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老師國學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41W

樹禮儀之邦,品國學風尚

翟老師國學讀後感

中華國學其宗旨,乃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國學自國人研習以來已成為凝聚中華民族文化向心力,已演變成促進人文科學思想和諧以及督促世人見賢思齊,修身養性,形成積極向上的文化觀念意識的一種重要的思想文化。翟鴻的《立德修身》恰恰反映了其中的一個方面。他曾經説過:修之以身,其德乃真。一個修養不夠的人,給你一個項目,你會禍國殃民;給你一個團隊,你會把團隊帶到萬劫不復。道德品質修養的不僅對自身良好性格的塑造起着關鍵性的決定作用,推己及人,可以將這種好的行為思想塑造從而對周圍的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並以一人之動起到良好 輸送知識文化傳遞的效果。

一個人只有正確的規範自身的行為,端正了思想,才能有去感染別人的能力,才能以小我見大我,為團隊、國家、民族乃至世界的文化修養以及學術研究甚至是重要領域起到了一個導引的作用。為天地立心也是僅僅做到了一個極其微小的`方面,而這只是基礎,沒有了基礎,任何的實踐便沒有的奠基石,因此,立德修身是我們既要做到的,同時也是我們應該高度重視的一個方面。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也是翟鴻所引用的孔子的話來説明一定的道理。

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 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

不足。 身為中國人,學習、傳承、發揚國學文化,既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責任,也是我們修身養性,所經歷的一個理論基礎。國學文化是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儒家學説成為其中的一個理論平台。國人世世代代繼承發展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的幾千年文明的結晶。

聽了翟鴻老師的生動講解,我們不僅從修身養性,品德素養,治國管理之道有了一個比較深入的瞭解,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儘管我們瞭解的只是皮毛,或者是無法真正領會到翟鴻老師講授內容的深刻實質和理論精神,但能夠領會其中的一部分內容,便已經是對思想的一種提升。

而我最喜歡的便是他所講的孝道。他引用比爾蓋茨的經典名言: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而比爾蓋茨把這種愛擴展到了團隊,最後擴展到了全世界。論語也有言: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有別乎?不要以為扔兩個錢,就叫孝順。這不僅反映了現實社會中,老人對子女親情與關心的渴望,更加映射出了我們自己身上的確定與不足,以及應該如何從父母的角度看問題,並將這種思想和行為傳承下去的深刻道理。而百善孝為先,一個心中沒有老人的人,一個不想着如何盡孝道的人,做的任何善事都存在着一定得缺憾,並且這種缺憾是發自內心,切實存在的。

從小就經常聽到過這樣的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我們當孩子的時候無法體會到父母為我們所付出的辛勞,自由生活的無憂無慮,也便不去考慮這些。等到我們為人父母的時候,這種感覺就越發強烈,舐犢之心充斥了整個胸腔,此時才整真正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如果幸運的話儘自己的一份孝道為時不晚,而不幸的是,有很多人也經歷了,子欲孝,而親不待的痛苦遭遇,因此,國學思想文化的傳承也是對人思想行為的一種陶冶和激勵。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國。只有將小,中孝盡到了才能有資本去考慮治國的大道理。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我想這與國學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是密切相關的。

樹禮儀之邦,體現在方方面面,而思想塑造是基礎,是奠基石,因此,多多學習國學更是一種思想境界的提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