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聽課記錄精選(精選14篇)

來源:文萃谷 2.28W

教師在聽課的時候需要做好聽課記錄,數學聽課記錄怎麼寫呢?下面一起去看看小編整理的數學聽課記錄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聽課記錄精選(精選14篇)

數學聽課記錄 篇1

活動主題

第八屆國小數學教學大賽部分獲一等獎教師“精彩課堂、名家評析”互動研討會

對象:

北京市國小數學教師

早就得到這次活動的消息,本想兩天都聽,結果因為昨天又是京師論壇又是開題報告,所以只聽了今天上午的課,現將本人最欽佩的一堂課的聽課筆記在此分享。再次對麻明家老師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

第二節:《圓的面識》 五年級 麻明家 (山東)

課前談話:

1、組織學生整理學具。

2、老師喜歡同學們眼睛看着我。很好,都看着我啦。還記得我嗎?記得我什麼?

來介紹一下自己?“五一國小”這個校名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

3、老師有個習慣,每堂課前都講個小故事,叫做“小故事,大智慧”。上課之前,講個小故事。曹衝稱象的故事知道嗎?本來是想知道大象的重量,結果去稱石頭的重量,這是為什麼呀?幹嘛不直接稱大象啊?大象的重量在當時的條件下很難稱得出來,所以曹衝通過稱同樣重量的石頭,就可以稱出大象的重量了。……

評:用小故事的形式,課前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為後面學生的探究提供了思維基礎。如果説《圓的面積》一課,探索“圓的面積”相關知識是課堂的一條明線,那麼體驗、反思、改進“轉化”這一思想方法便是一條貫穿整課的暗線。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認識圓面積。

1、出示圓形紙片,這是什麼?

今天我們來學習圓的面積。板書課題。

2、請大家想一想,什麼是圓的面積?

請生上台指出來。揭示:圓所佔平面的大小就是圓的面積。

評: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簡潔清晰。

二、經歷圓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

(一)起

1、啟發思考:怎麼求圓的面積,在大腦中檢索一下,咱以前要研究一種什麼新的東西,都用的是哪些方法?(把它變成已經學過的圖形,學生以三角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為例説明)

2、那麼圓形能不能轉變成其它圖形?小組合作商量商量,試試看。

小組合作(估計每一小組發到的學具有:8開鉛畫紙一張、藍色圓形紙片若干、剪刀一把、雙面膠一個、直尺等)

3、小組代表上台展示方法:

(1)組1:我們把圓平均分成4個扇形。這樣,其中一個扇形的面積乘以4,就可以求出圓的面積。

師:有什麼問題?

生1:扇形面積不會算。

生2:看成三角形。

師:行不行?為什麼?但是還是比較接近的,對不對?

評:這種方法在以往《圓的面積》的教學設計中很少出現,後面的環節中經過學生的探索,也能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而且比較容易理解。我們為什麼沒有注意到這種方法?據麻老師課後講,設計這節課之前,曾做過前測,發現學生在面對解決圓的面積這個問題時,腦子裏不是一片空白的,有些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會把圓片進行對摺(這是兒童生活經驗作用下的原發思維),發現和三角形類似。因此,麻老師對這種方法有了一些預設。看來,要想克服我們教學設計中的一些盲點,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數學素養,另一方面也要走近學生,尊重學生的一些原發的思維。

(2)組2:我們把圓平均分成4個扇形,再剪下來,拼成一個類似於平行四邊形的圖形。

師:怎麼樣?為什麼説是類似於平行四邊形?還是有點接近的噢!

評:沒注意到老師有否引導學生關注——面積是否發生變化。轉化的前提條件是問題的本質沒有發生變化。如果沒有提到,那麼為什麼不在這裏點出。

4、回顧小結:

兩種方法,一種折一折,折成三角形的方法;一種是剪一剪拼一拼,把圖形變成平行四邊形的方法。

有什麼共同特點啊?(都是把圓形變成了其它的圖形。)

(二)承

1、這兩種方法變化後的圖形儘管目前還不能直接看作學過的圖形,不過還是很有價值的。我們繼續研究下去看看。

2、小組合作選擇上面的其中一種方法繼續研究下去。

3、小組代表上台展示研究成果:

(1)組1:我們用第一種方法繼續折,折成16份,每份就更像三角形啦。

師:為什麼要折成16份?

組1:折得的份數越多,就越像三角形了。

師:那麼怎麼樣折會更像三角形呢?

生:再折下去

師:好折嗎?那老師就用電腦幫大家折吧。

課件演示16等分、32等分,並不斷問:分——像三角形嗎?能更像嗎?——再分

從視覺上看,就更像三角形了。把眼睛閉上,想像分的份數128份、256份,就…… 能想像到嗎?

師又重複演示從四等分到32等分的過程。

引導觀察:這個三角形的底是——這條圓弧。高是——圓的半徑。

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會求嗎?(底*高/2)那麼這個圓的面積能求嗎?

評:操作、演示、追問、想像、貫通,層次分明。不過,為什麼會越來越像三角形?看着32等分的扇形,學生能理解為什麼最後可以把得到的這個扇形看作三角形嗎?要知道這時候的圓弧弧度還是比較明顯的。我想,第一要引導學生注意隨着等分的份數增加,得到的扇形的圓弧,逐漸在變直,所謂化曲為直;第二要點出,當等分的份數無限地多下去,那麼最後得到的扇形也就無限地接近三角形。

(2)組2:我們用第二種方法,把圓片平均分成八份,剪下來拼在一起就像平行四邊形了。

另一組展示平均分成16分,更象了。

師將學生作品一起展示在黑板上。問:如果要比它還接近平行四邊形,怎麼辦?

師課件演示32等分,拼成平行四邊形。64份、128份。

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來越像……。按這樣等分下去,會變成長方形。

評:不知是聽課時沒注意,還是麻老師沒有點出。按這樣等分下去,最後還是平行四邊形,只不過,如果把其中的一份再等分成兩份,放在兩頭,整個拼成的圖形才會變成長方形。其次,為什麼一定要變成長方形呢?平行四邊形不也挺好的嗎?高與圓半徑的對應也不會太難嘛。

4、回顧小結。

(三)合

1、 我們已經把圓轉化成了已經學過的圖形,數學不僅僅只停留在操作上,你們能不能在剛才的基礎上,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師提供給學生輔助用紙(紙上印有圓一個、轉化後圖形各一個),生嘗試推導公式。

2、 反饋:

生1:講述利用轉化成長方形的方法,推導圓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

師在其講完後問:(1)長和圓的什麼有關係 (2)寬呢?(3)面積怎麼計算?

聽明白了嗎?再指生講,原生配合在屏幕上指。

師:把圓轉換成長方形,面積是相等的。這樣求長方形的面積,也就求出了圓的面積。

師再講解圓的面積推導過程,板書過程,告訴學生面積的表示方法:S。

生2:講述折成三角形的方法,提出公式:(C÷32×r÷2)×32。

師:除以32是什麼意思?

生2:如果等分成32份,那麼得到的三角形的底就是圓周長的32分之一。所以用周長除以32。

師:為什麼除以2?

生2:求的是三角形的面積。

師:乘32又是怎麼回事?

生2:整個圓有32份。

師表揚鼓勵之後,問:式子有點煩,能不能改進一下呢?

生4:C=2∏r,乘2除2抵消。

師:也得到∏r2。那麼如果是等分64份呢?128份呢?

生:也是會抵消掉,結果也是∏r2 。

3、看來,不管是哪種方法,不管是幾等分,圓的面積計算方法都是——∏r2。

三、鞏固練習

1、那麼求一個圓的面積得知道什麼條件?告知學生黑板上的圓片半徑是10釐米,讓學生自己動手去計算。反饋校對。

2、如果知道圓的直徑或周長,我們怎麼計算面積呢?時間關係,留到下節課去討論。

評:有人説這節課練習量是不夠的。但為什麼要拘泥於練習呢?學生通過本節課在思維上的練習不是最好的嗎?

四、課堂總結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2、總結思想方法,呼應課前談話。

心得:

1、正如專家點評時所説,聽麻老師的課,有一種震撼的感覺。之所以震撼,是麻老師的課是我們一直想要追求的一種理想的數學課堂。這堂課有新課堂所應具備的所有元素:教師組織者、引領者,不越位代替學生的思考,大氣灑脱;學生擁有充分的思維空間,自主探究、參與,數學之美、思維之美,體驗得淋漓盡致。特別深刻的是麻老師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有步驟地探究,通過討論怎麼變——變得更接近——怎麼算的過程,經歷提出設想——嘗試——反思——再深入實踐——溝通建構,對培養學生的探究思想非常有益處。

2、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尺度。

課後互動時,麻老師提出談了一點自己的困惑: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尺度如何把握?其實他的課已經做了很好的回答。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的確非常有意義,相對於數學知識與技能而言,數學思想方法在學生今後的生活與工作中更具有普遍性。尤其是本節課中的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非常有現實意義,花再多的時間也不過份。但是也不是每一種數學思想方法都適合國小生的思維水平,比方説本課中的極限思想。麻老師處理本課時,“轉化”是貫穿全課,並再三點出的,除了沒告訴學生“轉化”這一術語。“極限”只是適當地讓學生想像一下。因此,滲透的尺度應是:根據國小生思維水平與特點,相機點明,不搞模模糊糊一大片,也不做拔苗助長。

數學聽課記錄 篇2

一、練習創設情境,比較引入課題

1、看算:把答案直接寫在練習紙上

58+36 43+27 120+31 150+42 160+8

27+43 42+150 88+80 36+58 90+61

2、提問:

(1)發現了什麼數學信息?(引導學生把第一行與第二行得數相同的算式相連,寫出5組等式)

58+36=36+58 43+27=27+43 120+31=90+61 150+42=42+150 160+8=88+80

(2)如果把這5道等式分成兩類,可以怎麼分?(板書)

120+31=90+61 58+36=36+58

160+8=88+80 43+27=27+43

150+42=42+150

為什麼把這3道算式(第2組)分在一起?第1組的2道算式與這3題有什麼區別?

二、師生合作探究,發現運算規律:

1、學生舉類似於上面的等式,教師板書。

(1)提問:象這樣的例子舉得完嗎?舉不完怎麼辦?想想辦法用一種方式來表示這麼多有同樣特點的算式。(板書:a+b=b+a 加法交換律)

(2)提問:a、b可以是哪些數?(要求學生舉出小數、分數加法的例子)

2、抽象概括:用自己最簡單的話把加法交換律告訴別人。

師提示:算式左邊有幾個加數相加?到後面發生了什麼變化呢?(課件出示完整的加法交接律)

3、提問:加法有交換律,其他運算中有交換律嗎?(學生用乘法算式舉例)

提問:這樣的乘法算式可以舉幾個?有什麼簡單的方式表示?用字母可以怎樣表示?(板書:a×b=b×a)

乘法交換律怎樣用語言表示?

4、多向思考:

○○○○○○○○ 加法算式:

○○○○○◎◎◎

◎◎◎◎◎◎◎◎ 乘法算式:

三、鞏固應用練習,適當拓展聯想:

1、根據加法和乘法交換律填空:

78+412=( )+( ) ( )×50=( )×4

280+( )=( )+( ) 3○60=60○3

2、判斷下列等式是否符合加法或乘法交換律?

452+ a= a+452 ( ) 420+240=250+410( ) 3×8=6×4( ) (6+4)×52=52×(6+4)( )

3、遞等式計算:

42+879+58 25×37×4 485+139+15+861

4、小結:在數學學習的什麼時候遇到過(運用)這樣的交換律?

四、課堂總結:除法、減法有沒有交換律?(舉反例)

數學聽課記錄 篇3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談話: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個角嗎?

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

1. 認識角

投影顯示:投影課本里的圖片

談話:找一找,圖片上哪些像角?(學生回答)

追問:角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能從我們身邊的一些物體的面上找到角嗎?找到後指出它們的頂點和邊。

2. 折一個角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能用自己靈巧的小手摺一個角嗎?看誰折得快折得好。(用準備好的白紙折角)

3. 角的大小比較

(1)提問:能使你折的角變得再大一些嗎?你是怎麼辦的?能把它變得小一些嗎?又是怎麼做到的?

(2)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轉動時,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學們能比較出哪個角大些嗎?用什麼方法比較?

(3)談話:觀察老師手上的這兩個三角形(兩個紙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個三角形大些呢?還是一樣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嗎?

三、固應用,拓展延伸

1.課本練習第1題。談話:機靈的小猴找來了一些圖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戰嗎?投影展示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頂點和邊嗎?指名回答。

2. 課本練習第2題。談話:好學的小貓覺得小朋友學得不錯,於是來請教我們了。投影展示,圖中各有幾個角,説給同桌聽。

3.課本練習第3、第5題。談話:聰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領這麼棒,終於忍不住也要來考考我們,投影展示題目。同桌討論後在班內交流。

4. 課本練習第4題。談話:山羊老師對大家很滿意,決定帶小朋友玩一玩。

動手拉、合剪刀。説説你看到的角有什麼變化

四、總結全課,佈置作業

談話: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回家給爸爸媽媽展示一下你今天學到的本領,找找你們家哪些物體上有角。

點評:

1. 引導學生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教學問題,激活生活經驗。

讓學生充分體驗數學知識,理解數學知識,並將數學知識應用於實踐活動。通過“在生活中常見的物體身上找角”,使學生覺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繫,增進了學生對數學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2. 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促進數學思考。

注重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在操作中理解知識,發展思維。一改教師主宰課堂的局面,大膽放手,變過去的單純看教師演示為學生自己動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本節課設計“找”、“説”、“做”的環節,幫助學生在數學活動中認識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學習興趣較為濃厚,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數學聽課記錄 篇4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背乘法口訣1-7的。

2、我説你答 舉例:6×7=

3、開火車,師説生答。

4、兩人一組互背檢查。

5、換式子。把老師説的口訣改成運算式。

例子:六七四十二 生:6×7=42 7×6=42

二、新授

1、師:先看一個故事(白雪公主)

師:一共有幾個果子? 生:三七二十一,21個。

師:説説裏面的數學信息。 生:一共有7個小矮人,每人3個果子,問一共有幾個果子。

師:那麼換成運算式,怎麼寫呢?先説加法的。 生:3+3+3+3+3+3+3=21(個) (板書)

師:這是幾個3,用到的乘法口訣是什麼? 生:7個3,三七二十一。

師:改成乘法算式就是 3×7=21(個)。雖説乘法算式比較簡單,但要先想清楚裏面的關係。

2、那麼再看看圖裏小矮人的盤子,數學信息是什麼?

生:有漢堡和薯條。

師:好,完整地説。 生:每個小矮人的盤子裏有2個漢堡。

師:好,每個小矮人的盤子裏有2個漢堡,7個小矮人一共有幾個漢堡?怎麼怎麼寫運算式呢? 生:2×7=14(個)

師:薯條呢? 生:7×7=49(個)

師:他們用到的乘法口訣是? 生:二七十四 七七四十九

3、師:好,你還能發現什麼呢? 生:一共有幾個杯子、花……

師:好,看這些式子,我們都用到了乘法口訣(板書口訣)。這樣跟7有關的運算都用到了7的乘法口訣。

三、練習

1、練一練

第一題:

師:誰能把題目完整準確的讀出來。 生:(讀)

師:那一共用了多少呢? 生:用乘法算式,先看橫的、再看豎的各有幾塊。

師:有幾列、幾行,那麼算式呢? 生:4×7=28(塊)

第二、三題 (開火車)

第四題先讀題目,再找同學回答。

2、書上的習題

自己寫、檢查、檢查好寫1、2題、挑同學説答案

3、延伸

師:那麼,看同學們有想到嗎?一句乘法口訣能寫出2個除法算式嗎?試一試

4、思考題:不出聲,想想什麼意思、老師給解釋一遍題目、自己做、做好找老師對答案。

意見:

總結環節是:複習、導入、看圖找信息、口訣、加式、乘式、有一舉三、總結引題目、練習。整體很完整,課堂效果很好,不過如果在舉例計算時,多試幾個更好。

數學聽課記錄 篇5

一、教學目標:

1、區別1——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並理解其含義。

2、能進行10以內單數和雙數的轉換。

3、激發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的參加數學遊戲。

二、教學準備:

帶10以內數字的蘿蔔圖片若干;貼有單數、雙數標記的紙箱;單數和雙數汽車多輛;音樂《拔蘿蔔》。

三、教學過程:

1、拔蘿蔔:

教師以談話形式導入“拔蘿蔔”。(這裏可播放小段音樂《拔蘿蔔》,調節課堂氣氛,激發幼兒興趣。)

2、數蘿蔔:

1、教師展示六行蘿蔔圖片,請幼兒觀察。

2、教師依次提問,請幼兒一起回答:(為以後的給蘿蔔找朋友打基礎)

(1)、數一數一共有幾行蘿蔔?

幼兒回答:6行。

(2)、數一數每行有幾個蘿蔔?

幼兒依次回答:1個、兩個、3個、4個、5個、6個。教師依次把數字1、2、3、4、5、6寫在相應的位置。

3、給蘿蔔找朋友:

(1)、教師説明給蘿蔔找朋友的要求:兩個蘿蔔一組圈在一起。

(2)、分別請幼兒按要求圈出每行的蘿蔔。(每圈一行教師都要嚴格把控,並及時和幼兒研討,使幼兒正確理解單數和雙數,突出教學重點。)

教師小結:兩個蘿蔔一組圈在一起,不能找到好朋友的是單數,能找到好朋友的是雙數。圖上的單數有1、3、5,雙數有2、4、6.

4、擺蘿蔔:(深入探究7——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及體驗單雙數的轉換,以此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單雙數的理解與應用,突破教學重難點。)

(1)、請幼兒拿出小椅子下面的蘿蔔圖片,先擺好6個蘿蔔,請幼兒給蘿蔔兩個兩個找朋友。

擺好後請幼兒彙報結果:6個蘿蔔,2個2個找朋友,沒有剩下,它是雙數。

(2)、教師提問:怎樣變成7個蘿蔔?

幼兒回答:“添上一個。”

教師提問:請幼兒給蘿蔔兩個兩個找朋友,會怎樣?

幼兒之後回答:2個2個找朋友,剩下1個,它是單數。

教師按以上方法,依次進行到給10個蘿蔔。

最後師幼總結:10以內的單數有:1、3、5、7、9,10以內的雙數有:2、4、6、8、10.

5、收蘿蔔:(鞏固練習,初步驗收教學成果。)

教師説明遊戲規則:

(1)、選四名小朋友分別背上標有單數、雙數的小筐。

(2)、其他小朋友一起拔地上的蘿蔔,經過自己判斷蘿蔔上的數字是單數還是雙數後,再放入對應的筐裏。

開始收蘿蔔。

需要教師和幼兒一起檢驗遊戲結果,如發現錯放的請幼兒一起糾錯並改正。

三、課堂延伸:(加深幼兒對單雙數的認識、理解、鞏固與應用)

運蘿蔔:

先有教師説明遊戲規則:請小朋友分組將單數蘿蔔和雙數蘿蔔分別運到單數汽車和雙數汽車上。

然後遊戲開始,教師巡視,檢查幼兒遊戲成果。

數學聽課記錄 篇6

一、 發散思維,引出課題

例題:將-4,+3,+4,-3分成兩組。

1·將-4、-3分在一組,將+4、+3分為另一組,就是將負數分為一組,正數分為另一組。

2·我將-4,+4分在一組,將-3,+3分為另一組,就是把數是否相同作為分組的依據。

3·我把-4與+3分在一組,把+4與-3分在另一組。理由是兩個數的符號不同,符號後面的數也不相同。

二、比較概括,提煉定義

一般地,一個數由兩部分構成,即符號和剛才提到的“符號後面的數”,考慮這兩個方面,大家也就採用了三種不同的分法。兩個方面都不相同是一種分法,把“符號”是否相同作為分組的依據,得到的是已經學過的一組正數和一組負數,把“符號後面的數”是否相同作為分組的依據,得到了-4與+4、+3與-3這樣成對的數,那麼它們又應該叫什麼數呢?

這就是見天我們這節課需要你學習的內容:相反數。

為什麼叫相反數而不叫別的數呢?

一個正數,一個負數,表示的意義相反,所以叫相反數。

符號不同、符號後面的數相同的兩個數叫相反數。

一個數前面添上不同的符號後得到的兩個數叫相反數。

師:請你舉例説明。

如5前面添上“+”“-”得到的+5和-5是相反數。

課本上説“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

“只有符號不同”説明其它的都相同,包含了“符號後面的數相同”的意思。

只有符號後面的數相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

“只有符號後面的數相同”的言外之意是“符號不同” ,與課本上的説法是一致的。由此可見,同樣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語言來表達,在數學學習中,對此我們應該多加註意。需要説明的是,課本用“只有符號不同”包含“符號後面的數相同”的意思,好處是使相反數的概念更精煉,同時也避免了使用“符號後面的數”這一説法容易引起的誤會,關於這一點,以後我們還將看到。

師:“互”就是“相互”的意思,如+4是-4的相反數,也可以説-4是+4的相反數,即+4與-4互為相反數。請大家一起把“+3與-3互為相反數”的意思説具體一點。

課本上特別指出(板書):0的相反數是0。

口答練習:説出下列各數的相反數:

-7, -0.5, 0, 6, +1.5

三、數形結合,深入討論

例 請在數軸上標出表示+4的相反數的點.

0 4

從數軸上看,相反數的另外一個特點是:表示每一對相反數的點到原點的距離相等

相反數的概念中“只有符號不同”包含着其它的相同,就是“符號後面的數相同”,在數軸上就是距離相等。

掌握了老師提到的分析問題的方法。關於相反數,我們是從“符號”和“符號後面的數”兩個方面去研究的,這兩方面的特點既包含在相反數的概念中,又體現在數軸上,將二者結合起來考慮將有助於以後的數學學習。

到現在為止,關於零的特殊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生眾:零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零的相反數還是零;零不能作除數。

練習及解答(略)

附(部分板書)

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 零的相反數還是零。

符號 相反 相反 分居原點兩側

到原點距離相等

數學聽課記錄 篇7

第一次行動(教學)

1、創設情景

師:同學們看過《西遊記》嗎?裏面的內容精彩嗎?今天老師給大家講個孫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孫悟空西天取經回來後,就迫不及待的來到花果山看它的孩兒們,它給孩兒們帶來禮物——桃子,分桃子時,它想和孩兒們玩一玩,孫悟空説:"把8個桃平均分給2只猴子吧!"下面的孩兒們連連搖頭:"太少了!太少了!"孫悟空就説:"那好吧,把80個桃子平均分給20只猴子,怎麼樣?。"小猴們得寸進尺,撓撓頭皮,試探地説:‘大王,再多給點行不行啊?’孫悟空一拍胸脯,顯示出慷慨大度的樣子:"那就把800個桃子平均分給200只猴子,你們總該滿意了吧?小猴子們笑了,孫悟空也笑了。

師:同學們誰的笑是聰明的一笑,為什麼?

生1:猴王的笑是聰明的一笑。桃子的總數與猴子的總只數變了,但每隻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個數沒有變。

生2:猴王的笑是聰明的一笑。因為猴王把小猴子給騙了,每隻小猴子還是分的4個桃子。

……

2、探索規律

師:你能列出算式嗎?師隨機板書:

8÷2=4

80÷20=4

800÷200=4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3個算式,看看你發現了什麼?在小組裏説一説。

學生開始小組活動。

生1:依次擴大10倍,商還是4;

師:你是怎樣觀察的?

……

(接下來的彙報中有不少學生彙報並沒有按照我備課的思路去回答,整個安排全部打亂,耽誤了許多時間,在彙報中有的學生還發生了錯誤。)

反思

按照我的備課思路,自認為這一環節的教學應該很順暢,學生應該能夠順利完成此環節教學的,怎麼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會這樣呢?在反思與本組教師的評課過程中我逐步認識到:自己的安排看似合理,其實沒有認真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經驗水平,沒有站在學生的立場考慮,沒有做到與學生生活世界的溝通。由於自己提出的問題過大,導致在此處的教學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在課堂上我雖然蹲下來"扶學生,學生還是"夠不着"。看來我的認識與學生在某些方面的差距是很大的。

改進策略

不要着急讓學生解決這一問題,給他們一根"枴杖",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拋出的問題適當並及時地引導、點撥。因為這是一堂走出校外的觀摩課,所以我根據本組教師的意見,結合自己的反思,在經過積極和獨立的思考後,我對第一次的行動計劃再次進行了改進,進行了第二次教學。

第二次行動(教學)

在講了孫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後,提問:

師:同學們誰的笑是聰明的一笑,為什麼?

生1:猴王的笑是聰明的一笑。桃子的總數與猴子的總只數變了,但每隻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個數沒有變。

生2:猴王的笑是聰明的一笑。因為猴王把小猴子給騙了,每隻小猴子還是分的4個桃子。

師:你是從哪兒看出的?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①8÷2=4

②80÷20=4

③800÷200=4

※引導學生進行有序地觀察並探索出規律:二式和一式比較,被除數和除數都擴大了10倍,商不變;三式和二式比比較,被除數和除數都擴大了10倍,商不變;三式和一式比較,被除數和除數都擴大了100倍,從上往下看,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詢問學生:還有什麼發現?(從下往上看,又有什麼規律呢?)此環節讓學生在小組交流完成。

整節課的反思

接下來的教學,我與孩子們之間相處得非常融洽。學生經歷了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過程,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認識規律,還有利於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學習數學的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關注了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做一個新知識的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這連續兩次的教學中,使我的教學品質得到了整體提升。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我會幫助學生髮現、組織和管理知識,引導他們,而不是"製造"他們 ;要學生以自己真實的感受去體驗、理解;要讓更多的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悦,讓學生自始自終參與到知識形成的全過程。現在,我深深地感到:課程改革,沒有休止符;課程改革,永遠是現在進行時。

數學聽課記錄 篇8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瞭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掌握“1千克=1000克”,並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能力目標:

讓學生經歷“稱”的過程,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對重量進一步的體驗,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活動中,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與人分享,培養學生統計、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以多種形式的操作感知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難點:

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觀念,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天平、砝碼、硬幣、枱秤、電子秤、人體秤、兩袋鹽、水果、奶、快餐面、沙子、大米等各種物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知輕重。

1、遊戲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先來做個遊戲好嗎?請三名同學到前面來做背一背的遊戲,誰想來?

生:(3名同學分別是胖、中、瘦)

師:請你們三個互相背一背,然後説説自己對同學的體重有什麼感受?

生1:我覺得沈春鵬最重,王宇洋最輕。

生2:我覺得沈春鵬比高一民重。

生3:我覺得王宇洋很輕。

師:看來,人是有輕有重的。那我們身邊的物體是不是這樣呢?現在就請你任選兩種不同的物體,用兩隻手掂一掂,互相説説你的感受。

生:(掂物體,感知輕重)

生1:一袋鹽和一袋奶比,鹽比較重,奶比較輕。

生2:一桶浴液比一袋方便麪重。

生3:一塊橡皮比一本字典輕很多。

……

師:看來我們身邊的物體也是有輕有重的。以前我們學習過計量長度的單位有哪些?

生:有米、分米、釐米、毫米,還有千米。

師:那你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計量物體重量的單位呢?

生1:我知道克、千克和噸。

生2:我還知道公斤和斤。

生3:我還知道毫克。

師:你們知道得真多,看來你們在生活中細心觀察了。在這些單位中,克、千克、毫克和噸都是國際上通用的重量單位,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其中的千克和克。(板書課題)

[評析: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安排了背一背、掂一掂、比一比三個活動,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的手、口、腦等多種感官參與數學學習活動,親身感知體驗獲得豐富具體的數學知識,讓學生經歷探索的過程,給學生許多自由活動並發現數學知識的時間、空間。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感受。]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1、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1)稱一稱。

師:要知道物體到底有多重,可以怎麼辦?

生:應該用秤稱一稱。

師:你們都認識什麼秤?

生1:我認識彈簧秤。

生2:我認識枱秤。

生3:我認識電子秤和天平。

師:今天我們主要要用到枱秤和天平。在你們的桌上都放着規格一樣的袋鹽,兩袋鹽有多重呢?

生:1000克。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因為我看到袋上寫着一袋鹽是500克,那兩袋鹽就重1000克。

師:我們用秤稱一稱,驗證一下好嗎?誰會看這種枱秤,説説怎麼看?

生:現在什麼也沒放,指針指向0,如果指向1就是1千克,指向2就是千克。

師:也就是指針指向幾,就是幾千克。請每個小組選兩名同學拿着兩袋鹽到前面來稱一稱。

生:(分別稱出2袋鹽的重量)正好1千克。

(2)掂一掂。

師:請同學們把2袋鹽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一下這1千克的重量。

生:(操作感受)

(3)估一估。

師:同學們都感受到了1千克的重量,現在我們進行一個小小的比賽。請同學們藉助1千克鹽的重量帶給我們的感受,估計一下你們小組的水果幾個大約重1千克,看看哪個小組估計得最準確。

生:(用袋裝水果,估計重量)

生1:我們小組估計8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

生2:我們小組估計6個桃子大約重1千克。

生3:我們小組估計11個橘子大約重1千克。

師:現在你們就來稱一稱吧。

生:(把小組估計的水果放在秤上稱。)

生1:(8個蘋果)多了一點。

生2:(6個桃子)也多了一點。

生3:(11個橘子)還是多一點。

師:那你們(生3)能不能調整一下?

生:拿下來1個橘子。

師:大家快看,這回差不多是1千克。同學們真了不起,第一次估計1千克的重量就已經很接近了。剛才,小組在活動的時候,老師發現有1個小組的做法和大家不太一樣,我們聽聽他們是怎麼做的。

生:我們小組先是掂一掂2袋鹽,再掂一掂5個桃子的重量,感覺有些輕,就又加了1個桃子,再掂一掂,差不多,才認為6個桃子的重量大約是1千克。

師:你們覺得這種方法怎麼樣?

生:這種方法很好,可以估計的更準確一些。

師:他們一邊估計,一邊比較,有一種嚴謹的學習態度,希望其他同學也能象他們小組學習。

[評析:這個活動是討論—體驗—交流—再體驗的過程。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真正感受到估得比較準確的方法。當學生體驗完,交流後有了進一步感受後,他們產生了再次體驗、探究的需要。而這時讓學生再次體驗,學生的感受更深刻,人人都得到成功的.體驗。]

(4)找一找。

師:我們知道了1千克的重量,在你們準備的物品中有沒有大約重1千克的?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生:2袋掛麪、4袋奶……

(5)猜一猜。

師:老師這有兩樣東西,(出示:一大堆棉花,一小堆鐵釘)你們猜猜哪個重?

生1:棉花重。

師:為什麼?

生1:因為棉花那麼一大堆,比鐵釘多,所以棉花重。

生2:我猜可能一樣重,因為鐵沉。

師:到底誰説得對?你們自己想辦法驗證吧。

生:(有的掂一掂,有的稱一稱)一樣重。

師:那我想問問,剛才説棉花重的同學,你們現在有什麼想法?

生:物體的輕重不能光看堆大,堆小。

師:是啊,物體的的體積大,但不一定重;體積小,不一定就輕。

[評析:設計“比一比”的遊戲活動,學生很喜歡。孩子想獲勝的心理促使他們在活動時積極開動腦筋。整個活動學生是在積極、主動的狀態下完成的。交流時,讓學生感受到分享的快樂,讓學生在輕鬆、平等的氛圍裏暢所欲言。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了猜想—驗證這一科學的研究問題的方法。]

(6)拎一拎。

師:老師這還有些東西(大米:2千克,沙子:3千克,油:5千克)同學們拎一拎,感受這些物體大約重幾千克?再看看下面的標籤。

生:(分組拎物品,感受幾千克的重量。)

(7)説一説。

師:除了這些,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單位表示重量的還有哪些?

生:青菜、麪粉……人體的體重。

師:想稱稱自己的體重嗎?好,到前面稱稱吧,一個人稱,另一個人讀數。

生1:王帥的體重是29千克。

生2:徐哲的體重是28公斤。

師:28公斤也就是28千克。

2、建立克的質量觀念。

師:同學們知道了常用千克做單位表示物體的重量,我這有一枚2分硬幣,我們稱稱它的重量。(放在台秤上)

生:太輕了,指針根本沒動。

師:那這枚2分硬幣還能不能用千克做單位表示它的重量呢?那應該用什麼單位來表示呢?

生:用“克”做單位。

師:想知道它的重量嗎?我們可以用天平稱一秤。(介紹天平的使用方法,並稱重)這枚2分硬幣有多重?

生:1克。

師: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重量,小組互相説一説自己的感受。

生:(動手操作,感知1克)

生1:太輕了,我好象一點感覺也沒有。

生2:太輕了,手裏好象什麼都沒有。

師:這1克的重量非常輕,看看學具盒裏還有哪些物體的重量大約是1克?

生:扣、2個曲別針、一個小藥片……

生:3粒花生大約重1克。

師:我們稱稱看,3粒花生的重量是不是1克?(在天平上稱超過1克,減1粒,再減1粒。)大家看,像這樣的1粒花生的重量大約是1克。

師:用手掂一掂你身邊的比較小的文具,估計一下它的重量。

生:一支鉛筆大約20克,一塊小橡皮大約1克,一張紙大約5克……

3、建立千克與克的聯繫。

師:老師這有一大袋和一小袋米,小組互相掂一掂,估計一下它們的重量。

[評析:學生經歷感知實際重量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重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情感,在一系列富有趣味的活動中,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快樂。同時體驗了知識的形成過程,自然也培養了學生的積極情感與態度,進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生1:我估計大袋大約100克。

生2:我估計大袋約重150克。

師:老師告訴大家,課前老師已經稱好了它的重量,是200克。那小袋的呢?

生:大約50克。

師:對了。每組大小兩袋米合起來重多少克?

生:重250克。

師:那計算一下,4組合起來呢?

生:1000克。

師:來,我們把這些大米放枱秤上稱一稱,讀出數來?

生:1千克。

師:通過實際稱重,我們又知道這些大米的重量是1千克,(指板書:1千克 1000克)這兩個數量之間有什麼關係?

生:1千克=1000克

師:(板書結論)我們還可以用字母來表示千克和克,有誰知道?

生:千克用字母kg表示,克用字母g表示。

師:那我們還可以寫成1kg=1000g

三、總結延伸:

師:這節課,我們通過實際操作,親身感受並瞭解了千克和克的實際重量。我們看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課後,請同學們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更多的實際問題。

點評:

本課教學流暢、自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色:

一、從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

數學知識源於生活,老師通過一些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又藴涵着數學問題的活動,讓學生不僅可以多次體驗常見的物體的重量,逐步建立起重量單位的正確觀念,而且還在這一過程中瞭解一些有關的常識;通過感知,拉近了抽象的“重量”與形象的距離,使學生感到容易理解。而讓學生去掂一掂物品的重量這一活動,就是將數學知識應用於生活,使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體驗、理解數學知識,證明我們學習的數學是有用的數學。從這些方面,讓學生切實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事物。

二、提供學生充分實踐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得到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斯托利亞爾在《數學教育學》中明確指出:“數學教育是數學活動的教育”現代教學論主張:“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本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在活動中學習數學,在活動中自己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在活動中,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悦。學生之間存在着個體差異,所以各人思維也不盡相同,思維的交流常會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別人的方法和想法,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可以更多地滿足認可與欣賞的需要,從而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認識數學,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他們互助互學,集思廣益,讓需要解決的問題從學生中來,再到學生中去,養成與別人合作與交流的習慣。

三、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時老師採用了學生喜歡的學習方法,讓學生主動探求、主動合作、主動獲取知識,形成技能,親生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數學聽課記錄 篇9

 (一)從教學目標上看

“鋭角三角函數”屬於三角學,是《數學課程標準》中“空間與圖形”領域的重要內容。從《數學課程標準》看,中學數學把三角學內容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放在義務教育第三學段,第二部分放在高中階段。在義務教育第三學段,主要研究鋭角三角函數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內容,本套教科書安排了一章的內容,就是本章“鋭角三角函數”。在高中階段的三角內容是三角學的主體部分,包括解斜三角形、三角函數、反三角函數和簡單的三角方程。無論是從內容上看,還是從思考問題的方法上看,前一部分都是後一部分的重要基礎,掌握鋭角三角函數的概念和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是學習三角函數和解斜三角形的重要準備。

本章包括鋭角三角函數的概念(主要是正弦、餘弦和正切的概念),以及利用鋭角三角函數解直角三角形等內容。鋭角三角函數為解直角三角形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解直角三角形在實際當中有着廣泛的應用,這也為鋭角三角函數提供了與實際聯繫的機會。研究鋭角三角函數的直接基礎是相似三角形的一些結論,解直角三角形主要依賴鋭角三角函數和勾股定理等內容,因此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是學習本章的直接基礎。本章重點是鋭角三角函數的概念和直角三角形的解法。正確掌握了鋭角三角函數的概念,才能真正理解直角三角形中邊、角之間的關係,從而才能利用這些關係解直角三角形。

繞滿遠老師在上課時對教學目標的把握比較準確,能以學生的現有水平,重視鋭角三角函數概念的複習,從而自然過渡到新知識的傳授。課堂上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教學目標,有機整合教學資源,努力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

 (二)從處理教材上看

在進行新課時,教師拋出一個問題:一副三角板有幾個鋭角?分別是多少度?它們的三角函數值分別是多少?請同學們相互交流。接着,老師又提出更深刻的問題:對以上問題你是怎麼做的?是怎麼想的?這個讓學生“怎麼想的”説出來是對學生深層次的引導和啟發,而且我認為,把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説出來,讓學生從“説數學”的高度使學生的思維層次再上一新台階的處理方法令人讚歎。

在老師的引導下啟發下,結合三角函數的定義,很快完成了求30°、45°、60°的三角函數。怎樣讓學生記住這幾個函數值呢?老師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首先,開始一個測試活動,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僅僅是理解了函數值的求法還遠遠不夠的。“哪位同學已經知道各角的三角函數值的請舉手。”過了一會兒,有兩個學生舉手,老師讓一個學生提問,另一個學生回答。結果,回答不是很流暢,出現百分之三十三的錯誤。在事實面前,使學生認識到記憶三角函數的重要性。於是老師介紹了多種方法,在介紹這些方法時不斷提高問題的質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努力使學生的知識得到遷移。這堂課知識教授準確科學,在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三)從教學程序上看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

1、看教學思路設計

這個教學思路由易到難,不斷拓展。既完成了教學目標所規定的知識內容,又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方法和能力。在記憶三角函數值的過程中,讓學生思考當時,正弦值是怎樣變化的?利用這個結論,給出一個問題,比較 和sin17°35′的大小,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三角函數值的變化規律。上課的脈絡和主線清晰,他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方案。做到各知識點的合理編排、組合、銜接、過渡。

2、看課堂結構安排

以課程目標為主線,教師採用複習、引導、啟發、探究等教學方法,課堂安排緊湊。繞滿遠老師上課特點鮮明,節奏快語速並不快,不是給人以慌里慌張的感覺,相反卻使聽課老師感到輕鬆自然,沒有擔心感和壓抑感。

教學過程中層次分明,語言穩重得體,不失詼諧和幽默。在課堂上既有老師的理論闡述,又有學生的獨立思考,既有問題的不斷拋出,又有學生的奇妙對唱,一曲和諧,給人一份享受。總體感覺這堂課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

(四)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看

1、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把關注學生放在第一位,時時處處以學生的課堂表現為自己下步教學的出發點。對於三角函數值的理解和記憶既能充分讓學生暴露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又實時撲捉到學生存在的問題,發現學生的思維缺陷。

學生的演板是檢驗教學效果的最好方法。繞滿遠老師對此很重視,不惜利用寶貴的時間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矯正和耐心的指導。關注學生課堂表現,讓學生充分暴露問題,暴露教師教學問題是繞滿遠老師特別設計和關注的。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將獲取的新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中,真正懂得將本學科的知識與其它相關的學科的知識聯繫起來,並讓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靈活運用到相關的學科中去,解決相關問題,加深了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掌握和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這節課有很多地方都是要聯繫生活實際,把生活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

能適時、適當用了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的輔助作用得以體現。

(五)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看

板書設計科學合理、語言精練、言簡意賅,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嫻熟。教態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語言準確清楚,説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啟發性。教學語言的語調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數學語言表達正確。

(六)從教學效果上看

教學效果好。學生學到了知識,體會來思考問題的常用方法。使學生養成注重細節,嚴謹認真,一絲不苟的作風。同時學到了課本以外的許多知識方法和態度。教師的榜樣作用得以體現。

數學聽課記錄 篇10

一、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數學操作活動;

2、理解6以內數與量的對應;

3、在情境故事中,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有4、5、6個枝條的花枝若干;有4、5、6顆種子的花盆若干; 分別有數字4、5、6的花架三個(白圓圈展示板); 紅色的 花 朵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談話導入:昨天,接到兔媽媽的電話,説花店要開張了,請小朋友們去幫忙。

(二)基本部分:

1、複習6以內的點數:

(1)出示4根花枝,讓幼兒點數:這是花店的花枝,有幾根枝條?

小結:兩根兩根合起來是4根。

(2)出示5根花枝,讓幼兒點數:你怎麼知道有5根?(幼兒點數)

小結:4和1根合起來就是5根,3和2根合起來就是5根。

(3)出示6根花枝,讓幼兒點數:數一數有幾根?(幼兒點數)

2、實物與實物的對應:

師:兔媽媽説了,一根枝條插一朵花。

(1)教師示範在枝條上插花,採用一邊説一邊操作的方法。

(2)幼兒自選枝條,進行操作活動。

A、問:你插了幾朵花?為什麼是4朵?(幼兒回答)請所有的插了4朵花的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B、 小結:因為4根枝條,所以插了4朵花。

C、請所有的插了5根枝條的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你插了幾根枝條?為什麼?

D、小結:因為有5根枝條,所以插了5多花。

E、請所有的插了6根枝條的幼兒展示:你插了幾朵花?提醒幼兒説完整句:因為我有6根枝條,所以插了6朵花。

(3)出示花瓶:花是插在花瓶裏的。讓幼兒依次把花插在花瓶裏,並表揚會等待的幼兒。

3、圓點與實物的對應:

(1)出示花盆,啟發提問:花盆裏一粒粒、黑黑的是什麼東西?(種子)

A、出示5粒種子的花盆,問:幾粒種子?你怎麼知道?提醒幼兒點數,説出總數。

師:兔媽媽説了,一粒種子開出一朵花,6粒種子會開出幾朵花?(幼兒回答)

B、教師示範點數手上的6朵花:一朵花、兩朵花、三朵花、四朵花、五朵花、六朵花。

C、示範:在6粒花盆上依次貼出6朵花,小結:6粒種子長出6朵花。

(2)幼兒操作“種花”,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先在手上數出6朵花,提問:你種了幾朵花?

(3)幼兒分享:誰種的花與種子是一樣多的?你種了幾朵花?讓幼兒評價:5粒種子種了4多花,對嗎?

(4)問:6粒種子、6朵花用數字幾來表示?

A、教師出示數字6,貼在展示板上:6個種子的花盆、朵花,都可以用數字6表示。

(5)出示3個白圓圈展示板“花架”,分別有數字4、5、6。

A、師:兔媽媽説了,要把花盆放在花架上。

B、出示6朵花的花盆,問:這要放在哪個花架上?

C、請幼兒輕輕的把自己的花放在花架上,提示幼兒:我放好了,也坐好了。

D、提問:這花架,你發現了什麼?(幼:6朵花)他發現了花架上有幾盆?(幼:6盆),教師帶幼兒點數。

E、小結:6的花架上有6盆花,5的花架上有5盆花、4的花架上有4盆花。

(三)、結束部分:

1、活動小結:6粒種子、6朵花、6盆花,都用數字6表示。

2、師:今天兔媽媽要謝謝你們,幫了很大的忙。現在,我們把這些花架搬去兔媽媽的花店。

評析

教師教態好,目標明確,過程清晰,環節緊湊,老師在每個環節結束後都進行及時的小結,是一節自然狀態下很好的常規教學活動。但師幼的互動環節不夠熱烈,老師的應變能力有一點點欠缺。比如在插花環節,老師要求幼兒要插在花瓶裏,可很多幼兒插在地上,但老師沒能及時抓住這契機,讓幼兒插在地上,而是強調了插在花瓶裏,最終幼兒也是按老師的要求插在了花瓶裏。如果老師的應變及時點,讓幼兒感興趣的把花插在地上,我想,效果會不會更好些?

數學聽課記錄 篇11

【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動手操作,瞭解總數與部分數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間的關係。

2、在學習了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幼兒能書面練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式子中的填空題。

【活動準備】

教具:裝好皮球的簍子(大皮球4個、小皮球2個);裝好水果的簍子(蘋果7個、梨子3個)

學具:每人一個“小動物卡片”袋(兩個品種,多少不一,總數不越過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鉛筆和一個數學練習本。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裝好皮球的小簍子,讓幼兒説説簍子裏有什麼、有多少、有什麼異同。引導幼兒説出總數,然後讓幼兒把水果分類,並説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個;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個。”讓幼兒初步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並列出加減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師出示裝好水果的小簍子,讓幼兒説説簍子裏有什麼、有多少、有什麼異同。幼兒説出總數,然後讓幼兒把水果分類,並説出:“一部分是蘋果,有7個;一部分是梨子,有3個。”進一步讓幼兒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並列出加減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導幼兒做“對應口頭練習”如:

蘋果是7個 梨了是3個 總體是10個

這是部分數 也是部分數 這是總數

同理:3+7=10 4+2= 2+4=6 引導幼兒説出哪是部分數?哪是總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水果有10個 蘋果有3個 梨子有7個

這是總數 這是部分數 也是部分數

同理:10-7=3 64=2 6-2=4 引導幼兒説出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四、引導幼兒説出關鍵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裏,總數在最後,其它是部分數;在減法式子裏,總數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加法總數在最後,減法總數在最前。

②部分數與部分數合起來是總數,總數去掉(減去)部分數,剩下的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要求總數,用部分數相加;要求部分數,用總數減去另一個部分數。

五、幼兒玩卡片。幼兒取出卡片,倒出小動物卡片,説説有些什麼,總數有多少,進行分類,並做好記錄。把自己分類記錄的結果説給同伴聽。

六、幼兒玩橡皮泥。規則是每人做2種物品,多少不限。10分鐘後,讓幼兒説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麼,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麼,又是多少。做記錄,並説説記錄下來的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

七、幼兒認識括號“( )”;書面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師總結,檢查幼兒練習結果。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課,我試了三次,不斷反思自己在與幼兒活動時,出現哪些紕漏,並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試教,活動效果不是很好,我發現幼兒對“總數”好理解,對“部分數”就有點難度,幼兒始終不能把“部分物體”與“部分數”聯繫起來。 ‘

第二次試教,我改變了指導方法,讓幼兒集體操作活動時,個別指導啟發幼兒説出自己記錄中的總數在哪裏,是幾?部分數在哪裏,又是幾和幾?在這次活動中又發現有一部分幼兒離開實物,又找不到“總數”和“部分數”。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礎上做了一些微調,讓幼兒把直觀的學具和抽象的理論結合起來,這樣以後,活動效果很不錯。

第三次試教,效果顯著。

總結三次的數學教育活動,得到的啟示是:

①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找到新的切入點。

②尋找數學中規律,以點代面,一通百通。

③與其他活動一樣,以遊戲為主,化抽象為具體。

數學聽課記錄 篇12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係;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曆。日曆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活動重點:

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動難點:

大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頂小月又是哪個月?

活動準備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張;自制外形似房子狀的2005年1月——12月的月曆(大月、小月、2月數房子大小有區分);小字卡(年、月、日)數字卡(12、30、31、28、365)幼兒人手一份。

2、各類掛曆、枱曆、月曆、日曆。

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並提問有幾座房子?大的有幾座?小的有幾座?

2、出示數字卡(12、30、31、365、28),猜猜與“房子”有什麼聯繫,明確探索任務。

設疑:為什麼老師把有的房子畫得大,有的畫得小呢?

請小朋友把自己椅子下的小本子拿起來,分別認這些字。再把小本子藏好。

3、講述故事,回答問題,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瞭解數字之間的關係。

4、引導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探究回答問題:很久以前的這個媽媽的名字叫什麼(年)?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日)?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12座)?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麼(月)?大月的房子有哪幾個月(1、3、5、7、8、10、12)?小月的房子有哪幾個月(4、6、9、11)?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頂小的月是幾個(1個)?有多少日(28天)?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數數法瞭解)。

5、猜謎。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曆。瞭解日曆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6、引導幼兒觀察展品是哪一年的,枱曆、掛曆、日曆的區別在哪裏,你會用嗎?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學習查看日曆的方法。

2、組織幼兒觀察閏年掛曆,引導他們發現二月,從而瞭解到了“特殊”一年就會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數學聽課記錄 篇13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先來回憶一下,關於比已經學習了什麼知識?

預設:比的意義,比各部分的名稱,比與分數以及除法之間的關係等。

2.你能直接説出700÷25的商嗎?

(1)你是怎麼想的?

(2)依據是什麼?

3.你還記得分數的基本性質嗎?舉例説明。

評析:影響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於是此環節意在通過複習、回憶讓學生溝通比、除法和分數之間的關係,重現商不變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為類比推出比的基本性質埋下伏筆。同時,還有機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使學生感受知識之間存在着緊密的內在聯繫。

二、新課學習

(一)猜想比的基本性質

1.師:我們知道,比與除法、分數之間存在着極其密切的聯繫,而除法具有商不變性質,分數有分數的基本性質,聯想這兩個性質,想一想:在比中又會有怎樣的規律或性質?

預設:比的基本性質。

2.學生紛紛猜想比的基本性質。

預設: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3.根據學生的猜想教師板書: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評析:比的基本性質這一內容的學習非常適合培養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學生在掌握商不變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很自然地就能聯想到比的基本性質,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驗證比的基本性質

師:正如大家想的,比和除法、分數一樣,也具有屬於它自己的規律性質,那麼是否和大家猜想的“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一樣呢?這需要我們通過研究證明。接下來,請大家分成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共同研究並驗證之前的猜想是否正確。

1.教師説明合作要求。

(1)獨立完成:寫出一個比,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驗證。

(2)小組討論學習。

①每個同學分別向組內同學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並依次交流(其他同學表明是否贊同此同學的結論)。

②如果有不同的觀點,則舉例説明,然後由組內同學再次進行討論研究。

③選派一個同學代表小組進行發言。

2.集體交流(要求小組發言代表結合具體的例子在展台上進行講解)。

預設:根據比與除法、分數的關係進行驗證;根據比值驗證。

3.全班驗證。

4.完善歸納,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質。

上題中○內可以怎樣填?□內可以填任意數嗎?為什麼?

(1)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並説明理由,教師完善板書。

(2)學生打開書本讀一讀比的基本性質,教師板書課題。(比的基本性質)

5.質疑辨析,深化認識。

利用比的基本性質做出準確判斷:

(1) ( )

(2)比的前項乘3,要使比值不變,比的後項應除以3。 ( )

評析:基於猜想的學習必定需要來自學生的自主探究進行驗證,而合作探究又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式,但合作學習不能流於形式。合作學習首先要讓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產生自己的想法,然後再進行合作交流,這樣可以促使每個學生經歷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交流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同時也真正內化了來自猜想的“比的基本性質”,從而大大提高了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三)比的基本性質的應用

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我們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的用途嗎?什麼是最簡分數?

今天我們發現的比的基本性質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用途──可以化簡比,進而得到一個最簡整數比。

理解最簡整數比的含義。

1.引導學生自學最簡整數比的相關知識。

預設:前項、後項互質的整數比稱為最簡整數比。

2.從下列各比中找出最簡整數比,並簡述理由。

3:4; 18:12; 19:10; : ; 0.75:2。

初步應用。

1.化簡前項、後項都是整數的比。(課件出示教材第50頁例1)

學生獨立嘗試,化簡後交流。

2.化簡前項、後項出現分數、小數的比。(課件出示)

3.歸納小結: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探索,總結出了將各類比化為最簡整數比的方法。化4.方法補充,區分化簡比和求比值。

還可以用什麼方法化簡比?(求比值)

化簡比和求比值有什麼不同?

預設:化簡比的最後結果是一個比,求比值的最後結果是一個數。

三、結論總結

四、課堂練習

五、作業佈置

六、板書設計

比的基本性質

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聽課評析: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質,並能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初步掌握化簡比的方法。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溝通比和除法、分數之間的聯繫,培養觀察、比較、推理、概括、合作、交流等數學能力。初步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並使學生認識知識之間都是存在內在聯繫的。

數學聽課記錄 篇14

一、導入新課

1.師生談話,交流有關國旗的知識。

師:每週一,老師參加學校的升旗活動,心中都會感到一種神聖和激動,誰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所瞭解的關於國旗的知識?

2.引出國旗規格問題。讓學生讀兔博士網站的內容。

3.估計學校所掛國旗的規格。

二、新課學習

1.結合學校所掛國旗的規格寫出長和寬的比。

2.化簡所寫的比,並交流結果。

3.由長和寬的比類推寬和長的比。

長和寬的最簡比是3:2,反過來,寬和長的比就是2:3了,他們是有關聯的。

4.任選兩種規格的國旗,分別求出長和寬或寬和長的比值。

師:對,同學們看網站中給我們提供了五種規格的國旗,我們現在就從中任選兩種,分別求出長和寬或寬和長的比值。

學生在練習本上試作。

5.觀察交流計算結果,彙報自己的發現。

交流中,教師把學生所求的比值按“長和寬的比值”“寬和長的比值”分類板書,方便引導學生觀察計算結果

6.引導學生觀察寫出的比和比值,找出發現的規律。

師:剛才,同學們任選了兩種不同規格的國旗,分別求出了長和寬或寬和長的比值,現在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結果,你發現了什麼?

7.認識比例,通過兩個比的比值相等,把兩個比用等號聯起來,建立比例的數學模型。

我們就可以把比值相等的兩個比用等號連接,寫成下面的形式如:

240:160=144:96

師:(板書)好,這樣我們就接觸到了我們今天要學的新知識--比例(板書)你能具體説説什麼是比例嗎?

8.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師: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比例的基本性質:

1.提出試一試問題,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

2.交流計算結果,説一説發現了什麼。認識比例的基本性質。

在比例裏,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

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等號兩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它們的積就相等了。

三、結論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學得愉快嗎?誰能説説你的收穫是什麼?

四、課堂練習

1.判斷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1)7:3和21:9

(2)0.5:24和1.5:3.6

2. 2袋大米重16千克,5袋同樣的大米重40千克。分別求出大米質量和袋數的比值,並判斷它們能否組成比例。

五、作業佈置

六、板書設計

比例的意義及基本性質

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裏,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

聽課點評:認識比例,知道比例的內項和外項。理解並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會判斷兩個比是否成比例。結合不同規格的國旗長和寬的比,經歷認識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質的過程。體會通過隱含的數學規律,豐富關於國旗的知識,培養愛國旗、愛祖國的情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