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隱者閲讀答案附賞析

來源:文萃谷 4.52K

訪隱者 【宋】郭祥正

訪隱者閲讀答案附賞析

一徑沿崖踏蒼壁,半塢①寒雲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門,殘花滿地無人跡。

【注】①塢:山坳。②山翁:此處指隱者。

1.下列詩句與這首詩所寄寓的情懷最相近的一項是(3分)

A.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B.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C.艱難苦恨繁雙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2.結合第三、四句,賞析“隱者”的形象。(5分)

參考答案

1.A

2.通過描寫隱者獨飲自己釀造的酒,足不出户,門外落花滿地,無人造訪、無人酒掃的隱居生活,表現了隱者避世脱俗,隨性自然的情懷。(意思對即可)

【解析】

1.試題分析:本題考查鑑賞詩歌思想內容的能力。要求根據對選詩的理解,與選項中的詩句作比較,然後選出最為合適的一項。從第1.2兩小題基本上可以知道這是一首描寫隱者生活的詩歌,其中隱者的生活趣味相當濃厚,因此,在思想內容的確定上,應定位在隱居、隱逸的生活上為主。這就要求考生對選項的詩歌出處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其中A項選自陶淵明的《歸園田居》,B項選自李白的《蜀道難》,C項選自杜甫的《登高》,D項選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對比之下,不難選出A項。

考點: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2.試題分析:人物形象,一般指人物的性格精神。“賞析”,需要結合詩句闡釋。答題時要結合整首詩創設的總體意境來分析鑑賞。此類題型的答題步驟: ①總説:概括説明詩歌塑造的形象特點。 ②聯繫具體詩句,簡要説明形象的基本特徵是如何展現的。③指出形象的意義(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本題可以從“不出門”“無人跡”兩個詞來概括隱者的生活狀態和隱者的生活態度。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賞析

這首小詩,前兩句寫“訪”。詩説一條小路,沿着山崖,靠着青翠的山壁,直通向山的深處,山中寒雲繚繞着山泉危石。詩極力鋪寫了隱者所居之地的環境,通過這幽深靜闃的環境,突出隱居在這裏的人的避世脱俗、高蹈絕塵的襟懷,未寫人而人已呼之欲出。第一句的詩眼“踏”字下得很切,呼應詩題“訪”字,使山景是作為詩人在來訪途中所見,山路與山坳的兩組景色也分出了先後層次,益顯得山高幽深。如改成“近”、“貼”等類詞,便成了單純寫景,跌入下乘。第二句的“抱”字,形象地刻繪出泉水蜿蜒、山石清秀、雲氣繚繞的景況,很見錘鍊之工。

三、四句寫隱者喝着自釀的酒,頹然醉倒,足不出户,門外落紅滿地,無人灑掃。這兩句不直説隱者之高,只是通過他疏懶閒適、脱略形骸的生活,表現他與世無爭、萬事不關心的淡泊情懷,與宋邵雍《安樂窩》絕句中的後兩句“擁衾側卧未欲起,簾外落花撩亂飛”極為相近。詩即事達情,與上兩句的景物描寫合成一個整體,由此表達自己對隱者的崇敬。

在中國古代的詩歌中,出仕與歸隱是一對矛盾。由於自身的抱負與嚮往在現實中得不到滿足,便促使詩人們轉而讚美自然,讚美返回自然的隱士。自從陶淵明熱衷於“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歸園田居》)的生活以來,不少詩人謳歌無憂無慮、沉湎自然的生活,要“獨無外物牽,道此幽居情”(韋應物《幽居》)。發展到最後,把疲倦於現實生活的觀念進一步變化成疲倦於一切,連日常的應酬、灑掃,朋友間的來往也不放在心上,以門外青苔、落花不掃、人跡不到為高,如賈島詩所述“自從居此地,少有事相關。積雨荒鄰圃,秋池照遠山。硯中枯葉落,枕上斷雲閒”,就是這種心情的反映。郭祥正這首詩的三、四句,讚賞隱士閉門飲酒,門無人跡,落花狼藉,也是這種思想的延伸,可視作中國寫隱士的詩的共同點。

熱門標籤