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燭之武退秦師》教案設計(通用10篇)

來源:文萃谷 2.95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燭之武退秦師》教案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2最新《燭之武退秦師》教案設計(通用10篇)

最新《燭之武退秦師》教案設計 篇1

《燭之武退秦師》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一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該單元的閲讀鑑賞側重於“思考與領悟”,“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目標側重於“領悟”的過程與方法(如“提要鈎玄”、“ 質疑解難”、“融會貫通”等)。這篇課文是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是一篇記述行人辭令的散文,讚揚了主人公燭之武是怎樣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去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這篇文章除了描寫外交辭令,還有敍事的描寫,是一篇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鑑優秀散文作品。

教學目標:

1、瞭解《左傳》,及其寫作特色。

2、掌握文中重要實詞、虛詞、文言句式的用法。

3、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賞析人物形象及説服的技巧。

教學重難點:

1、古文中的實詞、虛詞、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字詞、文言句式。

2、燭之武説服的技巧以及《左傳》的寫作特點。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1、導入:

同學們,你們聽説過錢學森嗎?對,他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1950年錢學森開始爭取回歸祖國,當時一位美國高級將領就説:“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裏,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美國也不能讓他離開。”錢學森抵得上5個師,在這,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一個人,他可不止抵得上5個師呢,他憑着自己的一張巧嘴不僅瓦解了國家的危機,還能化敵為友,這人是誰呢?對了,他就是燭之武。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燭之武退秦師》。(板書)(1分20秒)

2、《左傳》的介紹及文體常識

請同學們翻開書本86頁。我們看到註釋1,課文選自《左傳》。《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敍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何為“編年史”呢?就是指按年月日順序編寫的史書體裁。大家看到裏面有僖公三十年,就説明了燭之武退秦師這件事發生在僖公三十年。比如我們國中學過的《曹劌論戰》選自《左傳.魯莊公十年》。另外還有國別體,是按不同國家來編寫的。如《國語》、《戰國策》大家翻到92頁,我們在國中也學過《鄒忌諷齊王納諫》,大家看註釋1本文選自《戰國策.齊策》,説明鄒忌諷齊王納諫這件事發生在齊國。還有一個是紀傳體,大家看到88頁,裏面列舉了24部紀傳體史書。紀傳體主要是以人物傳記為中心。大家聯繫一下國中學的《陳涉世家》便會明白。其實書本給我們提供了許多的信息,同學們要學會發現和聯繫。(1分50秒)

《左傳》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後為序,主要記載的是東周前期240多年間各國政治、軍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一些事件。擅長描寫戰爭和記述外交辭令,記事條理清楚,詳略得當;寫人間接生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歷代散文的典範。它與《公羊傳》《穀梁傳》並稱“春秋三傳”。我們學習了《燭之武退秦師》後大家對於《左傳》的寫作特色會有更深刻的理解。(1分)

3、朗讀課文:

現在就請同學們齊聲朗讀全文。晉侯秦伯圍鄭預備讀。(生讀)(1分30秒)

需要注意的字音:

泛(fán)南 佚(yì)之狐 夜縋(zhuì)而出 越國以鄙(bí)遠 亡鄭以陪(péì)鄰 共(gōng)其乏困 朝(zhāo)濟而夕設版焉 闕(jué)秦 秦伯説(yuè) 杞(qǐ)子 逢(páng)孫

4、分析課文/整體感知

老師想問一下第一段的最後一句應該怎麼停頓?晉/軍/函陵,秦/軍/泛南。誰能告訴老師為什麼這樣停頓?軍是駐紮的意思,是個動詞,這裏是名詞用作動詞。很好,説明大家預習了。我們回過來看。晉侯、秦伯圍攻鄭國,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以是因為的意思,其是個代詞,代鄭國。無禮於晉是個倒裝句,於晉無禮。介詞結構後置。沒有以應有的禮遇接待晉文公。這裏的無禮是指沒有以應有的禮遇接待他。晉文公當初因為國內的政治原因逃亡在外,路經鄭國時,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貳是從屬二主的意思。大家看地形圖。當時,春秋諸侯國爭霸,鄭國繼從鄭莊公死後,國勢江河日下。然而,它正處在中原地區的中心位置,一旦晉國、楚國動起手來,倒黴的往往是鄭國。因為兩頭受氣,鄭國就練圓滑的夾縫生存技巧。就如兩年前的晉楚之間的城濮之戰,戰爭前期,楚國實力明顯優於晉國,鄭國原先是出兵幫助楚國。但後來晉國使用了謀略最終取得了決定性優勢,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九次出使晉國,與晉國結盟,但是晉國還是心懷芥蒂,同時也是為了爭奪霸權,在兩年後再次向鄭國發動了戰爭。(2分50秒)

這一段主要告訴了我們什麼事情?

生:晉秦圍鄭,以及圍鄭原因和圍鄭的局勢。(板書:晉秦圍鄭)

“春秋無義戰”從課文我們得知秦國與鄭國並無直接的矛盾和衝突,秦國之所以與晉國聯盟就是想從中獲利。而且他們並不駐紮在一塊,這就為燭之武成功説退秦君埋下了伏筆。鄭國士大夫佚之狐也看出了其中的貓膩,向鄭伯推薦了燭之武。我們接着看第二段。請一位同學讀一下第二段,注意節奏和情感。(1分)(生讀)(20秒)文中共出現了幾個人物?

生:三個。佚之狐、鄭伯、燭之武

佚之狐他説了什麼?他的話起到了什麼作用?

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大家注意言於鄭伯曰,與上一段無禮於晉一樣是個介詞結構後置,對鄭伯説。若是假如的意思。國家危急,佚之狐向鄭伯獻上獻上計謀,可以看出佚之狐什麼性格特點?有知人之明和愛國精神。佚之狐推薦燭之武,可見他對燭之武非常瞭解,同時也表現了佚之狐對時事的洞察力和預見性。(板書:佚之狐慧眼識才)鄭伯聽從了佚之狐的意見,從是聽從的意思。那燭之武有何反應?辭曰,辭是推辭的意思。燭之武為什麼要推辭呢?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誰來翻譯一下這句話

生:我年輕力壯的時候,尚且比不上人家,現在老了,不能幹什麼了。

很好,大家注意,也和已都是語氣詞,這裏是兩個語氣詞連用。已同矣。燭之武真是比不上人家嗎啊?如果真是這樣,佚之狐還敢説“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嗎?不是,據馮夢龍編的《東周列國演義》記載,燭之武,是三朝老臣,但始終得不到升官,在鄭國一直擔任“圉(yǔ)正”(養馬的長官),大概相當於《西遊記》裏所説的“弼馬温”吧。被舉薦使秦時,已年過七十,鬚髮皆白,身子傴僂,步履蹣跚。一個人才長期被淹沒,國家危急了才想起我這個七十多歲的老頭,你説燭之武會沒有怨言嗎?有。對此,鄭伯是如何説服燭之武的呢?(2分30秒)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請一位同學翻譯一下:我不能早些任用您,現在情況危急了才來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你也沒有好處啊。

大家注意,這裏的是,是個代詞,代替前面所説的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這件事。這是一個判斷句式。我們現代漢語中也有判斷句,比如説“我是中國人”,常用一個系詞“是”來連接。但是古代漢語中的判斷句不用系詞,大家可能會誤以為“是寡人之過也”這裏的“是”就是系詞,不對,實際上這裏的“是”是個代詞。那什麼是判斷句呢?判斷句是根據謂語的性質給句子分類得出的一種句型,一般是用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作謂語,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即説明某事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理解判斷句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 動詞謂語句不是判斷句 。尤其是用“為”構成的句子有時與判斷句十分相似。如,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這裏的“為”很像現代漢語的的系詞“是”,但在古代漢語裏面“為”是一個意義非常廣泛的動詞。因此這不是判斷句。

2、 語義上不表示判斷的句子不是判斷句。這主要在於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古代,判斷句的句式有1.……也“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2.……者,……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3.是……也。“是寡人之過也”

可能同學們一時難以明白,沒關係,大家做下筆記,以後我們接觸文言文多了,有了語感就能理解了。面對一個小小的養馬官的抱怨,作為一國之君的鄭伯,他首先承認了自己的過錯,一方面,國家危難,確實需要燭之武出馬,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了鄭伯胸襟開闊,敢於認錯。(板書:鄭伯勇於認錯)同時,他站在燭之武的角度説,國亡了,對你也沒有好處呀。其實,燭之武已經七十多歲了,鄭國滅亡也不會真對燭之武有什麼致命的害處,然而燭之武還是冒着生命危險答應了下來。這也看出了燭之武藝高人膽大。(板書)其實,牢騷歸牢騷,國難當前,愛國之人都不會退縮的。另一方面,作者這樣安排劇情豐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同時,也造成了波瀾起伏的效果,引人入勝。這一段寫燭之武臨危受命(板書)(2分20秒)

結語:國難當前,燭之武又是如何憑着自己三寸不爛之舌説服秦君,化解國家危機的呢?課後請同學們仔細閲讀第三段,試着給燭之武説的話分層次,並且擬個小標題。好,今天的課到這。同學們再見!

5、板書設計:

一、晉秦圍鄭 人物形象: 佚之狐慧眼識人才

二、臨危受命(主板書) 鄭伯勇於認錯

燭之武藝高人膽大

第二課時

1、 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燭之武退秦師》(板書)我們上一節課學習了文章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同學們都知道當時鄭國被晉國、秦國圍攻,鄭國危在旦夕。在這樣危急的時刻,佚之狐向鄭伯推薦了燭之武。燭之武被推到了拯救國家的風口浪尖上,身負使命的燭之武是如何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説服秦君,化解國家危機的呢?今天我們接着學習課文最後兩段 。

2、 分析課文/整體感知

大家看到第三段,夜縋而出,縋是指把人用繩子綁上,從高處放下放。燭之武要去見秦君,得乘着夜色偷偷地讓人從城門把他掉下來,説明了什麼?

生:形勢很危急

對,也從側面寫出了燭之武為了國家做出的英勇表現。四個字寫出了事情經過,點出氛圍,表現人物性格特徵,這樣凝練的手法是《左傳》特色之一。

燭之武見到秦伯説,秦晉圍鄭,鄭既之亡矣。既是已經的意思。秦國、晉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自己就要滅亡了。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若,假如。以,是介詞,拿、用,句子省略了賓語,敢以之煩執事。執事是對對方的尊稱,這句話是説,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的話,就冒昧地用這種方式麻煩您。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倍鄰,鄰之厚,君之薄也。哪位同學翻譯一下。

生:越國別的國家來把遠方的土地當作邊邑,您也知道這樣很難。為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

很好,課文的註釋也很詳細。大家注意,這裏的以是連詞,表目的。鄙,本來是名詞,邊邑,現在活用為動詞,把……當作邊邑。亡是一個使動用法,使……亡。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大家注意,這裏有幾個古今異義詞。以為,古意是把……作為,是兩個詞,以之為。現代漢語則是一個詞組,以為。東道主在這裏的意思是東方道路上的主任,現在泛指主人。行李,大家看註釋23,是指出使的人,現代漢語指出門所帶的包裹。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作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您也沒有什麼壞處。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而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築起防禦工事,這是您知道的。這裏的晉君是晉惠公。這句話是個雙賓語句。為晉君賜,給晉君恩賜。大家學英語也接觸過,雙賓語是指由直接賓語和間接賓語組成。一般是間接賓語緊接在謂語動詞後,如晉君就是間接賓語。朝、夕是極言晉惠公言而無信之快。誰來翻譯一下: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生:晉國,何時才能滿足的呢?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邑,又想往西擴大邊邑。如果不使秦國土地減少,將從哪裏取得取得它所貪求的土地呢?秦國受損而晉國就會受益,希望您考慮這件事!”

何厭之有是個倒裝句,大家以前也見過,應該是有何厭。是賓語前置,之不用翻譯,是用來提賓的。東和西都是方位名詞做狀語。封,原本是名詞,疆界,這裏用做動詞,成為……疆界。肆是擴張的意思。闕,使動用法,使……削弱。圖是考慮的意思。

秦伯説,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説通“悦”高興。還,撤退。

上節課老師佈置大家在課後認真思考怎麼給燭之武的十句話劃分層次,不知道大家都認真思考過了嗎?現在我們集體朗讀燭之武的説辭,從秦晉圍鄭到唯君圖之。 秦晉圍鄭,預備讀。(生讀)好,現在分為兩個小組,討論一下燭之武對秦君所説的話可以分為幾個層次,並且擬個小標題?很好,其實同學們都劃分得不錯。這段話也可以分為五個層次。第一層就是第一句話,秦晉圍鄭到敢以煩執事。説的是“坦言亡鄭”(板書),第二層越國以鄙遠到鄰之厚,君之薄也。表明“亡鄭有害”(板書),第三層從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到君亦無所害,擺明“舍鄭有益”(板書),第四段從且君嘗為晉軍賜矣到君之所知也,這是“援引歷史”(板書),剩下的是最後一層,“推測未來”(板書)我們現在就來看看燭之武説辭的精妙之處。

第一層是“坦言亡鄭”。燭之武剛一見面就説這樣的話,有什麼好處呢?

生:使秦君高興

對,燭之武就是要第一時間消除對方的戒備。大家注意關鍵字“秦晉”大家看到第一段,課文在描述事情時説的是“晉侯、秦伯圍鄭”這是因為這場戰爭確實是晉國挑起的,秦國只是從中協助。但是燭之武卻有意把秦國放在了第一位,意在凸顯秦國的優勢,表明鄭國的生死大權全在您秦君手裏了。燭之武這一份尊重和恭維實在讓秦君心裏很受用,也就給了燭之武往下説的條件。其實,這句話還有更深一層作用。大家想文中共涉及了幾個國家?三個,晉、秦、鄭。春秋之戰就是利益之戰,鄭國坦言亡鄭,就表明了我已無力與你爭奪什麼,現在關鍵的是您秦君要考慮的是如何從亡鄭中比晉國奪得更多的利益。燭之武一句話就將秦國的矛頭從鄭國身上轉移到了晉國身上。這是“以退為進”(板書)

就在秦君心裏不由地開始活動時,燭之武不失時機地拋出了土地問題。大家看示意圖。秦國要想佔有鄭國,得跨過晉國,這很不利於管理,如果放棄,那辛苦打下的江山就只能拱手相讓,秦君會樂意嗎?況且,土地就如西瓜,就只有那麼大,別人佔得多了,你相對就少了。這是“先示其害”(板書)

聽到這,估計秦君心裏也在琢磨着。先示其害後,燭之武接着誘之以利。“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君亦無所害。”您滅了我們鄭國不僅無利還有害,不如留下我們還可以為您出使的人提供住宿和物資。(板書:誘之以利)

秦君動搖得更加厲害了,燭之武引出了歷史上晉國對秦國言而無信的例子。(板書:晉不可信)到最後劈頭直説:“夫晉,何厭之有”並且推測晉國滅了鄭國後為了擴大土地必定轉而對付秦國。(板書:晉無所厭)

短短125個字,燭之武層層深入,從不同角度説服秦君。燭之武似乎處處為秦國着想,從而打動了秦君,最後使秦君不僅放棄了攻打鄭國還與鄭國建立了聯盟關係。這是本文的高潮部分,為燭之武説退秦師(板書)

秦國原本是與晉國結盟攻打鄭國的,突然轉了方向,晉國會有什麼樣的反映呢?我們接着看最後一段。同學們齊聲朗讀最後一段。子犯請擊子,預備讀(生讀)

誰來翻譯一下這一段

生:子犯請求攻打秦國,晉文公説:不行,假如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別人的力量,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散亂代替整編,這是不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

大家注意,微,是表否定的假設。如果沒有。因:依靠。武是指在使用武力時應遵守的道義準則,如現在的成語“勝之不武”。去,是離開的意思。現代漢語往、到。比如説我們去外婆家。

晉國軍隊終於撤離(板書)

結語:這件事情到這裏就告一段落了,整個課文我們也學習完了。在課後同學們試着將文中的古今異義詞和一些詞類活用找出來,寫在作業本上交上了。大部分都在課堂上説過,不會很困難。我們下節課再進行總結。

3、 板書設計:

坦言亡鄭--以退為進 一、晉秦圍鄭

亡鄭有害--先示其害 二、臨危受命

舍鄭有益--誘之以利 三、説退秦師

援引歷史--晉不可信 四、晉師撤離

推測未來--晉無所厭

第三課時

1、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把《燭之武退秦師》課文疏通了字詞,理清了文章脈絡,還着重學習了燭之武巧妙地説辭,今天我們一起來領略《左傳》的寫作特點。

2、學習《左傳》寫作特點

.伏筆與照應

這篇課文雖短,但在敍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説是“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説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衝突。“晉軍函陵,秦軍泛南”,為下文燭之武“夜縋而出”,出使並説退秦軍埋下了伏筆。“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波瀾起伏

這篇課文充滿了波瀾,顯得生動活潑。如,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滿以為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於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渺茫。鄭伯的自責,也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再如,秦國退兵後,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係頓時又緊張起來。晉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課文有張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詳略得當

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燭之武是怎樣説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説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後果,只作簡略交代。在燭之武“夜縋而出”的前後,鄭國君臣和百姓是怎樣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消息,秦國君臣又是以怎樣的場面和驕橫態度接待這位即將亡國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從而做到繁簡得當,層次井然。

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會對左傳的藝術特色有更深的理解。

現在我們來總結文中一些重要的字詞句。從同學們交上了的作業看,同學們都做得不錯,(看實際的具體情況)現在我們就一起總結一下。

3.總結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文言句式以及重要的虛詞

1.詞類活用

晉軍函陵 (名詞作動詞,同下文“秦軍”)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使鄭亡,動詞使動用法)

鄰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越國以鄙遠 (鄙,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鄙;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遠 地)

朝濟而夕設版焉 (“朝”、“夕”,名詞活用作時間副詞)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東”、“西”均為方位名詞作狀語;封,名詞活用作動詞,作疆界。)

2.通假字

今老已,無能為也已 (已,通“矣”,語氣詞,”了”)

共其乏困 (共,通“供”)

何厭之有?(厭,通“饜”)

秦伯説 (説,通“悦”)

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

3.古今異義

行李之往來 (行李,古義:出行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義:那人;今義: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 (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5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東道主,古意:東方道路上(招待使節的)主人)

4.文言句式

以其無禮於晉 介詞結構後置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 介詞結構後置

夫晉,何厭之有? 賓語前置,“有何厭”。

是寡人之過也。 判斷句。

(燭之武)辭曰 省略句

敢以(之)煩執事 省略句

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 省略句

(晉)許君焦、瑕 省略句

子亦有(何)不利焉 省略句

5.重要虛詞

1、以

以其無禮於晉 (因為,連詞)

敢以煩執事 (拿,用,介詞)

越國以鄙遠 (表順承,連詞)

焉用亡鄭以陪鄰? (表順承,連詞)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把,介詞)

2、而

今急而求子 (才,連詞,表順承)

夜縋而出 (表修飾,連詞)

若亡鄭而有利於君 (表順承,連詞)

朝濟而夕設版焉。 (錶轉折,連詞)

3、焉

子亦有不利焉。 (語氣詞,表陳述)

焉用亡鄭以陪鄰? (疑問副詞,為什麼)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疑問副詞,怎麼能)

且焉置土石 (疑問代詞,哪裏)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代詞,之)

永之人爭奔走焉 (兼詞,於此)

“之”的意義和用法見課後第三題。

4、其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代詞,指代“行李”)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代詞,指代“那件事”)

失其所與,不知 (代詞,自己的)

吾其還也 (證據助詞,還是,表商量)

5、之

公從之 (代詞,代佚之狐的建議)

是寡人之過也 (的)

行李之往來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何厭之有 (賓語前置,有何厭之)

最新《燭之武退秦師》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積累重點文言詞彙,瞭解文言文的一些重要語法知識。

2、賞析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培養對文言文詞句的語感。

3、學習古人國難當頭時顧全大局不計個人安危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燭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瀾起伏,生動活潑的情節。

2、難點: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瞭解。

教學方法:

朗讀法。

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左傳》

2、學習課文1、2、3段。

3、積累一些文言知識。

4、學習燭之武機敏善辯的外交才能。

上個單元我們學習了現代的一些詩歌,這個單元,我們將學習古代的一些散文。那麼,學習古文,我們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識是什麼呢?通過國中的學習,想必大家都有一定了解。

(板書)文言文所要掌握的知識:

①通假字。

②一詞多義。

③古今異義。

④特殊句式(倒裝句、被字句等)。

⑤實詞和虛詞的使用(使動用法、意動用法、之子的使用等)。

這些就是我們學習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識了。好,下面我們開始上新課。

一、導入

自古中國便有“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兵”之説,在一九五五年也有這樣一個流傳,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説:“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五個師是多少人呢,相當於11萬人,一個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11萬人嗎?今天我們要學的《燭之武退秦師》會告訴我們這個問題的答案。請同學們打開《語文》第一冊第16頁,跟着錄音一起勾出難點字詞。(板書: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二、關於《左傳》

在進入課文之前,我先來帶同們玩一個遊戲(PPT展示內容)。

三、閲讀課文,整體感知。

1、解題:退:使動用法,使-----撤退師:軍隊

2、糾正字音。

函(hán)氾(fán)佚(yì)縋(zhuì)闕(quē)逢(páng)

4、剛剛同學們跟隨視頻錄音讀了一遍課文,請問:課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解析: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隻身前往秦國,説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場戰禍。

那麼,“燭之武退秦師”為什麼要退?怎樣退?退的結果若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燭之武是怎樣退秦師,結果又如何的。

三、課文分析。

(一)講解第一段。

1、譯文:晉文公、秦穆公聯合攻打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理,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南。

2、第一段寫了什麼事情?——秦晉圍鄭

3、秦晉為何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補充背景:

①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重耳過鄭);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退避三舍)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貳於楚也)。

②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都很好(秦晉之好);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

4、重點講解:

①候、伯——指晉文公和秦穆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②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倒裝句)

以,是連詞,表因果關係;

其,代詞,代鄭國

於,是介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對於”。

“於晉”,是古漢語中常見的介賓結構後置,按現代漢語的語序應是:以其於晉無禮。翻譯成現代漢語是: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

“且貳於楚也”句中的“貳”指從屬二主,

“於”是介詞,引出二主之一的“楚”。

貳為數詞動用,翻譯成現代漢語是: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

(提醒學生從翻譯的方面看句子語序的調整,得出本句的介詞結構“於晉”、“於楚”本來應在“無禮”和“貳”的前面,但句子中卻是在它們後面,所以是倒裝結構中的介賓短語後置,也叫狀語後置。)

③晉軍(於)函陵——軍,名詞活用為動詞,駐軍、駐紮。(省略句)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這樣斷句對不對,為什麼這樣斷句呢)”。“軍”是名詞活用作動詞了。同時,也可以明顯的看出秦晉是分駐在兩個地方的,為什麼這樣交代呢?(且看下文)(這為下文埋下了伏筆)。

5、秦晉圍鄭,來勢兇猛,鄭形勢危急,渲染了氣氛。同時,兩事均與晉利害相關,與秦關係不大,秦可以爭取;兩軍分兵駐紮,鄭有機會單獨與秦接觸,為燭説秦埋下伏筆。

(二)講解第二段。

1、譯文:佚之狐對鄭伯説:“國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王,秦軍一定會撤退。”鄭伯聽從了佚之狐的意見。(燭之武)推辭説:“老臣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不能做什麼了。”鄭伯説:“我不能早點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您也有不利啊。”(燭之武)答應了。

2、第二段寫了什麼什麼?——燭之武臨危受命。

3、重點講解:

①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倒裝句,介詞結構後置句,還原後的正常句式應為“佚之狐於鄭伯言曰”;

②辭曰:省略句,補充完整後為“(燭之武)辭曰”;

③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之:助詞,不譯;

④無能為也已——不能做什麼了。無能:不能。已:同“矣”,句末語氣助詞;

⑤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是:這。“也”字表判斷(判斷句)。

4、文中寫了個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對燭之武有足夠的瞭解,但是寫他是為了寫燭之武服務的,燭之武未出場已經引出了讀者的強烈關注。燭之武可以説是壯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滿腹牢騷、滿心委屈,但能以國事為重,深明大義。文中還着力寫了鄭伯,他用於自責,更能以情動人,以誠動人。

(三)、講解第三段

1、燭之武採取了什麼方式去遊説的呢?有沒有效果呢?我們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寫了什麼事情?——智退秦師

2、譯文:

3、重點講清以下詞句:

(1)詞類活用:

亡:動詞的使動用法;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鄙:名詞的意動用法;

封:名詞的意動用法;厚: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薄: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東:名詞活用做狀語;

盟,名詞做動用,釋為訂立盟約。

(2)通假字: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厭:通假字,通“饜”;説:通假字,通“悦”;

闕:通假字,通“缺”或“掘”;

(3)古今異義:

以為:古意:把……當作;今意:認為。

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時帶的包裹。

東道主:古意: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請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異義詞,古意:缺乏的東西;今意:精神不好。

(4)特殊句式: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介詞結構後置,還原後為:若亡鄭而於君有益。

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還原後為:有何厭。

4、燭之武如何退秦師:

(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矣”從這個形式圖中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秦的劣勢。

(2)所以,燭之武一開始就擺正自己的位置,“鄭即知亡矣”,之後,説“若亡......執事”,從形式圖中,也可以看出秦晉圍鄭,受益的就是晉。欲揚先抑,以退為進。(坦言知亡,避其鋭氣:鄭既知亡矣。)

(3)晉強,相對的秦就弱了。闡明利害,動搖秦君。(亡鄭只對晉有利:鄰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滅鄭,會怎麼樣呢“君亦無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誘。(舍鄭會對秦有益:君亦無所害。)

(5)晉國曾經有不講信義的行為,還能相信嗎?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6)(秦——晉——鄭)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經過以上這幾點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燭之武説退秦師的原因(理由):

三個角度——現在、過去、未來。

五個理由:

A、越地難治論

B、亡鄭陪鄰論

C、舍鄭有益論

D、過河拆橋論

E、晉國擴張論

燭之武通過這幾個反面的分析,使得秦王心中開始動搖,我們且看結果如何?

5、説秦的結果是:①秦鄭訂立盟約;②秦國駐兵守鄭。

6、燭之武的遊説藝術:

(1)為對方打算——不暴露遊説目的。燭之武先講明秦晉圍鄭,即使攻下鄭國,秦國亦無大裨益;進而分析晉侯出征目的在於擴張領土,且慾壑難填。一方面使秦伯覺得枉費心機,一方面頓感危機所在。於是,燭之武“一心為秦”地挑撥離間了“秦晉之好”。

(2)用婉言相勸——忠言順耳更利於聽。雖然燭之武年歲已高,但在秦穆公眼前豈敢倚老賣老,婉言以説,“良言一句三冬暖”,秦穆公怎能不愛聽,又怎能不依計行事。

(3)巧施攻心術——先對方之憂而憂。燭之武抓住秦伯擔憂“幫晉滅鄭後反而惹火燒身”之心理,步步深人,層層逼緊,透闢申明圍鄭對秦無任何好處,曉之以害,動之以利,所以得以解鄭國之圍。

7、燭之武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他之所以能説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處處為秦國着想(表面看來),理由充分。這段説辭僅125個字,卻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地道出了秦、晉聯盟的虛偽,亡鄭對秦的不利,晉國的貪得無厭和背信棄義,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題,句句打動對方,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離”。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並且以自己睿智和勇氣為鄭國解除了秦國這一強大的危機。

這節課,我們分析了這篇課文的前面三段,下節課我們再來講解課文的第四段、也就是最後一段,看看晉文公是如何表現出一代霸主的睿智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4段。

2、分析人物形象及其人物描寫的手法。

3、本文寫作的特點。

4、歸納本文的文言虛詞。

一、舊課複習

1、特殊句式的考察。

2、詞類活用的考察。

3、句子翻譯。

二、講解第四段

1、譯文:略

2、第四段講講了什麼?——晉師撤離

3、重點講清以下詞句:

(1)詞類活用:

敝: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2)通假字:

知:通假字,通“智”。

(3)古今異義:

夫人:古意:那個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意:離開;今意:到,往。

(4)特殊句式: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斷句。

4、解析:晉文公是頭腦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不仁”只是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兵攻鄭。“不知”是實質,“知”是理智,是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是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不武”,則是因為勝敗難以預料。所以,説到底,晉的退兵,是“利”字使然。這是一種隱忍不發、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正是晉文公終成霸業的'根本原因。

5、所以故事的結局就是,晉文公毅然撤軍作結,鄭國轉危為安。而這也正是燭之武所想達到的目的。

三、人物形象分析

1、佚之狐:正面:慧眼識才、舉賢、伯樂

反面:狡猾、權臣

(1)找學生讀佚之狐的那句話: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讓學生談對佚之狐的看法。多數學生會説這是個伯樂。那麼請學生思考如下問題:他真的是慧眼識英雄的伯樂嗎?

補充:據史料記載,説服秦伯的初定人選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勸退秦師。但他為什麼自己不去而舉薦了燭之武呢?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隻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説服秦伯誰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惱了秦伯,自己掉了腦袋不算,還可能被牢牢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讓後人指指點點。抬出燭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機率,在成就燭之武的同時自己也落個“伯樂”的美名。所以説他是一條狡猾的狐狸!

(2)通過他的話,我們可知他對燭之武是很瞭解的。那麼既然他知道燭之武這麼能幹,為什麼到現在才舉薦呢?他這是一種什麼心理。——嫉妒、紅眼病。

2、鄭伯:正面:善於納諫、勇於自責、善於言辯

反面:目光短淺、不重視人才、不合格的君主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説説對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學會説鄭伯是一個禮賢下士、從諫如流的君主。)

啟發:是不是還能有別的理解:他平白無故的怎麼禮賢下士起來了呢?——事到臨頭才開始求賢。

(2)、讓學生們品味他的話:“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來幹活,是幫我的忙也是幫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幫忙,對你也沒有好處。話裏含有威脅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晉攻打鄭的原因——當年慢待晉文公,可知鄭伯是個目光短淺又自私的人,如今來求燭之武,也不過是臨時抱佛腳罷了。

3、燭之武:正面: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知難而上,義無反顧的勇士;口若懸河,巧言善辨的辯士

反面:無自薦的“勇氣”、不懂得官場的左右逢源

(1)燭之武能言善辯,才智過人。這樣的人為何老不見用?——當權者不注意選拔人才,有權者的嫉妒。

(2)從文中可看出,他對國家大事瞭解得很透徹。既然燭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麼透徹想幹什麼?

啟發:劉備三顧茅廬見到了諸葛亮,諸葛亮對他暢談天下大勢。可以説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準備。——燭之武也是如此。儘管懷才不遇,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希望。燭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業,他的心始終沒有放棄過“一飛沖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關注着天下形勢,思考着安定天下濟蒼生一逞抱負的路徑。你想,一個小小的“弼馬温”,怎麼對晉國的歷史、對晉國國君的為人那麼清楚,對秦伯的心理、對秦晉之間的恩怨又是如此瞭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情無疑是後人敬仰他們的主要緣由。

(3)這樣一個才華長久沒顯出來的人,當國家有難的時候他還是出來解國家之圍了。

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個鬚髮盡白的老者,夜縋而出時是怎樣的一種情形。當他拄着枴杖走進秦營時又是怎樣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

(4)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5)在國家危難面前,燭之武深明大義、義無返顧;在強秦面前,燭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辯,聰慧機智。他的不計個人得失,處處為鄭國安危着想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義無返顧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都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點呢?——燭之武為何不在“臣之壯也”的時候,也像三百年後的晚生毛遂那樣,大膽地“自贊”於鄭伯的駕前呢?

4、晉文公:正面:理智、審時度勢、雄才大略、隱忍不拔

反面:貪婪

四、人物的寫作特點

1、簡而精;2、曲而達;3、婉而有致

五、寫作特點(以小見大觀《左傳》)

1、情節波瀾起伏。

文章的事件一件連一件,情節是不是平穩發展的呢?——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明確:大軍壓境(十萬火急)——佚之狐薦燭之武(一線生機)——燭之武發牢騷(波瀾)——鄭公平息燭之武的怨氣(轉機)——燭之武出使退敵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議攻秦(出現危機)——晉公再曉之以理(一場虛驚)。

文章有張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2、伏筆和照應。

那麼,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從懸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設置了伏筆和照應

明確:這篇課文雖短,但在敍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説是“以其無禮於晉,且二於楚也”,説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衝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説退秦軍埋下了伏筆。“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3、詳略得當。

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燭之武怎樣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説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後果,只作了簡單的交代。從秦晉圍鄭寫到晉師撤離,在這期間應該説發生了許多事,但作者並未一一羅列,如鄭國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驕橫傲慢地對待這位即將亡國的國家的使臣等,文章隻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選材上注意到了“精”字,詳略得當,從而做到繁而不雜,有始有終,層次井然。

六、歸納

(一)虛詞

1、以

①以其無禮於晉 (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 (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把,介詞)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 (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於君(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錶轉折,連詞)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為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副詞,怎麼能)

4、之

①公從之。(代詞)

②臣之壯也。(置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③是寡人之過也。(助詞,的)

5、其

以其無禮(代詞,鄭國)

肆其西封(代詞,它的)

失其所與(代詞,自己的)

吾其還也(表商量或希望的語氣,還是)

(二)詞類活用

1、名詞做狀語:A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在東邊;在西邊)

B夜縋而出(在晚上,當晚)

2、動詞活用為名詞:A君亦無所害(害處)

B且君嘗為晉君賜矣(恩惠,好處)

3、形容詞活用為名詞:A臣之壯也(壯年)

B越國以鄙遠(遠方,邊遠的方)

C共其乏困(缺少的東西)

D鄰之厚,君之薄也(雄厚、削弱)

4、名詞活用作動詞:A晉軍函陵(駐紮)

B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封,作疆界。)

5、名詞活用作時間副詞:朝濟而夕設版焉 (“朝”、“夕”)

6、使動和意動用法:A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使鄭亡)

B越國以鄙遠(鄙,以……為鄙)

C若不闕秦(使……土地減少)

(三)特殊句式

1、省略句

(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主語)

(晉惠公)許君焦、瑕(主語)

夜縋(燭之武)而出(賓語)

敢以(之)煩執事(賓語)

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氾南(介詞)

2、倒裝句

以其無禮於晉(於晉無禮──介賓短語後置,又叫狀語後置)

且貳於楚也(於楚從屬──同上)

佚之狐言於鄭伯(於鄭伯言──同上)

何厭之有(有何厭──賓語前置)

3、判斷句

是寡人之過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4、通假字

無能為也已(已——矣)

共其乏困(共——供)

秦伯説,與鄭人盟(説——悦)

焉用亡鄭以陪鄰?(陪——倍)

何厭之有?(厭——滿足)

失其所與,不説(説——智)

5、古今異義

①行李之往來。——(行李,古義:出行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義:那人;今義: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最新《燭之武退秦師》教案設計 篇3

【學習目標】

1、欣賞燭之武精彩的論辯藝術。

2、分析燭之武的人物形象。

【學習重難點】學會適當運用論辯技巧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學習過程】

一、奇蹟導入(設計理念:激發閲讀興趣,瞭解人物身份。)

兩個大國圍困一個弱小的國家,合理的結果是什麼?——當然是效果城破國滅啦!可是一夜之間,奇蹟發生了——一個人用他那三寸不爛之舌不僅挽救了自己的國家,還差點讓兩個強敵反目成仇。

孫子兵法雲:“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謀略的正確運用是達到這一境界的重要方面。劉勰的《文心雕龍》評價口才的作用“一言九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一個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百萬之師嗎?今天我們通過學習《燭之武退秦師》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二、複習檢測(設計理念:只有解決字詞的障礙,文字背後的情感、形象才能紛紛站立起來。)

上節課我們已經對一些重點的詞句做了疏通,接下來檢測大家對課文文言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課件展示)

1—3解釋加點詞,4—6翻譯句子。

1、行李之往來古今異義,外交使節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

3、共其乏困缺乏的物資

4、晉軍函陵,秦軍氾南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南。

5、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

6、夫晉,何厭之有晉國,有什麼滿足呢?

三、整體感知(設計理念:掌握情節,理清思路。以活動增趣味,也為下一環節打下基礎。)

1、《左傳》敍事非常利落,本文四個段落就結束了故事。請大家也學一學這種簡練的風格,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各段內容。(課件展示)

圍鄭→受命→退秦→撤圍

秦晉圍鄭臨危受命説退秦師迫晉撤圍

2、易中天品三國,今天我們也來個圖説三國。當時,秦、晉、鄭三國的關係十分複雜,先了解與此文相關的歷史事實,然後我們研究一下三國的位置。

排兵佈陣,運籌帷幄,需要一圖在手,高明的軍事家都是如此。(課件展示)

這是晉秦圍鄭形勢圖,不過三國位置不明,你能根據第三段的某些句子迅速判斷三國的確切位置嗎?

(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晉隔開秦鄭兩國,居於中。

(2)“若(秦)舍鄭以為東道主,(秦)行李之往來,(鄭)共其乏困。”——秦在西,鄭在東。

(3)(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晉居中,東邊是鄭國,西邊是秦國。(課件展示)

3、交代秦晉圍鄭的形勢有何作用?

(晉師出有名,“以其無理於晉”(晉文公逃亡時鄭國沒有以應有的禮遇接待他),“鄭貳於楚”(鄭從屬於晉的同時又從屬於楚);同時從這兩句話就能發現秦國與鄭國並無什麼矛盾,所以折也是見的是“秦伯”而非晉侯的原因。秦既是友情出演,也為圖霸業,沒有共同利益的聯盟,自然是同牀異夢。)為燭之武説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埋下了伏筆。

晉秦聯軍來勢兇猛,兵臨城下,為人物出場鋪墊。所謂“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但分駐兩地,暗示鄭國有機可乘,為下文的成功勸説分化伏筆。

4、我們再來看題目,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訴我們哪些內容?

(1)一人與萬人,力量懸殊,充滿懸念。

(2)核心人物是燭之武:燭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終得不到升官,在鄭國一直擔任“圉正”(yǔ、養馬的長官),大概相當於《西遊記》裏所説的“弼馬温”吧。被舉薦使秦時,已年過七十,鬚髮皆白,身子傴僂,步履蹣跚。——馮夢龍《東周列國演義》(課件展示)

(3)如果在“退”前加上一個修飾語,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巧施反間計、三寸之舌、妙語、説......

燭之武(説)退秦師(板書題目,重點“説”)

四、互動探究

1、燭之武是怎樣勸説秦伯退兵的呢?(誦讀第三段,注意語氣。)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説,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1)開頭一句“夜,縋而出。”為何“夜出”?何為“縋而出”?為何縋而出?(課件展示)

“夜出”躲開晉軍耳目。“縋而出”指用繩子拴着從城牆上往下吊,這三個字讓我們感受到當時鄭國面臨重病圍困,岌岌可危。燭之武在這種形勢下去勸説秦伯,真可謂敢説。(板書:敢説)

(2)燭之武的這段説辭可以分為哪幾層意思?

這段説辭,僅125個字,卻包含了五層意思,①鄭既知亡。(語氣沉着真摯。)欲揚先抑,以退為進;②亡鄭利晉。(語氣平穩、嚴正。)闡明利害,動搖秦君;“鄰之厚,君之薄也。”究竟什麼意思?你懂的!秦晉之間,幾代聯姻,非常友好,留下了“秦晉之好”的佳話,這兩個鄰國的友好關係,在燭之武眼裏卻成了“鄰之厚,君之薄也。”真是赤裸裸的離間,中傷秦晉之好,但也有先見之明,預見了秦晉之爭。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説過: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③存鄭利秦。(語氣高亢、誠懇。)替秦着想,以利相誘;(春秋無義戰!所有的戰爭出發點都為“利”。燭之武抓住了秦伯謀利的心理,口吻比較誠懇。)④回顧過去,晉不講信用。(語氣慷慨激烈。)引史為例,挑撥秦晉;⑤展望未來,晉必將攻秦。勸秦謹慎。(語氣慷慨激烈。)

他的一番説詞(8“君”,6“鄭”),(表面看來)處處為秦着想,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地道出了秦、晉聯盟的虛偽,亡鄭對秦的不利,晉國的貪得無厭和背信棄義,委婉曲折,理由充分,其實呢,句句與鄭無關,句句關鄭興亡。完全是為了保存鄭,秦晉聯盟也有損害,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離”。這體現了燭之武以“利”抓秦伯心理,體現他會説。(板書:會説)

但是如果燭之武這麼説的話會不會達成此行的目的?“您來打我們鄭國真是太不聰明瞭,我們鄭國滅亡了對你有什麼好處?不要傻乎乎被人家利用了,做出這麼蠢的事。如果你不滅掉鄭國,我們鄭國會給你任何你想要的東西,你就行行好,放過我們鄭國吧。”所以燭之武之所以能夠説退秦師,不僅是因為説清了滅鄭、存鄭對秦國的利弊得失,更因為他高超的語言藝術。

簡單品析燭之武的語言藝術:

鄭亡(言於秦)

亡鄭(害於秦)處處言秦,處處為鄭

舍鄭(利於秦)曉以利害

賜晉(負於秦)明則為秦,暗則圖晉

肆晉(闕於秦)

真可謂:三寸巧舌力挽狂瀾息國難,一番善言情蕩衷腸罷干戈。(板書:巧説)

古人對燭之武説辭的評論——

如此辭令,真無一字不妙,無一着不老靠圓密。——魏禧《左傳經世鈔》

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劉勰《文心雕龍》

(3)如此精彩的論辯內容,大家有什麼收穫、心得、體會呢?(同桌之間討論)

(1)説話要講究技巧,委婉含蓄

(2)語言要有感染力和説服力,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3)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抓住對方的心理。

(4)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

【小結】

燭之武出色的“説”理藝術對於古人和今人的處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一)中國有句古話:“伴君如伴虎。”批“龍鱗”,逆“聖聽”,需要大勇與大智,更要懂得説理的藝術。1、鄒忌與齊威王(正面)鄒忌將自身受矇蔽的事情和國家大事用類比和聯想的方式聯繫起來,規勸君王廣開言路,虛心納諫,從而齊王接受了皺忌的進諫。2、觸龍與趙太后(正面)觸龍抓住趙太后愛子、憐子之心,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誘引,動之以情,申明大義,進而解開太后心結。

(二)對於現代人來説,在給別人提意見和建議時,我們要充分尊重被勸説者,注重對方感受,委婉勸説,文明交流。平時與人溝通要做到敢説、會説、巧説,這樣才能説好。

2、燭之武開始還鬧點小情緒,後來才接受任務,這是否有損於人物形象,是本文的瑕疵?

恰恰相反。一直不被器重,懷才不遇,鬧點情緒更顯真性情,人物形象更顯真實。臨危受命,更顯示出他不計前嫌,以大局為重,是位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不避艱險,為國家利義無反顧,是知難而上的勇士;在秦伯面前口若懸河,最終勸説成功,他更是巧言善辯的辯士。

五、當堂反饋

1、有一項關於家庭教育的調查表明,許多家長對孩子説的最多的三句話是:“聽話”、“好好學習”、“沒出息”針對這三句話,請你也寫三句話來勸説這些家長以改變他們的看法。

讓你的孩子在自我探索中享受獨立的樂趣,讓你的孩子在全面發展中提高綜合素養,

讓你的孩子在正面激勵中形成健康的人格。

《左傳》敍事中人物的行動、對話構成了表現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絕少對人物進行外貌、心理等主觀靜態描寫。通過人物在重大歷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現,形象得以完成。——袁行霈《中國文學史》

你最欣賞的是哪一個人物,理由是什麼?

鄭伯——禮賢下士,從諫如流,知錯能改。

佚之狐——識人才的伯樂。有充分洞察力和預見性(側面寫燭之武)

秦伯——以利為重,亦敵亦友,變化難測,政治手腕了得。

晉侯——以利為重,以”不仁”為藉口,沉着應對,有政治家的風度。

燭之武——官微人輕,懷才不遇,臨危受命,不避艱險,深明大義,才智超羣。(一個為紓國難挺身而出的忠臣,一個遠見卓識的傑出的外交家,一個曉理動情的天才式演説家,一個善用矛盾化干戈為玉帛的政治家,一個審時度勢的出色的心理分析大師)

志士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勇士知難而上、義無反顧的勇士

辯士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思考:

1、燭之武能言善辯,才智過人。這樣的人為何老不見用?

2、鄭伯作為當權者做得如何?從中要汲取怎樣的教訓?

3、佚之狐真的是慧眼識英雄的伯樂嗎?他自己為什麼不去説秦而舉薦了燭之武呢?他對

燭之武是很瞭解的,為什麼到現在才舉薦呢?他這是一種什麼心理?

【板書】

敢説會説

\/

燭之武(説)退秦師

/\

巧説説好

圍鄭→受命→退秦→撤圍

秦晉圍鄭臨危受命説退秦師迫晉撤圍

補充:

1、《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是我國第一部詳細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左氏春秋》。因為《左傳》和《公羊傳》《穀梁傳》都是為解説《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

《左傳》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240多年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左傳》描寫人物生動細緻,人物語言富有文學色彩,敍寫戰爭時以記敍戰前準備、戰後論戰為主,略寫戰爭經過,記錄了不少外交辭令、議論、諫説,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

2、燭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終得不到升官,在鄭國一直擔任“圉正”(yǔ、養馬

的長官),大概相當於《西遊記》裏所説的“弼馬温”吧。被舉薦使秦時,已年過七十,鬚髮皆白,身子傴僂,步履蹣跚。——馮夢龍《東周列國演義》

3、背景材料

(1)秦立晉君:公元前651年,晉獻工卒,晉國陷入內亂。晉國大夫裏克殺了晉獻工的庶子夷齊、卓子。並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後又派人迎接獻工次子夷吾。夷吾採納了大臣呂省,卻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以東之地予秦。於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即晉惠公。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君”即秦穆公,“晉君”即晉惠公,“賜”則指“秦立晉君”之事。

(2)惠公背約:公元前650年,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後,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後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這就是文中“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指秦穆公,“許君焦、瑕”則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應予秦河東之地一事。秦晉兩國之間的關係從此出現裂痕。

(3)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後,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於晉”一事。

(4)鄭楚結盟:公元前632年4月,晉楚爭霸中原,戰於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出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於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

最新《燭之武退秦師》教案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培養文言文語感

3、賞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二、過程與方法

1、反覆誦讀,整體感知,理清文章的結構,概括內容

2、鑑賞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寫作技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1、積累文言常用詞,培養文言文語感

2、在學習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礎上,借鑑寫法

教學方法

誦讀、提問、講解、質疑、探究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1、藉助工具書,通讀全文,讀準字音,斷準句子

2、結合註釋,再讀全文,翻譯課文,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及難點(字、詞、句)

3、初步瞭解故事情節,概括段落大意,把握人物形象

4、閲讀相關資料

(1)作家作品《左傳》及其藝術特色

《左傳》的作者,相傳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但由於文獻不足,迄今尚無定論。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詳細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為“十三經”之一。因為《左傳》和《公羊傳》《穀梁傳》都是為解説《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當然,也有人認為《左傳》是一部獨立的自成體系的歷史著作。

《左傳》不僅是我國最早最完備的編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學作品,成為歷代散文的典範。《左傳》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敍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2)背景介紹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向役之三月,鄭伯如楚致其師”)。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為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後發動了這次戰爭。

晉國為什麼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通讀課文

範讀正音,注重重點字的讀音,句子的點讀

學生齊讀一次

三、疏通文意,落實實詞、虛詞、語法等文言基礎知識

1、讓學生讀第一段

明確重點字詞:貳、軍

句子:以其無禮於晉

2、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二段,教師提問題

學生回答、點評,明確重點詞、句子

3、集體朗讀第三段,教師講解,引導背誦

實詞:鄙、厭、説等略

4、學生朗讀第四段,師生共同疏通文意,落實文言知識

5、指導學生誦讀全文,增強語感,進一步熟悉課文,試着背誦

四、佈置作業

1、熟讀、背誦、翻譯全文,歸納語言現象

2、完成“研討與練習”一、二題

3、積累文言知識

4、把握故事情節,注意人物語言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分析導入

英國政治家帕默斯頓曾經説過這樣的話:“我們沒有永

恆的盟友,也沒有永恆的仇敵,只有永恆的利益。”此語用來詮釋

這篇課文的內涵及其恰當。

二、理清故事情節,進行整體把握

第一段:秦晉圍鄭(指出圍鄭的原因)

第二段:臨危授命

討論探究

1、佚之狐的話對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參考答案:側面表現燭之武的才能

2、鄭伯是如何説服燭之武的?(學生作答)

第三段:説退秦師

分組討論探究:燭之武為什麼能説退秦師?

明確:這篇文章對燭之武的善於辭令,寫得極為出色。他去説服秦伯,雖然目的是求和,但決不露出一點乞憐相。他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頭頭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説辭裏處處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誠服,不僅答應退兵,而且助鄭防晉。

(1)處處為秦着想。

首先,燭之武開門見山説:“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承認鄭國已處於危亡的地步。但作為鄭大夫的燭之武卻沒有半句為鄭國乞求的話,相反,卻以“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來表明為秦着想的立場。先分析了“越國以鄙遠”的難處,接着談了亡鄭實際上是增加了別國(晉)的土地,擴展了別國的勢力,而鄰國勢力的增強就意味着秦國勢力的削弱。接下來又分析了存鄭對秦有益無害:“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動心。

(2)充分利用秦晉的矛盾。

正當秦伯在考慮滅鄭、存鄭對自己的利害關係時,燭之武充分利用這一契機,進一步為秦君分析:“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晉之間的離間雙方。這番話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燭之武又把話題引向未來,預言晉國此後的動向:“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將焉取之?”指出晉國貪得無厭,滅鄭之後,必將進而侵犯秦國,秦晉的矛盾將進一步尖鋭化。由於晉國當時已成為中原霸主,秦伯對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燭之武的這篇説辭戳到了他的痛處,終於促使他下定決心,改變主意,退兵助鄭退晉。

第四段:迫晉退兵

三、在把握文本的基礎上,分析討論燭之武人物形象的寫作技巧,分組討論、探究、提問、總結

燭之武的形象:(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四、拓展思考

學生聯繫全文,概括本文寫作上的特點

明確:

(1)伏筆與照應

(2)波瀾起伏

(3)詳略得當

五、課堂小結(學生總結)

六、作業

結合本文的敍事方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任選一個角度,寫一篇記敍文,字數不限。

板書設計

情節發展:秦晉圍鄭臨危授命説退秦師晉軍撤離

寫作特點:伏筆與照應詳略得當波瀾起伏人物形象栩

最新《燭之武退秦師》教案設計 篇5

教學重點:因聲求氣,通過誦讀把握文章的人物形象,抓住左傳筆法的神韻。

教學難點:誦讀,推究人物心理狀態和情感表達。

教學過程:

一、導入:秦晉之好: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他的夫人是晉獻公的女兒;晉獻公的兒子晉文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他的夫人文嬴,是秦穆公的女兒。由於春秋時期秦、晉兩國世為婚姻,後人稱兩家聯姻,就叫“互結秦晉”,或稱為“秦晉之好”。

二、説背景

1、春秋形勢圖

2、結合課文第一段,學生梳理背景。

時間:九月甲午

事件:晉秦圍趙

原因: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部署: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三、文言學習誦讀法介紹:因聲求氣

1、古人論述朗讀在學習中的重要性: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宋朱熹

“大抵學古文者,必要放聲疾讀,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終身作外行也”清姚鼐《尺牘》。

“如《四書》、《詩》、《書》、《易經》、《左傳》、《昭明文選》,李、杜、韓、蘇之詩,韓、歐、曾、王之文,非高聲朗讀則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趣。二者並進,使古人之聲調拂拂然若與我之喉舌相習,則下筆時必有句調湊赴腕下,自覺琅琅可誦矣”清曾國藩《家訓》

2、氣:

含義之一:指作者發話的口氣聲氣,遣詞造句的特點;作品裏一個個人物説話的口吻。

含義之二:情緒和感情態度、思想、氣質等。

四、三步誦讀法:首正其音,次通其意,再求其氣。

1、齊讀全文,正音、掌握節奏

共gōng通“供”説yuè通“悦”知zhì通“智”

縋zhuì闕quē逢páng孫

2、通其意,誦讀,用一個字概括各個人物之間的關係。

五、求其氣

1、用經典論述引出《左傳》特色,點明本文學習重點:通過個性化語言揣摩人物。

“《左傳》敍事中人物的行動、對話構成了表現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絕少對人物進行外貌、心理等主觀靜態描寫。通過人物在重大歷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現,形象得以完成。”袁行霈《中國文學史》

2、學生三人一組分別揣摩佚之狐、燭之武、鄭文公語言中的語氣、感情。

(1)“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2)學生誦讀,點評

(3)三個句子裏分別寄寓的感情:

於國事之憂心焦慮(“危”),對燭之武的信任(“必”);才不能用,牢騷滿腹(“也”“猶”、“矣”、“也已”);真切自責,指明利害(“是,過”、“不利焉”)

3、誦讀、研討燭之武説退秦穆公的一段話

(1)投影古人總體評價燭之武言辭的評論

如此辭令,真無一字不妙,無一着不老靠圓密。春秋時祖此者甚多,此不特千古辭命之祖,亦千古處難濟變之師也。拜服,拜服!【明】魏禧《左傳經世鈔》卷四

退秦詞令,勢透機圓。【清】浦起龍《古文眉詮》卷三

燭之武為國起見,説秦之詞,句句悚動,有回天之力。其中無限層折,猶短兵接戰,轉鬥無前,不慮秦伯不落其彀中也。【清】林雲銘《古文析義》卷一

(2)依據“無限層折”説,學生誦讀本段,討論本段究竟有幾層意思。(在賞析中解決重要字詞)

明確:第一層:內容上講鄭國必亡,語氣上則體現以退為進的沉着真摯;

第二層:內容上講亡鄭利晉,語氣上則顯出平穩、嚴正;

第三層:內容上講存鄭利秦,語氣上則體現高亢、誠懇;

第四層:內容上挑撥離間秦晉關係,語氣上則顯得慷慨激烈。

(3)引前人具體分析燭之武言辭的評論印證本段的絕妙

篇中前段寫亡鄭乃以陪晉,後段寫亡鄭即以亡秦,中間引晉背秦一證,思之毛骨俱竦。宜乎秦伯之不但去鄭,而且戍鄭也。【清】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卷一

得勢全在秦、晉圍鄭,鄭既知亡二語,先令人氣平了一半;以後紆徐曲折,言言刺入秦伯心窩裏去。詞令之妙,一至於此!其悦而且戍也,固宜。【清】過琪《古文評註全集》卷一

皆從利害上立言,反反覆覆,似深為秦籌者,委婉入情,令人自為心折,極辭令妙品。

【清】餘誠《古文釋義新編》卷二

4、誦讀、賞析晉文公的一段話

(1)“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

(2)藉助“仁”、“知”、“武”三字賞析晉文公形象

明確:在秦軍改而幫助鄭國時,晉文公表現出了清醒的認識和理智的判斷,(知恩能報求仁義、維持盟國展智慧、戰未必勝見謀略),因而語氣上應當讀出晉文公英明睿智的沉穩自如。

六、拓展遷移:(運用對對聯的方式總結人物形象)

1、古人言“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燭之武所言所行是也。誦讀課文,結合文中各個人物的性格、行事,仿照例句自己擬一副對聯。

如:鄭文公誠心悔前過佚之狐慧眼薦英才秦穆公度勢盟鄭

燭之武大義縋虎穴燭之武巧言退秦師晉文侯審時班師

2、“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孫子兵法謀攻》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小結:哲人説:讀史使人明智。那麼學完《燭之武退秦師》,我們又懂得了什麼智慧呢?我想,一是告訴我們外交言辭的重要性,也就是如何説服別人,如孫子所説“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二是明白在國家大義面前,我們應該有“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正氣磅礴。

最新《燭之武退秦師》教案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古文句讀能力、概括能力和通假字的準確識別運用。

2、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説理透闢,善於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

3、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4、瞭解燭之武説服秦伯的方法——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通過工具書和課文註釋疏通課文內容。

2、燭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3、波瀾起伏,生動活潑的情節。

【教學難點】

1、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瞭解。

2、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方法】

導讀法、朗讀教學法、圈點勾畫法、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輔助手段:多媒體教學。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1、課文導入

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古代的記敍文,在我國古典文學的歷史長河裏,史傳散文是顆非常璀璨的明珠,國中我們學習過《曹劌論戰》,還記得選自哪部史書嗎?(《左傳》),關於《左傳》還記得多少知識呢?(請同學們回顧),同學們,“傳”是什麼意思?是“註解、註釋”,《左傳》、《公羊傳》和《榖樑傳》都是為了解釋《春秋》而作,合稱“春秋三傳”。《左傳》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還是先秦優秀的散文著作,為後世的敍事文學樹立典範,今天,我們再來學一篇選自《左傳》的文章,大家來看標題。

2、標題釋義

“燭之武退秦師”中“師”的意思是什麼?“軍隊”,意思是“燭之武試秦軍退兵”。假如只是一份報紙的標題,同學們腦海中會想到哪些問題?

預設:

(1)為什麼要退兵

(2)怎麼退

(3)誰是燭之武

(4)結局怎樣

大家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課前已經佈置預習了,通過課文來了解這整體的事件,誰來給大家讀一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對節奏、讀出語感。

3、整體感知

(1)、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用三句話交代。

秦晉圍鄭,鄭伯讓燭之武勸退,燭之武做到了嗎?燭之武智退秦師,化解戰火。下面請同學們一起來讀遍課文。

(2)、秦晉為什麼要圍鄭?從文中找一個句子回答。

“以其無禮於晉”這其中將了一個什麼故事?什麼叫“且貳於楚也”?

重耳(晉文公)逃亡的過程中,鄭國國君沒有禮遇他。在城濮之戰的時候,鄭國先想出兵幫助楚國,後有想歸附晉國,這叫“貳於楚也”。

(3)、鄭國得罪了晉國,那秦國為什麼也要出兵呢?從文中找到依據。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暇,朝濟而夕設版焉”

①秦晉之好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春秋無義戰

4、段落掌握和釋義

(1)第一段

①請大家齊讀第一段,短短25個字,交代了什麼內容。

②兩國分兵駐紮,有何用意?

③重點詞語:“軍”作動詞“駐軍”,虛詞“於”當“對”之意。

(2)第二段

①重點詞語和句式:“佚之狐言於鄭伯曰”是什麼句式?

“子”為尊稱

“辭”為“推辭”

②請同學概括第二段主要內容。

③為什麼先寫燭之武推辭,而不是一開始就“許之”,這在寫法上有什麼作用?

(補充)《東周列國志》介紹燭之武

A、到70歲才被舉薦,心理沒有抱怨,這樣更顯人物真實。

B、在國家危難面前,燭之武放下心中抱怨,體現燭之武身上深明大義的美德。

(3)第三段

①請同學朗讀,本段重點寫燭之武的外交辭令。

②重點詞語和句式:“夜”名詞作狀語、“亡”使動用法、“敢”為謙詞

③燭之武為什麼能夠説服秦國,秦國為什麼能夠接受他的建議,他用了哪些事實和事例使得秦心悦誠服地退軍了。

“鄰之厚,君之薄也”

從地理角度

“舍鄭益秦”

從歷史角度晉而無信

從邏輯角度晉貪而無厭

④燭之武從三個角度、四個層面來説服秦伯,秦國所以接受,除了思路之外,在語言表達上有什麼技巧?

(4)第四段

為什麼要交代這段內容,對故事發展有什麼作用?

5、文章特點

這篇文章在敍事上有什麼特點?(波瀾、詳略得當、精煉)

6、探究思考

(1)由本文及《曹劌論戰》的寫作特點看《左傳》的敍事藝術。

(2)以今天的理念來審視“燭之武退秦師”這一歷史事件,你從中得到的哪些啟示?

7、課後作業

(1)歸納整理文中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和文言句式。

(2)拓展閲讀《重耳之亡》和《殽之戰》

【板書設計】

危在旦夕秦晉圍鄭

臨危受命

燭之武夜縋而出秦軍乃還

智説秦軍

轉危為安晉亦去之

最新《燭之武退秦師》教案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説理透闢,善於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 2.掌握文章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

(二)能力目標

1.訓練學生古文句讀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準確識別運用

(三)情感目標

1.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2.瞭解燭之武説服秦伯的方法——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燭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瀾起伏,生動活潑的情節。

難點: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瞭解。

解決辦法

1.注意與已有知識聯繫,國中已學過《曹劌論戰》,對《左傳》有了一些瞭解,要在此基礎上有所拓展。要使學生有意識地關注《左傳》在先秦文學史上的地位,並自己參看有關書籍。

2.引導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瞭解。

課時安排

3課時

學生活動

1.課前預習。

(1)藉助工具書,通讀原文。

(2)參考有關資料,對《左傳》在先秦文學史中的地位及《左傳》的語言特色有所瞭解。

(3)初步瞭解故事情節,特別注意對燭之武這個中心人物的把握。

(4)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及難點。

2.課內採用講析與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疏通課文,把握課文的結構。

2.瞭解背景知識,作家、作品。

二、整體感知

1.解題

本文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記公元前630年鄭國燭之武利用秦、晉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説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説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衞鄭國,迫使晉國不得不撤兵,從而消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隻身説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了他深明大義和捍衞國家主權的使命感,以及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2.時代背景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導致事情發生的原因有二點。其一,鄭國曾二次得罪過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跑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時晉、楚之戰中,鄭國出兵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告終。後鄭國雖然即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鄭伯甚至與晉侯“盈于衡雍”,但最終沒有感化晉國。其二,晉秦兩國聯合圍攻鄭國,是因為晉秦都要爭奪霸權,均需要向外擴張,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自然要尋找這樣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所以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3.主要人物介紹

燭之武是中心人物。雖然“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滿腹的委屈和牢騷,但在國難當頭,深明大義,以捍衞國家主權的使命感隻身赴敵營,以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鄭國的危機。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説服了秦伯,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識英雄的伯樂。“若使燭之武見秦軍,師必退”,説明佚之狐對燭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夠的瞭解,對鄭、秦、晉三國的形勢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預見性。

鄭伯,勇於自責者。當鄭國所處危險境地,需燭之武退秦師時,燭之武卻流露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的滿腹委屈與牢騷。面對此,鄭伯先是“是寡人之過也”以自責,從諫如流,情真意切,並欲揚先抑,設想假如鄭國滅亡的話,對燭之武也無好處,這種透徹的分析,誠意的表白,終於感動了燭之武,使之臨危受命,義無反顧赴敵營。

4.本文學習的知識點

(1)熟悉課文,達到背誦。特別注意把握課文的支撐句:

①秦、晉圍鄭,……且貳於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還也。

(2)準確分辨一詞多義。如若、論、辭、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説——悦;知——智;

(4)正確把握詞類活用詞。如:鄙、東、西、敝、軍等。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預習課文

(1)通讀全文,作必要的閲讀標記,查閲工具書,自行疏通課文。

(2)標出課文的結構層次。

(3)瞭解《左傳》在先秦文學史中的地位,及《左傳》的語言特色。

2.學生討論,教師小結。

討論題:

(1)燭之武不拘形象從哪些情節中可以看出?

(2)從本文的寫作特點中,看《左傳》文學的價值。

關於燭之武的人物形象:在第二部分中“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暗寫燭之武在年輕時並沒有得到重用;“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流露出他滿腹的委曲和牢騷。這一情節的描寫,使在鄭國危於旦夕之際,鄭伯由於佚之狐的推薦看到的一線希望又趨渺茫。鄭伯用自責化解了燭之武的不滿,使他隻身卦秦。文章在有張有弛,曲折有致中顯示燭之武不計個人得失,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愛國精神。

再有,在燭之武説退秦師的第三部分中,説理透闢,文章的主旨,決定了文章必須着意描寫人物語言,使辭令引人入勝。陳辭先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説話“秦、晉圍鄭,鄭既知之矣。”再説明亡鄭只對晉國有利,對秦國有害無益。

第三部分,燭之武説退秦師。

燭之武首先向秦穆公承認鄭國處在危亡的境地,把這件事放在一邊不再談。然後一面説明秦國滅鄭則無益而有害,舍鄭則有益而無害。一面舉出事例,説明晉國不可信賴,秦國不應與晉國共事,晉國得到鄭國,必將進而損害秦國。燭之武利用秦、晉兩國的矛盾,根據事理和事實,把秦滅鄭和秦與晉共事的害處分析得十分透徹,終於説得秦穆公不僅撤兵回國,而且留下一部分人助鄭防禦晉。

第四部分,晉師撤離鄭國。

當晉國的監軍秦國成為鄭國的盟友後,晉侯毅然撤軍。説幫伯而退晉師正是燭之武所要達到的目的。

三、總結、擴展

本文是一篇記述古人辭令的散文。鄭國被晉、泰兩個大國的軍隊所包圍,國家危在旦夕,燭之武奉命説退秦軍。他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一番説辭,使説服了秦君。撤出圍鄭的軍隊,並派兵助鄭國防守,致使晉軍不得已撤退,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這篇文章,讚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去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侯國之間鬥爭的複雜性。

這篇文章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記公元前630年鄭國利用秦、晉矛盾,説退秦國圍鄭之師,瓦解秦、晉聯盟,保住了鄭國的歷史事實。

《左傳》的文學價值很高,作者善於突出事物的重要環節,善於用簡潔的語句寫出複雜紛繁的過程。《左傳》對戰爭的描寫尤為出色,它注意從政治上分析各方力量,寫出戰爭的性質和起因,並由此在開始便預示出戰事的勝負。在敍述交戰過程時則詳略有致,曲折生動,形象逼真。《左傳》還善於用精煉的筆墨刻畫出人物的細緻動作和內心活動,使人物躍然紙上。《左傳》中有許多外交辭令也很出色。這些對後代的文學,特別是對敍事、議論的文字影響甚大。

本文燭之武的話雖系外交辭令,但説得透徹在理,實事求是,層層深入,簡明得體,令人信服。與戰國時代縱橫家的危言聳聽是不一樣的。《左傳》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這些複雜曲折的意思記載得十分清楚,這種精煉的文筆很值得學習。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在波瀾起伏,生動活潑的情節中,把握人物的不同性格特點,把握説理透闢,善於辭令的語言特點。

二、整體感知

本文情節充滿了波瀾,起伏跌宕。雖是一篇説理性的文章,但毫無呆板之意。人物就是在這樣的情節中展示不同的性格,外交辭令,敍事描寫各盡其妙。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複述故事情節

2.導入新課

(1)從國中已經學習的《曹劌論戰》引發拓展,明確《左傳》在先秦文學史上的地位,提出本課要求,對《左傳》的語言特點要有所瞭解。

(2)作家、作品介紹。

(3)時代背景介紹。

(4)進入課文內容的討論。

提問:

全文中心寫了件什麼事?故事情節是怎樣展開的?

(參考答案)

全文以燭之武説退秦軍為中心。全文故事情節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秦、晉圍鄭,既點出了戰事爆發的原因,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又為下文“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第二部分,燭之武臨危受命。鄭國君決定通過外交途徑來解除危機,佚之狐向鄭伯推薦了燭之武。鄭伯自責,情真意切感動燭之武,燭之武以國家利益為重,決定隻身見秦伯。進而闡述保存鄭國,對秦的好處,利用秦晉的矛盾,指出晉國的貪得無厭,滅鄭之後必然要進犯秦國,使秦國意識到與鄭訂閲盟約不助鄭的危險。終於達到秦鄭為盟有的結果。

燭之武奉命説秦,完全是為了鄭國的利益。但在説辭中表現的則是處處為秦國着想。使秦君易於接受。一個面臨亡國之危的小國使臣,面對強大國家的君主,不卑不亢,從容辭令,語言分寸,恰到好處,可見語言藝術達到的水平。

關於從本文的寫作特點,看《左傳》的文學價值。

本文突出的寫作特點有二。其一,波瀾起伏跌宕有序的情節展示。其二,説理透闢,善於辭令的語言。從這些特點中,我們可以看到《左傳》較高的文學價值。左傳寫了400多次軍事行動,著名的大戰如城濮之戰、殽之戰、邲之戰、鞌之戰、鄢陵之戰等都寫得非常出色。《左傳》寫戰爭,是放在大國爭霸的背景下來展開的,把描寫的重點放在戰爭的性質和起因、戰前的策劃和戰後的影響等上,對戰場的正面交鋒則採用略寫。這樣寫既寫出了某種歷史的必然,也有利於刻畫人物。《左傳》寫戰爭也非常注意謀篇佈局,情節曲折細緻,文章波瀾起伏,跌宕多姿。有時在緊張的氣氛中穿插一些生動有趣的情節,使文氣優遊不迫,搖曳多姿。

《左傳》是編年體的史書,但在文學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它善於刻畫人物,往往通過人物的語言和行動表現人物鮮明的個性,如鄭莊公的陰險虛偽、老謀深算。而且隨着歷史事件的進展,也寫出了人物性格的發展,如晉文公的成長就是。《左傳》中描寫的人物,形象生動,性格鮮明,善良正直或險惡邪僻,無不惟妙惟肖,宛如明鏡照物,妍媸畢露。語言生動活潑,簡潔精妙,達到着墨少而寓意繁的效果。《左傳》作為一部記載春秋時期歷史的史書,既寫了各國之間的交兵,也寫了各國之間的外事來往。在寫外事交往中,人物極擅外交辭令。《殽之戰》弦高巧遇秦軍的那段講話,名為犒師,實為警告,迫使秦軍不敢輕舉妄動;孟明歸國前明明是表示改日必將興師報仇,卻説“將報君賜”。有理有節、機智橫生,往往使敵國折服。它語言簡潔,敍事生動,而又變化萬千。這一切,都顯示了它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左傳》無論對後代的史學或文學,都有極大的影響。在史學上,司馬遷繼承並發展了《左傳》的優良傳統,寫成了文史兼優的《史記》。司馬光以《左傳》為法,寫出了著名的《資治通鑑》等。在文學上,《左傳》對後代散文影響尤大,很多散文家都把《左傳》視為文章的楷模。尤其唐宋以後,古文家取法先秦,多摹《左傳》。小説家、戲劇家都從《左傳》吸收營養,並從中吸取創作的素材。

第三課時

一、明確目標

總結全文,歸納文言知識,擴展知識。

二、整體感知文從秦、晉聯合出兵圍鄭起,到秦、晉分別撤軍離鄭止,情節緊湊完整、波瀾起伏,記敍簡潔,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學習本文,就要着重領會以下幾點:

1.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

2.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設計。

3.有關古漢語常識。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目標完成過程

以訓練式,分類歸納有關古漢語常識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給。句意是:秦國的外交使臣經過鄭國,鄭國可以供給他們所缺少的物資糧秣等物。)

(2)秦伯説。(説,同“悦”。句意是:秦穆公聽了很高興。)

(3)失其所與,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國,不是聰明。)

2.古今異義詞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個代詞“夫”與名詞“人”表達:“那個人”之意。今常為一詞,尊稱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離開。今常用於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或過去的時間。)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於出門時所帶的包裹、箱子、網籃等。句意是:秦國的外交人員經過鄭國,鄭國可以供給他們缺少的資糧。)

3.一詞多義

(1)既東封鄭(做疆界,動詞) (2)肆其封(疆界,名詞)

(1)唯君圖之(代詞,指闕秦以利晉)

(2)子犯請擊之(代詞,代秦軍)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詞“的”)

(4)燭之燭(介於姓、名之間的助詞)

(5)臣之壯也(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1)君知其難也(他的,代詞)

(2)吾其還也(表希望的語氣副詞)

(3)以其無禮(鄭國,代同)

(1)敢以煩執事(拿,介詞)

(2)以亂易整(用,介詞)

(3)以其無禮(因,介詞)

4.詞類活用

越國以鄙遠。(鄙,名詞作動詞,作為邊邑。句意是,越過別國而以遠處地方為自己的邊邑。)

既東封鄭。(東,方位名詞作狀語,向東面。句意是,既然晉國把鄭國作為東西的疆界。)

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詞作定語,向西面。句意是:擴展它西面的疆界。)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詞作動詞,損害。句意是: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傷害他。)

晉軍函陵。(軍,名詞作動詞,駐紮。句意是:晉軍屯駐在函陵。)

5.古漢語句式

(1)判斷句

鄰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斷。句意是:鄰國的勢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國的勢力削弱了。)

以亂易整,不武。(否定判斷句。句意是:用自相沖突改變步調一致,不是威武。)

(2)倒裝句

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句意是:晉國哪有滿足的時候。)

佚之狐言於鄭伯。(介詞結構後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對鄭文公説。)

(3)省略句

許之。(省略主語“燭之武”。句意是:燭之武應許了他。)

敢以煩執事。(“以”後省略了賓語“之”〈代亡鄭的事〉。句意是:請拿此事麻煩您的左右。)

總結、擴展

正確把握文言文的文意,並正確進行分析評價,就要掌握評價文意的方法和技巧。這是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瞭解文章的歷史背景,這對準確地理解,分析和評價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瞭解作者生平及概況,正確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如作品的思想內容。才能做出正確的分析和評價。

3.從內容到結構對文章進行整體把握,這是進行分析評價的基礎。對記敍性的文章,要重點搞清人物、事件,前因與後果,記敍與議論;對議論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觀點,正確理解觀點與材料的關係。

4.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具體地歷史地,實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義。

如此,我們才能正確把握文意,並準確進行分析評價。

最新《燭之武退秦師》教案設計 篇8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左傳》及有關文學常識。

2、燭之武形象分析。

3、燭之武如何退秦師。

4、歸納整理文言文常見字詞、句式。

過程與方法

1、問題式。以問題層層推進,梳理故事情節。

2、探究式。燭之武退秦師原因及現實影響力。

3、對比式。燭之武、鄒忌、魏徵、觸龍等説話藝術之對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習燭之武臨危授命,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2、通過燭之武的説話藝術,學會如何與人交流、溝通。

教學重難點:

1、燭之武如何勸退秦師。

2、燭之武的説話藝術帶給我們的啟示。

3、重點文言詞語及句式。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左傳》及有關文學常識。

2、相關故事背景。

3、梳理故事情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秦王威風八面的朝堂,藺相如輕啟三寸不爛之舌,挫敗秦王奪璧的陰謀,使寶璧平安歸趙;在羣儒脣槍舌劍的進攻面前,諸葛亮輕動三寸不爛之舌,折服東吳的飽學之士,使孫劉迅速結盟;在鄭國危如累卵之際,老邁的燭之武輕搖三寸不爛之舌,虎狼之師不擊自退,鐵桶之圍不攻自破。

燭之武在劍拔弩張的敵對情勢下,是如何説服秦伯不僅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護鄭國的呢?帶着這個疑問,我們一同走進《燭之武退秦師》。

巧設懸念,利用閲讀期待,激發學生急於閲讀課文的慾望。

二、瞭解《左傳》

《左傳》我國第一部敍事詳細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訂的魯史《春秋》編次,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240多年間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秀的散文著作。《左傳》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外交辭令,記事條理清楚,詳略得當;寫人簡潔生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歷代散文的典範。

《左傳》別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

《春秋》三傳 (解説《春秋》) 《左傳》《公羊傳》《谷粱傳》

三、推進新課

該環節主要是疏通情節,在文中尋找關鍵句,由學生自主完成。

(一)燭之武如何退秦師的?

明確:①欲揚先抑,以退為進。(鄭知之矣)

②闡明利害,動搖秦君。(鄰之厚,君之薄也)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誘。(君亦無所害)

④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⑤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文言句式及詞語

①鄰之厚,君之薄也。

②敢以煩執事。

③焉用亡鄭以陪鄰?

④何厭之有?

⑤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分組朗讀第三段。

(二)燭之武為什麼要退秦師?(齊讀第一自然段,然後由學生回答。)

①以其無禮於晉。

②且貳於楚也。

補充故事背景: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鄭國做了兩件對不起晉國的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楚國大敗。

(三)燭之武退秦師的結果如何?

①秦伯説,與鄭人盟。

②乃還。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吾其還也。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四)齊讀一、三、四段。

以上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從誦讀和尋找關鍵句中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文章脈絡線索。

四、結束新課

對照板書,回憶故事情節。一、三、四段讀熟。

五、佈置作業

1、背誦一、三、四段。

2、整理文言詞語及句式。

板書設計

①欲揚先抑,以退為進。

②闡明利害,動搖秦君。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誘。

④引史為例,挑撥秦晉。

⑤推測未來,勸秦謹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複習上堂課內容,並歸納總結文言詞語及句式。

2、分析燭之武形象,並延伸討論説話藝術的現實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以燭之武“ 怎麼退——為什麼退——退的結果”三個問題引出文章相關語句,

再次熟悉情節。並歸納一些詞語用法及賓語後置句。

敢以煩執事。

焉用亡鄭以陪鄰?

以越國以鄙遠。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鄰之厚,君之薄也。

之何厭之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焉用亡鄭以陪鄰。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焉且焉置土石。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賓語前置句

何厭之有?(“之”提賓標誌詞)

①何陋之有?

②蓮之愛,陶後鮮有聞。

③菊之愛,同予者何人?

④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二、推進新課(從文本出發,逐步引進社會和人生。)

(一)朗讀第二段,思考:

燭之武究竟何許人也?(學生探討,分析其個性化及愛國情懷)

①佚之狐:“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側面描寫)

②(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語言描寫)

③(燭之武)許之。

④(燭之武)夜縋而出。(動作描寫)

明確:①才華橫溢、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②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

③不卑不亢、機智善辯的辯士、外交家。

(二)燭之武為什麼會成功?

①燭之武——委婉,抓住對方心理。

②佚之狐——慧眼識英雄的伯樂。

③鄭君——善於納諫、勇於自責。

最新《燭之武退秦師》教案設計 篇9

【教學目的】

1、瞭解《左傳》常識,在文中揣摩其特色

2、理順課文思路,有感情地熟讀、背誦

3、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燭之武、佚之狐和鄭伯)

4、積累重要的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提高文言閲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賞析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理解燭之武的説服藝術

【教學方法】

讀議講練法,在朗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問題,老師在其中點

撥、總結,最後以一定練習鞏固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介紹相關背景

2、認識《左傳》

3、整體感知,研讀故事的一、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春秋五霸”談到大小諸侯間的“春秋無義戰”。晉文公、秦穆公結成軍事同盟,聯合攻打鄭國,大軍壓境,鄭國會有什麼反應呢?不能束手就擒,在這個緊要關頭,英雄出現了,他是誰呢?

二、學生自主閲讀課文,整體感知,依據題目瞭解故事梗概。

討論明確: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隻身前往秦國,説服秦君,免去一場戰禍。(結合秦晉圍鄭的相關背景)

三、《左傳》

司馬遷認為是春秋時代魯國盲人史官左丘明所着。《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而又完整的編年體史書。以記事為綱,時間為序,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後人評:文字若雲月,高深若山海)。以前學過的有散文《曹劌論戰》。

四、老師範讀,學生自主解決字音、斷句。

函(hán)泛(fàn)佚(yì)縋(zhuì)

闕(quē)朝(zhāo)逢(páng)杞(qǐ)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五、請一學生讀(字音、斷句)

六、學生齊讀(把握感情,疏通思路)

七、第一自然段

1、誦讀提示:“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語速較慢,晉/軍/函陵,秦/軍/泛南(齊讀)

2、用原話回答秦晉圍鄭的原因

明確:無禮於晉,且貳於楚

3、秦晉圍鄭,鄭國的形勢怎樣?

明確:危在旦夕,國運懸於一線

(找一學生讀)

八、第二自然段

1、誦讀提示:

“國危矣”讀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要讀得堅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讀得要低沉。鄭伯的話要讀得心平氣和,沒有絲毫的不滿。

(找一學生讀)

2、面對國難,鄭國的君臣如何應對?

明確:①佚之狐出謀劃策,力薦燭之武

②鄭伯從諫如流,感動了燭之武

③燭之武面對鄭伯的誠意,深明大義

(齊讀)

九、小結

主人公燭之武在佚之狐的推薦下,不計前嫌,以國家利益為重,夜訪秦營,勸説秦伯退軍,表現他的大智大勇,體現了一個“大丈夫”的形象。人老心未老,是曹操筆下的老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背誦課文

2、理解燭之武的愛國精神

3、研讀課文的三、四自然段

一、導入:檢查學生背誦情況,大家集體背誦。

燭之武不費鄭國的一兵一卒,靠着自己的能言善辯説服秦伯,瓦解秦晉軍事同盟。那麼燭之武是怎樣勸説秦伯,退了秦軍的呢?今天我們就要深入其中,探個究竟。

二、第三自然段

1、誦讀提示:從“秦晉圍鄭”開始到“君亦無所害”。要讀得平穩,不卑不亢,到揭露晉國的貪婪和出爾反爾時,毫不留情的批評帶有憤激之情。

2、請一學生讀(揣摩)

3、理出燭之武説服秦伯的思路?他是站在誰的立場上的?

明確:先秦後晉,秦:一利一害;晉:貪得無厭。站在處處為秦國考慮,時時替秦國着想的立場上的。

4、燭之武成功了嗎?他用了什麼方法成功的?

明確:成功了,秦伯高興地與鄭國結盟,班師回朝。以子之

矛攻子之盾。

從地理角度上看,越國鄙遠,只能是亡鄭賠鄰。

從邏輯角度上看,舍鄭為主,供行李往來乏困。

從歷史角度上看,晉不可信,背信棄義只為己。

5、燭之武從臨危授命到智退秦師完成了什麼樣的一個形象呢?

討論明確:志士:不計前嫌,為國分憂

勇士:慷慨應允,冒險出訪

辯士:巧避鋒芒,直擊要害

概括:一個深明大義,機智勇敢,能言善辯,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外交家。

6、大家集體齊讀(體味)

三、第四自然段

1、誦讀提示:晉侯的話要緩慢,體現他的深思熟慮。

2、請一學生讀(揣摩)

3、晉侯對於撤軍説了幾點理由?你認為哪點最重要?

明確:三點理由(不仁,不知,不武)。他的依據是秦晉聯盟只可維護不可破壞,不能因為一個鄭國而壞了大事,體現晉侯作為一代霸主的高瞻遠矚。

應該是“失其所與,不知”,晉侯考慮的是長遠的利益,想借助秦國的力量有更大的作為,體現他的野心和謀略。

4、大家集體讀(體味)

四、揣摩本文特色

後人譽lt;lt;左傳gt;gt;是: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請結合本文的有關內容,談談你的認識?

討論明確:文采:①伏筆,開篇強調秦晉圍鄭的原因突出晉鄭之間的矛盾,而秦鄭之間則沒有多大的分歧,為下文燭之武的直擊要害作了鋪墊。另外秦晉兩軍分地駐紮也為燭之武説退秦師提供了方便。②波折,鄭國危在旦夕,能擔當此重任的燭之武卻以自己年歲已高為由來推辭。秦伯退兵後,晉國的大臣子犯卻請求晉侯進攻鄭國,情節波瀾起伏讓本文充滿懸念。③詳略,把主要筆墨用於燭之武怎樣説退秦師的問題上,着力通過對話烘托燭之武的形象、對於秦國和晉國如何退兵的則一帶而過、

高深:主要在人物。短短的二百九十多字就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春秋風雲圖,人物個性鮮明,栩栩如生。佚之狐的唯才是舉,鄭伯的知人善用,秦伯的從諫如流和晉侯的審時度勢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全班齊讀(體味)。

最新《燭之武退秦師》教案設計 篇10

學習目標:

1.分析燭之武等人物形象。

2.學習本文精彩的語言藝術以及跌宕起伏的情節安排。

主問題:燭之武是如何逐步説服秦伯的?體會其遊説藝術。

温故知新:

鄙 蜀之鄙有二僧

越國以鄙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翻譯:(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一、導入:

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兵;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這就是語言的力量。《左傳》是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的。戰爭即事件,有事件就有情節。行人即人物,就要分析人物形象。辭令即語言,就要賞析外交的語言魅力。這就是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二、歷史背景:秦晉為什麼圍攻鄭國?

表面上“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最終目的是“稱霸”“擴張”。(插入歷史背景)“春秋無義戰,弱國無外交。”

三、情節安排:

文中沒有直接寫到戰爭的場面,但是卻讓我們感受到戰爭形勢的危急。這種敍事方式在寫記敍文時值得借鑑。如《三國演義》:“温酒斬華雄”。我們常説“文似看山不喜平”,那麼本文是如何安排故事情節的?

明確: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大兵壓境——一線生機——微起波瀾——出現轉機——危機迭起——一場虛驚)

本文看似短小,但敍事卻一波三折,驚心動魄,雖然沒有戰爭場面的描寫,卻感覺到了戰爭的氣氛,手法可謂高明!

四、賞析語言藝術:

燭之武正是在這種波雲詭譎的戰爭形勢下出場的,並且成功遊説了秦伯。那麼,燭之武是如何逐步説服秦伯的?體會其遊説藝術。

以退為進,動之以情 以“利”巧攻心理

闡明利害,曉之以理 利 以“害”巧析形勢

以利相誘,替秦着想 以“史”巧施離間

以史為鑑,挑撥離間

燭之武正是從分析利弊、揣摩心理、利用矛盾三個方面,從而使“秦伯説”,並“與鄭人盟”。正所謂“上兵伐謀,攻城為下,攻心為上”,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五、分析人物形象:言為心聲,語見其人。

本文即沒有燭之武多餘的外貌、動作描寫,僅通過語言描寫卻給我們刻畫了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那麼,本文塑造了燭之武怎樣的形象特徵?次要人物有哪些形象特徵?

深明大義、能言善辯、智勇雙全。即辨士、勇士、志士。

鄭伯:(正)虛心納諫、知錯能改|(反)出爾反爾、朝秦暮楚

佚之狐:(正)知人善舉、慧眼識珠|(反)老奸巨猾、嫉賢妒能

秦伯:善於決策、審時度勢

晉侯:頭腦清醒、審時度勢

六、拓展訓練:

請給感動中國歷史人物之燭之武寫一段頒獎詞。

七、作業:

背誦第三段。

八、課後反思:

本節課是《燭之武退秦師》的第三課時,主要分析人物形象,賞析情節設置和語言藝術,力圖體現“重在自主,重在發現,重在探究”的教學理念。以“六層遞進‘問題發現法’”為推手,以主問題“燭之武是如何逐步説服秦伯的?體會其語言藝術”為主線,前賞情節,後析人物,最後拓展延伸,開放思維。然而匆匆講完,遺憾頗多。

1、前鬆後緊。前面翻譯略耗時間,另外,賞析情節部分可以一筆帶過,稍作處理即可。

2、火候欠點。中間討論主問題環節,應給學生再多點時間。學生回答的熱情挺足,但由於時間原因,部分學生沒來得及表現。

3、亮點沒有全展現出來。最後的拓展訓練頒獎詞時間不夠,學生表現的熱情很高,但沒來得及展現,略顯倉促。最主要的問題是拓展延伸,本來是這節課的亮點,是拓展學生視野和思維的最好方式,但因時間原因,只好留作作業。

總體而言,經驗還是不足,內容上,不應求全,求精即可;形式上,過於單一,應再多樣些。畢竟年輕,尚需磨鍊,我會繼續努力,爭取做課堂轉型的排頭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