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髮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來源:文萃谷 7.27K

  【詩句

“白髮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出處】

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意思翻譯】

緣愁:因為愁。個:這樣。若把一頭的白髮連接起來,長度恐怕有三千丈;而滿懷的離愁,就像這白髮一樣長。這兩句詩出自唐代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白髮三千丈”這五個字,以誇張的手法,勾畫出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翁形象。白髮何以有三千丈之長呢?“緣愁似個長”,原來是因愁而生的。一個“愁”字,是全詩重心之所在。“愁”本是無形的,抽象的,詩人卻以白髮喻之,使其變為有形的、具體的,其長度又達“三千丈”,這樣精彩的詩句,古往今來,皆令人叫絕。

  【鑑賞1】

我頭上的白髮有三千丈長,是因為我的憂愁也這麼長。借有形的頭髮,抒發無形的愁思,誇張奇特,想象大膽,劈空而來,似火山爆發,讓人拍案叫絕,淋漓盡致地抒寫了他的懷才不遇,壯志未酬的無限愁思。詩句歷來被譽為誇張的絕唱。

  【鑑賞2】

我的白髮有三千丈長,是因為我有同樣長的憂愁。“三千丈”的白髮正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長!因愁而生白髮,這是不爭的事實,那麼該有多少深重的愁思,才能夠生出長達三千丈的白髮!白髮是無法長到三千丈的,詩人運用誇張手法,將內心的憂愁比作三千丈的白髮,表達了詩人因壯志難酬,懷才不遇而發出的纏綿不斷、無法排遣的愁思。後人多用此句表達內心濃郁的憂愁。

  【全詩】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唐]。李白。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鑑賞導示】

《秋浦歌》是組詩,共十七首。為李白在秋浦時所作。秋浦,唐縣名,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

  【鑑賞1】

首句“白髮三千丈”寫得極度誇張。白髮之長,出語驚人。古人蓄長髮,挽在頭頂,梳洗的時候才披下來,看來詩人很久未顧及頭髮了,然而這一發現卻給人以猝不及防的震驚:什麼時候我滿頭的青絲變得灰白?第二句“緣愁似個長”緊承上句,原來白髮是因為憂愁而生,因為憂愁而長!前兩句,寫出了頭髮變白的原因和結果。頭髮已白,詩人不得不面對這個悲傷的現實,傷感地又照了照鏡子:我是從哪兒得來的這麼多“秋霜”呢?這裏用“秋霜”代指白髮,一方面使語言含蓄形象,另一方面表達了作者不忍再提的痛楚,加深了憂傷的程度。“何處”似問非問,傳達出一種無法言説的傷感與無奈。寫這首詩時,李白已是暮年,年輕時的豪放不羈已被現實磨得漸漸老化,壯志未酬人已老,面對鏡中的根根白髮,又怎能不發出問天的長歎呢?

  【鑑賞2】

《秋浦歌》是組詩,共十七首。是李白五十多歲時在秋浦(今安徽貴池縣西)所作。這裏選的是組詩中的第十五首。詩人懷才不遇、人已衰老、壯志未酬,攬鏡自照,倍覺痛苦而發抒愁思。

首句似凌空懸下一壁瀑布,令人觸目驚心:“白髮三千丈”!何故有如此長的白髮?使人疑團頓起,似覺不合情理。詩人緊緊抓住這一懸念,在第二句就做了點撥:原來這三千丈的白髮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長。讀到這裏,只覺詩人出語不凡。不由不讚賞詩人非凡的魄力、非凡的.筆力。涵詠這藝術誇張的詩句“白髮三千丈”,雖超乎常情,卻合乎哲理。只這兩句,大詩人李白的豪邁狂放的風格已見端倪。憂愁使人早生華髮,這三千丈的白髮,該藴積着怎樣深重的愁思呢!首二句已暗寫照鏡,而三、四句則更明白地寫出:“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秋霜”,在這裏代指白髮,但決非重複。“白髮”、“秋霜”,這兩個詞在僅二十字的詩中並用,更增添了憂傷憔悴的感情色彩,使這首抒憤詩更發揮了強烈撼人的藝術力量。“得”字,是這首詩的詩眼。如此的濃愁,即“白髮”(“秋霜”)從何而得?這個“得”字猶如泉眼,把詩人積習已久的抑鬱和隱埋極深的怨情都進發、渲泄了出來。讀過這首詩,掩卷沉思,詩人憤激、痛切的詩句久久縈繞心扉。

  【鑑賞要點】

[1]名句:“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2]奇特的想象,極度的誇張。[3]借代手法的運用。[4]語言含蓄形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