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提問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94W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會提問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會提問讀後感

第一次看到《學會提問》這本書時它並沒有引起我的注意,聽起來讓人誤以為是和新聞採訪相關的書名及樸素簡單的封面實在是激不起我的閲讀興趣,但當我的目光準備匆匆掠過它的時候,書名下一行小小的字吸引了我——“批判性思維領域的‘聖經’”。批判性思維,這個熟悉又陌生的詞,無數次被人提起過,還時不時掛在嘴邊,但細想卻説不出所以然來。想要弄清楚到底什麼是批判性思維,我決定閲讀這本書。

這是一本系統闡述什麼是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的種類、批判性思維的步驟、價值觀假設和描述性假設、證據的效力等問題,理論講述中穿插着各種豐富的典型案例,密切地圍繞社會生活展開,不斷引導激發讀者思考,使讀者漸漸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無形中也培養了批判性思維。

在求學期間尤其是大學以前,由於學業的需要,我們必須不斷的從書上汲取知識,課本上的一切不容置疑,我們要做的就是熟練掌握後做一些簡單的應用。多年來在這種學習方式下所培養出的思維習慣,就是海綿式思維。而另一種現在看來我們更需要的思維方式就是淘金式思維方式。用書上的話來説,前者重在吸收,重在信息和知識的'獲得;後者重在互動對話,對信息進行甄別和篩選,形成自己合理的判斷。海綿式思維方式對我們的影響根深蒂固,但作為一名大學生,面對現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不能一味吸取所有的信息,要有意識的培養自己對信息篩選的能力,在龐雜的信息裏尋找到真正有價值的信息。

書中介紹了有關證據效力的問題,具體分析了個人觀察、研究報告和類比作為證據是否可靠。剛好上一學期我們開設了應用統計學這門課程,在這門課的學習中我瞭解到了原來我們在新聞、報刊等地方看到的一些調查數據,那個看似簡單的數字背後包含着無數調研人員的日夜奔波和一遍又一遍嚴謹的測算。同時,在書中我瞭解到不同研究的質量也參差不齊,其影響因素非常複雜,比如研究人員是否專業、研究方法是否科學、調查的樣本是否具有代表性、得出的結論是否客觀等等。假如在調查研究可信的情況下,文章的作者是否歪曲簡化研究結論也是一個值得懷疑的問題。所以,當我們看到一篇來源不明的文章裏的一些數據時,不能迷信所謂的研究調查顯示,首先應該質疑的就是這個研究的結果是否可靠。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獨立的思考,不斷的提出問題是這本書帶給我的一點改變。

當然,提出的問題並不只是對研究結果,本書講了很多提出問題的思路和方向,以上只是一個方面的舉例。在漸漸學會提問之後就會發現,許多文章漏洞百出,理論依據單薄,經不起推敲;許多文章煽風點火,歪曲事實,引導輿論,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但是僅僅提出問題就夠了嗎,並不是,與提出問題同樣重要的是回答這些問題,找出問題背後隱藏的真正原因。許多網絡謠言的散播或許就是因為大多數人缺少了這種思維方式,看到信息就照單全收,不做自身的判斷,不知不覺被人利用成為思想的奴隸。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並不是沒有提出問題的能力,缺少提出問題的方法,而是根本沒有想過要提出問題。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價值,除了如何提出問題,提出哪些問題等這些理論知識之外,就是讓我主觀上想要提出問題,養成了批判性的思維習慣,它也讓我在思考問題時建立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方法體系,從而更加全面、理性,不再會被表面現象迷惑。

對於批判性思維的意義,我想引用奧巴馬在美國高中的演講裏的一段話:“你們需要通過理科課程的學習,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技巧,治療癌症和艾滋病,開發新能源技術,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你們需要從文科學習中培養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維,消滅貧困、愚蠢、犯罪和歧視現象。”科技進步的同時,人的思想也要不斷進步。如果更多人學會批判性思維方式,現在的世界或許會有些不一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