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錦集十篇

來源:文萃谷 5.54K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錦集十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設計題目:《美麗的摺紙》

摺紙是一種材料簡單、操作方便、效果顯著的手工創造勞動,是深受學生喜歡的一種小工藝,它通過剪、折,粘貼、描繪等手段,巧妙地把紙製成各種生動有趣的形象。如人物,動物,服裝,建築,花卉等。可以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想象、創造等多種能力。由於摺紙的過程是將點、角、線等反覆重合,構成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各種形狀,摺紙時必須遵守從前至後的摺疊步驟,有效地促進了學生數理概念的形成和空間知覺的發展。學生在摺紙的過程中,通過手部肌肉羣的運動,能促進學生大腦相應部位的發育,能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習慣和做事的順序性、調理性教學重點:摺紙的基本方法的掌握。

教學難點:學生創作構思的過程

教學方法:引導法、討論法、比較法、講授法

教具:多媒體計算機、投影、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課

《千紙鶴》flash入課。歌曲的名字是什麼,紙鶴代表着什麼?

二、講授新課

我為學生提前準備好步驟圖,以利於學生自己主動看圖進行摺紙活動。出示《紙鶴》步驟圖,要求同學們先自己研究,然後找個同學上來帶着我們一起來操作。這樣,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就很高了,這樣在興趣十足的狀態下開始了自己的摺紙過程,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也在我的“幫助”過程中培養起來了。他們自己進行摺紙的時候,很輕鬆的就折出來了,因為他們已經很清楚摺紙的方法了。

三、實踐練習、展示學生作品

通過摺紙鶴已經初步掌握摺紙技巧,下一個環節就是讓學生創作作品的階段,我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摺紙教程,人物、動物、植物、事物等等。以小組為單位,每一組選擇一個主題摺紙。寓言故事,童話故事等等,學生可以到老師的網站去查找,也可以是課下老師讓他們自己到網上去查找相關摺紙的內容,已經會

的摺紙直接摺疊,自己創作也可以。每一組的成品都讓其他小組去猜測是什麼,比如“守株待兔”、“三隻小豬”、“刻舟求劍”等等。展示作品的時候,不僅僅要展示他們的摺紙,也要講述和表演這個故事,這樣也大大的提高了學生們的興致。通過學生自己的創作、講述和表演,學生有了很強的成就感。

四、發散思維

摺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的一種,你們還知道那些民間藝術,有很多民間藝術已經失傳,課後可以關注一下你所喜歡的民間藝術。

由此可見,學生的學習,並非只是教師教學的結果,也是學生主動獲得經驗的過程。這種學習形式是學生自主發現式的學習,即:老師象一個學習者一樣提問問題,他們像教師一樣説出如何進行,教師則根據學生説的方法進行操作。因此我們教師只有善於發現孩子感興趣的事物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滿足孩子的探索興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有意義。總之,通過各種感官,學生親自動手,動腦去嘗試,探索,並發現問題,且通過互動來解決問題,享受活動和成功的樂趣。我覺得,學生通過摺紙活動不僅是要獲得淺顯的摺紙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自主活動學習中去探索,去嘗試,培養他們認真的探索精神以及耐心細緻的學習習慣,增強興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今後適應時代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科學童話,講的是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筍芽兒衝破一切阻礙,由竹筍生長為強壯的竹子的經過。作者通過這個故事,啟迪學生要趁大好時光,衝破阻礙,好好學習,勇於進取。

題目點出了題材範圍,即寫一顆筍芽兒這個主要人物(植物人格化)。全文以筍芽兒生長過程為線索,講了四層意思,講了筍芽兒出土之前和出土以後的兩個階段:

出土之前,筍芽兒只是央求,而後是不顧一切阻攔:一個勁兒向上鑽,表現了她有一種向上的精神。

出土以後,筍芽兒以頑強的意志,不斷地排除阻礙,在陽光下,春雨的幫助下,勇於進取,終於茁壯成長為高大的竹子。

本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記敍的,屬於講讀課文,注意引導學生在春天的大課堂裏去主動學習,去尋找別人還沒有發現的春天的腳印,去探索筍芽兒長成竹子的奧祕,去想象春風春雨春花春草像什麼。還應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在充滿感情的朗讀中領悟內容、體會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讀與感悟交融。同時要引導學生把讀書與思考結合起來,與積累結合起來。

【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設計力求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以學生的主體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以情為基礎,以讀的訓練為主線,讓學生自主發展,主動探究,增強合作意識。

【學習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嚮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3、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卡片、頭飾。

【教學方法】

情境式教學法。

【學習方式】

採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趣味揭題

1、師問:同學們,我們國家的國寶是什麼?

(生答)

大熊貓最愛吃什麼?

(生答)

竹子長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時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麼嗎?

(生答)

出示筍芽兒圖,這就是筍芽兒。

出示竹子圖,這就是竹子。

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筍芽兒》一課。

2、板書課題:

提醒學生筍芽兒的讀法,學生練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出示生字,再讀課文,認讀生字,識記字形。

3、把生字讀給同桌聽,互相幫助識記生字。

4、小組討論交流識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課文中出現的生詞,小組認讀,全班擴詞練習。

6、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讀後小組説一説自己讀懂了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課文中小筍芽兒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讓學生練習有感情朗讀,採取個人練習、小組練讀、全班朗讀等多種形式。讀後自己評一評、小組評一評。

三、朗讀感悟,角色表演

1、師範讀,想一想筍芽兒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⑴ 教師根據教學的進程出示各個生長階段的筍芽兒圖片(課件),再現筍芽兒破土而出的生動景象。景象分別再現:

沉睡在黑糊糊的土裏──一個勁往上鑽──終於鑽出了地面。

師生交流有關知識,使學生在學文的過程中,瞭解筍芽兒的生長過程。試着畫畫簡筆畫。

⑵ 同時,引導學生體會筍芽兒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願望、行動和結果。讓學生在理清筍芽兒的生長過程的同時,體會到筍芽兒向上進取的精神。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板書)

2、春天這麼美,小筍芽兒在大家的關心、愛護下長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讓我們大家做一株小筍芽兒吧!讓小筍芽兒帶着對春天的讚美、帶着幸福的感覺來分角色朗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分成:

筍芽兒、春雨、媽媽、旁白幾個角色來讀。

讀後小組同學互換角色再讀,讀後互評。

3、鼓勵小組試演,推選表演好的小組,上台戴頭飾進行角色表演。

4、再讀感悟,啟迪思維。你喜歡筍芽兒嗎?為什麼?

啟發學生由竹子的成長聯想到自己的成長:

你們在成長過程中得到了哪些關心和愛護呢?

四、指導寫字

重點指導寫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寫得太大。

三個帶口字旁的字(喊、呼、喚)中,喚是新認識的字,可以重點指導,右邊第六筆撇,要上下貫通,不能寫成豎、撇。

五、課外拓展

資料袋:向學生介紹毛竹。

六、作業

課外閲讀《一粒種子》,想一想:種子是怎樣看到外面世界的?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述了兩隻小獅子的不同生活態度。一隻小獅子非常勤奮,每天練習生活的本領;另一隻卻認為憑着父母的本領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於是,整天懶洋洋地曬太陽,什麼也不幹。課文通過一勤一懶兩隻小獅子的對比,以及獅子媽媽對懶獅子的教育,告訴學生,從小應該勤奮學習,學會生活的本領,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領和地位生活。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新詞,明白獅子媽媽説的話的道理。

教學目標:

1、認識“獅、整”等14個生字。會寫“練習”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朗讀疑問句和感歎句。

3、瞭解兩隻小獅子的不同表現,明白不能依懶父母,應該從國小習生活本領的道理。

教學用具:

課件、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導言:同學們,你們認識獅子嗎?獅子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人們常常把它叫做什麼呢?(獸中之王、百獸之王)

今天申老師要帶領大家學一篇課文,課文中有兩隻小獅子,他們小時候的表現是不一樣的!它們長大以後能不能成為萬獸之王呢?請你讀課題。

(課前板書:27.兩隻小獅子)

2、讀課題。

這個“獅”是翹舌音,“子”讀輕聲,再齊讀。

誰有辦法記住這個“獅”字?(反犬旁加上“老師”的“師”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提出要求。

讓我們打開語文書120頁,自由朗讀一遍這篇課文,記住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減字,自己開始。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檢查字詞。

獅子 整天練習

打滾 撲打咬一口

刻苦 將來慢吞吞

依靠 應該懶洋洋

師:生字寶寶悄悄和你們打招呼了,問你,還認識他們嗎?自己讀自己的,讀好之後用(師舉手)這個手勢告訴我。開始。

指名讀。正音詞語“懶洋洋”。

師:它單獨讀的時候讀yánɡ,可是在“懶洋洋”當中,它是ABB式,我們讀一聲,聽老師讀“懶洋(yānɡ)洋(yānɡ)”,(生跟讀)

師:去掉拼音還會讀嗎?開火車。(小火車開起來!——咔嚓咔嚓開起來)

4、段檢查

師:生字寶寶藏起來了,在哪兒呢?

段2:一隻小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另一隻卻懶洋洋地曬太陽,什麼也不幹。

指名讀,齊讀。

課件顯示:孩子,將來我們老了,不在了,你靠誰呢?你也應該學會生活的本領,做一隻真正的獅子。

指名讀,齊讀。

師:不知不覺當中,我們已經跟生字寶寶做了好朋友。

三、取名字,習文感悟

1、取名

師:迴歸到課文,《兩隻小獅子》,給它們取個名字吧?

指名學生説。

師:申老師給它們取了個特別有趣的名字?特別懶的那一隻呢,我給它取名

叫懶懶(板書:懶懶),特別勤奮的那一隻呢,我給它取名叫勤勤(板書:勤勤)。

2、畫一畫

師:打開書,自由朗讀一遍課文,用“﹏”畫出懶懶和勤勤小時候不同的表現。

生自由讀。

交流,指名説。

3、勤勞的獅子

師:我們先來看勤勤。

生齊讀。

師:勤勤練習得怎麼樣啊?(板書:刻苦)

課件顯示:早上,天剛剛亮,小獅子就(開始練習滾、撲、撕、咬 )。

中午,剛剛吃過午飯,小獅子就( 又開始練習滾、撲、撕、咬 )。

晚上,天都快黑了,小獅子( 還在練習滾、撲、撕、咬 )。

指名説。

師:小獅子勤勤是一隻怎樣的獅子?(刻苦)從早上到中午,再到晚上,一整天都不停地練習,請你讀出你的感受。出示句子:一隻小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再指名朗讀。

課件顯示:勤勤在練習當中會吃哪些苦頭?比如説“滾”,再比如説“撲”?指名説。(再讀句子)想象着你腦海中出現的畫面,我們再一起來讀讀這一句話。

師:關鍵的詞語能起到表情達意的作用,聽聽老師是怎麼讀的。(師範讀)再齊讀。

4、懶獅子

師:當勤勤刻苦地在練習的時候,懶懶在幹嗎?

課件顯示:另一隻卻懶洋洋地曬太陽,什麼也不幹。(板書:曬太陽)齊讀。

課件顯示:一隻小鹿從它旁邊跑過,他(卻懶洋洋地曬太陽,什麼也不幹) 一隻小老鼠大搖大擺地在他面前,他(卻懶洋洋地曬太陽,什

麼也不幹)

他一邊躺着,還一邊( )。

師:這就是懶洋洋的意思,想着這樣的畫面,我們來讀這句話。

課件顯示:另一隻卻懶洋洋地曬太陽,什麼也不幹。

學生齊讀。

師生對比讀:師少詞語“整天”和“懶洋洋”。用紅色字體標出。生全讀,還要重點讀出紅色的字。

5、小樹和懶獅子的對話

課件顯示對話。

“你怎麼不學點兒本領啊?”

“我才不去吃那苦頭呢!”

“那你以後怎樣生活呢?”

“我爸爸和媽媽是林中的大王,憑着他們的地位,我會生活得很好!”師:旁邊的小樹看不過去了,他也跑出來勸懶懶了,請你和同桌小朋友一人讀小樹的話,一人讀懶懶的話,但老師有一個要求,注意每一句話後面紅色的標點符號,它會提示你朗讀的語氣。

同桌分角色讀。師巡視。

指名一對同桌讀。

師:這一次讓女同學讀小樹的話,男同學讀懶懶的話,敍述的部分由老師來讀。文中有一個詞語,能提示我們在讀懶懶的話的速度應該是(慢吞吞),準備好,腰挺直,開始了。

課件顯示整段。

師引讀:一棵小樹問懶獅子(生接讀),小樹在為你着急呢,可是懶獅子抬起頭來,慢吞吞地説(生接讀)懶懶,要知道你的想法是錯的,小樹又説了(生接讀)是呀,真是為你擔心呀,可是懶獅子是這樣説的(生接讀)。

師:真的能憑着爸爸媽媽的地位生活得很好嗎?懶懶此時就在你面前,你有什麼話要對他説?

6、媽媽的話

孩子,將來我們老了,不在了,你靠誰呢?你也應該學會生活的本領,做一隻真正的獅子。

師引讀:獅子媽媽走過去,拍了拍肩,語重心長地説(生接讀)獅子媽媽看着懶懶,很認真地對他説(生接讀)獅子媽媽摸了摸懶懶的頭,激動地説(生接讀)

師:真正的獅子?難道懶懶他不是一隻獅子嗎?那你認為真正的獅子是一隻怎樣的獅子?

師引讀:聽了媽媽的話,懶懶他改了(課件顯示填空)。

聽了媽媽的話,懶懶跟勤勤一起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他們學會了(生活的本領),成了兩隻(真正的獅子)。

四、寫字指導。

練:書空,要注意右邊不是東,是橫折鈎。

習:獨體字。

五、擴展練習

師:聽了你們的話和獅子媽媽的話,小獅子懶懶已經改變了,可是不能依靠父母,那麼,我們該靠誰呢?自由讀一遍老師的擴展材料,讀好之後,舉手示意。

小蝸牛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從生下來,就要揹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媽媽説:“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這個殼的保護!”

小蝸牛:“毛蟲姐姐沒有骨頭,也爬不快,為什麼她卻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毛蟲姐姐能變成蝴蝶,天空會保護她啊。”

小蝸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沒有骨頭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他為什麼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蚯蚓弟弟會鑽土,大地會保護他啊。”

小蝸牛哭了起來:“我們好可憐,天空不保護,大地也不保護。”蝸牛媽媽安慰他:“所以我們有殼啊!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靠自己”

師生對讀。引出:哦,小蝸牛我終於明白了,其實你是想告訴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不靠爸爸和媽媽,要讓我們靠自己。”(板書:靠自己)

師:糟了,糟了,我的鞋帶散了,我要靠自己(指名回答)。

一不小心,我摔倒在地上,(指名回答)

早上起牀,我一定要讓媽媽幫我穿衣服。(指名回答)

今天的作業又碰到難題了,我一定要等着媽媽回來才做(指名回答)。 今天考試,我有個題目做不出,我要到同學那兒看一看。(指名回答)

像這樣靠自己的`孩子,相信我們班裏還有很多。

在這節課的結束,老師送給大家一首歌,這首歌是《我有一雙萬能的手》,每個人都有一雙萬能的手,用這雙萬能的手靠自己,我們都是好孩子。

我有一雙萬能的手,萬能的手,

樣樣事情都會做,都會做,

洗衣裳呀,洗手絹呀,

補襪子呀,縫鈕釦呀,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做。

媽媽説我是個好孩子,

爸爸他也常常誇獎我,誇獎我。

板書設計:

27、兩隻小獅子

勤勤刻苦 靠自己

懶懶曬太陽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內容:

國小語文西師大版第十冊第十八課:送你一片綠蔭。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並掌握本課中的生字,並能正確、工整、美觀地書寫和運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瞭解爬山虎的特點和作用,以及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3)從第一人稱的敍述中領悟本文的表達方法。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不但要根據課文中的介紹,還要通過各種途徑查找資料,進一步瞭解爬山虎的特點和作用。

(2)在學文的過程中,逐漸領會列數據的説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爬山虎的特點和對人類的作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瞭解爬山虎的特點和作用。

2、領會列數字的説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具準備:

爬山虎的資料,爬山虎的實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全班齊讀課題,提出質疑

(誰送你一片綠蔭?這一片綠蔭是送給誰的?為什麼會送一片綠蔭呢?)

2、師提出疑問:作者為什麼要把自己當作爬山虎,以第一人稱我來介紹爬山虎,各朗讀一段。(自由朗讀做準備。)

3、學生彙報預習生字新詞情況,不明白的地方集體探討。

三、整體感知,歸納段意。

1、師:課文是怎樣介紹爬山虎的?請同學們自由默讀課文,思考每一段的意思。

(學生默讀、思考、批註)

2、全班交流,指導學生抓中心句,合併句意,藉助關鍵詞等方法,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感受,既瞭解了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情況,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另外,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是閲讀教學中應着力培養的習慣和技能,更是初讀教學中一個重要的也是應該要達成的目標了。】

四、感悟課文內容,瞭解爬山虎

1、讀了這麼多遍課文,你一定對爬山虎有了一定的瞭解。請你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評價一下爬山虎。

2、交流:無私、攀爬好手、環保先鋒、綠蔭使者、綠色屏障

3、小結。

那一片青青的爬山虎不愧為綠蔭使者,而且爬山虎的根、莖可入藥,果可釀酒。下節課我們繼續瞭解爬山虎的特點和作用。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瞭解到爬山虎是環保先鋒、綠色屏障、綠蔭使者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瞭解爬山虎的特點和作用。

二、研讀課文,瞭解特點和作用

(一)細讀第1自然段

1、爬山虎主動向大家推薦自己,文中用什麼詞表達了這個意思?(自薦:自己推薦自己)

2、讀了這段文字,你對爬山虎有了怎樣的瞭解?

(出示爬山虎的實物感知,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3、這段文字在全文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師明確:這是全文的總起段,後文都是我對自己的介紹。

(二)細讀第2、3、4自然段

1、快速瀏覽,想想這幾段寫了爬山虎的哪些特點和作用?

學生交流,板書:佔地少,生長快,綠化覆蓋面積大。

2、我佔地少,生長快,綠化覆蓋面積大。這一句話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3、作者從哪些方面對我的這些特點進行了説明?這些特點對改善環境有什麼好處?請大家找出相關語句加以體會。自由讀,指名讀。

學生交流,師點撥,相機板書:作用:降低温度,吸收噪音、吸咐塵土、製造氧氣。

(三)細讀第5、6自然段

1、人們對爬山虎有什麼疑慮?事實是怎樣的?勾畫批註。

2、學生交流,注意引導學生完整而有條理地述説感受。

3、自由練讀,注意語氣的變化。

(四)細讀第7自然段

1、隨和是什麼意思?齊讀課文,從哪些地方看出爬山虎的隨和?

2、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體會爬山虎好種易活的特點。

板書:好種易活

【設計意圖: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經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引領學生自主讀書、感悟、交流、評價、探究、體驗;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鼓勵學生創造性地進行個性化表達,與文本充分對話,在對話中強化對課文內容的感受和理解。】

三、品味語句,感受表達方法

1、師:本文的作者用第一人稱來寫爬山虎,使文章讀起來親切、自然。這種寫説明文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大家再讀讀課文,看看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作者把爬山虎當人來寫?

2、交流詞句,感受趣味。

3、這篇文章不僅生動有趣,而且表達準確,描寫具體,我們來看看這些句子。

引導比較句子。

①我生長得快,綠化覆蓋面積大。

②一根莖粗2釐米的藤條,種植兩年,牆面的綠化覆蓋面積便可達30至50平方米,三四年後,我便能把整幢房屋的牆面攀滿。

第2組

①我的葉片較大。

②我的葉片較大,寬10至20釐米。

這兩組句子中,哪一句説得更具體,更形象?用了什麼方法?

4、師小結,列數字的説明方法能讓人感到更準確、具體和形象。(板書:説明方法:列數字)

5、指導學生運用列數字的説明方法寫一句話。

四、聯繫實際,拓展延伸

1、引導交流:你還知道哪些植物能為人類造福?

2、啟發思考:我們該怎樣利用和對待這些對我們人類有利的植物。

【設計意圖:拓展延伸,實現課內外知識的聯繫與溝通,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加深對原文內容的感悟。】

板書設計:

18

18 送你一片綠蔭

特點:佔地少 生長快 綠化覆蓋面積大

好種易活

作用:降低温度 吸收噪音

吸咐灰塵 製造氧氣

説明方法:列數字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設想】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眾朋友”──古橋、樹林、山泉……經過作者動情的敍述,這些自然界的朋友們也彷彿走到了每一位讀者的心中,使讀者頓生身臨其境之感。正是在與“朋友們”互訴心聲之中,作者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真切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所以本文教學應定位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品味語言,以陶治學生心靈,使學生得到美的教育和生活觀的教育。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整體感知內容。

2、品味重點語句,理清思路,瞭解文章的新奇的構思。

3、展開想象,感受作者情感,體味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4、聯繫現實反思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關係。

  【教學重點】

品析優美的語言,體味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教學難點】

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的寫作技巧。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法、研討法、情境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你們長居城市,遠離了大自然,有沒有一種被困在籠中的感覺? 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鬆一下心情?那麼今天就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帶着豐富的想象,跟隨着作者,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

(投影:題目、作者)

  二、整體感知,交流探討

播放配樂朗讀《山中訪友》,學生聽讀,提示學生注意生字讀音,並思考下列問題:

1、誰能説説作者去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呢?

學生討論後明確:作者要訪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們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2、作者都是怎樣稱呼它們的?

明確:

古橋──老朋友 樹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雲──大嫂 瀑布──大哥

懸崖──爺爺 雲雀──弟弟 螞蟻──小弟弟

3、從這些稱呼中可看出,文章表達了“我”怎樣的感情?

討論後歸納:

字裏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作者為什麼把“進山看景”説成是“山中訪友”?

討論後明確:

作者構思新奇,想像豐富,充滿童心童趣。把“進山看景”説成是“山中訪友”,讓人感到更加親切,使景與我融為一體。讀者時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裏行間的激情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為一體,又怎麼能不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呢?

5、作者是那麼地熱愛大自然,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帶着豐富的想象,跟他走進山中,去會晤他山中的眾朋友,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去找找你最喜歡的山中朋友,説説你為什麼喜歡它?用“我喜歡 ,是因為 ”的句式説一句話。

學生可能有以下回答:(學生回答時可展示相應畫面)

⑴ 喜歡白雲大嫂。作者把白雲的純潔比喻成白衣天使,使人感到生動親切,並且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白雲用自己的身軀為天空增添活力,使人彷彿感到白雲有了思想,有了生命,而且是一位熱情的大嫂,有無私奉獻的秉性。

⑵ 喜歡瀑布大哥。他是雄渾的男高音,純粹的歌唱家,不拉贊助,不收門票,天生的金嗓子,從古唱到今,不知疲倦,不求回報,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與現代社會上一些走穴的歌星,形成鮮明的對比。

⑶ 喜歡老橋。老橋的特點在於一個“老”字,它像慈祥的老爺爺,無言地唱着歷史的歌。世間萬物在轉瞬間都是千變萬化的,惟有它仍矗立在滾滾流水上,散發着古老而堅韌的氣息,世間的一切都改變不了它那莊嚴的姿態,歲月使它漸漸衰老,不再富有往日的活力,可它總是永遠保持同一種姿態去默默地為人們服務,在它身上洋溢着一種讓人欽佩的堅韌與豁達。

⑷ 喜歡懸崖爺爺。因為懸崖爺爺雖然沒有花仙子們美麗,沒有溪流妹妹清澈,但他那種無雜念的心境深深印在人的腦海裏,他是那麼的高大,充滿着智慧,他使我們明白了做人要如懸崖一樣,永遠保持平和良好的心態。

6、通過上面的討論,我們可以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感悟到什麼?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討論後明確:

作者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悟到並得到了這樣的啟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紮根於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於工作和生活;……

  三、品味語言,想象情境

1、這篇散文景美,情美,語言更美,可謂美妙絕倫,行雲流水。請自由朗讀,勾畫你最喜歡的句子,細心品味,説説它好在哪裏?(提示學生可從詞語的選擇、修辭手法、人稱變換、寫作手法等角度去品味。)

學生可能有以下回答:

⑴ 我喜歡“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橋,你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你累了?”因為這段對古橋的描寫中,人稱由第三人稱變成了第二人稱。用第二人稱,好象面對面地與古橋交談、傾訴,使得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更親切、更自然、更強烈。

⑵ 我喜歡“走進這片樹林,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手勢……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了一株樹……被鳥兒銜向遠山遠水。”因為這一段運用了想象的表現手法,作者將自己想象成一棵樹,與整個樹林融為一體,與自然界融為一體,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⑶ 我喜歡“忽然下起了雷陣雨,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喝醉了酒的詩人在雲頭朗誦,又感動人又有些嚇人。趕快跑到一棵老柏樹下,慈祥的老柏樹立即撐起了大傘……我們有緣分,也做了一回患難兄弟。”因為這一段運用了擬人、比喻、反問等修辭方法,具體、生動、形象,感情強烈。

⑷ 我喜歡“走出門,就與含着露水和梔子花氣息的好風撞個滿懷。早晨,好清爽!心裏的感覺好清爽!”因為這一段中的“撞”字形象生動的寫出了清晨一出家門就有香風撲面的感受。同時,又運用了擬人、反覆的修辭方法,生動的寫出了“我”出家門時愉快的心情。

2、這樣一篇美文,你們認為應怎樣讀?

學生討論後明確:

帶着好心情,心裏想着美好的畫面,讀得輕一些,美一些。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句段,要求學生在讀中進一步體會情感。)

3、隨優美的音樂,欣賞美麗的畫面,讓我們以深情的語調朗讀這篇美文,進入作者所描述的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中。(播放配樂畫面文字)

  四、總結拓展,探索實踐

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走進了山林,探訪了“山中的眾朋友”,與他們互訴心聲,互致問候,最後“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好記憶。”

節假日,同學們也可以像作者一樣,不騎車,不帶禮物,哼着小曲兒,不過為了安全,可以邀幾個同伴,來一次真正的精神之旅,迴歸自然,假日──我們出發吧──走進大自然 ,與山川草木對話,與花鳥蟲魚對話,到自然中放飛心靈,你生活中就多了一個朋友。拿起筆,介紹你所看到的一個朋友吧。

  【板書設計】

古橋──老朋友

樹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山中訪友 白雲──大嫂 熱愛大自然

(帶着滿懷的好心情) 瀑布──大哥 愛護大自然

懸崖──爺爺 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

雲雀──弟弟

螞蟻──小弟弟

……

……

首尾呼應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12個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相互鼓舞、堅定信心,戰勝困難。

3、抄寫課文第二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我”爬天都峯的過程。

【教學難點】

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教學準備】

1、蒐集有關黃山的文字、圖片資料。

2、想辦法學會課後生字,會讀,會組詞會記。

3、會讀課文,會思考課文後問題。

【教學過程】

一、步驟過程教學預設設計意圖一、介紹黃山 請説説你瞭解的黃山美景。 創設平台讓學生彙報自己的課外所得。

二、檢查識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生字。

2、考一考字形:

魚+即 口+可 爪+巴 屍+古

大+田 口+自

3、猜一猜:

大手抓住雙木樹杈(攀)

一點一回頭,一日一日一頁樹(顫)

4、比較組詞

陡──徒 蓮──鏈 峯──鋒 辮──瓣

釣──鈎 耍──要 裝──粧 冒──昌

攏──擾

6、注意區別多音字:似形式多樣對字詞進行檢測。

三、檢查初讀 初讀課文後,你知道了什麼?

1、課文大意:課文描寫了在暑假裏“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峯,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於一起爬上了天都峯。

板書:爬天都峯

2、課文敍述順序:

爬天都峯前──爬天都峯──爬天都峯之後

瞭解大意

理清順序

四、理解最後一句話 “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説説:“你們”指的是誰?一“老”一“小”各指誰?“汲取”什麼意思?從別人身上,從誰的身上?學着爸爸笑着説説這句話。

引發思考:

1、天都峯是怎麼樣的?他們一老一小為什麼要爬上去?

2、他們一老一小怎麼樣從對方的身上汲取力量的?

先領悟結果,再回頭再探原因。

五、學習第一段至最後一段 1、探究為什麼爬?

⑴ 假日遊覽黃山。

⑵ 無限風光在險峯,為了能看到大自然更奇妙的美景,領略無限風光。

2、探究天都峯的“高”“陡”。

⑴ 高: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

⑵ 陡:筆陡的石級,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

讀一讀想一想天都峯的“險”。

3、探究“我”與老爺爺的心理。(分角色朗讀體會描寫的句子)

4、 想像老爺爺怎麼樣攀登的,用“一會兒……一會兒……”“使勁”“竭盡全力”“像……似的……”説話。

5、想像一老一小怎麼樣用語言互相鼓勵。 讀出險峻、峭拔,難以攀登,難以上青天的感覺。

為什麼互相詢問?為什麼做出這樣的決定?

理解“居然”,爬天都峯對老人和小朋友是難以掌握的事情,但是他們做到了。

六、引導思考 對話朗讀。説説爬天都峯對在這一老一小是很難的事。他們為什麼能做到呢?討論後明白:一是他們個人努力奮鬥;二是能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於向他人學習。(讀一讀他們相互道謝的話) 讓學生明白他們能做到的原因和互相道謝的原因。

七、總結收穫 1、對話描寫精彩;從對話中可以看出“我”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再到戰勝困難,登上天都峯的心理變化過程。

2、描寫天都峯險峻寫得好。寫出了天都峯的高,高得如上青天。陡得直上直下。“掛”字用得妙,形象地把天都峯的陡體現出來了。為下文爬天都峯準備,突出作者表達的思想:在困難面前,善於與人合作,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學習學好對話,讓學生明白描寫的作用。

【板書設計】

爬天都峯

我 老爺爺

爬?發顫! 下不了決心

“您也來爬?” “你也來爬?”

“我看您……才” “要不是你,我還”

謝謝您 謝謝你

汲取

終於 居然

力量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課前透視:

這首兒童敍事詩主要講一個小朋友從取下兩隻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清新流暢的小詩裏,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裏萌生出的對小鳥的關愛,對生命的珍愛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當孩子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時,孩子看到了小鳥的明天,我們看到了人類的希望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詩歌語言優美流暢,學生以前也有過接觸,他們比較喜歡這種形式,教師可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進一步體會詩歌的節奏美、音韻美和意境美,從而讓學生逐漸熟識詩歌。另外文中的字大多數學生已經認識,教師可放手讓學生自主交流識字經驗,激發他們識字的熱情。

教學目標:

1、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6個字。

2、從媽媽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鳥蛋實物、錄音機和磁帶。

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切入舉偶

1、聽音樂。放音樂《百鳥朝鳳》:你聽到了什麼?彷彿看到了什麼?指名説。

師:在大自然中,鳥類是個大家族,無論是陸地、海洋還是天空,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鳥媽媽是怎樣把它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呢?(板書課題)

2、出示實物。教師讓學生摸盒子裏的實物:猜猜這是什麼?(鳥蛋)你們對小鳥和鳥蛋有哪些瞭解?今天我們學習一首有關鳥蛋的詩。

二、對話平台,自學(合作學習互相取長補短,利於提高自學效果。)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難讀的字或句子作上標記。

2、學生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小節讀一讀,其他人認真評議:發現他哪個字音讀得準,你就向他學:他哪個字音讀得不太好,你就提醒他。

識字(多種形式復現生字,促使學生多種感官參加活動。)

1、合作識字。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讓學生先進行小組學習,會讀的讀給小夥伴聽,不會讀的互相幫助,然後請小夥伴合作讀。

2、交流識字。哪些字你已經認識了?你是怎樣認識的?同座交流,看誰的辦法最好。

3、競賽識字。出示詞語大轉盤,讓學生自己轉動,轉到哪個詞就領讀三遍,看誰讀得準,認得多。

三、朗讀(讀説思議練結合,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1、學習第一小節:

(1)指名讀,回憶剛才摸鳥蛋的感覺(小小的、涼涼的)體會着讀一讀。

(2)比較鳥蛋涼涼的和涼涼的鳥蛋: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學生髮現這類詞語的特點:詞序不同,但表達的意思相同。)除了涼涼的鳥蛋還有什麼是涼涼的?

(3)你還能像這樣再説幾個嗎?

(如果學生説不出來,教師可進行指導,把寫有花兒、小草、柳枝、大海,紅紅的、綠綠的、軟軟的、藍藍的的詞語卡分給學生,讓擁有不同詞語的學生去找朋友,再讓兩個朋友變換左右順序。)

2、學習第二小節:

(1)輕聲讀文,思考:你怎麼知道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

(2)出示小鳥破殼的圖片或課件,引導學生説一説。

(3)啟發想象:鳥媽媽焦急不安是什麼樣?你能表演一下嗎?

表演後試着把媽媽的語氣讀出來。

(4)你還能用焦急不安説句話嗎?看誰説得和別人不一樣?

四、背誦(採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背誦積極性,幫助學生有意識地積累語言。)

練習有感情的背誦前兩個小節。

五、寫字(在自主發現中引導學生體會漢字之美。)

1、認讀聽、唱、連、遠,學生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2、教師重點指導口字旁和走之旁,學生練習書寫。

3、展示學生的優秀作業。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理解讀文,提高學生語言表達和感受能力。)

1、學習第三小節:

(1)自由讀,邊讀邊畫出描寫我的神情動作的詞語。

(2)學生做動作理解小心、連忙、捧着、輕鬆等詞語。

(3)小組練習演讀課文,體會我送還鳥蛋時小心翼翼的樣子。

2、學習第四小節:

(1)組內讀文,討論:我為什麼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結合插圖理解投向)

(2)想象讀文: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聽到嘰嘰喳喳的鳥叫聲,當你抬頭仰望藍天時會看見什麼?體會着讀讀這小節。

(3)彷彿一詞怎樣理解?(可以和好像互換)你還能用它説句話嗎?

如:鳥兒彷彿

3、配樂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配樂渲染氣氛,情景交融,使學生情感和課文語言合二為一,進入物我同一的審美境界。)

背誦(競賽更易於激發學生積累語言的積極性。)

分小組以挑戰冠軍的形式背誦全文。

三、練習(延伸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1、讀文抄寫文中你喜歡的詞語,爭取記住它。

(這是積累語言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讀、寫、記好的詞語,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運用語言的能力。如文中涼涼的、焦急不安、連忙等詞語。)

2、學生想象最後一節詩所描繪的畫面,並畫一幅畫。

3、尋找有關鳥的圖片、文字資料,想想我們應該怎樣保護他們。

四、寫字(自主練習書寫更易於培養學生寫字興趣)

學生自己描紅,練寫定、向兩個字,並説説怎樣才能寫好這兩個字,教師相機指導。

伴教錦囊

五、詞語解釋:

焦急不安:心裏着急不安定。

彷彿:似乎、好象。

連忙:趕快,急忙。

六、相關鏈接:

1、鳥蛋。

世界上的鳥蛋五彩繽紛,大多數啄木鳥、貓頭鷹和鴿子的蛋是純白的,畫眉的蛋是純藍的,大白鷺的蛋翠綠如玉,短翅樹鶯的蛋就像紅寶石,夜鶯的蛋殼上有大理石般的花紋,美不勝收。鳥蛋的顏色和花紋有保護色的作用,可隱蔽自身,不被敵害發現。

2、鳥類的有關知識。(略)

閲讀在線:

《兩隻小鳥》(略)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語句,聯繫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願。

2.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

通過白楊的外在特點感悟其內在的品質。

體會作者以物喻人表達真情實感的寫作方法,感悟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

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這位旅客的心願是什麼呢?她是怎樣借白楊表白自己心願的呢?

二、合作交流

1.指名朗讀12小節,

“這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這麼高大。”

①“從來”是什麼意思,這句話講了白楊的什麼特點?(本性正直)②去掉“從來”,朗讀比較。

“哪兒需要它,它就很快在哪兒生根、發牙、長了粗壯的枝幹。”

①這句話廛了白楊的什麼特點?從哪些關鍵詞可體會出?(生命力強。“哪兒……哪兒……”“很快)②小結:內地需要白楊,白楊要內地紮根;邊疆需要白楊,白楊就在邊疆紮根,真是哪兒需要哪兒去,不講條件,不畏艱苦。③指導感情朗讀。

“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①這句話讚揚了白楊什麼特點?從哪些詞語可以體會到?(堅強不屈。“不管……不管……總是……”)②教師描述:在風沙面前,白楊像城牆一樣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楊像青松一樣挺拔高潔;在乾旱前,白楊像駱駝一樣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楊像中流磔柱一樣牢固堅定。這就是白楊堅強不屈的品格。③指導感情朗讀。

2.教師小結,朗讀體味爸爸的一番話不僅回答了兒子的問題,而且熱情讚揚了白楊生命力強,堅強不屈的品格,讀到這裏你對白楊產生了什麼感情?(崇敬)請讓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朗讀14小節。

、展示反饋

1.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願。爸爸的心願是什麼呢?請同學們默讀13小節,並聯系14小節思考,然後同桌討論。

2.引讀討論14小節:①師讀:“他們只知道……”生接讀“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師問“他們卻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麼到新疆工作,你們知道嗎?”②師讀:“他們只知道……”生接:“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國小,將來再念中學。”師問:“他們卻

不知道爸爸為什麼把他們接到新疆去,你們知道嗎?”③師讀:“他們只知道…”生接讀:“新疆是個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師問:“他們卻不知道新疆是個偏遠艱苦的地方,你們知道爸爸為什麼把孩子帶到新疆去嗎?”

3.通過爸爸介紹,孩子們多了一點什麼知識?指名讀17小節。

4.過渡:爸爸介紹的這一點知識就像一粒種子播在孩子們幼小的心裏,這種子能不能生根、發芽、成長呢?

5.老師朗讀16小節,讀後討論:①爸爸為什麼又陷入沉思?②他為什麼又露出了微笑?

6.指導學生感情朗讀16小節。

四、點撥提升

1.課題是《白楊》,全文是不是僅僅寫白楊?讚揚了爸爸什麼精神?

2.讚揚爸爸實際上就是讚美什麼人?

3.這種寫作方法叫做:“託物言志、借物喻人”

五、當堂檢測

寫幾句話,誇一誇想課文中的爸爸那樣的祖國建設者和保衞者,可以用上“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

作業

1、造句:①哪兒……哪兒……

②不管……不管……總是

2、小練習冊

板書:

3白楊

託物言志 借物喻人

教學反思:

優點:我讓學生討論解決兩個問題:寫白楊樹的生活環境有何作用時,學生明白了借物喻人寫作手法的巧妙。很不錯。

不足:小練筆中很多學生只停留在引用課本中的詞句上,自己不發揮。

改進措施:鼓勵學生多積累詞語,豐富詞彙量。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我的發現】

這項練習由六個AABB式的疊詞組成,而且每個詞都是由意思相反的詞構成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習夥伴的揭示,引導學生觀察,發現,促進學生的積累。同進可以挖掘學生的積累,促進學生相互交流,拓展學生對此類詞語的積累,豐富學生的語言,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熱愛。

〖過程建議

1、出示六個詞語,學生自由讀詞。思考:你發現了什麼?

2、同桌交流發現,教師揭示詞語的特點,學生再讀體會。

3、教師挖掘:像這樣的詞語你還知道嗎?説給大家聽聽好嗎?

4、把自己認為較好的詞語寫在積累本上。

【日積月累】

這次日積月累包含三項內容:讀讀認認、我會填、我會讀。讀讀認認是利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認識具有相同形旁的八個字。由於構字上的特點,便於學生識字,結合二年級學生的識字經驗和獨立識字的能力,教師應充分放手,引導學生練習,通過組詞,學生理解形近字在音形義上的不同,鞏固學生的漢字積累。我會讀中安排閲讀一首小詩<一個石頭小姑娘>,這首小詩充滿童真童趣,揭示了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靈。教學中要堅持以讀為主,在讀通讀熟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感悟交流,豐富學生的認知和情感體驗。

〖過程建議

一、讀讀認認

1、出示四組字,引導學生藉助拼音,認讀生字及含有的詞語。

2、討論:這些字在構字上有什麼特點,體會字的含義,發現它們的規律。

3、利用偏旁和熟字卡片,進行組字遊戲:先組字,再組詞。

4、想一想,你還知道和這些字有相同偏旁的字嗎?説一説,會寫的試着寫一寫。

二、我會填

1、出示四組字,引導學生觀察這四組字有哪些不同?

2、小組內交流,從音形義上進行區分。

3、進行組詞,組內交流。互相檢查組詞是否正確。

三、我會讀

1、自讀小詩,讀通讀熟。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讀音問題。

2、通過閲讀,你知道了什麼?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教師組織同學交流讀後的收穫。

3、這篇短文哪些地方給我的印象最深,為什麼?啟發學生感悟小作者美好的心靈,激發學生愛護環境,保護雕像。

4、組內背誦練習,小組間進行背誦比賽。

【口語交際】

這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對本組課文主題好品質的延伸。教材以小故事的形式,為學生交際提供了情境。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引發學生的討論,組織學生為故事的人物提出合理的建議,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挖掘了學生的對問題的認識,讓學生在討論交際中懂得要做誠實、守信、盡責的人。

〖交際準備

1、反映教材提供情境的課件或掛圖。

2、佈置黑板,準備辨認分組用的標誌。

3、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

〖過程建議

1、播放反映短文內容的課件或出示掛圖,有條件的可以課前佈置學生準備表演。

2、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小華應該怎樣做呢?為什麼?

3、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師巡視,捕捉學生的想法,有意識地組織引導學生進行辯論,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

4、組內辯論:按應該記下名字和不能記下名字兩種觀點,將學生他成兩組進行辯論。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辯論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避免出現無序和混亂的狀態。在組內辯論中評選出最佳辯手。

5、將各組推選出的最佳辯手他成兩線,進行辯論展示。師生髮表意見。

6、教師小結,引導同學為小華提出合理的建議。

7、根據提出的建議,鼓勵學生進行表演,故事的全過程,重點突出大家提出的建議對於解決小華提出問題的有效解決。

【展示台】

這次展示台要求學生展示在本組教材學習過程蒐集到的公民道德基本要求、表現優秀品質的故事、諺語、成語等。也可以展示為慶祝六一兒童節而辦的牆報、寫的詩歌等其他形式的作品和資料。教師在本組教材的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和佈置學生的蒐集活動,關注學生的準備,必要時要給予相應的指導和幫助。在組織展示過程中,要創造多種形式為學生的蒐集展示提供時間和空間,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成功體驗。

〖過程建議

1、根據本組展示台提出的要求,瞭解學生的蒐集情況。

2、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展示。可採以組內先交流,然後全班展示的方法,為大多數學生的展示提供機會。

3、引導學生全班展示。如:講故事、説諺語、説成語,朗誦詩歌、出示報紙等。教師給予適時的鼓勵,同時引導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把優秀的資料相互閲,好的內容抄寫在積累本上。

4、佈置學生課後舉辦專題的小展覽。如:慶六一主題展覽、道德之窗等。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歡樂的節奏。

2、創編動作,表現做家務的情景。

3、願意與同伴一起參與表演。

活動準備:

1、音樂CD。

2、佈置好的娃娃家。

活動過程:

1、傾聽音樂,想象音樂表現的家庭情景。

指導語:歌裏説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呀?

2、學習歌曲。

1)、教師演唱,幼兒輕聲跟唱。

2)、教師與幼兒共同大聲演唱歌曲。

3、引導幼兒回憶在家裏看到爸爸媽媽是怎麼做家務的,請個別幼兒表演。

指導語:你看到爸爸、媽媽平時會做哪些家務活呀?你能表演給我們看看嗎?

4、與幼兒討論:如果玩“扮家家”這個遊戲,需要哪些人及材料。

將幼兒進行分組,一個人當爸爸,一個人當媽媽以及娃娃家材料。

5、播放音樂,老師與幼兒一同玩“扮家家”的遊戲。

兩名幼兒一名扮演爸爸,一名錶演媽媽。

教師可以以孩子角色進入,也可以去娃娃家做客,觀看孩子活動情況。

6、活動結束後進行小結。

指導語:今天的遊戲中你表演,你扮演了誰?你做了哪些事情?你是怎麼照顧娃娃的?

課後反思:

整首歌曲的歌詞孩子們很熟悉,是他們日常生活的寫照。當我範唱這首歌曲時,孩子們馬上有了感應,和我一起説: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開飯了! 開始我並沒有要求他們一起學,孩子們就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動作,還很有節奏。可見,來自孩子生活熟悉的東西是很能為孩子們理解、接受的。

當我提出問題:“你看到爸爸、媽媽平時會做哪些家務活呀?”孩子們都能很擁躍地回答,有的孩子還配上了動作。

因此,我在讓孩子們學習這首歌曲時,只要強調歌曲的節奏就可以了,孩子們能很快理解並學會。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主要是“開飯了——”這個語言節奏拉得太長,所以我在教學時就採用了拍節奏的方法幫助孩子掌握,受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