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6.67K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

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1

通過觀看《家長教育促進法》,理解了相關家庭教育的含義,對其實施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是規範家長行為的底線,優秀的父母不在於學歷的高低文化程度多少,是否有責任意識,陪伴是責任以身作則也是責任,履行父母的責任就是對孩子負責。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三教結合”,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社會教育對我們家庭教育是一個非常大的保障。尊重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役;尊重未成年的人格尊嚴,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和個人信息;遵循家庭的教育特點,貫徹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緊密結合協調一致。每年的5月15日是全國家庭教育宣傳週,它也是國際家庭日。

我們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有效的與孩子溝通,善於傾聽孩子的想法,才能有針對性的給與孩子關心和幫助。

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2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責任和使命則更具時代性,不僅要為人師表,教書育人;還要提高民族素質,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教師就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然而,教育從不只是教師的責任,父母作為學生們開始認識這個世界的開蒙人,由此可見,父母對學生的教育同樣十分重要,作為為人父母,不僅要多與學生溝通交流,更要時刻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在關鍵時刻給予學生鼓勵與幫助,不能因為過度看好未來而選擇限制學生的天性與愛好。

因此,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密切聯繫十分必要,增進每一位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瞭解,真正達到家校攜手共同培養學生;做到真誠溝通,家校共贏。

鳥欲翱翔於天空,缺一翼則不可,要加強家校結合,實時關注學生們的狀態,才能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放下心中顧慮,認真學習,將來才能成為棟樑,才能不愧對培育多年的老師,不愧對辛苦學習的自己,不愧對養育自己的父母。

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3

人們常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實更是孩子的“終身老師”。我們既要做好孩子的物質保障,更要做他們堅實的精神後盾。國中階段,孩子進入青春期,思想單純,多少會出現“叛逆心理”、“鑽牛角尖”等現象,加之學習任務變重後孩子與家長交流溝通的機會減少,家長要刻意的並經常的抽出時間與孩子溝通、交流。

如在接送孩子的路上、晚飯桌上都是交流談心的機會,家長和孩子彼此敞開心扉,各自分享一天的工作和學習情況,長此以往,孩子會主動將自己的心事告訴我們。有時發現孩子對老師的批評一時難以接受,“口服心不服”,我會抽時間“傾聽”孩子“訴説”,幫着試探性地做一些分析,適時地也肯定他的一些觀點,並及時地指出他問題所在,逐步引導,切忌妄加指責。有時父母讚許的眼神和真誠的誇獎都是增添孩子自信的磚石,是孩子成長路上的指南針。

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4

通過觀看上海家長學校專家楊雄的《家庭教育促進法》相關解讀講座,作為一名學生家長,深感出台政策的重要意義和現實作用,將家庭教育立法並實施,足以説明國家對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視,更加註重家庭,家教和家風,對增進每個家庭和諧幸福有積極意義,特別是對在讀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幫助,實現了有法可依。特別是在“雙減”方面,對減少學生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有指導作用。有利於家長能正確和客觀的對待孩子的學習教育和培訓,有針對性的進行適度培訓。避免了對孩子期望值過高的不良現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和消極後果。真正達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5

通過觀看家庭教育講座第四期活動,我學習到了很多關於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知識。

家訓、家風、家學,包括孝、禮都是中國傳統家庭教育,那麼具體什麼是家訓家風,我們又如何做到它們?

中國自古有着“禮儀之邦”的美稱,在古代每個家庭都有着自己的家訓家風,在現代仍然會有在傳統家訓家風上建立的現代式家庭教育。家訓家風顧名思義,是一個家庭的教誨,風氣習性。而傳統家庭教育是一個傳承,傳統,一個家庭歷經三代以上傳承下來的不朽家風家訓。

那我們該如何做到呢?首先要把傳承家風家訓作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其次父母長輩要以身作則,為子女後輩樹立良好的榜樣;最後要多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在社會的大家庭中不斷深化我們的家風家訓。好家訓成就好家風,好家風成就好家庭!

踐行家風家訓是治家的尺子,為人的本分,我們不但要繼承下來還要傳承下去,讓我們世世代代都在社會這片沃土上開出永不凋零的花。

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6

非常感恩學校組織大家學習這麼專業的家庭教育,相信很多家長都和我一樣,感覺現在的孩子學習不主動,沒有自發性,總是需要家長和老師不斷的催促,很多時候感覺到學習好像成了老師和家長的事情。

通過學習讓我明白了孩子具有學習的內動力,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培養孩子成為成長型的思維,將會讓孩子受益終身。要想讓孩子成為成長型的思維,我們家長首先要成為一個願意為孩子學習改變,自己成長為一個成長型的家長。成長型的人,遇到一切問題都會説:我願意嘗試,我願意改變,我願意努力試試。

所以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不能只注重孩子的成績,要注意培養孩子正直的品德,做事自律認真的態度,堅持不怕困難的性格,相信養成這些特質的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中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會具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教育結果。

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7

“家,是最温暖的港灣。”營造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為孩子提供身心自由呼吸的棲息地,是良好家教的基本保障。

進入中學,青春期的孩子帶着些許成熟與叛逆,獨立與自我意識日益增強,對周圍的一切有着非常鮮明的看法與態度。在遇到成長中的困惑時,作為家長,要第一時間告訴孩子:父母永遠是她最有力的支撐,給予孩子戰勝挫折的信心與勇氣;主動親近孩子,設身處地為孩子着想,才能打開心扉,真正走進其內心深處,準確把握思維動向;有針對地與孩子一起分析探討問題,共商解決問題的策略;幫助制定循序漸進的可行性計劃,並敦促實施。唯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因而,家長要努力成為孩子成長中的老師、朋友與知己,真正做到冷暖與共,喜憂同享。

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8

“同心,是一股勁的力量。”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裏,如今的中學生早已非傳統意義上的“大孩子”,他們擁有獨立思維的方式,看待問題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身為父母,在培養孩子廣泛閲讀習慣的同時,更要以身作則,大量閲讀優秀書籍,豐富自身學識與涵養,提升綜合素質;與孩子擁有更多共同話題,同心同趣,努力成為孩子的“健康志趣相投者”。

為自己賦能,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永恆的勤奮之心、進取之心,不停滯、不懈怠。在伴隨孩子成長的路上,家長要不斷激活自我,朝向未來,追求人生新高度。

成為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首先在於家長的自我磨鍊。積極創設民主平等、温暖和諧的生活與學習環境,讓孩子無論何時何境都積極向上,心存陽光。

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9

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成長的重要場所,也是孩子心理成長的重要支撐。好的家庭環境讓我們的孩子更有安全感、更有信心,也更有力量去面對不可預期未來。

龐教授從心理健康特徵和壓力模型兩方面分析了家庭環境對孩子心理成長重要性。提出家庭需要為似乎已經長大但心理還未成熟的孩子提供身體和心理保護;家庭要有強凝聚力,壓力與保護同行和孩子一起面對,讓孩子在最困難、絕望時,有值得嚮往、留戀的東西。

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家長與孩子溝通時不可傳導焦慮情緒、孩子情感支持給予滿足、創造孩子需要安全環境。並提出了四種方法。

一、多陪伴,多理解;

二、多溝通,少説教;

三、制定規則,管理手機和讀物;

四、一起面對壓力。

綜上所述孩子學業壓力大,發展通道小,缺少陪伴、玩伴,心理脆弱缺挫折體驗。他們更需要理解、陪伴、和諧家庭來面對將來不可預期。

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10

親子間真正的關心是建立良性的應答關係。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瞭解孩子的情緒情感、行為動作等向我們傳遞的信息,從根本上去了解孩子的內心,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交流,發自內心地肯定他,並給予一些反饋,做孩子的好朋友。在生活中,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品質,比如好奇心、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韌性、強健的身體。我們始終認為長大後成就很高的人,不一定都是IQ很高的人,而是具有堅韌品格的人。行行出狀元,在任何一個領域做到前20%,生活都不會差到哪兒去。

在今後的教育中,我們也會繼續幫助孩子建立使命感,培養孩子的“志氣”,重點培養孩子克服困難、吃苦耐勞、做事勤懇、踏實努力、有韌性、頑強的品質,經常帶他去爬山、踢球、慢跑、游泳等,鍛鍊他的毅力、勇氣、擔當、堅韌性。

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11

通過學習家庭教育促進法,我更深刻地瞭解到,祖國要強大,孩子的教育是重中之重!

首先作為父母,我們有義務去引導孩子建立健全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對於孩子來説,他們將有更多更好的平台能夠去好好的學習,成長,也許每個孩子的天賦不同,我們不能只是要求孩子在學習上爭取更好的成績,同是我們也應該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和身心健康的發展,只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她將來長大了,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能夠為國家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其次,對於我來説,我將會有更多更好的渠道可以去學習,學習如何教育孩子,如何陪伴孩子。

最後,國家花費這麼多人力物力來推進家庭教育,也説明了國家對下一代的重視,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智則國智,現在有了國家和政府為我們保駕護航,我們也有了更好的資源來教育孩子,幫助她們健康茁壯的成長。

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12

以前我也和多數家長一樣,怕會輸在起跑線上,自作主張到書店去幫孩子買大堆的課外試題,結果發現孩子根本不願意或者沒時間去做。進入國中階段,確實需要補充一定數量的課外自主練習,但怎樣才能做到孩子主動做題呢?家長可以通過課後老師推薦比較,翻閲他的`錯題本,嘗試性地摘抄一些類似的錯題和經典的題目給孩子做做,並詢問孩子,這些是否能幫助他更好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並得以拓展,得到肯定答覆以後,再告訴他這些題目的出處,讓他自己到書店看看。現在孩子的課外習題訓練都是自己購買,每天完成作業後都會同步做好練習,這樣也能起到課後及時複習鞏固的效果。

當然,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不是能一朝一夕培養起來的,他離不開學校這片沃土,離不開老師的辛勤培育,更離不開家庭教育的點滴,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恆心,有決心,我相信每位孩子都能夠發出自己耀眼的光芒。

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13

生活中人們可以經常看到,有些孩子為了達到目的特別任性。有人把這種任性歸咎於家長對獨生子女太嬌慣,其實並不盡然。美國心理學家威廉。科克的研究表明,孩子任性也是一種心理需求的表現。他指出,幼兒隨生理髮育,開始逐漸接觸更多的事物,但對這些事物的正確與否,他們卻不能像成人那樣作出正確的判斷。孩子只會憑着自己的情緒與興趣來參與,儘管有些參與行為會對他們不利。家長們大多以成人的思維方式更多地考慮結果。實際上,這些興趣與要求也正是孩子心理需求的一種形式。

處於獨立性萌芽的幼兒,對一切事物都想親歷親為,想弄個透徹,這原本是好事。但是,這種“親歷親為”的心理行為,往往會不合情理地表現出來。家長對此既不可惟命是從,也不應斷然拒絕。要知道,孩子任性也是心理需求。

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14

家庭是我們避風的港灣,是我們温暖的住所,也是我們最開始的啟蒙場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教育離不開父母的以身作則,為我們樹立好的榜樣。從古至今每家每户都流傳着家訓、家風、家學。現在的教育離不開父母與老師,父母教育我們盡孝、禮數,都説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我的作為子女應該並且必須做的事情,我們的言行舉止可以看出家庭風氣,我們有沒有禮貌會間接性父母教育觀念,老師教育我們知識,讓我們成為有學識的人。我們的學識再淵博品行不好也不會有太大的成就。

家風是靠一代代地傳承下去的,秉承這種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家教是根據家庭情況所制定的,家庭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最貼合實際更重要,也是需要是從小耳濡目染的,因此每一個良好的習慣,都與家庭教育方式有關。

家庭教育若一步錯則步步錯,這就體現出言傳身教的重要性。

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15

本次專題課程宗旨在於《家庭教育促進法》出台重大意義,政策亮點與實施。其出台是用立法來解決家庭教育問題。它明確了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不同主體在促進家庭教育方面的責任和義務,對家庭教育服務機構的設立和管理等作出規定。在五中全會提出構建家校協同育人,則家庭教育也是十分重要,《促進法》體現的是大教育的思想,從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教育體系的高度,釐清教育為主體,有利於優化家庭教育生態。

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16

今天,通過觀看了家庭教育公開課,從中瞭解到了家庭教育要在關愛和約束之間達成平衡的重要性。需要父母消除生活中那些無謂的焦慮。包括追求孩子的分數、成績,不願放手,把孩子保護得密不透風等。不要用過度的愛、過度的要求和過度的期望束縛孩子,擺正自己的位置比什麼都重要,親子關係好了,孩子會更願意聽你的話。

要想親子關係對等,父母需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在遇到問題時,將核心放在解決問題上,而不是批評和針對孩子上。雙方協調,讓孩子主動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最終會得到比權力之爭更好的結果。當孩子也參與到處理事情的過程中來,自然就會明白父母為什麼要求他這麼做,然後主動做出改變。

由此可見,孩子既需要愛和自由,也需要管教和規則,幫助他們規範和評價自己的行為。

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17

“平和的心態,是一劑治癒良藥。”中學階段學習的壓力與日俱增,家長更需要自我調節,為孩子樹立榜樣,磨鍊平和的心態;幫助孩子排解壓力,逐步縮短適應過程,進而輕鬆前行。因此,我們要做正向力的支撐者,而不是焦慮情緒的製造者。

我們不僅要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更要成為智慧的“陪伴者”。在孩子分享的內容中,能敏鋭地捕捉有效的信息,即時給予迴應;要有意識地導引話題,巧妙地“輸入”教育內容,於潛移默化中教育水到渠成。尤其説明的是,在青春期階段,家長務必要避免簡單粗暴的打罵與生硬強行的説教。

進入中學,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提升學業成績?首先,要直面孩子的認知水平與真實學力,摒棄不切實際的學習期望;其次,要依循各科老師的要求,制定合理、適切的學習目標與內容,按計劃地逐步實施,指導孩子腳踏實地地開展自主預習與複習,學會查漏補缺。如此,日益進步,才能收穫成長的喜悦。

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18

10月20日聽了張老師的教育經驗座談會,感慨頗深。自己以前的教育理念也有了一些改變。教育孩子是一項非常複雜的事情,經過近兩個月的入校學習,張書涵在張老師,劉老師以及其他老師的幫助下,由一個懵懂的幼兒園小朋友逐漸成長為一個國小生。在生活自立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回家能及時獨立的完成老師安排的作業,合理安排時間,早睡早起等。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粗心大意就是很主要的一項,有些題也會做,但是因為檢查不到等原因頻頻出錯。因此我們也想配合老師使張書涵改掉這個壞習慣。

另外我們家長也有需要提高認識的地方。例如在生活中應該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還有,遇事允許孩子申辯,即使有錯也允許孩子申辯,避免產生牴觸情緒等。

最後,我們衷心希望和老師一起,使張書涵在以後的生活,學習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更大的進步。

家長家庭教育觀後感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自20xx年1月1日起執行,是家庭、學校和社會協調聯動、互相促進的立法。觀看課堂教育後,我作為一名國中學生的家長深有感觸。首先是要樹立良好的榜樣,用行動和正能量正確引導孩子的言語和思想。既是孩子的監護人,更是她的良師益友。其次,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信任她,發現和發展她的興趣愛好。愛好是孩子自身的發展,不是家長強加其身的“愛好”。在此過程中,我們要為其做正確的引導,發揮好“引路人”的作用。最後,在陪伴這一個定義上,我始終也是在努力做的過程中,孩子的成長少不了家長的陪伴,陪伴又不單單是“陪”,更要充分加入孩子的生活,一起閲讀,一起旅行,一起發現生活中的美好等等。《促進法》的頒佈,更大程度上是讓我們家長更瞭解自己的孩子,更好做好家校聯合,提高孩子的整體素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