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傻瓜》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96W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個傻瓜》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個傻瓜》觀後感

《三個傻瓜》觀後感1

禁不住女兒的再三推薦,下午觀看了印度影片《三個傻瓜》,本就不排斥印度電影的我,一開始就被影片中搞笑的鏡頭、主人公蘭徹非同一般的出場方式深深吸引,近三個小時的電影一口氣看完,且有再看一遍的衝動。

故事講述的是發生在一所高校“帝國工程學院”中的三個性格迥異,家庭背景截然不同的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和走出校園後的工作。主人公蘭徹是個性格叛逆的學生,他反對死記硬背,公然頂撞院長“病毒”,對院長主張的“一出生就有人告訴我們,生活是場賽跑,不跑快點就會慘遭蹂躪,哪怕是出生,我們都得和3億個精子賽跑”的成績至上做法當面質疑。他以他的善良、幽默、自信和開朗贏得同室的兩位同學的信任和友誼,也影響着周圍的人,他用自己所學的物理知識來教訓野蠻的學長,他用智慧打破了學院墨守成規的傳統教育觀念。最後他用智慧成為了印度科學界的一位天才科學家(具有400多項專利),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電影語言幽默,情節簡單卻引人入勝,在輕鬆愉悦的觀看中給人以啟發。

最先吸引我的是電影中的插曲,雖為印語演唱,但是那明快輕鬆的節奏,印語特有的腔調如餘音繞樑。尤其是歌詞部分,淺顯中藴含哲理“如風一般自由似風箏翱翔天空”“ 我們為腳下的路途牽引 他卻在獨闢自己的蹊徑”“朋友失敗時,你難過;朋友成功時,你更難過”“ 你這麼害怕明天,又怎麼能過好今天”……

電影中的一些看似不經意的台詞也給人以啟迪。

“大學不是高壓鍋。”這是主人公在質疑院長“病毒”時説的一句話。成績至上,以成績論英雄在中國不僅僅是大學,中學、國小一樣存在。在沉重的壓力下,教師為成績而教,學生為成績而學,家長唯成績而論。在成績至上的`高壓之下,教師沒有了思想,學生失去了自由,家長喪失了基本的判斷力。就像影片中另一句台詞“你們都陷入比賽中,就算你是第一,這種方式又有什麼用?你的知識會增長嗎?不會,增長的只有壓力……”

“學習是養成。”學習是一種養成教育,即興趣的培養,習慣的養成,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這樣的道理,我們老師其實是懂得的,只是在教學中疏於動腦,懶於實踐,重視結果,忽視過程,最後將有情有義的養成教育蜕變為冷冰冰的知識傳授,教師疲倦,學生更累。

“要聽從你的心”這是影片中蘭徹對室友法爾漢説的話,法爾漢本是野生動物攝影愛好者,迫於家庭的壓力才進入帝國工程學院的,後來在蘭徹的鼓勵和幫助下聽從自己的內心,成功説服家人,最終得以從事自己鍾愛的攝影事業。聽從自己的內心,需要的是勇氣,有時也是放棄。在教學中,我們有些老師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張,但是常常因為一些原因而放棄。沒有思想的老師怎能帶出有思想的學生,我們需要聽從自己內心的勇氣。“聽從你的內心”,這也是我們要引導孩子的。因為年齡的原因,孩子還不會表現、表達自己內心真實想法,這時候需要老師進一步引導,引導孩子忠實於自己的內心,做回真正的自己。

影片中耐人尋味的台詞還有很多。

“學習是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樂人生。”

“鹽水具有極強的導電性,八年級物理知識,我們都學過了,而他應用了”

“當你不斷追求卓越,成功就會不知不覺追趕你。”

《三個傻瓜》觀後感2

印度電影《三個傻瓜》也用不同的方式闡述了相同的觀點。

三個考上印度皇家工程學院的高材生非常的與眾不同。蘭徹自小喜愛工程,但他卻不是個循規蹈矩的學生,他從不為學業所累,也只有他把學到的知識活學活用,並用自己的語言去理解機器。只有用自己的語言把老師和書本上的東西表達出來,這些知識才能成為自己的,否則死記硬背下來的東西,還始終是別人的。他經常問些問題讓老師和院長們難堪,老師院長都不喜歡他,覺得他像個傻瓜,經常把他趕出教室,但是他不以為意,依舊對科學的熱情不減,他的成績從來都得第一,並且在後來蘭徹成為了一個擁有400項專利的大科學家。

拉加是一個癱瘓在牀的郵局局長的兒子,家境貧寒,過多的生活壓力讓他不堪重負,即使對於他非常喜愛的工程學也從來不曾學好過。他為他所愛的科學所累,他在人民的眼裏也是一個傻瓜。

而另一個傻瓜叫法罕,自小喜歡攝影,迫於家庭壓力而上了工程學院,由於他每天做的是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所以成績和拉加一樣在學校從來都是墊底。

這三個好朋友被別人當作傻瓜、異類,可以看出他們和世俗巨大的價值觀差異。這些價值觀的不同包含很多內容,在這裏我們只討論關於科學和人的關係部分。世俗認為,學習是來考試的,最終是為了一紙文憑,為了榮華富貴,為了名利。他們對前人的經驗總結不假思索地崇拜、僵化,教條化,他們不鼓勵創新、反對質疑。他們主觀地認為為了這個,為了那個,你就該像個機器一樣不停工作,不要考慮也不能考慮自己的壓力、興趣和愛好。好好學習科學知識是無條件的。

總的來説,他們把自己當做機器,也把別人當做機器。在這種價值觀的主導下,人人都被科學綁架了,都成了科學的奴隸,比如:老師、院長、以及永遠也比不過蘭徹的查託。

而這完全違背了人和科學之間關係的基本定律。人與科學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和睦相處,而不是奴役與被奴役的關係;科學是為人類所用的,而不是為害人類的,並且科學應該是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的,而不是更加不好的。我們用科學,而不是追趕科學。

我們人類盲目追求科技的尖端化,搞各種科技競賽,學習競賽,忘記了我們是人,我們不是機器,我們有情感,我們有需求,我們要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而不是越來越機器化。

良好的人與科學的關係就是蘭徹所認為的那樣,蘭徹和科學像一對好朋友,科學成就了蘭徹,蘭徹也成就了科學。科學不能離開人,人也不能離開科學。但人類一定不能為科學所累。當我們有這樣的感覺的時候,一定是我們做錯了,我們應該停下腳步好好想想,除了科學,我們還有文化需求,我們首先的應該是把我們的生活過好,這也就是王垠所講的那樣。

所以請尊重我們作為人的基本情感需求。而不要盲目追求無窮無盡的科學技術,莊子説:“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學會好好地生活才是首要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