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綜備考經驗總結

來源:文萃谷 2.27W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高三文綜備考經驗總結

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和大家交流高三語文一輪複習的方法和思路。一輪複習的重要性自然不必細説,同時,它又是一項系統、複雜、艱難的工程。如何行之有效的做好一輪複習工作確實需要做一番深入的思考的總結,本着落實市一輪複習會議的精神,針對當前正在進行的文言文複習,我談一下我們在教學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嘗試,不當之處懇請各位指正。

文言文閲讀是大學聯考語文試題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較高的分值在大學聯考中佔居重要位置。相對於現代文閲讀而言,文言文試題平穩,得分相對較易,因此是考生大學聯考得分的一大亮點,也是考生在大學聯考總複習中不可忽視的一大環節。那麼,在大學聯考的最後衝刺階段,應該怎樣進行文言文的複習呢?下面我從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明確文言文的考試要求

在進行系統切塊複習前,教師務必先整體講解文言大學聯考要求、大學聯考選材以及歷年大學聯考相關情況,使學生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使複習更具有方向和目的性。

(一)總要求:

能閲讀淺易的文言文(根據大學聯考語文科考試説明,總體要求在降低)。淺易的標準:1.詞彙:以文言常用詞(或大學聯考要求的120個實詞、18個虛詞)為主。2.語法結構:採用常見的文言句式。3.體裁:敍事為主,寫景、抒情、説明及一般的説理文次之。4.內容:較少出現生疏的古文化常識或艱澀的古文化背景,少用典故。5.風格:屬於典範的文言文作品(所以古白話不在其列)。

(二)具體的考點要求:

具體考查文言文常見實詞、虛詞的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文言語句的理解翻譯,信息篩選,要點歸納,中心概括,作者觀點的概括分析評價。

1.理解 (1)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120個);

(2)瞭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常見文言虛詞18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3)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

(4)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要求直譯,字字落實)。

2.分析綜合 (1)篩選文中的信息;(2)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最後一題會涉及)。

(三)大學聯考文言文試題的選材

1.近年來大學聯考文言閲讀材料多從經典史籍中選取。字數在四五百左右。

2002年選自《史記·李將軍列傳》,主人公李廣;2003年所選文段為《舊唐書》人物傳記和《資治通鑑》司馬光的評説的組合文段。2004年全國一卷所選《後漢書·孟嘗傳》。2017年山東卷所選張惠言的《周維成列傳》。2017年山東卷所選《史記·儒林列傳》。2017年山東卷所選文段為《晉書·王戎列傳》。

近幾年所選文段均是人物傳記,文面淺易,一些疑難生僻字句都有適當處理,或加註解。選材多為廉吏、義士、忠臣、勇將;材料所涉及的人與事或相夫教子、事親至孝,弘揚民族傳統美德;或古代賢臣良吏,勤政愛民、廉潔奉公、剛直抗上、執法如山等,既符合於傳統的道德規範,又不失現實教育意義。當然這些材料,也潛伏着變革的可能。

二、文言文備考的具體策略

(一)狠抓課堂,力圖綱舉目張。

現在高三複習在不自覺中已經走入了一個誤區,似乎除了大量“做題”,並沒有其他行之有效的辦法,有的甚至嚴重忽視了課堂主渠道的作用。通過“做題”進行復習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感覺有“抓頭”,而且短期內也似乎較容易見到成效,但與目前大學聯考的趨向有些背反。大學聯考要求的實質上是能力,而能力則又是綜合指數的體現,大量的題目操練,卻篇篇顧此失彼,或者以偏概全,更何況在這種形式下,知識是零散而不是系統的,訓練是間歇的而不是連續的,因而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的探索就是要力爭改變這一現狀,抓住課堂教學這個“綱”,儘量使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目”全部張開。

就課堂教學來説,要完成以下任務:

⒈溝舊通新,歸納串聯。由於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比較重視文言文的學習,但有一點,就是平時的學習較為重視的是基本詞句的理解,僅僅就課本上單獨出現的文言實詞、虛詞、文言現象作個別解釋,這些遠不是系統的,在學過之後學生很難説具備了運用這些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所以,在複習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將舊有的知識系統化,目的是“温故而知新”。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做的工作是歸納串聯。在語文知識體系中,較能歸納的是文言知識。所以,第一步是系統歸納。將所有重要的實詞、虛詞、文言句式、常見通假字、文學文化常識進行歸納,使之系統化、規律化。第二步,是新舊串聯。將舊有知識與新知識鈎聯起來,是複習中要完成的根本任務,具體做法是⑴將舊有知識延伸拓展,發現其新的內容。⑵將舊有知識與課外知識相聯結,突出能力的形成和培養。⑶在訓練過程中,要時時引導學生關涉舊有知識。

《高三文綜備考經驗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