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會實踐論文精選

來源:文萃谷 3.17W

暑期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於促進當代大學生了解現實社會、瞭解國家基本國情,增長才能、才幹、奉獻社會, 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獨特的作用。學生暑期“ 三下鄉” 社會實踐活動開展至今, 已成為大中專院校特別是高等學校共青團工作的一大品牌活動。經過對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的分析,我們發現大學生在暑期社會實踐中仍然存在相當多得問題和困難,因此,我們要提出創新性和實質性的辦法,以期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謀求新途徑,達到新一輪的新突破。

暑期社會實踐論文精選

用户搜索詞:暑假社會實踐論文

一、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必要性

隨着時代的發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內涵與深度都在不斷的豐富當中。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已成為加強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提高大學生適應社會能力的重要環節。

1。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1世紀,現在的大學生大多都是90後,他們一直都生活在家長和老師的呵護、愛護中,與他人交流、社會接觸的機會很有限,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使一些學生對社會不夠了解,對社會問題認識不夠深刻,考慮問題是經常帶有盲目性和附從性,與現實脱節。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能使大學生親身體驗瞬息萬變的世界與真實的社會,還會使我們逐步地擺脱幻想,在扶貧救濟、保護環境、文化遺產保護、醫療服務等一系列活動中得到鍛鍊,提高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增強建設服務的本領,突出為祖國、為人民獻身的精神。

二、暑期社會實踐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係

(一)暑期社會實踐幫助大學生貼近現實社會,增強自信心。

個體心理障礙的產生,歸根結底是由於大學生自信心不足造成的。就業心理障礙是由於對自己的能力認識不足,遇到挫折就自暴自棄是對自己抵禦失敗的能力不自信,而虛榮嫉妒也源於自信心的缺失。筆者認為,讓大學生利用暑期進行社會實踐,能夠讓大學生在走向社會之前,經歷現實社會的歷練。大學生之所以缺乏對前景的自信心,主要是因為沒有深入到社會中,對現實社會缺乏瞭解,無法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目標定位,不知道社會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也無法瞭解在社會中生存需要怎樣的自身條件,由此產生不自信。而社會實踐能夠為大學生提供這樣一個瞭解社會、瞭解自己的平台,能夠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恢復和增強自信心。具體來説,其一是讓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對社會有充足的認識與瞭解,減少對社會的陌生感;其二是通過橫向與縱向的比較,瞭解自身的優勢,樹立自信心;其三是在社會實踐中解決出現的問題和困難,有助於自信心的培養與提高。

(二)暑期社會實踐幫助大學生改善人際關係,培養團隊意識。

儘管大學校園被稱為“社會的縮影”、“小社會”等,但是與實際社會相比,其複雜性與現實性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在人際交往方面,校園環境實際上為具有社交自卑心理的學生提供了相對獨立的環境,他們甚至可以不與周圍人打交道而獨立地生活下去,這就無形中為心理問題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温牀。社會實踐的開展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社會實踐貼近實際社會,為大學生提供了與社會人士面對面交往、溝通的機會,還給具有自閉心理的學生留下了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在現實社會中生存發展的必備條件的印象,促其主動發展人際關係,打破心理隔膜。另一方面,社會實踐為大學生提供了集體活動、相互交流、團隊合作的機會,在集體活動中,人際關係不佳、存在心理障礙的學生能夠加強與周圍同學的交流與合作,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促進團隊意識與精神的培養。

(三)暑期社會實踐幫助大學生排除心理障礙,提高心理素質。

暑期社會實踐除了學生自身與社會接觸、改善人際關係之外,輔導教師的工作也是重要環節。有調查表明,大學生在影響社會實踐效果的諸要素中把“缺乏指導”列為首位。對於自我心理調節能力較差、心理障礙較為嚴重的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某些內容甚至會起到相反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師的工作就是加以引導規勸,彌補大學生自身調適能力的不足,藉助案例教學、組織活動、個別輔導等方式,積極主動地瞭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對於無法通過常規社會實踐活動進行輔導教育的學生,應當針對具體情況,解決具體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徹底解決其存在或潛在的心理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