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鳥》賞析

來源:文萃谷 1.04W

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注重的是學生的認知活動,往往忽視學生內在的情趣體驗,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某些精神需要得不到滿足。其實,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生活形式不僅僅包括認知,還包括感受、體驗、內省等多種形式。這就提醒我們,課堂教學不僅要在內容上反映生活,更要注意從學生的思想、感情、願望的角度來理解生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創造一種輕鬆、和諧、風趣、愉快的課堂氣氛十分必要,學生可以在這種活潑潑的氛圍中努力學習和探求。語文情趣的培養,還要讓學生懂得一篇文章的“情”在哪裏,“趣”在何處。於永正老師教學的《翠鳥》一課在這些方面給我們諸多啟示。

《翠鳥》賞析

一、扣讀導悟,讀出情趣

於老師非常重視國小生的朗讀訓練,其訓練技巧頗有獨到之處。

第一,善於調動學生的讀書積極性。

師:同學們,《翠鳥》一課預習了嗎?誰知道“翠”是什麼意思?

生:“翠”,就是綠色的。

師:為什麼叫“翠鳥”呢?預習時,你把書讀了幾遍?(“三遍”、“四遍”、“五遍”)

師:生字都認識了吧?

生:認識了。

師:把生字解決了,了不起!誰願意把課文讀給我聽聽?為了給老師一個驚喜,給大家一些時間練習讀讀好嗎?

生:好!

“把生字解決了,了不起”是對學生課前認真預習的肯定;“為了給老師一個驚喜,給大家一些時間練習讀讀好嗎”則提出了更高的練讀要求。同學們為了給老師“一個驚喜”,自然積極地認真地練習讀書。

師:下面請一位同學讀讀第一自然段。(生讀略)

師:讀得非常好!你把翠鳥的特點讀出來了,可以看出你非常喜歡翠鳥。還有比他讀得更好的嗎?比一比。都願意比。哎,你為什麼不舉手?

生:讀得不好。

師:謙虛。大膽地試一試。

(生讀:翠鳥喜歡停在水邊的葦稈上,一雙紅色的小爪子緊緊地抓住葦稈。)

師:聽你讀第一句,就把我驚呆了,看來,我差點上了你的當。你對翠鳥的感情多豐富!

“褒獎”加“激勵”,雙管齊下,又給學生積極讀書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善於扣讀導悟。古羅馬教育家普魯塔克所指出,兒童的心靈“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 。

師:哪位同學起來讀讀第二自然段?

(生讀:翠鳥鳴聲清脆,愛貼着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

師:聽你讀,我怎麼感覺不出翠鳥飛得快?(生讀:它一動不動地注視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

師:注意,這時靜極了,讀到“小魚”,連呼吸都要屏住。同學們小聲練讀第二自然段,體會體會“清脆”、“疾飛”、“一眨眼”、“輕輕地停”、“一動不動”,看應如何讀出變化。

師:誰來讀一讀老漁翁説的話?

(生讀:孩子們,你們知道翠鳥的家在哪裏?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裏面很深。這它很不容易呀!)

師:我聽你不像老漁翁,像二三十歲的打魚的人。下面聽於老師讀讀,猜猜我這個老漁翁有多大歲數。

生:您這個老漁翁有九十多歲了。

師:同學們都當一回九十歲的老漁翁。

如果説興趣是語文教學的敲門磚,情趣則是語文教學的精神催化劑。“聽你讀,我怎麼感覺不出翠鳥飛得快?”“注意,這時靜極了,讀到‘小魚’,連呼吸都要屏住。同學們小聲練讀第二自然段,體會體會‘清脆’、‘疾飛’、‘一眨眼’、‘輕輕地停’、‘一動不動’,看應如何讀出變化。”“我聽你不像老漁翁,像二三十歲的打魚的人。下面聽於老師讀讀,猜猜我這個老漁翁有多大歲數。”於老師用戲劇的語言點出學生讀書的不足,然後引導學生讀書感悟。學生初讀不但做到“正確、流利”,還做到了“有感情”,這得益於於老師的點撥藝術——激情、激趣、導讀、導悟。

二、以畫見悟,畫出情趣

國小生思維的特點是直觀性強,中年級學生尤其如此。語文情趣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有所依託方能顯現出來。於是,於老師設計了師生畫翠鳥的教學環節。

師:同學們喜愛翠鳥嗎?喜歡畫翠鳥嗎?

生:喜歡。

(老師與兩名學生在黑板上作畫,其餘同學在本子上畫翠鳥)

師:我們三人誰畫得像?

生:老師畫得像。

師:這兩位同學畫得也不錯,是屬於想象中的翠鳥。

師:誰願意把翠鳥的樣子介紹給大家?要想介紹好應把第一自然段記好。同學們把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朗讀一遍,看書上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翠鳥的.外形的?

生:書上先寫了翠鳥的爪子,接着寫了翠鳥頭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然後寫翠鳥的眼睛,最後寫翠鳥的嘴。

生:這是按照從下到上的順序寫的。

師:看書練讀,要讀進去,要靜心讀,不要浮躁;讀熟後同桌同學練説,相互糾錯。

師:下面,我想請兩位同學到前面介紹翠鳥,一位主講,一位當場外指導。

生:(用教鞭指圖)同學們,這是一隻美麗的翠鳥。一雙小爪子紅紅的。它的羽毛非常漂亮,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上面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衣。(師插話:“一連用兩個‘衣’,不好聽,‘襯衣’還是按書上寫的説,改為‘襯衫’。”)一雙眼睛非常明亮,紅色的嘴巴又細又長。

師:説得真漂亮!誰再來説一下?

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畫翠鳥是手段,按順序、有感情生動描述翠鳥的外形特點則是目的。讓學生畫翠鳥、描述翠鳥的意義有三:一是可以檢查學生是不是準確地理解了這段外形描寫,頭腦中是否形成清晰的翠鳥形象;二是這樣做符合國小生長於形象思維的特點,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三是訓練説的能力。

三、虛擬情境,説出情趣

教學藝術,是移情的藝術。我們看看於老師別出心裁的移情設計。

師:我知道同學們都非常喜愛翠鳥,想不想當翠鳥?

生:想。

師:我是世界綠色和平組織的成員,想採訪你們,寫一篇關於翠鳥的報道,讓全世界的人民保護你們。你們願意接受我的採訪嗎?

生:願意。

師:你們的聲音那麼好聽,怎麼回事?書上怎麼説的?

生:我們鳴聲清脆。

師:大家叫叫我聽聽。(學生高興地學着鳥叫)

師:你們的嗓子那麼好,給我唱一支人類的歌曲好嗎?哪個翠鳥願意唱?

(生唱:天晴朗,蘭花朵朵綻放;聞花香,想起我年幼時光……)

師:果然名不虛傳。聽説你們有個外號叫“叼魚郎”,捉魚的本領很強,誰願意介紹一下你們是怎樣捕魚的?

生:停在葦稈上,一動不動,等待小魚露出頭,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

師:為什麼一動不動?

生:怕驚動小魚。

師:有什麼證據説明你們飛得快?

生: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着水面往遠處飛走了。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盪漾。

師:各位翠鳥,我想到你們家做客,樹上找不到,草叢中也找不到,你們的家在哪裏?

生: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裏面很深。

實踐表明,這種採訪調動並調節着以情感需要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認識與創造、對美的追求與體驗統一起來,十分有利於學生整體語文素質的提高。

四、含英咀華,誦出情趣

讀文章,善於含英咀華,才能真正把握文章的神韻和精髓,賞閲文章的美感所在,同時,也才能不斷陶冶自身的語文情趣。

師:通過採訪,我打算把你們寫一寫,介紹給全世界的人們,有現成的文章嗎?

生:有。

師:誰能聲情並茂地讀給我聽聽?請同學們再認真練習誦讀。

此次讀書訓練屬於積累層面的誦讀訓練。這樣假戲真唱,不僅可以訓練學生內化課文語言的能力,而且可以充分體現學生對交際言語的學習和運用。不難看出,於老師訓練學生積累語言是有所為的積累,更是情感化的積累。

一滴水可以折射七彩陽光,一堂課可以看出教學中的精彩藝術。透過於老師教學藝術的七色光環,我們發現支撐教學藝術的基石是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冷靜地反思我們的教學,導致學生厭學的致命傷是老師以成人之心度兒童之腹,以成人的心理需求代替兒童的心理需求。於老師則不然,他蹲下來看學生,用兒童的眼睛看世界,用兒童的心去體驗世界,自覺地與自己的教育對象“相似”。他引導學生學翠鳥叫,學老漁翁説話,畫翠鳥;他讓“翠鳥”們學唱人類的歌曲,讀他們寫出的文章……所有這些萬變不離其“讀”,以讀為本,以畫、説、演等促讀,走讀書內化之路。

我們可以自豪地説;“於老師是成人派往兒童精神世界的友好使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