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科學教案

來源:文萃谷 1.51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科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科學教案

國小科學教案1

教學內容:

第六單元第1課。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夠在合作中設計驗證晝夜成因的模擬實驗方案。

2.能積極尋找證據支持自己的觀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敢於對別人的結論提出質疑。

2.認識到科學發展是漫長的,很多事物的運動規律需要從更廣泛的範圍進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事物的本質。

科學知識目標:

1.能説出地球在不停地轉動,自轉一週為一天,需24小時。

2.能概述古人對晝夜成因的猜想與哥白尼的貢獻。

背景資料:

地球自轉是一種繞軸旋轉運動,在北極上空觀察呈反時針方向,南極上空觀察則呈順時針方向,習慣上稱為自西向東旋轉。自轉週期為一日,因參考點不同而有恆星日(以恆星為參考點所度量的地球自轉週期)、太陽日(以太陽為參考點所度量的地球自轉週期)和太陰日(以月球為參考點所度量的地球自轉週期)之別,時間分別為23時56分、24時和24時50分。自轉角速度為每小時15度,線速度則因緯度和海拔不同而異。

地球自轉決定了地球上晝夜更替,並使地表一些自然地理過程具有晝夜節奏,還使運動物體如氣團、洋流和流水發生偏轉。地球自轉造成同一時刻地球的不同經線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時間,還使潮汐轉變為與自轉方向相反的潮汐。

好奇點:

模擬晝夜的形成可能是學生的好奇點。

課時安排:

2課時,兩個活動各用1課時。

活動1 開個學術討論會

活動目標:

1.能承認地球在不停地自轉,敢於對別人的結論提出質疑。

2.能概述古人對晝夜成因的猜想與哥白尼的貢獻。

3.能説出地球自轉一週為一天,需24小時。

4.意識到科學發展是漫長的過程,很多事物的運動規律需要從更廣泛的範圍進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事物的本質。

活動建議:

1.建議本活動在小組討論基礎上全班共同進行。

2.活動可直接從教材的引入開始。佈置學生在小組內用5~6分鐘的時間為討論會做準備。如果學生對地球圍繞太陽轉沒有任何疑問,可請一部分小組為“太陽繞着地球轉”的觀點尋找證據;另一部分小組為“地球圍繞太陽轉”的觀點尋找證據。目的在於引導學生體會古人對晝夜成因的解釋。

3.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可適時將自己蒐集到的資料介紹給學生。讓學生閲讀教材中包括“科學在線”的資料後,幫助學生了解人類科學認識的艱鉅過程。並體會哥白尼日心説的巨大貢獻。

4.“科學在線”之後的一段文字可以幫助學生更清楚、更完整地解釋晝夜交替現象的形成。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在討論和分析活動中做適當引導。

活動2 模擬晝夜的形成

活動目標:

1.能夠在合作的基礎上提出模擬實驗的方案,並能正確操作。

2.能夠較清晰地向其他同學解釋自己的模擬實驗的結。

3.能積極尋找證據證實自己觀點的正確。

實施建議:

1.本活動是在學生已經知道晝夜形成原因的基礎上進行的。實驗前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討論:如何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來模擬晝夜的成因,如何分工合作等。

2.要注意引導學生交流實驗計劃,在明確實驗目的和方法,準備好所需材料後,再開始實驗。實驗時用遮光窗簾將教室變暗,以保證實驗效果。學校如沒有地球儀,可用學生自制的地球模型代替。

以下具體實驗步驟供參考:

⑴將地球儀的北極對着北方,在桌面中間放好;

⑵面對地球儀,使它自西向東旋轉(逆時針方向),在中國北京或其他省會城市的位置貼上小紙人;

⑶在正對地球儀1米左右的'地方打開手電筒,調整電筒的遠近,以地球儀上清晰地出現明暗兩部分為宜;確定地球儀上的白天部分和黑夜部分;

⑷將小紙人所在的位置旋轉到黑夜部分,慢慢轉動地球儀,觀察小紙人投向地球儀表面影子的位置和變化過程與一天中我們實際觀察到的現象是否一致,從而確定地球旋轉的方向。這一教學過程重點是讓學生探究地球自轉的方向,教師要鼓勵學生應用平時觀察到的地球上的物體在一天中影子自西向北再向東的變化過程來解決這一問題。

⑸兩人一組,輪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晝夜變化。

3.為了幫助學生強化探究中的認識,教師還可以在地球儀旁邊放一塊鐘錶,告訴學生地球儀旋轉的方向要和錶針轉動的方向相反。

4.實驗結束後各組分別向全班介紹模擬實驗的結果。

5.教材最後的討論是對知識的運用。一定要讓學生先根據兩地的位置判斷,再用實驗演示。同一天中位置靠東側的地方先被太陽照到,上海在烏魯木齊的東側,所以先被太陽照到。

國小科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 能在觀察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在交流與動手中探究、解決問題;能蒐集、瞭解各種資料信息;能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科學的解釋和比較。

2.知道科學是不斷髮展的,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敢於挑戰,大膽設想,勇於改革創新,善於觀察,願意合作交流。

3.瞭解自行車的發展史,知道自行車中用到了簡單機械的原理。

【教學重點】

通過小組合作發現自行車的結構及功能。

【教學難點】

會選擇適合自己的問題進行研究。

【器木才準備】

1、教室外選擇好場地一塊,併為每一小組準備一輛自行車。(必用,可讓騎車的同學準備)

2、螺絲刀、鉗子、錘子、扳手等若干。(供學生選用)

3、自行車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提前一週佈置觀察自行車,瞭解自行車上各部件名稱和應用到的機械原理。

一、引入

1 .説説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簡單的機械類型,它們各自有什麼特點?

學生討論交流後,教師歸納總結並板書。

2 .對自行車初步認識。

·閲讀:自行車的發展史。

·統計:我們班會騎自行車的同學有哪些?

·教師介紹:我國是全球自行車最多的國家。

·出示自行車圖片:

·説一説:自行車各個部分的名稱。

·議一議:騎自行車比起開汽車有哪些好處?

自行車是城鄉使用最廣泛的工具。

自行車不需要能源,沒有污染。

·想一想:自行車上應用了哪些簡單機械?

二、觀察自行車上應用了哪些簡單機械原理。

自行車上面究竟有簡單機械原理的應用呢?今天我們就來對自行車進行觀察研究。

1 .討論:如何觀察研究自行車?觀察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A .小組內要分工

B .觀察要有順序

C .可以動手操作

D .要有觀察記錄

E . 要注意安全

2 .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師下發記錄表格。

應用機械的`位置 應用機械的類型 應用的機械起什麼作用 我的其他發現

龍頭(車把) 輪軸 輕鬆地控制方向

3 .學生到指定場地對自行車進行觀察研究,並把發現記錄下來。

教師現場巡迴指導。

4 .交流、整理觀察結果。

每組派一個代表發言,投影出示記錄表格。

其他各小組補充記錄別人發現而本組沒有發現的內容。

三、小結延伸

1 .談談自己研究的收穫。

2 .教師小結,並引導學生課外繼續研究自行車上自己感興趣的機械問題,為下節課做好準備。

國小科學教案3

一、課程標準:

1.知道在科學探究中問題的解決或結論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實證據為基礎,證據的收集可以有觀察、實驗等多種方法。

2.能通過栽培瞭解植物的生長過程。

3.能指認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種器官的作用。

二、教學目的:

(一)過程與方法

1.能夠調查植物的用途。

2.能用圖畫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

(二)科學知識:

1.知道植物對人類的貢獻。

2.知道我們吃的某些食物是植物的哪部分。

3.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個部分及其名稱。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植物對人類的貢獻,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三、學習成果:預計學生能夠:

1.能指認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種器官的作用。

2.知道植物對人類的貢獻。

3.意識到植物對人類的貢獻,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四、學習成果評價

(一)概念發展:

1.不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個部分及其名稱。

2.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個部分及其名稱。

3.意識到植物對人類的貢獻,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二)探究能力:

1.能夠描述職植物對人類的`貢獻。

2.能夠調查植物的用途。

3.能用圖畫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

五、教學材料:

圖片、自制“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圖”、佈置學生收集、閲讀植物方面的資料和圖片

六、教學步驟:

教學步驟

互動性質

師生互動的目的

教學反饋

集中話題

1.前面我們觀察瞭解了土壤。和土壤的聯繫最密切的要數——?(各種各樣的植物)。

2.這個單元我們一起來看看各種各樣的植物。

3.板書課題

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習植物的興趣。

探索和調查

植物對人類有哪些貢獻?

1.教師讓學生充分討論、説一説,感受植物對人類的貢獻。

2.教師補充一些學生沒有説過的植物並小結:植物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3.剛才同學們説得最多的是植物為人們提供營養,那麼你們知道各種植物的哪部分能供我們吃嗎?

教師及時點撥學生認識植物的各個部分名稱。

同學們對植物的各個部分的認識都很準確,如果請你畫一株完整的植物,會畫嗎?

評價時,引導學生從植物的六個器官方面進行評價。

認識植物對人類的多方面貢獻,感受植物與人類的和諧。

認識植物的局部。

引導學生用圖畫的方式描述植物各部分及其名稱。

回顧和解釋

這一課學習的課題是《植物和我們》,植物和我們有哪些關係?

鼓勵學生説出這節課的收穫。主要從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的貢獻等方面説。

國小科學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以“玩陀螺”這一讓學生及感興趣的活動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從做陀螺、玩陀螺中觀察色光的混合現象,認識到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混合而成的,瞭解光的三原色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學情分析:

課前儘可能地多做一些陀螺,通過充分的玩,讓學生有所感悟,有所收穫,培養學生的動手製作能力

教學目標:

1.能運用所學光的色散知識,製作各種陀螺;在玩的過程中有所發現,並能及時地記錄表述自己的研究結果.

2.在做陀螺和玩陀螺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3.通過玩陀螺和做光的合成實驗,瞭解光的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關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紅黃藍各種顏色的玻璃紙,較暗的環境中塗好七種顏色的字片手電筒各種各樣的陀螺.

學生準備:卡紙水顏料火柴棒膠水剪刀透明膠水雙面膠等.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首先我想調查一下,誰玩過陀螺?陀螺好玩嗎?怎麼好玩?

2.你玩的也是那種抽的陀螺。有誰還玩過其它種類的陀螺?呵,沒有,是自己做的呢?還是賣的呢?

3.那麼我們今天這節課就做個陀螺,用什麼作陀螺呢?很簡單,一張圓紙片,

二、猜想假設:小組內進行。

三、制定方案:

首先出示幾個已經制作好的`陀螺,演示,講解制作的方法,步驟,然後讓學生交流自己知道的製作陀螺的方法。在製作過程中,要提醒學生注意使用剪刀時的安全問題。

四、實施探究:

1.給陀螺塗色①要求每個小組按教科書提出的顏色比例塗一個陀螺。

②然後再讓學生在做好的陀螺上任意塗色,可以塗兩種,三種或更多種。

2.玩陀螺關鍵,讓陀螺穩穩地轉起來。

①思考:怎樣使自制的陀螺轉得更穩?

②對每個塗不同顏色的陀螺反覆實驗,仔細觀察旋轉的陀螺呈什麼顏色?

③指導學生及時把觀察到的現象記錄下來,以便回報交流。

3.教師小節:如果你還想研究這個問題,還可以深入地查一查資料,有沒有知道這是一種什麼現象,眼睛為什麼變不出快速旋轉的此文轉自淘.教。案網()圖案?這是一種視覺暫留現象,(師:板出)人的眼睛最快每秒鐘快速旋轉,看起來就是環形的,那麼這種視覺暫留現象,你能想起來有什麼應用嗎?

(生:我們平常看的動畫片就是設計師把它畫成一張一張的,然後快速地放出來的。)

師:動畫片就是利用人的視覺現象,那麼這種色光混合該怎麼解釋呢?我這兒有一個陀螺,是我自己做的,它轉起來是什麼顏色的,(灰白色,顏色好像一下子消失了),如果感興趣可以回去試着做一個,具有彩虹顏色的陀螺,轉起來到底是什麼顏色?牛頓曾經給大家做過這個實驗,他能給大家解釋一個科學道理,到底是什麼呢?

師:大約在1666年,24歲的牛頓,用三稜鏡把白色的陽光分解成了七種顏色,這就是彩虹。當他欣喜若狂地把這個發現報告給大家的時候,受到大家激烈的反對,牛頓為了驗證把七種色光也能合成白光,就用陀螺做了這個實驗,使大家理解了他的科學發現。

五、展示交流:

1、我們來研究善變的光

光的三原色(紅、綠、藍)相疊加的情況。

2、我的觀察記錄表(先讓學生自己填,教師小結)

組合方式組合效果(可以繪圖)

紅光+綠光黃光

紅光+藍光紫光

綠光+藍光淡藍光

紅光+藍光+綠光白光

3、讀一讀,説一説,課本資料卡,不僅要對故事中的知識加深認識,更要對其所折射出的科學精神深入體會。

六、拓展創新:

1.製作一個有趣的三色陀螺。

2.玩一玩有什麼新的發現。

教學反思:

通過製作陀螺,玩陀螺,知道了白光可以被分解,被分解的光又可以合成白光。

國小科學教案5

【理論指導】

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

知識的獲得不是個體“旁觀”的過程,而是“探究”的過程。最早提出在科學教育中要運用探究方法進行教與學的是杜威。杜威認為,“探究”是主體在與某種不確定的情境相聯繫時所產生的解決問題的行動。在行動中,知識不是存在於旁觀者的被動的理解中,而是表現為主體對不確定情境的積極反應,知識是個體主動探究的結果。在教學方法上,應該“從做中學”,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動手做實驗,並放開束縛,自主、積極、愉快地參與到科學實驗活動中去親歷探索自然界奧祕。他們運用觀察、提問、設想、動手實驗、記錄、表達、交流等方式構建知識,提高素養。

【教學內容】

《聲音的變化》是教科版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課的內容。聲音的強弱和高低兩個概念,不僅僅是學生,就是成人也很容易搞混。四年級的學生很難用普通的觀察方法來分辨出聲音的高低,他們更難理解聲音的高低與頻率的關係。

本課從學生熟知的、非常感興趣的音樂噴泉切入,引導學生分析聲音是有區別的、有變化的。再借助教具、信息技術手段以及APP軟件等手段,讓學生通過大量的體驗活動,理解聲音的強弱和高低兩個概念,並知道他們與振動的關係,繼而為聲音如何傳播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

國小四年級的學生處於一個初步概念建成時期,也是為以後“大概念”模式的建成打下基礎的時期。在這個關鍵時期,有目的地引導孩子們建構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有助於他們有形成正確的概念,也有益於鍛鍊他們形成一個高效的思維模式。

經過本單元前2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振動產生聲音,振動停止聲音消失。他們還知道了音叉是什麼,並學會了怎樣利用音叉等物體發出強和弱的聲音。但由於年齡小、表達能力弱、缺乏系統的認知等原因,他們對聲音的認知還很懵懂。本節課“聲音的高低,聲音的強弱”變化的,以及振動幅度、振動頻率的含義對現階段學生來説還是有困難的。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振動的頻率越快,聲音就越高;振動的頻率越慢,聲音就越低。

2.過程與方法:

能使物體發出強弱和高低不同的聲音,對聽到聲音的不同進行描述,對物體在發出不同聲音時的振動狀態進行描述,把物體的振動狀態和發出的不同聲音聯繫起來。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形成善於觀察,並把事物的特點和性質相聯繫的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音量與音高的科學概念,認識到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從實驗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特別引導學生從實驗中分析得出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

【教學準備】

音叉、小錘、乒乓球、自制教具、仿真軟件、自制等。

【課前準備】

1.見學生時,相互熟悉,相互提問。

2.教學調查: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音叉的使用方法。

3.瞭解學生對樂器的認識。

4.教會學生使用平板。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中秋節老師出去玩,看到了一個有趣的東西,就拍下來了,今天特地帶來和同學們一起分享。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嗎?有什麼發現呢?

【生】聲音和噴泉都有變化,噴泉隨着聲音變。

【師】對,聲音在變化。其實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聽到很多聲音,變化不斷地聲音構成了奇妙的大自然,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聲音的世界,探究“聲音的變化”。

【板書課題】聲音的變化

二、新知探究

(一)聲音的強弱(音量)

1.提問

【師】大家聽聽這2段聲音,(PPT)(播兩段音量有明顯區別的聲音)誰來説説這兩段聲音有什麼不同?

【生】有大、小的變化,強、弱的變化......

【師】剛才這位同學説,聲音的大小有變化,指的.就是聲音的強弱。(板書)聲音大即是強,小即是弱。(PPT)在科學中,聲音的大小強弱用音量來表述。

【板書】強 弱

2.遊戲

【師】怎麼區分聲音的強弱呢?我們一起來做個小遊戲,跟你的同學説一句悄悄話,有個小要求,只能讓你的同桌聽到。開始!

【師】同學們都玩的很開心哦,王老師也很想參與進來,最後一排的那位小帥哥,能大聲地告訴王老師你的名字嗎?【生答名字】XXX同學,認識你真高興!你能和老師説聲老師好嗎?【生答】

【師】老師們你們聽到打招呼聲了嗎?

【師】剛剛的遊戲中,你們聽到的所有聲音,哪個最強,哪個最弱?

【生答】......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能區分聲音的強弱了。我們可以通過調整發聲的力度,來控制聲音的強弱。

3.實驗探究一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聲音的產生與振動有關,那麼,聲音的強弱是否也與振動有關呢?

【師】下面,我們來進行探究實驗,請看大屏幕:

【師】我為大家準備了這些實驗器材:音叉、小錘、帶線的乒乓球。

【師】(PPT演示)怎麼利用這些器材進行實驗呢?下面來看看實驗步驟:

①手拿帶線的乒乓球,保持靜止;

②擊打音叉發出聲音;

【師】要想使音叉發出強弱不同的聲音我們怎麼敲擊?

【生答】重一點敲擊聲音強,輕一點敲擊發聲弱。

【師】那我們在使用音叉時,應該擊打哪個部位呢?

【生答】

【師補充】應該擊打音叉側面的頂端。將乒乓球快速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側面。

③比較音叉發出強弱不同的聲音時乒乓球彈開的距離遠近。

④為避免誤差,反覆實驗三次,記錄實驗結果。

實驗前,老師要提示兩點:

【師】A.小組內分工合作,遵守實驗紀律,本次實驗需要分辨聲音強弱,實驗時請保持安靜。

B. 提示音樂響起停止實驗,將器材放回原位,分析實驗結果,準備交流。

【師】現在開始實驗!

【生】分組實驗

4.交流分享

【師】我們的探究活動已經完成,哪個小組的同學願意上來,一邊演示,一邊分享你們的發現。請你大聲的告訴大家你的發現。

【生1】演示實驗過程

【生2】我們先敲出強的聲音,再敲出弱的聲音,通過實驗,我們發現聲音強,小球彈開的距離遠,聲音弱,距離近。

【師】其他小組,你們還有補充的嗎?

【師】現在我們回顧一下振動的概念。振動是指一個物體在力的作用下不斷重複地做往返運動。往返運動時離中心點距離遠振動幅度就大。(慢)往返運動時離中心點距離遠振動幅度就,振動幅度小。

結合我們剛剛的實驗,來説説(小結)聲音的強弱和振動幅度大小有關嗎?

【生答】 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

振動幅度越小,聲音就越弱。

【師補充】是的,發聲體振動幅度的大小決定了聲音的強弱。

【板書】 強 大

音量 振動幅度

弱 小

(二)聲音的高低(音高 )

1.聲音高低的認識

【師】聲音的變化除了強弱變化之外,還有高低變化。聽!

【教師彈仿真琴不唱】1234567

【師】有哪位同學聽出來了:哪個音高,哪個音低?

【生答】

2.體驗聲音的高低變化

【師】 跟着老師的演奏我們一起唱一唱

(唱音階)。

【師】由低到高唱,預備唱;

【生唱】

【師】由高到低唱,預備唱;

【生唱】

【師】聲音的強弱和高低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強弱就是我們平常所説的聲音的大小、音量;剛剛我們唱的音階1234就是聲音的高低變化,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

(板書音高)

【板書】 高

音高

3. 實驗探究二

【師】那麼聲音高低的變化可能和哪些因素有關呢?我們來看看這3組器材

(PPT展示)認真觀察同組的各個器材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大小、粗細、長短

【師】各小組討論下,猜猜擊打同一組3個材料時聲音高低會有變化嗎?可能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師】同學們都躍躍欲試了,彆着急老師會讓你們實驗的,我們先來看看實驗要求。

實驗步驟:①檢查器材,將預測結果填寫在報告單上。

②用同樣的力敲擊器材中部,仔細分辨聲音的高低。

③同一器材反覆實驗3次,並填寫實驗結果。

④三組實驗都完成後回到座位,整理實驗結果。

【師】聲音的高低光用耳朵來分辨有一定的難度,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款APP軟件,幫助大家分辨聲音的高低。請看大屏幕,我們一起來學習“頻率分析儀”使用方法。

【師】為了更好地完成實驗,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PPT:温馨提示:

A.本實驗需要辨別聲音的高低,實驗全程須保持安靜;

B.各實驗區域小組間分工合作、有次序交換;本次實驗設四個實驗區,每大組到相應區域進行實驗。

C.及時填寫實驗報告單。

D.實驗結束後,將器材歸位,回到座位整理實驗報告,準備交流。

【師】有什麼問題嗎?開始實驗

【生】用自制教具分組實驗,研究聲音高低跟什麼因素有關。

教師在各組進行巡迴指導。

鈴聲提示 坐回原位

4.分享交流

【師】同學們都已經完成了你們研究,哪一組上來説説你們的發現?

(呈現記錄表,彙報發現,並演示。)

【生】句式:我們小組研究聲音的高低是否與物體的大小 有關,我們發現物體 ,聲音 ;物體 ,聲音 。

【板書】 高(小、短、細 )

音高

低(大、長、粗 )

5.演示實驗

【師】為什麼小、短、細的物體發出的聲音就高呢?為什麼大、長、粗的物體發出的聲音就低呢?

為了揭示其中的奧祕,科學家們做了大量的實驗,下面我們來看其中的一個實驗:

【師】(教師演示實驗齒輪,慢一點,讓學生聽清楚)。老師轉動齒輪,可以帶動金屬片振動。齒輪轉得慢,金屬片振動也慢。接下來老師要從慢到快來轉動齒輪,大家聽一聽發出的音高有什麼變化?

【生答】振動慢,聲音低。 振動快,聲音高;

(師板書慢)

6.小結

【師】現在我們能解決這個問題了嗎?

小、短、細的物體振動快,所以聲音高;大、長、粗的物體振動慢,所以聲音低。

聲音有高低的區別是因為物體振動的快慢,也就是振動頻率不同。

三、總結分享

【師】今天,我們學了兩個概念,音量、音高,通過探究實驗,我們發現,振動的幅度決定了聲音的強弱(也就是音量),振動的快慢決定了聲音的高低(也就是音高)。

四、拓展延伸

【師】今天我們一起了解到振動的幅度和頻率的差別可以帶來聲音的變化。我們的祖先利用科學知識製作了許多樂器,藝術家們利用這些樂器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老師這裏有一些仿真樂器,其實這些仿真樂器不僅可以用平板下載,也可以用電腦、手機下載,老師在這裏給你們提出一個小挑戰:利用仿真樂器創作屬於自己的歌曲。

【板書設計】

聲音的變化

【實驗記錄】

實驗探究一:聲音的強弱與振動關係探究實驗

實驗過程

聲音的強弱

乒乓球彈開距離(遠、近)

用力敲擊音叉

輕輕敲擊音叉

實驗探究二 :聲音高低的變化探究實驗

1.實驗名稱: 聲音高低的變化是否與物體的 有關

2.我們的預測:物體 ,聲音高;物體 ,聲音低。

3.實驗過程:

物體特徵

第一次實驗數據(HZ)

第二次實驗數據(HZ)

第三次實驗數據(HZ)

4.實驗結果:

我們小組研究聲音高低的變化是否與物體的( )有關。我們發現物體( ),聲音( );物體( ),聲音( )。

國小科學教案6

第一課 我看到了什麼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是活的植物,生長在一定的環境裏,是有生命的物體。

過程與方法:

初步認識真正的觀察應該是有目的的,制訂觀察的方法和步驟有利於觀察的進行。用各種感官觀察大樹。

藉助放大鏡、皮尺等簡單的工具對大樹進行觀察和測量。 用簡單的詞語記錄觀察的結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從圖片上獲得的信息是有限的,親自觀察事物會對事物有更多的認識。 發展觀察大樹的興趣,體會到生命體給我們帶來的生機勃勃的感受。 在觀察過程中,培養與他人合作的習慣。

【教學的重點】瞭解觀察的目標和方法,認識到觀察的重要性。

【教學的'難點】對大樹的觀察要指向生命體這個核心概念。

【教學的準備】

分組材料:一些觀察用的測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鏡等),觀察記錄紙。

【教學的過程】

一、引言

二、看照片上的大樹 三、回憶中的大樹 四、觀察真正的大樹

第二課 校園的樹木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的整體形態一般由樹冠、樹幹、樹根組成,樹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

樹生長在一定的環境裏,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過程與方法:

用各種方法觀察一棵樹,描述一棵樹。

用簡圖描述樹的整體形狀。用拓印樹皮的觀察樹幹。 用實物來補充語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能繼續關注樹木的變化。

【教學的重點】能嘗試通過對樹有序的觀察描述和比較後指向樹木作為生命體的特徵。

【教學的難點】比較討論樹木的相同之處。

【教學的準備】

校園中選定一些大樹供各小組觀察所需,同時為各小組準備:一張觀察記錄紙,一支蠟筆,一把軟尺,一個放大鏡。

【教學的過程】

一、觀察樹木的方法

二、觀察記錄一棵樹

三、整理我們的觀察記錄

第三課 大樹和小草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小草和大樹一樣,具有生命體的共同特徵。

大樹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植株的高矮、莖的粗細和質地。

大樹和小草都有生長在土壤中,都有綠色的葉,都會開花結果,都需要水分、陽光和空氣。

過程與方法:

用簡圖畫出小草的主要形態特徵,能看懂維恩圖的表達方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到小草和大樹一樣,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體,具有愛護小草,不踐踏不草的意識。

【教學的重點】找大樹和小草的相同點,體會陸生植物生命體的特徵。

【教學的難點】看懂維恩圖的表達方式。

【教學的準備】

分組材料:幾種常見的小草,最好有三葉草(黃花酢漿草)和狗尾草;一條樟樹枝和它的果實、葉片。

【教學的過程】

一、認識常見的小草

二、觀察記錄狗尾草

三、比較樟樹和狗尾草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

國小科學教案7

一、導入新課

活動一:

1、師:同學們,我們上節課曾安排的觀察動物的任務,下面請同學們來交流一個觀察情況吧

2、彙報交流情況

(教師組織學生回憶、交流在一定範圍內見過那些小動物。)

3、過程中注意引起學生尋訪小動物的興趣。

4、關注:學生是否注意傾聽同學的'經歷;學生的描述是否有想象的內容

5、教師提示:我們已經研究了鳥、昆蟲、一些哺乳動物,今天我們再來研究其他類型的動物,你還了解哪一類動物呢?

6、對學生的彙報進行評價

學生交流

學生代表彙報

學生紛紛發言

課前提前安排學生觀察動物,對學生學習這節課作了重要鋪墊。

培養學生注意傾聽的習慣。

適時評價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活動

活動二:認識動物的特徵

1、佈置探究任務:觀察昆蟲、鳥、哺乳動物之外的其它動物

2、提問: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對動物進行觀察,觀察中我們需要注意什麼?觀察後我們需要做些什麼?

3、佈置學生討論交流,分組探究

(魚一個小組,兩棲動物一個小組,爬行動物一個小組,共三個小組)

4、根據觀察討論的結果,分組填寫觀察記錄(各個小組填寫各自的記錄表,動物類別不同表不同)

5、組織學生彙報小組填寫的記錄

6、教師提問:你能按照特徵給他們分類嗎?

7、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類交流

活動三:

1、教師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和這類動物的特徵相似?你還了解這類動物的哪些知識?

2、組織學生交流

3、你還了解哪些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它們為什麼屬於這類動物呢?

學生紛紛回答

學生討論、交流、分組探究

小組填寫觀察記錄(適當引導)

學生彙報記錄

學生分組討論分類

學生交流

學生討論(教師適時引導)

讓學生重視觀察的注意事項,也讓學生學好科學養成良好得習慣。

在讓學生記錄彙報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國小科學教案8

温度的知識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温度計、天氣預報等等,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數學,既有 趣味性又有挑戰性,分享了國小四年級上冊的科學教案模板給大家參考!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氣温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温度,每天應選擇同一時間來測量氣温。

過程與方法:

選擇每天測量氣温的環境,完成“天氣日曆”中温度的測量和記錄。

情感、態度、價值觀

保持對氣温變化的研究興趣,理解長期測量和記錄數據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選擇每天測量氣温的環境,完成“天氣日曆”中温度的測量和記錄。

【教學難點】

正確測量,能堅持記錄。

【教學準備】

課前佈置分小組記錄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氣温。

每組一張温度填充圖。

每個小組或每人一支温度計。

【教學過程】

一、教師導語,引入研究課題

1、温度對天氣的影響很大,氣温是天氣現象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天氣日曆中重要的記錄數據。

2、 揭示學習課題。

二、 室外温度的'測量與比較

1、教師提示使用温度計測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問題。

2、學生説説怎樣用温度計測量温度、怎樣讀數;複習温度計的刻度;讓學生找出沸點、冰點、人體正常體温等温度。

3、討論教室內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樣嗎?怎樣確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內高?測量室內外的温度要做哪些準備,注意什麼?

4、測量室內温度,記錄、交流。

5、 分組到室外不同地方測量温度,走廊上、陽光下、樹底下、陰涼處,把測量的温度及時記錄。

6彙報交流,室內外温度有什麼不同嗎?哪個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們這個地方的氣温?每個小組測得的温度一樣嗎?為什麼不同?

三、氣温的測量

1、 討論,剛才我們測量到的陽光下、陰涼處兩個不同地點的温度有什麼不同?想一下,我們應該選擇什麼地點來測量氣温?

2、 教師小結,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當地的氣温,所以我們應該選擇合適的地方來測量氣温。

3、 測量不同時間的氣温,彙報不同時間所測到的氣温。

4、 出示氣温圖表,討論,從這張圖表中,我們可以獲得有關氣温的哪些信息?為了準確的填寫我們的天氣日曆,每天測量的時間該怎麼確定?

5、教師小結。

四、課後總結

五、課後作業

1、我會填。

(1)、一天之中(日出前的凌晨)的氣温最低。

(2)、一年之中,最高氣温出現在(7)月,最低氣温出現在(1)月。

2、我會選。

一天中氣温最高的是( 3 )。

(1)上午10時 (2)中午12時 (3)下午2時

六、課後反思。

國小科學教案9

一、 設計思路: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的,學生是科學探究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課堂教學要“重學生髮展”,輕“知識傳授”;重學生“研”,輕教師“教”;重“探究過程”,輕“探究結果”。擺脱以知識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的發展。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着重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作為探究的主線,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力圖貫徹新課程的教學思路,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特點,把知識的獲取過程看作比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重視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過程,結合國小生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規律,把知識教學伴隨在培養能力、情感、態度的過程中,圍繞“以探究為核心”的理念進行教學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

二、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

認識紙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瞭解古代造紙技術和現代造紙工藝一般流程。知道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2、 技能目標:

引導學生經歷“製漿——灌漿——濾水——壓幹成紙”的簡單手工造紙過程。讓學生體驗簡單的造紙活動,體驗紙張的來之不易。

3、 情感目標:

在探究的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保持和發展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勤儉節約的思想。

三、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驗簡單的“造紙”過程,進一步理解紙是由各種纖維經過加工而成的。

四、教學難點:

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共同經歷造一張紙的完整過程,並探究解決有關紙的相關研究問題。

五、教學準備:

1、 紙巾、玻璃杯、清水、攪拌棒、棉布、毛巾等每小組一份。

2、 古代和現代造紙工藝的影像、圖片或文字資料。

3、 民豐造紙工廠的造紙工藝流程的錄像。

六、教學活動過程

教學步驟

(一)談話引入

(二)實驗探究

(三)交流成果

(四)拓展延伸

教師活動設計

師:上節課,我們研究了許多紙的性質。你們還記得嗎?

師:那麼誰能告訴大家,造紙術是哪個國家最早發明的,又是怎樣造出來的?

師:(出示課件)我們一起來觀看古代造紙的過程。

師:(課件演示)

師:看了這些圖片與資料,老師有一個強烈的願望,你們猜猜看是什麼?你們又有什麼想法?

師:對,造紙,今天我們也來造一張紙。

師:看到桌上的`材料,小組成員討論一下,我們小組打算採用怎樣的方法,選用哪些材料,按照怎樣的方法來造紙?

師:請各小組發表自己的設計方案。

師:請大家選擇合適的方案進行分組實驗。

師:一邊巡視指導,一邊以一個大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探究實驗中。

師:剛才大家的探究很投入,研究的成果也出來了。現在誰能告訴大家,紙是怎樣一步一步造出來的?

師: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彙報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師在學生彙報的基礎上,共同歸納造紙工藝的一般過程。

師:(板書)造紙的過程:

(1) 調製紙漿。

(2) 濾水壓平成“紙”。

(3) 從棉布上把“紙”揭下來。

師:召開造紙工藝成果發佈會。請各小組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

師:誰還願意説出自己的發現?

師:比較一下,我們造的紙的厚薄一樣嗎?紙面平整嗎?怎樣才能造一張厚薄均勻的紙?

師:我們現代的造紙工廠,是不是也像我們這樣造紙的嗎?

師:(出示錄像片)觀看嘉興民豐造紙廠的造紙工藝流程,教師略加解釋、補充、説明。

師:本節課你的最大收穫有哪些?還有什麼疑問?還有什麼想法?

師:(總結)。

小小一張紙,涉及到那麼多的科學知識,請大家在課外蒐集一些紙品材料,準備下一節課繼續探究有關紙的相關問題。

學生活動設計

生:紙由各種纖維組成的。不同的紙在顏色、光潔度、厚薄程度等方面都不相同。

生:學生各抒己見,紛紛發表自己的發現。講述古代造紙的工藝流程。

生:觀看課件。

生:造紙,自己親手造一張紙。

生:各小組成員,紛紛商量自己的活動方案。

生:各小組發表自己的實驗研究方案。其他小組的學生認真傾聽他人的方案。

生:學生實驗操作開始。

生:各小組彙報自己的研究情況。

生:各小組紛紛推出自己的作品。

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小組給予補充、完善。

生:學生根據查閲的有關資料,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

生:觀看有關錄像。

生:學生説出自己的收穫與困惑。

生:整理器材,離開教室。

國小科學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

(1)知道有不同的月相(蛾眉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新月)。

(2)知道月相有每月經過蛾眉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再到新月的變化規律。

(3)瞭解月相變化的成因。

2、科學探究

(1)能持續觀察、記錄一段時間內月相,找出月相變化的規律。

(2)能依據模擬實驗的現象推理、分析並得出月相變化的成因。

3、科學態度

具有長期堅持觀察的學習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知道有不同的月相,堅持持續觀察、記錄一段時間內的月相,瞭解月相變化的規律及成因。

三、教學準備

課件、月相變化動態gif、乒乓球、手電筒

四、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生活情景:在電影院,影片中的嫌疑犯辯解道,“我昨晚藉着月光,看見他從牛棚中偷走了牛”。但警察卻説,“那天根本不可能有月光!”看電影的小朋友就有了疑問,“為什麼那天沒有月光呢?”

產生問題:對於學生來説月相是很常見的自然現象,學生一般都知道有幾種不同的月相,間接的會認為每天都可以看得見月亮(除了天氣原因外)。而且學生不會每天去觀察月亮,因此極少會有學生知道新月的存在,自然也就不瞭解在新月的時候是沒有月光的。於是就會產生疑惑,“為什麼警察這麼肯定沒有月光?”

驅動任務:什麼時候月亮沒有月光呢?

活動1:月有圓缺變化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都見過月亮哪些樣子啊?

學生經過交流,他們會發現月亮有多種形狀,有的時候像圓盤,有的時候像鐮刀……這時,教師提出月相的概念,月相是對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部分的狀態的稱呼,並通過圖片讓學生認識幾個典型的月相及其名稱:滿月、上弦月、下弦月、蛾眉月。

在認識月相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彎彎的蛾眉月怎麼就變成了圓月?”引導學生思考月相是如何變化的。

活動2:月相變化有規律

月相是有變化的,經常在農曆十五的時候能見到滿月,月相的變化有沒有規律呢?教科書上的表格是妍妍從滿月開始,在一個月內每天觀測月亮,記錄下來的月相,同學們分析妍妍的月線觀測記錄,你發現月相變化的規律了嗎?

學生在觀察和分析的基礎上能發現,月相呈現“滿月——下弦月——蛾眉月——看不見月亮——蛾眉月——上弦月——滿月”的規律。此時,教師再指出“看不見月亮”的`時候的月相稱為新月,然後再回應驅動頁的問題,學生就能明白是真的有看不見月亮的時候。

活動3:月相變化成因

月相有規律的變化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請同學們一起做模擬月相變化成因的實驗來探究吧!

用電筒光模擬太陽光,用塗黑的乒乓球模擬月球,觀測者的眼睛模擬地球上的觀測點。

以觀測者為中心,乒乓球分別放在八個方向,電筒光一直平行一個方向直射乒乓球,觀測者觀察並記錄不同方向的乒乓球亮面的形狀。

結論:綜合模擬實驗的現象,發現由於月球繞地球運動,使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內發生有規律的變化,導致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射到的亮面形狀也隨之發生有規律的變化,從而產生月相變化。

五:課堂小結及交流分享

同學們小結出本節課瞭解的內容,月亮不同形狀的名稱,月相變化的規律及其成因。並嘗試在生活中堅持長時間地觀察月亮,瞭解其真正的月相變化。

國小科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電磁鐵的特性作假設性的解釋;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會設計簡單的實驗記錄表和試驗報告。

2、知道電磁鐵在通電條件下有磁性,電磁鐵也有兩極,它的兩極是可以改變的。

3、培養學生的製作能力(學會製作電磁鐵的方法)、實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4、尊重證據;願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培養探究問題的興趣和態度。

教學方法:

1、本課通過課題直接引入新課,以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培養學生探究的興趣。

2、教師在組織製作電磁鐵這一教學環節上,往往採取教師教,學生做這種方法,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能力。本課教學時,教師可課前組裝好電磁鐵,課上實驗完畢後,讓學生自己拆開電磁鐵,觀察結構,再組裝好。既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探究電磁鐵的特性,又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製作能力、探究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也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收集的用電磁鐵做成的物品,交流收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及感受、體會、從而導入新課。

教學重點:

知道電磁鐵的磁性。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出示課前收集的各種用電磁鐵做成的.物品(板書通電的線圈)

2.提問:

他們是怎樣工作的?(引導學生説出電磁鐵是否有磁性和兩極)

二、猜想假設

學生質疑。猜想原理

三、制定方案

學生討論並制定探究方案

四、實施探究

1.演示實驗:

(1)做個電磁鐵,不接電源,用它接近大頭針。

(2)將電磁鐵連接電源,再用它接近大頭針。

(3)將電磁鐵電源切斷,再用它接近大頭針。

2.談話:

剛才的實驗你看到什麼?你有什麼發現?

3.討論:

這個裝置有時有磁性,有時沒有磁性。你認為這與什麼有關係?

4.談話:

你想親自動手驗證自己的想法嗎?實驗完畢後,請你拆開這個裝置,看看它的結構是怎樣的?還要把它組裝好。

5.學生分組實驗、觀察:

學生自己動手做個電磁鐵,(分有鐵芯和無鐵芯兩種情況)

五、展示交流

小組彙報結果

(1)有鐵芯的電磁鐵磁力大。(2)電磁鐵通電時有磁性,切斷電流後沒有磁性。(板書通電有磁性斷電沒磁性。

六、拓展創新

生活中利用電磁鐵來工作的物品很多,找一找,説一説它們都有什麼作用。

七、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教學,學生知道了電能產生磁,學會了製作電磁鐵,瞭解了電磁鐵的應用。

國小科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觀察,描述輪軸構造上的特點;

2.能夠就輪軸的作用提出疑問;

3.會做輪軸省力的實驗。

知識與技能

1.知道輪軸的結構特徵及組成;

2.知道輪軸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科學實驗活動,體驗和感受科學探究的樂趣;

2.留心觀察和研究身邊的簡單機械。

教學重難點:

能夠就輪軸的作用提出疑問;會做輪軸省力的實驗。

教學準備:

演示器材:汽車資料課件、汽車模型、扳手、螺絲刀、打蛋器、鑰匙、轆轤、遊船圖片及簡單運動示意圖。

分組實驗器材:簡單機械實驗盒、彈簧秤、鈎碼、細圓木棒、大小不同的塑料飲料瓶、螺絲釘、木塊、扳手、實驗記錄表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景,引入課題

1、操作競賽:選擇合適的工具,比一比哪個小組可以又輕鬆又迅速地把螺絲釘擰進木頭裏。

2、交流:獲獎小組交流操作方法並試着解釋其中的道理。

⑴自己是怎麼樣做的?

⑵為什麼要這樣做?

二、觀察實物,認識輪軸

1、談話:誰對汽車方向盤比較熟悉,請給大家介紹一下。

2、出示汽車方向盤的圖片,觀察分析:汽車方向盤可分為幾個部分?各部分是怎麼連接的?

3、觀看錄像:駕駛員是如何操縱方向盤改變運動方向的?

4、交流觀察收穫。

5、小結:汽車方向盤分為兩部分,一個大輪子和一根長軸;輪固定在長軸的一端;當我們轉動輪時,長軸也跟着轉動,並將運動傳遞給其他機械。

6、講解:像汽車方向盤這樣,由一個輪固定在可以轉動的.軸上的機械叫做輪軸。

三、製作輪軸,研究作用

1、學習使用簡易材料製作一個輪軸。

方法1:利用工具箱提供的材料,由大滑輪 盤、小滑輪 盤組裝而成。

方法2:根據教材提供的方法。

2、演示各組製作的輪軸並設疑:使用輪軸能夠省力嗎?

3、提出假設,設計實驗。

4、分組實驗,研究輪軸的作用。

⑴將輪軸懸掛在鐵架台上,將細繩穿過輪和軸;

⑵用彈簧秤在輪軸上提起兩個鈎碼,觀察讀數;

⑶換更大的輪 盤,重新測量所需要的力;

⑷換鈎碼數量,測需要的力。

5、教師巡視指導,督促學生作好實驗記錄。

6、彙報實驗現象,交流實驗收穫。

7、小結:輪軸能省力。省力的多少,和輪與軸的大小比例有關。

8、討論研究:為什麼使用輪軸能夠省力?

⑴如果把輪軸比作一個槓桿,它的支點在哪裏?動力點在哪裏?阻力點在哪裏?

⑵根據槓桿原理,解釋一下使用輪軸為什麼能夠省力。

9、小結:輪軸相當於一個槓桿,輪和軸的中心點是支點,作用在輪上的力是動力,動力作用的點在輪的邊緣上,叫動力點;作用在軸上的力是阻力,阻力作用的點在軸的圓盤邊緣上,叫阻力點。因為輪的半徑總是大於軸的半徑,所以作用在輪上的力總是小於軸所負荷的力,所以使用輪軸能夠省力。輪與軸的半徑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10、解釋:為什麼再大的汽車,只要駕駛員輕輕地轉動方向盤就能改變它的方向?

四、實踐操作,遷移擴展

(觀察課P9插圖,小組討論,大組彙報)

⑴這個器械的輪是什麼?軸是什麼?

⑵這個器械如何使用更省力?

板書:擰螺絲釘的學問

輪軸的作用:

1、省力。

2、輪與軸的半徑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課後小節:

國小科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會蒐集和整理資料,能預測結果並進行驗證。

2、會動手製作、改進並演奏簡單樂器。

3、知道有關聲音的基礎知識。

4、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準備:

錄像(交響樂合奏、自制樂器演奏)、橡皮筋、吸管、樹葉、尼龍線、金屬管、金屬片、玻璃杯、易拉罐、剪刀、膠水、細線、直尺、隊鼓、鑼、釵、三角鈴、口琴、塑料泡沫顆粒。

教學重點:

知道有關聲音的基礎知識。

教學難點:

會動手製作、改進並演奏簡單樂器。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主題

1、(播放視頻課件)利用多媒體再現優美的合奏場景和旋律,幫助學生感知樂器的類型及其不同的音效,激發學習興趣,揭示“大家動手做樂器”的單元教學主題。

2、羨慕這些演奏者嗎?我們也用自制的樂器來辦個音樂會,好不好?

教師板書課題。

二、確定目標。

1、師生交流。

你都知道哪些樂器呢?

學生説一説,教師引導學生給這些樂器分類。(絃樂器、管樂器、打擊樂器)

2、拓展視野。

教師此時向他們提供一些自制樂器的品種,供他們參考、選用,從而確定製作目標。同學們可以模仿已有的樂器,也可以自己發明一種樂器。

教師展示自制樂器的圖片。(圖片展示:吸管風琴、鐵管編鐘、土琵琶、柳笛等。)

3、確定目標。

同學們中間有會演奏樂器的嗎?

本單元,我們將自制一種簡單的樂器,並用它來演奏一首樂曲。請大家討論,準備做哪一種樂器呢?

小組討論,將確定的樂器名稱寫在“科學資料本”上。

請各組彙報自己的樂器名稱。

三、可行性分析

1、製作樂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具備很多條件,否則,是不會成功的。想一想,我們到底需要哪些條件?寫在“科學資料本”上。

小組討論後認為,製作“可樂音樂罐”這件樂器,需要這些條件(教師幫助歸類、板書):

①樣版:別人做過這種樂器沒有?我們可以參考的品種有哪些?

②工具和材料:鋁易拉罐、吸管、直尺、小刀、剪刀、膠布

③知識: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怎樣調整聲音的大小和高低?

④技術:會在易拉罐上挖孔

⑤經濟:買七個易拉罐飲料

還有一個方面,也決定了製作的成功與失敗——小組怎樣合作才能成功?

想一想,製作自己的樂器,我們已經具備了哪些條件?需要解決的困難有哪些?

如果有些困難是無法解決的,那恐怕得重新確定製作目標了。預測一下,製作過程中存在着不可解決的困難嗎?

下一節課我們首先解決同學們普遍存在的知識上的疑惑,希望大家課後也蒐集這方面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制訂計劃

1、設計説明

指導學生以“路線圖”的.形式描述小組行動步驟,繪製樂器結構圖、確定製作工具與材料,明確組員的責任分工。教師在各組計劃的基礎上擬定班級行動步驟。

二、模擬課堂

1.畫小組路線圖

師:在動手製作之前,我們要做哪些事?請用“路線圖”的形式把小組的工作步驟畫出來。(如果同學們沒有接觸過“路線圖”,則教師要呈現下圖,供學生參考借鑑)

“可樂音樂罐”製作小組行動路線圖

(為便於相互觀摩、評價,要求學生將路線圖用彩筆畫在兩開左右的大白紙上。)

生:(討論、繪圖,然後集中展示各組的路線圖。)

2.畫班級路線圖

師:請同學們歸納一下,各組有哪些相同的步驟?

生:都想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生:還有怎樣調整樂器的音調。

生:都需要進行小組成員分工。

師:有些步驟是共性的,如解決這幾個知識點的疑惑;有的步驟是具有個性的,各組之間不一樣,如組員的分工、準備的工具與材料等。對於共性的步驟,為了節約時間,我們全班一起來解決;個性的步驟,由各組分頭行動。(教師一邊講述,一邊板書下圖)

全班行動路線圖

3.繪製樂器結構圖

師:請同學們將準備製作的樂器畫出結構圖,要在圖上標明所需要工具、材料及數量。(教師在銀幕上呈現一幅樂器結構的樣版圖)

(學生合作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國小科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通過觀摩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聲音的產生、響度與音高的區別。

2、使學生知道聲音要通過物質傳到人的耳朵。

3、學生能區分樂音和噪聲,瞭解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4、通過展示活動,鍛鍊學生的表達與交流及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

1、學生進一步理解聲音的產生、響度與音高的區別。

2、學生能區分樂音和噪聲,瞭解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展示活動,鍛鍊學生的表達與交流及合作能力。

教學準備:

學生製作的各種樂器。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師生談話導入新課。

二、展示交流。

1、教師公佈規則。

2、學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製作的樂器,並要求加以簡單的介紹。

(教師引導學生對展示的樂器進行評價,並試着提出改進建議)

3、師生共同評出“創意獎”、“製作獎”。

三、拓展。

教師適時的.引出噪聲的話題,並引導學生探究控制噪聲的方法。(學生閲讀“科學自助餐”)

第二課時

一、舉辦演奏會、組間互評

◆模擬課堂

師:本節課我們通過演奏會的形式,獨奏、合奏一些簡單的樂曲。一方面讓大家展示自己的製作成果,提升興趣;另一方面通過參觀、學習,瞭解其他小組樂器的獨到之處,以便於今後製作出更好的樂器。

活動要求:

1.演奏者要先展示自制的樂器,介紹樂器的發聲原理和特點。

2.觀眾要安靜地傾聽,尊重每一個同學的勞動成果,不能持譏諷的態度。

3.客觀地評價樂器製作水平及演奏效果,最後將評選出優秀製作獎和優秀表演獎。

(學生參與演奏會的學習、欣賞活動,同時填寫下面的評價表,根據其他小組的表現在不同數量的星星中填上顏色。)

評價內容

我們蒐集了所需的全部資料 ☆☆☆☆☆

我們能預測實驗結果,並進行了驗證 ☆☆☆☆☆

我們的樂器演奏效果還不錯 ☆☆☆☆☆

我們小組能密切合作 ☆☆☆☆☆

二、小組自評

◆模擬課堂

師:本小組在以下這幾個方面表現得怎麼樣?討論一下,客觀地給自己打分。

評價內容

樂器的外形美觀 ☆☆☆☆☆

樂器的設計有創意 ☆☆☆☆☆

樂器演奏的聲音準確、優美 ☆☆☆☆☆

小組成員在演奏時能做到團結、合作 ☆☆☆☆☆

三、改進樂器

◆模擬課堂

師:經過近三週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穫和感想?如果要對自制的這個樂器進行改進,它將會有什麼新變化?請在“科學記錄本”上畫出結構圖。

國小科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水受熱時體積膨脹,受冷時體積縮小,我們把水的體積的這種變化叫做熱脹冷縮。

過程與方法:

1、改進實驗以達到更好的實驗效果。

2、用科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比如瓶裝水為什麼不裝滿)。

 教學重點

經歷對液體熱脹冷縮性質的探究過程。

 教學難點

能設計改進實驗裝置,使之能提供明顯可見的實驗現象。通過實驗探究,知道液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教學準備 為每組準備:平底燒瓶,玻璃管,橡皮塞; 冷水,熱水,温度計、紅墨水、滴管。為全班準備:多種瓶裝和盒裝的液體。

 教學過程

活動一:水的體積變化的觀察

觀察:冷水變成熱水後水面的變化

教師演示:把氣球皮包口的裝滿水的大試管放進熱水中,會看到什麼現象

(預設:通過實驗學生不能清楚進行表述,從而引出如何清楚地觀察到水在受熱和遇冷後的體積變化)

研究:清楚地觀察水在受熱和遇冷後的體積變化

1、師:通過氣球皮的鼓起程度,我們無法判斷這兩杯水的冷熱了,老師給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杯子、試管、瓶塞、細管、紅墨水、滴管。你們能用這些材料來設計一個實驗,看看水受熱會發生變化嗎?等會請小組討論一下,並思考這兩個問題:老師給大家提供的紅墨水有什麼作用?用一根細管子有什麼好處?

2、小組討論、完善實驗方案。

小結:我們知道了水受熱後體積會膨脹。

師:我們通過實驗發現了水受熱,體積發生了變化,會膨脹。那麼水遇冷後又會怎樣呢?你們想怎樣做?實驗時我們觀察什麼?(學生簡單説明)

5、學生實驗。

6、小組彙報實驗情況

小結:我們把水受熱體積膨脹,遇冷體積收縮的這種性質叫做水的熱脹冷縮(板書:熱脹冷縮)。

 活動二:觀察其他液體的熱脹冷縮現象

1、水有熱脹冷縮的性質,那其他液體有沒有這種性質呢?除了水,你還知道有哪些液體?

2、老師這裏給大家提供了紅茶、果汁、牛奶(出示)小組可以選擇你們最感興趣的一種來實驗。用同樣的方法來實驗,觀察和水的實驗現象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學生選擇液體來實驗。

4、小組彙報實驗情況你們組是用什麼液體來實驗?實驗看到什麼現象?説明這種液體有什麼性質?

(有了水熱脹冷縮實驗的`基礎,這裏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並讓學生自主提出實驗觀察點,理清實驗的思路。)

5、歸納總結: 通過實驗,我們發現液體受熱和受冷後有什麼共同的性質?

小結:像醋、飲料、醬油等等,液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板書:液體的熱脹冷縮)

拓展:出示一瓶水、飲料。去超市買飲料,本想挑選一瓶裝滿的飲料。但是卻發現貨架上的瓶裝飲料都沒有裝滿,這是什麼原因呢?

(讓學生學以致用,解決問題“瓶裝的液體為什麼不裝滿?”,加深學生對液體熱脹冷縮的認識。)

板書設計

液體的熱脹冷縮

醋 受熱 體積膨脹 熱脹

果汁

醬油 受冷 體積縮小 冷縮

牛奶

液體 熱脹冷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