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姐》觀後感6篇

來源:文萃谷 3.45K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桃姐》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桃姐》觀後感6篇

《桃姐》觀後感1

今晚看了電影《桃姐》,突然感觸。一部電影,100個人看,有100個個人觀點,因為經歷的不同、家境的不同看完後所領悟的也不同。

別人看到的是描述港人最懷念的那種像一家人似的"主僕"關係。而我領悟的是這世界的道德和孝道。電影中女主角桃姐是一個沒有兒女的傭人,養大了少爺羅傑(劉德華),等到了桃姐年邁了,劉德華反過頭來照顧桃姐。這難道不是所謂的道德和孝道嗎,知恩圖報。然而電影中我看到了香港老年人的悲哀,一個養老院,住滿了年邁的老人。其中一部分老人沒有兒子來看他們,只是每個月給錢養老院然後就不管他們。還有全家移民了,剩下老人在養老院,幾年沒人來看。

當今社會確實存在很多這樣的例子,這也就是道德和教育問題了。年輕人不贍養年邁的父母,讓老人流浪外面,ZF的養老政策和醫療政策又不好。每天在微博看到了這社會的很多不公平,ZF卻無心去拯救這個社會,這一切都得歸於教育問題。我們小的時候,父母可以用10年的時間來培養我,為什麼我們不能在他們年邁的時候抽幾年的時間來照顧他們呢?結婚生子最終的目的還不就是等自己老了的時候有人來照顧自己嗎?要不然生個蛋還能吃,養條狗還能搖尾巴。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對象,如果每一個爸爸都能在爺爺老了的時候做到孝順,我相信等孩子長大後也會這樣對你的。在醫院工作了4年了,也見到很多“久病牀前無孝子”的例子,確實讓人心酸。

缺乏親情的我特別孝順,記得讀國中那時,我爺爺78歲中風了,左腳走不了路。開始就是我晚上幫我爺爺洗澡、擦背、穿衣服。後來病重了需要兩個人幫忙了,就是我伯父是我叔叔兩個,有時候我還要去幫忙。那時候爺爺已經有老年痴呆了,脾氣也不好,老是講粗話。就這樣服侍了2年多,直到了我上來廣州讀書。就這樣過了6年,那年暑假回去14天后,爺爺就走了,享年84歲。也許就是這樣我伯父和叔叔他們的孝順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現在的80後和90後很多也都成家立業了,也為了父母了。我們此時此刻要做的就是孝順,好好對待自己年邁的父母,他們已經辛苦一輩子了,也開始老了,慢慢的也開始糊塗了,也開始像我們剛出生的時候了。所以我們要細心照顧好他們的晚年生活,這也是回報的時候了,要像小時候他們照顧我們那樣。也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做個好榜樣,將來我們老了,孩子也會像你現在這樣孝順的。還有在外工作的年輕人要常回家看看,父母無非就是想多看看自己的孩子一眼。有些人在外工作,或是嫁人了,一年只回去一次,假如自己的父母還能活20年,也就是20次,一次回去10天,也就是200天跟自己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多麼心酸的數字。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PS:感覺自己書讀的太少了,表達能力有限,詞窮。

《桃姐》觀後感2

昨晚在金逸看了許鞍華的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桃姐》。影片選擇在3月8日這天上映自然與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女性有關,但該片描寫的絕不僅僅是某位女性的個人世界。下面談談我的觀片體會。

如同片名,《桃姐》的敍述是平淡而簡潔的,幾乎放棄了一切濃烈的情感刻畫。對於《桃姐》來説,眼淚是奢侈的,這不是説《桃姐》沒有值得悲傷的情節,而是因為《桃姐》不想用眼淚來證明悲傷,我們看到的幾乎全部都是真實生活裏的出現的人以及他們的正常反應,包括對悲傷的承受與忍耐。

我發現這部影片並不太好評價,或者説並不能像我之前對其他電影那樣評價,這不是因為我麻木,觀看本片時我至少五次動容。也許是太久沒有看過同樣類型影片的緣故吧,一時不知從何入手。這部看上去很像紀錄片的影片敍述故事時不動聲色,觀眾是在不知不覺的情形下進入桃姐的世界的,又在不知不覺的情形下流下了眼淚,整個過程就像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覺的,我們就把桃姐當作了自家的傭人,當然是一個很不一般的傭人――由於長時間的相處與信任,桃姐事實上已經成為我們家的一名家庭成員,一位親人,不知不覺,我們發現自己已為一份後天的情愫而高燒不退。説到這裏,我發現《桃姐》不好評價的另一個原因――影片的主題已經被導演完全打碎並均勻融入到所有平常生活的細節中去了,當你試圖對某一場戲進行概括時,又發現其實這場戲和另幾場戲的情感濃度差不多,於是便打消了單獨概括的慾望。嗯,關於故事情節的整體印象我想説的就只有這麼多,無病呻吟的事情我是做不來。

如果説《桃姐》是許鞍華導演在不經意間拍的一部獻給正步入老齡化社會的華人世界的經典影片,相信很多人會覺得在理。觀看本片時,觀眾心中一定會有着充滿焦慮的發問――“有一天,如果我老了怎麼辦,是不是也要被送進老人院蹉跎終老,期間還要和幾個不孝的子孫、嫌棄我的媳婦為了幾百塊錢糾結?”,是的,現實生活中這種擔憂也許不是杞人憂天。《桃姐》並沒有給出關於那些身患頑疾、被親人疏遠的孤獨老人出路的答案,但桃姐給出了一個她認為合理的姿態――即便離開了“親人”,也要獨立、自尊、自足、善良的度過最後的時光。

《桃姐》裏一位精神失常的老人曾站在老人院的玻璃門前反覆唸叨:“我要回鄉下,我要回鄉下……”。我想,這位老人想要回去的那個“鄉下”其實就是她曾經為之付出並與之共同經歷、共同成長、共同存在的家園,家園裏有人、有物,更有情。

我們每個人以及每個我們所愛的人終有一天是要老去的,感謝《桃姐》提供的温度,這温度使我們清醒――讓我們善待老人,讓善待老人真正進入我們的文化,成為我們的傳統――當然,善待老人最好不要成為我們的一種道德主張,這本該是我們的一種心理需要。

無獨有偶,今天上午看到張揚導演通過微博發佈了他以老年人為關注對象的新作《飛越老人院》的預告片,這是文藝圈裏的一次重要巧合。

《桃姐》觀後感3

真正的感動是感而不傷,高明的感動是無需煽情。與傳説中的淚流滿面不同,《桃姐》沒有使出催淚彈,但其中默默流淌的温情,不悲不喜的生死觀令人感動之餘浮生幾分思索。

《桃姐》講述了僕人桃姐(葉德嫻飾演)與少爺羅傑(劉德華飾演)之間的故事,桃姐一生未嫁,在羅傑家中服務60年,見證家中五代人的成長。突然中風後,桃姐主動要求住進老人院,從照顧人變成了被人照顧,而她與羅傑之間的主僕情也漸漸產生了變化。

在《桃姐》中,許鞍華放棄了所有可以煽情、可以催淚的手段,只是真實地紀錄了整個故事。中秋節時,電視台帶明星來老人院慰問,臨走時卻收回了贈送的月餅,對於這樣的社會現象,影片沒有批判,只是淡淡帶過。除夕夜,老人院主任回到院中陪老人們過年,當桃姐問主任家人在哪兒時,主任輕歎一聲卻一言不發,其中定然有故事,但影片也只是點到為止。

不僅沒有哭天搶地,許鞍華還在片中安排了不少笑點,消解了桃姐漸入老態的悲情之感。電影一開始,博納影業老總於冬出鏡扮演電影公司老闆,劉德華扮演的製片人則和洪金寶、徐克扮演的兩位電影導演聯合起來,耍詐來騙於冬追加一部電影的投資。看看《桃姐》的籌拍背景就會知道,許鞍華在拍片前四處尋找投資,卻始終湊不齊錢,最終只好請劉德華出手追加投資,影片才得以開拍。在片中,類似對香港電影人的自嘲等笑料不在少數。

影片在敍事上不悲不喜,《桃姐》所傳達出的生死觀亦是不悲不喜。老人院中一位老者去世後,她的女兒站在畫面中間嚎啕大哭,但在畫面的左側,幾位老人照常下着象棋、嗑着瓜子。這樣的景象可以解讀成人心冷漠,但正如片中神父所言:“生有時,死有時。”人們最恐懼的莫過於生死無常、老無所依,《桃姐》所要講述的也是這樣一個生死之間的故事,但它呈現出一種坦然和篤定,觀眾在看到桃姐的死去後並不會心生恐懼,反而感到豁然開朗。

《桃姐》中反映的主僕之情,對很多觀眾來説並不熟悉,但影片對老年人生活真實的記錄勾起了觀眾對親人的感情。一位觀眾看片後安慰地説:“我的親人還在,我還可以去行動,我要去深深地感謝撫養我們的親人。當我自己老去時,我一定不會等死,會像桃姐一樣樂觀地去面對生活。”

都説許鞍華是影后製造機,《桃姐》為女主角葉德嫻帶來了威尼斯、金馬獎的影后桂冠,還入圍了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而在看完《桃姐》後,葉德嫻如入無我之境的表演征服了所有人,在她面前,放棄耍帥、戴上老花鏡、穿上藍色工裝的劉德華也失色了幾分。

與影片所呈現出的樸實風格一樣,葉德嫻的表演也是不動聲色。第一天進入老人院時,她順手在櫃子上摸了一把,嘴角微微一癟,觀眾立刻領會:這個在殷實人家服務了60年的僕人,對老人院的污穢是不習慣的。而當她打開家中的老式木櫃,拿出一樣樣老物件兒時,觀眾眼中的她已不是桃姐,而是每個家庭裏都有的那個慈愛老奶奶。

僕人桃姐與少爺羅傑的關係在片中有幾層變化,開篇時,少爺在廳中享用美食,桃姐卻站在廚房裏吃剩飯,葉德嫻呈現出的是一個勤勤懇懇、謹守本分的僕人形象。而當羅傑第一次説“這是我乾媽”時,葉德嫻臉上閃過一瞬間的拘謹,繼而變成幸福,小人物的卑微與不安全感浮出畫面。

《桃姐》觀後感4

今天去看一部宣傳已久的電影《桃姐》,本片是一部原汁原味的港片,面對不同的文化和社會環境,觀影的感受自然不同,這也無可厚非。在看到葉德嫻時,面對她不斷的變化,我想起了自己的姥姥,這固然是生活和表演的真實,但也解釋了她為什麼可以連摘影后桂冠。看她的表演,自然而又熟悉,這些只有面對自己的姥姥時才有的.真實感,在她的呵護下才感覺到桃姐對羅傑的那種愛。而華仔的表演也是完全看不到演的痕跡了。在觀眾看來,羅傑就是羅傑,他不是劉德華,你在看時也會完全投入到他們的生活中,就像是我自己在其中一樣,原汁原味的港片在大陸上映,唯一不足的就是他在裏面自己配音,雖然有點讓內地觀眾有點不太舒服,有待改進,但是普通話説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不錯了。

華仔的演技決對是金馬獎評委説的那樣洗盡鉛華、脱胎換骨。華仔用最貼近生活的方式、最真實的感情去演繹羅傑。的確放下許多包袱和光環。看了之後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沒有了以前的影子。作為一個劉德華的影迷,我自認不是那種身上裝有文藝細胞的潮人。也許會為了一部文藝類型的電影居然會有別人想像不到激情,但對於劉德華的表演我終究還是舒心的為之讚歎。還記得從暗戰開始,他的減法式演出已經大為讓我讚歎和驚訝。不在像以前的“華弟”和“混混”瀟灑式演出,而在桃姐中的極致生活化,或者説與之融為一體式的表演模式終於也能有菱有角的淡然呈現於我的眼前。

何謂減法式?許鞍華導演説:“那是要你拋棄自己演員的身份,因為你演的是一個普通人!”劉德華説:“我一直可以,因為我原本就是個普通人!”

看完電影,他們問我,能不能感受到什麼,我説不多,但是我相信有些人能感受的更多,就是那些真正有過相同經歷的人能夠真正明白那份情,而我説實話沒有過這種經歷,而從小到大家裏的老人都還在,所以我可能不能真正感受到面對自己親人離去的悲傷和無奈。但是,不可否認,雖然我沒有經歷過,但因為《桃姐》這部真的是用心做的電影,所以我完全能夠融入到裏面的角色,所以我能夠感受到那份情,以及讓我自己思考了我身邊的桃姐是誰。或者説有一天我自己成為那個“桃姐”我又會怎麼樣呢?

看罷影片《桃姐》的第一感受是:真情守護是悲涼現實人生的最美好出口。繼而深感這部包含着愛、尊重以及尊嚴的影片來的正是時候。富了口袋,癟了真情,當真心已稀缺為奢侈品,人們內心深處大多趨於乾涸冰冷、怠慢疲憊。在現實中即便是血緣親情也可能淡薄成陌路,更何況非親主僕?然而,如果徹底捨棄了這種真情實意,生命又有什麼意義?《桃姐》的出現恰如一場及時的綿綿春雨,在無聲無息間流淌進現代人乾癟而空虛的內心世界,深深滋潤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

一段兩年的平靜生活,濃縮成120分鐘的精華,表現的是人一生的一個過程,笑有時,哭有時,生有時,死有時。一切都得經歷,不管是否傷痛,誰都逃不掉的就是人生。

《桃姐》觀後感5

今天,我看了《桃姐》。我原本以為我會因為這部戲而哭個不停。可是到最後,我不僅沒有用我事先準備好的紙巾擦眼淚,甚至還在導演不知是精心佈置,還是無心插柳的幾場戲中大笑不已。原來感動人不一定需要煽情戲,不一定要主角痛哭流涕。原來感動是細水長流、潛移默化才會刻骨銘心。原來越是平凡,越是普通,越是正常,越是生活化才是越能感動人的。我承認,我被感動了,也被啟發了……

幸福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前幾天在網絡上看到所謂城市幸福指數的評比。廣州排在倒數第三。對此結果,我一點也不覺得奇怪。因為現在的人已經不知道幸福是什麼了,我也不知道。那有何談幸福有多少呢?但這部戲告訴我,其實幸福就在我們身邊。戲中,桃姐瞭解並照顧主人羅傑的一切生活起居,樣樣都以他為先。但羅傑一直就欣然接受。但在桃姐離開了他時,他才驚覺幸福竟一直在他身邊,他都不以為然。當你晚上回家時,抬頭看見自己家裏亮着燈,有人等你,是幸福;當你可以肆無忌憚地做自己想做的一切,而有人一直無條件地包容你時,是幸福;當你可以做到子欲養而親尚在,有能力照顧、滿足和保護你想這樣做的人事,是幸福……幸福就是,她在的時候,你不以為然,當她走時,你後悔不已的一切。我們不需要可以去尋找,只有珍惜,你才會發現她一直在身邊。

不要以為習慣會常在

我們一直會説,這是我的習慣。習慣這個詞語,真的很可怕。當一個人對你好時,你會習慣她的好,然後不以為然。當一個環境對你好時,你會習慣它的好,然後不以為然。但當不失去這些好時,你會不知所措,難以接受。戲中,江美儀飾演一位名叫金姨的老人的女兒。她經常因為覺得母親對哥哥的偏愛而肆意將母親大罵。但當母親突然離世後,悔恨的眼淚才不停地從她的眼中流出。真的再也沒有了,真的再也不存在了。這莫過於是世上最傷害人的話了。假如不想悔恨,那我們不應該去習慣,而是應該去珍惜。

生老病死才是一個人的完整

記得在《on call 36小時》中有一句話,當人在面臨疾病、死亡是之所以會驚惶失措、逃避躲藏,是因為人忘記了這是必經的階段,忘記了做好身心的準備。在《桃姐》這齣戲中,沒有可以將桃姐的病、死用很黑暗的、痛苦的手法表達,而是愉快地輕描淡寫。是啊,為什麼要可以放大疾病和死亡呢?這本來就是再正常不過,如同人食飯睡覺一般。本來,我在看到戲的後面,羅傑對醫生所的話是如此冷靜、理智時,我會覺得這個人冷血。當現在回想起來,自己已經做了可以做的一切,不讓她帶着一絲的遺憾離開就已經是最好的了。只要你的心裏一直想着她,那她就永垂不朽了。

再好的戲也會有落幕的時候,這齣戲也不例外。片尾出人意料地將桃姐生前等羅傑回家的片段呈現,使觀看的人從新又回味前面的場景,回想起自己也有人等的感覺。我想這或許就是這部戲享譽國內外的原因之一吧。我一直喜歡看温情戲,因為通過這樣的戲,我才會被提醒身邊有愛,身邊有幸福……

沒有事物不應該存在,沒有電影不值得觀看,沒有歌曲不值得欣賞,只在於你。

《桃姐》觀後感6

去看《桃姐》之前,早就聽説這是一部催淚大片,主僕深情,老年境遇,乃至對生死的探討,所以我也備好了紙巾,只等淚閘開放。但真正在影院裏看下來,我的紙巾基本沒派上用場。是沒有被打動麼?不是,只不過許鞍華拍得極盡剋制,一切可能煽情的橋段都弱化或避開了,甚至連音樂都沒有用。我想,《桃姐》並不是一部非得讓觀眾痛哭流涕的電影,但如果你真的看懂了,心裏一定會五味雜陳,那種無法言説的感觸可能比眼淚更珍貴。

感謝《桃姐》這部電影,它的價值,不僅在於帶給我們善待身邊人,更在於它能妥帖地關照我們心中的憂傷,看似灰暗的調子卻讓人豁然開朗。桃姐的一生,不敢説歷經艱難,亦是有苦難有心酸,她不僅安慰着電影中形形色色的人,其實也在安慰着銀幕前的我們,其中默默流淌的温情,不悲不喜的生死觀令人感動之餘浮生幾分思索。

這部電影也向我們揭露了當今社會醜陋的,或許為人所知的現象——養老院。雖説養老院是老人們樂享天年的地方,但是,在這部影片中,我們看不到,我們看到的只是破舊的設施,平淡的服務態度,以及從那位女工作人員口中得知的養老院背後的種種貓膩,一條條的利益食物鏈,將老人們本該擁有的幸福晚年捆在了老人身手之外,看似一觸即得,實則遙不可及,我們看到的,我們聽到的,只是表象,這部電影帶給了我們真實,讓我們不禁為如今所謂的朝陽產業所擔憂,所顧慮,兒女們為了養老費而不和,將孤苦的老人擱置在中間,實在令人心寒……

我們的一生中或許會路過幾千里土地,擦肩而過數百萬人,只是相交能有幾許,知己復有幾個?這個世界的轉速是在太快,多少人在拼命追趕不敢喘息,生怕被離心力甩脱。然而人性中最善良寬厚的部分卻讓他們產生了深刻的羈絆,演繹出一段段看似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別樣”温情。

看罷這部電影,也許你會燃起一番衝動,想要去了解和珍惜出現在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們或許身份低微,或許並不起眼,或許本與你瓜葛甚少,或許有着你無法忍受的缺點,但成就一段感情的永遠不是外在的標識,而是兩扇敞開的心扉。

桃姐是母親、親戚、傭人、鄰居、朋友,桃姐可以是任何人。當我們在世上拼搏奮鬥,在追逐着各種名利的同時,是否能夠停一停,靜下心來看看屬於自己的那個桃姐?羅傑做到了,所以桃姐的離去,並沒有留下遺憾。而當我們離去的時候,會否同樣的不留遺憾?當我們不停索取的同時,是否能夠問問自己,究竟給予過和奉獻過什麼?其實人生不必一定轟轟烈烈才叫精彩,生活,平淡、簡單、真實,桃姐用她的一生來印證了這句話。在最簡單平淡的生活裏,真誠的去對待每一人、一物、一事,才能感受到最真實的幸福和愛。看着影片中的各種人來人往、悲歡離合、死亡和新生,不停的輪迴,這是最根本的自然規律,如何在其中留下有價值的東西?也許不是物質金錢,也許不是名譽地位,也許不是什麼豐功偉績……而是當成敗生死之時,內心是否能夠透明純淨。就如影片結尾處,羅傑再次拖着行李走近住宅時,仰望自家,桃姐就在那裏,沒有悲傷,沒有遺憾,沒有離開。

那麼,你的桃姐是誰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