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上冊《識字4》教學反思

來源:文萃谷 8.8K

教學反思:

語文上冊《識字4》教學反思

拓展,使識字課內容變得豐富

1、由偏旁進行的拓展

本識字安排了兩組偏旁:“日”“目”“兩點水”“三點水”。

相似,卻又有區別。

在出示偏旁的時候,由具體到抽象,由象形到偏旁,將偏旁的起源與演變交代得很清楚。

第一列是描繪實物的圖畫,第二列是經過抽象和線條化的象形文字,第三列是如今通用的.楷體偏旁。

在教學的時候,我引導學生認識偏旁由圖畫——古文字——偏旁的演變過程,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字義,掌握字形。接着,我出示了識字中相應的詞串,請學生反覆讀,再説説它們有什麼特點,説明了什麼?由於有了前面“認識瞭解偏旁”的過程,學生很容易就發現了偏旁與字義的關係。最後,我又讓學生再説説自己認識的分別帶有這幾個偏旁的字,並且還説了自己根據偏旁領悟到的字的含義。個人感覺這樣進行拓展,對於學生紮實地掌握形近偏旁,瞭解偏旁的本義,及今後主動識字是很有幫助的,因為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記憶、理解的障礙

2、由詞語進行的拓展

識字篇的教學與課文不同,首先就因為內容不如課文豐富,語言不如課文生動,而讓學生覺得沒有趣味。因此,在識字篇裏的詞語上做做文章,可能效果會好一些。在這篇識字裏,我發現了“長江、黃河、東海”等比較有價值的詞語,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從地圖中縱覽了長江黃河的蜿蜒滂沱,從圖片中領略了他們的壯觀美麗,從歌曲詩句中讓學生感受到了人們對祖國山水、古老文明的喜愛。學生在這樣的拓展中不僅僅知道的是一個名稱,更初步瞭解了祖國燦爛悠久的文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