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學生了》中學教學教案(精選10篇)

來源:文萃谷 2.2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是中學生了》中學教學教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是中學生了》中學教學教案(精選10篇)

《我是中學生了》中學教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悦納國中生活的新變化,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新的學習生活。

2.積極融入新集體,樹立規則意識,增強戰勝挑戰的勇氣。

能力

1.初步掌握應對新挑戰的方法,解決國中生活中遭遇的各種問題。

2.提高問題的分析和應對能力。

知識

1.通過與國小生活比較,瞭解國中生活的新變化。

2.瞭解國中生活新挑戰對我們提出的具體要求。

【教學準備】

1.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

2.課前教師準備校史紀錄片,學生蒐集關於新學校的信息。

3.預先佈置學生用拍照等方式觀察新校園,上學校網站了解新學校。

在班級論壇上發佈自己眼中最美的校園一角。學生準備自我介紹。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踏進這所學校,你們已經從一名國小生變成了一名中學生。國中三年,是你們未來人生道路的一個新起點。在這裏,我們將會接觸全新的學習環境,認識新的老師、新的同學,學習新的知識。同學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活動一:我眼中的校園

同學們,你們喜愛這所學校嗎?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們初進這所學校的感受吧!

活動內容:

1.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

2.學生用照片或者文字的形式記錄眼中最美的校園一角。

3.分組交流校園一角,由小組推選代表作品在全班交流,並説明理由。

4.播放校史宣傳片:我們學校是陶行知思想的孕育地,陶行知先生在這

裏親任七年校長,確立“實”字校訓,知行合一,“實”字理念在學校100多年

的發展史上被代代傳承、不斷創新。歡迎大家走進三中這個大家庭!

教師總結:未來的三年裏,大家將在這裏生活、學習,我們將在這裏度過

令人難忘的三年國中生活。無論未來我們的學校在時間流逝中經歷怎樣的滄桑,

我們都應用自己的努力為我們的學校增添榮耀!讓我們為學校增光添彩,讓學校

為我們倍感自豪!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交流眼中最美的校園,到觀看校史宣傳片,引導學生從校園外在環境到學校文化內核多方面認識新學校,拉近學生與新學校之間的距離,初步培養自豪感,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的動力。)

活動二:認識新朋友

中學生活究竟新在哪裏呢?進入校園,同學們最直觀的感受恐怕就是老師和同學變了。進入新的環境,你認識了多少新朋友呢?

活動內容:

1.小遊戲。

(1)遊戲準備:利用開學前教育通知學生準備個人自我介紹,自我介紹的形式不限,展示內容不限,要求能夠展現個人特點。準備一個裝有學號號碼牌的抽籤盒。

(2)遊戲規則:請一位同學隨機抽兩張學號號碼牌,被抽中的兩位同學説出對方的姓名,兩秒內都準確説出則順利過關;如果有一方説不出或説錯,算認人錯誤,兩位同學都要表演一個小節目並向大家作自我介紹。

(3)因為時間有限,做不到全體介紹,所以遊戲結束後收集學生的自我介紹,用“文十圖”的方式做一期新同學、新老師簡介的小報,貼在班級宣傳欄內。

2.開學前的軍訓中,新同學、新老師給你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教師總結:在遊戲中我們熟悉了彼此,在軍訓中我們收穫了友誼,新同學和新老師是我們的夥伴,將陪伴我們共同成長,讓我們和夥伴共同面對成長的荊棘!

(設計意圖:通過遊戲的形式可以減少生生、師生間的距離感和陌生感,讓學

生在輕鬆愉悦的氣氛中熟悉彼此,營造和諧的人際交往氛圍。)

活動三:感受中學新變化

進入中學,學習、生活都會發生許多新變化,作為一名新人,你準備好了嗎?

活動內容:

1.分組討論。

話題一:比較中學與國小在學習上的異同。(提示:開設的課程、上課時間、學習的容量、學習方法、教師的教學等方面)

話題二:比較中學與國小在行為規範上的異同。(提示:學生守則、校規、班規等方面)

2.結合自己的經驗,小組交流總結適應國中生活的方法。

3.小組做好彙報準備,並推薦代表發言,交流本組討論的結果。

教師總結:看來每個同學已經感受到了國中生活和國小的不同,分享了自己的經驗與方法。樹立規則意識,嚴格要求自己,可以幫助我們儘快地適應國中生活。我們也要積極調整生活節奏,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更好地應對學習新變化。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交流,幫助學生了解中學學習生活可能會帶來的挑戰,明白儘快適應學習新節奏的重要性,明確規則意識對適應國中生活的重要意義,為探尋好的學習方法作好準備。)

活動四:集思廣益迎挑戰

活動內容:

1.在組內交流自己曾經經歷的一件麻煩、一個挑戰,談談自己是如何應對的。(挑戰來自各個方面:人際交往的、學習的……)

2.小組總結成員在應對困難與挑戰時獲得的經驗與教訓。

3.小組推薦代表總結髮言,要求語言精練。

要求:小組圍繞問題積極參與交流,越具體越好;討論中每組推選一名代表記錄,並在討論結束後代表本組作總結髮言。

教師總結:(在小組發言的基礎上,提煉出迎接新挑戰的要求與方法)每一位同學在成長中都面對了很多的挑戰,積累了很多有智慧的應對方法,這些寶貴經驗將繼續指導我們迎接未來的各種挑戰。

(設計意圖:請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分享好的學習方法,藉助同伴的力量感染身邊的同學,增添戰勝新挑戰的勇氣,引導學生積極融入新集體。)

活動五:她該怎麼辦?

活動內容:

1.面對挑戰,也有同學會陷入苦惱。閲讀教材第6頁“小欣的苦惱”,我

們一起來幫幫她。

2.小組討論,分析小欣苦惱的原因,並給她一些可行的建議。

3.小組記錄總結,代表發言,組間交流。

教師總結:以上的分析和建議充分展現了你們的智慧,也體現出同學們關愛他人、團結互助的可貴品質!在國中生活中,我們將會和小欣一樣遭遇很多挑戰,我們自己既要正確評價自己,主動調適,也要積極溝通,真誠幫助,分享智慧!希望大家儘快融入新集體,在集體中獲得勇氣和力量!

(設計意圖:用上一活動中積累的經驗與方法指導實踐,在具體情境中分析與運用,讓學生體會迎接新挑戰既需要自我心理調適,也離不開集體的幫助!)

【教學小結】

國中生活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一段精彩旅程,在這段旅程中,我們會看到很多美妙的風景,也會遭遇各種挑戰。無論這些挑戰多麼巨大,我們都無所畏懼。戰勝挑戰,我們的青春才更加精彩!戰勝挑戰,我們將看到明天風景如畫!(播放音樂《明天會更好》)

《我是中學生了》中學教學教案 篇2

第一單元 走進中學

第一單元設計了“走進中學”的教學內容。本單元共安排了“我上中學了”、“認識新夥伴”和“融入新集體”三個關係密切的主題,旨在幫助學生儘快熟悉自己所在的學校,瞭解中學的學習方法和人際關係特點,融入到新學校新集體中,儘快適應中學新的學習生活,減少不適應產生的負面影響。

1·1 我上中學了第一課時

【目標要求】

1、知識與能力

瞭解自己所在的學校,瞭解中學與國小的不同之處,包括同學、老師、環境、課程等方面發生的新變化。

認識中學的學習環境,儘快適應中學新的學習生活。

提高生活適應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園”中的“校園情況知多少”以及“出謀劃策”等活動,觀察、分析、思考中學和國小的差異,對因為不適應造成的心理問題進行剖析,並找出解決方法。

在輔之以理論指導的基礎上,通過“新學期、新面貌”的活動,更深入地思考怎樣儘快適應中學新的學習生活,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並與同學分享。

通過閲讀思考“閲讀與感悟”中的《<誰動了我的奶酪?>啟示錄》,感悟學會適應的現實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充分認識展現在自己面前的中學生活的各種新變化,儘快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學習生活。

【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分析中學與國小的不同之處。

本課的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儘快適應中學生活。

【教學方法】

談話法、活動法、討論法、情境教學法,認知法、操作法、行為改變法相結合。

教學對象的分析

認知結構方面,對於剛上中學的七年級學生來説,中學的一切都是新鮮和陌生的。他們並不瞭解中學和國小的不同之處,不知道要適應中學的生活必須度過一個工長或短的過渡期。總之,他們對中學新的學習生活的心理準備是不充分的。

情感方面,剛邁入中學大門的七年級學生們,一方面他們對一切感到新鮮與好奇,渴望瞭解新學校的一切;另一方面由於中學與國小差異的客觀存在,必然給他們帶來不同程度的困惑或煩惱。

生活背景方面,走進中學是每個適齡兒童的必經階段,在這裏他們必須接受義務教育最後階段的學習。所以,這也是每個青少年人生中必經過程。在這一過程,他們學習最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和做人的道理,選擇人生的方向,為將來進入更高一級學校的學習和今後的工作事業打下根基。能否順利度過這一時期,對於他們的人生而言顯得尤其重要。因此,有必要通過本課的內容加以引導。

教學內容分析

1、中學生活新變化

中學與國小相比,不同的地方有:學生的重新組合、學習科目的增加、學習任務和學習特點的變化、校園生活的變化、規章制度的變化等方面。對於剛上中學的七年級學生而言,突如其來的各種變化可能給他們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壓力。能否幫助他們儘快瞭解這些變化、適應變化是十分重要的。

2、積極適應新生活

由於中學與國小相比的變化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在認識了這些具體變化之餘,更應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適應的問題上。教材提出了三個具體要求:

①自覺遵守中學的規章制度;

②儘快建立新的人際關係;

③主動適應新的學習生活。

.教學的總體設計

依次呈現的活動

活動目的

心靈導航

認知過程

總體設計思路

出謀劃策

新學期新面貌

校園情況知多少

悟讀《<誰動了我的奶酪>啟示錄》

認識新學校的方方面面,瞭解中學與國小的不同之處

中學生活新變化

感性體驗

首先展現中學生活的各種新變化,然後為幫助學生儘快適應中學新的學習生活提供幾條指導性建議

通過分析陳杰與李輝的不同境遇,明白必須儘快適應中學的新生活

中學生活新變化

理性分析

學以致用,為儘快適應新生活付諸行動

積極適應新生活

踐行

感悟人要善於適應環境的道理

積極適應新生活

再認識

一、活動指南

活動一:校園情況知多少

準備工作

因為這是本冊教材的第一課,學生又是七年級新生,所以教師可事先為學生提供介紹學校情況的資料,學生在觀察學校和閲讀資料後完成此題,可相應作以下準備:

①準備本校的校史、校貌、校風等資料,並編成若干競猜題。

②瞭解學生入學後的思想動態。

③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寫好“我愛學校,愛我學校”的讚美詩詞。

④中國小生學習特點和規章制度的比較可讓學生課前準備。

(3)過程指導

第一步:“新學校知多少”競猜活動。

競猜活動的規則:

①必答題由本小組同學回答,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答完後可以補充或糾正。

②搶答題由老師請同學回答,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答完後可以補或糾正。

③對認真回答競猜題的同學,大家要給予掌聲鼓勵。

競猜題目:(可根據各地學校實際情況作適當調整)

必答題:

①我校建於哪一年?首任校長是誰?

②我校有哪些光榮傳統?我校校友中有哪些傑出人才?

③我校的校風是什麼?你以我校老師和同學有何印象?

④我校的辦學特色是什麼?我校的特級教師(高級教師)是哪幾位?

⑤我校的環境有什麼特點?有哪此新的教學設施?

⑥我校有哪些主要建築?有多少教室、實驗室和辦公室?

⑦我校的校長室、教導處、總務處分別在哪一幢樓、哪一層?

⑧我校的心理諮詢室、衞生室、圖書館分別在哪一幢樓、哪一層?

⑨……

第二步: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在各小組間巡迴,給予引導和鼓勵同學發言。

第三步:開展競猜活動,教師主持小組之間的競猜活動,鼓勵同學提問和回答;教師選擇問題向同學提問,並引導和補充同學的回答。

第四步:教師小結。

第五步:組織學生圍繞“中學與國小的差異”分小組討論。

第六步:指導學生着重從“開設的課程、上課時間、學習特點”等方面探討中學與國小的不同之處。

(4)評價指導

補充活動1:“表心情,談想法”交流活動

活動目的:發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讓學生表達自己的心聲。

活動過程 :

第一步:教師解釋活動內容和步驟。

①步驟:先在小組內與同學暢談交流,然後自願與全班同學分享,最後老師小結,全班同學集體表達自己的心聲。

② 發言內容:

A. 表示進本校以後或瞭解本校以後的心情和感受。是滿意、高興、開心極了,還是不滿意、不高興?(提示學生採用描寫心情的詞語)

B. 暢談想法。

談談你產生這種心情的原因,即你對進入本校的想法。

談你在新學校裏有什麼新的打算、決心或願望。

第二步:教師引導活動。

①教師啟發各小組同學發言,並物色在全班交流中發言的同學。

②教師主持全班交流發言:

A. 對學生髮言的主動性、積極性表示肯定,注意啟發發言不完整的同學説

完整。

B.對學生髮言內容不作評價,但要根據其內容表示理解或給予適當的鼓勵,並啟發和引導學生將打算、決心或願望化為學生的動力和新的行為習慣。

C .對有負性情緒的同學,在表示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啟發引導,但不強求其轉變。

第三步:小結。

補充活動2:我最喜歡的校園一角

活動目的:一方面瞭解學生心目中校園最美的一角,另一方面增強學生對學校的自豪感和歸屬感。

活動過程 :可採用以下指引:

“你喜歡我們這所中學嗎?請把你最喜歡的校園一角畫下來或寫出來。”

補充活動3:中學與國小的不同

活動目的:進一步瞭解中學與國小的異同。

活動過程 :組織學生填寫表格。參考如下:

進入中學後,你感到哪些方面和國小不同?

內 容

小 學

中 學

課本有多少

課程的內容

老師講課特點

學生學習特點

作業

班主任和我們

課堂小結(略)

《我是中學生了》中學教學教案 篇3

一、【學習目標】:

1、認識新的學習環境、新同學與新的班級

2、與同學友好相處,對新的學校和班級產生一定的歸屬感

3、對國中生活充滿興趣,滿懷信心地迎接國中生活。

二、【重點】:

認識新環境

三、【教學難點】:

珍惜新友誼

四、【教學方法】:

事例分析法; 講解法;討論法

授課理念:堅持“還課堂於學生”的教學理念,立足於學生的“學”,在開放性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真實體驗。構建“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模式。

五、【教學過程】:

(一)國中生活新體驗

1、當你踏入中學的校門,你已經是一名中學生了,進入新的環境,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2、你喜歡現在的學校嗎?喜歡這裏的老師和同學嗎?

小結:國中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一個新起點。我們從不同的地方來到新的學校,組成了一個新的集體。也許我們還對過去的夥伴依依不捨,但更應高興的是,我們又結識了許多新的老師和同學。我們將在這個新集體中共同學習、共同生活,度過人生髮展的“黃金時期”。

(二)珍惜新友誼

同學們怎麼樣才能儘快地熟悉起來呢?我們將要進行“破冰行動”,讓大家儘快熟悉起來。

遊戲方法:老師任意讓一名同學站起來自我介紹及簡要説明他與本班第一個同學的認識經過,下來是被提到的同學以此類推,5分鐘後第一環節結束。第二環節比賽看誰記住剛才提到的人名多。

注意:其中一組介紹的時候,其他組的同學也要認真記住自我介紹的同學的名字,不可以記在本子上。

算一算你記住了多少新同學的名字?他們是誰?

小結:在我們這個新的班級裏,有這麼多新的同學聚在一起是一種緣分,讓我認識你,也讓你認識我,從記住對方的名字開始,大家就成為了好兄弟,好姐妹。

(三)、組織學生圍繞“中學與國小的差異”分小組討論。

指導學生着重從“開設的課程、上課時間、學習特點”等方面探討中學與國小的不同之處。

(四)、學習新課程

1、國中政治課程的功能?

(1) 明是非,即明白成長過程中和現實生活中的是非問題,形成自己的價值觀

(2)表達是非,即應對考試

2、想不想學好本門課程?為會考,拿滿分

3、如何學好本門課?

諧音(貝多芬,馬克思)

總結:通過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很多新的同學,結交了新的朋友,老師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裏同學們能各盡其能,團結協作,共同進步。

(可在《明天會更好》的歌聲中結束)。

《我是中學生了》中學教學教案 篇4

背景:

七年級學生剛剛升入國中,在心理和學習能力等許多方面都需要適應和學習。他們對新的學習生活很好奇,心中也充滿了渴望,所以,邁好中學的第一步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的:

1、使學生了解中學階段的重要性.從而認識到邁好中學第一步的關鍵性。

2、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邁好中學的第一步,

3、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樹立“立志成才”的信心和目標。

準備:

分小組查找關於少年立志的故事和名言。

過程:

一.開場白:

甲:國小的時光已經過去,它已化作生活中一段不可磨滅的美好記憶。現在,海拉爾五中這所學校容納了你,你成為了七年級。X班的一份子,這説明新的啟程已經開始了。

乙:中學是一個新的階段,又是一個從“O” 開始的起跑線,當裁判只説預備時,你將邁出這神聖而莊重的第一步,參天大樹的起點是一粒小小的種子、萬丈高的樓,起點是一塊平常的基石。

甲:從這個起點開始,一切都是嶄新的,請珍惜我們的起跑線,因為在這條跑道上,我們要奮勇前進,不要怕困難,誰先到達終點,誰就是最後的勝利。

乙:相反,如果不努力,就像螞蟻在腐蝕大堤一樣,漏洞會越積越多,最後一切都化為烏有。

合:現在我宣佈“邁好中學的第一步”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中學階段的重要性

甲: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國中階段是人在生長髮育過程中要經歷的一個最重要的時期。

乙:這段最重要的階段就是---青春期。曾經有多少美麗的詩歌來讚美青春,是啊,

甲:同學們,在國中階段由於大腦思維形式發生了變化,自我意識逐漸形成,我們還逐漸出現了國中生的特有的.一些心理特點,所以説,國中階段是人一生中各種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

乙:那麼,怎麼才能邁好中學的第一步呢?下面,請聽周恩來“為中華而崛起”的立志故事。

三.怎樣邁好中學的第一步

(一) 樹立“立志成才”的理想

事例一:

有一次,先生問學生們為什麼而讀書?學生們有的説為懂道理而讀書,有的説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説為識字而讀書,但周恩來卻説:“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樣的回答,讓我們看到了周恩來從小就有一顆熾熱的愛國心,從小就立下了高遠的志向。他的豪言壯志令我們深感欽佩。回想周恩來當時的生活狀況,覺得他活得十分艱難。生母養母都相繼去世,父親又沒有固定收入,僅靠四伯幫助才得以在奉天東關模範學校讀書。雖然生活十分艱苦,但他卻絲毫沒有顧慮自己,心繫中華,一心想着為國家出力。“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是13歲的周恩來經過思索而定下的人生志向。他不僅説到,還努力做到,因此功課門門名列前茅。尤其是作文和書法,不僅在班上,在年級和全校也是首屈一指。作文常被張貼在牆上,供全校同學觀摩。在後來進入南開學校後,由於他欠學費,就擠出時間為學校刻蠟板,由於在奉天模範學校時英語基礎打得不牢,周恩來想方設法奮力追趕。“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大半學期的努力,他的英語水平居然躍居班級前列。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一定要好好地向少年周恩來學習,學習他説到做到,學習他迎難而上,學習他鍥而不捨。

事例二:

長着一頭沙色頭髮的7歲男孩蓋茨最喜歡反覆看個沒完的是那套《世界圖書百科全書》。他經常幾個小時地連續閲讀這本幾乎有他體重1/3的大書,一字一句地從頭到尾地看。他常常陷入沉思,冥冥之中似乎強烈地感覺到,小小的文字和巨大的書本,裏面藴藏着多麼神奇和魔幻般的一個世界啊!文字和符號竟能把前人和世界各地人們的無數有趣的事情,記錄下來,又傳播出去。他又想,人類歷史將越來越長,那麼以後的百科全書不是越來越大而更重了嗎!能有什麼好辦法造出一個魔盒那麼大,就能包羅萬象地把一大本百科全書都收進去,該有多方便。這個奇妙的思想火花,後來竟給他實現了,而且比香煙盒還要小,只要一塊小小的芯片就行了。

蓋茨看的書越來越多,想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一次他忽然對他四年級的同學卡爾·愛德蒙德説:與其做一棵草坪裏的小草,還不如成為一株聳立於禿丘上的橡樹。因為小草千篇一律,毫無個性,而橡樹則高大挺拔,昂首蒼穹。他堅持寫日記,隨時記下自己的想法,小小的年紀常常如大人般的深思熟慮。他很早就感悟到人的生命來之不易,要十分珍惜這來到人世的寶貴機會。他在日記裏這樣寫道:人生是一次盛大的赴約,對於一個人來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信守由人類積累起來的智慧所提出的至高無上的諾言……那麼諾言是什麼呢?就是要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他在另一篇日記裏又寫道:也許,人的生命是一場正在焚燒的火災,一個人所能去做的,就是竭盡全力要從這場火災中去搶救點什麼東西出來。這追趕生命的意識,在同齡的孩子中是極為少有的。

蓋茨所想的諾言也好,追趕生命中要搶救的東西也好,表現在蓋茨的日常行動中,就是學校的任何功課和老師佈置的作業,無論是演奏樂器,還是寫作文,或者體育競賽,他都會傾其全力,花上所有的時間去最出色地完成。正因如此,6年級時,比爾·蓋茨第一次接觸電腦,就開始瘋狂地迷上了它。8年級時,蓋茨寫出了他的第一個軟件程序。1971年,蓋茨與艾倫合辦了一個他們自己的公司——“交通數據公司”。1975年7月,比爾·蓋茨中途退學,在新墨西哥州的阿爾伯克基正式創建微軟公司。1996年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世界第一富翁。

(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先學生討論、發言,然後老師總結)

1、充分做好課前準備

2、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做課堂筆記

3、做好複習(作業、理解、強記)

4、發展多種興趣愛好

5、制訂學習計劃,提高自學能力

6、培養美好的道德品質

四、學生談:

如何邁好中學的第一步

(分組討論,然後由學生自由發言並總結)

五、總結: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有志者,事竟成”

結束語: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學習的時間是寶貴的,我們不能浪費這一分一秒的時間,在學習的時候如果遇到困難,我們要不怕困難,想盡一切辦法卻克服它。舉世無雙的珠穆朗瑪峯在有心要征服它的攀登者心中的形象並非它的位置,而是它的高度。是的,高度時一種挑戰,這種挑戰源於你自己的內心。人們常説,只要是金子,在哪裏都能閃光。但我想説的是,每一塊金子,都要經過打磨,越多的磨鍊,帶來的或許是更耀眼的光芒。所以,我們要不斷地挑戰自己,不斷地戰勝自己,邁向更高的山峯。

面對過去,我看到我們所獲得的點滴進步,那些喜悦尚未褪色,那些流的汗水和淚水、暢快的大笑帶給我們成長的樂與苦;展望未來,我看到遠處的光芒在閃動,我看到金色的未來在向我招手。國中,是人生征途上莊重嚴肅的重要階段,而七年級,是邁向未來的不可忽視的一步。所以,讓我們振作我們的精神,讓我們用堅定、踏實的腳步給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是中學生了》中學教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會列舉化學與社會的關係的例子。

2、初步體驗化學探究的過程,學會觀察、對比和分析,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參與交流與討論。

3、初步形成探究的慾望,意識到科學精神與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科學探究、交流討論。

教學重點、難點:實驗的探究。

教學過程:

設置化學情景:展示化學在古代的成就,説明社會的進步離不開化學。

一、化學幫助我們正確認識物質

1、我們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裏,每天我們都在與多種多樣的物質打交道。引導學生從衣、食、住、行的角度討論身邊的物質,如:水、空氣、食物、燃料和衣物,現代科學的發展,提供給人類更多的新物質:塑料、橡膠、各種各樣的合成材料,這些大大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量。

討論:人們身邊的物質,激發學生的興趣。

2、引導學生思考:這些物質是怎樣得來的?為什麼不同的物質性質不同?某些綠色植物是如何將水、二氧化碳轉化成澱粉?澱粉、蛋白質、脂肪在人體中發生了什麼變化?我們吃的食鹽和食醋中含有什麼成份?

3、觀察與思考:碳酸氫銨的分解

閲讀:學生分析推測。

實驗:碳酸氫銨的分解,簡單介紹儀器。

學生觀察現象:白色碳酸氫銨固體逐漸減少、試管口有白汽冒出,聞到刺激性氣味。體驗實驗結果並與剛才的分析作比較,讓學生了解世界的奇妙,化學的重要。

二、化學指導人類合理利用資源

1、觀察與思考:鐵絲生鏽

現象:鐵絲生鏽了,燒杯中紅色的水倒吸入導管中。

初步分析實驗説明了什麼?讓學生明確,觀察是化學學習的重要環節,要學會觀察。

2、體會化學工業的作用

觀察與思考:火柴的燃燒

比較實驗現象的差異:火柴燃燒後紅色的液體顏色變淡而木柴燃燒後則沒有明顯變化,引導學生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重視理解環境問題。

三、化學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把學生引進材料和能源世界中,如:青黴素的發現,DNA結構的發現,克隆多利綿羊,高能燃料可以推進火箭,半導體硅晶片可用以造計算機芯片,石英砂可造光導纖維,高強度陶瓷可製成航天飛機的防熱瓦、納米材料等。交流化學科學的發展,列舉生活中的例子。

練習與實踐:P9 1 2 3

《我是中學生了》中學教學教案 篇6

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有關安全知識,使學生樹立自護、自救觀念,形成自護、自救的意識,使學生安全、健康成長。

2、能懂會用一些基本常用到的校內外的安全知識,達到積極預防危險的發生並提高學生基本自我保護的能力。

二、教學內容:

學習如何防溺水、防雷電、、防火災、防中毒、交通安全、等知識。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問題;生活中經常發生哪些災害?我們應該怎樣學習瞭解和預防?

2、展開討論:(略)

3、小結;中國小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殺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就是説幾乎每天有一個班的學生在“消失”。 校園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學習方面的安全隱患有20多種:交通事故、食物中毒、體育運動損傷、網絡交友安全、火災火險、溺水等。有專家指出,通過安全教育,提高中國小生的自我保護能力,80%的意外傷害將可以避免。

(二)、活動內容

1、學習用電安全知識:隨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中用電的地方越來越多了。因此,我們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電常識。

(1)認識瞭解電源總開關,學會在緊急情況下關斷電源。

(2)不用濕手觸摸電器,不用濕布擦拭電器。

(3)電器使用完畢後應拔掉電源插頭。

(4)使用中發現電器有冒煙、冒火花、發出焦糊的異味等情況,應立即關掉電源開關,停止使用。

(5)發現有人觸電要設法及時關斷電源;或者用乾燥的木棍等物將觸電者與帶電的電器分開,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學習交通安全知識: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邊行走。

(2)集體外出時,要有組織、有秩序地列隊行走。

(3)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4)穿越馬路時,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綠燈行,紅燈停"。

(5)騎自行車要在非機動車道上靠右邊行駛,未滿十二歲的兒童不準騎自行車上街。

3、學習防火知識:

(1)不要在易燃物品(棉織物、柴草堆、木板堆、柴油汽油庫等)附近玩火、放鞭炮。注意(液化氣)灶的合理使用,用完電熨斗、電爐後應立即拔出插頭。

(2)一旦身受火災的威脅,千萬不要驚慌,要冷靜,想辦法離開火場。要打火警電話119報警,報警時要向消防部門講清着火的地點,還要講清什麼物品着火,火勢怎麼樣。

(3)逃生時,儘量採取保護措施,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濕衣物包裹身體。

4、學習與人交往安全知識:

不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隨陌生人離家出走,夜晚不獨自外出、遇到壞人要記住他的外貌特徵、不把貴重、稀有物品暴露外邊、平時不帶過多的錢

5、學習食品安全知識:

不吃過期、腐爛食品,有毒的藥物(如殺蟲劑、鼠藥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6、學習防雷知識

問:雷雨天易發生雷擊的場所是哪裏?

(1)地勢較高處的校舍。

(2)無防雷設施的校舍。

(3)離高大樹木、電線杆等物體很近的校舍。

(4)露天游泳池、開闊的水域或小船上,樹林的邊緣。

(5)電線杆、旗杆、乾草堆、帳篷等沒有防雷裝置的物體附近。

(6)鐵軌、水管、煤氣管、電力設備、拖拉機、摩托車等外屬物體旁邊。

(7)孤立的煙囱或大樹(山頂孤立的大樹下尤其危險)。

(8)空曠地帶孤零零的棚屋、崗亭等。

問:雷雨天易引發雷擊的行為有哪些?

(1)大開門窗,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

(2)接觸天線、煤氣管道、鐵絲網、金屬窗、建築物外牆。

(3)使用帶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撥打、接聽電話。

(4)用噴頭洗澡。

(5)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杆、鋤頭等。

(6)進行打高爾夫球、踢足球、攀登、釣魚、游泳等户外活動。

問:如何預防雷擊災害?

(1)主動與地質、氣象部門溝通,遠離風險源選擇校址;給校舍安裝防雷裝置,並進行定期檢測,及時維護;清除或移栽距校舍較近的高大樹木。

(2)雷雨多發地區,學校必須成立防雷領導小組,組建應急疏散組、醫療救護組、後勤保障組、宣傳組、綜合協調組。

(3)建立本校雷擊防災應急預案,組織演練;一旦發生雷擊,全面啟動學校雷擊應急工作,指揮各專業組按預案確定的職責投入抗雷救災。

(4)在雷雨季節執行天氣預報傳達制度,及時向老師傳達氣象狀況,引起師生重視,提前準備。

7、問題;造成溺水的原因主要有幾種?學校在安全月開展的活 動教育中要求做到的六不是什麼?

學生回答後小結小結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不會游泳;游泳時間過長,疲勞過度;在水中突發病尤其是心臟 病;盲目遊入深水漩渦。游泳要嚴格遵守“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未經家長、老師同意不去游泳;沒有會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深水的地方不去游泳。

四、小結:

時代召喚跨世紀人才,而跨世紀人才首先要學會生存。同學們,別忘了,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學會保護自己,讓我們戴上“自護”小獎章,邁出通向21世紀的起跑線;讓所有的孩子們天天快樂,日日平安 只要我們處處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護的知識,鍛鍊自己自護自救的能力,機智勇敢的處理遇到的各種異常的情況或危險,就能健康地成長。

《我是中學生了》中學教學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知道進入七年級以後學習任務、校園環境、自己的心理等方面發生的新變化。

2.初步瞭解中學在學習環境、學習任務、規章制度等方面的新特點、新要求。

3.主動與同學溝通,相互幫助,友好相處,提高自己的人際溝通能力和適應環境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積極參加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為創建良好的班風出謀劃策。

2.運用自我調適的方法,制定行動計劃,成為“陽光少年”。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以積極的心態適應學校新生活,自覺融入新的集體,為創建良好班風而努力。

2.為新的學習生活做好準備,不斷增強集體歸屬感和榮譽感。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優良的班風我們創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之一。説它是重點,因為班風好壞對一個人的成長具有重大的影響;説它是難點,主要是因為落實到每個人的行動上需要長期的努力。現在的中國小生,往往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2.做個陽光少年要解決的是怎樣儘快適應環境的問題,這是本課的又一個重點和難點。説它是重點,是因為它是本課生活主題“我是中學生了”的總結和歸宿。“我是中學生了”,那就必須認真思考做一個什麼樣的中學生,“做個陽光少年”是認識上的昇華。説它是難點,是因為環境適應的快慢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因人而異。實踐中應如何適應環境、利用環境,是一個難點。

三、知識體系

第一框我們的新集體

1.相識的人怎樣才能成為朋友?一個人為什麼需要好朋友?

(1)相識是容易的,而要成為朋友則需要彼此之間的真誠和心靈的溝通。

(2)認識一個人併成為好朋友,快樂時就會有人與我們共享,痛苦時就會有人與我們分擔,迷惘時就會有人給我們指點,我們的身心就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2.什麼是班風?良好的班風有什麼作用?

(1)班風是指一個班級穩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集體風範,是一個班級中大多數學生在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共同傾向。

(2)良好的班風能引導全班學生的言行,對個人的健康成長和優秀班集體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3.優良的班風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優良的班風主要體現在精神風貌、學習氛圍、同學關係等許多方面。

4.優良的班風怎樣才能形成?

優良班風的形成要靠每一個人用行動去創造,去維護。

愛心是營造良好班風的情感基礎。把愛心獻給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愛與幫助。整個集體充滿了愛心,便會產生出一種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個人的歸屬感就會得到滿足,集體也就有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我是中學生了》中學教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 充分認識安全工作的重要意義。

2、 在學習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飲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 進行預防災害,防肺結核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列舉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二、 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1、 蘆南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是因為安全意識不強。

2、 班級舉例

學校發生的事故及後果。

3、 國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4、 目前學校抓的幾項工作。

三、 中學生應注意安全的地方

1、 學生討論。

2、 集體歸納。

(1)人身安全,在校園內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鬧,不爬圍牆,不爬樹,不接近有電等危險地點,勞動時,注意安全,不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別是吸毒者,課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鬧,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車輛,騎自行車寧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車,通過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

(3) 財產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錢財,如有遺失或遇偷盜、敲詐等應向老師及時反映或報警。

(4) 飲食安全,不飲生水,不吃不衞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雞肉、豬肉等,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吃黴變或過期食品。

四、安全教育總結

新學期開學以來,為提高四年級一班全體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自救能力,預防和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我積極採取有效措施,認真上好新學期第一堂安全課:在開學第一天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內容緊扣學生實際,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展開教育:

一是教育學生時刻注意交通安全,平時外出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不乘坐無安全保障的黑車、病車等。

二是教育學生謹防發生在身邊的傷害事故,用血淋淋的事例教育學生平時嚴格遵守《守則》《規範》,遠離學生傷害事故。

三是教育學生做好個人衞生,嚴防水痘、腮腺炎等春季傳染病的發生,若有發燒症狀的及時自覺就醫等。

同時,給學生上的安全第一課,堅持安全第一,落實安全措施的原則,着重進行防水、防電、防火、防毒、防騙、防病等知識的宣傳及交通法規、衞生知識、安全常規等知識教育,切實提高了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安全防範的能力,為全學期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我是中學生了》中學教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瞭解校園安全隱患。

2、掌握安全知識,培養學生“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識。

3、進行預防災害,預防突發事情的教育。

教學重點:

掌握安全知識,培養學生“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校園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請學生列舉一些現象)

1、學生集會、集體活動、課間活動的安全隱患。

2、校園用電安全隱患。

3、學生交通安全隱患。

4、校園隱性傷害的隱患。

二、學生集會、集體活動、課間活動中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

1、上下樓梯要注意什麼?

①不要因為趕時間而奔跑。②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欄杆。③整隊下樓時要與同學保持一定距離。④上下樓時不要將手放在兜裏。⑤不要在樓道內彎腰拾東西、繫鞋帶。⑥上下樓靠右行。

2、集體活動中要一切行動聽指揮,遵守時間,遵守紀律,遵守秩序,語言文明。

3、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什麼?

①課間活動應當儘量在室外,不要遠離教室,以免耽誤上課。

②活動的強度要適當,不要做劇烈的活動。

③活動的方式要簡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④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三、食品安全教育

1、不買不食腐敗變質、污穢不潔、過保質期、標識不全的食品。

2、不光顧流動攤檔和衞生條件不佳的飲食店,不食用來歷不明的食品。

3、春夏季是傳染病高發季節,故儘量不要進入空氣混濁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禽類。

4、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居室的空氣流通和環境衞生;勤洗手,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

5、禁止購買用竹籤串起的食物:油反覆使用,竹籤容易傷人,食品衞生得不到保證,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質。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項。

1、橫過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

2、行人靠右走,注意觀察來往車輛。

3、學生騎車時不載人載物。

4、12歲以下學生不騎車去學校。

5、惡劣天氣下不騎車。

6、學生在上下學路上不追逐打鬧、不玩耍。

7乘坐校車要排隊,不在等車時追逐打鬧,不坐校車或請假時要向跟車老師請假。

五、防溺水安全教育

1、如何防溺水?

游泳,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體育鍛煉項目之一。然而,不做好準備、缺少安全防範意識,遇到意外時慌張、不能沉着自救,極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

為了確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衞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有組織並在老師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織外出游泳,下水前後都要清點人數、並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我是中學生了》中學教學教案 篇10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它為我們每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了許多的有利條件,我們要利用這引起有利的條件創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明辨是非,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質修養,增強自己抵禦、戰勝消極影響的能力,做一個合格的、優秀的社會成員。

課堂作業

想一想:“孟母三遷”的故事説明了什麼道理?

第三課時

複習提問

通過面兩節譚的學習,我們對社會有了一定的瞭解,請同學校談談: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導入新課

我們知道:個人是社會的一員,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社會。社會對個人影響,而且影響是複雜的。那麼,我們能不能在社會的複雜影響中,正確看待自己,認識自己,擺正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並且積極地為社會做出貢獻,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説,是有現實意義的。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三框題。

三、善於認識自己(板書)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社會成員,需要正確認識社會,還要善於認識自己。

1.中學生要正確認識社會,也要善於認識自己(板書)

進入中學,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我們每個人不僅生理上有了些變化,心理上也有了變化。這時候的你和國小時的你已經一樣了。作為中學生,你對自己的認識應該比以前要全面和深刻些。

下面請同學們做一做:“自我畫像——我是誰?”

(請幾位同學説説,其他同學看一看、評一評,他(她)的自畫像得怎麼樣。)

(學生評論後,教師歸納。)

要畫得很像是不容易的,自畫像的前六項是關於外表或外貌方面的,大家都清楚,填寫起來比較容易。後面的幾項逐漸難起來,有的可能很模糊,有的可能根本就不會填。不會填寫沒有關係,通過以後的學習我們就會知道怎麼填寫了。如:“情緒”,我們將在第三課學到;“意志”,將在第四課學到;“耐挫力”,將在第五課學習;而“進取心”將在第六課瞭解。事實上,我們認識自己通常是從外在的表現開始的,如:照鏡子,家長、老師、同學等人的評價等等。善於認識自己,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要真正全面、深刻地認識自己,必須學會科學的方法。

2.善於認識自己,要有科學的方法(板書)

首先,要學會全面地看待自己的方法。

(1)全面地看待自己。(板書)

請一位同學讀教材第19頁第2自然段內容。

提問:這位中學生對自己的分析全面嗎?為什麼?

(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

比較全面,因為他既看到了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也看到了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全面地看待自己,就是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缺點、短處。俗話説:“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長處和短處,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要承認現實,面對現實。

在全面地看待自己的問題上要注意反對兩種錯誤的方法:一種是隻看到自己的優點,看不到自己的不足。這樣的話就容易怎樣?

(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

用自己的優點比別人的不足,“看自己一朵花,別人豆腐渣”,沾沾自喜、驕傲自滿,工作和學習就會停滯不前,甚至倒退。

另一種是隻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看不到自己的優點長處。這樣的話會怎樣?

(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

請看第20頁圖片《羊與長頸鹿》。思考:這幅漫畫説明了什麼道理?

(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

説明了:“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要全面地、裙帶求是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和他人,不能只看到其中的某一方面。

善於認識自己不僅要全面地看待自己,而且還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發展地看待自己。(板書)

請同學們自學課文的這一部分內容,思考:發展地看待自己的方法是什麼?

(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

發展地看待自己,就是告訴我們:每人人的成長都是由昨天——今天——明天組成的,人的成長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我們要面對、瞭解自己的昨天,認識、把握自己的今天,比較自己昨天和今天的變化,創造、迎接自己的明天。因此我們不要停留在昨天,要勇敢地、積極地面對今天,抓緊時間彌補昨天的遺憾,為自己的明天奠定好基礎,使自己的明天更美好。

善於認識自己,不僅要全面地、發展地看待自己,而且要掌握自我認識的一些具體方法。

3.善於認識自己,要學會自我認識(板書)

自我認識就是自己認識自己和通過別人認識自己,具體方法有:

(1)自我觀察。(板書)

自我觀察就是自己觀察自己,那麼我們觀察自己的哪此方面?

(學生談,教師寫,然後總結,並用投影打出來。)

(投影)

①自身外表和體質狀況。如:外貌、風度、健康情況等。

②自我形象。如:你在班級、年級、學校的位置、作用,你在公共場合的表現和適應能力。

③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性格、愛好、特長、道德水平、智力、能力等等。

提問:我們觀察自己的目的是什麼?

(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

我們觀察自己的目的是要更好地瞭解自己,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確定自己前進和目標,使自己在各方面更上一層樓。

所以,當我們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後,就要不怕困難,堅定不移地去做,千萬不能虎頭蛇尾,更不能因為遇到困難和挫折而灰心喪氣,甚至半途而廢。課文所介紹的小紅同學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請閲讀教材第21頁最後一段內容。

認識自己除了自我觀察外,另外的方法就是通過別人瞭解自己。大家談談;怎樣通過別人瞭解自己?

(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

(2)在與他人的接觸中認識自己。(板書)

(3)從他人的態度與評價中認識自己。(板書)

在通過他人瞭解自己時,最好是主動一些,態度要虛心和誠懇。

小結:這一節課我們主要學習認識自己的方法,要認識自己,根本的方法是:要全面地、發展地看待自己。具體的方法是:自我觀察,在與他人的接觸中、從他人的態度與評價中認識自己。

課堂作業

看書第22頁,想一想:“人貴有自知之明”與“旁觀者清”這兩句話給我們什麼啟示?

第四課時

複習提問

(上節課的課堂作業。)

導入新課

這兩句話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正確認識自己、善於認識自己,首先要自己觀察自己,有自知之明;其次要通過別人瞭解自己,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

那麼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社會的目的是什麼?

(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

目的是使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優秀的社會成員,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這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

四、做有益於社會的人(板書)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1.應該從當好自己的社會角色做起(板書)

提問:什麼是社會?

(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

社會是一個羣體組織,是人們生活的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場合、地點,充當不同的角色。請看投影“填一填”。

(投影)

填一填:

在家庭中,我是xxx。

在學校中,我是xxx。

在街道上,我是xxx。

在商店裏,我是xxx。

在公園內,我是xxx。

在過去, 我是xxx。

在現在, 我是xxx。

在將來,我可能是xxx。

請幾位學生説説。

(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

無論你擔任哪種角色,你都應該儘量成為一個好的角色,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街上做個好行人、好公民,在公園做個好遊客,在商店做個好顧客。在自己的角色上,多做些有益於社會的事,多為社會做貢獻。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平凡的人做出了許多對社會、對他人有益的事。1993年5月,第六屆“人道主義獎”獲得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請同學們閲讀課文第23頁第3自然段。

這樣的人和事有許許多多,哪位同學説説(學生回答。)

做有益於社會的人,還要:

2.要學會主動關心和幫助周圍的人(板書)

請同學們説説:你什麼時候特別希望有人幫助你?以前有人幫助過你嗎?如果有,請説説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可請十位學生談,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

實際上,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挫折,只不過有的人的困難多或大,有的人的困難少或小。當你遇到困難或挫折時,總希望有人幫助你。既然你是這樣,那當別人遇到類似的情況時,也需要你的幫助。所以,我們每個人應該自覺地、主動地去關心和幫助你周圍的人。

3.要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板書)

大家説説:我們的生活中那些活動是公益活動?你以前參加過哪些公益活動?

(學生談,教師在黑板上寫並總結。)

作為七年級年級的學生,我們年齡小,有着很多的侷限。但應該儘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參加植樹活動,清潔周圍環境,照顧老弱病殘者,宣傳交通規則等等。剛才咱們很多同學談了過去參加過的公益活動,這非常好,希望大家以後多參加這類活動。參加公益活動,不僅為社會做了好事,而且培養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增加了我們對社會的瞭解,同學們一起參加還可以增加相互之間的友誼。

4.要學會自我的約束(板書)

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是一種高尚的人生志向。要具備這種高尚的品德,需要克服自己的缺點,戰勝自己的弱點,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例如:為人們服務就要有本領,所以要好好學習,不怕困難,不能偷懶馬虎;做好人好事,就要犧牲一些時間和精力,甚至娛樂活動,能任勞任怨;在處理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的時候,要自覺地把個人利益放在從屬地位。可以説,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一定是一個善於自我約束的人。

請閲讀課文第25頁“童第周的事蹟”,然後結合自己的情況,談談你在自我約束方面還應注意些什麼?

(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

我們每個都是社會的一員,都應該成為合格的、優秀的社會成員,因些我們應該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會多做貢獻,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小結:這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是社會,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怎樣正確看待自己,如何做一個益於社會的人。知識了社會是一個羣體組織,是人們生活的共同體;個人是社會的一員,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社會,社會對個人有影響,而且影響是複雜的;正確看待自己,必須正確看待社會並善於認識自己。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要當好自己的社會角色,主動關心、幫助周圍的人,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加強自我約束,嚴格要求自己,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

課堂作業

教材第25頁“閲讀與思考”。

(建議:全課結束後可組織一次活動課,內容可任選一個:

①請每位同學寫一段文字描述自己,課上與鄰座同學交流、點評,相鄰兩組的四人為一組。

②小品表演:自我形象展示。每組可出二至三個節目,設計評委會,活動結束後評出最佳演員、最佳節目、最佳編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