的人生,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説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一心為我着想。其實,作為孩子的我們是有必要仔細閲讀這本書的,因為它可以感染我們,讓我們察覺到家長的用心良苦,懂得感謝父母,尤其在為人處世方面能給我們很多指導。讀《傅雷家書》,感受的是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感情因為藝術的崇高而得以昇華,成為一份取之不盡的人類精神的養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