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遵義介紹

來源:文萃谷 6.2K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遵義

遵義市位於貴州省北部,北依大婁山,南臨烏江,古為梁州之城,是由黔入川的咽喉,黔北重鎮。“遵義”其名出自《尚書》:“無偏誤陂,遵王之義”。遵義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貴州省第二大工業城市,以生產世界三大名酒之一的茅台酒而馳名中外。

有關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遵義介紹

遵義市位於雲貴高原東北部,處於雲貴高原向四川盆地和湖南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屬國家規劃的長江中上游綜合開發和黔中產業帶建設的主要區域。南面與省會貴陽市接壤,東面與本省銅仁地區和黔東南自治州相鄰,西北部與四川接壤,西南和東南面分別與本省的畢節地區和黔南自治州相鄰,北面與重慶直轄市接壤。為貴州省總面積的17.46%。遵義,商周時代諸侯小國鼈國,秦漢時代稱鄨縣,唐宋元明時代稱播州。居住在大婁山東麓鄨水流域的上古鼈族,是巴人的重要支系之一,也是蜀人的重要起源之一。鼈令開創古蜀國開明王朝13代,並於開明9世時締造蜀文化中心——成都城。唐代,播州是巴蜀地區抵禦高原部落國的邊境重鎮。宋代,播州楊家將是西南地區抗擊蒙古入侵的中堅力量。元代,播州土司控制疆域北瀕長江,南臨紅水河,橫跨雲貴高原。明末戰亂,四川慘遭屠戮,惟遵義府倖存。清雍正年間,遵義劃入貴州,是貴州省重要的糧食產地和財政來源之一。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是中國工農運動的重要轉折點。

旅遊景點

遵義俗稱黔北,扼川黔渝交通要衝,為川黔渝門户,有鐵路、公路呈南北向貫穿全市中部,距省會貴陽154公里,離重慶市300多公里,從赤水市乘船沿赤水河而下進入長江僅60公里,遵義旅遊區是大西南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川渝黔金三角旅遊區的重點景區,也是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熱點中的生態旅遊的理想王國。 遵義山川秀麗,風光獨特,尤以山、水、林、洞為主要特色。這裏有一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四個省級風景名勝區,近千處文物點。如被稱為“西南古代雕刻藝術寶庫”的楊粲墓、被譽為“生物活化石”的桫欏大面積生長於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被譽為“丹霞第一瀑”的赤水大瀑布等,真可謂處處有佳境,步步有名勝。遵義城市不大,但五臟俱全,購物、美食、娛樂等生活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繁華程度相當高,素有“小上海”的稱號。

沿革

遠古時期,遵義一帶即有人類棲息繁衍。在桐梓縣巖灰洞舊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址發現的人類牙齒化石,經科學測定,為距今20.6~24萬年。桐梓縣馬鞍山新石器時代人類遺址中,也發掘出大量石器骨器,還有豐富的用火遺蹟,年代距今為1.8萬年。在赤水河流域的赤水市和習水縣境內,也先後發現許多石斧、石錛、石網墜等古人類工具。

公元前八至五世紀前後的春秋時期,現在的遵義市所轄地域,先後或分別屬於牂柯、巴、蜀、鼈、鰼等邦國。戰國時期,今遵義一帶屬於“大夜郎國”的範圍。西漢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犍為郡,郡治鼈縣,即在今遵義市中心城區附近。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於夜郎地置牂柯郡,作為邦國存在了250多年的“夜郎國”之名從此消失。此後,作為郡縣行政建制的的“夜郎郡”、“夜郎縣”之名曾多次出現,與今遵義有關的,一是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所置的夜郎縣,在今桐梓縣境,為珍州的治所。二是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珍州置的夜郎郡,治所即在這個夜郎縣。至德二載(公元757年),大詩人李白被“長流夜郎”就是這裏。這個夜郎縣之名到五代時期廢除,北宋時期復置,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又廢,計先後存廢達480年。此後中國歷史上再沒有出現“夜郎”郡縣之名。

克孜爾尕哈烽燧

位於庫車縣城西北鹽水溝東側的克孜爾尕哈烽燧,在維吾爾語中為“紅嘴老鴰”或“紅色哨卡”之意。這座巍峨的古軍事建築,歷經2000多年的風風雨雨,至今依然雄姿猶存,是絲綢之路上最古老、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遺址,2001年由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個烽燧為漢代所建,為新疆境內保持最好的古代烽燧。烽燧高約16米,上下齊寬,在頂部有部分木頭裸露於外面,從構造上看有樹枝,木楔和夾雜的沙土。兩千年前的東西,到今天依然可以看見當時僅靠雙手勞作的人們的手藝是如此地精湛。它巍然聳立在這裏,不説一句話,不給任何人任何東西,它已經老了,只讓你看它幾眼就行了。這樣多好哈。誰也別想再掌握它,站在它的上面。它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烽燧離庫車縣城不遠,在城北12公里處的庫車河邊,烽燧的四周是一片比較平坦的黃土地,高約16米的烽燧便顯得特別突出。烽燧底部是一個長方形,東西底長6米,南北底寬4米,自下而上逐漸收縮,主體由黃土夯築,每層黃土厚約15米,上部以胡楊等木柱為骨架,黃土與木柱間隙1米,頂部以土坯壘砌。因為烽燧所處地是一個風口,烽燧南面已被風吹出凹槽,遠遠望去克孜爾尕哈烽燧就像兩個並肩站立的哨兵。

孤獨地矗立於黃土藍天間烽燧背倚卻勒塔格山,面朝庫車綠洲,深居鹽水溝谷,遠遠望去,幾乎被高低起伏的黃色、紅色的溝壑埋沒,但及至穿越戈壁黃沙抵達它近處的小片平地時,才赫然望見這座千年的古老軍壘。

蘇巴什佛寺遺址

蘇巴什佛寺在庫車縣城偏東23公里的確爾達格山南麓。分東西二寺,分佈於銅廠河東西兩岸,互相對望。東寺依山而築,寺垣已毀,寺內有房舍和塔廟遺蹟,全系土坯建造,牆壁高者達10餘米。有重樓。城內有3座高塔,頗宏偉。西寺中依斷巖處有一小圍牆,呈方形,周約318米,亦土坯築,殘高10米以上。遺址上有數處高塔。北面有佛洞一排,洞壁上刻有龜茲文字和佛教人物像。曾出土過漢、南北朝、唐代錢幣,波斯薩珊朝庫斯老二世銀幣,銅、鐵、陶、木器、壁畫、泥塑佛像及繪有樂舞形象的舍利盒等。此外還發現寫有古民族文字的木簡及殘紙。1978年5月在一處塔寺範圍內發現過墓葬一座,並在寺院遺址發現人物壁畫,壁畫上還有龜茲文題記。所有這些新發現,表明這一組建築,早在東漢即已存在,唐代最繁榮,是龜茲王國內著名佛寺之一。

北庭故城遺址

1988年1月13日,北庭古城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北庭大都護府治所遺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木薩爾縣城北約12公里護堡子村。據史籍載,舊址為漢代戊巳校尉耿恭屯戍的金滿城。

後為西突厥葉護阿史那賀魯的駐節之所,稱“可汗浮圖”。唐代為庭州,長安二年(702)在此設北庭大都護府,下轄金滿、輪台、蒲類(後改後庭)、西海4縣。後改北庭節度史,所轄瀚海軍駐此。為唐代北疆重鎮。貞元六年(790)陷於吐蕃。9世紀後屬高昌回鶻,為其夏都,又稱“別失八里”,意為五城。13世紀初,隸屬蒙古,元代在此設“行尚書省”和“別失八里元帥府”,城約廢棄於元末明初。清乾隆四十年(1775)在此曾經出土唐碑,嘉慶二十五年(1820)徐鬆曾調查城址,發現金滿縣殘碑。19世紀以後,英、日等國先後派探險隊在此調查挖掘。1928年,西北科學考察團對故城進行調查發掘。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新疆文物部門曾多次調查。1979~198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調查發掘。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構造

故城分內城、外城,平面均呈不規整的南北向長方形。外城始建於唐代初年,後經兩次修補,周長4596米,東牆長1686米,南牆長850米,西牆長1575米,北牆長485米。牆基殘寬5~8米,殘高3~5米,均系夯土築成。夯層平整堅實,厚約7釐米。北城城門保存尚好,門寬8米,有甕城。其餘三面城門無存。現存馬面34個,間距約60米。西牆中部偏南,存敵台1座,長22米,寬16米,高6米,頂部存房址殘跡。外城四角原有角樓,西北角台基東西長25米,南北寬23米,殘高約11.5米。護城壕寬30~40米,深2~3米。

內城

位於外城中部偏東北,約建於高昌回鶻時期,周長約3003米,南牆長610米,北牆長818米,東牆長560米,西牆長1015米。基寬3~4米,殘高約2米。夯築,夯層厚10~15釐米。北、西牆城門遺蹟尚存。北門寬5.5~6米,左右台基有對稱排叉樁槽。原為過樑式木構門洞。城牆外現存馬面14個,間距50~70米。東、西牆中部各有敵台一座,東南、西北、西南角樓殘基尚存。城壕寬10~30米,深1~3米。

城內

殘存多處大型夯土台基,有的面積達2000平方米。城內散佈有殘磚斷瓦及陶片。陶器主要為夾砂紅陶和泥質灰陶,器形有雙耳罐甕、盆、盤、碟、盂等。磚有蓮瓣紋方磚、素面方磚及素面長方磚3種。瓦有筒瓦、板瓦,瓦當為圓形,飾蓮花紋。此外還有少量鈞瓷、影青瓷殘片,並採集到石獅、銅獅、刻花石球、葡萄紋鏡、蒲類州印及大量唐代銅幣等。

王室寺院

在城西2公里處有高昌回鶻時期的王室寺院1座。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70.5米,東西寬43.8米。分為南北兩部。北部為正殿,有大型佛像,殿外北、東、西三面有洞窟環繞。南部為庭院,東西有配殿僧房、庫房。洞窟和配殿內塑有佛像。配殿和東面洞窟繪有壁畫。用淡墨起稿,以鐵線描為主,色調以紅、赭、黃等色為主。位置配列、構圖形式基本一致,主要為經變、供養、故事畫和供養比丘、供養人等。其中一幅分舍利圖保存較好,北側是王者出行圖,南側為攻城圖。壁畫和塑像旁有回鶻文和漢文題名、題記。寺院遺址現已蓋房保護,並設有文物保管所。

高昌故城

高昌西域古國,位於今新疆吐魯番市東偏南(約27公里)哈喇和卓之三堡鄉和二堡鄉之間(312國道火焰山風景區南4公里),是古時西域交通樞紐。地當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線,為東西交通往來的要衝,亦為古代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之一。高昌歷史文獻,有《新唐書·高昌傳》有比較詳細的.記載。

公元5世紀中葉至7世紀中葉,在這個狹窄的吐魯番盆地中,曾先後出現四個獨立王國,分別是闞氏高昌、張氏高昌、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高昌故城位於吐魯番市東27公里處火焰山南麓木頭溝河三角洲,始建於公元前1世紀漢代,是世界宗教文化薈萃的寶地之一。高昌故城呈長方形,周長5.4公里,分外城、內城、宮城三部份。外牆基寬12米,牆高11.5米,夯士築成。全城有九個城門,西面北邊的城門保存最好。高昌城在13世紀末的戰亂中廢棄,大部分建築物消失無存,目前保留較好的外城西南和東南角保存兩處寺院遺址。內城北部正中有一座不規則的方形小城堡,當地人稱“可汗堡”。1961年,高昌故城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長安遠在西域的翻版”曾經有一位考古學家這樣説“如果想知道盛唐時的長安城是什麼樣,就來吐魯番的高昌故城吧,它就是唐時長安遠在西域的翻版”。時光已逝千年,但當時的繁盛仍依稀可見。高昌故城的內外建築類型於唐代長安城的形制和佈局。進入城內、可參觀外城牆、內城牆、宮城牆、可汗堡、烽火台、佛塔等留存較為完整的建築。外城內西南角有一座全城最大的佛寺遺址,佔地1萬平方米,佛寺兩側曾立着高大的佛塔,院內正中有殘存着菩薩像和壁。

高昌故城奠基於公元前一世紀,是西漢王朝在車師前國境內的屯田部隊所建。《漢書》中最早提到了“高昌壁”。《北史·西域傳》記載:“昔漢武遣兵西討,師旅頓敝,其中尤困者因住焉。地勢高敞,人庶昌盛,因名高昌”。漢、魏、晉歷代均派有戊己校尉此城,管理屯田,故又被稱為“戊己校尉城”。公元327年,前涼張駿在此“置高昌郡,立田地縣”(《初學記》卷八引顧野三《輿地志》)。繼之又先後為河西走廊的前秦、後涼、西涼、北涼所管轄。442年,北涼殘餘勢力在沮渠無諱率領下“西逾流沙”,在此建立了流亡政權。450年,沮渠安周攻破交河城,滅車師前國,吐魯番盆地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遂由交河城完全轉移到高昌城。460年,柔然人殺北涼王安周,“以闞伯周為高昌王。高昌之稱王自此始也”(《周書。高昌傳》)。此後張、馬、麴氏在高昌相繼稱王,其中以麴氏高昌統治時間最長,達一百四十餘年(499-640)。

這些“高昌王”均受中原王朝的冊封。麴伯雅還曾到隋朝長安朝覲,並娶隋華容公主為妻。640年,唐吏部尚書侯君集帶兵統一了高昌,在此置西州,下轄高昌、交河、柳中、蒲昌、天山五縣。由侯君集所得高昌國户籍檔案統計,當時有人口三萬七千。八世紀末以後,吐蕃人曾一度佔據了高昌。九世紀中葉以後,漠北草原回鶻汗國衰亡後,西遷的部分餘眾攻下高昌,在此建立了回鶻高昌國。其疆域最盛時包括原唐朝的西州、伊州、庭州以及焉耆、龜茲二都督府之地。此外還統有分佈在羅布淖一帶的眾熨及其它一些別的民族或部落,地域範圍遠遠超過了今吐魯番盆地。1209年,高昌回鶻臣附蒙古,成吉思汗賜回鶻高昌王為自己的第五子,並下嫁公主。

登高眺望,全程平面略呈不規則的正方形,佈局可以分為外城、內城和宮城三部分。城垣保存較完整。外城略呈方形,周長約五公里,佔地面二百萬平方米。城牆為夯築,牆基厚約12米,高11.5米,周長約5公里;夯土築成,夯層厚8-12釐米,間雜少量的土坯,有清楚地夾棍眼;城垣外側有突出的垛台一“馬面”建築。高昌故城外城西南角的一所寺院,佔地近一萬平方米,由大門、庭院、講經堂、藏經樓、大殿、僧房等組成。從建築特徵和殘存壁畫上的聯珠紋圖案分析,其建築年代約在公元六世紀。寺院附近還殘存一些“坊”、“市”遺址,可能是小手工業者的作坊和商業市場。外城的東南角也有一所寺院,保存有一座多邊形的塔和一個禮拜窟(支提窟),是城內唯一保存有較好壁畫的地方。從壁畫的風格和塔的造型分析,為回鶻高昌後期(公元12-13世紀)的建築。內城北部正中有一平面不規則略呈正方形的小堡壘,當地叫“可汗堡”。堡內北面的高台上有一高達十五米的夯築方形塔狀建築物;稍西有一座地上地下雙層建築物,現僅存地下部分,南、西、北三面有寬大的階梯式門道供出入,規模雖不大,但與交河故城現存唐代最豪華的一所官署衙門建築形式相同,可能是一宮殿遺址。解放前,一支德國考察隊曾在堡內東南角盜掘出一方“北涼承平三年(445)沮渠安周造寺功德碑”。沮渠安周是在高昌建立流亡政權的北涼王,據該碑推斷,此堡可能是當時的宮城,並有王室寺院。

北部的宮城內留存許多高大的殿基,一般高三米半至四米左右,可以看出其中有高達四層的宮殿建築遺址。高昌城北面原是一片茫茫戈壁,居民死後大都葬在這裏。整個墓羣從城東北一直延伸到城西北,東西長約五公里,南北寬兩公里,佔地十平方公里左右。本世紀初以來,在這裏發掘清理墓葬五百多座,出土文書、絲毛棉麻織物、墓誌、錢幣、泥塑木雕俑、陶木器皿、繪畫、農作物、瓜果食品等各種歷史文物,數以萬計。

實地考察,證之文獻資料,高昌郡時期高昌城已經有了現存的內城。外城牆是麴氏高昌時期所建。城北郊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羣出土的屬於這一時期的文書中有“北坊中城”、“東南坊”、“西南坊”等記載,説明當時此城已經有中、外之分,東、南、西、北之別。見於文書中的城門有青陽門、建陽門、玄德門、武城門、金章門、金福門等。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的《西州圖經》中記:“聖人塔,在子城東北角”,表明唐代西州城是有子城的。早期的宮城在今“可汗堡”內。麴氏高昌時期隨着外城的修建,宮城遂遷移到北部,南面而王,與隋唐時長安城的佈局相似。回鶻高昌時期宮城內又曾大興土木。

張家場城址

張家場城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代古城遺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城西北16公里張記場村西。為西漢昫衍縣城。城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200米,南北寬800米,面積0.96平方公里。城牆系黃土夯築,殘高1-3米,東、西牆開門。地面散佈大量陶器殘片,有大板瓦、筒瓦、捲雲紋瓦當、空心磚等漢代建築材料。還出土遊牧民族風格的扁平壺,西漢和新莽時的古錢幣“五銖”、“貨布”、“貨泉”、“大泉五十”、“小泉直一”、“大布黃千”、“一刀平五千”及銅印章、銅鏡、箭鏃、蓋弓帽等文物近1噸。人字形銅齒輪反映了當時的工藝水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