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優秀讀後感悟心得作文

來源:文萃谷 2.57W

悲慘世界的主人公冉是個服了19年刑的苦役犯。《悲慘世界》是一本封面精美的書,裏面的故事令人回味。現在就跟着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悲慘世界的讀後感悟吧。

悲慘世界優秀讀後感悟心得作文
  悲慘世界的讀後感悟篇1

今天終於將《悲慘世界》看完,一部催人淚下的書,一部反映現實的經典名著:在一個大動亂的時代,感人的愛情,對人性的追問與還債。在這裏,好人與惡人的轉變更多是社會與制度的催化,愛潘妮與伽弗洛什更有着其人性美的一面,冉阿讓一生都在贖罪,沙威也最後一刻才有所悟,馬呂斯明白冉阿讓的身世去探望,冉阿讓的離去更讓悲劇走向高潮。讀完此書我為書中的情節傷感,並默默流淚。

清明假期的最後一天宅在家裏,讀完了《悲慘世界》最後一章。再讀這部震撼人心的輝煌鉅著,好像有一個燃燒的宇宙在胸中澎湃,我知道以我的水平還不能透析此書的精髓,而且對於十九世紀的法國也沒有太多的常識 ,只是通過書籍有一點支零片甲的認識,所以我無力對本書進行更有高度的刨析,也無權對未知的社會和現實進行批判,僅對書中雨果大師塑造的人物簡單的發表一下個人的感想。

冉阿讓本是一個善良的人,在困苦中照顧姐姐的孩子,因為孩子飢餓而去偷麪包,當然他更可以向店主施捨,也正是這一念之差使其成了苦役犯,幾次想逃跑更使刑期一加再加,最後十九年,出來時已是一具中年人。因為其黃色身份證被旅店一再拒絕,但在米里埃主教收留後其卻想着偷銀器,並搶了一個煙囱少年的40蘇工錢。當主教對警察説這是送給冉阿讓,並暗示其棄惡從善後,冉阿讓內心轉變,並改變了冉阿讓的後半生。“窮則獨善其身,達則惠及天下”。當他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後,一切善舉也是在向米里埃主教致敬。但偷主教的銀器與搶煙囱少年的工錢使其終生都在受到良心的譴責與沙威的追捕。

冉阿讓得到救贖是因為對芳汀的同情並收養珂賽特,使其從惡棍德納第手中逃脱,但始終被德納第跟蹤。在巴黎起義時將馬呂斯從地溝裏營救,但始終沒有向其説明此事。冉阿讓一生都在贖罪,沙威在最後一刻才有所悟,並跳河自殺來將自己解脱;馬呂斯明白冉阿讓的身世去探望,冉阿讓的離去更讓悲劇走向高潮。

更可悲的是,德納第一生行惡,最後卻憑藉販賣冉阿讓的隱私,將冉阿讓一生的密祕向馬呂其説明,打消馬呂斯對冉阿讓身世的疑慮,得到一筆資金,在美洲販賣黑奴,也算是善終。

對於一個善良之人為何被劃為苦役犯的行列,作者也對此作了明確闡述:歸根結底是社會與制度的問題。社會的動盪與不會,階級間的紛爭也促成了底層民眾生活的艱苦。利益集團間爭鬥無非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底層民眾只是這場政治秀的看客與最終的難者。

  悲慘世界的讀後感悟篇2

他活着,儘管命運離奇多磨難;他安息,只因失去天使才閤眼。生來死去,是人生自然的規律;晝去夜來,也同樣是這種道理。”

這四句詩是《悲慘世界》的附錄,“他”指的就是文中的主人公——冉阿讓。冉阿讓生在布里地區的貧苦農家裏,因飢餓偷麪包而成為苦役犯,被判五年苦役。後因多次越獄,在苦役場呆了十九年才刑滿釋放。因為持黃色通行證,所以沒有旅店敢留他過夜。後來,他遇上了好心的主教,受到了主教的感化立志從善。他化名為馬德蘭,為黑玻璃製造業取得了大進步,又當上了市長,經常幫助一些窮人。後因種種原因,他成為了珂賽特的父親,又因曾經犯下的'罪四處躲藏。

珂賽特長大了,認識了馬呂斯。最後他們結了婚。因為冉阿讓告知了馬呂斯他的真實身份,冉阿讓只能從此離開珂賽特。卑鄙下流的德納第企圖告發冉阿讓,卻剛好成全了冉阿讓的高大形象。知道真相後,珂賽特和馬呂斯急切看望冉阿讓,卻成了最後的見面。

這本書看完後,我哭了。是冉阿讓感動了我。原來,人是那麼偉大、勇敢、寬容、堅強。居然在那麼黑暗的社會裏,有如此善良的人。人的本性並不壞,只是因為所處的環境與接觸的人的不同罷了。其實,人並沒有好壞之分,難道可以因為冉阿讓偷了一塊兒麪包就説他是壞人嗎?不對,這不是他的錯,只因當時社會的黑暗。難道可以因為德納第救了彭邁西上校就説他是好人嗎?不對,德納第是自私的,只因搜索死人身上的財物,碰巧救了彭邁西上校。

冉阿讓,他是一個偉大的人,他在我心中的形象永遠都不會磨滅。冉阿讓,他是一個真實的人,他叫彼埃爾莫。

  悲慘世界的讀後感悟篇3

《悲慘世界》是維克多·雨果的長篇小説代表作之一。維克多·雨果是19世紀法國的重要詩人、小説家、戲劇家和社會活動家。這部小説是以真實的事件為基礎寫的。1801年,貧困的農民彼埃爾·莫因偷了一塊麪包,因此被判五年苦役,出獄後,隨身帶着的黃色身份證,使他到處找不到工作。這件事情引起了雨果的注意。大約在1828年的時候,他打算以彼埃爾·莫因為題材寫下了這部《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的主人公叫冉阿讓,冉阿讓的一生受盡折磨,他的人生極其坎坷。冉阿讓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孩童時代沒有上過學,長大以後,做了一名園丁。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便沒有了父母,是由姐姐撫養長大的。姐姐的丈夫死了,還有有七個孩子。於是他就開始撫養姐姐的孩子來報答姐姐。他每天辛苦地工作,可是貧窮和飢餓老是困擾他,終於有一天,冉阿讓因為飢餓偷了一家麪包店的麪包,被判盜竊罪入獄。

在監獄中,他因為想念姐姐,共有四次逃獄,但是次次被抓,每次都被加刑,結果他做了整整十九年的牢,最初只是因為他打碎了一塊玻璃偷了一塊麪包。冉阿讓原本是一名善良的勞動人民,因為社會的殘害與懲罰,使他逐漸變成了“猛獸”,導致他犯下了使他後悔終生的錯事。由於受到了莫里哀主教的教化,他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記得他對珂塞特説過:“珂塞特,我要把那一對銀燭台送給你,他們對我來説,比金子或金剛鑽還珍貴。”

冉阿讓的一生做盡了好事,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但是他一直受到沙威警官的追捕。他到臨終前還不忘他是個窮苦人,他對珂塞特説:“不要忘記,我是一個窮苦人。隨便找個角落把我埋了吧,豎上一塊小石頭,不要刻上姓名。如果珂塞特能常常想念我,我會很高興的。”就這一句很簡單的話,深深的感動了我。我多麼的希望冉阿讓最後能夠和珂塞特和馬呂斯一起幸福的生活着。

雨果把世間一切的不公與黑暗都寫在了這本書裏,因此《悲慘世界》也被人們稱為“苦難大全”。那時的社會是極其不公平的,沙威警官曾説過:“紳士犯錯是可以被允許的!”他所謂的紳士只不過是那些只知道吃喝玩樂的有錢人。警官們總是恭維那些有錢人,欺凌那些窮困的人。冉阿讓的一生的苦難都是託當時社會所賜!

21世紀的社會和那時的社會比起來,我真為我生活在這世紀感到幸運。我生活的是多麼的幸福,我又有什麼不能滿足的呢?

我真心的把這部《悲慘世界》推薦給大家!這是一部十分精彩的名著,一定會讓你回味無窮。我希望大家看完後,能像冉阿讓那樣擁有一顆寬厚仁慈的心,遇到困難不低頭,並機智勇敢的去面對!

  悲慘世界的讀後感悟篇4

讀完《悲慘世界》,我在思考――“書中真是一個只有悲慘的世界嗎?”

當冉阿讓走出圍困他十九年那黑暗的監獄後,他過得並不快樂。大家懷疑他,厭惡他,酒館不讓進,旅店老闆亦趕他出來。長途跋涉的他,腹空乏力,卻無處可去,幸好遇見慈祥的米里艾主教。善良的主教不僅給予他食物,還給他提供了舒適的客房,甚至在其偷了銀碟子準備逃跑時原諒他,並贈與一對貴重的銀燭台――“你再也不是壞人了,請用這些銀碟子做個正正經經的人。”我終於相信,人是可以改變人的,正如主教以寬大、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讓,給了他無限的希望,使他徹底悔悟,開始新的生活。樂於助人,見義勇為得到人民的愛戴,搖身一變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長。

還有可憐的女工――芳汀,為了自謀生活,將自己的女兒寄養在了惡棍德拿第家中。德納第夫婦以各種理由向她索要着女兒生活必須的“費用”。這個在苦難中打滾的母親啊,善良而單純,為了自己的女兒,不惜賣掉最寶貴的頭髮和牙齒,最後連生命也獻給了她。

説到善惡,主教、芳汀以及後來的冉阿讓,他們都是善良的人。縱然這個世界存在各種各樣的悲慘,可他們卻依然為這個世界點綴了一份温暖!

在面對貧窮潦倒、世態炎涼時,有的人會向德納第一樣,他們自私、貪婪、卑鄙,在遇到利益的誘惑時,會欺騙甚至迫害他人。這樣的人並不鮮見,他們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如汪精衞為了保全自己,不惜向日本人屈膝,背叛了民族;郴州市委書記為了自己的貪心,放棄了集體的利益;還有美國為了石油,對伊拉克悍然發動戰爭……但可喜的是,現實之中,還有另一種人。他們擁有的是光明正大,無己無私,善良的心。就像洪戰輝,他可以稱得上是“愛的使者”,背父求醫,帶妹讀書……他不求回報,他甚至在自己困難的時候去資助別人,他就是中華民族美德的繼承者,我們的社會就需要這樣的人!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你聽過這句話嗎?最初,我對這句話的印象不是很深,但我看了《悲慘世界》這一本書後,就覺得信賴是一個重要的東西。

冉阿讓是故事的主人公,他經歷了長期的牢獄之苦,終於得到了自由,但誰也不在相信他了,在這衣食無着的困境裏,他得到了主教——米里艾的關照。然而,因為冉阿讓曾經是一個苦役犯,人們無法接受他,從此誰也沒見過他。等他再次出現,他很樂於助人,人們不知道他就是冉阿讓,都很喜歡他。可惜,好景不長,他又一次被捕了,在船上服苦役。一個海員在工作時,不小心掉進大海,他救了海員,自己卻掉進大海里!但他沒有死,在法國大革命的戰場上,他英勇無畏,在槍林彈雨中戰鬥,救助被人。

可當人們知道他是冉阿讓的時候,一雙雙冷酷的眼睛望着他,眼裏充滿了憎恨。這説明,如果別人不相信你,你用任何辦法都很難擦除自己的罪過,讓人相信你。

這都説明,你信任別人,別人會覺得很好,也會信任你;當兩人互相信任,或者是更多的人互相信任,這個世界將是多麼美好。

  悲慘世界的讀後感悟篇5

《悲慘世界》是法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雨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描寫了法國大革命前夕社會各階層人民的不同命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重重矛盾,歌頌了人性的善良與純真,鞭撻了統治階級和上流社會的相互傾軋的醜惡現象。

雖然是在這樣一個黑暗不公的社會裏,卻有一個始終與醜惡勢力相抗衡的人——冉阿讓。也許正是他的博愛、寬容及其高尚的靈魂,又重新喚回了人們內心深處的良知。而他又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呢?

在他25歲時,就因為打破一塊玻璃偷拿了一個麪包而被判19年的苦役。而當他經歷長期牢獄之苦,終於獲得自由時,卻由於他曾經是個苦役犯而無法被社會所接受。但他卻以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他——一個苦役犯的偉大!

每個人都有愛。但有的人只愛自己,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冉阿讓的愛卻是給世上所有可憐的人、貧窮的人、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的。

他曾經是一個擁有無數財產的市長,可他卻把絕大多數的錢都捐給了慈善機構和窮人們。以至於他往往出門時口袋裏裝滿了錢,回來時又都空了。除此之外他還經常把麪包送給捱餓的人,把衣服送給挨凍的人;到處訪貧問苦。對於窮人而言,他就像一頂保護傘,一個正義的化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