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13W

1.

杜甫讀後感

杜甫字子美,與李白同為唐代詩壇上的兩個巨人。唐代是中華農業文明發展的頂峯,而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頂。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衰的分界線。因而也是中華農業文明由盛轉衰的分界線。這條分界線,把這兩個巨人分隔在山頂的兩側: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側,頭是仰着的,看到的是無窮盡的藍天,悠悠的白雲和翱翔的雄鷹,因而心胸開闊,歌聲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側,頭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小徑的崎嶇,深溝得陰暗,因而憂心忡忡,割聲悽苦。李白是盛唐氣象的標誌,盛唐過去以後,他就凝固成一座無法攀登的危峯,使後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杜甫是由盛唐轉入中唐的代表,他從忠君愛國的立場出發,痛斥禍亂,關心人民,因而隨着封建秩序的日益強化,他成了後代詩人學習的'楷模,成了我國古代影響最大的詩人。

由於影響大,保存下來的有關他的古蹟也就特別多。他出生在河南鞏縣,在這裏度過青少年時期,於是這裏有杜甫的故里紀念館。三十五歲左右他到過長安謀求官職,曾“朝叩富兒門,幕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出潛杯心”(《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而一無所獲非常卑微地呆了十幾年,陝西長安縣於是有紀念他的杜工祠,安史之亂中,他逃往四川避難,路過甘肅成縣時,曾停留一段時間,於是這裏也有一座紀念他的杜甫草堂,他在成都住了將進四年,這裏紀念他的杜甫草堂是很具規模的,也是人所熟知的,五十七歲時他離開四川,經湖北轉入湖南,兩年後死在這裏,於是湖南平江縣這裏有紀念他的杜甫墓。

杜甫在唐代詩名並不大,跟無法和李白相比。五代時韋編選的《才調集》,選唐詩一千首,裏面連杜甫的名字都沒有。可見在當時,杜甫還談不上什麼知名度。到封建秩序開始強化的宋代他才變的詩名赫赫,到明、清時期,他才被尊為是聖。

2.

杜甫傳節選

這篇傳記展現的杜甫生命中的一個片段,如同一首苦難而又壯美的歌.

這篇傳記是詩人寫詩人,作者馮至是中國現代傑出的詩人.

本書創作追求忠於史實,所有描寫都有史實作為根據.但又不作煩瑣考據.作品所展現的杜甫形象生動,性格心理髮掘很深入,作品達到了藝術性與文學性的完美結合,是一部傳記文學的佳作.

長安十年

杜甫35歲時(746)也到了長安,但他的眼光並沒有侷限在這些耀人眼目的事物上;他在這些事物外看到統治集團腐朽和人民的疾苦.在長安一住十年,他得到的並不是顯耀的官職,而是對現實的認識,由此他給唐代的詩歌開闢了一片新的國土.

他的眼光是那樣的特殊.他對國家和人民倍加關心,統治集團的腐化是鍀不到官職的一個重要原因,人民的疾苦是杜甫作詩的思想源頭之一.最後達到憂國憂民的上一層次.

李隆基將政權交給裏李林甫,使得賢才,有能力的人,幾乎沒有一不遭受他的暗算與迫-害,除李林甫外,政府裏的人不是像楊國忠那樣的貪污,就是像陳希烈那樣的庸懦.

杜甫的心情已大為改變,不得不放棄那種豪放的生活,等到752年李林甫死後,他放膽的述説出他幾年來心中的悲憤,對於自己的生活的描寫更體現其受迫-害之深.

他生活貧苦,曾做過別人的賓客,但目的還是為了謀取一個官職.他被貧窮所壓迫,一方面被事業心驅使,達到為了得到一個官職不擇手段的地步,另一方面他又是那樣的抑鬱,無奈.

“麗人行”是描繪了楊氏姊妹醜惡的行為,在這政風腐-敗,邊疆失利,民生漸趨凋敝的時代,玄宗奢侈的生活卻有加無減.

這是杜甫在長安的真實收穫?他步履從貧乏的街巷到貴族的園林,從重樓名閣,到互竟豪奢的曲江再到徵人出發畢經的咸陽橋,他由於進士要求的失敗,認識了這個政治集團的腐-敗,由於自身的飢寒觸到了人民的疾苦.

若是沒有進士的失敗,想必他也不會體會到這種社會的現實.

流-亡

在安史之亂,及以後的戰亂中他困居長安,從秋到冬再從冬到春,除去為國家憂愁外,自然他也時常思念他的家人;遠在鍾離的韋氏妹,滯留平陽的弟弟,鹿州的妻子,在長久的不到家中的消息,並聽説胡人到處殘殺,一直東到雞犬.

後來恢復了,他才得一令他稱心的官職.

短短三個多月,杜甫念及兩京淪陷,人民疾苦,他忠於他的職責。似乎沒有這些經歷杜甫也不會堅守他的崗位,他也有一些野心。

侍奉皇帝與走向人民

杜甫仍做皇帝的供奉官左拾遺。

是風翔的一段經歷給他的教訓太大了呢,還是這平靜的官僚生活把他的視野僅限制在皇帝周圍,而看不見廣大的人民呢。這為杜甫再一次回到羣眾中作了一個鋪墊。

杜甫經歷了有關征兵役等事件,在那段日子裏他寫了“三吏”“三別”等佳作。

這風雲多變,憂患重重的現實社會,導致了杜甫一生無窮的苦難杜甫詩感人的力量由此產生:詩人無論“慨世”還是“慨身”,他的感情總是和國家危機,人民疾苦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大部分詩篇都充滿着個人的與時代的血淚。

“杜甫傳”讓人們感受到了現實的殘酷,而杜甫又是這個現實的受害者與申述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