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橫風之中》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41W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電影《橫風之中》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電影《橫風之中》觀後感

電影《橫風之中》觀後感1

一個關於前蘇聯大屠殺的故事。

導演的敍述方式比較特別,基本全程擺拍的手法。就像一幅幅厚重的油畫,一張張無聲的照片,就像我們去戰爭歷史博物館裏看到的那些黑白照片那樣。不過通過那個被流放的愛沙尼亞女人的信件裏那蒼茫的訴説中,將靜止的畫面裏的故事慢慢包裹住聆聽者的心。

什麼是家鄉,什麼是自由,什麼是光明,什麼是黑暗,什麼時候活着,什麼時候死去……

自然而然,風從不停止,北方的風再沒有如此寒冷。在北京的冬夜去看西伯利亞的寒風,比冷還冷。當一個孩子的聖誕願想除了麪包還是麪包。誰還能想到這個世界會有多大。也唯有對愛的信念才能支撐一個人在寒風凌烈中一步一步地回到家鄉。

那個時代的聲音,除了廣播,就是被壓迫人羣的壓抑低沉的悶吼聲。然而,那個時代的結束,卻是在斯大林重病不治之後才得以喘息。也是一片痛哭流涕……

沒有那個時代的經歷,永遠都不會懂。痛也是不一樣的。然而唯願生命不再是種族的附屬。

那張孩子的畫面,讓我想到了馬拉之死。陽光下的視角能看出那黑白照片下的寒冷麼?

電影《橫風之中》觀後感2

“曾經以為走不出去的日子,現在都回不去了。”——村上春樹與其説是這是一部電影,不如稱之為一部黑白影像的展覽。演員不動,攝像機穿梭其中,難以想象如此先鋒的鏡頭調度和電影語言能極其深刻的挖掘出歷史的原木。這裏的長鏡頭長到你堅定地相信自己就是從上帝視角去觀看這一段的`關於蘇聯大屠殺的情景。在那個時期,每個人都在隱藏自己的內心,恐懼中自由的希望似乎很渺茫,以至於最後大家似乎都遺忘了過去,而讀信的愛沙尼亞的女人堅持信念直到一切都結束。黑白世界的切換,黑的似無底洞,能吞噬一切美好的東西;白的又那麼刺眼。當光亮起來的時候,我看到的的只有死亡。除卻畫外音外,背景音的火車開動的聲音、風的聲音讓人無比的沉重,唯有打開信件和寫信時筆與紙摩擦的聲音讓我能從漆黑的環境中給我以光芒,讓我不至於在殘酷的現實中徹底絕望。我從未體會過如他們夫婦般的愛情。他們登上分別的火車的站台上擁抱訣別,我也只能在影片中相信世界上有如此美麗動人的至死不渝的愛情。可敬的受壓迫的人們,願那時的你們會在橫風之中相聚。風在哪裏相會,你們就在哪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