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愁詩原文及賞析

來源:文萃谷 6.83K

四愁詩

四愁詩原文及賞析

朝代:兩漢

作者:張衡

原文: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從之樑父艱,側身東望涕沾翰。

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

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從之湘水深,側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贈我琴琅玕,何以報之雙玉盤。

路遠莫致倚惆悵,何為懷憂心煩傷。

我所思兮在漢陽。

欲往從之隴阪長,側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贈我貂襜褕,何以報之明月珠。

路遠莫致倚踟躕,何為懷憂心煩紆。

我所思兮在雁門。

欲往從之雪雰雰,側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路遠莫致倚增歎,何為懷憂心煩惋。

註釋

(1)樑父:泰山下小山名。

(2)翰:衣襟。

(3)金錯刀:王莽鑄幣“一刀平五千”,因“一刀”兩字用錯金工藝,故稱之為“金錯刀”。

(4)英:“瑛”的借字,瑛是美石似玉者。

(5)瓊瑤:兩種美玉。

(6)倚:通“猗”,語助詞,無意義。

(7)桂林:郡名,今廣西省地。

(8)湘水:源出廣西省興安縣陽海山,東北流入湖南省會合瀟水,入洞庭湖。

(9)琴琅玕:琴上用琅玕裝飾。琅玕是一種似玉的`美石。

(10)漢陽:郡名,前漢稱天水郡,後漢改為漢陽郡,今甘肅省甘谷縣南。

(11)隴阪:山坡為“阪”。天水有大阪,名隴阪。

(12)襜褕:直襟的單衣。

(13)踟躕(chí chú):徘徊不前貌。

(14)雁門:郡名,今山西省西北部。

(15)雰雰:雪盛貌。

(16)段:同“緞”,履後跟。

(17)案:放食器的小几(形如有腳的托盤)。

賞析:

張衡目睹東漢朝政日壞,天下凋敝,而自己雖有濟世之志,希望能以其才能報效君主,卻又憂懼羣小用讒,因而鬱郁,遂作《四愁詩》以瀉情懷。《四愁詩》初步具備了七言的形式,出現時間較早,又廣為傳頌,所以對七言詩的發展有極大影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