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後感(通用10篇)

來源:文萃谷 2.39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傅雷家書讀後感(通用10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1

這一次,我讀了《傅雷家書》,這是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寫給親朋好友的信件,其中有一篇學外文的對我幫助很大。

在信中,傅雷先生説,讀外文不能太快,太快了記不牢,將來又要重新來過,犯不上。開頭必須從容不迫,位與格必須要記憶,象應付考試般的臨時強記是沒用的。在這一段話中,傅雷結合了自己學習語言的經驗,告訴我們“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學習語言時,切勿貪多,貪快。只有每天學習保證有所收穫,日積月累,循序漸進,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對於自己的孩子,他還建議把功夫花在語感上。他説外文在國外學更好,所以目前貪多務得也不會有太大的進步的。我覺得這句話一點也沒錯。我到國外旅行的時候,早上一睜開眼睛,聽到的廣播裏的就都是英語;在商場裏,店員説的也是英語;想和別人交談,人家説的都是英語;向別人問路,可別人根本聽不懂中文。漸漸的,在我腦海裏沉睡的記憶被喚醒了,那些我以為已經忘記的單詞,重新展現在了我的眼前。我終於能大致聽懂別人説的話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和別人試着聊起天,後來居然還談到了自己家鄉的美食美景,風俗習慣。這充分證明了傅雷先生説的話,學語言,好的環境必不可少。

我覺得,書信是最真切,自然的文字。思想到哪裏,文字就到哪裏。因此,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是一顆崇高的心。

傅雷家書讀後感2

我開始因為沒有讀過好奇就翻了翻,內容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可能我與作者同為父母的緣故吧,讀來很多地方都頗有同感,但更多的是受益良多,所以我建議所有身為父母的家長和老師都把這本名著作為必讀書吧!

在我寫感受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作者傅雷及其家庭成員:

傅雷——生於1908年4月7日,卒於1966年9月2日,字怒安,號怒庵,生於原江蘇省南匯縣下沙鄉(今上海市浦東新區航頭鎮),中國著名的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的重要締造者之一。早年留學法國巴黎大學。他翻譯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爾扎克《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夏倍上校》、《幻滅》等;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多夫》、《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及伏爾泰等名家著作。20世紀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譯巴爾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貢獻,被法國巴爾扎克研究會吸收為會員。

朱梅馥——傅雷之妻,1913年2月20日出生於上海,卒於1966年9月2日,曾與丈夫整理並出版了《傅雷家書》。楊絳稱其集温柔的妻子、慈愛的母親、沙龍裏的漂亮夫人、能幹的主婦於一身。

傅雷家書讀後感3

《傅雷家書》,滿滿浸透着傅雷對傅聰成長的關懷和教育的苦心孤詣。

這份巨大的心力投入,從傅聰的音樂天賦在童年顯現時便已開始。傅雷在《傅雷讀書與做人》一書中給朋友成家和的信中寫道,“拿事實來説,他(傅聰)今天的路,沒有一條不是我替他開闢的,但畢竟是他自己走下去而走得不無成績的”。

作為父母,沒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長得足夠好,且多是唯恐自己付出不夠而影響了孩子的發展。孩子究竟應受到什麼樣的教育?傅雷 在“傅聰的成長”一文中有關教育理念的論述值得參考:

“第一,把人格教育看作主要,把知識與技術的傳授看作次要。

第二,把藝術教育只當作全面教育的一部分。

第三,即以音樂教育而論,也絕不能僅僅培養音樂一門,……需要以全面的文學藝術修養為基礎。 ”

對成年後傅聰的教育,傅雷説,“有一個基本原則,我始終覺得並不錯誤,就是: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藝術家,再其次才是做音樂家,最後才是做鋼琴家。”

這是傅雷的教育觀。

從這本家書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傅雷以他深厚的學養和廣博的視野,經年累月地,如春雨潤物般滋養和開化着傅聰的內心,使他完成了人格和世界觀的建立,這是最基本也是最艱難的攀登,攀登的高度,便決定了視野的所及。這也是本書給讀者的啟示。

傅雷家書讀後感4

《傅雷家書》中,傅雷曾對兒子寫到:“你有這麼堅強的鬥爭性,我很高興。但切勿急躁。”堅持真理固然是件好事,而如何闡明並説服他人更是一門藝術。

每個人心中都有每個人的真理,有時,他們是有分歧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若是想讓對方信服,那便要拿出充足的證據與完美的語言技巧以及機遇。關於證據就不用多説了,沒有證據是不會稱之為真理的。而更關鍵的是語言技巧與機遇。人們可以接受輕聲細語而會本能地抵抗那些咆哮聲。一次談話可能不夠清晰也不能使人銘記,而“軟磨硬泡”可能讓人在不知不覺間理解了你的用意。或許人們控制不了自己,當火竄上腦門時只是一陣咆哮,而對方不會細想你在説什麼,而只會反擊和抵抗。所以,請忍住,耐着性子解釋。人們可能放不下面子在別人身邊聽“絮叨精”;顧及面子而不好再一次次的説。所以請忍住心中的不願,慢慢説。

機遇同樣是可貴的。舉個簡單的例子,當別人生氣時,不能惹他;當別人高興時,不能掃他的興。找不對機遇時,便會失敗,或者過猶不及。只有耐着性子分析、等待,才能有好時機,才能有好結果。

忍耐可能不能滿足一時的興頭,但卻是長遠上成功的基礎品德。

傅雷家書讀後感5

當我讀完《傅雷家書》這本書後,我的感觸很深。

《傅雷家書》這本書主要寫了父親對兒子的教育,教育他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教導兒子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時不氣餒,獲大獎時而不驕傲,對於如何勞役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提出了意見與建議。

這種教育從內容中就可以看出。例如:”以演奏而説,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非常細膩,音色的變化確實很多,我們聽到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真該誇你幾句才好,回想到一九五四年四月你從昆明回到上海的時候,你真是從低窪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從此注意這個修養,將來一定能攀登頂峯。“從這個段落中就可以看出,傅雷對兒子的肯定,有着共有努力拼搏的決心,以及有成功的信心。

最後,我想用傅雷所説的一句話來收尾:”真正的光陰絕不是有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罷了。真正的英雄絕不是永沒有放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放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

傅雷家書讀後感6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着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書裏,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家書讀後感7

《傅雷家書》這絕不是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我們看傅雷怎樣培育他的孩子,從家書中顯而易見。他在給兒子傅聰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能夠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其他各方面。”

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多麼豐富的精神養料。時時給他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式各樣的魔障。踏上自己正當的成長道路。傅聰這種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在數萬裏之外對他的教育,是不能分開的。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傅雷家書讀後感8

《傅雷家書》是一本很出名的家書,每次去書店家書區域,都會看到此書。閲讀此書,我是通過讀書會開始陸陸續續閲讀的。讀完此書,感覺本書確實很不錯。因為該家書本來只是父子、母子之間的對話,並沒有為了出版而寫,所以,書信中的內容讀來真情實感,也頗有啟發。

除了真情實感之外,我能看到父母對兒子的關切、掛念之前,真可謂可憐天下父母心。

本書所選編的家書內容,能明顯地看到父親和母親的不同關注點和切入點。傅雷更多是筆墨和精力放在如何指導或建議練好琴,提升水平,而傅雷母親更多地關注身體、家庭以及理財方面的事情。通過本書,讓我們看到了傅雷家風,以及家教風格,對我也是個啟示。

對於父母,要想教育好子女,其實是要付出很多的。除了自己的工作之外,子女的教育更是費心。千教萬教,教孩子做人,教孩子愛國,愛我們的文化是非常重要。

書信內容很豐富,裏面好多語句也值得我細細體會和感悟。

總之,這是一本值得閲讀的好書,讓我們為人父母者獲益匪淺,也能讓孩子們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努力,體會父母的不易,更能理解父母。

傅雷家書讀後感9

新學期開學後,外孫所在的學校馬家溝國小一年七班,率先開展了好習慣21天,我愛閲讀活動,要求孩子們每天讀一篇文章,利用21天的時間,養成一個好的閲讀習慣,這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為了配合孩子的閲讀,任老師為全體家長開出了一份閲讀書單,其中第一本就是《傅雷家書》。

我買回了這本書,一口氣讀了下去,這是一本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傅雷家書》字裏行間充滿了傅雷先生對兒子傅聰濃濃的愛,深深的情,我被每一封信深深打動了。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婚姻;小到吃飯,花錢,細緻入微,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對於傅聰的人生之路,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樹人如樹木,若非善加栽培,必難欣欣向榮。《傅雷家書》是真情的流露,加上傅雷先生深厚的文字功夫和藝術修養,文字生動優美,感人至深。

通過閲讀《傅雷家書》,受益匪淺。

一,我們在教育子女時,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總喜歡把自己擺在家長的位置上,一味地説教,不能成為孩子們的良師益友。

二,對於孩子不應溺愛,在鼓勵的同時,發現問題的苗頭,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嚴格批評。傅聰的父母有明確的分工,爸爸側重啟發教育,媽媽側重生活瑣事,給孩子全方位教育。

三,父母要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做出表率,言傳身教,身教勝於言教。

《傅雷家書》就像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是孩子與父母真誠的交流,給天下父母和子女強烈的感染和啟迪!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傅雷老年常常回憶小時候教子的情形:他在書房工作,兒子在外練琴,小孩子的天性總是喜歡一羣人在外面瘋跑,但是傅雷剝奪了兒子的這種天性,而且練琴的過程中,用了非常多暴力的手段,曾經一巴掌把兒子的耳朵打壞!

好在兒子傅聰成功了,成為音樂家。但是父親的負罪感並沒有因為兒子的成功而有所減輕,相反因為年齡的增

長而有所加重。終於在一次通信中,他與兒子提起這個問題,使他稍微感到輕鬆的是,兒子原諒了父親。這大概是最好的結局了。但是傅雷留給他自己與我一個問題:假如可重新來一回,父親還會用一種近乎殘暴的方式剝奪兒子普通的童趣而強迫他學習鋼琴嗎?

或許他可以這樣安慰自己:兒子在被迫學習鋼琴的過程中也可以體會到快樂!這種快樂是一種更高級的快樂。

真的嗎?我不敢學習他,再説咱跟人家的也不是一個級別的,現在的孩子脾氣都大,萬一小子哪天火氣上來,拿把刀跟我比劃一下,我可就虧大了。如今這樣的事情可不少,估計那些家長只看了傅雷家書的前半部,看到了兒子被教育的過程,但是沒看到父親的內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