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感恩節教案模板(精選6篇)

來源:文萃谷 1.39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社會感恩節教案模板(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社會感恩節教案模板(精選6篇)

  社會感恩節教案1

  一、活動目的:

1.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即讓學生懂得為什麼要感恩父母。

2.讓學生學會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體諒關心父母,與父母和諧相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以實際的行動來回報父母。

  二、活動準備:

1.讓學生蒐集偉大的父親、偉大的母親的相關資料。

2.製作相關的課件。

3.在班上選拔出一名主持人主持此次的主題班會活動。

4.用吹塑紙剪

5.40個蘋果

  三、活動程序:

1.創設情境,引入活動主題。

找出會背《遊子吟》的同學一起來背一背,(課件播放相關圖片)。

老師相機點撥:

我們的母親很偉大,其實每一位父親和母親對孩子的愛都很偉大,今天我們一起用我們自己的心靈再一次走近我們的父母。有請我們今天主題班會活動的小主持人。

2.、交流收集到的關於偉大的父母的資料

(1)小主人把自己蒐集到的關於偉大的父母的故事講給班上的同學聽。

(2)找出一部分同學把自己收集到的故事講一講。

3.暢談讓我感動的我的父母(小主人過渡)是啊!這樣的父母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作出任何犧牲,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其實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樣的,夥伴們我們的父母其實也很愛我們,現在讓我們想一想我們印象中父母讓我們最感動的一次是什麼事情好嗎?(老師播放課件,讓孩子們聽歌曲《天亮了》)

4.分組活動,做遊戲。昇華主題(小主持人)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付出了很多很多,我們為父母做了些什麼呢?在我們大家來做一個遊戲,為我們黑板上的大叔貼蘋果。我們先把我班分為幾個大的組,每四人一組,把平時我們能為父母做的事情寫在們手裏的蘋果上,小組內的蘋果上的內容不重複。看看哪一個組的同學寫出來的蘋果最多。要求:我們平時能做到的事情,能讓爸爸、媽媽開心的事情。

四、自我反思:

父母的愛無處不在,你上學出門前的一聲叮嚀,你放學回家後的一句嘮叨,都是父母對你的愛。通過今天的主題班會活動我想我們的孩子們在思想上都有了新的認識,從現在開始,我們開始從細微的小事開始去感謝父母,去愛父母,讓父母感受到你的小手所給出的温暖。

  社會感恩節教案2

  活動目標:

1、瞭解感恩節的由來,及其習俗,理解其意義,懂得感謝、尊重他人

2、通過觀看幼兒園各部門老師的工作,讓幼兒瞭解老師辛苦的勞動使我們更加健康地成長,體會成人的辛苦。

3、通過給老師們送感恩卡,表演節目,説一句感謝的話。

4、培養幼兒尊重勞動,懂得感恩的情感。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幼兒學説一些感恩的話語小朋友們親手製作的感恩賀卡活動流程

  一、感知感恩節(集中)1、老師介紹感恩節的由來。

2、集體唱歌曲並表演手語《感恩的心》

3、各班表演節目——(1)中一班歌曲《丫丫》

(2)中二班摘果子舞4、交流::我的感恩卡是怎麼製成的,有些什麼圖案表達怎樣的感恩之心。

  二、表達感恩情(1)保健老師校車老師財務老師進場,幼兒主動用語言表達、贈送感恩卡。

(2)走出教室,主動用語言表達、贈送感恩卡向為小朋友健康成長,每天辛勤工作的人——幼兒園的老師表達謝意。

全體幼兒分成六組,每組各有一個老師帶領,向幼兒園各崗位的教職工贈送感恩卡,説一句“愛你、感謝你”之類的話。

中一班:

第一組慰問感謝託班老師。

第二組慰問感謝小班老師。

第三組慰問感謝大班老師。

中二班第四組慰問感謝廚房老師第五組慰問感謝辦公室的各位老師第六組慰問感謝鋼琴老師

活動延伸、反思今年的感恩節活動,一個年級組為單位。我們中班班積極籌劃準備。感恩節這周對幼兒進行感恩的教育:講感恩節的來歷、唱《感恩的心》歌曲及手語表演、對父母説一句感恩的話或一個吻等。努力營造“感恩”的良好氣氛。在園活動當天,中班組幼兒齊聚一堂並邀請保健老師、財務老師、校車老師等活動,唱歌、跳舞、送感恩卡等活動熱烈,孩子潛移默化地受教育,受鼓舞。從“走進來,送出去”兩個活動環節上看,此次我們班組開展的活動是比較成功的!通過這些活動,將感恩的種子播撒在幼兒的心田,讓孩子們嘗試着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周圍的一切,我們的周圍也必會因“愛”而更加和諧、更加温馨,更加美好!

  社會感恩節教案3

  班會背景:

如今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一家人圍着,疼都疼不過來,在一些孩子的心中認為父母等對自己的關心、養育都是理所當然的,大多“以自我為中心”,忘記對父母的付出説一聲:“謝謝”。孩子對父母的養育變的冷漠,在家任性、霸道。人需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世界才會充滿愛。針對當前孩子存在這方面問題,需要加強對學生進行親情教育。

  班會目的:

1、通過這次活動啟迪學生去體會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做事,懂得學會感恩的良好品質是青少年學會做人的一個重要方面;

2、理解學會感恩能從多方面利於青少年成長,良好的道德品質是現代社會生活中一張重要的“通行證”;能夠聯繫實際,説説學會感恩,擁有良好道德的意義。

3、學會有一顆感恩的心,對於別人對自己的付出,懂得體會,感謝,學會與他人交往,為他們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基礎。

  班會準備:

1、發動全班學生蒐集關於感恩的材料,佈置相關的討論題目。

2、排練詩歌朗誦。

3、排練情景劇。

4、準備好獻給老師的花。

5、排練《感恩的心》手語劇,學習手語舞。

6、製作多媒體課件。

7、佈置多媒體教室。

8、打印主題班會教案。

  班會過程:

一、放一曲有關母愛的歌曲,創設氣氛,進入班會主題。

主持人開場白。引出主題:自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父母為我們付出了無私的愛,母親永遠給我們擋風雨,父親一直牽着我們的手;父母的愛是寒冬裏的一把火,是黑暗裏的一束光明。父母的愛是崇高的、無私的和偉大的!所以我們要感恩父母。

出示“感恩父母”課件圖片

1、通過充滿真情,充滿温馨的圖片,回憶以前跟父母一起的快樂時光,瞭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

2、提出問題:

為什麼現在跟父母的溝通也少了,跟父母的埋怨多了?

我在家裏最經常對父母説的話是什麼?

父母經常對我説的話是什麼?

3、討論:

説説父母之間最難忘的小故事,

①父母令你最感動或者最難忘的一件事

②父母令你最高興的一件事,談談我們怎樣用感恩的心和父母溝通?怎樣孝敬父母?如果現在有話對爸爸媽媽説,你最想對爸爸媽媽説的一句是什麼?

示例:①瞭解父母各個方面。(如:爸爸媽媽的工作是什麼?辛苦嗎?爸爸媽媽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麼、你瞭解爸爸媽媽的身體健康狀況嗎?你爸爸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

②尊敬父母,對父母有禮貌,聽從父母的正確教導,不當面頂撞父母,不和父母發脾氣。

③生活節儉,無浪費現象,不亂花錢,不向父母提過高要求。

④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父母負擔。

⑤有心事主動和父母説,經常與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溝通)

⑥碰到一些比較重大的事情,要和父母商量,徵求和認真考慮父母的意見。

⑦外出時,在徵得父母同意後,應把去向和時間告知父母。(未成年人保護法)

⑧努力學好各門功課,經常主動向父母彙報自己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不讓父母操心。

⑨父母親有做得不對的地方要誠懇的指出。(實話實説)

4、現場連線:

抽取其中一位同學家長的電話號碼,請同學和家長直接溝通,真情互動。

請家長代表發言,談談培養孩子的感受。(黃晟煜父親代表發言)

二、配樂詩歌朗誦。(姜玲瓏,胡起帆)(詩歌內容見附錄1)

三、情景劇表演、伴隨着情景劇的落幕,音樂聲響起,學生代表向在座的老師們鮮花。(大屏幕顯示:“把最美的笑容和鮮花獻給我們另一對的父母——老師們!”)

四、手語表演《感恩的心》,全場互動。

我來自偶然象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

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

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讓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五、班主任總結髮言:

建議全班同學拿出紙筆寫下一段對父母老師的感恩和祝福,讓它們出現在班級最顯眼的角落並挑選“班級十大感恩箴言”讓同學們將感恩銘記心中。

  社會感恩節教案4

  [班會背景]

感恩是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養,也是人之常情。不會感恩或者不願意感恩,既是缺乏修養的表現,又是缺乏人文關懷、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現。然而在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感恩已經被不少麻木而浮躁的現代人所疏遠和淡漠了,他們總以“理所當然”來搪塞父母、親戚、朋友、他人的關愛……這種不良的社會風氣正悄然的影響着中學生們。當今部分中學生每天享受着父母的關愛,每天接受着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導,卻對之視而不見,甚至有的學生還對父母和老師惡語相向。事實上,不懂得感恩,就失去了愛父母的感情基礎,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的人又怎麼可能將來愛事業、愛國家?因此,“感恩教育”這一課是在不能小看,而且必須從小抓起!

  [活動目的]

中學時期是學生個性形成的一段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教會他們學習固然重要,但教會他們生活,教會他們做人一樣重要。通過進行感恩教育引導學生反思、體會和感受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對父母的感恩之情,思索對父母的報恩之舉,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體現報恩之行。讓孩子從感恩父母開始,學會關心身邊的人,關心周遭的世界,進而關心整個人類,始終保持一顆感恩的心。

  [活動意義]

進行感恩教育可以讓學生認識到父母付出的心血,更加深入清楚地認識到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的深意,從而更好的配合父母的要求和學校教育的規定,做到更加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言行,努力學習積極進取,學會自主管理;同時學校也可以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正文:

高一(1)班“感恩之心”主題班會過程

用主題班會的形式,採用貼近學生實際盛會的事例,生動的多媒體展示去觸動學生的內心世界,形成情感上的共鳴,達到教育目的'。

  (一)課前準備

佈置教室:準備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室以“感恩”為主題的黑板報設計。

準備材料:感人的事例、圖片等。

做好調查:(遊戲——《捨棄》)

將一張寫有“事業、父母、兒女、朋友、妻子/丈夫、自己”字樣的紙條一一發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考,採用順序劃去認為可以先捨棄的,直到最後只能留下其中的一項。這個過程中,主持同學恰當的運用語言讓學生體會到捨棄的痛楚。(主持同學旁言:請同學們注意,在劃的時候,雖然你的右手只是輕輕一劃,很簡單。但是你一定要想到,一旦你劃去了,這樣的東西就真的在你生活中消失了。如果你劃去的是事業,那麼你這一生就會失去生活來源,一生窮困;如果你劃去的是朋友,那麼你一生剩下的日子裏,你的身邊就再也沒有朋友的呵護和關心,再也聽不到他們的笑聲……)

準備歌曲及背景音樂:《感恩的心》。

設計班會的步驟及串聯詞。

在黑板上抄上《感恩的心》歌詞。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準備演講、小品。

  (二)活動過程

1、活動開始

主持人:吳忠昊(以下主持稿“男”)、王致萱(以下主持稿“女”)

男:在這收穫的季節,我們收穫的不只是收穫。

女: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着一曲感恩的樂章。

男:讓我們在這樣一個收穫的季節,收穫一顆感恩之心。

合:高一(1)班“感恩之心”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男:常懷感恩之心,感謝父母。因為他們給予我們生命,讓我們健康成長!

女:常懷感恩之心,感謝師長。因為他們給予我們教誨,讓我們學會思考!

男:常懷感恩之心,感謝朋友。因為他們讓我們在塵世中不再煢煢孓立,能夠相依相偎!

女:常懷感恩之心,感謝命運。因為他讓我們在茫茫人海中相知相逢!

男:感謝春風,秋雨

女:感謝夏陽,冬雪

男:感恩之心,感謝世間萬物,感謝你所擁有

2、一個殘酷的遊戲

女:還記得我們做過的一個遊戲嗎?這個遊戲比較殘酷,我們姑且給它一個名字,就叫《捨棄》,下面讓我們一一下游戲的結果。

(看多媒體課件)

男:從結果來看,參加遊戲的有45位同學,有效票數為43票。在這43位同學中,有41名同學最後將自己的父母保留了下來,這也説明父母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但是這個遊戲的過程中,我十分鐘的時間,很多同學沒能完成,都在苦苦的思索,進行着心理鬥爭:“到底先捨棄誰?”

女:但大家想想,如果換成父母的話,在選擇時,他們思索的時間又會有多少?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的爸爸媽媽在生與死的瞬間會憑藉自己的本能不假思索的、毅然的捨棄自己的生命,把生的希望留給子女。

男:下面請聽陳書穎同學講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真實的催人淚下的故事:《天亮了》

3、學生講故事:《天亮了》(附故事內容,見附錄一)

男:大家都被故事裏的爸爸媽媽感動了,這種場面,這種永遠失去的痛楚地的的確確最能打動我們,也最能觸動我們內心深處的脆弱。但是,這種生死離別的場面,失去雙親的情境並不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那麼,在平凡的生活中,就沒有令我們感恩的事了嗎?不,當然有!

請欣賞情景劇《一碗蟹肉餃》

4、情景劇《一碗蟹肉餃》

角色:母親(楊一凡)、孩子(顧懿珺)、老奶奶(黃添)、小吃店老闆(鄔少傑)、旁白(陳書穎)

旁白:故事是這樣的:秀秀是個住宿生,每個週末才能回家。每次回家媽媽就會給她做最愛吃的蟹肉餃,這種蟹肉餃做起來相當的麻煩......

女:感恩是畫筆,學會感恩,生活將精彩無比

男:大塊的寫意,酣暢淋漓;細緻的工筆,細膩精美。

女:其實,我們同學自己也有一種對感恩的獨到見解,並用我們特殊的方法來加以詮釋。

男:接下來有請我們的呂福源、朱汪俊為我們帶來相聲《感恩雜談》

女:説得不好,掌聲來揍;秀得不好,雞蛋伺候!

5、學生相聲《感恩雜談》(附相聲稿,見附錄二)

男:在歡聲笑語中,我們的主題班會也將接近尾聲……

女:且慢,在這感恩節之際,我們是不是忘了感謝一位我們身邊的人?

男:是……?

女:沒錯,他就是我們的副班主任王拓老師。

男:是啊,每天的早自習、眼保健操,王老師都準時來到教室中,關心我們的學習生活。

女:只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在本月底,王老師就將離開我們,離開上海,回到他的故鄉任教……

男:在此離別之際,我們班中的許多同學都有些心裏話想對他説……

6、學生自由發言

7、結束班會

演唱手語歌《感恩的心》

女: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男: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男:豈在朝朝夕夕

合:讓我們可共同用一曲感恩的心,來祝願王老師一路順風,來感謝所有關心過,幫助過我們的每一個人!

全體同學演唱《感恩的心》

附錄一:

故事《天亮了》

在生和死的瞬間,父母想到的並不是自己,他們用雙手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兒子,這就是父母之愛。看過0年3·15晚會的人們可能都還記得晚會最開始的那首歌———《天亮了》,這是歌手韓紅自己創作自己演唱的。可是誰知道這動人的歌聲背後,還隱藏着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

那是1999年10月3日上午,一對年輕的夫婦帶着活潑可愛的兒子潘子灝,興致勃勃地來到貴州省興義市有着“天溝地縫”之稱的馬嶺河風景區旅遊。這裏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每一個遊客得臉上都洋溢着歡樂的笑容。中午11時30分左右,年輕的三口乘坐風景區的纜車準備上山,當時一次只能乘坐10人的纜車,在大家爭搶中擠進了25人。纜車還是緩緩的開動了,身旁的樹木、景色漸漸的一到了腳下,從空中往下看,有一種壯觀的美麗。就要到山頂了。(稍顯輕快)

(語氣突轉)突然,當纜車上到100多米高的頂點時,沒等他們開門下車,纜車突然下滑,並以極快的速度墜下山底,重重摔到了山下平台上,一場悲劇就發生在這樣一個美麗的風景點。(語速慢!!)

這場事故死亡14人,傷22人,受傷的22名遊客中,當時只有兩歲半的潘子灝因為父母在纜車墜地的一瞬間(加重語氣),把他高高舉起,給了他第二次生命,而年輕的父母卻帶着遺憾雙雙離開了人世間。

在生和死的瞬間,父母想到的並不是自己,他們用雙手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兒子,這就是父母之愛啊

  社會感恩節教案5

  一、活動目的

一年一次的感恩節,讓學生從感恩自然、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父母、感恩同學四個方面着手,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二、活動形式

遊戲,朗誦,歌曲。

  三、活動過程

  (一)感恩父母

「主持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愛永遠是最偉大的!在人的一生中,對自己恩情最深的莫過於父母,是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是父母辛勤地養育着我們。

下面請聽兩則小故事。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在全國以實施“跨世紀教育工程”而著稱的上海建平中學,一個13歲少年的題為《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的發言,使全國女市長考察團的26位成員潸然淚下。這位同學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她幼小的肩膀過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較多責任和義務,為了買一盤母親喜歡的滬劇磁帶,她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頭跑了整整六個小時!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對自己的父母瞭解嗎?瞭解有多少?請完成下列問卷調查:1。爸爸媽媽每天幾點起牀、幾點上班、幾點下班?2。下班回家後,還要為你做些什麼?3。爸爸媽媽每月為你花費的錢佔了工資的多少?4。爸爸媽媽每月為自己花費的錢佔了工資的多少?5。在你的學習上,你爸爸媽媽給過你幫助嗎?6。你父母知道你生日嗎,給你過生日嗎?7。你幾點起牀?8。你回家後為你父母做過什麼?9。你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嗎?10。在父母的工作上,你給過他們什麼幫助嗎?11。你能為父母分擔憂愁嗎?你知道父母最大的煩惱是什麼嗎?12。你知道父母的健康狀況嗎?

「主持人」下面是詩朗誦(詩歌略)

  (二)感恩老師:

「主持人」除了父母,我們更應該感謝老師。讓我們邀請班級的任課老師上台,向他們獻花,表示感激之情。

(師生一起做遊戲:兩人三足)

「主持人」請同學誇誇我們的好老師。一人説一句讚美的話。不能重複。

  (三)感恩同學

「主持人」讓我們玩一個小遊戲:請兩位同學上台,一位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與題目有關的內容,另一位猜猜看。(題目略)

「主持人」同學間的友誼十分重要,應該感謝他們陪伴我們三年多。接下來,請説出你對同學的真心話。(同學讀出紙條上的話)

「主持人」接下來玩一個小遊戲:心口不一。遊戲規則:在1—5裏説數字,要和手指所示的不一樣。口令為“心口不一我最棒+數字”。

「主持人」下面是同學詩朗誦——

友誼,像一盞明燈,將我的靈魂照亮。/友誼,驅散了我心中的孤獨和悲傷。/啊,真正的友誼,/給人以無窮的温暖和力量。/友誼需要忠誠去播種,/友誼需要熱情去澆灌,/友誼需要諒解去護理,/互相關心,不斷勉勵!/讓我們攜手並進,建立起真正的友誼!

  (四)感恩生命

「主持人」我們還應感謝生命,感謝大自然賜予我們美麗的環境。請聽《小草》。

「主持人」小草為何不畏孤獨?(同學討論)小草尚且有一顆感恩的心,何況我們人哪!

  (五)結語

「主持人」因為懂得感恩,生活中一次小小的善舉都會很容易地被感動,我們共同家園才會更加和諧美好,大自然才能更加慷慨地造福於這個世界。讓我們在感動中讓心兒變得更加柔軟、更加慈悲。

  社會感恩節教案6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幼兒園裝修施工現場,讓幼兒瞭解工人叔叔辛苦的勞動為我們帶來更美麗的環境,體會工人叔叔的辛苦。

2、通過給工人叔叔送水喝,表演節目,説一句感謝的話,培養幼兒尊重勞動,懂得感恩的情感。

3、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4、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準備:

1、提前向幼兒説明活動意圖,交代注意事項(安全、活動環節)

2、準備兩個集體小節目(歌曲、兒歌)

3、準備開水、紙杯

  活動過程:

一、談話:

師:孩子們,你們度過了一個開心的假期,又來到幼兒園,發現幼兒園有什麼變化啊?

幼:變漂亮了(請幼兒簡單説一説有哪些變化)

師:是的,幼兒園重新裝修了,為了讓小朋友早一點上幼兒園,施工隊的工人叔叔每天不停地幹,晚上都要幹到很晚才去吃飯、休息。有了這些工人叔叔辛苦的工作,幼兒園比以前更漂亮,更乾淨,小朋友生活在這裏會更開心。你們發現了嗎,現在我們幼兒園的院子裏還有很多工人叔叔在鋪地,把以前總是讓小朋友摔跤的、不平的地面換上新的漂亮的平平的地面。

二、討論:

1、師:今天,老師想帶你們去看一看工人叔叔是怎麼工作的,那麼你們見到工人叔叔我們應該説什麼呢?我們能為他們做點什麼?(引導幼兒互相交流、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啟發幼兒説出見到叔叔要説謝謝、請他們休息一下,請他們喝點水;為他們表演節目)2、確定節目:從平時學的歌表演、兒歌、唐詩中挑選出:《小樹葉》《貝貝上中班》《漁歌子》《山行》

三、交代注意事項:

1、注意安全,不要在施工場地玩鬧,不要亂拿亂動施工工具和材料。

2、排好隊,有秩序,有禮貌

3、參觀完以後表演節目,送水並説一句感謝的話

四、參觀施工現場

將幼兒帶到施工現場,安靜地觀察工人叔叔的勞動,教師引導幼兒邊參觀邊討論:工人叔叔累不累(一直蹲着,很累),髒不髒(身上手上都是泥土),地面變得怎樣了(很平很漂亮)

五、表演節目

1、在教師引導下,幼兒一齊對施工工人説:“叔叔,歇會兒吧,我們給你們表演個節目”

2、歌表演:《小樹葉》兒歌《貝貝上中班》唐詩《漁歌子》《山行》

六、送水

每個幼兒用紙杯端一杯水,送給工人叔叔,並説一句感謝的話,如:叔叔辛苦了,請喝水;謝謝叔叔,請喝水…

結束活動:帶幼兒回活動室,請幼兒説一説自己的心情

活動反思:本活動利用一個非常適合的時機和機會,自然真實地完成整個活動過程,由於有幼兒對幼兒園環境變化的真切感受做鋪墊,所以很好地實現了活動目標,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談話和討論環節,幼兒在老師引導下,能夠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有部分幼兒能夠想到要説謝謝,在討論“我們能為他們做點什麼”時,很少有幼兒能説出老師預設的答案。在參觀、表演節目、送水活動環節中,幼兒表現得懂事而真誠,可以看出,參觀現場的活動,對孩子觸動是比較大的,它能夠讓孩子近距離地真實地感受和體會,比言語上的説教效果好得多。活動結束環節,孩子們還沉浸在剛才的情緒中,七嘴八舌地説着工人叔叔幹活很辛苦:我看見叔叔都流汗了,我看見叔叔的手都破了,明天我還要送水給叔叔喝,明天我帶好吃的給叔叔吃等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