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國小語文教案

來源:文萃谷 5.65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國小語文教案

國小語文教案1

教學要求:

1.能説出在日常觀察中的發現;

2.能認真聽別人説話,把握主要內容,並能比較完整地轉述;

3.把話説清楚明白,並能説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教學難點:

能真實清楚地説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生活中的觀察發現。

(一)課件播放書中的“三幅圖”

1.同學們在這三幅圖中發現了什麼呢?用一句話簡單地説説。(學生説,老師及時指導)

2.這段時間我們觀察了不少身邊的事物,你一定有了新發現。那我們每個人就在小組裏,説説自己的發現。有一個要求,別人説的時候,要專心聽,你要記住,你們小組的同學都有哪些發現。(學生小組交流。)

(二)好,老師特別想了解你們組的組員們都發現了什麼?用“我們組的組員……”的句式説,看誰記得多。(各小組推薦代表發言。)

1.同學們説的真多,而且説得特別清楚,老師給你們一個建議,當你要説很多個同學的發現的時候,不用説每個人的名字,可以用上“我們組,有的同學發現了……有的同學發現了……還有的同學發現……”句式。(指幾名學生説。)

2.聽了同學們的發現,老師對其中的一個發現可感興趣了,那大家又對哪一個發現最感興趣?(學生髮言。)

3.如果你對誰的發現感興趣,就去問問他(發現者)到底怎麼回事?(學生提問,學生解釋。)

4.我們經過交流,就會越來越明白,因此老師提議,我們每個小組選出一個人的發現,然後以他的話題,展開交流,可以提問,可以補充,你想説什麼,就説什麼。(小組交流。)

(三)老師發現有的小組交流得特別充分,而且有的同學還發現了一些特別有趣的植物。

1.指名讓學生説出發現,然後其他學生提問,發現者解釋。

2.老師適時介紹自己的發現。

3.你還知道哪些有意思的植物嗎?(學生回答。)

小結:同學們,大千世界,真是無奇不有,如果我們有機會親自去觀察、去發現這些有趣的植物,該多好啊!

二、總結下課。

同學們,從天到地,從地到天,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非常神奇,只要你是一個善於觀察的孩子,你一定會發現更多的奧祕。這一節課就上到這裏,下課。

教學反思:

學生彙報自己的觀察,將重點都定在了發現一詞上,大家都很積極,好像爭着比誰的發現最多最奇,但把“觀察中”忽視了,而怎麼觀察到的,自已觀察時所做了什麼,這個過程學生卻大多數都是隻字不提。引導學生將自已是如何觀察到的,及觀察時自已是否認真等過程説了出來,這就為觀察的內容提供了真實性的證詞。

國小語文教案2

教學要求:

1、通過對採訪錄音和作文提示的學習,瞭解什麼是採訪,怎樣進行採訪。

2、根據採訪錄音寫作,要選擇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並且對這些材料展開想象,寫具體。

3、用學到的方法,按採訪要求採訪本班老師和同學中出現的好人好事,然後寫下來。

教學重點:

選擇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

教學難點:

展開想象,將習作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討論導人,激發興趣

1、引導學生討論昨晚大家看“新聞聯播”節目中,記者們是怎樣進行採訪活動的。指名模仿其中你最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一位記者的採訪活動,將其表演出來。

2、教師小結:採訪是廣大新聞工作者每天必做的工作,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壞人壞事也正是通過新聞工作者的大量採訪而公佈於眾的。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作為明天社會的主人,我們瞭解並學會採訪活動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初讀例文,認識採訪活動

1、指名朗讀採訪例文,思考:

(1)採訪錄音中被採訪的人是誰?採訪什麼事?

(2)採訪材料中説的是戚老師哪個方面的事?其中有幾件?哪一件最主要?“風雨無阻”是什麼意思?這個詞表現出戚老師的什麼優秀品質?

2、小結:蔡強同學的採訪錄音介紹的是戚老師為學生補課的事,其中最感人的一件事是星期三晚上的補課。戚老師為朱志成同學補課不是一次。因此,我們習作要選擇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寫。顯然,“雪夜補課”應作為重點,具體地寫下來。

3、指讀“一個星期三的晚上”段,思考:

(1)這段話哪些地方可以具體地寫?請同學們展開想象,進行補充。(同桌互説)

(2)將“雪夜補課”段完整地寫下來。

①先寫什麼?②再寫什麼?③最後寫什麼?

(3)請同學完整地説一説。

4、再讀全文,思考:

(1)寫戚老師補課的事,除“雪夜補課”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感人的事例?

(2)對這部分內容我們在習作裏怎樣處理呢?

三、再讀例文,討論寫法

1、學生輕輕地、快速地通讀採訪例文,討論:根據這個採訪錄音,怎樣以“風雨無阻”為題,寫一篇記敍文?

(1)作文的開頭你認為可以怎樣寫?

(2)對戚老師“雪夜補課”和“電話補課”兩個事例,怎樣接着開頭部分寫出來?

(3)作文怎樣結尾最能表達朱志成和你對戚老師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4)結合討論,以“風雨無阻”為題,寫一篇完整的記敍文。

2、學生讀文,教師指導修改。

3、教師小結:

填空:根據採訪錄音寫文章,在瞭解錄音內容之後,先從確立________,再選擇________,然後將重點材料寫________,最後按記敍文的要求將________。

四、揭示要求,循序練習

1、同桌交流學校老師和同學中出現的好人好事,按採訪要求進行採訪,然後寫作文。

2、指名口述,教師指導集體評議。

3、練習寫稿。

板書設計:

習作2

確立中心

選擇材料

展開想象,寫具體

國小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能課文分段,歸納段意。能在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説班次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4、通過朗讀課文,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鬥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認真朗讀,通過對伯諾德一家人從容鎮靜的動作、神情、語言、心理描寫去體會一家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主要板書計劃:

送情報()

半截蠟燭夫人快樂()(機智、勇敢)

兒子搬走()愛國主義

為兒端走(成功)

作業設計、安排:

課內:表演課本劇朗讀課文抄詞

課外:練習冊中P58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清文章脈絡。

一、揭題:

1、板書課題:半截蠟燭

2、齊讀課題,學生質疑:課文為什麼用“半截蠟燭”作題目?這“半截蠟燭”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圍繞“半截蠟燭”定了什麼內容?……

3、請同學們圍繞問題自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輕易朗讀課文。

2、小組朗讀檢查,讀通課文,解疑。

3、課堂交流:解決了哪些問題。

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提示如下(順便理清脈絡)

課文先寫……接着寫……

然後寫……最後……

4、再讀課文,檢查字詞:

音:蠟燭許諾遭到盯住琳琅滿目樓梯搖曳強盜祕密厄運

雖然絕妙微弱絕密鎮定

義:厄運:厄,困苦,災難。困苦的遭遇。

厲聲:聲音嚴厲

從容:不慌不忙

搖曳:搖盪

鎮定:遇到緊急的情況不慌亂。

三、指導分段朗讀。

四、課堂練習

1、抄寫詞語

2、朗讀、思考課後練習4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貝爾研究和發明電話的過程,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勇於探索的精神。

4、在閲讀中想像貝爾搞實驗研究的艱苦狀況,懂得科學探索之路是偉大而艱苦的。

5、説一説電話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重難點、關鍵

1、瞭解貝爾發明電話的過程。

2、在學文中體會貝爾熱愛科學,刻苦鑽研,勇於實踐的精神。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觀看實物,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電話:同學們這是什麼?

2、它有什麼作用呢?(指名問答)

3、教師:電話是亞歷山大?貝爾在1876年設計成功的。

4、學生出示資料,介紹亞歷山大?貝爾。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教師導讀:那麼電話是怎麼發明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電話的發明》。

2、教師出示有關閲讀要求。

(1)畫出本課的生字詞。

(2)找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詞語。

(3)課文中哪些自然段具體介紹的是電話的發明過程。

3、檢查反饋生字學習的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讀一讀。

(2)教師強調部分生字在讀音和書寫上的要點。

(3)學生開火車讀生字。

(4)用生字組詞練習。

(5)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學生讀一讀。

4、反饋不理解的詞語,聯繫課文內容或是查詞典,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偶然、哭笑不得、頓時、喜不自禁)

5、讀課文。

三、弄清文章的條理

1、指名反饋:哪些自然段具體介紹的是電話的發明過程。

2、讓學生按起因、發展、結果把發明電話的過程分成三層。

3、指名反饋。

起因:產生髮明電話的新奇設想。

發展:具體寫貝爾經過艱苦的實驗、研究、發明電話的過程。

結果:電話進入了人們的生活。

四、感情朗讀課文,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鞏固舊知,導入新課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

2、全班讀一讀。

3、指名分段讀課文。

4、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電話是貝爾在1876年成功發明的。他是怎麼發明電話的呢?

二、提綱導讀,合作學習

1、貝爾決定發明電話是受什麼的啟發?

2、課文講了貝爾發明電話的幾件事?

3、互相討論,説一説貝爾是怎樣研究和發明電話的?

4、説説貝爾是一個怎樣的人?

5、學了這篇課文,你們的心裏有什麼感想?

三、反饋交流,理解課文

(一)瞭解起因,感悟發明在於大膽地設想。

1、指名反饋:貝爾決定發明電話是受什麼的啟發?

2、指名讀課文第2自然段,其他思考:從中你們想到了什麼?

3、指名反饋。(引導學生體會一切的發明創造來自於生活,源於人類大膽的幻想。)

(二)體會實驗的艱苦,貝爾的執着。

1、指名反饋:課文講了貝爾發明電話的幾件事?

(1)一次實驗失敗,貝爾哭笑不得。

(2)拆船板做音箱。

(3)硫酸濺到人腿。

2、從這幾件事情中,你覺得發明的過程是怎樣的?你們是從哪些具體的語句中體會到的?

3、引導學生從關鍵的語句中體會實驗的艱苦,人物的精神。

教學建議: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教師根據具體的句子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

例如:“經過兩年的艱苦實驗,他們終於做好了一台電話樣機”

(1)引導抓關鍵詞語,説説自己的體會。

(2)鼓勵想像,説説他們兩年中遇到的種種困難。

(3)感情朗讀。

四、總結全文

1、指名反饋:貝爾是怎樣研究和發明電話的?

2、指名反饋:從發明的過程中你覺得貝爾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學生結合課文的內容自由發言:堅持不懈、熱愛科學、大膽想像、敢於實驗探索。)

五、拓展延伸

1、小組交流:説説電話給人們帶來了什麼便利?

2、集體交流、反饋。

3、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説一説移動電話的發展給人們帶來的方便,從而鼓勵學生不斷地努力,爭取科學上的再進步。

附板書設計

國小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學會10個生字,認讀6個字。

2、體會有問號的句子的語氣,並讀一讀。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4、開展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懂得做事要全面調查。

教學重點:

1、會有問號的句子的語氣,並讀一讀。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3、開展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

教學難點:

開展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書寫10個生字,含一個多音字。

2、在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體會問號的作用。

教學重點:

生字的書寫:貌醜兇範

教學難點:

生字的記憶和書寫。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激趣導入

1、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貓頭鷹能當勞動模範嗎?(生齊讀課題)

讀完課題,你們發現了什麼?課題就是一個完整的句子。

你能給它加上一個合適的標點嗎?

現在我們再來讀讀,讀出疑問句的語氣。

貓頭鷹為什麼不能當勞動模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一定要把字音讀準。

(1)自己讀。

(2)畫出生字。

(3)標出自然段。回到課文。

2、我請同學們來讀,誰願意讀?你自己選一個自然段讀。

提要求:請同學們認真聽,聽一聽他們誰的字音讀得準,想一想這個故事主要説的誰?

3、解詞:師:剛才讀書的時候,老師發現一個詞語特別難理解,都把我給難住了,你麼願意幫幫我嗎?

課件:恥笑中的“笑”在課文中指什麼?下面那個意思更準確?

(1)露出愉快的表情,發出歡喜的聲音。

(2)怕人家看不起。

(3)大笑。

4、剛才我們讀課文時,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誰還記得是什麼問題?(課文主要寫了誰?)

(1)學生答課件出示鳳凰、烏鴉、麻雀、貓頭鷹圖

(2)這裏還有幾個詞語,讀一讀。

課件:推薦勞動模範調查

(3)能不能用上這七個詞語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貓頭鷹能當勞動模範嗎

5、你們有自己的看法嗎?(學生自由暢談)

6、老師給大家幾種選擇,請你們舉手選出你們的看法。

(1)當然能當

(2)就它能當

(3)調查後決定

(4)不能當

(老師瞭解學生選擇的情況,然後做決定)

看來同學們都有不同的選擇,那咱們學完生字之後再説。

三、學習生字。

貓頭鷹的相貌又兇又醜。我們來學習貌、兇、丑三個生字。

自己説一説。

兇注意寫的時候,裏面的兩筆位置靠上些,這個字才好看。

醜字要特別注意這個字的筆順。

作業:

抄寫生字。讀課文。

國小語文教案5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通過欣賞,能口齒清楚地朗誦兒歌,使兒童體會濃濃的母愛之情。

3.引導幼兒仿編詩歌,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嘗試精神。[活動準備]1.畫有藍天、白雲、星星,大海、浪花、魚兒,花園、風兒、花朵,媽媽、嬰兒等大幅背景圖。

2.製作好的藍天、星星、大海、魚兒、花園,花朵、媽媽的手、嬰兒等的貼紙若干。

3.錄音機一台,抒情音樂磁帶一盤。[設計思路]著名兒童文學家陳伯吹曾讚美《搖籃》是“一支美妙的搖籃曲”,“是歌也是詩”。它以悦耳動聽的音韻展現了“藍天”、“大海”、“花園”以及“媽媽的手”這一幅幅開闊兒絢麗的畫面,運用擬人、比喻等藝術手法將它們和諧地聯結在一起,形成一個温馨、寧謐的環境,可以使孩子們陶醉在這種優美的意境中安然入睡。[活動流程]創設情境,引出課題――→完整欣賞詩歌,反覆聆聽——→朗誦詩歌,啟發設問,集體討論――→遷移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階段

1.出示“搖籃”的背景圖,嘗試討論:圖上有哪些景物?它們都有什麼關係?

2.教師有感情地朗誦整首詩歌。

3.讓幼兒嘗試一下媽媽搖着搖籃哄寶寶入睡的動作。

4.教師指圖朗誦,幼兒輕聲跟念。5.傾聽配樂詩朗誦《搖籃》,要求幼兒傾聽時想象詩歌的畫面,也可嘗試用身體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二、反覆聆聽作品階段

幼兒在午睡前躺着聆聽配樂詩歌錄音,每次聽兩遍,4天左右,幼兒就能流暢背誦詩歌。

三、交流討論、表演

1.集體朗誦並交流討論

a。詩歌裏講了哪些搖籃?(幼兒回答後,教帥出示背景圖)b。詩歌裏説的這些搖籃,分別是哪個寶寶睡覺用的呢?(幼兒回答後,師生共同粘貼,把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小朋友寶寶分別送入各自的搖籃)c。提出嘗試問題,引導幼兒討論:你最喜歡誰的家?d。教師讓幼兒充分發表看法後發表白己的看法,同時讓幼兒知道,媽媽的手是我們每個小朋友的搖籃,每個小朋友要感謝媽媽對我們的.關愛。2.表演遊戲

教師放錄音,幼兒戴上自己喜歡的頭飾自由表演,通過嘗試自身的動作表演,提高幼兒對詩歌的感受力。例:當詩歌裏説“藍天是星寶寶的搖籃”時,扮演藍天的幼兒便可想像抱着星星,搖它入睡的動作,白雲輕輕飄,星寶寶睡着了。

四、遷移階段

1、教師出示嘗試題,引導幼兒仿編詩歌。詩歌裏説:“藍天是搖籃,搖着星寶寶,白雲輕輕飄,星寶寶睡着了”,那麼,藍天除了是星星的搖籃,還可以是誰的搖籃?大海又可以是誰的搖籃?(幼兒自由發言後,教師對幼兒的仿編詩句進行組合,並把詩歌念給小朋友欣賞)例:藍天是搖籃,搖着月寶寶,白雲輕輕飄,月寶寶睡着了。大海是搖籃,搖着船寶寶,浪花輕輕翻,船寶寶睡着了。花園是搖籃,搖着鳥寶寶,風兒輕輕吹,鳥寶寶睡着了。媽媽的手是搖籃,搖着小寶寶,歌兒輕輕唱,寶寶睡着了。

2、教師引導幼兒嘗試着把仿編內容畫下來,再交流仿編的詩句。

[活動評價]

為了便於兒童記憶吟唱,全詩採用重複的詞語、相同的句式,造成一種聲音的迴環。韻腳選用了“遙條”韻,烘托出一種甜美柔婉的氣氛,使得美好的情致與音樂的旋律自然地統一在一體。《綱要》中提出,要讓幼兒接觸社會,初步瞭解人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搖籃”這首詩歌,從環保的角度向幼兒展示了當今大城市中存在的問題,取材現實,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整個活動,以小猴生病為線索,把大城市的污染以圖片的形式展現在幼兒面前,使幼兒深深感受到空氣污染的危害性,從而一起為淨化城市出謀劃策。於是,“種樹、種花、改制摩托車”等方法應藴而生,充分寄託了孩子們的美好設想和願望。

有人説,環保教育對於幼兒來説較難滲入,而本活動,老師的成功在於以情激情,從而激發起幼兒真正的言行。語文教案-詩《搖籃》

國小語文教案6

一、教材特點

《故事兩則》是五年級語文教材中的自讀課文,配合第三組教材“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而設置的拓展性練習。

《故事兩則》第一則故事為《加了一句話》,講一位法國著名詩人見到一位雙目失明的老婦人一天什麼也沒討到,在她的乞討木牌上加了“春天到了”這句話,讓那些路過的人主動投幣,表現了語言的強大魔力。

第二則故事《我們一起消滅法西斯》講的是周恩來總理在招待外賓時,對“萬”字圖案的巧妙回答,化解了場面的尷尬。

二、教學目標

1、自讀課文,理解大意,理解內容。

2、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感受語言的魅力。

3、引導學生積累優美的語言,培養機智巧妙的語言。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感受精煉語言藝術的魅力,激發積累優美語言的興趣。

教學難點:對精妙的進一步感悟和拓展。

四、教學方法

以探究式教學為主,在自主學習中感悟,通過拓展性練習,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達到只是建物的拓展目的。

五、課前準備

1、教師根據本課拓展性練習的教學思路,利用網絡資源和媒體效應,收集資料,拓展性練習作輻射準備。

2、學生一是重温第三組教材的訓練重點,二是收集相關的事例,作好交流準備。

六、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俗話説:“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就是這樣奇妙。凡是精煉、幽默、生動的語言都是被藝術化了的語言。今天這堂課,老師和同學們一道走進語言藝術的殿堂,共同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板書課題)

(二)閲讀理解

1、出示閲讀要求(課件)

(1)藉助工具書,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積累,掃清字詞障礙,讀通課文

(2)默讀課文,這兩則故事分別講了什麼,聯繫上下文,找出變化的原因,邊讀邊動筆圈畫。

(3)把不理解的地方標識出來,組交流,合作學習。

2、檢驗閲讀效果

(1)指名讀課文

(2)讓學生説説自讀中解決了哪些問題。

(3)把有爭議的問題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3、品讀理解

(1)“春天到了,我什麼也看不見!”

A:比較:“我什麼也看不見”

“春天到了,我什麼也看不見!”

B:對加上“春天到了”課文是怎麼解讀的?

C:你是怎麼想的?(課件:百花爭豔的春天)

D:這句話精妙在哪?(加了一句,前後的情況有什麼不同?)

引讀:師:春天到了生:我什麼也看不見!

師:春天多美好生:我什麼也看不見!

師:春天百花爭豔,萬紫千紅生:我什麼也看不見!

(2)“我們一起消滅法西斯”

填空:

當人們看到“春天到了,”想到,心情;看到“我什麼也看不見”,想到,心情,於是對老人產生了。是產生了這麼大的作用,因為它有。

A:“法西斯”在這句話裏指什麼?

B:“消滅”在句中的意思是什麼?

C:論一論這句話的幽默之意。

(三)感悟內化

1、學生交流自己蒐集的精妙句子。

2、大家評定,把肯定的寫在黑板上。

3、課件展示練習內容。

廣告詞:請不要把手伸向向你微笑的花朵!

(1)故事中的語言(找—議)。

(2)根據漫畫寫一句話。

(四)總結

精妙的語言是智慧果,願同學們盡情享受語言藝術的快樂之果。

國小語文教案7

【教材分析】

《觀潮》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六年制第7冊第一組的一篇課文,本組課文以“大自然的魅力”為主題,為我們編選了4篇課文,本篇課文敍述的是一次觀潮的盛況,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的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景象,描寫了大潮有遠而近,奔騰西去的全過程,描繪出江潮由風平浪靜到奔騰咆哮再到又恢復平靜的動態變化,寫出了大潮的奇特。壯觀和雄偉。

課文結構清晰,層次分明,文中作者不但運用比喻的手法直接描寫了潮水洶湧澎湃。雷霆萬鈞的氣勢和聲威,還從觀潮人數之多,熱情之高間接的反映了大潮的奇特,使人讀後不禁由衷的發出了“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自古以來的天下奇觀。”編選本篇課文的意圖有二,一是使學生通過閲讀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奇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象畫面,並通過品味關鍵詞句。重點段落,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學情分析】

對於剛步入四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雖然對於寫景文章有初步的認識,但他們在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其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上還是存在較大的難度。此外,錢塘江大潮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學生較難感受體會其奇特。壯觀的景色,這就要求教師創設好情景,設計好句子理解的坡度,激發學生的想象,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感知大潮的奇特。壯觀。雄偉。

【教學目標】

1。通過聯繫上下文。查閲相關資料,學會“潮。稱。鹽”等13個生字,認識“罩。屹。鼎”等7個生字,正確讀寫“寬闊。籠罩。薄霧。屹立。若隱若現。山崩地裂。齊頭並進。漫天卷地”等詞語。

2。通過“三讀(讀準。讀通。讀懂)”,自主學習,樂於朗讀,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自然段。

3。邊讀邊想象畫面,能聯繫上下文。生活實際理解體會詞句的含義。

4。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奇特。壯觀,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受到自然美的薰陶,並能把自己的閲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入情入境的閲讀中,體會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奇特壯觀。

【教學難點】

體會文中的有關詞句,想象課文描寫的大潮的景色。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以讀代講。讀議結合法。理解想象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準備】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説説哪個景點給你留下印象最深。

2、今天呀,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去領略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伸出你們的手,與老師一起書寫課題。齊讀課題。(板書:觀潮)

3、“觀潮”和“天下奇觀“兩個詞語中都有”觀“字,意思一樣嗎?快查查字典,看看分別是什麼意思。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聯繫學生的實際情況,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激發了學生的閲讀XX,形成閲讀期待,為下文的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引導初讀:請同學們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課文,在讀的過程中,邊讀邊想,作者先寫了什麼,再寫了什麼,最後寫什麼。

2、檢查生字詞:以學生已有的水平為起點,在學生自讀。相互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相機點撥。提醒“蒙”字中間的短橫不要丟掉,“薄”字不能寫出左右結構,“昂”字下半部分的左邊不能加點。

3、播放視頻:同學們,你們想親眼看看這奇特壯觀的錢塘江大潮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與文本進行對話,給學生留下寬鬆的。自由的閲讀時間和閲讀空間,把閲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文本,理清課文脈絡。

三、重點研讀,感受奇特美景

本環節緊緊圍繞“你看到了什麼,你聽到了什麼”這樣一個核心問題(奇觀)進行教學。

1、同學們,剛剛錄像裏潮水的景色,咱們課文裏也有,趕緊翻開課本,自由默讀課文3、4、5自然段,畫出你認為文中哪些描寫潮水的句子特別喜歡,你就把它畫出來,先自己讀一讀,一會再請同學來展示。

①學生先自我嘗試

②指名學生朗讀,其他同學評價。

③教師範讀,全班齊讀。

2、全班分小組展開討論,兩組尋找“你看到什麼”,兩組尋找“你聽到什麼”。

根據學生的交流,相機點撥下列詞句的理解

⑴討論交流,你聽到了什麼:隆隆的響聲,悶雷滾動。山崩地裂。顫動。風號狼吼

①通過師生模擬雷聲“轟隆隆”體會理解“悶雷滾動”。

②展開想象,説説怎樣的聲音,才會讓你感覺到天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⑵討論交流你看到了什麼:人聲鼎沸。橫貫江面。白浪翻滾。奔騰西去。漫天卷地

①學生交流想象潮水來臨時人們的心情,表演人們的動作,從而理解“沸騰”。“人聲鼎沸”:如果你此時就站在江邊,看着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你等待已久的大潮出現了,你的心情怎樣,你會怎樣做?結合你現在的感受再來讀讀。

②出示對比句:學生對比交流。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戰馬飛奔而來。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飛奔而來。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⑶小組互評,相互補充,加深體會感受。

⑷引導再讀:剛剛我們從全班的合作交流中,我們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了這奇特而又壯觀的大潮,錢塘江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觀啊,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兩段話,再次感受這震撼人心的美景把。

設計意圖:用各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既能幫助理解,又能幫助記憶。讓全體學生用具體生動的表演來體現對“沸騰”這個詞的理解,然後又從這一情境中巧妙地引出另一個詞語“人聲鼎沸”,從概念到形象,又從形象到概念,這樣學詞語學生印象深刻,理解正確,也便於今後運用。

3、創設情境,運用詞語

⑴引導: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兩段話裏有很多非常優美的詞語,你們喜歡嗎?想要積累它們嗎?下面聽老師説意思,你們猜詞語,看誰掌握,反應最快。

①形容人的説話聲,喊叫聲,歡呼聲,如鍋中之水,一片沸騰。(人聲鼎沸),你能用它説一句話嗎?

②風和浪都很平靜—

③形容水面遼闊,遠處和天似乎連接在一起——

④形容同時出發,同時前進——

⑤山上的巖石和土壤塌下來,地也裂開來,形容聲音很響很響——

⑵積累詞語,單單知道意思還不行,還要學會運用呢,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應用一下把,假如你是一個小記者,現在你就在錢塘江邊,你要報道這樣一個天下奇觀,你會怎麼説?

設計意圖:本環節複習詞語的辦法要求學生根據詞義説出詞語,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對詞義的理解;同時又採用小記者報道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真正內化知識,昇華感情。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1、師生交流學習本課後的感受體會。

2、出示作業自助餐:

①喜歡積累的你,背誦課文3、4自然段,並抄一抄,背一背文中你認為優美的詞。句語。

②喜歡交流的你,向你的爸爸媽媽簡單介紹錢塘江奇特壯觀的景色。

國小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4、初步感知説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嘗試從生活中選擇事例,並結合事例説説禮貌待人的好處。

課前準備:

收集關於禮貌待人的名言和事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漫談禮貌。

1、板書“禮貌”,談談你對“禮貌”的認識。

(板書過程中相機指導“貌”的書寫)

2、大家談了對禮貌的看法,我們課本上也“談”了,(板書:談)讓我們一起來看談了什麼,怎麼談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遇到生字讀讀生字表上的拼音,讀準字音;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它讀流利。

2、再讀課文,把課文讀的通順、流利。

3、默讀課文,看看課文為我們講了哪幾個故事,讀完後,再想想,關於“禮貌”你又有了什麼新的認識?

4、讀課文新詞、難句。

咳嗽糾紛態度粗暴出言不遜彬彬有禮

安慰師傅減少矛盾思想情操文化修養

君子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5、點名檢查自讀情況,師生評點,隨機糾正讀錯的字音,指導讀通重點句子,讀好人物對話。

三、書寫生字。

1、學生自讀生字,説説哪些字不易寫好,哪些地方書寫時應注意。

2、範寫重點生字,邊寫邊講述注意點。

3、學生描紅、臨寫。

四、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句,温習鞏固。

1、聽寫詞語。

彬彬有禮岳飛暖人心“冒失鬼”討人嫌

避免糾紛減少矛盾安慰師傅

2、師巡迴瞭解學生聽寫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重點字詞的點撥、反饋。

(如:慰、嫌的書寫指導以及“師傅”和“師父”的書寫區別)

二、自讀課文,整體入手。

(看看課文圍繞着“禮貌”講了哪幾個故事?)

三、精讀故事,領悟禮貌。

(一)精讀感悟故事一。

1、整體讀。

(課文用三個小故事來進一步説明講禮貌的好處。我們先來讀讀《説岳全傳》中的一個故事。)

2、知故事:指導對話朗讀,理解重點詞句。

(1)抓“吼”指導朗讀牛皋的話。

(2)評價:眼前看見了怎樣的牛皋?這時候你心裏的感受是什麼?

(3)引讀:所以老人—

(4)同法讀評岳飛的言行。

3、明道理。

(1)通過岳飛和牛皋的不同表現,聯繫我校校本課程《弟子規》進

行誦讀。(這正如《弟子規》所説的:)

(2)古人有訓,大家也感受到了。這正如俗語所説:“禮到人心暖,

無禮討人嫌”(相機理解“俗語”)

4、小結課文用事例來説理的表達方式。

(先講故事,後説道理。)

(二)舉一反三,讀悟故事二、故事三。

(我們繼續往下讀,看看下面的兩個故事講了怎樣的故事?告訴了我們怎樣的道理?)

1、精讀感悟故事二。

(1)整體讀。

(2)知故事:

重點指導朗讀、評價小朋友道歉的話“對不起,把您的裙子弄髒了。”(象不象小朋友的道歉?)

(3)明道理:

小朋友用他的行動和語言取得了女青年的原諒,這是因為小朋

友做到了—(禮貌待人)。引讀:因為禮貌待人所以、、、;所以説禮貌待人可以、、、。

2、精讀感悟故事三。

(1)整體讀。

(2)知故事:重點指導朗讀、評價總理安慰朱師傅的話。感受總理

語言的文雅、和氣、寬容。

(3)明道理。

(4)質疑解疑。結合生活例子理解“思想情操、文化修養”。

3、總結感受説理性文章的表達方式。

(先講故事,後説道理。)

四、迴歸中心,明白道理。

(三個小故事,我們都學完了。它們都是講一個故事,説明一個道理、三個小故事綜合起來説明了什麼道理?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的第一段和最後一段。)

1、齊讀第一、五自然段。

2、交流中心句: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板書:禮貌待人優良傳統)為了説明這個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訓:(齊讀)

君子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3、聯繫上下文理解古訓的意思。

4、理解禮貌待人的作用。(板書:和諧美好)

5、依據板書,背誦第一、五自然段,把道理記在腦子裏。

五、師生互動,交流“禮貌”。

(古今中外流傳着許多關於禮貌的名言、古訓、俗語、格言,讓我們一起來交流大家收集到的名言、古訓、俗語、格言。還可以用一兩句話説説你對禮貌的感受。)

1、學生生交流古今中外關於禮貌的古訓、名言、俗語、格言或自己的感受。

2、教師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古訓、名言等。

禮貌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作者:鬆蘇內吉

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作者:約翰洛克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悦。作者:孟德斯鳩

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作者:岡察爾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

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歌德)

生活裏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赫爾岑)

六、讀寫結合,活學活用。

寫一個與課文禮貌故事結構相似,關於禮貌待人一個禮貌小故事,一個禮貌小道理的小練筆。

1、能正確譯講並背誦第4-5段。

2、學習文章的描寫方法。

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口技》。(板題:口技)

(過渡語)我們將如何學習這課文呢?請看:

二.投影顯示學習目標:

1、能正確譯講並背誦第4-5段。

2、學習文章的描寫方法。

(過渡語)同學們,有沒有信心達成學習目標呢?好,下面開展自學競賽。

三、第一次“先學後教”(一讀課文,譯講課文)。

(一)先學。

1、師:下面請同學們按照自學指導準備譯講課文第4-5段。請看:

2、投影出示:請同學們小聲讀課文,並對照課下注釋練習翻譯,10分鐘後比誰能正確譯講課文(如有不會的地方,可小組內討論也可舉手問老師)。譯講方法:先讀一句原文,再解釋重點詞,最後連起來翻譯整個句子。

3、學生自學,準備譯講;師巡視,瞭解學情。(教師切不可幹走出教室等無益的事,更不可接打手機。)

(二)後教。

1、(過渡語)下面,請大家對照譯講方法譯講課文4-5段。

2、指名譯講:後進生先譯講,發現錯誤,請其他同學幫助更正;如還不對,老師更正,並分類板書學生譯講錯的詞語。

3、質疑問難。

(1)過渡語:同學們,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2)鼓勵不懂的同學舉手提出疑問,大家給予幫助。

四、第二次“先學後教”(二讀課文,學習描寫方法)。

(一)先學。

1、師:同學們,到現在為止都能把全文正確地翻譯了。那我們現在又來繼續自學,請看自學指導(投影顯示),同學們,看全文並思考為了寫口技藝人的“善”,作者是如何生動地描寫的?6分鐘後比一比看誰回答得最好。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瞭解學情。(教師切不可幹走出教室等無益的事,更不可接打手機。)

(二)後教。

1、指名學生回答。

2、其他學生補充、更正。

3、教師則邊聽學生的回答邊適時、引導並板書。

五、當堂訓練:

1、師:同學們都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正確譯講了,下面比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背誦課文第4-5段。

2、學生自背,發現不熟的地方,反覆讀,準備抽背。

3、學生齊背第4-5段。

4、互背。

5、指名背。

國小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學會寫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本課的生詞,積累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品讀語言,體會其含義,感情劉伯承、鄧小平的軍事才能及軍事家的風範。

學習文章表達順序上的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感知劉伯承、鄧小平的精心部署。

2、文章在表達順序上的特點。

教具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和安排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1.有誰知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個歷史故事呢?請講給同學們聽聽。

2.同學們聽後,説説你們的體會吧?

3.提示課題:

我們今天要見識見識劉伯承、鄧小平是如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

4.板書課題:劉鄧大軍渡黃河。

二、瞭解內容

1.問題設置:文章寫了什麼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2.學生自讀,讀準字音,理解詞義,瞭解文章的內容。

3.自學交流彙報。

(1)讀準字音,辨別字形。

駐(zhù)捷(jié)偵(zhēn)署(shǔ)偽(wěi)毯(tǎn)碟(diě)籌(chóu)蹲(dūn)弦(xián)

(2)理解詞語。

廣闊無垠敏捷夜以繼日序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3)文章的主要內容。

引導學生注意文章中的相關住處如:時間、地點、人物、中心事件。

(4)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劉鄧的渡船向黃河南岸急駛而去。

第二部分(第7~11自然段)劉鄧渡河前的精心部署。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午認錯劉鄧大軍渡過黃河。

三、質疑、討論

1.學生自讀、思考:同學們在理清文章思路時,發現文章在記敍順序上有什麼特點?

2.交流自己的發現,暢淡感悟。

文章運用了插敍,更體現了劉鄧部署的精心,讓我們感悟劉鄧的才能。

3.讀課文,感悟。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穫。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聽寫詞語。

2.説説文章在記敍順序上的特點。

3.劉伯承、鄧小平的精心部署在文章的哪些地方體現出來了呢?

二、學生品讀課文

1.學生自讀、思考:劉伯承、鄧小平的精心部署體現在文章的哪些地方?

(1)學生自讀,在課文中圈點、批註。

(2)小組合作探究。

(3)班內交流彙報。

1劉鄧的輕鬆、胸有成竹。

a.“敵不怕我們渡河寂寞……渡河完畢了!”

b.“不明修棧道,怎麼能暗度陳倉呢!”

c.渡河之前……準備工作。

2渡河順利。

a.船像離弦之箭,向黃河南岸急駛而去。

b.午夜時份……渡過了黃河天險。

c.本來……部隊根本未進入陣地。

2.激情朗讀,感悟劉鄧部署的精心。

3.想想歷史,看看今朝,我們想説些什麼呢?

小組交流。

三、課堂小結

請同學們總結一下學習這篇文章後,自己在知識、能力、思想觀念上的收穫吧,並與同學們分享。

板書設計:

2劉鄧大軍渡黃河

6月30日夜劉鄧急駛

渡河之前籌劃

插敍“明修棧道”精心部署

午夜時分劉鄧大軍偷渡強渡渡過

國小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體會神話傳説的神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學習,體會古人執着探索的精神和征服大自然的願望和意志。

3.培養學生的獨立閲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神話故事的含義及夸父形象。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都喜歡聽民間神話故事和神話傳説嗎?你們都聽過那些故事?如:盤古開天地、嫦娥奔月等,今天,我們要閲讀一篇我國最早的神話之夸父追日。(板書課題)

2.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預設:A夸父為什麼要追日?B夸父是怎麼追日的?C夸父追日結果如何?)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學生自由讀故事,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難詞、難句要多讀幾遍。

2.檢查字詞的掌握情況

虞淵咕嘟咕嘟頹然遺憾渭河瀚海一眨眼霎時間

①指名讀字詞。

②在這些詞語中,有兩個詞的意思很相近,他們是?

“一眨眼、霎時間”。他們都是表示時間很短。看到它們你還想到哪些詞?

3.理清文章脈絡。

4.自由讀課文。抓住描寫夸父追日的原因、過程以及結果的關鍵語句,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同座兩人一起完成老師的小練習。

夸父追趕太陽,一直追到,因為太渴了,夸父就

夸父還沒趕到,就。

5.你能根據練習和黑板上的提示,再來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細讀課文,感知故事的神奇。

1.中國神話故事的特點就是神奇有趣、千變萬化,它們都隱藏在故事的句子裏。所以得一句一句細細地讀,那些神奇的句子可以用波浪線劃出來,再和同桌交流。

2.生自由讀,師巡視。

3.生交流找到的神奇之處,師隨機指導朗讀。

重點指導

(1)“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風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裏。”

①指名談,説體會(跑步速度的神奇)

②抓“一眨眼和兩千裏”體會夸父速度快。

指名讀,師範讀

(2)“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河裏的水。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喝乾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①指名談,説理解(口渴程度的神奇)

②拓展黃河、渭河資料(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長度5464千米,將近橫跨越整個中國,這樣的兩條大河夸父霎時間喝乾了)

③指名讀。

④你平時口渴最多能喝多少?浩浩蕩蕩的黃河水,渭河水被夸父喝得點滴不剩,可結果還是沒止住渴呀,誰再來讀讀;想讀的同學都站起來讀讀。

(3)“他還沒到大澤,就像一座大山頹然倒了下來,大地和山河都因為他的倒下而發出巨響。”

①談體會(體重的神奇)

②夸父倒下的聲音令人,令山(震耳欲聾、山崩地裂、地動山搖)

(4)“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談感受(體會夸父追求的目標的神奇)

(5)“這時,太陽正在虞淵落下去,把最後幾縷金色的光輝塞在夸父的臉上。夸父遺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陽,長歎一聲,便把手杖奮力向前一拋,閉上眼睛長眠了。”

①指名讀,夸父遺憾什麼?(沒有追到太陽、沒有把光明留住)

②他心不甘呀,他把自己的遺憾、對光明的渴望都化作這最後的奮力“一拋”上,這一拋,都拋出了什麼?(這一拋,拋出了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這一拋,還拋出了鮮美的桃子。)

③那麼這一拋,夸父還想拋出什麼?(根據生回答板書:希望、光明堅持不懈的精神,鍥而不捨的毅力,追尋目標的勇氣……)

④此刻,你還覺得夸父僅僅是個身軀偉岸的巨人嗎?(精神也很偉大)你感受到了他身上什麼品質?(頑強拼搏,無私奉獻。)

⑤有感情的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1.説説你學了這篇課文的感受。

2.小結:課文學到這裏,我們從夸父身上感受到了他執着追求,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希望他的這些精神能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繼承併發揚下去。

五、作業

1.把《夸父追日》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2.課後收集、閲讀更多的神話故事,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

國小語文教案11

漢字教學設計

學院:中國語言文化學院 專業:漢語國際教育 姓名:肖明慧 學號:20130750053 班級:漢碩1302

漢字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假

教學目的:教會學生們認讀這些漢字,並能夠運用。 教學對象:祕魯國小生 授課時間:45分鐘 課程內容:

一、複習

朗讀上一節課的課文和漢字,並叫學生用上節課學過的漢字造句。

二、講解新課的漢字

(一)朗讀生詞:

由於一個個單獨的講解漢字很抽象難理解,所以我的思路是將每一個漢字組成課文中出現過的詞語或者他們學過的詞語,熟悉詞語,進而熟悉漢字。

假如

下雪

地方

去哪兒

變成

小魚

小蝦

廣場

堆雪人

胖雪人

笑眯眯

親媽媽

然後

融化

(二)講解生詞和漢字

1、假

“假如”這個詞對他們來説相對較難,我選擇先從生活中的事物講起。比如“假髮”:用圖片展示,一個人頭上戴着一頂假髮。並告訴學生這不是真的頭髮,從而引出“假”就是“不是真的”。再用更多詞語深刻“假”的詞義,比如説:“假山”、“假話”等。每出現一個詞時PPT上就以左右結構的方式出現大字號的“假”,並讓學生用手在桌上書寫,加強認讀。

2、雪

生活中學生們肯定已經都見過雪了,只是不認識這個字。只要用圖片展示加深對漢字的印象就可以了。並且讓學生之間互相提問:“你喜歡下雪嗎?”“我不喜歡,我喜歡下雨。”可以將學過的表示天氣的詞通通羅列出來,一個學生代表一種天氣,PPT上各種天氣圖片轉換,到哪個小朋友了就要舉起自己的卡片大聲的説出自己代表的天氣。第一輪PPT上使用圖片,第二輪則使用漢字。

3、方

PPT展示各類名勝古蹟或者是其他大家熟悉的地方,並提問:“這是哪兒?”大家一起回答後再提問:“這是什麼地方?”兩次回答是一樣的,強化“地方”的概念。再展示一張正方形或者長方形的圖片,表明“方”的意義。並練習寫。

4、去

已經學過地方,則可以在圖片中展示兩個不同的地方。比如説家和學校,告訴學生“小明去學校”,表明“去”是指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在PPT中展示不同的地方,讓學生造句某某去哪兒了。並在造句的同時在空中書寫“去”字。

5、呢

呢是語氣詞,講解起來有難度,最好的辦法是放入具體的語境讓學生自己去理解。可以叫學生讀幾段小對話。“你今天吃了什麼?”“我吃了餃子,你呢?”/“我喜歡這件衣服,你呢?”“我也喜歡這件衣服。”/“你爸爸不在家,你媽媽呢?”“我媽媽在家。”然後讓學生自己仿照前幾段對話編對話。講解漢字時,應注重口字旁的講解,與語氣有關,與口有關。

6、變

給出幾組圖片,比如胖和瘦,矮和高,醜和美,圖片中間用“變”字連接。表明“變”是指和以前不同了。比如説變瘦了,變高了,變美了。

7、魚、蝦

同是食物類的可以一起講解,用圖片直接展示魚和蝦,並強調漢字的寫法。可以和以前學過的食物類利用遊戲一起進行復習。玩“蘿蔔蹲”,一個學生代表一種食物,口令是“X蹲,X蹲,X蹲完X蹲”,並做蹲起的動作,誰反應慢就淘汰。最後的獲勝者有小獎勵。

8、廣場

“廣場”一詞分開來講太抽象,適合組成詞講解詞義,並且課文裏也是出現的“廣場”一詞。在祕魯每個城市都有武器廣場,可以展示圖片,並告訴學生類似的地方都叫廣場。“廣”可讓學生看做一片空曠的地方,“場”左右結構,左邊“土”和地有關,便於學生識記。

9、堆

用圖片展示一堆書,一堆衣服等,名詞“堆”就是很多東西放在一起。而這個字也可以作動詞用,表示把很多東西放在一起的過程。比如説“堆雪人”。可以把“場”和“堆”放在一起識記,都是土字旁。

10、胖

“胖”是個形容詞,可以用圖片展示,比如一個人很胖,一隻貓很胖,給學生以直觀的印象。並問他們“這個人怎麼樣”“這隻貓怎麼樣”,學生就會用“胖”來回答。

11、眯

“眯”用作動詞可直接給學生以動作展示,把眼睛眯起來告訴學生這個動作就叫眯。繼而露出笑容,眼睛自然眯起來,告訴學生這個表情就是“笑眯眯”,形容很高興很開心。講解漢字時把“眯”字拆開,左半邊為“目”,指眼睛。右半邊的讀音為“米”(學生若學過“米”則可講解右半邊,若沒學過就不用了)。接着可讓班上同學紛紛表演笑眯眯這個表情,看誰表演得最好。

12、親

動作類詞,也可直接講解,演示動作。

13、然後

用一連串圖片加動作來演示然後,PPT上放幾個地點,比如説家,學校,商店,餐館等。編一段小故事:小明從家裏去了學校,放學後學商店買東西,然後去了餐館,然後回家。讓學生理解然後所代表的時間順序。接着講解漢字的書寫,特別要注意的是“然”是上下結構,不是左右結構。

14、融化 由於融化動詞,而且是直觀的一種現象,所以合起來講解比較好。可以再PPT上左邊展示雪的圖片,右邊展示水的圖片。然後問學生雪是怎麼樣變成水的,由此引出融化。

三、鞏固

(一)小遊戲

在講解完所有生字以後,玩個小遊戲進行鞏固。遊戲叫“拍蒼蠅”。老師把所有的字卡都帶學生讀一遍,然後將所有字卡貼在黑板上。將全班同學分成兩組,每一次每一組派一位同學上來,兩人對戰。老師朗讀字卡,學生快速選擇出示那種字卡用手掌擊打,並大聲讀出來。速度較慢的同學淘汰,直到有一組同學全都淘汰,則另一組獲勝。

(二)帶讀字卡,複習

老師再重新帶讀一遍字卡,並讓學生回憶起字卡所組成的詞並解釋意思,然後造句。

(三)書寫練習

老師在黑板上帶學生一筆一劃的書寫漢字,注意筆順。然後讓學生每個漢字自己練習十遍。

國小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能夠把自己蒐集到的民間故事生動地講給別人聽。

2.在講述民間故事時,可以適當豐富故事的細節;講故事的時候,可以配上相應的動作和表情。(重點)

3.激發學生對民間故事的喜愛之情。

教師準備:

單田芳的評書《温酒斬華雄》的視頻。

學生準備:

蒐集自己喜歡的民間故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在本單元中我們讀了《獵人海力布》和《牛郎織女》。這些民間故事生動、有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蒐集相關資料,你還了解了哪些民間故事?

生1:我上網找到了《白蛇傳》。

生2:媽媽給我講了一個流傳很久的民間故事——《孟姜女哭長城》。

生3:我聽過一個民間故事,叫作《田螺姑娘》,非常有趣。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開個民間故事會吧。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交流,激發學生的興趣,調查學生對民間故事的瞭解情況,為新課做準備。

二、方法指導,學講故事

師:在講故事時,我們除了要把故事的內容講清楚,還要把故事講得生動、有吸引力。如何能把故事講得生動、有吸引力呢?例如,織女和牛郎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我們如何把這個情景講生動呢?

生1:可以加上他們見面時的對話,説一説兩個人當時都説了些什麼。

生2:可以加上牛郎和織女見面時的表情、動作。

生3:可以把織女穿的紗衣是什麼樣的,具體描述一下。

師:原來適當添加人物對話,細緻描繪人物形象,都會使故事更生動、更吸引人。同學們真是講故事的能手。再想象一下,如果講述王母娘娘知道織女偷偷跑到人間,與牛郎結婚過日子時的情景,可以有什麼好辦法把故事講生動呢?

生1:可以想象王母娘娘當時憤怒的表情,講述和模仿出來,讓聽眾彷彿看到了當時的情形,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生2:可以一邊講故事,一邊做一做王母娘娘當時的動作,把聽眾帶入到故事情境中,彷彿自己就在現場一樣。

師:在講故事時,配上相應的動作和表情真是好方法。我們來看一看著名評書大師單田芳是如何繪聲繪色講述故事的。(播放單田芳講述《温酒斬華雄》的視頻)

師:你從中受到了怎樣的啟發?

生1:當講述到人物角色的語言時,可以模仿人物説話的口氣,聽起來惟妙惟肖。

生2:講述故事時,面部表情也要和故事情節緊緊相關,使人覺得講述者既是講故事的人,又彷彿是故事中的人。

生3:加上恰當的動作,一下子就牽動了聽眾的心。

師:是呀,看來要想把故事講得生動、吸引人,可以適當豐富故事的細節,可以配上相應的動作和表情。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講一講自己知道的民間故事。

設計意圖:共同交流課文中的兩個情節,尋求講故事的方法。以課文為例,進行方法指導,為獨立講故事做好鋪墊。同時觀看視頻,更直接地領會講故事的方法。

三、學以致用,交流評價

師:我們先在小組裏講一講自己知道的故事。在聽別人講故事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呢?

生1:要認真傾聽別人講故事,尊重他人,不隨意打斷別人。

生2:可以一邊聽一邊想,哪些地方可以講得更生動、更吸引人,等對方講完故事,給他提出合理的建議。

生3:可以學習別人講故事時表現出來的優點,學習好的講故事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先在小組裏講一講這個故事,聽故事的同學要認真傾聽,聽完故事後,給講故事的同學提出合理的建議。再推薦代表在全班講,參加“故事大王”的評選。

(生在小組裏講故事,生生之間進行評價)

師:請各小組同學派代表到前面來講故事。

(生講述《孟姜女哭長城》)

師:聽了這位同學講述的故事,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生:她講的這個故事很生動,我被孟姜女堅定不移、堅貞不屈的愛情故事深深地打動了。如果她能把孟姜女在尋找丈夫的過程中遇到的艱辛,如經歷了怎樣惡劣的天氣,又渴又餓時的表現再展現出來,這個故事就會更感人了。

師:你真善於傾聽,能夠了解故事的大概內容,同時又在細節上提出建議,很好。

生:孟姜女哭時會有哪些表情和動作,講故事的同學可以適當地描繪一下這些表情和動作,會讓聽故事的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師:你真棒!想出了具體的辦法。還有想講故事的同學嗎?

(生講述《田螺姑娘》)

師:聽了這位同學講述的故事,你有怎樣的感受?

生1:這個故事講得很精彩。特別是謝端尋找田螺姑娘時與螞蟥精的對話,他模仿了説話人的語氣,使人聽得很入迷。

生2:他把一些重要的細節講得很細緻。如田螺姑娘的模樣,田螺姑娘做飯時的情景,這些細節使這個故事更有吸引力。

師:掌握了這些方法,故事講述起來更加生動,更加吸引人。

(小組代表繼續講述故事)

設計意圖:通過在小組裏講故事、學生代表講故事的環節,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在學生代表講述故事時,通過師生評議,再一次鞏固講故事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四、總結全課,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的故事真是精彩!這些民間故事是口頭相傳的文學作品,題材廣泛而又充滿幻想。讓我們繼續去搜集這些故事,把這些故事生動、形象地講給家人聽。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對民間故事的興趣,鼓勵學生把故事講給別人聽,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反思

在這節口語交際課中,學生講故事的興趣較為濃厚,能夠樂於去把自己瞭解到的民間故事講給別人聽。同時,在經過方法指導後,出現了非常出色的“故事大王”,他們能夠靈活運用方法,繪聲繪色地將故事講給大家聽。聽故事的同學在感受到民間故事的魅力的同時,也能夠掌握這種方法。

國小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和會寫7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魚,老牛和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3、能按事情的先後順序練習説話。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和會寫7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魚、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的尾巴能再生的特點。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

2、知道幾種動物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尾巴能再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自讀識字。

1、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壁虎嗎?一天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了,他使勁一掙,尾巴斷了,怎麼辦呢?它到處借尾巴,它借到了嗎?通過學習課文你就知道了。(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學生看視頻《小壁虎借尾巴:範讀》,聽課文範讀

3、邊聽邊想:小壁虎都是向誰借尾巴?

4、看完後指名學生回答。

小壁虎向小魚、老牛、燕子借尾巴。

5、學習生字

(1)在課文中畫出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

(2)藉助拼音讀準生字及生詞的音。

a、學生自己讀。

b、老師檢查讀的效果。

(3)讀一讀帶有生字詞的句子。

6、識記生字。

二、合作交流

自己讀。(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讀一讀,因為課文較長。)

1、小組內讀一讀,起到互幫互學的作用。

2、指小組彙報讀。

(每人讀一自然段。)

通過反覆讀一是能夠把課文讀通順,另外使學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1課,齊讀課題。這課可有意思了,小壁虎有一條長尾巴,它的尾巴和別的動物的尾巴不一樣,哪兒不一樣?你想知道嗎?我們不僅要知道這個,而且還要知道其它幾種動物尾巴的作用。

1、通過昨天的學習,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請提出來。

2、請學生質疑,根據情況,有的可以當時解答,有的可等到講讀課文時再去解決。

二、品讀領悟

1、讀全文。

(1)這篇課文的題目是《小壁虎借尾巴》請你一邊讀全文,一邊想,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寫小壁虎借尾巴的?

(2)讀後學生回答:第3、4、5自然段是寫小壁虎借尾巴的。

2、請你快速讀第3、4、5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都是向誰借尾巴,請你在“誰”下面畫橫線。

(1)學生邊讀邊畫。

(2)學生回答,你畫的是什麼?

(板書,並且出示魚、牛、燕子的圖片。)

3、學習課文第3段。

①指名讀這自然段,想這段共有幾句話?

②老師出示前三句話,學生一句一句地讀,老師分別出示:

誰來到什麼地方

它看見了什麼

説了什麼。

在此過程中,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詞語的意思,並且充分朗讀。在理解“游來游去”時,找學生到講台來表演,走來走去,以助理解游來游去。同時出示()來()去讓學生照樣子説詞語,以豐富學生的詞彙。

學習第三句話時,老師出示句子讓學生比較:

“小魚姐姐,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

“小魚,你的尾巴借給我。”

讓學生讀這兩句話,想:哪句好?為什麼?(體會到前一句表現小壁虎很有禮貌,用的是商量的口氣)。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

③小魚把尾巴借給小壁虎行嗎?指名讀第四句話。(板書:撥水,同時出示活魚實物,讓學生觀察並體會小魚是怎樣用尾巴撥水的。)

想一想:小壁虎為什麼沒有借到尾巴?

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小魚姐姐説話的語氣,並讓人聽出小魚尾巴的作用。

④自己小聲讀這一段課文,用“誰來到什麼地方,它看到什麼,説了什麼”的句式,説一説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的過程。(對學生進行按句式説話的練習)。

⑤分角色朗讀這一段。

⑥老師小結學習這一段的方法。

剛才我們學習這一自然段時,先讀句子,理解課文的內容,再按照“誰來到什麼地方,它看見什麼,説了什麼”的句式説一説小壁虎借尾巴的過程,然後查一查,小壁虎為什麼沒借到尾巴。(板書:步驟:①讀,②説過程,③想。)

4、按照學習第3自然段的方法,學習第4自然段:小組討論學習。

①學生先自學,後在小組內討論、學習。

②老師檢查小組學習結果。

指名朗讀第4段,讀出有禮貌的語氣。小壁虎有禮貌地向老牛伯伯借尾巴,並且用商量的口氣。還要讀出老牛者穩重的語氣。

指小組分角色朗讀。哪個小組願意讀給大家聽。

③老師出示投影,演示投影片,老牛用尾巴趕蠅子。幫助理解課文內容。

④仍然按照“誰來到什麼地方,它看見了誰,説了什麼”的句式,説一説小壁虎向老牛借尾巴的過程。

5、按照剛才的學習方法自己學習第5自然段。

①學生自學。

②檢查自學效果。

(指名讀課文,能夠讀出語氣。)

説一説燕子為什麼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聯繫生活實際想一想,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就像司機叔叔用方向盤掌握汽車的方向一樣。)

③看插圖説一説壁虎向燕子阿姨借尾巴的經過。

6、學習第6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

①老師小結過渡:小壁虎向小魚,老牛和燕子借尾巴,都沒借到,心裏十分難過,後來怎樣呢?

②指名讀第6、7這兩個自然段。

想一想:媽媽的話應當讀出怎樣的語氣?(老練,親切的語氣。)

媽媽為什麼讓它轉過身子看看?因為小壁虎已長出一條新尾巴了。小壁虎高興地叫起來,應當怎樣讀?誰能試一試?

(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能力。)

(分角色朗讀這兩段。)

7、小壁虎又長出一條新尾巴了,它原來的尾巴哪兒去了呢?學習第1段。

①指名讀這一段:

操作活動投影片,演示小壁虎一掙掙斷尾巴逃走的情況。通過演示讓學生理解“一掙”這個詞。

8、學習第2自然段。

小壁虎沒有了尾巴,這時它是怎麼想的呢?(齊讀第2自然段。)

三、看板書總結課文內容。

四、鞏固延伸

查找動物尾巴的妙用

五、課堂練習:請同學幫你聽寫8個詞語

國小語文教案14

教學目的

一、學習抓住特點,有詳有略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二、學習按照合理的順序組織材料的方法

三、體會自然、清新、生動的語??

四、掌握朱自清生平

教學重點一、抓住“文眼”——威尼斯的“別緻”,如何體現為“水上之城”的自然風光的明媚和古老文化藝術的“華妙莊嚴”

二、第二自然段寫景極簡練,抒情極含蓄,且二者交融,宜深入細緻地領略

教學設想一、課文涉及的知識面較廣,教學時對所提及的知識不要求學生會全面弄明白,只要求弄懂主要內容,把握住敍述的層次和表達方法

二、不知思考題剛

1、聯繫《背影》複習有關作者朱自清的知識

2、學習自學全文,並寫出段落提綱

3、前半篇寫威尼斯“水上城”的特點,作者從哪幾個角度進行描寫?

4、作者如何抓住“文化藝術城市”這個特色寫他的“華妙莊嚴”?

5、分析這篇遊記的語言有哪些特點?

三、教具準備歐洲他國(意大利地圖)一份彩色粉筆

教學要點介紹文章有關的背景材料及作者生平,初步理清構思脈絡,講析第1——4節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教師講述;《威尼斯》(加着重號的板書),是朱自清一九三一年到一九三二年歐洲旅遊結束回國以後寫的這篇遊記寫的威尼斯是水上城市,文化古城,文章的內容雖然比我們讀過得《背影》複雜,但仍然體現出他寫景散文的特色,即把握住景物的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語言自然清新、生動。

二、教師啟發

我們在國中已學習過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那麼,誰能簡單介紹朱自清的生平那?

學生回答之後,教師明確: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省紹興市,1898年生於江蘇東海縣,1903年隨家定居揚州,故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改為“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用三年大學預科班,次年改為“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用三年的時間完成了四年的學業,畢業以後五年裏在江蘇、浙江等地的中學教書。

在大學時代,朱自清就開始創作新詩,1923年發表的長詩《毀滅》在當時的詩壇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拓了古典文學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壇上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病逝於北京,他的一生既是作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逝世後整理出版有《朱自清文集》(四卷)《朱自清詩文集》,毛澤東稱讚他是“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愛國知識分子”。

三、介紹威尼斯

威尼斯在亞得里亞海西北岸,意大利北部,它是有一百多個小島構成的,城內河道縱橫,作為總幹道,就是第一節介紹的相反寫的s的大運河,威尼斯的南面就是沙提,課文中重點介紹的聖馬可方場,就在城的南部臨海的地點。

四、學生課內自學課文並畫出段落提綱

(一)教師重點解説

1、多音字解説

着着色(zhuo)(使接觸別的事物,使附在別的物體上)

出了個高着(zhao)(計算,辦法)

着涼(zhao)(感受,受到)

你聽着(zhe)(助詞)

沈沉毅(chen)(這裏同沉)(沉着)

瀋陽(shen)(專門名同姓)

數數一下(shu)(逐個計算)

數次(shu)(幾,幾個)

數見不鮮(shuo)(屢次)

2、詞語解釋

花團簇錦;像花朵促成團,像錦緞集成堆。團聚成團;簇:集成堆。

華妙;華麗而美妙

闌干;同欄杆

沉毅;沉着剛毅

典麗風華;本指端莊美麗,富有風華和才華。

(二)提問;;本文分幾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學生們回答之後,教師明確

全文共分二大部分

第一部分;(1——2段)介紹“水上城市”的特點時,從平視(出了火車站,你立刻便會覺得)和俯瞰(在聖馬可方場的鐘樓上看)兩個觀察角度,具體而形象地描繪為你死的明媚景色。

第二部分(3——9段)以聖馬可方場為中心,按時間轉移的順序,向四周環視,先從東部的兩個建築寫起然後寫南面運河中的夜曲,接着介紹西北的兩個(建築寫起)兩個教堂,再寫到方場東面的公園,全文的材料及豐富,但由於觀察點交代清楚,所以全文的調理極為豐富,但由於觀察點交代講清楚,所以全文的調理層次極為分明。

五、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一)教師講述;威尼斯給人最初和最深的印象是什麼?是“別緻”“別緻”指跟尋常不同,即新奇可喜從第一節,看看威尼斯,是怎樣“別緻”的?

學生們回答,教師明確

別緻1、交通工具,小火輪,“剛朵拉”

2、大街,大運河

3、小衚衕:小河道四有十八條

4、分述不同的船的作用

a,輪船;在大街上走,像公共汽車

b,剛多拉;哪兒都去,搖櫓的小船

5、橋多:三百七十八座

6、威尼斯人愛水:喜歡乘船

(二)提問:作者在這一段中,運用了哪些手法,解釋威尼斯作為水上城市的特點的?

學生們討論,回答,教師明確

1、用親切對話的方式,引起聯想

2、比喻作者巧妙的使用比喻,有些地方配合起來用,構成雙關

3、文筆很細密,體貼讀者的心理

(二)教生齊聲朗讀第三自然段

教生共同歸納:本節是鳥瞰,從全局中看威尼斯

威尼斯的地理位置(環俯視)

碧波中團花簇錦的陸州(俯視)

水天相接(遠視)

天空明鏡透明(感受)

江南水鄉景色(對比穿插)、

北歐全景(對比穿插)

六、教師總結

文章第一句中的“別緻”二字是全文的總文眼,下邊從“水上之城”寫其“明確”,文化藝術之城寫其“華妙莊嚴”,寫“明媚”又從兩個視角攝影,第一段是平視,活畫出一幅“河網之城圖”第二段是俯瞰,活畫出一幅“海上之城圖”

七、課堂練習

閲讀第二段回答問題

1、從描寫方法的角度看,與力矩相同的一組是

例;在聖馬可方場的鐘樓上看,團花錦簇似地東一塊西一塊,在綠波里盪漾??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與花上

(2)已經近午了,樹雞在啼,狗睡在麥田裏,野外的羊羣裏,時常發出羊的和諧的叫聲

(3)這個亭聚在突出的一角的巖石上,上下都空空的彷彿一隻蒼鷹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4)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5)雖然林外是陽光燦爛,而在這遮住了天日的森林中卻閃着煙火的紅火光

(6)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

八、課外作業

(1)背誦第一、二大段

(2)預習第二部分

國小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學生回顧明朝至鴉片戰爭前西學東漸歷史,知道明朝至鴉片戰爭前“西學東漸”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閲讀分析史料,分析比較近代西方工業文明傳入與以往“西學東漸”的差異。學生獲取信息與分析比較能力。

2、通過閲讀教材,撰寫人物簡介,運用歷史的、辯證的眼光去分析歷史現象、評價歷史人物。瞭解魏源(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及其意義)、容閎(早期留學生的救國夢想及其所提出的具體措施)、郭嵩燾等三人的主要事蹟。結合時代背景,通過合作學習,分析近代先進思想家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史料,歸納魏源、容閎、郭嵩燾(悲劇人生)三人思想主張的共同之處。

3、通過比較魏源、容閎、郭嵩燾三人的遭遇,歸納三人經歷的共同之處,感受近代仁人志士艱辛求索的苦旅,體會近代中國人走向世界的艱難和近代中國仁人志士探索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艱辛。

教學重點:

魏源、容閎、郭嵩燾三人的主要事蹟及主張,近代中國人走向世界的艱難歷程。

教學難點:

思考近代中國的探索之路如此艱難之因。

教學策略:

1、主要結合史料以分析討論的教學方式進行,在其中貫穿講授、閲讀、比較、分析歸納、合作學習等教學方法。

2、教師準備:製作多媒體課件,選擇典型史料。

3、學生準備:預習教材,瞭解魏源、容閎、郭嵩燾等人的生平事蹟。

教學過程:

1、活動一:史海尋蹤展示晚明傳教士圖片及介紹,展示《坤輿萬國全圖》,《幾何原本》,自鳴鐘模型等史料。

(1)提問:這些人物有哪些相同的身份與經歷?

(2)提問:西方傳教士來華帶來了哪些知識?體現了當時的一個文化現象是什麼?

(3)晚明致力於西學東漸的中國代表人物是誰?這些現象體現了他怎樣的思想主張?觀察分析史料,思考作答。

對晚明西學東漸歷史教材表述比較簡略,教師補充部分典型史料,有利於學生了解代表人物與主要內容,為與近代西學東漸的歷史比較奠定基礎。

2、環節二:開眼看世界—人物篇展示人物簡介任務單,簡單介紹要求,要求同桌合作完成。學生閲讀教材,完成任務,展示成果。通過本活動,一是充分利用教材,培養學生閲讀與提取信息的能力。二是提高課堂效率,對魏源、容閎、郭嵩燾等人物有全面的瞭解。三是熟悉介紹歷史人物的一般做法

3、環節三:晚清先行者的思想篇呈現史料,逐一引導學生分析,突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

然後提問:

(1)三人的思想主張有何相同之處?

(2)為何在此時提出?

(3)要求學生列表比較晚明西學東漸與晚清開眼看世界的差異。學生閲讀史料,思考歸納三人思想主張的相同點。並結合近代中國史實,理解其思想主張提出的背景。並列表比較與晚明西學東漸的差異。目的是在歸納晚清提倡學習西方的人物的共同思想的基礎上讓學生理解鴉片戰爭前“西學東漸”與晚清西方工業文明輸入的不同點,同時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

4、環節四:晚清先行者──溯因篇引導學生從文化、政治、外交等方面回顧知識,説明近代學習西方的艱難之因。並結合史料分析還有哪些原因。學生分析作答。通過本環節,回顧綜合探究七的有關近代中國落後的原因,並引導學生從文化層面思考中國近代化如何如此艱難。

5、環節五:晚清先行者—啟示篇由教師與學生合作對本課進行總結。思考問題:梳理近代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作為,這對我們走向世界有什麼啟示?同桌合作回答。通過本環節,培育學生的知識遷移應用能力,檢測重點與難點落成程度。同時培育學生以史鑑今的意識,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