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社會實踐日記彙總七篇

來源:文萃谷 1.89W
社會實踐日記 篇1

實踐目的;第一,勤工儉學;第二,豐富假期生活;第三,鍛鍊自己與人交往的能力,增加社會經驗實踐經歷及收穫;

有關社會實踐日記彙總七篇

這是我上大學以來的第一個寒假,理所當然要回家和父母親人團聚。不過身為當代大學生。,我與父母商量,準備找一份工作,在母親同事的推薦下,我找到了一份家教的工作。這是我大學假期的第一份社會實踐工作。得到了一個鍛鍊自己的能力和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我的寒假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通過家教工作讓我學會了許多,體味了許多,思考了許多……

第一天

我的學生叫李xx。第一次到他家做客,李哥和嫂子熱情地招待了我,與我在客廳裏誠懇地交談了很久。從李睿哲的性格愛好談到他的學業特長。因此,第一次瞭解李睿哲時,通過與他交談籃球開始的。在交談中,我瞭解到以下情況:李睿哲有很強的求知心,但是幾年來懶於學習,貪於玩樂。”由於上述諸多原因,他的成績很不盡如人意。父母對他抱以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夠考上重點高中,近而考入大慶大學。而他現在的學習情況,讓他的父母感到擔憂。

在交談中,我可以感受到父母心中那種望子成龍的殷切期望,感受到父母對兒子的那種期望是那樣摯熱的、無私的。他們看的很遠,看到了兒子的未來;我被父母對子女的這種情義深深打動了,同時感到肩上的擔子很重。對於沒有任何家教經驗的我來説,畢竟是一個“挑戰”。

第二天

他,叫。又高又瘦。稚氣未乾的娃娃臉上,。這是他給我的第一印象。

家教的第一天在學習上很隨意,對自己要求不嚴格。開始意識到:現在的首要任務不是講課,而是幫助他端正學習態度。

第二天,我給他講了我的同學的經歷,給他闡明瞭學生的職責和學習的目的。他似乎懂得了什麼。不時地點頭表示同意。此後,我也經常給他聊類似個事,不時地與他交談學習體會。他的聽課狀態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觀。每天上午工作兩個小時,中間有一段休息的時間。因此,我在以後的講課中,對他的要求漸漸嚴格起來,並經常給他講解懶惰的害處。他雖然聽得進去,但改觀不大。這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天 家教生活,苦中有甜,喜憂參半

由於每天做家教,這就迫使我改掉了假期睡懶覺的習慣。開始的幾天,他聽課時,時常會走神,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有時,我心裏會感到很惱火:自己如此賣命地講,他卻置之不理,。好在我很有耐心。每當他走神時,我都會提醒他,耐着性子給他講下去。

他做題時,喜歡,而懶於動手。聽課時,也只是“洗耳恭聽”,從未做筆記。這正是他學習懶惰的體現。我清楚地知道:他有時會給我帶來“沉重”的打擊。記得有一次,我給他講解了,他聽課時,顯得有些吃力。我講完後,問他是否還有疑問。他點頭表示全聽懂了。過了兩天,為了檢驗複習的效果我感覺自己彷彿從九霄雲殿一下子跌進了無底深淵。這是我家教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事後,我不斷地反思:是自己的原因,還是他的原因?不管怎樣,有一點很清楚:他根本沒聽懂。面對懶惰成性的他,我顯得“束手無策”。學習成績的好壞,往往取決於學習習慣的好壞。懶惰是學習的“大敵”。,只得不時地督促他,鞭策他,使他逐漸變得勤快起來。

第四天 分別的日子

轉眼他就要開學了,我也結束了家教生活。他的學習態度比以前端正了許多,學習也知道使勁了,。他的父母很感激我這段時間對他的幫助。

家教生活讓我想起了很多東,得到了很多感觸,城市家庭一般生活很優裕,孩子生長在如此的環境裏,個別甚至不會去吃苦。上學放學有人接送,提出的種種要求都會得到滿足,甚至連自己的房間都會有人整理打掃。生活如此安逸,就很容易養成懶惰的習慣。

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吃苦能力很有必要。以上就是我的收穫和體會。這十幾天的經歷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不論什麼事只有親身的體驗過,才會有真實的感受,才能對這件事有比較實在的,深刻的認識;還有一點就是,世上無易事,均須用心去做。這些收穫和體會將影響我以後的學習生活,對以後的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

社會實踐日記 篇2

本日xxxxxxxxxxxx農業實踐團的六名成員開展了對xxxx村文化建設的調查。早上九點三十分,我們一行人到達xxxx村,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xxxx村村長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從村長那裏我們得知,作為“先進村”的一個典型,xxxx村的文化建設進行的較為順利。xxxx村村民的人均收入在農民羣體中是比較高的。早在多年前,村裏就普及了有線電視,現在網絡也逐漸普及,村民們可以通過電視和網絡獲取許多有用的信息。可以説,在信息的獲取上,城鄉差距正在逐漸減小。

在村長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村裏的'圖書館。説是圖書館,實際應該叫做“圖書室”。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圖書室的周圍擺滿了書架,上面密密麻麻的擺着各種各樣的書,有文學類,科學類,歷史類,更多的是農業方面的書籍。據悉,這些書籍是國家為促進農村文化建設而專門調撥的。在圖書館,我們看到一張告示牌,上面寫着圖書借閲的相關規定。村長告訴我們,自從圖書室開放之後,村民都對此表現出極大興趣,大家的學習積極性也越來越高。在圖書館我們見到了一位前來借書的中年民,他對我們説,他在這些書中獲取了很多有用的知識。

下午,我們來到村裏的文化廣場。廣場的前方有一顆巨大的柳樹,正好供人乘涼;廣場的四周安放着各種體育健身器材。可能由於天氣正熱,我們沒有見到太多人。在廣場的中央我們看到了正在搭建中的戲台。村長告訴我們,一個二人轉班子今天晚上將在這裏登台演出。可惜我們的時間安排與此衝突,無法親眼目睹這些演員們精湛的演技。

四點左右我們踏上了歸途。在黨的領導下,農村的文化建設正有序的進行着,在農村不僅要發展經濟,同時也要推進精神文化建設,提高農民的素質。我相信中國的農民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社會實踐日記 篇3

星期五的下午,我們班去“淄博鉅創紡織品有限公司”,去看怎樣把棉花織成牛仔褲。

首先,我們來到清花機面前。工作的阿姨告訴我,這是清花機,可以把棉花裏的雜質清理乾淨,非常管用……,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我們又來到紡紗機面前。一台台紡紗機像理髮師一樣認真的工作着,那紡出來的紗可好看了!我們來到了織布機面前。同學們可高興了!他們瘋狂的搶着地下殘留的碎布,好回去做標本。我們又來到了染色機面前。看到這個“巨人”用藍色把白色的布給染藍了,同學們不由自主的讚歎起來。我們來到了水洗機面前。我們看到水“不留情”的洗着布,我恨不得想上前摸摸。

還有很多環節我沒有説,不過你們不要灰心,也可以上前看看,也去體驗一下吧!當你看到一條條牛仔褲被烘乾、平整、打包、裝箱,然後被堆成一座座小山時,你會覺得現在的紡織技術太讓人驚訝了,不知要比古代的先進多少倍!

我的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收穫可真大呀!

社會實踐日記 篇4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應該出一份力,讓敬老院的老人感受社會的温暖。因此我們去了西湖區社會福利中心去看望孤寡老人。逝者如斯夫,暑假已悄然而至,我們也開始着手準備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平時,整天呆在校園裏,做慣了籠中的金絲鳥,這次終於有機會去實踐,大家都歡呼雀躍,紛紛出謀劃策。有人提議去西湖,有人提議去敬老院,有人提議去支教,還有人建議去工廠參觀。最終經過商議,我們組決定去西湖區社會福利中心看望老人。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許多相關故事一直廣為傳頌。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説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於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他的舉動,在村裏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讚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因此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義無反顧地要將美德傳遞下去。而西湖區社會福利中心距離學校只有幾十分鐘的車程,來往十分方便。更何況對於我們學生來説,可動用的資金是有限的,因此金錢是我們的首要考慮因素。

“來到這裏,是一種教育,也是一種鍛鍊,老人需要社會的關心,社會也應該給予這些老人一定的關注。敬老愛老應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們當代大學生有必要和老人們多交流溝通,明白老人的苦處、難處,這有利於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

老人,他們是社會的弱者,可曾經他們也是社會的創造者,祖國之棟樑!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將自己活力釋放的同時,我們感到一種充實。這些活動很好的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一方面培養當代大學生關心他人,敬老愛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觸社會,瞭解社會,鍛鍊自己,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關心他們,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其實,作為一名志願者,我們理所當然要獻出一份努力,給老人帶去關愛、歡樂和温暖,樹立榜樣,營造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風尚。在此,我們呼籲更多的志願者行動起來,通過實際行動,傳遞愛的接力棒,給老人們帶去物質支持和精神關懷,讓老人家們感受到我們廣大志願者的愛心。

敬老院實踐報告

目前,我們身邊老人的生活質量比較差,他們缺少關愛,缺少文化娛樂,我們利用團隊的優勢,組織大家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並帶一些生活必需品和水果,給他們表演節目,帶去温暖。再精神和物資上盡我們的一份力。

為了體驗生活,我們一行五人,:xxxx開始我們的實踐生活。

十月二十八號,中午一點,我們五人連同其他志願同學在學校北教學樓宣傳欄處集合,出發前,我們集體合影了一張,讓照片把此刻的歲月留下,飄揚的旗幟定格在温暖得太陽下,,激情的召喚。我們迎着東方走向了麻丘鎮敬老院,當我們經過長長的瑤湖大橋時,頓時感到天朗氣清,心胸開達,充滿了豪邁之氣,我們每個人都忍不住用全身的力氣大喊,彷彿自己的人生將在此刻開始走向成功。有一種雄心想與天工比天高的衝動,畢竟我們闖過獨木橋的艱辛在此得到回報,尤其是來自甘肅的段利鵬和來自青海的張永環,他們瘋狂的喊出心中的壓抑氣息。畢竟誰都努力過,誰都不太容易,此一刻我們彼此心意互通,都想為自己的人生拼搏一番。

一路上秋風習習,正值收割稻子的時候,一路的稻香,一路的鳥鳴,一路的歌唱,一路的熱情,在陽光中瀰漫。豐收的喜悦讓羅佔徵唱起了他們家鄉的民歌雖然我們聽不懂他在唱些什麼,但是我和馮文都在努力為他鼓掌,難得釋懷一次,何不盡興痛快呢?

走着、走着、一步、兩步、三步……身邊的208公交車不時得鳴笛,眾多的轎車和長途公車彷彿都在為我們歡歌,終於在馬路的一側,在一座低矮的古樸的青灰色的房屋龜縮於此,在破爛的圍牆內外,喧囂與寂寞對比如此鮮明,讓我不禁感歎,再怎樣繁華的地方,依然還有角落裏沉睡着孤寂與無奈。

接下來就是我們準備已久得文藝節目了,首先我們合唱了一首《歌舞青春》。個個唱得神采飛揚,反正再怎麼難受得也不是自己,然後我們再一曲《夕陽紅》奉獻給各位老人,祝他們老友所樂。節目之後,我就拿着相機到二樓幫他們攝影了當做留念。段利鵬和羅佔徵來了一個正步走,特別認真但是很搞笑,馮文和張永環來了一手軍體拳,引着爺爺奶奶們哈笑不止。

節目完後,我們便於爺爺奶奶們促膝長談,與他們共舞,其中有一個奶奶在舞台上一曲未了又來一首,始終不肯下來,弄一個台下一個想唱紅歌得爺爺急了,老是張嘴又閉口。唉!人老心不老,或許在孩子們當中,他們的嘴角才會上浮。

爆竹聲中,我們身後起了尾塵,每一個心中都有了一份沉重,在我走的時候,瞥見了牆壁上還有其他學校的團體的贈品。再回首,老人們都手拿我們贈送的禮品目送我們,眼中有一種光亮。

走了,他們的一生將要走完了,他們有太多的辛酸和淚水,我們的歡聲笑語只能帶來片刻的忘記憂傷。我們該做些什麼?每個人都在深思。

社會需要關注孩子一般關注他們。珍惜歲月,關愛老人。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學校今年暑期開展了以“永遠跟黨走”為主題的大學生社會社踐活動。於是,我和我們社區放假在家的大學同學走進我們社區,開展了“關愛‘空巢’老人,送温暖給他(她)們”的活動。瞭解和關心老人們的生活,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讓他們感受黨的温暖和社區的關愛。

尊老敬老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在今天這個物質愈加豐富的時代裏,中年一代的人們卻工作日益繁忙,無暇顧及到身邊的父母.所以,現在的社會有了很多內心孤獨無依的老人.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就非常有義務來擔起這個社會責任,繼續發揚這個延綿千年的傳統美德.

7月19日,早晨8點,我們便踏上了這次實踐的路途。一路上,同學們一遍又一遍的練習着自己為老人們準備的小節目,一個多小時的忙碌之後,我們便來到了這所名為“夕陽紅”的敬老院。一進去,我們被眼前的環境所震驚了,可以説,這裏就像是一個“世外桃源”,藍天白雲,依山傍水。在破爛的圍牆內外,喧囂與寂寞對比如此鮮明,讓我不禁感歎,再怎樣繁華的地方,依然還有角落裏沉睡着孤寂與無奈。

社會實踐日記 篇5

新的一天,新的開始。伴隨着清晨第一縷陽光,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團又迎來了第二個工作日。早飯過後,大家各自準備。按照原定活動計劃,今天上午,我們將訪問當地的禽類,畜類養殖户,由我校的畜牧學專家劉顯軍副教授為他們做現場指導。

廖屯養殖基地是當地新建的雞類養殖基地,四周種植莊稼,地勢平坦,空氣清新,水源充足,幾位專家來到新建成不久的雞舍為養殖户做現場指導,研究了包括籠子大小,水源供給,排糞排放等養雞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些基本問題。隨同前往的還有遼寧教育電視台的兩位記者。在這裏,養雞場的負責人員給我們介紹了養雞場的規模,投資情況以及前景規劃。

走出養雞基地,我們又來到養殖户張經理家,這是一家自主經營的養殖户,前不久突如其來的禽流感疫情使這家養殖户損失巨大,遼寧省委書記也曾經親自來到此地慰問。得知我們到來的消息,養殖户張經理興高采烈的出來迎接並立刻帶領我們走進他家的養雞舍。正巧,今天恰是孵化的最後一天,我們親眼目睹了小雞破殼而出的過程。在教授和工作人員的交談中,我瞭解到小雞孵化的最好時間期限是二十一天半,這樣,孵出的小雞質量最高。隨後,我們又參觀了幾個雞舍。張經理對我們説:"這兩年我們靠養雞致富了,現在已經在瀋陽買了房子!" 聽到這些,我們看到了農民發家致富的希望,看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希望。

"下面有請瀋陽農業大學畜牧學專家孫義和教授為我們做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孫教授開始了耐心地講解。從消毒殺菌講到了普通疾病的治療和預防,在講座現場我們為當地農户現場發放了《新農業》雜誌農業書籍,當地養殖户也把他們在平時養殖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與我們作了交流,大家都受益匪淺。

晚飯過後又是放映電影的時間,今天我們要去廖屯村。經過二十多分鐘的車程,我們來到了村委會院內。下車後我們便立即忙碌起來。三十分鐘後,一切就緒。放映前,我們在村委會院內舉行了一個條幅簽名贈書儀式,村民們都聞訊趕來取書。霎時間,紅色條幅上已經佈滿了黑色的簽名字跡。由於百姓們對農業技術材料都非常感興趣,我們的雜誌很快就發完了。看到這,我們才真正的瞭解到農民對農業生產技術的熱切盼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時期,農業的生產技術還應該放在第一位,它是農民奔小康的前提條件。

電影《喜蓮》又一次在村民們的期待中放映了,天公作美,一切都很順利。影片中,女主人公堅強的意志,開拓的精神,超凡的膽識,大度的胸懷使在場的所有觀眾深受啟發。農村想發展,農民想致富,依靠傳統的種植觀念和經驗是行不通的。要相信科學,把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中來,擴大農業生產規模,不斷的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勇於開拓,大膽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農業的生產力水平,實現農業的信息化,產業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社會實踐日記 篇6

從進入大學到此刻,一向在思考的問題就是做人的問題,尤其是此刻身處在社會這個環境。,這方面的思考是少不了的。生活中時刻都要與人相處,所以時刻就存在這樣的問題。總是聽到這麼一句話,不會做事不要緊,不會做人就是很大的問題了。常常會感慨我們自我身上的悲哀,那就是不斷的拋棄一些能夠使我們成就偉大事業的道理和知識,而去追求一些並不高明甚至是俗氣的生活道理,還被美其名為本事。

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收到的教育諸如今日事今日畢;有志者事竟成;一心一意等做人和學習的知識和道理,其實都是個性適用的道理。想想我們身邊的許多成功人士不是依靠這些道理中的一個或者兩個而成為成功者的。我們在幼年的時候學習的寓言故事和成語如小馬過河,守株待兔,邯鄲學步等不正是在教給我們做人最寶貴的經驗嗎?倘若我們依照其中的一兩條去做的,那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能很輕易的成為一個聰明的人或者在某個領域或者多個領域成功的人。也許這些想法在別人看來會有些可笑,但是用眼睛去發現這個世界很重要只有你親眼看過或者發現過你身邊的人和事時你會發現我説的並不是沒有道理。那麼為什麼嚴格執行這些道理的人少了,而去學習那些潛規則的人越來越多了呢?可能是這些道理堅持下來真的太難,所以平凡的人多為人少之又少。一個人做一件事不難,但是一輩子堅持一件事就會很難。逐漸長大後,我們開始學習一些如何與人打交道,如何走捷徑等等道理。我相信這些道理是有用的,但我人認為那些小時候得到的道理才是硬道理。

所以我覺得人不要追求那麼複雜。我們就應去學習小孩子生活的道理去開心的寬容的對待生活,而不是以為追求成熟和複雜。我們能夠因為這個世界變得圓滑和警惕,我們的內心依然能夠持續年輕與活力。單純有兩種,一種是天真浪漫的單純就像小孩子;一種是智慧的單純。前者會因為年齡的成長不可避免的消逝,無須惋惜。我們能夠去追求後者,智慧的生活。

社會實踐日記 篇7

在經過了兩個多小時的顛簸和眩暈後,終於在中午回到了離開七天的家。

雖然妞妞和小侄子在學校吃中飯還沒有回來,但家裏仍然是熱鬧和歡悦的。午飯是蘿蔔燉肉、玉米糝湯和硬麪饃,全家人都吃過飯了,正在一邊看電視,一邊談論着。老爸知道我要回來,還給我留了飯菜。

一看見我進屋,兒子慌忙地站起來給我盛了飯菜,放在了飯桌上。三歲半的小侄女也慌忙去洗了手,把饃給我遞了過來。老爸和老媽則滿臉高興地問這問那:怎麼吃飯呀,生活方便嗎,工作累不累呀,等等等,等等。

1點50分,兒子要上學去了,順便帶上了上國小二年級的小侄女。懂事的兒子先把他的妹妹送去學校,然後自己再折回來上學去。

過了一會兒,老爸接了一個電話出去了。

又過了一會兒,老媽拿了一個蘋果也出去了。

家裏只剩下剛剛睡熟的三歲半的小侄女和我了。

我細嚼慢嚥地吃了飯,又磨磨蹭蹭地洗了澡。正在我慢慢吞吞地洗着衣服時,熟睡中的小侄女翻了一個身,嗯嗯唧唧地晃着身子鬧騰起來。我趕忙擦乾了手,抱起孩子把着她尿了尿,想起身體還沒有養好,就鬆開手讓孩子站到了地上。

小侄女雖然還帶着沒睡醒的迷糊勁,但仍然懂事地半睜開眼,默默地獨自走回到牀邊,爬到牀上,拉過被角蓋上肚子,好像又要沉沉地睡着的樣子。

但過了一會兒,小侄女又笑着睜開了眼睛,一骨碌坐了起來,挪到牀邊伸手從牀下的一個紙箱裏拿出了一個月餅,説:這個箱子裏都是月餅。爺爺買了好多月餅我不吃大月餅,大月餅我吃不完,我吃這個小的。小侄女把月餅重新放回到箱子裏換了一個,拿出來看了看,又重新放了回去,又換了一個,看了看,説:這個小,我吃這個。我以為緊接着小侄女會把月餅遞給我,讓我幫他打開。沒想到小侄女把月餅翻着看了看,選了一個角,送到嘴邊,一下子就用牙撕咬開了,然後拿出月餅在我面前晃了幾晃,意思是讓我看看這個月餅比原先她拿出的月餅小一些。然後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一邊吃還一邊示意着要喝水。我把水遞給小侄女,小侄女高興地一邊笑一邊吃着喝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