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十六講的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28W

1.樊樹志先生的國史十六講確實不錯,脈絡清晰的講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些大的時代,很明顯針對的對象是剛剛進入大學的本科生或是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歷史愛好者。 唯大學者,方能放下身段,用淺顯的文字,對普羅大眾進行這樣的知識普及,可惜現在的大學,早已不是幾十年前的大學了。 一歎。

國史十六講的讀後感

樊先生的講義非常精當,對於中國歷史上一些令人非常感興趣的問題,都做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釋(當然,這是對於我們這些歷史盲來説的)比如,對於建文帝的下落,晚明時期中國與國外的貿易關係,“全球化”始於元,發於明,盛於晚明等等的闡述,以及對於清初“大玉兒下嫁多爾袞”等流言的考證,都非常新穎而具有説服力。

當然,因為是講義,不可能講的太深太透,如果説中國歷史是一條長江大河的話,樊先生的講義,固然不是飛機航拍抑或衞星圖片,最多也就是遊輪在江面上一路而下,挑幾個著名的美景指點下,然後就“輕舟已過萬重山”了吧。對於此江此河的各處的水文狀況等等,只能是泛泛而談了。而且,最令人惋惜的是,樊先生的講稿中,我們可以隱隱約約的時常感覺到一些意猶未盡,一些欲言又止,一些題外之意。樊先生講義的大綱,也未能脱去“主旋律思維”的影子。最明顯的,就是隻講治世,不講亂世;只談正溯,不提餘脈了。這正是讓人感到悲哀的地方,讀史是為了明今,是為了更好的看清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代,而非鑽舊紙堆,搞些杜甫究竟是凍死的還是吃冷肉噎死的這些話題,所以對於歷史的評述中,我最希望看到的是史學家能以其深邃而智慧的眼光,給我們指引,現在發生的`一些事情究竟歷史上面究竟有沒有發生過,歷史上這些事情的後果是什麼,其來源、起因是什麼,其結局又是怎麼回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透古觀今,而歷史研究者要做的,當然少不了借古諷今了。當然,這些在皇權逐漸加強且失去約束的時候是要砍頭的,然而樊先生為什麼留着這麼多欲語還休呢?難道是怕什麼嗎? 我們以為早就過去的一些事情,對那一代、下一代,乃至下下一代的國人,究竟有着怎樣的影響呢? 這一切一切,還未知。

這本書是我看的一本網絡小説的作者在文章之外推薦的,説非常不錯,於是就下了電子書過來看看。確實挺好的,值得一看。

2.中國的歷史如同流水源遠流長,我對國史更是蜜蜂喜歡花朵一般,看到國史書便會欣然讀起來,可是幼時的我讀後覺得索然無味,昏昏欲睡,對國史的興趣一天一天減弱。今年暑假,我在書店無意中發現了這位“國史老師”——《國史十六講》。讀了一會兒,發現這本書內容突出重點,講得既深又透,講出了一個所以然,給了我具有歷史深邃感的啟示,再一次激發了我讀中華文明史的興趣。

《國史十六講》講述了從中國起源到清朝滅亡的所有精彩片段,介紹了各個朝代不同的風情,各國的友好往來和各式各樣的古玩。就這些足以讓我們大開眼界了。其中我最喜歡第7講與第16講。他們分別講述了中國的興盛與衰敗。讓我一會為祖先喝彩,一面為他們憂慮。 來自:作文大全

唐朝被人陳為“活力四射的世界性帝國”,從李世民到武則天,從盛唐氣象到東西方文明的交匯,從佛經進國土到佛教繁榮,都能體現出唐朝那時是如此興盛、龐大。在唐朝618-907年中國家統一,南北朝運河的開通,幾座雄偉的京地的修建,與國內的貿易擴大,均刺激了世界各國。唐代的中國發展成了世界大國,亞、歐兩洲各地的商人,留學生……那個時候的中國人眼界格外開闊,對其他各國的文化光采博收,將印度的佛教以中國本土的學識與儀式來變化着使用。 來源:知識寶庫

假如唐朝比作中午的烈陽的話,那清朝便是傍晚的夕陽,真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呀!雖然擁有賢明、武功與文治都無與倫比的康熙皇帝,還是政績頗為可觀的雍正,但經受了八國聯軍的踩踏,清朝變得不堪一擊,最後滅亡了。

樊樹志教授説過:“這是一個不容易到達的境界。誰不能至,心嚮往之。”雖然我沒經歷中國的文明史,但我能從《國史十六講》中深深感受到一窮二白任人宰割,繁榮昌盛受人喝彩,讓我們這一代中國人發奮努力吧,使祖國更加強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