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明禪師西山蘭若賞析

來源:文萃谷 2.79W

《遊明禪師西山蘭若》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孟浩然。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遊明禪師西山蘭若賞析

西山多奇狀,秀出倚前楹。

停午收彩翠,夕陽照分明。

吾師住其下,禪坐證無生。

結廬就嵌窟,剪苕通往行。

談空對樵叟,授法與山精。

日暮方辭去,田園歸冶城。

鑑賞

一首詩的開頭很重要。這篇作品,發端很有特色。開門見山,徑寫西山的形象性狀,除了寫景生動,渲染了蘭若所處的環境外,也暗示了對明禪師禪法的讚美。緊接着的兩句,表面上是寫從早到晚景物的變化,實則説明了詩人一整天流連於此,樂而忘返,見出其地所富有的吸引力。所以底下就明寫吸引力之所由來——來自“禪坐證無生”的明禪師。而點出人物後,又無一贅筆,馬上轉入對其生活的描寫。首先是居處:“結廬就嵌窟,剪竹通徑行。”見出其追求闃無人跡的幽靜。其次是活動:“談空對樵叟,説法與山精。”見出其環境雖然幽靜卻並不寂寞,同時,也將其度世心腸及高深禪法並作一筆表出。

“説法與山精”一句顯出自“生公説法,頑石點頭”的典故。説的是僧人竺道生初至蘇州,不被瞭解,故對着頑石説法,竟致使得頑石點頭,可見其法理之精。在作者心目中,明禪師顯然也是如此。最後歸結到自己:一天遊觀已畢,將要歸去。這裏又有一點獨特之處。一般人寫離開寺院,或多或少,總有又入紅塵的遺憾,往往以對比句加以唱歎。而在這首詩裏,作者所表現的由禪院到田園卻是和諧的',因為他當時隱於襄陽,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出世之人。所以,由於具有這種心境,使得他把自己的生活情趣和場景也融入了詩中,禪境中遂帶有幾分田園之氣。試比較《夜歸鹿門歌》:“山寺鳴鐘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人隨沙岸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鬆徑長寂寥,唯有幽人獨來去。”不難發現二者的相通之處。李嗣業《慰弘禪師集天竺語詩序》説:“唐人妙詩,若《遊明禪師西山蘭若》詩,此亦孟襄陽之禪也,不得專謂之詩。”正是對他的這一特色的體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