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母親課件(通用12篇)

來源:文萃谷 2.02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準備好課件,課件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的、反映某種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怎樣寫課件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懷念母親課件,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懷念母親課件(通用12篇)

懷念母親課件 篇1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第十一冊第六課《懷念母親》。

二、教學目標

1. 認識與技能目標—— 準確認讀課文中生字詞,注意“朦朧”的拼讀、“摯”“頻”“斑”的寫法;並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意思生字詞,一部分詞語能運用;注意積累語言。

2.情感與態度目標——感受課文樸實的語言中所含的複雜的思母與思國之情。

3.價值目標——培養愛國情操。

三、教學課時

兩課時

四、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抓住那些表情達意的關鍵詞句,通過朗讀感悟,理解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2、學生對作者的情感體驗。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母親,多麼熟悉的字眼,多麼親切的稱呼,我們曾無數次呼喚着母親,無數次沐浴着母親的愛。當我們跌倒,傷了手腳的時候,我們就會想得到母親的安撫;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會帶着祈求的眼光投向母親;而當母親不在身邊的時候,我們就會想念,總是盼望母親快快回來。母親啊,她就是我們的肩膀。同學們,你們説説自己心目中的母親形象是怎樣的?用一兩個詞概括。(練説: 的母親)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都對自己的母親有着一份獨特的愛。當失去了母親,這種愛就特別深刻。今天,著名學者季羨林在其文章裏,就向我們傾訴了他在失去自己的母親後的悲痛,還有自己深深的悔恨,怨恨和對離開自己的祖國母親的思念感情,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懷念母親》。(板書:懷念母親)

2、齊讀課題,讀出“懷念”的情感。

3、瞭解作者。

師:對於作者季羨林,同學們一定很熟悉了,我們之前學過他的課文,如《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知道他有和大熊貓一樣的稱號“國寶”。(課件出示季羨林生平及主要經歷)

(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

師:在上節課,我已經佈置大家預習課文,現在同學之間討論一些。

(①同位互相指讀,給不會讀的字詞標號;②集體反饋,根據學生識字總體情況,引導學生學生字詞。)

師:哪位同學踴躍一起讀一下生字。

(利用多媒體出示課件重點強調“朦”“朧”的字音)

(利用多媒體出示課件,重點強調字詞的寫法:“摯”字右上部分是“丸”,不是“九”,不要少點;“頻”的左下部分不要寫成“少”;“斑”與“班”字形比較相似,要注意區別。)

2、積累詞語。

師: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看誰找得又快又多。

(學生活躍搶答)(出示課件)

崇尚:在心裏是無法取代的。

真摯:(感情)真誠懇切。文中指作者對自己的母親和祖國都懷着同樣的敬意和真誠的愛意。在作者心目中,兩位母親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

棄養:婉辭,指父母死亡。

寢不安席:無法安然入睡。文中指作者因為母親的突然去世,心中感到無比悔恨,腦海中一直浮現着母親的樣子,在不斷自責和愧疚中無法正常入眠。

終天之恨:終身的遺恨。文中指作者因為失去了母親,而感到終身遺恨。

薄暗:昏暗。文中指黃昏時候,夜幕逐漸降臨,天地間一片朦朧、昏暗。

沮喪:灰心失望。文中指房東太太一直期待着兒子歸來,兒子卻遲遲未歸,心裏有種失落感。從中可見母親對孩子的牽掛,體現了母親的愛。

思潮起伏:接二連三的思想活動。文中指作者在風雨交加的日子裏,心裏感到落寞無依,腦海中一直盤旋着祖國的影子,回憶着在故國的親人和朋友,各種念頭此起彼伏,不斷湧現在腦海中。

心潮騰湧:心情跳躍、湧動。文中指作者想到自己的母親和祖國母親,心情非常激動,恨不得立刻回到她們身邊去,不想在國外停留。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在學習生字詞過程,我們大概感知文章了,現在我們來深入理解這篇文章:

1. 全班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篇,然後默讀。

2.自學反饋:讀讀自己印象最深的內容,説説讀懂了什麼。

如,題目的雙重含義。

以下這些語言也可在初讀時結合課文相關內容初步理解:

(1)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哪兩位母親?(“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我的那個母親;一個是我的祖國母親。”)(板書:兩個母親)

(2)作者對這兩位母親懷着怎樣的感情? (“我對這兩個母親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師:“我對這兩個母親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哪些自然段給了你們這樣的認識?請同學們帶着問題閲讀全文。

(四)研讀課文,感悟情感。

1、抓重點語句,理解“理解生身母親”。 (板書:生身母親)

師:同學們閲讀得非常仔細,一下就找到能夠體現作者對生身母親和祖國母親的熱愛之情的段落。我們首先感受作者對生身母親的感情。請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感受對生母的懷念。

師: 從第二自然段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親生母親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師:是啊,最親最愛的母親的離去,讓作者內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食不下咽,寢不安席,作者在失去母親的日子裏過得多痛苦啊!誰能聯繫上下文説説為什麼作者會如此痛苦不堪?

生(讀課文):我六歲離開我的生母,到城裏去住。中間曾回故鄉兩次,都是奔喪,只在母親身邊待了幾天,仍然回到城裏。在我念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母親棄養,只活了四十多歲。

(因為作者六歲就離開了母親,而且平時也很少回家,沒有很好地幫助母親分擔生活的壓力,所以感到很內疚。)

2、重點理解“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卻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

師:作者為什麼這樣説?他的願望是什麼?

(作者曾經暗下決心,一旦大學畢業,找到工作,就立即迎養母親,以彌補長久離開母親的遺憾。然而沒等作者大學畢業,母親就離開了人世,作者的願望永遠無法實現了。)

師:大家能從中讀懂什麼嗎?

生1:失去了母親,作者感到內心無比空虛、寂寞,似乎整個世界都變得一片漆黑,覺得活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了任何快樂。

生2:作者很愛他的`母親,失去母親似乎就失去了靈魂,沒有快樂而言。

生3:作者感到很內疚,因為自己還沒有對母親盡了孝心,心裏就有了遺憾,所以他説:“抱終天之恨”。

(真正讓作者遺憾和痛恨的是無法盡孝、心存自責,內心充滿了愧疚之情,成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恨。)

師:同學們理解得非常透切,現在我們帶着這種愧疚和悔恨的語氣來朗讀第2自然段。(全班讀,然後個別讀,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3、其他自然段思念母親的句子還有哪些?

師:請同學們再仔細閲讀課文,找出哪些段落還體現作者思念母親的感情。

(後來,我到德國留學,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為什麼,母親頻來入夢。

(夜裏夢到母親,我哭着醒來。醒來想捉住這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麼地方去了。)

(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影。)

(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 怎樣理解“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影”。

(“悵望灰天”,惆悵地望着天空。由於作者長期在外求學,留在母親身邊的時候不多,必然對母親的音容笑貌記憶不深,對母親的懷念更多的是一個模糊的影子,因此儘管作者想努力回想母親的樣子和容顏,但無奈模糊不清,只能盡力地懷念,不斷地回想。)

師:從這句話中,我們感受到什麼?

(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愛,帶着思念。)

4、小結:

①其實,無論作者是思念還是傷心或是自責,我們都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他對母親的感情,那就是──愛。這些感情都因愛而生,都融於愛中。(畫愛心圖)

②讓我們帶着作者這份真摯而深切的愛再來讀一讀這句話(出示句子)。

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

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

我看了她的神氣,想到自己的在故鄉地下卧着的母親,真想哭!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影。

(五)結課,提引愛國之情

師:前面我們在談到“怎樣體現作者對兩位母親的感情”這個話題時,有同學找到了作者經常夢到祖國的語句。祖國為什麼也時常出現在作者的夢裏呢?這個問題,我們將在下節課繼續討論。請同學們回去認真預習,理解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對祖國的懷念之情。

第二課時

(一)回顧“親生母親”,感受敬慕。

1.聽寫詞語:真摯 薄暗 寢不安席 思潮起伏 心潮騰湧

2.用上面的詞語,説説我對生身母親的愛。

(二)研讀“祖國母親”,感受懷念。

師:作者是那樣懷念母親,數十年如一日。24歲那年,作者離開祖國,來到了德國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求學,然而地域的距離,並不能割斷心中的懷念,相反,這懷念又增添了分量。請同學們帶着問題朗讀課文。(板書:祖國母親)

1.自由朗讀文章,從字裏行間去感受作者心中的懷念。

2.説説在作者的懷念中,又增添了什麼?(對祖國母親的懷念)

3.再讀課文,思考: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生身母親的懷念時刻伴隨着對祖國母親的懷念?。

(後來我到德國留學,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為什麼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師:同學們可以再仔細閲讀這段話,想想哪幾個字詞體現了作者非常想念母親。

(兩個“頻來入夢”)

師:如何理解“頻來入夢”?(聯繫上下文。)

生:時常夢見祖國和母親。(“頻來入夢”,頻,屢次,連續幾次。意思是祖國母親經常到夢中來。)

師:文中如何體現作者的情感?(出示課件)

A. 動情地讀一讀季老的幾段日記。

B. 説説祖國母親頻來入夢的原因。(我第一次離開祖國,我熱愛祖國)

C. 從這句話,你知道了什麼?(作者有一顆愛國心。強烈的思國情。)請有感情朗讀這句話。(課件出示“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D. 讀讀最讓你感動的一則日記,説説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來了。我覺得這黃昏的時候最有意思。我不開燈,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漸漸織上天空,織上對面的屋頂。一切都沉在朦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靜到不能再沉靜的時候,活動起來。我想到故鄉,故鄉的老朋友,心裏有點酸酸的,有點淒涼。然而這淒涼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説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師:為什麼作者在想到故鄉、老朋友時,心裏感到淒涼,卻又是甜蜜的?

生:作者一個人孤身在德國生活,充滿孤寂感,但是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作者就會想起在中國生活的情景,以及在中國的親朋好友,心裏就會高興。

(“淒涼”,寂寞冷落,悽慘。因為在遠離家鄉的日子裏,能時常回憶起在故國的生活情景,不斷回想起故國的親朋好友,感到他們無處不在,彷彿就在身邊,心中自然又多了一絲安慰、一些寬心、一點甜蜜,少了一些淒涼、孤獨。)

師:從這段話,我們能感受到什麼?

(作者認為故鄉、朋友都是最可親、可敬的,在心目中,不管身處何地,他們都是美好的,令人回味的。足以看出他的思鄉情、愛國情。)

師:“濃濃地糊在心頭”中的“糊”字還可換成“()”。同學們怎樣理解“糊”的感覺?你們認為“糊”字用得好嗎?為什麼?

(可換成“粘” ;“糊”説明感覺很強烈,耐人回味,用得好,因為“糊”字把體現了這種耐人回味的感覺,能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懷念之情。)

4、朗讀其他相關內容。

師:從學習過程中,我們深深體會到了遊子那誠摯的愛國心,請同學們深情朗讀,再次走進老人的心田。讀:

──11月16日……

(讀中評議,評議後再讀)

師:這種思念是多麼深切啊,他在異國他鄉想到故國的一切,讀:

──11月20日……

師:時間愈久,思國的神經愈發敏鋭,即便是一絲絲輕輕的驚動,也能勾起遊子對故國的無限眷戀,讀:

──11月28日……

5、抒發情感

師:這樣的思緒可以在日記中找到許多許多,這樣的情懷在心中很濃很濃。母親成了遊子夢中一個重要的內容。讓我們縱情讀一讀(課件出示《尋夢》的開頭與結尾)。

A.讀着讀着,你彷彿聽到了什麼?

B. 讀着讀着,你又彷彿看到了什麼?你看到了生母怎樣的面影?你又見到了祖國母親怎樣的面影?

C. 這是何等的魂系夢縈啊!你從這“開頭”“結尾”中感受到了什麼樣的情感?

D. 從文中找出描寫這種情感的句子讀給大家好嗎?

(三)呼應文章首尾,適度拓展

一個是生身母親,一個是祖國母親,兩位母親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偉大,地位是如此重要。因為──

齊讀文章的最後一段和第1自然段。這樣的體驗,我們能理解嗎?我們有沒有這樣的感受過?請大家互相交流。

(四)摘錄文中佳句,感念深情

1、摘錄文中描寫對祖國母親魂系夢繫的句子,讀一讀。

2、妙筆生花

大家也像作者一樣,以日記的形式,記下自己的心情。

(五)聽音樂讀詩歌,昇華情感,結束教學

1、在1984年的春節聯歡會上,香港歌星張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國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嗎?讓我們隨着音樂一起來唱唱這首《我的中國心》吧!

2、朗誦文後詩歌《我的中國心》。

3、唱完這首歌,你有什麼想説的呢?

4、總結:

這首歌唱出了所有海外遊子的心聲,雖然他們常年漂泊在外,可他們始終不忘自己的祖國,不忘自己是一箇中國人。

懷念母親課件 篇2

【教材簡析】

《懷念母親》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該文表達了季羨林先生對生母及祖國母親深深的思念之情。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讀寫“真摯、寢不安席、頻繁、朦朧、淒涼、斑駁、篇章”等詞語。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通過關鍵詞句感悟深沉的愛國之情。

過程與方法:生活遷移,逐步引領。

情感與價值觀:感念母親的養育之恩,體會季羨林旅居海外對祖國異常強烈的思念之情。

【教學重點】

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感悟、品味揣摩,體會季羨林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意真摯的愛慕,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感念母恩

1、全世界,有且僅有一個稱呼是相同的,你們知道這個稱呼是什麼嗎?對,這個稱呼就是母親。同學們想一想,為什麼全世界不同膚色、不同國別、不同語言的人們喊出了一個同樣的稱呼呢?(學生自由交流)

2、同學們,你愛你的母親嗎?為什麼?(學生自由交流)

二、關注留守,暢抒別情

是啊,在我們成長的足跡中,無不傾注了母親全心全意的關愛,哪怕是一個眼神、一句嘮叨、一聲撫慰、一次等待……一切的一切,回想起來都是那麼窩心,那麼温暖。可是,因為種種無奈,我們不得不與父母分開,例如為了學業,我們在校住宿,一個星期才能與父母團聚一次;也有的父母,為了給你們一個更燦爛的明天,選擇遠走他鄉掙錢養家,有時一年都見不到一面。同學們,與母親分別的日子裏,你想念母親麼?思念無法遏制的你,經常會處於什麼樣的情景當中呢?

三、品讀課文,情感共鳴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道出了全天下母親對子女的牽掛。“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也刻畫出普天下子女對母親感激不盡的情懷。現在,我們打開課本第22頁,默默勾畫出季羨林與你心意相通的地方,記錄下你和季羨林一脈相通的情感涓流 。不理解的地方也做上記號,一會我們共同解讀季羨林的心聲。

交流:

1、在我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母親棄養,之活了四十多歲。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

“痛哭、食不下咽、寢不安席”等詞語表達了季羨林失去生身母親後的悲痛心情。古語有云“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生最悲痛的事情,所以我們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盡我們可能孝順他們,讓他們幸福快樂。

2、後來我到德國留學,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為什麼,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的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頻來入夢”就是經常夢到她。俗話説“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正是因為季羨林對兩位母親真摯的愛和濃烈的思念時刻縈繞心頭,她們才會常常走入季羨林的夢中。

3、我想到故鄉,故鄉的老朋友,心裏有點酸酸的,有點淒涼。然而這淒涼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説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季羨林獨自漂泊異國他鄉,心盈憂愁、思念,難免感到淒涼;但在孤寂的日子裏,在故鄉和朋友共同度過的美好日子、快樂情景,是她派遣孤獨和思念的良藥,想起這些,又怎會不甜蜜呢?

4、夜裏夢到母親,我哭着醒來。醒來再想捉住這個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麼地方去了。

這樣的情景,可曾在你們夢中出現過?同學們,這份深沉的思念你會不懂嗎?

四、精誠所至,母女重逢

話説“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季羨林對兩位母親深深的思念之情,感動了上帝。上帝特賜她生母一顆還魂丹,準其真實地走進女兒的夢中,讓母女重逢。同學們,現在你和同桌之間,一位就是女兒,一位就是母親,想想你們的表演一定會驚天地、泣鬼神!

五、休書一封,盡訴心意

同學們,通過剛才的表演我們明白:“有愛就要説出來!”畢竟天人相隔的重逢只是無法企及的夢。有生的日子,還有什麼比我們用真情真心去愛我們愛的人,用真言真語對她説出我們的愛更重要呢?現在,請同學們給媽媽寫一封信,告訴她,你有多愛她,好嗎?

懷念母親課件 篇3

教學目標

1、掃清文字障礙,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理解“真摯、淒涼、思潮起伏、可見一斑”等詞語。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4、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聯繫舊知,談話導入。

1、回憶學過的與季羨林老先生有關的文章。(《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2、認識季老。

3、導入新課,揭示課題,加以板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詞,認讀、識記。

3、教師重點強調文中的`部分字詞。

4、暢談自己初讀課文後的理解和體會。

5、練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明確: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之情,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6、動筆為課文劃分段落,並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紹作者對兩位母親的情感。

第二段(2-12自然段):通過回憶,藉助日記及散文片段,具體描述對兩位母親的懷念。

第三段(13自然段):總結説明對兩位母親無限懷念的原因。

三、細讀文本,動筆批註。

四、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通過閲讀課文,從文章的字裏行間,深刻感受到了極老先生對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的深切懷念與無限的愛意。下節課,我們再來細細品味那些飽含深情的語句。

五、佈置作業。

1、認真書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認真思考課後的練習。

懷念母親課件 篇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揣摩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説説全文主要圍繞哪句話展開敍述的。

二、品析感悟、體會感情。

1、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思考:從哪些描寫中可看出作者對兩位母親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2、學生根據課前自學情況,先進行同桌間交流。

3、指名反饋,全班交流。

(1)對生身母親的情感

(2)對祖國母親的情感

(3)對兩位母親的情感

三、拓展昇華,瞭解寫法。

1、説説:作者寫了一篇散文,題目叫《尋夢》,你知道他到底在尋一個什麼夢?夢中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景嗎?

(通過議論、想象、表達,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作者對兩位母親魂牽夢繞的深切懷念,對她們真摯而真切的愛。)

四、課堂小結。

1、教師總結:在國內時,作者因母親的突然去世,留下終身的'遺恨,感到自責、愧疚;在國外,作者因遠離故土和親人,而強烈地懷念祖國和生母。如此深切的懷念源於作者對兩位母親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2、引讀《我的中國心》,體會海外遊子的愛國情。

五、佈置作業。

1、推薦閲讀季羨林《賦得永久的悔》

2、查閲有關海外遊子的愛國故事。

懷念母親課件 篇5

【教學目標】

1、會寫本文出現的生字,學寫“真摯、避免、淒涼、寢不安席、頻入夢來、朦朧、強烈、思潮起伏、可見一斑”等詞語,並能根據語言環境理解其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對兩位母親深沉的愛。並摘抄相關句段。

3、瞭解文章寫作方法。開門見山,點明主題,首尾呼應。以及文章特有的引用格式。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通過朗讀感悟、品味揣摩,理解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的敬意與真摯愛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難點】

能抓住關鍵詞、句、段、日記和散文,體會季羨林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其愛國之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季羨林成長過程文字資料、《賦得永久悔》文字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簡介作者,揭示課題。

創設情境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句話來自誰的哪篇文章?(季羨林《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簡介季羨林。今天我們再來品味季老的一篇有關母親的散文《懷念母親》。首先讓我們欣賞他的另一篇寫母親的文章中的幾個片段。

這節課的導入,我從學生的舊知入手,直接引入,貼近作者開門見山,點明主題的開篇方法。這篇文章作者的年代背景與學生的年代背景相差甚遠,對於作者與母親和祖國的深厚感情,學生缺乏現實體驗,他們年齡小,閲歷少,進入感悟、欣賞的層次較低,表達自己感受能力較差。這是學生形成本節課知識時最主要的障礙點。所以,我給學生介紹了季羨林作品《賦得永久的.悔》中的幾個片段,讓學生體會文章表達的對母親的懷念之情,體會“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為理解本課起到輔助的作用。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正音。

2、檢查預習

(1)生字注音組詞(重點指導寢、聘、朦、悽的寫法)

(2)認讀重點詞語(提醒學生注意喪的寫法,理解寢不安席思潮起伏、頻來入夢、可見一斑的意思)

(3)質疑解疑(重點理解棄養、終天之恨、薄暗、悵望灰天等不常用詞語的意思,有些詞語最好聯繫上下文理解,也可以留下懸念在品讀課文時理解)。

3、教:

介紹引用較多文章的另一種格式:以冒號標註開始,另段用不同字體表示。指導學生標出自然段。(把引用內容和提示語看成一個自然段)

4、快速瀏覽課文,用課文中的一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預設:、生答:“我對這兩位母親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或“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伴隨我度過了在歐洲的十一年。”)

讓學生把課文讀成一句話,整體把握了課文內容,從而增強課堂學習的針對性和目的性,減少聽課的盲目性,大大降低聽課的難度,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自己邏輯思維的能力。

追問:這兩位母親指的是誰?

指名讀第一段,瞭解文章寫作方法:開門見山,點明主題。

指名讀最後一段,體會首尾呼應的寫法。

三、理清課文脈絡,給課文分段。

再次瀏覽課文,思考:哪部分集中寫懷念生身母親?哪部分是寫作者對生母的懷念時刻伴隨着對祖國母親的懷念?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懷念母親課件 篇6

教學目的:

1、 正確認讀課文中的生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詞語能運用。

2、 感受課文樸實的語言中所含的複雜的思母與思國之情。

3、 揣摩重點詞句,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4、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彙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悦,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6、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點:

感受課文樸實的語言中所含的複雜的思母與思國之情。

教學難點:

學生對作者情感的深刻體驗。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讀題導入:

今天我們要一起走進季羨林的一文章——《懷念母親》。“懷念母親”,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它使將近百歲老人季羨林終身遺恨,度日如年,我們也帶着終身遺恨,度日如年的心情來讀一讀課題。(生:齊讀課題。)季羨林為什麼終身遺恨,度日如年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作者的內心。

2、引導學生(結合單元及課文提示)提出學習目標。

①準確認讀課文中生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意思,把課文讀通讀順。

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作者説“我一生有兩個母親”,是哪兩個母親?

③默讀課文,畫出能體現出作者“對這兩個母親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的語句,並記錄自己的體會。

④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進行個性創作。

二、展示學習成果

要求:1、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2、別人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並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

1、小組內自學生字詞,通過查字典詞典及聯繫上下文理解,並在組內展示。

2、在不懂的地方做記號,準備與小組裏的同學討論。

3、與同學交流不懂的地方。

4、我知道文章主要寫:我對兩個母親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伴隨着我度過了在德國的十年,在歐洲的十一年。

5、我知道文中的兩個母親分別指的是:一個是生身母親,一個是祖國。

(二)學文悟情展示(此環節有時可與“創造性展示”合為一體)

A、交流對親生母親的敬意和愛慕之情

1. 小組自學,找出寫懷念生母的句子,反覆讀,想想從中,你體會到什麼?

2.讀一讀,想一想,説一説:你是從哪些關鍵的詞句中體會到作者的感情的?

B、互動交流,教師點撥:

1、交流:從哪些語句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親生母親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

重點語句:生:“我痛苦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這個句子讓我感受到母親的去世,讓作者感到無比的傷心,一連痛苦了好幾天,而且吃不下飯,可見作者對母親有多麼愛。

師:不僅吃不下飯,還“寢不安席”,你知道”寢不安席”是什麼意思嗎?

生;就是睡不着覺,在牀上翻來覆去。

師:是呀,最親最愛的母親的離去,讓作者內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誰能聯繫上下文説説為什麼作者會如此痛苦不堪?

生:因為作者六歲就離開了母親,而且平時也很少回家,沒有很好地幫助母親分擔生活的`壓力,所以感到很內疚。

生:我覺得還有一點,母親臨終之前都沒能看到自己日夜想念的兒子一眼,心裏一定也很痛苦。

師:母親是帶着遺憾、帶着不捨,離開這個世界,也離開了自己的孩子。一想到這些,作者真是心如刀絞。(指導朗讀)

師:在這悲痛的日子裏,在作者食不下咽,寢不安席的時候,他的腦海裏會回想起什麼?

生:會想起自己曾經依偎在母親身邊的情景。

生:會想起母親為了這個貧困的家日夜操勞的情景。

師:這也許是存留在作者腦海中關於母親最深刻的記憶了,因此當母親突然去世,作者內心深處又怎能接受?讓我們一起讀這句話。

師:“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請大家認真讀讀這句話,你能讀懂些什麼?

師:是呀,正如作者自己所説:出示資料:“我暗暗下定了決心,立下了誓願:一旦大學畢業,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養母親。然而沒有等到我大學畢業,母親就離開我走了,永永遠遠地走了。古人説:“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話正應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親臨終時思念愛子的情況,一想到,我就會心肝俱裂,熱淚盈眶。當我從北平趕回濟南,又從濟南趕回清平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在棺材上,隨母親於地下。我後悔,我真後悔,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可見母親的離去,帶給作者多大的傷痛,母親的去世,更是作者的終生遺憾。

師:是呀,當作者即將大學畢業,即將有能力贍養母親的時候,母親卻離開了自己,這怎麼不讓作者難過、悔恨?帶着這種感受一起讀這段話。

C、出示補充資料《賦得永久的悔》。這是留存在作者腦海中最深刻的記憶,因此,當母親逝去時,作者內心又怎麼能接受得了,你從哪句話讀到了這種情感?指讀,交流體會。

D、;正如作者所説“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卻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可見母親的離去帶給作者多大的傷痛,這也正能體現作者對母親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三)創造性展示(以小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組自由選讀最喜歡的一段話。

2、小組展示自己想象到的一位母親着急等待兒子歸來的情景與季羨林此時的心會想説的一些話。

三、朗讀全文,師生。

四、課外知識拓展。

查找資料,蒐集季羨林先生寫的文章來讀,並寫一寫體會。

懷念母親課件 篇7

教學目標和要求

1.感受課文樸實的語言中所含的複雜的思母與思國之情。

2.揣摩重點詞句,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1.感受課文樸實的語言中所含的複雜的思母與思國之情。

2.學生對作者情感的深刻體驗。

教學方法

閲讀探究法、以讀代講法、情景教學法。我重點運用的是閲讀探究法,因為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探究閲讀中,加深理解,受到薰陶,獲得啟迪。”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讀中悟,再悟中讀。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

1、讀題導入: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懷念母親》,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書空課題。

2、請一個同學來讀一下課題,知道讀,再讀,全班讀。

過渡:懷念母親,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承載着季羨林老人內心深深的痛,永久的悔。

二、失母之痛——讀

1、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從那些句子可以感到作者失去母親的那份痛。請畫出來,也可以在句子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

2、看看這一段中讓你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什麼?

3、順勢理解: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4、誰能聯繫上下文説説為什麼作者如此痛苦不堪?(六歲離開母親,大學二年級約19歲,母親去世,中間只回過兩次,他怎能不痛苦呢?)

5、我想,書越讀感受越深,我們再次用心來讀這些文字。(出示課文內容1)看你能不能把這長長的一段文字讀成一個字?

6、是啊,季羨林是個特別看重母愛的人,想盡孝,此時,母親卻不能醒來,他怎能不恨呢?

過渡:季羨林老人在很多文章中都談這個問題,請看下面三份資料。(出示資料1,學生讀資料)。

資料一:我暗暗地下定了決心,立下了誓願:一旦大學畢業,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養母親;然而……——季羨林《賦得永久的悔》

7、你讀出了什麼?(盡孝,報答)

8、然而,誓言還猶在,母親已做西風而去了,留下的只是這綿綿不盡的——恨!(出示課文內容2,生讀資料)

9、(出示資料2、3)誰來讀這一段令人最為痛苦的文字?(請一個特別有感情的同學來讀)

資料二:我回到家裏,看到的只是一個黑棺材,母親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

——季羨林《寸草心——我的母親》

資料三:當我從北平趕回濟南,又從濟南趕回清平奔喪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於地下。我後悔,我真後悔,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 ——季羨林《賦得永久的悔》

(出示課文內容3)(學生讀資料)

10、在季羨林的心中,他認為什麼最重?(母親)母親、母愛最重,可他偏偏失去了最終的`東西。所以“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出示課文內容4)

11、解讀:(想像他在怎樣的情況下:吃飯時,閒坐時,工作時,睡覺時……)

12、後來,作者24歲那年帶着這份懷念來到了德國,來到了一座孤寂的小城。而這麼遠的距離能割斷他的思念嗎?從第三自然段的那個詞看出來?(頻來入夢)

13、什麼是頻來入夢?(生身母親祖國母親)

14、生讀第三自然段。可作者總是不知道為什麼?用了兩個不知道。你們讀了下面幾則日記,我相信你異地昂從中找到答案。

三、讀日記,解思母之情

生快速默讀這四則日記

(一)異國思鄉——品“糊”

1、看第一則日記,是什麼活動起來?(想故國,故鄉的老朋友)

2、為什麼作者説這是淒涼的但有時甜蜜的?(出示課文內容5)

(1)淒涼是因為什麼?(遠離故國,缺少朋友……)

(2)甜蜜又會是什麼呢?

在遠離故國的日子裏,能時常回憶起故國的生活情景,不斷想起故國的親朋好友,感到他們彷彿就在身邊,心中才多了一絲安慰,一點甜蜜。所以説,回憶也是一劑良藥,可以未接我們一顆孤獨的心啊!

3、於是,這淒涼,這甜蜜,濃濃的融成了一個字,什麼字?

4、為什麼用“糊”?用“貼”用“沾”行嗎?(“糊”有一種無法割捨的情感)

(二)觸境傷懷

1、看第二則日記,房東太太等待兒子的心裏活動變化:(高興——沮喪——期待)。

可見,母親想念兒子是多麼的無奈和痛苦。

2、這是,房東太太讓作者想起什麼?(母親)

他的心情是怎樣的?(真想哭)他為什麼想哭呢?

3、自己的母親是怎樣的等待,而自己去八年沒有回家看上母親一眼,哪怕是一眼啊!他怎能不哭呢!

4、所以,(生讀:我現在才發現,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5、引讀

師:旅居海外的日子,作者的心中不斷湧現着祖國的身影,不斷回想着故國的生活,故國的親人,這份情感在作者的心頭不僅揮之不去,反而因地域的距離而變得更加強烈了,請同學們與老師一起再深情地朗讀他的日記,再一次走進老人濃濃的思念——生:11月16日日記師:這種思念是多麼深切啊!他在異國他鄉想到故國的一切——生:11月20日日記師:時間愈久,思國的神經愈發敏鋭,即便是一絲輕輕地驚動,也能勾起遊子對故國的無限眷戀——生:11月28日日記

四、夢中尋母

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相信,你們對第三自然段作者提到的兩個“不知道為什麼”一定有所瞭解。

同學們,異國生活已經讓兩位母親頻來入夢了,而作者在後又偏偏還要尋夢。夢境已經如此之頻,作者為什麼還要尋夢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尋夢的`兩個段落,看看作者到底尋什麼?

1、全班讀《尋夢》兩個自然段。

2“夜裏夢到母親”“母親”指的是誰?

3、夜裏夢到母親,但是作者看不清母親的面容,是在什麼情況下才能看到母親呢?

4、同學們,請拿起書,季羨林在苦苦地追尋,只為得到一個清晰的面影,只為得到母親的一個微笑,一聲呼喚。可一次又一次追尋的結果,只是讓眼淚不停地流淌,只是讓自己在夜晚無數次地失眠,難怪他要大聲疾呼——讀《尋夢》後一段。(出示課文內容7)

5、作者為什麼對祖國對母親有如此深深的懷念呢?用課文開頭的一句話來説。(讀)

6、總結:是一位有了這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所以,作者才如此,懷念自己的母親。這恨,這糊,這哭,這尋,才構成了作者一生懷念母親,懷念祖國的心。

五、體會文章寫法

1、瀏覽課文開篇、結尾。

2、你發現文章在寫法上的特點了嗎?能結合課文具體説説文章是怎樣首尾照應的。

3、小結:像這樣首尾照應就能使文章結構更加嚴謹,給讀者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

六、聽音樂,讀詩歌,總結延伸。

1、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誦讀歌詞。

2、這篇課文首尾照應使每一個讀此文的人都能深切的意識到作者在歐洲的十一年是對母親思念特別強烈的十一年,生身母親與祖國母親化為一體,成為支撐他在國外漫長歲月中的巨大精神力量。

課後請同學們把文中描寫對祖國母親魂牽夢縈的句子摘抄下來,願意進一步瞭解季羨林先生的同學,可以讀讀《季羨林畫傳》、《重返哥廷根》、《季羨林論人生》。

懷念母親課件 篇8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學會“崇高、真摯、愛慕、敬意、淒涼、沮喪、頻來入夢、食不下咽、寢不安席、終天之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揣摩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兩位母親同樣崇敬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教學重難點

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抓住文章重點詞句,感受作者對兩位母親同樣崇敬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教學計劃

兩課時

教學內容

指導學生讀通課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學過程

一、教師直接板書課題,讓學生讀題後引導學生解題。

1、教師板題,學生讀題

2、學生查字典解釋“懷念”(懷念:思念)。

二、學生自由讀全文,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生字詞。

1、學生自由讀全文,教師板書下列詞語:

崇高、真摯、愛慕、敬意、淒涼、沮喪、頻來入夢、食不下咽、寢不安席、終天之

2、學生認讀上面的這些生難字詞,然後在文中全圈出這些字詞,再讀讀這些字詞所在的句子。

三、圍繞課題,引導學生初步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

1、學生略讀課文,結合自己對全文的.`理解用“懷念母親”説一個句子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學生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對照課題,用文章中的話來解釋課題。

3、學生查字典理解下列詞語

崇高:最高的;最高尚的。

敬意:尊敬的心意。

真摯:(感情)真誠懇切。

愛慕:喜愛傾慕。幕:依戀;思念。

4、學生再讀第一自然段。説説: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意義和地位。

四、學生讀文鞏固所學

五、作業

1、熟讀課文,完成本課生字詞書寫訓練。

2、完成練習冊

懷念母親課件 篇9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樸實無華的語言中所含的複雜的思母與思國之情。

2、揣摩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教學重點:

感受課文樸實無華的語言中所含的複雜的思母與思國之情。

教學難點:

學生對作者情感的深刻體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讀題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懷念母親》這篇課文,大家齊讀課題。帶着對兩位母親的懷念之情,我們再讀題目。

2、過渡:

提起季羨林,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他頭上的光環,然而,當我們走進作者的內心深處,你們會發現作者心中有一個深深的痛、永久的悔。他曾説,我這永久的悔就是:不該離開故鄉,離開母親。這悔、這恨就從失去母親那一刻開始

二、感思母之痛。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看看這段話中讓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指名説。

2、請同學們再來讀讀這段話,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

齊讀第二自然段。

相信同學們一定從內心走向了季羨林,現在你們能不能把這長長的一段文字讀成一個字?(概括作者的心情)

3、課文中為一個恨字,這是怎樣的恨?他悔恨的是什麼?請你再仔細地默讀課文,看看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這個恨字?

(學生抓住句子任意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重點理解:

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

4、好,讓我們一起讀出這樣的悔恨吧!

過渡:

作者是那樣懷念母親,數十年如一日。後來作者離開祖國,來到了德國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遙遠的距離並不能割斷心中的懷念,相反,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卻頻來入夢,作者不知道為什麼,同學們一定想知道,請你們讀讀下面的四則日記,把你體會最深的句子畫一畫,和同桌交流感受。

三、悟思母之情。

(一)、自讀自悟。

(二)、交流體會:

過渡:

夜靜極了,沒有一絲風,更沒有一絲聲響,作者的心是否也跟着這夜晚靜了下來?

(作者的`心活動起來了,他的心都會回到哪裏,都會看到什麼呢?)

1、體會一個糊字。

出示句子:我的心往往在沉靜到不能再沉靜的時候,活動起來。我想到故鄉,故鄉里的老朋友,心裏有點酸酸的,有點淒涼。然而這淒涼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説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1)、為什麼我在想故鄉、老朋友時,心裏感到淒涼,卻又是甜蜜的.?

(淒涼是因為作者身在異國小城,一方面感到自己與母親的距離遠了,與祖國的距離遠了,與親人的接觸少了,心中有憂愁、有思念。)

(但是在遠離家鄉的日子裏,能時常懷念起在故國的生活情景,不斷回想起故國的親朋好友,感到他們無處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絲安慰、一些寬心、一點甜蜜,他們是那樣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記憶深處,在作者孤寂時陪伴着他。)

(2)、一個糊字你讀出了什麼?

(作者通過比較的方式,將自己對祖國母親的懷念表達得非常充分。)

(3)、好,把作者的這種思念讀進去。

個別讀、齊讀。

文中像這樣描寫作者內心活動的句子還有哪些?

2、觸景傷情悟哭字。

(1)、看到房東太太的神情,作者為什麼真想哭?請你來讀讀這段話。

指名讀。

(2)、房東太太高興得不得了,你能想象是怎樣的不得了嗎?她會做些什麼呢?

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3)、房東太太讓作者想起了什麼?

對,自己的母親也是像房東太太這樣等待的,而自己卻八年沒回家看上母親一眼,哪怕是一眼。所以作者真想哭。帶着作者的這種心情再讀讀這段話。體會作者對母親和祖國的懷念。

齊讀。

過渡:

在作者的日記裏,類似這樣的語段還有很多很多,可見,一想到生身母親和祖國母親,作者的心就會很激動,很不平靜,文中哪個詞寫到了這種心情?(心潮騰湧)讀讀這句話。

3、解頻來入夢。

過渡:

俗話説: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以,作者的親生母親會(頻來入夢),祖國母親也(頻來入夢)。

出示句子: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1)、頻來入夢是什麼意思?

(2)、你知道祖國母親頻來入夢的原因了嗎?

(作者遠離故土,身居異國他鄉,猶如孩子離開母親的懷抱,心中無限思念。句子中一個也字很巧妙地將祖國與母親聯繫起來,可見在作者心目中兩者的確有着同樣重要的地位,這是他熱愛祖國的體現。)

4、感悟尋夢。

過渡:

但是老師卻突然有了這樣的疑問:異國的生活讓兩位母親頻來入夢,那作者為什麼還要尋夢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尋夢的段落,看看作者尋的到底是什麼?

出示句子:

夜裏夢到母親,我哭着醒來。醒來再想捉住這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麼地方去了。

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影。

(1)、生自由讀《尋夢》的兩個段落。

(2)、交流讀後的感受。

重點理解:

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影。

1) 面影能換成面龐嗎?為什麼?結合你們收集到的資料説一説。

2) 在你們的想象中,母親的面影是怎樣的?

(3)、作者苦苦地追尋,只為得到一個清晰的面影,只為得到母親的一個微笑,一聲呼喚,可是他追尋的結果,只是讓他眼淚不停地流淌,只是讓他的夜晚無數次地失眠,難怪他要發出這樣的感歎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

請同學們想一想,季羨林單是在尋找自己的生母嗎(更有濃濃的懷念祖國之心。)所以,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伴我度過了在歐洲的十一年。

四、音樂昇華情感。

1、在1984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香港歌星張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憾了所有中國人的心,你知道這首歌的名字嗎?讓我們也來唱一唱吧!

(播放音樂)

2、朗誦詩歌《我的中國心》。

懷念母親課件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真摯、避免等詞語。

2、感悟課文內容,能抓住關鍵詞、句、段和日記,體會季羨林爺爺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情。

3、感情朗讀。

4、蒐集文中相關的資料。

教學重難點

能抓住關鍵詞、句、段和日記,體會季羨林爺爺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情。

教學準備

學生蒐集關於季羨林的資料和閲讀文章《永久的悔》,《我的中國心》的歌碟。

教學程序

一、談話引入

師:孩子們,我們每個人都有母親,每個母親都是世上最偉大的人,你們愛你們的母親嗎?你們知道失去母親的滋味嗎?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1、檢查預習

1)通過預習你都理解了那些詞語,還有那些沒有理解?(學生自主交流)

2)默讀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什麼?

(我對兩個母親,一個是生身母親,一個是祖國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伴隨着我度過了在德國的十年,在歐洲的十一年。)

4、小組交流、彙報。師生總結。

體會到了對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的深深的愛與懷念。

對祖國母親:我的祖國母親,我這是第一次離開她。離開的時間只有短短几個月,不知道是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我想到故鄉,故鄉里的老朋友,心裏有點酸酸的,有點淒涼。然而這淒涼卻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説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我現在還真是想家,想故國,想故國裏的朋友。我有時簡直想得不能忍耐。心裏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國了。一想到我的母親和祖國母親,就心潮騰湧,惶惶不可終日,留在國外的念頭連影兒都沒有。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影。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伴隨着我度過了在德國的十年,在歐洲的十一年。

三、朗讀課文,用橫線勾出關鍵詞句,加深體會

1、找出寫懷念生母的句子,反覆讀,想想從中,你體會到什麼?(我痛哭了幾年,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如今到了德國,來到哥廷根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為什麼,母親頻來入夢。我看了她的神氣,想到自己的在故鄉地下卧着的母親,我真想哭!)

(生抓住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淚流不止、頻來入夢等詞體會到作者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失去母親的悲痛等。其中,教師可引導學生理解寢不安席,頻來入夢的意思,結合對《永久的悔》的閲讀,進一步體會到作者對生母的敬意和真摯的情感。為理解對祖國母親的情感作好鋪墊。)

2、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教師範讀、學生自讀、配樂齊讀)

3、思考:“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影。”為什麼是幻出母親的面影?在你的想象中,母親的面影是怎樣的?

4、教師補充《永久的悔》

四、繼續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理解對祖國母親的情感。

1、重點體會以下三個句子:

⑴出示第一句:我的祖國母親,我這是第一次離開她。離開的'時間只有短短几個月,不知道是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想想頻來入夢是什麼意思?(常常進入夢鄉或夢境。)祖國母親頻來入夢的原因是什麼呢?(我第一次離開祖國,我熱愛祖國。)從這句話,你知道了什麼?(作者有一顆愛國心。強烈的思國情。)請有感情地讀讀這句話。

⑵出示第二句:然而這淒涼卻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説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為什麼我在想到故鄉、老朋友時,心裏感到淒涼,卻又是甜蜜的呢?(因為我深愛故鄉、深愛老朋友,雖然我身在異國他鄉,暫時不能與他們見面,但他們在我的心中永遠都是美好的,所以我在想到故鄉、老朋友時,心裏感到淒涼,卻又是甜蜜的。)從這句話,我們能感受到什麼?(作者認為故鄉、朋友都是最可親、可敬的,在心目中,不管身處何地,他們都是美好的,令人回味的。足以看出他的思鄉情、愛國情。)有感情地朗讀。

2、自由讀句子,説説自己的感受。學生自由談。(只要不偏離主題。)有感情地讀。

3、從其他幾個句子,你又感悟到什麼呢?

4、齊讀這些句子,想想它們都讓你體會到什麼?把自己的感悟通過讀表達出來。

五、讀文體會表達特點,有機拓展

通讀全文,説説這篇文章的寫法與其他的文章有些什麼不同。(如摘錄日記,摘錄文章來表達思想感情等。)

四、聽音樂讀詩歌,昇華情感,結束教學

1、在1984年的春節聯歡會上,香港歌星張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國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嗎?讓我們隨着音樂一起來唱唱這首《我的中國心》吧!

2、朗誦文後詩歌《我的中國心》。

3、唱完這首歌,你有什麼想説的呢?

4、總結:

這首歌唱出了所有海外遊子的心聲,雖然他們常年漂泊在外,可他們始終不忘自己的祖國,不忘自己是一箇中國人。

懷念母親課件 篇1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課文中描寫對祖國母親魂牽夢縈的句子。

2、品味揣摩重點詞句,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之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通過朗讀感悟、品味揣摩,理解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的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之情。

教具準備:

詞語卡片自學提示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新課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都對自己的母親有着一份獨特的愛。著名的國學大師季羨林的文章裏,對母親也有着別樣的思念。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六課,齊讀課題。

指讀詞語:寢不安席悵望灰天心潮騰湧淒涼沮喪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大家對課文已有了初步瞭解,課文以懷念母親為題,寫了哪兩個母親?(板書:親生母親、祖國母親)

他對這兩個母親懷着怎樣的感情?(板書:崇高的`敬意、真摯的愛慕)

3、引入:看來大家對上節課的內容掌握非常紮實,這節課我們在學習時要用心體會作者對兩位母親的崇高敬意與真摯的愛慕之情。

二、自學課文,深入體會

1、細讀課文,體會感情:

(1)從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作者懷念親生母親?並用——畫出來。反覆讀一讀,想一想從關鍵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2)找出課文中描寫對祖國魂牽夢縈的句子,用~~~畫出來讀一讀,小組內交流一下感受。

2、學生按照自學指導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三、集體交流,分析關鍵語句中所體現的情感

學生彙報交流。

1、品思母之情

(1)品讀: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理解重點詞語: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過渡:最親最近的人永遠離開了自己,再也見不到她慈祥的面容,怎能不讓人悲痛欲絕呢?誰能聯繫上下文説説作者為什麼會如此痛苦不堪?

作者隨與母親共處的時間不長,但與母親之間卻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作者的另一篇文章中曾提到,母親在作者離家的歲月裏,經常倚門遙望,感歎自己不應該把孩子送去外地求學。盼望兒子歸來,但直至自己去世,也沒有盼來與兒子的長久相處。母親是帶着遺憾、帶着不捨,離開這個世界,也離開了自己的孩子。季羨林的作品《永久的悔》中有這樣的片段:“當我從北京趕回濟南,又從濟南趕回清平奔喪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於地下。我後悔,我真不該,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所以,每每想起這些,作者就感到心如刀絞,愧疚難當。

(2)品讀:a後來我到德國留學,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為什麼,母親頻來入夢。

b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長眠於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怎樣的?

作者對母親的思念日甚一日,從未改變,你能試着在朗讀中體會這種感情嗎?指名朗讀。

2、品思國之情

作者是那樣懷念母親,數十年如一日。1935年,作者留學德國,遠在異國他鄉,從此他懷念的不僅僅是自己的生母,還有我們的祖國母親。

品讀:我想到故鄉,故鄉的老朋友,心裏有點酸酸的,有點淒涼。然而這淒涼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説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你從哪些詞中體會到作者非常思念祖國的.?

淒涼和甜蜜在這裏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淒涼的是自己遠離故土,遠離親人和朋友,孤寂一人的思念之情無以言表。甜蜜的是自己可以時刻追憶起祖國和親人,咫尺天涯,感覺他們又從未遠離自己。淒涼與甜蜜,簡單的兩個詞語卻將作者那種矛盾的思鄉之情表達的淋漓盡致。)

感情朗讀,以讀促思。

3、拓展延伸:通讀全文,説説這篇文章的寫法與其他的文章有些什麼不同。(採用摘錄日記,摘錄文章來表達思想感情等)

4、機動環節:在1984年的春節聯歡會上,香港歌星張明敏唱了一首歌《我的中國心》,震撼了所有人,這首歌唱出了所有海外遊子的心聲,雖然他們常年漂泊在外,可他們始終不忘自己的祖國,不忘自己是一箇中國人。欣賞歌曲。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課後小練筆:把最想對親生母親或者祖國母親説的話寫下來。

懷念母親課件 篇12

教材簡析:

《懷念母親》是新課標實驗版國小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祖國在我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是季羨林先生所寫。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的深深眷戀。

教學目標:

1.藉助字理理解“頻”的意思,在語言環境中理解“頻來入夢”的意思。

2.感受課文樸實的語言中所藴含的複雜的思母與思國之情。

3.體會“淒涼、甜蜜”等關鍵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失去母親後的悔恨以及對祖國的思念之情,激發愛國之情。

教學重點:

作者對兩位母親所懷着的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教學難點:

學生對作者情感的'深刻體會。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猜猜他是誰?

2、簡介季羨林。

3、提起季羨林,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他頭上的光環,然而,他的內心深處卻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情愫,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他,瞭解他。(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自由默讀課文,想一想:

母親指的是誰?

作者對母親懷着怎樣的情感?

三、品讀課文。

(一)抓課文主線。

師:母親去世後,季老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直到許多年後,母親還常常出現在夢中。請從課文中勾出描寫這個意思的幾句話。

1、會讀書的同學,可以把一段話讀成一個詞。(頻來入夢)

2、板書並指導書寫“頻”。

3、會讀書的同學,又可以把一個詞讀成一句話。

(二)品讀思母之情

1、利用課文中的留白,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學習11月18日的日記,瞭解觸景生情的寫作方法。

2、利用資料補白,體會季母對季老的愛,從而感受季老對母親的愛。

3、學習第二自然段,利用音樂渲染,教師引讀:“我六歲離開我的生母,到城裏去住。中間曾回故鄉兩次,都是奔喪,只在母親身邊待了幾天,仍然回到城裏。在我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母親棄養,只活了四十多歲。”一生接讀;

師引讀:“我曾暗暗下定了決心,立下誓願,一旦大學畢業,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養母親。然而沒等到我大學畢業,母親就離開我走了,永永遠遠地走了。”女生齊讀;

師再引讀:“當我趕回家中,看到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全班齊讀。

(三)品讀思國之情。

1、自由朗讀季老的其餘幾篇日記,想一想祖國母親頻來入夢的原因。

2、默讀11月16日的日記,完成想象説話:

因為季老想到 ,所以覺得有點淒涼。

因為季老想到 ,彷彿覺得 ,所以覺得這淒涼是甜蜜的。

3、全班齊讀11月16日的日記,男生齊讀11月20日的日記,女生齊讀11月28日的日記。

(四)抒發情感。

縱情朗讀散文《尋夢》的開頭與結尾,思考交流:

1、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面影?

2、你從這開頭結尾中又感受到了什麼?

3、從最後一個自然段中找出描寫這種情感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4、讀課文的開頭與結尾,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

四、總結全課。

五、拓展昇華。

1945年,持續了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閉幕,歸心似箭的他頭也沒回,登上了回國的吉普,並寫下了一首詩(課件,音樂)

留學德國已十霜,歸心日夜憶舊邦。

無端越境入瑞士,客樹回望成故鄉。

生齊讀後欣賞《我的中國心》。

六、作業:

1、摘抄感受最深的語句。

2、仿照11月18日的日記寫一篇日記。

3、蒐集有關“祖國在我心中”的詩歌、散文等,舉辦一期展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