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教案模板集錦10篇

來源:文萃谷 1.33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數學教案模板集錦10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22、23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能夠説出相同數連加與乘法之間的關係。

2、結合具體情境,能夠説出一個乘法算式表示的意義,體會到同一個乘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所表示的意義有所不同。

評價方案設計:

1、目標1達成的評價方案

通過學生對“想一想,連一連”的做題情況進行評價。

2、目標2達成的評價方案

通過學生對“3×6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的回答情況進行評價。。

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義,能夠列出乘法版式進行計算,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教學難點:

體驗、比較和區分似“3個6”和“6個3”的不同含義。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教師邊敍述美麗的童話故事邊出示主題圖:秋天到了,勤勞的小動物們都帶着自己的勞動成果,慶祝共同的豐收,它們喜氣洋洋地歡聚在一起。(板書:動物聚會)

二、問題探究

1、教師啟發:你能提出什麼乘法問題?

要求

A、獨立觀察主題圖,思考問題;

B、小組內交流: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並解釋算式的意義。

2、小組彙報

一共有多少隻小鳥?

3×3=9(只)

表示:每根樹枝上有3只小鳥,3根樹枝上有3個3只。

要求

A、求加數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B、明確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義:2表示每架飛機上有2個人,4表示有四架飛機;

C、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數、乘數和積。會讀、寫乘法算式;

D、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調換位置,積不變。

活動(一):火車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

4×6=24(人)或6×4=24(人)

要求:(與活動一相同)

活動(二):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

3×3=9(人)或3×3=9(人)

要求:(與活動一相同)

活動(三):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

1+2+3=6(人)

質疑:

A、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嗎?為什麼?(加數不同,不能用乘法表示)

B、怎麼調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

3+3=6(人)

3×2=6(人)或2×3=6(人)[空一張椅子,每張椅子坐3人]

2+2+2=6(人)

2×3=6(人)或3×2=6(人)[每張椅子坐2人]

三、鞏固應用

完成“試一試”中的第1、2題。

要求

1、獨立讀題、列式計算;

2、學生交流每個乘法算式中各個乘數的意義;

3、彙報,訂正答案。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會了什麼?

學生交流後教師結題:知道了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簡;學會了乘法算式的讀寫法。認識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大家都聽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吧?今天老師也要講一段小貓釣魚的故事。

一、小貓釣魚認識平均數

1、在一個天氣晴朗的午後,大虎、二虎和小虎三位貓兄弟到河邊釣魚。兩個小時以後他們每人數了數自己的魚,大虎釣到7條魚,二虎也釣到6條魚,只有小虎才釣到2條魚,你能用圓形代替魚,擺出他們釣魚的條數嗎?(豎排或橫排擺都可以)

2、小虎一看自己釣得這麼少就哭起來了,原來貓媽媽説,今天誰釣魚釣得最少就不能去觀看森林卡拉OK大賽了,於是小虎就拼命哭,怎麼哄也哄不好。這時二虎突然説我有主意了,你知道二虎想出什麼主意能讓三個人一起去觀看卡拉OK比賽呢?

3、怎樣才能讓每個人的魚同樣多呢?用圓片擺一擺再在小組內説説你的方法。

方法一:把三個人的魚合到一起再平均分,每個人也可以得到5條魚,這種方法叫做先合併再平均分。這種方法你能列出算式嗎?

方法二:大虎拿出兩條魚給小虎,二虎拿出1條魚給小虎,這樣每個人都有5條魚,這種方法叫做移多補少。

5條是大虎釣魚的條數嗎?是二虎和三虎釣魚的條數嗎?我們給他起個名字,5條就是大虎、二虎、小虎釣魚的平均數,我們可以説他們平均每人釣了5條魚。

二、進一步理解平均數

1、大虎、二虎、小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花花姐妹,原來她們也去釣魚了,花花姐妹可是釣魚的高手。大虎:“你們平均每個人釣了多少條魚?”

2、這是花花姐妹釣魚的條數,你估計一下花花姐妹平均每人大約釣到多少條魚?

3、你能算出花花姐妹到底平均每人釣了多少條魚呢?

三、歌唱比賽,理解平均數的必要性。

1、森領卡拉OK大賽就要開始了,許多小動物都趕着去觀看比賽呢!

2、森林裏好多鳥類都參加了比賽,最後的決賽是在黃鸝和百靈鳥之間進行的,讓我們來看看決賽成績。這是四位評委為黃鸝打出的分數,分別是96、85、90、93,當最後一位選手百靈鳥登台演出的時候,評委之一的貓先生因家中有急事由評委席退出,於是只剩下3位評委為百靈鳥打分,他的得分是93、89、94。 比賽結束了,組委會正在做最後的頒獎準備,

3、你知道誰是這次比賽的冠軍嗎,想一想、算一算,然後在小組裏説説你的理由。

4、黃鸝是4位評委打出的分數,而百靈鳥是3位評委打出的分數,因為評委的人數不同,所以算總分是不公平的,這個時候只有算平均分才公平。在現實生活中你知道哪些比賽是取平均分來決定比賽成績的。

四、生活中靈活應用平均數

看完卡拉OK比賽,三位貓兄弟覺得天氣太熱,就派大虎到小熊冷飲店買冰糕。咦!小熊遇到什麼難題了?(小熊:星期四該進多少雪糕呢?)

這是小熊冷飲店本週前三天賣出冰糕的情況,小熊星期四該進多少箱冰糕合適呢?

五、平均數的應用

看完卡拉OK比賽,虎虎三兄弟回到家裏看電視,突然他們被一則招聘啟示吸引住了,(讀招聘啟示)森領國王足球隊可是森林裏最好的足球隊,作為狂熱的足球愛好者,大虎、二虎和小虎當然都想加入森林國王足球隊啦,這是三兄弟最近5個賽季的進球數,你認為他們當中誰更有可能被森林國王足球隊選中?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P35~37 解比例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複習鋪墊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些比例的知識,誰能説一説什麼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麼?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做什麼?

2、判斷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為什麼?

6:3和8:4 : 和 :

3、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關比例的知識,學習解比例。(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索,學習新知

1、什麼叫解比例?

我們知道比例共有四項,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

2、教學例2。

(1)把未知項設為X。解:設這座模型的高是X米。

(2)根據比例的意義列出比例:X:320=1:10

(3)讓學生指出這個比例的外項、內項,並説明知道哪三項,求哪一項。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把它變成什麼形式?3x=815。

這變成了什麼?(方程。)

教師説明:這樣解比例就變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數X的值。因為解方程要寫解:,所以解比例也應寫解:。

(4)學生説,教師板書解比例的過程。

教師:從剛才解比例的過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然後用解方程的方法來求未知數x。

3、教學例3。

出示例3:解比例 =

提問:這個比例與例 2有什麼不同?(這個比例是分數形式。)

這種分數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變成方程來求解嗎?

學生回答後,教師説明在寫方程時,含有未知數的積通常寫在等號的左邊,然後板書:1.5X=2.56

讓學生在課本上填出求解過程。解答後,讓他們説一説是怎樣解的。

4、總結解比例的過程。

剛才我們學習瞭解比例,大家回憶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麼?(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

變成方程以後,再怎麼做?(根據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從上面的過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過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識?(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

5、P35做一做。學生獨立解答,訂正時,讓學生説説是怎麼做的。

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P37第7題。

四、全課小結,提高認識

什麼叫解比例?解比例的根據是什麼?解比例的書寫格式應注意什麼?

五、課堂練習,輔助消化

P37~38第8~11題。

六、課外補充,拓展延伸

1、P38第12、13題。

2、4:8=12:24,如果將第二項減少1,要使比例成立,則第四項減少多少?

3、把兩個比值都是 的比組成比例,已知比例的兩個內項都是15,請分別求出這個比例的兩個外項,並寫出比例。4、一個比例的四個項都是大於0的整數,它的兩個比的比值都是 ,且第一項比第二項少3,第三項是第一項的3倍。請寫出這個比例。

教學目的:1、使學生學會解比例的方法,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2、通過合作交流、嘗試練習,提高學生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學會解比例。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比例改寫成兩個內項的積等於兩個外項積的形式,即已學過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連乘應用題的數量關係,明確解題思路,學會用兩種方法解答。

2.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3.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優選策略教學。

  教學重點:

理解連乘應用題的數量關係,明確解題思路,學會用兩種方法解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1.請學生説説學校的教學大樓有幾層?每層有幾間教室?數一數,我們教室有幾張桌子?你是怎麼數的?

2.學生反饋。

3.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第層有多少張桌子?一共有幾個教室?一共有幾張桌子?)

4.教師指出:前兩個問題非常簡單,大家都能解決,這節課我們重點研究第3個問題,從而導入新課。

  二、小組合作,研討新課。

1.針對上述幾個問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組織彙報交流。

2.讓不同做法的學生説説是怎樣想的?

3.列綜合算式,完成例題板書。

4.小結:求同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思考解答。

  三、聯繫實際,鞏固提高。

1.圖書館問題。

有8個書架,每個書架有6層,每層放了40本?

2.提問:根據這些可以解決什麼問題。

3.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彙報收穫,回顧總結。

  五、作業

作業本p17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通過動手操作等活動,初步感性地瞭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通過對生活事物及相應圖形的欣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對稱現象

教學難點:

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準備:

課件、各種對稱的圖片,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猜一猜、激趣導入。

老師:在這花兒盛開的季節裏,昆蟲們歡快的飛舞着,看!它們向這兒飛來了,不過它們只有半個身影。它們説:“只要你猜對它們是誰,它們就會出現。”

老師:請你猜一猜它們分別是什麼?(課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個身影,讓學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蟲的另一半。)

老師:同學們真棒!那你們仔細觀察這些昆蟲,你發現了什麼?

生:它們兩邊都是一摸一樣的。

老師:像上面的左右兩邊都一樣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做對稱。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更多對稱的知識。

觀察、感知,互議自己的發現。有的同學從圖案的形狀上觀察出對稱的特點。

彙報自己的發現:這些圖形的兩邊都是一樣的。

説一説: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軸對稱圖形。

二、探索交流 解決問題

1、剪一剪 ,教學教科書29頁例1

(1)老師示範,先將一張紙對摺,再畫一畫,最後沿畫的線剪。打開是一件上衣。

(2)學生模仿,做一個剪紙。學生動手剪時,老師:用剪刀時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後觀察這件上衣有什麼特點?(是對稱的)

(3)小組內説説你是怎樣剪對稱圖形的?

(4)展示學生剪的作品。(把優秀作品貼黑板)

老師:同學們剪得都很漂亮,在對稱圖形的中間你發現了什麼?

生:我發現所有圖形的中間都有一條摺痕。

老師:對,這些圖形中間都有一條摺痕,這條摺痕把這個對稱圖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樣的兩部分。那咱們能給這條摺痕起一個名字吧!這條摺痕在數學王國中叫做對稱軸。(板書:對稱軸) 翻到教材29頁,拿出剪刀、長方形紙,照樣子剪一剪,剪好後展示自己的作品。

剛才我們發現圖片裏都是對稱的圖案,能不能通過我們的小手也來找一找對稱圖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長方形紙先左右對摺,打開看一看,你發現了什麼?(左右對稱)再上下對摺,又發現了什麼?(上下對稱)

(2)拿出準備好的正方形紙片折一折,你發現了什麼?(同桌互相説一説)

(上下對稱,左右對稱,對角也對稱。)

(3)拿出準備好的圓形紙折一折,你又有什麼發現?(不管怎樣對摺,都是對稱的。)

教師小結:通過對摺,我們知道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都是對稱圖形。

老師:先用直尺標齊,再用虛線畫出對稱軸。

學生自由發言。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課本29頁,做一做。

圖形中哪些是對稱的,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2、下面的字母、數字和漢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1 2 3 4 5 6 7 8 9

3、教材第33頁練習七第1-3題。

四、回顧整理,拓展延伸

1、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麼?你有哪些收穫?

2、師小結:同學們都説對稱圖形很美,是啊!只要我們用眼睛仔細去觀察,用雙手去創造,就能用對稱圖形把生活裝扮得更加美好!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17~18頁例1~2,練習四第1題。

教學目標

1.經歷在計算和解決問題的具體情景中探索發現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的過程。

2.理解並掌握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初步能用這兩個運算律解釋計算的理由。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培養學生自主探索數學知識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在具體情景中探索發現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出示例1圖,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後在小組中互相交流。

板書:9×4=36(個),4×9=36(個)。

學生觀察板書,思考:這兩個算式有什麼特點?

板書:9×4=4×9。

教師:你還能寫出幾個有這樣規律的算式嗎?

板書學生舉出的算式。

如:15×2=2×15

8×5=5×8 ……

教師:觀察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1:兩個因數交換位置,積不變。

學生2:這就叫乘法交換律。

教師: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換律嗎?(學生獨立思考後交流)

教師:如果用a、b表示兩個數,這個規律可怎樣表示呢?(a×b=b×a)

2.教學例2

出示例2情景圖,口述數學信息和解決的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解答。

然後在小組中交流解題思路和方法。

全班彙報,教師板書。

(8×24)×68×(24×6)=192×6=8×144=1152 (户)=1152 (户)

學生對這兩種算法進行觀察、比較,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板書: (8×24)×6=8×(24×6)。

出示下面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

16×5×2= 16×(5×2)= 35×25×4=

35×(25×4)= 12×125×8= 12×(125×8)=

觀察算式,有同樣的特點嗎?每排的兩個算式的結果相等嗎?學生獨立計算,驗證自己的猜想,全班交流。

板書:16×5×2=16×(5×2) 35×25×4=35×(25×4)43×125×8=43×(125×8)誰能説出這幾組算式的規律?

學生1:每個算式只是改變了運算順序。

學生2:每排左、右兩個算式計算結果相等。

學生3:三個數相乘,先算前兩個數的積或者先算後兩個數的積,值不變。

教師:誰知道這個規律叫什麼?

教師板書:乘法結合律。

教師:如果用a、b、c表示3個數,可以怎樣表示這個規律?

教師板書:(a×b)×c=a×(b×c)。

教師:這個規律就叫乘法結合律。

小結:同學們,我們一起總結出了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下面看同學們會不會用。

二、課堂活動

1?練習四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説出依據。

2?連線。

(學生獨立完成)

23×15×217×(125×4)17×125×439×(25×8)39×25×823×(15×2)

三、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都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問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能夠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係。

(2)鞏固複習有關百分數、折扣、納税等知識,拓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與策略。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分析、計算、比較、符號化、概括等過程,體會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學會優化存儲計劃。

 [重點難點]

重點:認真地分析數量關係,正確地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相關的問題。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日常的生活實際出發,瞭解學生到銀行日常辦理的一些業務,和存儲的相關資料

師:請問大家有去過銀行嗎?(有)

師:我們一般去銀行會做什麼?(存錢、取錢)

介紹兩個實例,張先生和李先生都分別存了20萬進銀行,存期都是三年,三年後張先生獲得本息共23萬,李先生獲得本息共21.5萬。並進行提問:知道為什麼嗎?

學生能快速的説出是因為利息不同,

此時老師追問:為什麼利息會不一樣呢?(存款的種類不一樣)

由此引出存款的種類不同,利率不同,到期所獲取的收益也不同。

【設計意圖:1、把生活中的實例融入到本課教學內容,讓數學與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讓生知道生活處處有數學。2、通過成年人的存款經歷,學生進行討論,增加學習趣味性。】

二、複習

如何計算利息,並説説影響利息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學生輕易的能回答出:利息=本金×利率×時間(板書),三個因素都能影響利息的多少。

【設計意圖:1、回憶利息的計算公式,為下面計算利息作鋪墊。2、利率影響了利息的多少,突出選擇存款類型的重要性。】

三、新授

1、直接出示本課的主題圖,並讓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閲讀相關材料。

生1:我準備給兒子存一萬元,供他六年後上大學。

生2:怎樣存款收益呢?

生3:現在有一種教育儲蓄存款,存期分為一年、三年、六年,並且教育儲蓄免徵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生4:購買國債也免徵利息税。

2、知識梳理,找到條件與問題。

師:那麼現在我們來整理一下,我們這節課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有哪些條件?

本金:10000元 存期:6年 用途:子女教育 問題:怎樣存款收益?

【設計意圖:梳理題目的條件及問題,為學生判斷選取存款方式提供有力的證據,讓生更加了解目標,並進行解決本課問題。】

3、解決問題

(1)定期存款

教師要提醒學生,這些錢的用途是子女教育,一般是比較穩定的,短時間都用不上。所以讓學生在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選取合適的存款類型。(學生便主動放棄選用活期存款)

此時教師出示銀行利率表:並跟學生介紹活期存款的利率比較低,而且還要徵收利息所得税,不划算。

師:那麼我們現在來研究一下定期存款吧!剛剛都已經通過主題圖得知存期是六年,那這六年可以怎麼分配呢?請同學們根據銀行利率表來分配一下存期,可以怎樣存。

一個學生回答以後,其它都已經知道怎麼思考分配存期,便可以分小組進行討論存款方案,並算出根據方案所能得到的利息。並提醒學生,定期存款也是需要徵收利息税的。

學生算完以後,進行彙報,並選取方案。

【設計意圖: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把課堂交給學生,小組合作,自主討論定方案,自主計算利息並互相對答案檢驗,更能體現團隊合作在學習上的重要性】

(2)國債和教育儲蓄

教育儲蓄:

師:剛剛我們還了解到,除了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外,還有國債和教育儲蓄。

出示教育儲蓄的相關資料,並讓學生仔細閲讀,瞭解一年和三年按照定期的利率進行計算,六年的按照定期存款五年期的利率進行計算,教育儲蓄免徵利息税

國債:

教師出示國債資料,並讓學生了解國債,知道國債是一種國家發行的債券,它也分為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分別是多少,並知道國債的利率比定期存款的利率還要高,而且國債也是免徵利息税的。

定方案,算利息,比較後選取存儲方案:

小組進行討論存款方案,並算出根據方案所能得到的利息。

老師巡視課堂,看學生定下了那些存儲方案,並進行計算指導。

小組彙報方案,並説出本方案所獲得的利息分別是多少。

最後老師把所有方案所獲得的利息列舉出來,並讓學生選取的存儲方案。

【設計意圖: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把課堂交給學生,小組合作,自主討論定方案,自主計算利息並互相對答案檢驗,更能體現團隊合作在學習上的重要性】

四、總結並出示課題

師: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

生:如何存款

師:那怎樣的存款方式才是最合理的呢?是不是利益越大就越好呢?

生有的説是,有的説不是。(此時出示本科課題“合理存款”)

此時師再舉簡單例子1:如果只有10000元,而且生活還有用錢的,能不能直接把錢全部存定期6年?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説明。簡單例子2:如果有100000元,平時不怎麼用錢的,能不能拿10000元存進銀行進行定期存六年?

最後總結:合理存款,並不是利息越多越好,要結合實際選擇最為符合自己的存款類型才是最為合理的。

【設計意圖:本課的研究的內容是“合理存款”,不單單是要存款,關鍵在於存款的合理性,除了選擇存款的種類和合適的存期,存款的前提和存款目的也是合理存款需要考慮的因素,讓生了解合理存款並能真正的做到合理存款】

國小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能讓學生體驗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是有規律的。

2.讓學生經歷探索、發現規律的過程,從而激發他們探索的慾望。

3.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進一步發展他們的演繹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在探索的過程中,找到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規律,並能抽象和概括規律。

【教具、學具準備】

情景圖和例2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激趣引入

教師:老師想説的第1個數是7,第2個數是14,第3個數是21。(板書:7,14,21)你們知道我想説的第4個數是多少?

學生:28。

教師:我想説的第5個數是多少?

學生:35。

教師:你們是怎樣猜到老師的想法的?

學生:老師,你報的數有規律,分別是7的1倍、2倍、3倍,我想後面的數一定是7的4倍、5倍

教師:看來,只要找到規律,就能夠很快地解決問題,今天這節課就請同學們開動腦筋,一起來發現規律吧。

初步感受到找規律的重要性,有利於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

二、引導探索,發現規律

1.教學例1

(1)出示例1 的情景圖,請學生觀察。

教師:你從圖中獲取了哪些信息?

學生:兩個小朋友在討論裝籃球的問題,小男孩説每8個籃球裝一筐,小女孩問男孩16個,24個,32個,40個籃球分別裝幾筐。

教師:要解決小女孩提出的問題,你們準備怎麼辦?

學生1:列除法算式計算。

學生2:把條件和問題列成一張表會更清楚一些。

(2)填表發現規律。

①教師:老師完全同意你們的想法。書上也給我們列出了表格,我們先來完成書上第76頁的表格吧。

②學生獨立完成表格後教師提問:觀察這個表,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1:表中第2行的'數不變。

學生2:第1行和第3行的數分別一個比一個大。

③教師:從你們剛才的發現中,你猜測到了什麼?

學生: 這3行數的變化肯定有規律。

④教師:同學們的猜測對不對呢?下面我們以第1列3個數量為標準, 你又會有什麼發現?

⑤學生以第1列為標準,舉例進行比較。

教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看來,當每筐裝的個數不變時,籃球的總個數和

裝的筐數這兩個量的變化確實有一定的規律。下面,我們根據表格列除法算式,看看你又有

什麼新發現?

(3)列式總結規律。

①教師:誰來列出筐數的除法算式?

板書:88=1(筐)

168=2(筐)

248=3(筐)

教師:請同學們分小組觀察以上除法算式,看看你們又能發現什麼?

②小組合作、交流、討論。

③小組彙報自己的發現。

④引導概括規律:在除法裏,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幾倍,商就擴大幾倍。

象的認識過程,深切感受到探索規律的必要性。]

2.教學例2

教師:同學們通過觀察表格,觀察算式,找到了在除法裏,除數不變,被

除數與商之間的變化規律,真能幹!下面看看你能找到這些數的排列規律嗎?

(1)出示例2,學生按箭頭指示的方向觀察。

(2)教師:這些數是怎樣排列的?把你的觀察結果在小組內相互説一説。

(3)小組交流、討論。

教師:第1個數720,7202=360,360即為第2個數。

第2個數360,3603=120,120即為第3個數。

第3個數120,1204=30,30即為第4個數。

除數依次增加1。

三、綜合訓練,深化提高

1.課堂活動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評講。

①説説排列的規律。

②回答:後面兩個數是怎樣填的?

2.課堂活動第2題

(1)獨立找規律畫圖。

(2)説明方塊的排列規律,展示畫的圖。

3.練習十四

(1)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寫出算式、得數。

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

四、總結

今天這節課通過仔細觀察、積極動腦,發現了規律,還運用了規律,同學們真棒!希望同學

們在生活中也要注意觀察事物,發現規律,做有心人。

國小數學教案 篇9

教學過程:

一、積累鋪墊

1.引入:剛才的遊戲有意思嗎?我們再來玩個遊戲好嗎?(課前遊戲:你來比劃我來猜)

2.要求:剛剛我們根據比劃來猜測是什麼事物,現在請同學們在紙上畫出題目的意思。

3.出示第一關:中山路國小原有一個花圃是長方形,長4米,寬3米。校園擴建時,長增加了2米。(1)學生畫圖(2)對比交流

4.從圖中你能求出什麼?

二、初步感知

1.出示第二關:中山路國小原來操場是一個長方形,長40米。在擴建校園時,長增加了20米,這樣操場面積就增加了600平方米。原來操場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審題激需:你能想個辦法讓大部分同學都能理解題意順利闖關呢?(畫圖)

3.看誰能把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都在圖中表示出來?(1)學生畫圖, (2)對比交流:

4.現在圖有了,你能根據圖來求出原來操場的面積嗎?

(1)學生嘗試,教師巡視。(2)討論交流:

5.小結:從開始審題我們覺得有點困難,至現在大部分同學都能做出來,你有什麼感受?(畫圖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畫圖能幫助我們思考……)

三、再次體驗

1.出示第三關:中山路國小原來有一個寬30米的前操場。因為要造“牡丹公寓”,寬減少了10米,這樣前操場面積就減少了400平方米。現在前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審題後問:長方形操場是怎樣變化的?(寬減少)你能把寬減少在圖上表示出來嗎?

3.學生畫圖,嘗試解答後交流:把題意表示清楚了嗎?能指着圖説一説自己是怎麼想的嗎?(可能會有幾種方法,重點指出寬減少了,長不變,減少的長方形的長就是現在長方形的長。)

4.小結揭題:我們順利闖過了第三關,你能談談畫圖對我們解決問題有什麼幫助嗎?(清楚地找到數量之間的關係)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之一畫圖(板書)。

四、深入體驗

(一)第四關:

1.引入:應用畫圖的策略,我們來闖第四關。

2.分層出示:

(1)中山路國小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40米,寬3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長增加了20米。這個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學生口答,再出圖列式)

(2)中山路國小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40米,寬3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寬增加了15米。這個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學生口答,再出圖列式)

(3)中山路國小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40米,寬3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長增加了20米,寬增加了15米。這個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學生猜測。先獨立畫圖,再討論驗證。(得出不是增加1200平方米,應該大於1200平方米)

到底增加了多少?學生解答後交流。(交流“整體”和“分塊”兩種思路)

3.反思小結:從用經驗猜測,到畫圖驗證,最後到解決問題,你有什麼啟發嗎?

(二)第五關:

1.引入:第四關我們都闖過了,下面我們要挑戰——第五關!

2.出示第五關:中山路國小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如果這個操場的長增加20米,或者寬增加15米,面積都比原來增加600平方米。你知道原來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嗎?

(1)審題後問:與第四關有什麼區別?(一個是“同時”,一個是“或者”)

(2)學生畫圖解答後交流:(讓學生指了圖來説思路。重點交流長增加出來的長方形的長就是原來長方形的寬;寬增加出來的長方形的寬就是原來長方形的長)

五、全課總結

今天學習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你有什麼收穫?

國小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

認識角的名稱、大小,會折角、畫角。(課本第56 -58頁)

學習目標:

1、 通過操作,使學生經歷直觀認識叫的過程。

2、 知道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會用紙折或畫大小不同的角。

3、 能在長方形、三角形等圖形中找到角,激發學生對角的好奇心。

重、難點: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直尺畫角。

2、使學生初步認識到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角 的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教具: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

過渡語:同學們,今天這節課和往常有什麼不一樣呢?我們一起來舉行一場有意義的比賽,有信心嗎?比賽的題目是:《角的認識》。

二、揭示目標

過渡語: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是什麼呢?請看:學習目標(小黑板出示),有信心完成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嗎?

三、自學指導

第一次先學

過渡語:下面,請大家打開課本翻到第56頁,我們請自學指導來引領我們達到目標。請看自學指導(課件出示:師讀)。

認真看課本56頁的例1,認真看圖、看文字。

1、先看第一部分,用2根小棒拼成的這四種圖形都是( )?

2、觀察例題2:觀察角,你發現角是由( )條邊和( )個頂點組成的。

3、説一説,所有的角的大小都是一樣的嗎?怎樣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4、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與什麼沒有關係?

5、用一張紙,你能折出多少種角?你能指出他們的頂點和邊嗎?

6、觀察我們生活的周圍,那些物品上有角?

第二次先學

1、 打開課本第58頁例3,看圖、看文字,想一想,怎樣畫角?

2、 畫角時,先畫什麼?再畫什麼?

3、 你能畫出一個角嗎? 師:自學競賽開始,比誰看書認真,自學效果好。 (6分鐘後比誰能做對檢測題。 )

四、先學

1、看一看: 學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確保每一名學生都在緊張的自學。

2、做一做: 過渡語:(5分鐘後)師問:“看完的請舉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果全部放下,下面老師就來檢測一下同學們的自學效果。請看檢測題:(1)課件出示檢測題(2)58頁第一題

3、教師巡視,關注後進生,瞭解學情,收集錯例,在頭腦中進行第二次備課。

五、後教

1、更正: 師:做完的請舉手?(全班都做完後),請大家一起觀察黑板上的學生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補充。

2、討論(議一議): (1)、這些圖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你是怎樣判斷的?

3、評議板書和正確率。

4、同桌交換互改還要改例題中的題,有誤訂正,統計正確率及時表揚。

六、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七、當堂訓練(課件出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