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思奇《大眾哲學》對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啟示論文

來源:文萃谷 3W

艾思奇少年離鄉,隨家人避難香港,中學時代的他就讀於香港教會中學,神父在教學中所教授的《聖經》課程引起艾思奇的反感,認為聖經中那種所謂“福音”是懦弱與助長罪惡的根源。再次回到雲南的艾思奇,為了追尋心中自由獨立的信念,加入了學生革命運動團體。之後,肩負父親實業救國理想的艾思奇又遠渡日本求學,在學習中,他感到實業救國只能治標,而若要真正改變落後面貌,唯有在思想上救國才是治本。

艾思奇《大眾哲學》對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啟示論文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面對山河凋敝的慘狀,艾思奇毅然回國,實現自己的救國理想。歸國加入《申報》工作後,艾思奇逐漸感受到愛國民眾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渴求,意識到有必要根據普通民眾的理解習慣與需求,向民眾傳播最先進的哲學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通過學習協助民眾正確認識這個世界,也正確理解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地位,充分發揮其能力,實現全面發展。因此,艾思奇以《申報》“讀者問答”欄目為載體與讀者互動,這就是《哲學講話》的雛形。後因讀者反應熱烈,《哲學講話》在1935年正式出版,一年後更名為《大眾哲學》。

及至建國前,《大眾哲學》共印發了32版,一本哲學理論書籍可以取得如此成就,即便是在資訊發達的今天看來,也着實不是一件易事。當時社會還曾流傳這樣一種説法:一本《大眾哲學》動員了數十萬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由此可見其在當時青年中所形成的巨大教育影響。

今天,高校學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主要途徑就是通過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在課堂上教學與課堂下實踐的互動中,教師協助學生建立對社會以及個人的正確認知,擁有積極進步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深刻理解並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投身社會主義建設工作。因此,高校的教學體系中,思想政治課程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然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課中,教師教學方法不當,就會造成“曲高和寡”的問題。部分教師過分關注書本抽象理論的講述,缺少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忽視了學生的接受習慣,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無法達到原有的教學目的。因此,要想讓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真正發揮實效,達到教育目的,就應該在教學中注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通俗化,在這一點上,艾思奇的《大眾哲學》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書籍出版後,各界民眾爭相拜讀,它迅速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讀物。艾思奇以科學理論為依據,將書中內容科學分為四個部分。艾思奇瞭解當時中國民眾知識水平有限,很難理解外國哲學原著,於是他就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枯燥的理論,協助普通中國人正確理解科學真理,認識到救國救民的重要性。因此,研究一本《大眾哲學》的特色,不僅僅是對艾思奇寫作的肯定,這對於我們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也有着十分深厚的啟示。

  第一、善用案例教學

馬克思主義最初傳入中國時,基本都為原著的翻譯作品,由於書中理論闡述都比較專業抽象,缺少實際案例,使得中國民眾在理解其理論深意中存在很大困難。也使得這種高深理論一開始進入我國,其影響力並不很大。因此,艾思奇在開始寫作時,就認定了要通俗解釋哲學的目標,那就是:“要把專門研究者的心情放棄了,回覆到初學時候的見地來寫作。説話不怕幼稚,只求明白具體。”[1]

我們今天的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書本對於專業理論的闡釋多以抽象語言為主,結合少量的案例,但對於案例的解釋並不是十分深入。由於大量抽象語言的描述,使得學生落下一種思想政治課程枯燥刻板的印象。因此,艾思奇《大眾哲學》給思想政治課程教育者的第一個啟示就是要善於運用案例進行教學。

艾思奇在寫作《大眾哲學》過程中,有意的將抽象理論與具象的事例聯繫起來,使得事例與理論形成聯想記憶,幫助讀者更好的理解相關知識。艾思奇在案例的選擇中也有自己的考慮,他所選取的案例為兩大類:第一是日常生活常見事物;第二是中國傳統文化事物。這兩類事物與中國百姓生活息息相關,通過這些事物與抽象理論建立聯想,即便是文化水平有限的百姓也能懂得抽象的哲學原理。

例如,在本書的第四章中,為了幫助讀者理解“質量互變規律”,艾思奇就用到了中國民間“雷峯塔倒”的事件。雷峯塔倒不是一朝一夕之間,而是經年累月風雨侵襲,加上人們偷拆塔磚的結果。此外,在解釋“現象與本質”的問題時,艾思奇別出心裁的選擇了中國傳統神話故事中的角色——孫悟空。中國百姓都知道孫悟空有七十二般變化,但他們也看到了,孫悟空不管變成什麼,都始終改不了那種衝動的猴脾氣。艾思奇以此為啟示,告訴人們每個人身邊都會有一些人表面和內在有着巨大差別,而我們要想看清眼前人,就要有一面能分辨真相的照妖鏡和一個聰明的頭腦,才能真正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在書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利用這些取之於民的案例,再結合抽象哲學理論後還之於民,民眾將理論和案例進行聯想記憶,這樣的理論就有了根基,也更容易被百姓理解和信服。

在我們的教學中,書本上的理論體系科學嚴謹,是教學的根基。而在科學基礎之外,我們的學生都是具有現代創新思維的青年人,他們對生活事物充滿好奇心。因此,教師在思政教學中應該滿足學生對真理的求知慾,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案例,將抽象理論與具象案例之間建立結合,協助學生形成聯想,從而深刻理解理論內涵,並能夠將理論真正植根於生活的土壤,最終開花結果。

  第二、豐富教學語言

李公樸先生曾經稱讚艾思奇的寫作運用了日常談話般的語言,是當時哲學讀物中前無古人的創舉。細細品讀《大眾哲學》後不難發現,艾思奇的表達口吻和一般哲學讀物有很大不同,他不像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理論專家,而更像是身邊平起平坐的一個朋友,那些親切的語句讓人倍感親切,讀起來更加的專注,彷彿就是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理解起來更容易。

高校思想政治課堂中,有些老師在教學中語言過於刻板,僅注重知識的闡述,缺少和學生聊天一樣的互動交流,無法及時從學生的情感中掌握教學的效果,使得老師在學生心目中成為了一個抽象理論復讀機,根本無法完成教學目標。因此,在語言運用的方面,我們可以向艾思奇的《大眾哲學》取經,通過豐富的教學語言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通過適當的疑問引起學生思考,循循善誘的話語幫助學生找到答案。學習中不再是老師的獨角戲,而是要激勵學生主動的學習,在主動的追尋中建立自信心,真正達到目標。

比如,在涉及“目的性、可能性和現實性”問題時,艾思奇就運用疑問句方式:“我們渴了要吃水,世上恰恰有水給我們喝,為什麼呢?這不是很奇妙的事嗎?老鼠傷害人的器物,恰恰有貓生在世界上,可以捉老鼠;為什麼呢?這不是很湊巧的事嗎?”[2]短短几句話,如同一個和你聊天的朋友隨意拋來的疑問,這疑問就來自我們生活的點滴,任誰都會好奇到底是為什麼呢?學習的興趣頓時就如火種一般被點燃了。

在我們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運用這樣的日常討論方式進行教學,運用語言製造一定的懸念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思考。進而通過討論對問題進行深入剖析,鼓勵學生自主尋找答案。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專家角色,而是一個引路人的角色,我們的教學不是為了顯示教師的理論水平,而是要將學生引導到真理的面前。所以,親切的交談言語可以幫助學生卸下壓力,全身性投入到自主學習中,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輕鬆理解知識內容。

  第三、關注現實問題

《大眾哲學》的萌生,最初來自《申報》“讀者問答”欄目,艾思奇在這對讀者來信進行解答。時值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罪行正在進行,侵略者無情侵犯我們的江山,舉國上下合力攻敵,這是中國最現實的.難題,也是民眾心繫的問題,因為這關乎我們的民族存亡。因此,艾思奇有意識的在回答讀者問題時,着重介紹了對當今世界的看法,尤其是對這場戰爭的分析。艾思奇直接指出了悲觀主義、宿命論等腐朽思想的荒謬,肯定了唯物主義的科學性,進而正面以“速勝論”、“亡國論”和“持久戰”進行對比,揭露了國民政府的虛偽民主,這在當時的民眾中引起廣大反響,收到了極好的教育效果。

艾思奇一生堅持在實踐活動中運用馬克思主義。他曾經在自己的學習報告中表示,學習馬克思主義著作最開始就要明確一點,那就是當初為什麼而做,想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想發揮什麼樣的作用?這一點是十分必要的。因為馬列主義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虛無想象,它是在實際中產生的,存在於客觀的時空,存在於具體問題中的。真正的理論學習者應該在實踐中去追尋真理與未來。

理論教學並不是我們的目標,學生僅僅習得理論知識這只是教學工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頭腦中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行動能力,去對抗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在當今我們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師生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將馬克思主義運用在具體實踐中,不斷驗證理論,進而昇華理論。那麼如何才能在實踐中實現理論價值的最大化?自然是要將“好鋼用在刀刃上”,我們的理論應當面對當今社會現實問題,解答學生心目中最想了解的、最關心的問題,這樣才能體現理論的實踐性。由此,讓學生真正理解學習理論知識的重要意義,建立起對學習長久的信仰,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綜上所述,艾思奇所作的這本書——《大眾哲學》,它從開始創作直至今天,始終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它推動了馬克思的科學理論在中國傳播與發展。它的影響力不僅僅在於曾經鼓勵眾多青年走上救國救民的正確道路,更在於它為我們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有重要的啟示,啟迪今天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師,我們應該如何運用更好的方式去教學,幫助學生理解真正科學的馬克思主義,並做到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相結合,解決具體問題,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覺悟,做一個對人民、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註釋]

[1]艾思奇.大眾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80.

[2]艾思奇.艾思奇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75.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