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傳》讀後感15篇

來源:文萃谷 1.78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阿q正傳》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阿q正傳》讀後感15篇
《阿q正傳》讀後感1

魯迅先生的其中一部經典之作,《阿Q正傳》我讀完了,阿Q的形象印在了我的心中。我認為魯迅先生是想以阿Q作為代表,去描寫當時舊社會人們的共同特徵和整個中國人的某些人性弱點。我覺得阿Q他的個性非常突出,他與趙太爺,王胡和小D十分之不同,正如魯迅先生所説的,阿Q有着“農民式的質樸,但也沾染了遊手之徒的某些油滑”。

《阿Q正傳》這部小説十分的短,但卻表現出當時舊社會的弊處和人性的善良與醜惡,是當時民眾痛苦生活的縮影。這就是我對《阿Q正傳》的一些理解與感受。

《阿q正傳》讀後感2

《阿Q正傳》最初發表於《晨報副刊》,後收入《吶喊》。是魯迅的一部中篇小説。魯迅在談到這篇小説的寫作動機時曾經説過,主要是為了揭示“國人的靈魂。”(《阿Q正傳·英文版序》)魯迅在這篇小説中表現出來的改造“國民性”的思想;魯迅對阿Q表現表現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態度。

小説的中心人物是鄉村流浪漢阿Q的。《阿Q正傳》通過阿Q和他周圍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國農民的麻木和不覺悟,揭示了人性的弱點。也折射出中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致命弱點。

阿Q是一個貧苦的流氓無產者的典型。

《阿q正傳》讀後感3

一個悲劇的人物,的悲劇是他自始自終都不知道社會發生了什麼,周圍的人是什麼樣的人,自己有多可悲。魯迅先生描寫的是一個流浪農民的特性,也是普遍的人性,在當時的社會或者更加普遍。無知無賴的人格特質,以自己的精神勝利法辱罵別人當成是快樂的,把取樂別人引起鬨笑當成是驕傲的。這個社會本來就是人嘲笑人,人貶低人,人取樂人的社會,由此寫出人性。只是他們或許也是善良的,無知造就了單純的性情,即使到死也想不出死因是如何,卻也無法意氣奮發的唱出幾句戲詞來。

《阿q正傳》讀後感4

發生在阿Q身上的,不僅是一個特例,這是農民的典型,是當時風雨飄搖時期中中國人民的典型。當時的中國人民就是一直沉迷於過去的回憶和未來的過分良好的憧憬,對革命還很模糊。作者就是借阿Q的悲劇,來揭示長期存在於中國人民內心的封建惡習和劣根性,也藉此來喚醒“沉睡中的人們”,為他們開啟一扇窗,讓黎明的陽光照亮他們的雙眼。這大概也就是《阿Q正傳》經久不衰,被傳頌為“魯迅的作品”的原因吧!

《阿q正傳》讀後感5

《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後的未莊為歷史舞台,以批判阿Q的病態心理精神勝利法為重點來組織材料。

作者以農民的實際生活為基礎,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着眼於辛亥革命這樣一個重大歷史事件,設計未莊這樣一個閉塞落後的江南農村,作為阿Q生活的典型環境。阿Q這個形象,既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説,《阿Q正傳》是辛亥革命時期農村生活的一面鏡子,是舊中國勞動人民的奴隸生活的深刻寫照,也是中國近代民族被壓迫歷史的縮影。

羅曼·羅蘭説過:“這部諷刺寫實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國大革命時也有過阿Q,我永遠忘不了阿Q那副苦惱的面孔。”

《阿q正傳》讀後感6

阿Q是一個社會底層人物,沒有“行狀”沒有文化,不但無人可憐他、同情他,朱莊的人們還把他當作笑柄和欺負對象。即便如此,阿Q卻很自尊,一面人們瞧不起他,一面他反過來瞧不起人們,上至趙太爺,下至王胡,阿Q總感到自己高他們一等,這樣的態度發展到了極端,就衍生為阿Q的獨門絕技——精神勝利法。該法的要訣就是為自己被欺凌的遭遇尋找藉口,即使找不到,也要假裝自己高人一等,達到自我滿足的目的。

在優勝記略中,魯迅生動描述了阿Q的精神勝利法。從“兒子打老子”,到“第一個自輕自賤”,再到“打自己兩個嘴巴,似乎打人的是自己”,阿Q的精神勝利法越來越可笑無解,可謂荒謬至極。

《阿q正傳》讀後感7

《阿Q正傳》是一個被那個時代所拋棄的人,他一無所有,只靠打工度日。儘管他“真能做”,但社會的沉重壓迫和剝削,使他時時處於生命危機,受盡欺凌。他用“精神勝利法”來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渾渾噩噩,苟且偷生。被別人打時,他自我安慰説:“是兒子打老子。”他的“精神勝利法”可謂天下第一。

阿Q是悲哀的。他並不懶惰,他是靠自己的勞動獲得食物的;阿Q也有夢想,他想有一個家,享有名聲、有地位——但他在別人的心中永遠是卑賤、微不足道的。

現在,我們已經遠離阿Q那個時代了,但他那種“精神勝利法”似乎依然可行。

《阿q正傳》讀後感8

“精神勝利法”至使他苟且地活了一生,專門受人欺壓,而自己卻不會反抗,也沒有能力反抗。他是一個社會底層的人物,是專門給別人調侃的一個卑微的小人物。他根本翻不了身,因為他是不會懂得一種外在與內在都勝利的感覺,他只知道自己在精神上的勝利。

阿Q的心中是期盼革命的,因為只有革命才能使他有新生活的可能。所以他和一路“革命人民”一起鬧“革命”,可是他在土穀祠的“革命”就等同於土匪強搶他人財物,這也正因為他獨特的一套心理醫療法所致的思想:極端地認為真正的'革命就是這樣的。其實不然,正和他想象的相違背,在他的一生中,缺乏的不僅僅只是錢,還有感情方面!

《阿q正傳》讀後感9

《阿Q正傳》是魯迅先生的著作之一,語言風趣幽默、生動活潑,把主人公阿Q自我安慰、封建迷信和不敢面對現實的性格描寫地淋漓盡致。

阿Q是一個典型的貧窮流浪者,過着整天被人欺負,又不能還手的生活,可就是這樣他也能過得逍遙自在。作者在第二章《優勝記略》中寫道:“阿Q很自尊,所有未莊的村民,他都不放在眼裏。”

正是因為這樣,阿Q才無論遇到誰來欺負他,他都能自我療傷,即使被迫説自己是“畜牲”,他也能認為和第一次當秀才一樣。剛賺來的大洋丟了,他第二天就能忘。

《阿q正傳》讀後感10

再次讀它,好象已不會佩服阿Q的精神勝利法了,他是矛盾的,雖然他遊手好閒,但他始終是農民,他骨子裏是質樸的,不過他有點愚蠢罷了,還有點膽卻,他不敢面對自己被壓迫的悲慘,就説服自己,在幻想中滿足自己。

阿Q性格的某些特徵是中國一般封建農村裏普通農民所沒有的。即瞧不起城裏人,又瞧不起鄉下人;從自尊自大到自輕自賤,又從自輕自賤到自尊自大,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這樣典型環境裏典型的性格。

阿Q原來認為革命就是造反,造反就是與他為難,一向表示深惡痛絕。現在看到百里聞名的舉人老爺居然這樣害怕,未莊的人居然這樣慌張,便不免對革命神往起來。

《阿q正傳》讀後感11

阿Q是舊社會所產生的墮落的中國人典型,魯迅先生用諷刺意味的手法寫出國人病態的社會和人性的善良與醜惡,《阿Q正傳》讀後感200字。我感受最深的應該就是阿Q那被踐踏的人權以及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的“精神勝利法”了,這實在是一個要不得的想法,所以我想就以這個方面來討論。“精神勝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種種挫折後所發明出來的東西,説好聽一點是精神勝利法,其實根本就是駝鳥的心態,遇到困難只往地下鑽,不會真正的去解決問題,只能夠轉身就跑。

《阿q正傳》讀後感12

電影看完了,免不了有一些感觸。可要是付諸筆下,不免有些為難。當然,自己眼高手低是一原因,但除此之外,這跟電影的主人公阿Q有很大關聯。

阿Q這個形象實在叫人為難,怎麼説呢,他就像是雲中月,有一會子你能從雲縫隙窺清它的全貌,但云隨風動,很快月兒又被遮隱住了,而事實上,月兒卻並沒有一絲改變。

呵呵,貌似有一點舒婷一直努力宣揚的朦朧美,但只要你真的認認真真地完完全全地將它看完,再略經思考一下,你就覺得它非但不美反而醜陋,如同未經彩繪過的泥塑。

《阿q正傳》讀後感13

初看阿Q,覺得他跟星星一樣可愛,給我們觀眾帶來了這麼多歡聲與笑語,但看着看着,總覺得吧,不太對勁:星星是基於調侃別人來達到幽默搞笑,從而給我們一種很輕鬆地氣氛,而阿Q則是在不斷地跟小丑一樣通過糟踐自己的尊嚴來讓我們笑,讓我們苦笑,讓我們不得不發出幾串笑聲來緩解一下沉重的氛圍。

阿Q的社會地位很低,什麼都沒有,甚至連屬於自己的住所都沒着落,只能可憐地窩在一個破廟裏。他沒有固定的工作,不能像其它人一樣守着自己的幾分薄地過日子,只能給別人幫工,賺些辛苦錢來熬日子。就這樣,還是不是地被地保給榨一下。

《阿q正傳》讀後感14

剛剛讀過魯迅先生在故鄉中寫的一段《阿Q正傳》。

文章的主要內容就是説阿Q這個人,欺軟怕硬,每每遇到比自己強的人,就會非常不服氣。遇到不如自己的人,就會欺負他。這篇文章雖然主要描寫的是阿Q,但是這篇文也體現了當年社會產生墮落的中國人,阿Q這個主人公主要代表了當時社會的墮落,體現了當時中國人的庸俗。但是,在這段文章裏,最深刻的還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了,文章中,阿Q為了減輕外界帶給自己的壓力與挫折,他只能想盡各種辦法倆逃避現實,用這種方式。阿Q足以安慰自己。

阿q,這一個人,代表了當年整個中國的形象,同時魯迅先生也生動的表達了阿Q這個人的特點。

《阿q正傳》讀後感15

阿Q是一個落後的僱農.作為一個落後的流浪的僱農.他的個性是非常突出的.他的生活方式,個性、心理活動和精神面貌不僅與趙太爺迥然不同,就是與王胡、小D等也顯然有別。正想魯迅先生所説的,阿Q有着“農民式的質樸,但也沾染了遊手之徒的某些油滑”。如阿Q的日常生活就是“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搖船便搖船”。這不僅正面説明了阿Q作為一個流浪僱農的貧困生活,而且從側面表現了阿Q從本質上説來那種勤勞、老實、淳樸的農民性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