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會考化學實驗現象描述中的四忌四要

來源:文萃谷 2.01W

會考化學複習資料的重要性是我們很多人都清楚的,會考化學複習資料一般在考試之前要積累到一定量方能上考場,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18年會考化學複習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2018會考化學實驗現象描述中的四忌四要

  2018會考化學實驗現象描述中的四忌四要

一、忌以偏概全,要面面俱到

國中生剛接觸化學,感到新、奇、特,在觀察化學實驗現象時,往往只看熱鬧,不看門道;只觀察到聲、光、熱、響等明顯現象,而忽略細微變化的情況。如鎂條的燃燒,只看到“發出耀眼的白光”,而沒有看到石棉網上有白色固體生成。又如鐘罩內紅磷的燃燒,只看到“冒白煙、發出白光”,而沒有看到鐘罩內水面上升的現象……。細心觀察每一個化學實驗,再用準確、恰當的語言描述出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師精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觀察習慣,養成清晰、流暢的口頭表達能力。正如門捷列夫所説:“觀察是第一步,沒有觀察,就沒有接踵而來的前進”。

二、忌實驗現象描述口語化,要用術語

許多同學在描述實驗現象時,往往用詞不當,使人啼笑皆非。如“點燃酒精燈”説成“酒精燈燒了”:“碳酸鈣與鹽酸反應”描述成“碳酸鈣化了,有泡放出”:“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描述成“石灰水變白了”等等。這些不規範的語言描述,都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講解實驗的基本操作,講清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原理。如加熱與點燃;煙與霧;溶解與熔化;組成與構成;吸水與脱水;酸鹼性與酸鹼度等。另外,教師要身體力行,作好實驗操作示範,語言講解規範,用語貼切。要向語文老師學文采,向數學老師學邏輯,向政治老師學哲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正如烏申斯基所説“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業的一切”。

三、忌本末倒置,要有先有後

不少同學在描述酸鹼與指示劑作用時,往往順序顛倒,説成“紫色石蕊使鹽酸變紅”、“澄清石灰水使二氧化碳變渾濁”等。究其原因,沒有掌握化學反應的本質,需要教師加強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規律教學。在一些實驗操作過程中,操作順序與實驗成功起着關鍵性的作用。如氫氣還原氧化銅,“通、點、熄、停”四步,前者顛倒要爆炸,後者顛倒要氧化。因此,在做每一個實驗時,要弄清化學反應的反應原理、裝置原理、操作原理。不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這樣,實驗現象的描述才具有科學性。

四、忌人云亦云,要實事求是

在用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實驗時,有位同學由於沒有加入催化劑二氧化錳,導致沒有氧氣放出,但在填寫實驗報告時,沒有分析失敗的原因,而是抄襲他人的實驗成果。這種不良的實驗風氣在中學生身上經常出現。如何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客觀、準確的描述實驗現象,糾正弄虛作假的不良習氣,是化學教師一個重要的職責。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正如戴安邦所説“科學教學不單隻傳知識,而要進行全面的教學,包括人的科學思想和品德的培養”。

  會考指導:化學學習七條實用策略

一、儘快去找你現在的化學老師

讓他告訴你以前學過的最關鍵的知識點是哪些,然後在短期內補上,目的是能夠大致跟上現在的教學進度,能聽懂老師講授的新知識點。擺脱“差生”的困繞。

要想進步,必須弄清楚導致這化學成績差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是常用的幾個公式、概念沒記住,還是很重要的幾個基本解題方法不能熟練應用,或者是國中的一些重點知識沒有理解透徹等等。象摩爾、物質的量濃度、氧化還原反應,以及差量法、守恆法、離子方程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及其相關計算等,是高中階段出題的核心內容,有一個地方弄不清楚,就有可能造成學習上的困難,有幾個弄不清楚,就可能淪為“差生”的行列。

找準之後,趕緊把關鍵的知識補上,補的時候要想辦法讓你現在的任課老師“一對一”地進行輔導,手把手地教會你“補”的方法。同時要特別注意處理好研究課本與做題的關係。研究課本與做題的精力分配可以是4比6甚至3比7.所謂“研究課本”是指一字一句地閲讀課本內容,畫出自己認為是重點的內容。有任何不理解的地方,經過短時間的思考後要馬上去問老師,認真聽老師的分析,糾正自己理解上的偏差。做到這一點,你就會發現,甚至頓悟:“原來是這樣啊!”那些平時困繞你的許多問題,答案原來就在課本上!你甚至會為此而感到悔恨:“我怎麼連課本都沒有仔細地看過一遍!”至此,你才明白,原來你並不笨,只是當時沒有研究課本而已。

但是,一做題,你可能又沒有了信心:有不少的題你根本無從下手。

因此,要學好化學,必須做一定量的習題,“4比6”的意義就在於此。把化學歸為理科,原因大概也在於此。不過這時,你心裏一定要清楚:你沒有必要做對每一道題!能做對60%~70%就達到目的了。在從“差”到“優”的轉化過程中,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的。實際上,研究完課本後,會做50%的題就不錯了,有30%的題感到似是而非,有20%的題根本就不會,這是正常現象。但是,研究完課本不馬上去做題,過一段時間後再做,你不會的題目就會上升到 60%。因此,看書固然重要,做題更重要。看完書“馬上做題”是關鍵。

只有通過做題,才能檢驗你對課本的理解是否正確。並且,只做課本上的題也是不夠的,每一節都要做一些任課老師推薦的課外習題(但是題量不宜太大,以時間不超過30分鐘為宜),進一步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通過做題,你就逐漸的有一些問題產生,有一些奇思妙想出現,你就會發現你也可以象那些“優秀生”一樣,經常去問老師!經常與老師交流。然後你就會體會到:學好化學原來如此簡單。在此基礎上,你還會逐步體會到:只要方法得當,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每一個學科都能學好的。

二、爭取在課堂上多表現自己,把自己的理解説給老師聽

現在的教學模式主要是“集體授課”。其最大弊端是不能很好地進行“因材施教”。這對成績不很理想的學生來説是很不利的。面對四五十人,甚至七八十人,教師不可能針對每一個人的理解進行分析和解答。程度差的同學往往還沒有聽明白,老師就往下講了。課堂上講的內容,有很多時候又是環環相扣的,前面的沒有完全理解,就有可能導致下面的更加難以理解,最終導致聽課失敗,如果課後又沒有進行及時的補救(如:馬上追着問老師),逐漸就會淪為“差生”的行列。

那麼,身為“差生”的我,該怎麼聽課呢?策略是:“搶答。”

不要怕回答錯誤,不要怕出醜,不要計較別人的善意笑聲。只要你不是故意搗亂,沒有人會責怪你。

在很多情況下,老師不一定知道學生哪裏不懂?下面該着重講解哪一部分?是否該“再講一遍”?這時,老師會進行提問、設問,要求學生舉手回答或集體回答。在這種情況下,你一定要積極的表現自己,把自己的理解大聲説出來,讓老師聽到,儘可能使老師下一步的講解是針對你的理解而進行的。

如果你時刻在準備着進行搶答,你的注意力,一定會很集中,聽課的效率也一定會很高,學習就會逐漸變得輕鬆、有趣了。

三、上課堅決不能“跑神”

統計結果顯示;90%以上的“差生”是上課跑神造成的。“跑神”的表現多種多樣,有苦思冥想其他問題的、有瞎想其他事情的、有看窗外的、有打量同學、觀察老師的、有打瞌睡的,有看課外書的、有與別人説閒話的……如此等等。特別是打瞌睡,簡直可以説是“嚴重的聽課事故”,是退步的導火線!是學習進入“惡性循環”的開始,是“不會學習”或“狂妄自大”的重要表現!只要你跑神,你就跟不上老師的思路,沒法搶答,沒法影響老師下一步的講解內容,只能成為被動的聽講者,無法成為課堂教學中主動的參與者。

因此,只有杜絕上課跑神,你才能進步,才能走出“差生”的陰影,做一個快樂而輕鬆的學生。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是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睡眠時間,一定要保證兩個最重要的睡眠時間。一個是晚上11點之後一定要開始睡覺,一個是中午要有10到30分鐘的午休時間。這是你從“後進生”邁向“優等生”的第一步,即:保持旺盛的精力,杜絕“打瞌睡”。有不少同學在尋找自己學習的失誤時都忽略了這一點,然而,這一點處理不當,對於中等以下程度的學習者的打擊往往是致命的。你可以回憶你的學習歷程,你肯定也有過輝煌的時候,是什麼時候開始“墮落”的?是經常在中午時去操場打球,還是連續有一段時間總是中午有事?總是熬夜?導致白天瞌睡難耐?特別是晚自習效率極低,完不成作業!逐步陷入了學習的“惡性循環”中!

其次,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與“三閒”做堅持不懈的鬥爭。所謂“三閒”是指:閒話、閒事、閒思。這是做學生的最大敵人。能控制住“三閒”的人,才有可能成為一個考試成績優秀的學生。

四、避免總是被老師“傷害”

任何一個老師都不願意傷害學生。但是如果你經常被老師“傷害”,那就離“差生”不遠了。老師怎麼會“傷害”學生呢?當然,這裏的“傷害”不是人身傷害,而是老師無意間扼殺了你的思維。這種情況主要是你沒有按時完成作業造成的`。我們都知道,不論幹什麼事情,關鍵在於“落實”。就學習而言,老師講的再好 ——“天花亂墜”,“生動有趣”,那當然很好,但是如果最終不落實在作業上,特別是數理化,只講不練,一切都如過眼煙雲、曇花一現,學生很難應付現在的各種考試。因此,及時完成作業,對於學好數理化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統計結果表明:成績不理想的同學,99%與此有關。作業是考察你對課本知識理解程度的重要方法。同時,也是培養和訓練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本載體。每一次老師在評講作業時,你都沒有做或大部分沒有做,都是直接聽老師直接把答案講出來。那麼,你就一此又一此地喪失了培養和訓練你的思維的機會。

學生還沒有認真、細緻地思考,就聽到了答案,這就是老師對學生的最大是傷害。

教師是一種培養人的職業。教師都想把學生培養成國家和社會的棟樑之材,因此,負責任的教師總是想盡辦法不傷害學生的思維,把評講作業的時間一再後推,甚至寧願不講,而把答案以“告示”的形式公佈出去。老師的這些良苦用心並不是每個同學都能理解的,因此,就有不少同學經常受到來自老師的傷害,久而久之,就淪落為“差生”。那麼,當你意識到自己已經進入“差生”的行列而又想趕緊跳出來時,就必須注意這一點。

在一開始的時候,你可能無論如何也完不成所有的作業,但是,你必須在老師講之前做一部分,比如:隔一題做一題。而事實上,每一節,只要你能靠自己的努力完整地做8之12道題,基本上就可以了。老師佈置的作業,在大多數情況下是針對優秀學生而佈置的。因此,身出“差生”行列的你,根本沒有必要全部做完。具體做多少,你自己心中要有個目標,“人貴有自知之明”説的就是這個意思。只要你沒有完全被老師“傷害”,就會進步。有時候,進步會在“名次”上體現出來,有時候,可能只有你自己和任課老師清楚,這也是“有自知之明”。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你上課時沒有緊跟老師的思路,沒有積極地思考老師提出的“設問性問題”,在老師把答案説出來之前你還沒有進行任何積極的思考,對你來説也是一種傷害。如果經常受到這樣的傷害,你聽課時就會覺得“稀裏糊塗”、“聽不懂”,這時,你要及時的解剖自己:“我是否跑神了?!”。

五、經常去找老師,把你對某些問題的理解,講給老師聽

很多時候,你覺得自己已經會了,但是再做類似的題目的時候,還是不很順手。這説明你對這些問題所涉及的知識還沒有完全理解。這時,你可以不去找老師,因為經過努力你完全可以做出答案,有時只是差那麼一點點;但是,我建議你去找老師,把你的理解詳細的説出來,老師一聽,就會發現你知識上的缺陷或解題方法上的不當之處。老師的三言兩語,就會使你的能力發生質的飛躍。事實上,這才是教師職業價值的最大體現。

六、記住化學方程式,你會馬上感到化學容易多了

化學方程式是每一次考試的重中之重。你可以去分析你所經歷的所有考試,你會發現,在你不會做的題目中,有60%以上是因為化學方程式不會寫造成的。特別是化學的計算題,更是與化學方程式息息相關。因此,可以斷言:只會寫化學方程式,可能得不到高分,但是能準確書寫方程式,肯定不會及格。在某中意義上可以説:差生與優秀生的本質區別可能就是幾個化學方程式。

七、馬上準備一個“備忘本”,把問到的知識記下來

每個學生都會出現“一錯再錯”現象,但是優秀學生“一錯再錯”的機率要遠遠小於“差生”。大量的調查結果顯示:優秀學生之所以能在各種考試中保持較好的成績,一個關鍵的原因是他把不會的知識真正問清楚了,真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了。這裏為什麼要強調“真正”兩個字呢?因為我們的“差生”遇到不會的題目有時也去問老師,也耐心地聽老師講,也聽懂了。

  會考複習經驗談:化學要厚積才能薄發

掌握複習技巧

對於表述性試題較好的方法就是多做題、勤練習,沒有計算量是不行的。在複習時要把以前做錯的題找出來,然後參照答案,找出錯誤所在,進行查漏補缺。由於會考[微博]是省內出題,做題時應着重做河北地區的真題、模擬題。

第一、對於老師精選、精講、精練的例題,考生要認真複習做到熟記於心,因為裏面包含有大量的知識點和考點。

第二、學生對知識要有一個面上的、整體上的把握,對各種形式的試題都要有所瞭解,只有這樣才能嫻熟地應付考試。

第三、考生應該對以前所做的題進行瀏覽,把曾經做錯的題找出來仔細研究。做題時注意文字性表述,對容易出錯的地方不要只求大概,要反覆練習、反覆表述。考生應該在老師的幫助下對試題進行選擇、歸類,不要盲目看題、盲目做題。

第四、探究性試題在課本上出現較少,而且探究性試題的一大特點是“活”,所以,考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多練習,做此類試題時要考慮全面,不可丟三落四。這類題還有一個技巧,在動筆做題前,考生應該審好題,不會審題的考生要進行讀題、語言描述練習,千萬不能沒弄清題意就忙着做題,在答題時要注意答題格式的規範性。

第五、綜合性試題多出自第八章,而這一章又是學習的難點,考生在複習時要特別注意,聯繫前七章知識複習。如果同學們對前七章的基礎知識掌握得不牢固,那就不能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覺得難以應付。

複習建議:跟着老師走

考生應該跟着老師的步子走,因為老師會把時間安排得很清楚,不會浪費時間。認真聽課很關鍵,只有認真聽課才能領會到老師的精華,才不會落後於老師的時間表。

考前一個月,考生不要再大範圍地做題,做題要有針對性,以便找出自己的薄弱點並想辦法克服。學習成績處於中等水平的考生在最後這一階段沒必要再拔高自己的成績,應該查補知識點和學習漏洞,適當做一些難度小但靈活性較強的試題。學習成績差的考生應該利用這一個月的時間學習基礎知識,理解基本概念,力求保住60分。

學生要特別注意協調化學和物理的關係,要把物理中的密度、電流強度、伏力與化學知識結合起來,這樣才能達到平衡,否則就會出現偏科現象。

因為難題一般出現在單科試題中,而不是出現在綜合試題,所以考生在最後一、兩個星期應多做一些難度不大的理綜試題,以熟悉綜合題的形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