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讀後感(通用45篇)

來源:文萃谷 5.03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荷塘月色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荷塘月色讀後感(通用45篇)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1

《荷塘月色》描寫了“我”夜晚在荷塘邊散步時看到的美景。

荷塘月色寧靜,卻也不乏熱鬧,容易使人遐想,使我深深陶醉。那晚的荷塘簡直像仙境一樣美麗,是所有人都想親眼看看——畢竟只是想想罷了。

那荷塘並非什麼著名的5A級旅遊景點,但為什麼朱自清就能發現並體味這番美景呢?我想有以下兩點:

首先,朱自清是個感情細膩,熱愛大自然,善於觀察生活的人。正是由於他善於捕捉生活中每處細微的風景,才能捕捉到這般美景。

其次,朱自清自幼飽讀詩書,面對這樣的美景,他怎能不不由自主地聯想到一些古人描寫荷塘的詩詞呢?於是,他又給荷塘的景色平添了幾分情趣與雅趣。

我以前總覺得生活枯燥無味。但是讀了《荷塘月色》之後,我才發現生活中原來有這麼美妙的東西。我想:為什麼我不能像朱自清一樣細心觀察生活呢?其實生活中處處有風景,只要我們細心的觀察並發現他們所藴藏的美。

樂觀的看待生活吧,平凡中往往也有許多美不勝收的景色,這樣,你就會找到生活中的樂趣所在,並且,熱愛生活。

讓我們一起去尋找風景,尋找美麗吧!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2

《荷塘月色》這本書是由著名散文詩人朱自清所寫的。朱自清的散文的詞句都非常的細膩。他的散文一般以樸素縝密,清雋沉鬱,語言洗練,文筆清麗著稱。他的文章極富真實感情。有時,我竟然還陶醉其中,讓我不得不

稱讚朱自清的文章寫得實在是妙啊!

這本書中令我最難忘的,就屬那片《吃的》了。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英國的吃食。作者用樸素卻風

趣的文字,對英國的吃食進行了詳細的記述:從可口的小吃,豐盛的主食到精細的茶點,一一細細道來,出了作者細膩的觀察力和濃濃的生活氣息。作者還用閒話似的筆觸寫出了英國吃食的種類,品味和歷史。

而且隨時隨地地將之與中國食品進行比較,使讀者感到新奇而有趣。

因為作者對生活的觀察細緻,所以本文素材很豐富,讓讀者十分感興趣,不僅讓人覺得新奇親切,也讓人耳目一新呢!

剛剛拿到這本書時,我是想自己讀的,讀完這本書時,我彷彿身臨其境哩!並且我推薦給我的女兒,我讓她大概地翻了一下,可能對於三年級的孩子有的詞句她也看不懂,但我讓她多讀幾倍。希望天能夠感受到文章的魅力!同時也推薦給大家。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3

月,每夜都向大地撒下清冽的光輝。當我抬頭仰望時,不知該用怎樣華麗的詞藻去形容他。和,更是不可褻瀆的。從未敢輕易下筆去寫它們,只因自己能力有限,貿然下筆會壞了他們在心中的印象。而在朱自清先生的筆下,卻是讓人彷彿身臨其境,親身感受到那淡淡的月光和蓮花的清香。

“想幾天玩哈桑,一個人在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是啊,在幽僻的小徑上,在蒼茫的月下,靜靜的去思考一些人生哲理;或是尋一清淨,就一人緩步走在路上,就這樣輕輕地走着,拋開世俗的煩惱,多麼輕鬆。

“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些顫動,像閃電般,霎時穿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肩並肩密密的挨着,這便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這便將這荷寫活了,“凝碧的波痕”是風的傑作吧,那拂面而來的風,襯出了荷的美,這美,是妙不可言的。

我心裏有個盼望,能親自去領會那荷塘、那月色。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4

不知為什麼,我對《荷塘月色》有種特別的感覺,不只是朱自清的散文,更是對鳳凰傳奇歌中的《荷塘月色》的喜愛,他總能帶給我一種美麗的感受,總能讓人忘掉一天中的不愉快。

朱自清先訴説了自己的不寧心境後,描寫了一個寧靜的與現實不同的環境——荷塘月色,通過對傳統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潔的明月的描繪,象徵性地抒發了自己的潔身自好和嚮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為排遣心中的鬱悶,夜深獨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個人,靜靜地看,悄悄地行,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他覺得自己是個自由的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説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並深情地發出了內心的聲音:“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朱自清筆中的《荷塘月色》真真切切描用繪了一幅引人入勝的荷塘月色圖,那妙不可言的景象總是讓人心曠神怡,陶然忘記。文中寫荷花荷葉作者運用了比喻擬人多角度,多層次的刻畫了其優雅而美妙形象。作者在寫荷香時,運用了光和影的和諧之美,讓人不僅感到美不勝收。優美而帶有淡淡的哀傷,正是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我喜歡這樣的一幅美景。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5

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是如此令人陶醉。亭亭的荷花,宛如夜空閃爍的星星;田田的荷葉,恰似女子曼妙的羅裙。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西洲曲》之句蕩於耳邊——荷塘中的蓮葉如一條翠綠的裙兒,荷花綻開美豔的笑容,有江南女子猶抱琵琶半遮面之意,如水的月光輕輕灑向荷塘,如輕紗一般,疊疊地照着荷塘。碧葉底下的脈脈流水令人如痴如醉。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幽香,淡淡,渺茫的香,卻足以讓人寵辱皆忘。葉子和花微微顫抖了一下,又很快傳到那頭去了。

月,散着淡淡的光;荷,散着淡淡的香,一切都靜靜地靜靜地睡着,一切都像籠着的夢。

月光,隔着樹照過來,留下了斑駁的黑影,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有光與影的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月亮似仙女般美麗,似美貌女郎般可愛迷人,明月星光荷塘,帶着甜蜜進入我的夢鄉。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6

第一次讀荷塘月色還是在搜索朱自清時突然發現的,當時感覺題目跟那首歌的歌名一樣所以就點開看了看。

讀完《荷塘月色》時突然感到那時的風景比這裏的要美多了。現在的污染太重了,那樣的美景已經很少了。《荷塘月色》是一篇抒情的文章,主要説了作者日日走過的荷塘,變想在滿月的月光照耀下的荷塘是什麼樣子的。在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栩栩如生,描繪的很恰當,用細節描寫描繪出了荷塘四周和荷塘上面的美麗景色,文中最後還想到了一個習俗,還有關於這個習俗的兩篇文章。作者用了空間的順序。從家裏出發走在去荷塘的路上,看見荷塘上面的景色,又看見荷塘四周的景色,又忽然想起一個習俗,最後想着想着又到家了。那條路陰森可怕,如果沒有月光,估計我都不敢走。()荷塘上面的葉子像星星像舞女的裙子又像一粒粒明珠……

荷塘四周的樹,楊柳樹最多了把池塘團團包圍住。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可以看出那時候是夏天,作者在夏夜裏走到池塘邊觀看荷塘月色足以看出這是一篇抒情文。

哎,現在這樣的美景實在是少見了,只能從朱自清的筆下模擬出這個場景在腦海裏觀看了。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7

翻開了《荷塘月色》走入了書中。“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

朱自清──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從這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

“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讀着讀着我也似乎走進了這清華大學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賞美麗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陰森的小路在柔美的淡淡的月光下顯得不再令人害怕。愛熱鬧、愛羣居──當然是想和人民一起生活在一個美好的環境裏,想住在“世外桃園”。從名中我感到了作者內心的不寧靜、彷徨,我的心情也隨之而波動起來。

“走着”、“走着”、“我看見了荷塘”,田田的荷葉,零星在荷花,風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曠神怡。夾着薄雲的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簡直就是用光與荷花美麗的畫,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與描寫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筆下盡情的賞花觀月,我陶醉了……

我緩緩地合上了書本,閉上了眼回想着書中的偉大的民主戰士──朱自清,慢慢地,我睡了,希望夢中再能與荷塘相見。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8

《荷塘月色》這作品是朱自清先生寫的,我第一次見到這文章是在8月6日的《中國剪報》上。第一次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被他所描繪的那美色,意境所深深吸引,彷彿我就伴着皎潔的月光漫步在荷塘邊上。看完這篇散文,我就去網上查了朱自清先生的資料。

朱自清先生出生在江蘇揚州,是現代散文家,語文教育家,文學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更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朱自清先生曾在台州中學任過教,離我們是這麼的近,還親手種下現在已是校花的“紫荊花”《荷塘月色》是一篇描寫夏夜裏河塘中的荷花的散文。朱自清先生帶着淡淡的愁緒走出家門,趁着月色出來散步,順着幽靜的小路一路走來,自然而然來到日日經過的池塘邊,同樣在荷塘,在不同心境中去看那月下的荷塘。卻發現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樣的美,比之白天別有一番風致。荷花栩栩如生,荷葉婷婷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見荷葉隨風起舞時的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

讀着欣賞着朱老帶我進入的那個世界,我感到我也來到池塘邊,我化作那些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在風中一起搖曳,一起舞蹈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9

《荷塘月色》這篇文章,講述了朱自清先生晚上去荷塘觀景的事。作者先寫荷塘,荷塘裏有田田的荷葉,綠葉中綴開着的荷花,以及微風吹來的花香。緊接着又寫了微風過處葉動花顫的情狀,“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着,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先寫靜的畫面,接着是動的畫面。動靜結合,傳達出了荷塘富有生氣的風姿。

接下來又寫了月色,先寫月光如流水般傾瀉在花葉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先虛寫又實寫虛擬,表現了朦朧月色下荷花飄忽的姿態。

整篇文章借景抒情,在朦朧的景色中使人感到作者有淡淡的喜悦但又有些哀愁。

我讀了這篇文章,開始閉着眼睛想象:荷塘邊上,楊柳沙沙作響,清涼的微風拂過,荷花、荷葉輕輕地擺動。月光輕柔地撒下,那是多麼美啊!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10

雨,在窗外瀝瀝的下着,而我們的教室裏卻傳出了一陣悠揚的歌聲——《荷塘月色》。

聽着那歌聲,我好像已經進入那片“荷塘”了:皎潔的月光發出朦朧的光芒,透過樹葉在地上鋪了一層碎銀。一切景物彷彿都沉浸在乳白色之中。荷塘裏,有一隻青蛙在呱呱的唱着歌兒,給靜謐的夜晚帶來了一份生機。一朵朵荷花像陶醉了似的,隨着風兒輕輕的舞動着,搖曳着,在給青蛙伴舞呢!一隻只螢火蟲發着亮光給這朦朦朧朧的大地添了幾分神祕。魚兒在水中歡快地遊着,像在比賽似的,在荷花叢裏你追我趕,好不快樂!

突然我變成了一朵荷花,我的身上被月光披了一層輕紗,淘氣的魚兒圍着我轉來轉去,歌唱家青蛙在呱呱地叫着,好像在為我唱讚歌呢!我趁他們不注意,悄悄地綻放了,發出了濃濃的荷香。其他荷花們也不甘示弱,都努力地綻放花瓣顯示自己的美麗。

音樂聲突然停止了,我這才回過神來:我不是在看荷花,我是在聽荷花呢!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11

在朱自清的眾多散文中,最令我陶醉而沉迷的,便是這《荷塘月色》了。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有裊娜地開着的,有羞澀的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這月下的荷塘靜如隔世,風輕花香,吸引着詩人的光顧,同樣也吸引着我的目光。細細觀來,寬闊的荷塘中亭亭玉立着些沉睡的荷花、荷葉,我彷彿看到,月光柔和地鋪在花上、葉上,哪怕是最中央的花蕊,月光也慷慨地灑下她的憐愛,整個荷塘好似籠罩着輕紗,在夢中沉睡。空氣中,淡淡的花香,夾雜着薄薄的霧氣,真是個人間仙境啊。我忍不住就要跳進書中,與那荷花共舞,與那荷葉共樂。

"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也更見風致了,月光如流水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上。"花兒受葉兒滋養,葉兒被流水洗滌,一切的生命源於這水,這脈脈的水,這清澈的水,這細密密的水,而水卻被荷葉朦朦朧朧地蓋住了,使葉子更清更晶了。在這淡月微雲之下,我的思緒也忽然想到了"明月清風照綠葉,輕雲薄霧映彩荷。"這句話,用它來形容這荷塘意境,再合適不過了。

伴着這清香的荷塘,我深深地體會到作者對美的嚮往,對寧靜平淡生活的憧憬和對家鄉那種江南水鄉的無限回憶與懷戀。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12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頭,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這是朱自清先生對北京清華園荷葉的印象。在他的文中,我彷彿走到了那片荷塘前,看見了那晚的一塘荷花,和那淡淡的月色。

這篇散文寫於“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期間,在那段黑暗的日子裏,看任何事都應當是索然無味的吧,但朱自清先生卻從荷塘中讀出了別種的滋味。那時的荷塘與平時並無異,但不一樣的人能賞出不一樣的感覺。在他眼中“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他是憤懣的,不滿的,但又有着一些無可奈何,對於當時的他來説,除了借這一塘的荷花抒發心中的苦悶,又有其他什麼方法嗎“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也許,那時的他,正是這樣的孤寂與彷徨吧。

相比之下,我對荷花的印象就活潑多了。一到夏天,最愛的便是到大明湖看荷花,湖畔的風都夾雜着一股淡淡的荷香,又捲起湖中許多水滴,被風一陣陣的打在臉上,有種説不出的愜意。湖中的荷葉則是構成了一個綠色的屏障,阻隔人們的視野,似是故意將蓮藕隱藏在底下,不想讓人找到,只能看見湖面上瀰漫着已成綠色,令人心曠神怡。

我愛大明湖的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13

我家有一個大書櫃,裏面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童話、繪本、小説應有盡有。但是,每次我都會不由自主抽出《荷塘月色》,這可是我最愛的一本書。

它的封面是一朵嬌豔的在碧綠的荷葉上,好似漂浮在夢幻般的荷塘上,再配上“讓震撼心靈的華彩美文,滋養我們的精神生命”的這句話,真是充滿了詩情畫意。

儘管它沒有精美的插圖,只是由生活的感悟、故人舊事、行走的蹤跡、思索人生幾個部分構成,但每次捧起它,我就再也放不下來。

其中,我最喜歡讀《荷塘月色》這篇了,它讓我想起了《西洲曲》: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滿是田田的葉子。”讀着這些優美、傳神、令人心曠神怡的文字,我似乎也走到了一片月光下的池塘邊,看到了一池的荷花,自己也變成了那一朵最美麗的荷花。“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這是多麼美麗的畫面,我好像也沐浴着皎潔的月光,做起了一個荷塘月色的夢。

這本書我已經看了一遍又一遍,每次閲讀都有驚喜,我在《背影》中感受到的温暖,《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讓我無比驕傲,《生命的價格—七毛》令我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

每次閲讀都讓我如痴如醉,這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14

這個寒假我讀了許許多多有名的散文,但是,讓我記憶頗深的還是《荷塘月色》。

這篇文章的作者朱自清——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他曾寫過許多有名的文章,比如我非常喜歡的《匆匆》,《春》《背影》等,而從這文章中的晚上荷塘邊皎潔的月色可以看出作者渴望追求美好的生活,對黑暗的現實想“超然”又想“掙扎”的心跡。

“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讀着讀着我也似乎走進了這幽僻的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賞美麗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陰森的小路在柔美的淡淡的月光下顯得不再令人害怕。愛熱鬧、愛羣居——當然是想和人民一起生活在一個美好的環境裏,愛冷靜、愛獨處“白色恐怖”,當然在這種“白色恐怖”中,想住在“世外桃園”。從文中我感到了作者內心的不寧靜、彷徨,我的心情也隨之而波動起來。

“走着”、“走着”、“我看見了荷塘”,田田的荷葉,零星在荷花,風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曠神怡。夾着薄雲的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簡直就是用光與荷花美麗的畫,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描寫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筆下盡情的賞花觀月,我陶醉了……

看着看着,突然美麗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圍着蓊蓊鬱鬱的樹,樹間透着光,可是光卻是如此的無精打采,這時的主角幾乎成了熱鬧的蟬和蛙,我彷彿又回到了起初的不寧靜……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15

最近,我讀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背影﹒匆匆》。在眾多清新美麗的散文中,我感觸最深的就是《荷塘月色》。

荷花,清雅脱俗,獨步人間,曾獲得無數文人仰慕和歌頌。“含笑佇立,嬌羞欲語”是把荷花寫成美女.。“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是寫荷花在陽光下的豔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寫荷花的品性。而《荷塘月色》,卻寫出了的月光下潔淨祥和的荷塘美景。

讀着這篇這篇文章,我似乎與作者並肩散步。在柔美的月光下,陰森的小路並未使我害怕。我一邊聆聽着作者的娓娓訴説,一邊欣賞着美麗而令人動情的荷塘月色。一陣微風吹過,淡淡的荷花香也令我為之一振,放眼望去池塘中那一大片盛開的荷花,格外嫵媚動人。田田的荷葉,零星的荷花,風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曠神怡。夾着薄雲的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作者為我們呈現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風景畫。我盡情地賞花觀月,深深地陶醉在靜謐優美的意境之中。

我讀文章,一遍遍地體驗着作者通過寫景抒發出來的那種情感,那淡淡的喜悦中滲透出來的絲絲憂傷。這憂傷大概是作者開頭説的“心裏頗不寧靜”造成的。心情不平靜的作者,卻為月色中的荷塘營造出一種恬靜安詳的氛圍。多讀這樣的文章,常常沉浸在這樣的氛圍裏,真能讓人靜下心來呢。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16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讀着朱自清先生筆下的《荷塘月色》,彷彿自己也置身於一片荷塘之中,真讓我有一種説不出的愜意啊! 朱先生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筆下的《荷塘月色》竟是如此的美妙,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查閲了一些關於朱先生的資料,原來,朱自清先生是我國近代的一位著名作家。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為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我想,是不是江浙的秀美塑造了朱先生細膩的文風呢?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一九二七年在北京清華園寫的。我想象着在一個美妙的夏夜,伴着皎潔的月光,嗅着淡淡的荷花清香,那是多麼曼妙! 夏夜的荷塘,真是美極了!!荷花有裊娜的開着的,有羞澀的打着朵兒的。美麗的荷花舞姿優美,把最美的一面展現給了大家!!給美麗的夏夜增添了秀色! 讀到這裏,我彷彿覺得自己也是一朵美麗,羞澀的小荷花,正伴着微風翩翩起舞呢!小金魚游過來,告訴我昨天他換了一身美麗,漂亮的小裙子,小青蛙跳到我的荷葉上,碰了碰我的小花瓣,可愛地對我説:“哇!荷花姐姐你長得好漂亮啊!”頓時,我覺得自己太幸福了,真是太快樂了! 突然。“吃飯了!”媽媽的叫聲把我從美夢中驚醒! 回味這一切,真是太令人陶醉了,真是太美了!!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17

我讀完《荷塘月色》,我很喜歡朱自清的作品,令我陶醉。我打開書一看,我一看“荷塘”這個地名,我便想起去年的暑假前,我一個人到奶奶家旁邊的花園觀賞荷花的情景。那寧靜的畫面讓我至今想起來還恍如昨日。記得那天晚上我在家裏一個人,感到寂寞,也像朱自清先生一樣尋排遣,我揹着手踱着出了家門,我想起那個美觀的小花園。我獨自走在曲曲折折地小石頭路上,抬頭一看,看見有滿月的光很美好的。

我緩緩地走在路上,彌望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的都是樹,有的明亮可辨,有的陰陰暗暗,而最多的是鬱鬱葱葱的松樹。令人看起來多可怕!但我有點勇氣走下去,走着走着,豁然開朗!啊!原來在荷塘的周圍都是銅枝鐵幹一樣的樹,中間的荷塘裏有不少荷花的花蕾,像安睡的樣子。我只好輕輕地走步。走到荷塘的旁邊,坐下一看,荷塘有田田的葉子,層層的葉子中間,朵朵粉紅色的花,中間露出幾絲淡黃色的花蕊,還有的荷花白如玉石。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使我心曠神怡!

突然,一朵荷花裏有燈光閃爍,變成粉白色的荷花燈,彷彿寶蓮燈似的,真漂亮!我非常不可思議!我想知道里面是什麼東西?打開一看,哇!是一個螢光閃閃的小螢火蟲,我好奇地看着它,螢火蟲慢慢地飛落在我的胳膊上。螢火蟲悄悄地跟我説:“你不要寂寞,多來看荷塘一下。”螢火蟲又飛來舞去地回去了。我有點心灰意冷,我站立轉身沿着荷塘走回去。我觀賞完荷塘,大飽眼福,戀戀不捨地離開荷塘。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18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來自朱自清寫的篇目《荷塘月色》,讀完這一篇文章之後,有許多的感受。在其中,我最喜歡其中的第五段了。

在這一段中,起先便開始由月光映入荷花開頭,讓人不覺的想象到了一個美麗的夜景,月光像流水一樣靜靜的泄在荷葉上,把荷花照應着一樣牛乳洗過一樣的白,一切都好像夢一樣,環繞着我們。之後,又把景物轉到了四周,遠光穿過高高的樹木,灑在了荷塘中,通過月光的照射,路旁柳樹的影子映到池塘的荷花上,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景色。

在這一段中,作者把所見所聞形象的描寫了出來,靜靜的月光,勃勃的青霧,在月光照耀下的荷花,淡淡的雲,樹影和月影,這些景觀處處顯示着幽雅寧靜,而這些獨特的感受只有在獨自處於夜晚的荷塘邊才能感受得到,在這裏,荷塘中的荷花與月色相互交融在一起,再通過一些周圍的景物的烘托,為第六段在寫荷塘四周的景物做了鋪墊。在這一段中,作者也用了一些修辭手法,比如“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這一句,作者就用了通感的手法,從視覺轉移聽覺,形象的溝通了人的感官,進行了多角度的描寫,使文章更加的充實,更加的豐富。還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這一句,用一個“瀉”字,以動寫靜,寫出了月光的柔和,幽靜,使讀者身處於此環境之中。

總之,在這篇文章中,有許許多多的優美語段,但我獨愛這一段,或許因為喜歡這柔和的月光吧。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19

幾周,我讀過一篇文章,它的名字叫《荷塘月色》,這篇文章寫得很美,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這篇文章寫得很美,尤其是對荷花、葉子以及月色的描寫,以人心曠神怡,久久不能忘掉。每次,我讀完以後,覺得好像學到了什麼人也不知道的知識。每讀一遍,都是那麼愛不釋手,彷彿手裏捧着金子似的。

然而,除了寫景寫的美,我更加讚賞的是對荷花品格的描寫。荷花出淤泥而不然,我們人不也要擁有這品格嗎?

《荷塘月色》是一篇很優雅的散文。作者是中國現代詩人、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寫的。寫的是朱自清先生夜晚出來散步,走到了荷塘邊,欣賞荷花、葉子和月色。之後,又想到了寫荷詩。

中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小時候家裏窮,於是就去做雜貨店的勤儉工。在店裏客人很多的時候,華羅庚卻能安心驗算數學。

再比如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在那麼窮的地區都能好好學習。這些精神不都值得我們學習嗎?

再看看現在的我們,一等教室裏很吵鬧的時候,就找藉口不好好讀書。時間是我們的 ,不抓緊時間學習,將來怎麼報答父母和祖國呢?那些不抓緊時間學習的同學,為什麼不能學習貧困地區的孩子,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能認真學習呢?

我們每個同學都應該學習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這樣,將來我們的祖國會更加繁榮昌盛。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20

今日我們學了一篇來自朱自清寫的著名篇目《荷塘月色》,讀完這一篇文章之後,有許多的感受。在其中,我最喜歡其中的第五段了。

在這一段中,起先便開始由月光映入荷花開頭,讓人不覺的想象到了一個美麗的夜景,月光像流水一樣靜靜的泄在荷葉上,把荷花照應着一樣牛乳洗過一樣的白,一切都好像夢一樣,環繞着我們。之後,又把景物轉到了四周,遠光穿過高高的樹木,灑在了荷塘中,經過月光的照射,路旁柳樹的影子映到池塘的荷花上,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景色。

在這一段中,作者把所見所聞形象的描述了出來,靜靜的月光,勃勃的青霧,在月光照耀下的荷花,淡淡的雲,樹影和月影,這些景觀處處顯示着幽雅寧靜,而這些獨特的感受僅有在獨自處於夜晚的荷塘邊才能感受得到,在那裏,荷塘中的荷花與月色相互交融在一齊,再經過一些周圍的景物的烘托,為第六段在寫荷塘四周的景物做了鋪墊。在這一段中,作者也用了一些修辭手法,比如“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這一句,作者就用了通感的手法,從視覺轉移聽覺,形象的溝通了人的感官,進行了多角度的描述,使文章更加的充實,更加的豐富。還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這一句,用一個“瀉”字,以動寫靜,寫出了月光的柔和,幽靜,使讀者身處於此環境之中。

總之,在這篇文章中,有許許多多的優美語段,但我獨愛這一段,或許因為喜歡這柔和的月光吧。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21

我讀完《荷塘月色》,我很喜歡朱自清的作品,令我陶醉。我打開書一看,我一看“荷塘”這個地名,我便想起去年的暑假前,我一個人到奶奶家旁邊的花園觀賞荷花的情景。那寧靜的畫面讓我至今想起來還恍如昨日。記得那天晚上我在家裏一個人,感到寂寞,也像朱自清先生一樣尋排遣,我揹着手踱着出了家門,我想起那個美觀的小花園。我獨自走在曲曲折折地小石頭路上,抬頭一看,看見有滿月的光很完美的。

我緩緩地走在路上,彌望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的都是樹,有的明亮可辨,有的陰陰暗暗,而最多的是鬱鬱葱葱的松樹。令人看起來多可怕!但我有點勇氣走下去,走着走着,豁然開朗!啊!原先在荷塘的周圍都是銅枝鐵幹一樣的樹,中間的荷塘裏有不少荷花的花蕾,像安睡的樣貌。我只好輕輕地走步。走到荷塘的旁邊,坐下一看,荷塘有田田的葉子,層層的葉子中間,朵朵粉紅色的花,中間露出幾絲淡黃色的花蕊,還有的荷花白如玉石。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使我心曠神怡!

突然,一朵荷花裏有燈光閃爍,變成粉白的荷花燈,彷彿寶蓮燈似的,真漂亮!我十分不可思議!我想明白裏面是什麼東西打開一看,哇!是一個螢光閃閃的小螢火蟲,我好奇地看着它,螢火蟲慢慢地飛落在我的胳膊上。螢火蟲悄悄地跟我説:“你不要寂寞,多來看荷塘一下。”螢火蟲又飛來舞去地回去了。我有點心灰意冷,我站立轉身沿着荷塘走回去。心得體會我觀賞完荷塘,大飽眼福,戀戀不捨地離開荷塘。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22

讀《荷塘月色》,這篇文章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有很多種説法,我個人的理解是:《荷塘月色》一文表達了作者閒適的'心情,描寫了月下荷塘的自然之美。本文然我感觸很深的,莫過於作者對於景物極其細緻的描寫。對於月下荷塘的描寫我印象頗深,尤其是那柔美的月色。

沒有電,光源惜缺,白天靠太陽,晚上自然靠月亮。明月當空,月有着它的素淨之美。看天涯明月,寄相思之緒。明月市場成為愛情的見證,著名的神話“嫦娥奔月”反映出了古人對月亮的迷戀、幻想,亦印證了無論是實際還是精神層面,月亮在古人心中的特殊地位。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裏所發出的感慨使人驚歎。由人思月,人生短促,自然無盡。月在人亡是常有的事。多年後,更迭了朝代,明月換撥人看,《荷塘月色》中作者亦與月產生了共鳴,不同的地點,相隔甚遠的時間,作者來到荷塘,月光柔和的照射過來,一種美,一種迷幻,亦或一場夢……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我比較喜歡納蘭容若《蝶戀花》中的這幾句,悽美卻又不失幾分靈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筆下的月頗有異曲同工之妙,月並不完整,但它卻有着它完美的缺憾。這也許是眾多文人將自己內心的空缺寄託與明月的原因吧。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23

各種煩惱圍繞着朱自清。他有點心力交瘁了。有一天,他在院子裏乘涼的時候,忽然想起了荷塘,想起這個熟悉的地方。

現在靜了,路上只有他一個人,彷彿這片天地都是他的。之前一定要説的話,現在也可以不説;之前一定要見的人,現在可以不見;之前一定要做的事,現在可以不做。這段時間是作者難得的獨處時間,難得的冷靜時間。

月光配合着荷塘的景象,堪稱美妙絕倫:月光如流水一樣,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是恰到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

此文大部分都是寫景的。但在字裏行間依然可以感受到作者那淡淡的憂傷。顯示出朱自清受不了那瑣事的糾纏,願到一個清靜的地方,靜靜地享受這美妙的生活。比起在現實中的自己,這是的自己明顯是個無拘無束的自由人。

朱自清是帶着憂愁出來的。但是最後的結尾又是他“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了好久了。”

這美麗的景色可以讓作者忘記自己的憂愁了吧?但是“熱鬧是它們的。”作者還是無法擺脱那一縷愁傷,淡淡的哀愁與淡淡的喜緒相互交織,給優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朧的薄紗,清幽淡雅、朦朧和諧,荷塘與月色融成了一體!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24

我不由的產生疑問,朱子清先生為什麼要寫下這篇《荷塘月色》?作者從去荷塘的途中走過曲徑、樹、看到月色。不免產生淡淡的哀愁。在凝望荷塘邊景荷葉、荷花、荷香、荷波、月光 ,不免產生淡淡的喜悦 。

我們眼見的荷花:“裊娜”“羞澀”“點綴”微風迎面還“送來縷縷清香”“彷彿……渺茫的歌聲……”;

我們眼見的荷葉:“與花……顫動”“肩並肩密密的挨着”“凝碧的波痕”;

我們眼見的荷塘:“薄薄的青霧”“浮”。

我們眼見的樹林:“彎彎的楊柳”“稀疏的倩影”“漏着幾段空歇”“樹縫漏着一兩點燈光” “月光是隔……荷塘上”。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的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於是朱子清筆下的《荷塘月色》就成了謙謙君子,成了抒情散文中的異苑奇葩,成了

散文史上的牡丹風華。

梁元帝《採蓮賦》裏説得好:

於是妖童媛女,盪舟心話:[益鳥]首徐回,兼傳羽杯;棹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餘,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周敦頤《愛蓮説》裏説得好: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不妖。

我在這兩位大作家在他們的筆下,細細品位,宛如一幅幅淡淡的丹青,幽幽掛在我們的眼中。令我們掛念、令我們思、令我們陶醉……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25

假期裏,我們要完成六本書的閲讀,我將最能讓我感動的三本書寫出來。這是第一篇。

《歌聲》:我們都知道,歌聲只能聽到,而作者利用觸覺、視覺、嗅覺形象的、詩意的將作者所聽到的“中西絲竹合唱”的三曲清歌形象的描繪了出來,讓我們通過這三種感覺知道這聲音是非常美妙、非常動聽的。

《匆匆》:是的,我們要抓住任何機會,來填滿即將流去的無聊的時候,讓這些正沒有事情可做的時候成為一種可能,一種超越自我的可能。作者運用其豐富的想象能力,形象的描繪了燕子,楊柳,桃花等自然萬物的榮枯,表達了其內心的複雜情感,描繪到了極限,動人心扉,耐人尋味。

《荷塘月色》:看到這個題目,我以為只是純純的描寫月色下的荷塘,但看了導讀後,我知道,作者是藉助這篇文章抒發了其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走出現實而又不能的複雜感情。作者通過描寫荷塘、描寫月色巧妙結合起來,突出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光朦朧、優雅之美,還運用了“通感”這種修辭手法,讓讀者記性深遠的想象。

《春》:這算是我看過的最美的一篇散文了。這是一幅從內心深處繪製出的一副藝術畫。春季,男女老少都在這個季節裏表現出生命的自由、活力。通過這篇文章,我們進一步認識了天真熱情,欣喜歡快,熱愛美好生活,熱愛國家民族的作者,和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26

今天,我閲讀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朱自清的文章,總給人一種美麗、寧靜、自由的感覺,他筆下的荷花,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那是怎樣一種美麗啊,細緻到彷彿微隙空氣裏的灰塵粒子都寫得一清二楚——似曾在夢中遇見,微風蕭瑟,品一番月夜荷花。

生活,還是需要一些情致的。在月圓之夜裏,作者獨自漫步在清華園,所見的景色,都是那麼清雅別緻:“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傾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恬靜的語言如夢如幻,一動一靜,隱含着一種清麗的文學之美。難怪作者傾心於此,就是因為荷塘的沁人心脾吧。

這樣安靜的夏夜裏,聽着蛙聲蟬鳴此起彼伏,靜賞一番荷花——該是多麼愜意的事!清華大學的僻靜角落,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襯托,應情應景,且又是一番享受。

荷塘月色的美麗,可以使人忘記憂愁。文中,我看清了作者的寫作背景——戰爭、硝煙、人民沒有自由。在這樣如此惡劣的條件下,作者朱自清用文字的形式抒發自己對舊社會的反對和不滿,卻又在荷塘的美麗裏忘記憂愁的心事,環境,真的可以靜心呢。

與作者一起賞花觀月之時,我深深地陶醉了。合上書,此時此刻,對身邊瑣事的困窘、尷尬和懵懂全然消失,只有幾近享受的感覺遊離在心。彷彿繁華落敗,觀賞者卻意猶未盡。

睡了,卻正與荷塘相見……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27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讀着朱自清先生筆下的《荷塘月色》,彷彿自己也置身於一片荷塘之中,真讓我有一種説不出的愜意啊!

朱先生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筆下的《荷塘月色》竟是如此的美妙,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查閲了一些關於朱先生的資料,原來,朱自清先生是我國近代的一位著名作家。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為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我想,是不是江浙的秀美塑造了朱先生細膩的文風呢?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一九二七年在北京清華園寫的。我想象着在一個美妙的夏夜,伴着皎潔的月光,嗅着淡淡的荷花清香,那是多麼曼妙!

夏夜的荷塘,真是美極了!!荷花有裊娜的開着的,有羞澀的打着朵兒的。美麗的荷花舞姿優美,把最美的一面展現給了大家!!給美麗的夏夜增添了秀色!

讀到這裏,我彷彿覺得自己也是一朵美麗,羞澀的小荷花,正伴着微風翩翩起舞呢!小金魚游過來,告訴我昨天他換了一身美麗,漂亮的小裙子,小青蛙跳到我的荷葉上,碰了碰我的小花瓣,可愛地對我説:“哇!荷花姐姐你長得好漂亮啊!”頓時,我覺得自己太幸福了,真是太爽了!

突然。“吃飯了!”媽媽的叫聲把我從美夢中驚醒!

這就是《荷塘月色》的美麗景色,雖然只是一場夢,但是其中的韻味卻值得我回味良久。我愛荷塘月色的美麗景色。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28

今年暑假,我讀了朱自清的散文集。裏面的篇篇散文就好似夜空中的點點繁星,而在這美麗的夜空中,尤以《荷塘月色》這顆最為璀璨奪目。文章開頭,就以“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點出了全文的基調。聯想到作者所處的白色恐怖籠罩的年代,我的心境也隨之而波動起來。

“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讀着讀着,我彷彿身臨其境,隨着朱自清來到了那荷塘邊一般,讓我沉醉於其中。隨着月亮的漸漸升高,路上只有我一個人。“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

頓時感到了絲絲涼意,深刻感受到作者在孤寂的氛圍下內心的彷徨與不寧靜。朱自清在訴説了自己的不寧心境後,描寫了一個寧靜的環境——荷塘月色。他着力描寫了荷葉、荷花、荷香。將荷葉比作亭亭舞女的裙子,從而突出了荷葉動態的美。伴隨着徐徐微風,送來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一句更是以歌聲比作香氣、以渺茫比喻香氣的輕,這一通感的手法將荷香在文章體現的淋漓盡致。

讀着讀着,我被作者描寫的詩情畫意般的荷塘景色徹底征服了,記得也是同樣一個夜晚,我和爸爸媽媽漫步在暨陽湖的荷花池邊,月光灑在荷塘裏照亮了滿池的荷花,月光映襯着荷花,荷花點綴着月光。這月光、荷花和我們組成了完全不同於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這是一種和諧的美。

同樣美麗的荷塘月色,生活在和平環境中的我,對作者在這樣的惡劣的環境。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29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這是朱自清先生對北京清華園荷葉的印象。在他的文中,我彷彿走到了那片荷塘前,看見了那晚的一塘荷花,和那淡淡的月色。

這篇散文寫於那段黑暗的日子裏,看任何事都應該是索然無味的吧,但朱自清先生卻從荷塘中讀出了別種的滋味。那時的荷塘與平時並無異,但不同的人能賞出不同的感覺。在他眼中“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他是憤懣的,不滿的,但又有着一些無可奈何,對於當時的他來説,除了借這一塘的荷花抒發心中的苦悶,又有其他什麼方法嗎?“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也許,那時的他,正是這樣的孤寂與彷徨吧。

相比之下,我對荷花的印象就活潑多了。一到夏天,最愛的便是到大明湖看荷花,湖畔的風都夾雜着一股淡淡的荷香,又捲起湖中許多水滴,被風一陣陣的打在臉上,有種説不出的愜意。湖中的荷葉則是形成了一個綠色的屏障,阻隔人們的視野,似是故意將蓮藕隱藏在底下,不想讓人找到,只能看見湖面上瀰漫着已成綠色,令人心曠神怡。

我愛大明湖的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30

緩緩合上書,我的眼前彷彿浮現的還是那幽靜美麗的荷塘,朱自清為了排解自己的苦悶,在一個祥和的夜晚,漫步在這清靜的天地……

起初作者的心情是頗不寧靜的,他便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了。自己踏着一條幽僻的路,拋開塵世間的煩惱,享受這無邊的荷香月色,那有裊娜的荷花,亭亭的荷葉,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霧,叢生的灌木,斑駁的黑影。這美麗的風景,給作者帶來片刻的平靜,但他又想起來自己的處境是無福消受了,絲絲愁緒又湧上心頭……

為何不平靜下來,放下苦悶,好好欣賞這美景呢?

作者也是對美好生活懷有憧憬的,可是在文中我能的感受到作者對現實生活的厭惡、憎恨。當時,軍閥割據、外國入侵,在這樣的惡劣的環境下,他心裏是惴惴不安的。但他在這美麗的夜色中平靜下來,感受到了片刻的祥和與美好。

為何不試着改變一下心境呢?

我們正處於一個和平的年代,但也會因為一些瑣事而煩悶。當我們處於憂傷,憤怒之中時,這個世界會是一片灰濛濛的,對再美的景色也無動於衷了。何平靜下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身邊人的關愛。我們的世界也會在這一刻豁然開朗——“原來,生活如此美好。”

拋開煩惱,放平心態。也許,你也會像朱自清那樣,尋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幽靜的荷塘……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31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所作。這是能震撼心靈的華彩美文能滋養我們的精神的生命!

《荷塘月色》共分了四個專輯。第一輯是《感悟生活》;第二輯是《故人舊事》:第三輯是《行走的蹤跡》;第四輯是《思索人生》。

感悟生活是朱老對生活的理解。大致將朱老眼中的生活分為兩種。第一種:生活中細小的細節中的美,如果細細品味這美的話,生活將美好。第二種便是興趣或愛好了,做着自己喜歡的事絕對是一種享受。

第二輯《故人舊事》。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我所見的葉聖陶》朱老眼中的葉聖陶實在出乎我的意料。葉老十分樸實,朱老總覺得他像一個天真的小孩。

第三輯《行走的蹤跡》,朱自清先生是一個樂於尋覓美、享受美、感悟美的人。美無處不在:自然風光裏,人文景觀裏、地方習俗裏、吃喝閒談中都有美的蹤跡。尋覓美的蹤跡,便是一個行走的過程。朱自清先生能將它描繪得淋漓盡致,這些文字不一般啊!

第四輯《思索人生》。作為一名傳統有良知、有氣節的知識分子,朱自清先生對人生的思索從未停止過。他的那個時代,戰亂頻仍,時局動盪,民生困苦、外強奴役,種種的一切,彷彿污濁不堪的空氣,使人窒息壓抑。面對社會的不公和醜惡,朱自清用自己的筆高聲吶喊,甚至疾言厲色,冷嘲熱諷。他筆下的文字述説了社會的醜惡,讓人渾身不舒服。

這觸動靈魂的優美文字,源自文學大師的心靈深處,在歲月的長河裏,如寶石般閃爍星的光芒,陪伴我們一路遠行。

向朱自清先生敬禮!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32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讀着朱自清先生筆下的《荷塘月色》,彷彿自己也置身於一片荷塘之中,真讓我有一種説不出的愜意啊! 朱先生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筆下的《荷塘月色》竟是如此的美妙,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查閲了一些關於朱先生的資料,原來,朱自清先生是我國近代的一位著名作家。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為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我想,是不是江浙的秀美塑造了朱先生細膩的文風呢?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一九二七年在北京清華園寫的。我想象着在一個美妙的夏夜,伴着皎潔的月光,嗅着淡淡的荷花清香,那是多麼曼妙! 夏夜的荷塘,真是美極了!!荷花有裊娜的開着的,有羞澀的打着朵兒的。美麗的荷花舞姿優美,把最美的一面展現給了大家!!

給美麗的夏夜增添了秀色! 讀到這裏,我彷彿覺得自己也是一朵美麗,羞澀的小荷花,正伴着微風翩翩起舞呢!小金魚游過來,告訴我昨天他換了一身美麗,漂亮的小裙子,小青蛙跳到我的荷葉上,碰了碰我的小花瓣,可愛地對我説:“哇!荷花姐姐你長得好漂亮啊!”頓時,我覺得自己太幸福了,真是太快樂了! 突然。“吃飯了!”媽媽的叫聲把我從美夢中驚醒! 回味這一切,真是太令人陶醉了,真是太美了!!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33

早聞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被文人廣為傳頌。於是,匆匆購得《朱自清散文集》,我便如飢似渴,直翻此文。

荷塘配月色,本就是讓人心馳神往的佳境,加之散文大家漫步荷塘,神散荷塘,用手中的瑰筆將荷塘映月、荷塘喜月、荷塘戀月的景緻描繪得淋漓盡致。

塘美,美在哪裏?一美水清,二美水靜,三美水有月色相映。荷美,美在哪裏?一美接天蓮葉無窮碧,二美出水芙蓉婀娜姿,三美怡紅快綠總相宜。數不盡的美化成了韻也十足,情也優柔,醉也朦朧的詩句翩翩舞着飛進作者的文章。眼前疑似情景再現:荷花如美麗少女,含羞出浴,腳步輕盈,眉彎彎,脣翹翹;荷花似卷書一冊,輕輕捲起,頁頁新穎,如新苞露珠般透亮、明動;荷花又像姑娘的裙裾,清風中舒開又皺,夜色裏萌動而飄柔。

荷塘的月色,更是別有情趣。月也清,水也靜,月光似水,靜影沉壁,月光照水,水波映月,頗有獨釣江水的風範。月兒清逸的個性在荷塘的配襯下,淡淡的,冷冷的,一如高潔俊朗的書生,不事權貴,飽讀詩書,雋永清雅。月亮的光芒是太陽賦予的,可月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就像冰生於水而寒於水,月光收起了太陽似火的熱情,將熾烈的情感掩映在冷冷的光暈中。

境隨意高,意由心生。在北京居住的朱自清,“這幾日頗不寧靜”,於是獨自夜遊荷塘,看到荷塘蓮葉茂盛,不由想起了江南“蓮葉和田田”的佳境,心中泛起了淡淡的喜悦。但同時又為冷月感慨,牽掛着國家前途命運,惦記着中華民族遭受危難,從而泛起了淡淡的憂愁。這淡淡的喜悦並這淡淡的憂愁,勾勒出一幅《荷塘月色》圖,更寫出了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文人情懷。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34

似曾在夢中見過那在荷葉上滾動的露珠,那在皎潔月光下凌波搖曳的芙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再現了我的夢境,令人心醉。

聽着那歌聲,我好像已經進入那片“荷塘”了:皎潔的月光發出朦朧的光芒,透過樹葉在地上鋪了一層碎銀。一切景物彷彿都沉浸在乳白色之中。荷塘裏,有一隻青蛙在呱呱的唱着歌兒,給靜謐的夜晚帶來了一份生機。一朵朵荷花像陶醉了似的,隨着風兒輕輕的舞動着,搖曳着,在給青蛙伴舞呢!一隻只螢火蟲發着亮光給這朦朦朧朧的大地添了幾分神祕。魚兒在水中歡快地遊着,像在比賽似的,在荷花叢裏你追我趕,好不快樂!

在這瀰漫着竟爭硝煙的時代裏,如荷月般寧靜的人已經日漸珍稀了。在學校裏,一切從考試出發,學子們明爭暗鬥和對手竟爭時,難免不“遍體鱗傷”。在社會上人們往往為金錢而鬥得“血肉模糊”,為名利而拼得“你死我亡”,還有為私仇而打得“體無完膚”。這些傷口就是用“黑玉斷續膏”、“九花玉露丸”、“天山雪蓮”也治癒不好。現實生活是如此的渾濁不堪,就如荷塘中的淤泥一般,又有幾個能出淤泥而不染,如山泉般清澈呢?雖然競爭是時代的特徵,但保持一份坦然的心境與竟爭沒有必然的矛盾關係,人的精神境界的清和濁關鍵還在於人的情操和修為,人們可以在世俗生活的滾滾紅塵中苟延殘喘,也可以撥開濃霧,擁抱藍天。

願我們的心境如荷一般清純,藴蓄淡淡的幽香,像月光一樣清澈,皎潔如霜,始終保持着一份清雅情愫,縱然在渾濁的淤泥中永遠清新曠達!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35

我走近書桌,拿起《荷塘月色》這本書,慢慢讀了起來,靜靜走入了文中的世界。

朱自清——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從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他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對黑暗的現實既想“超然”卻又努力“掙扎”的心跡。

文章一開頭寫到:“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作者想借遊荷塘排解苦悶,於是從一開頭,他就以獨處的心境創造出孤寂的氛圍,流露出淡淡的哀愁。“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讀着讀着,我似乎也走到了荷塘邊,同作者一起欣賞美麗而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從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內心的不寧靜和彷徨,我的心情也隨着波動起來。

朱自清在訴説自己內心的不寧心靜後,描寫了一番寧靜與現實不同的景象——荷塘月色,通過對傳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潔的明月描繪,象徵性的抒發了自己的潔身自好和嚮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為排遣心中的苦悶,夜深獨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個人,靜靜地看,悄悄地行,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他覺得自己是個自由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説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不睬,這種詩一般的境界多麼的令人神往。他深情地發出了內心的聲音:“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我受用這無邊的荷月色好了。”

走着走着,我看見了荷塘,田田的荷葉,零星的荷花,風中滿是花香,真令人心曠神怡。夾着薄雲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簡直就是用月光與荷花描繪的美麗圖畫,作家把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描寫的那麼神聖寧靜,我在他筆下盡情地賞花觀月,我陶醉了。

漸漸地,合上了書,閉上了眼,回想着朱自清這位偉大的民主戰士,我閉上了眼,荷塘田田,盈盈月色,我們在夢中相見吧!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36

朱自清,是文學研究會的早期成員,也是著名詩人、散文作家、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的文章總是能給人一種寧靜、自由的感覺。他寫的散文《荷塘月色》令人心醉。在他筆下的荷塘月色,好似一幅別具情韻的風景畫。

走進《荷塘月色》,我在他的筆下盡情地賞花。瞧,那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有裊娜地開着的,有羞澀的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他筆下的荷葉如舞女的裙,白花恰似那明珠、星星、美人,一切是那樣的美麗動人;用“羞澀、裊娜”來説荷花的形態,巧妙的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一切又是那樣的生動異常。讓那時那刻的景色宛若就在眼前,直透讀者心境。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地挨着,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清香本該從嗅覺的角度來寫,但此處用渺茫的歌聲來加以形容,把香味的清淡,飄渺,若有若無準確地表達了出來。讓讀者從視覺、聽覺、嗅覺上體會那荷塘的美,令人迷戀,令人陶醉。

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淡淡的月光裏,喜悦中透着絲絲的憂愁。但無論是荷的清香、清雅,還是月光清靜、清幽,那月下荷塘所藴涵的那種淡泊明志、寧靜志遠的境界都讓人為之沉醉。

合上書,彷彿繁華落盡,觀賞者卻意猶未盡。願我們的心境如荷一般清純,出淤泥而不染;似月光一樣清澈,皎潔如霜……始終保持着一份高雅情愫。(陳永梅)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37

早早聽説過荷塘月色,但從未認真去欣賞,也藉着這一寒假,慢慢品讀了起來。

“這是一條幽僻的路……路上只我一個人,揹着手踱着。”看着看着,我也不禁想象:“四周寂靜無聲,獨自走在小路上,欣賞着晚間的荷塘。月光蒼茫,即便是幽靜的小路也美麗萬分。“但隨着作者的描述,我卻隱約感到一股彷徨。

沒有多想,緊隨作者的腳步,進入了荷塘。田田的荷葉中點綴着靈星的白花,形態各異,“有裊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令人陶醉其中,難以自拔。

月光如流水一般,輕瀉下來,為它們披上一層銀霜。薄薄的青霧浮在荷塘上,形成一幅優美無比的風景畫。月光並不明亮,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

望望四周,滿是重重疊疊的樹木,這些樹將荷塘團團圍住,漏出稀稀點點的光,卻沒精打采,如瞌睡人的眼,一片安靜。只有蟬兒與蛙兒仍不停地歌唱,僅此而已。

伴隨着《採蓮賦》、《西洲曲》,作者的心再次涼了下來,雖然我無法理解他的彷徨、無奈,但我的心也彷彿回到了當初的不平靜。

文章看完了,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荷塘的美麗使人忘記憂愁,不難猜測,作者保持着對美好未來的嚮往,但我更清楚地感受到作者對當時社會的不滿。這篇文章寫於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當時正值“四·一二”蔣介石背叛革命之時。作者在這樣的惡劣的環境下,仍不向“白色恐怖”所屈服,與“白色恐怖”鬥爭到底,令我萬分佩服。而我們現在生活美滿,那更加要努力學習,珍惜現在的生活。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38

看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我想,假如《春》是富有生機的綠色;《威尼斯》是碧波盪漾的藍色;《背影》是充滿愛意的橘色;《匆匆》是時光輪迴的金色,那《荷塘月色》或許是……

1927年的一個晚上,“心情頗不寧靜”的朱自清先生獨自來到荷塘邊漫步,沿着煤屑鋪成的小路,在朦朧的月光下,他被那恬靜的景象所吸引,被深深地迷住了……

一路上,蓊鬱的樹林,裊娜的荷花,脈脈的流水,吐露出“淡淡的”喜悦。(用詞準確且具有文采)漸漸地,樹上的蟬聲、水裏的蛙聲,朱先生覺得熱鬧是它們的,他什麼也沒有,“有趣的事情,早已無福享受了。”字裏行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轉眼近百年過去了,同樣是夏日的荷塘,我看到的卻是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一朵朵荷花像穿着粉衣白裙的婀娜少女,站在池塘裏,在荷葉的襯托下顯得那麼優雅。走近些,似乎聞見一絲清香。就如《愛蓮説》中寫得那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淨植。”(合理的引用)在碧綠的“大圓盤”下,還藏着一羣羣活潑可愛的小傢伙,它們在清澈見底的池中擺弄着身姿,輕靈地在葉柄間玩耍,真可謂是“魚戲蓮葉間”。它們時而向東遊,時而往西躥;時而成羣結隊穿梭在水中,像紅色的綢帶纏繞在花莖間;時而三五成羣,追逐打鬧,快活得不得了!

看着這蓬勃的景象,我又想到朱先生。他直到去世,也沒能聽到歡慶新中國成立的鑼鼓聲,在1927年,那個動盪的年代,荷塘裏短暫的寧靜讓他對美、對未來有了一絲“淡淡的”憧憬。而我,就像這無憂無慮的小魚,在温暖的陽光下,在生意盎然的池塘裏茁壯成長。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長大為“荷塘”增光添彩!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39

朱自清首先講述了自己的不安情緒,描述了一個安靜不同於現實的環境——荷塘月光。通過對傳統污泥不染荷花和冷月的描繪,象徵性地表達了自己的清潔和對美好新生活的渴望。為了緩解內心的抑鬱,他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享受着月光下荷塘的美景。一個人,靜靜地看着,靜靜地走着,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不想。他覺得自己是一個完全自由的人,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他白天要做的事,現在要説的話,都可以忽略,發出內心深處的聲音:這是獨處的美,我會用這無邊的荷花月光。走着走着,我彷彿看到了荷塘,田野裏的葉子點綴着白花……風中的花香一定讓人心曠神怡。薄雲中淡淡的月光落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簡直就是月光和荷花美麗淋漓盡致。作者把荷塘描寫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的作品中欣賞花朵和月亮,深深陶醉……

看着它,月光突然像水一樣消失了,周圍鬱鬱葱葱的樹,樹間有光,但光是如此無精打采。這時,主角幾乎是活潑的蟬和青蛙,但作者什麼都沒有。《採蓮賦》和《西洲曲》兩篇文章的選擇讓我的心隨着作品的心涼了下來。雖然當時很難理解作者的無奈和猶豫,但我的心似乎隨着作者回到了最初的不安……

讀完這篇文章後,但我沒有合上這本書。這篇文章讓我感到更加無窮無盡,我的心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平靜下來。荷塘月光的美麗可以讓人們暫時忘記悲傷。可以看出,它的美麗讓我感受到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渴望。生活在如此美好的生活環境中,我應該努力學習和工作,珍惜現在的生活。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40

這個寒假,我有幸閲讀了朱自清的作品,捧着朱自清精選的散文《荷塘月色》,讀着一篇篇令人讚不絕口的抒情散文。月光下的荷塘,外國孩子的種族歧視,我一一感受着。

在荷塘的上面,可以看見田野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子,淡淡的月光靜靜地瀉在荷塘上,這是朱自清筆下描繪的荷塘。

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是淡綠的,月色是平靜和白色的。兩者融合,創造了一個和諧安寧的夜晚。

朱自清一生富有童真和愛,他説,他有一個習慣:看到有趣的孩子,總想和他親熱,做好夥伴。如果不能親熱,即使隨便親近親近也好。

有個孩子,朱自清時常想起,在他的作品《白種人——上帝的驕子!》有寫到。有一年暑假,在從温州開往上海的車上,朱自清看到一個漂亮的外國男孩。帶着愛意,朱自清久久地看着這個漂亮的孩子。沒想到,當孩子下車時,漂亮的小臉變得兇狠起來,他漂亮的藍眼睛像在説:“咄!黃種人!你——你看吧!你配看我嗎?”然後他得意洋洋地下了車。

這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我本應該是天真可愛的,但卻因為“白人世界”的種族歧視而被污染,變得悲傷。難道只有白人是上帝的愛子嗎?不!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上帝的寵兒。

朱自清的好朋友葉聖陶先生曾經這樣評價朱自清的散文:“能表達如其分,或淡或濃,味道極正而且醇厚。”

幾千年來,人類一直有幸擁有這些最偉大的文學作品。這是我們共同的記憶和快樂的花園。我們要保護它們,一代又一代傳下去,讓那一縷又一縷的書香綿延不斷,生生不息。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41

經常讀教育教學論文、哲學等理性文章象是在尋找人生之路,尋找自然界的奧祕。感覺生活在社會和自然界,找不到路在何方?看看仙人和大師都怎麼説。漸漸的感覺眼前有一點點矇矇亮。但百家之説各有各的觀點。反過來又給弄糊塗了,例如佛學講的是彼岸的觀點,人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來世成佛,其實誰也不知道能不能成佛。道家講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提倡無為,也就是順應自然而為,不要逆道而為。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非常讚賞道家的觀點。在思考問題和做事時,常用之。儒家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父子之間、君臣之間,兄弟之間,朋友之間等等,這門學派的根在周禮。是我國穩定社會秩序,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基石,所以被歷代統治階級所倡導。

這個暑假偶爾想換換口味,看看散文,在腦海中快速搜尋着,忽然想到生於江蘇海安,長在揚州的朱自清。我詳細閲讀了他的散文集《荷塘月色》,讀後回味無窮,象賞花,又象沐浴在春風裏。從思想上看,朱自清追求“真”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從形式上看有“美”之感。他筆法細膩,語言清麗。大體可分為三類:1.自然類有《春》、《荷塘月色》、《春暉的一月》、2.個人和家庭生活類有《背影》、《航船中的文明》等。3.以寫社會生活評擊黑暗現實為主要內容的有《白種人—上帝的嬌子》、《執政府大屠殺記》等。

讀這些文章就感覺我又回到那左牽黃右擎蒼,氣吞萬里如虎的青少年時代,人老心不老,就讀散文好!不信你讀試試!大家果然茗不虛傳,他那種觀察的獨到,描寫的準確細緻,入木三分。讓人如臨其境。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42

朱自清在先訴説了自己的不寧心境後,描寫了一個寧靜的與現實不同的環境——荷塘月色,通過對傳統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清冷的明月的描繪,象徵性地抒發了自己的潔身自好和嚮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為排遣心中的鬱悶,夜深人靜時獨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個人,靜靜地看,悄悄地行,什麼都可以想,也可以什麼都不想。他覺得自己是個完全自由的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裏要做的事,要説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並深情地發出了內心的聲音:“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走着走着,我彷彿看見了荷塘,“那田田的葉子,零星地點綴些白花……”風中的花香,肯定令人心曠神怡,夾着薄雲的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之上,簡直就是月光與荷花美麗淋淋盡致,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描寫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而我便在作者筆下盡情的賞花觀月,深深陶醉……

看着看着,突然如水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圍鬱鬱葱葱的樹,樹間透着光,可是光卻是如此的無精打采,這時的主角幾乎是熱鬧的蟬和蛙,可是作者卻什麼也沒有。《採蓮賦》、《西洲曲》兩篇文章節選使我的心也隨着作的心涼了下來,雖然我很難體會作者當時的無奈和彷徨,但我的心彷彿也隨作者回到了起初的不寧靜……

文章看完了,而我卻未合上書,這篇文章使我意猶未盡,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荷塘月色的美麗可以令人暫時忘記憂愁,可見它的美麗,使我感到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而我生活在這麼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中,更應該要去努力學習、工作,好好的珍惜現在的生活。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43

清清月光下,隨着朱老的腳步走入清華園。

那片荷塘,美麗、幽靜。

帶着淡淡的憂愁走出家門,趁月色還好,花還未央。趁幽靜的小路還無人打擾,一路迷茫走着,自然而然地來到了日日經過的荷塘邊。月色下的荷塘,比之白天又別有一番風致。荷葉是亭亭玉立如舞女的裙襬,趁微風荷葉隨風起舞,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映入眼簾。點綴其間的雪白荷花,不禁讓人想起她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性。形態各異的荷花在荷塘中:“有裊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裊娜、羞澀”二詞,在作者的眼裏荷花儼然已是仙子一般了。讓人迷之嚮往。

最美的常是那縷微風,一縷“微風”讓這荷塘生動了許多:“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着,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霎時,荷香瀰漫,似有若無,花葉共舞,我也在微風中心靈沉醉在這荷之中了。

這似乎還不夠極致!塘上的月色已靜靜地等了許久:“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月色迷濛柔和,淡淡的雲霧環繞其間,淡淡的喜悦又被月色所勾勒。

漸漸的又走回了那條小路,恍然再次走回現實。夜,繁星點綴,月光灑落人寰,寂靜中那強烈的渴望自由之感順着微風抨擊着朱老的心。

趁我還年輕,趁我還在追求着那所謂的自由,現在便奮力拼搏!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44

《荷塘月色》的作者是朱自清,他是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和民主戰士,2月9日天氣雨夾雪《荷塘月色》讀後感。在文章中,作者含蓄而又婉轉地抒發不現實,渴望自由的感情。

"白天也少走人,夜晚更加寂寞."讀着這段話,彷彿跟着作者走進了這條幽僻的路。在這條陰森的小路中淡而柔美的月光下不在恐怖。"我愛熱鬧","愛羣居"是因為和大家生活的環境是多麼美好;"也愛冷靜","也愛獨處"--當然是處在這"白色恐怖"中,想住在"世外桃源"。

跟隨着作者的腳步,我看見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田田的葉子,零星的荷花,真是令人心曠神怡。夾着薄雲的淡而柔美的月光瀉在了葉子和荷花瓣上,浮在池塘中,簡直就是在用月光和荷花來畫美麗的畫。作者把月光下的月光和荷花描寫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的筆下盡情地觀賞清華大學的幽僻角落的優美風光,我陶醉了.

看着看着,看到了荷塘的四周,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樹。這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了。突然淡而柔美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圍着的樹,樹間透着光,可光卻無精打采的,此時蟬和蛙變成了主角。

我看到了文章的末尾,我"看"着作者走進了房間,文章也看完了,而我卻未關上網頁,這篇文章使我意猶未盡。

荷塘月色讀後感 篇45

畫家用最普通的筆,勾勒出最美麗的圖畫,作家用最樸實的語句,寫出最耐人尋味的意境。沒有華麗的詞藻,也能把美展現地淋漓盡致;沒有過多的修飾,但也能讓我們思想和心一起飛到他的世界。

這就是我讀朱自清先生作品的感受。

其實,我最想與大家品讀的就是他的《荷塘月色》。文章的頭幾句就把情境從家裏的温馨的景象慢慢地轉換成了月下孤涼的夜晚。

夜晚那條曲折的小煤路,那些楊柳都給人一種悲,更有一種害怕的感覺。

荷花,象徵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韻致,我想,朱自清先生也像荷花一樣吧,潔身自好,他為了排遣心中的抑鬱才會在夜深時獨自享受這月下的荷塘美景。一個人,靜靜地看,悄悄地行,一切是那麼地安靜。腦海裏可想,可不想。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現在都可以不理會。這是多麼好的事啊!

走着,走着,朱自清先生才開始欣賞着月下的荷花美景。田田的葉子,亭亭玉立的舞女,羞澀地朵兒,還有零星般得光點,真是光與荷花的完美結合,映出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一般的水墨畫。

光,漸漸地暗了些,周圍從荷塘變成樹叢。黑影,漸漸鋪在地面上,顯得那麼和諧。蟬聲和蛙聲打破這死一般的安靜,一唱一和,不厭其煩。兩首詞把朱自清先生的情緒涼了下來。我也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這彷彿又回到起初的心神不靜。

作者回到了家,我的文章也看完了,荷塘月色的美麗令人暫時淡忘憂愁。這字裏行間,充滿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和諧社會地期待。在有着大好的生活條件下的日子,我們真的應該好好珍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